诚信建设途径的社会学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支撑。重新审视校园文化立校、兴校的重大作用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和主体、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是深化校园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大学校园文化承担着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以及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的艰巨责任和重大使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诚信建设途径的社会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诚信建设途径的社会学论文 篇1:

“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实施构想

摘要: 第三方评价是“双一流”建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估。第三方评价的评价标准重心在于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和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机制在于提高“双一流”建设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对“双一流”建设的强化追踪指导,提升“双一流”建设师资质量和国际声誉,推进“双一流”学科与专业的并进建设。评价实施原则要做到公正客观,保证价值无涉;体现“双一流”建设政策旨趣,保证合规合法;具备专业性,保证权威可信;兼顾质量与公平以及学科与专业共进建设,保证科学实效。运用及参考第三方评价机构得出的有影响力的评价结果,有助于完善政府“双一流”政策的顶层规划,指导高校调适学科、专业及课程布局,为学生、家长和企事业组织提供信息参考。

关键词:高校治理;“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评价标准;学科评估;专业评估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07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大培育项目“权利视角下的学校治理变革研究”(SWU1609111)。

作者简介:陈恩伦(1965-),男,贵州遵义人,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管理研究;龚洪(通讯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市教育法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两个重要“双一流”建设政策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高校建设动态调整布局的正式起航。“双一流”建设政策与“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相比,一个较为突出的变化是明确提出了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要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以此形成长效评价建设机制,并注重利用有资深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多元式公正客观的评价,保证遴选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至名归。然而,在“双一流”建设政策中,相关文件并未明确提出第三方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评价方略及其标准,甚至对于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当具备何种程度上的权利和应该对实施评价结果负有何种责任,都没有明确界说。因此,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第三方评价的客观实效性,对涉及第三方评价的资格审查、标准考量、作用机制、实施原则和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议题。科学合理的实施构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的高认可度,实质性地推动“双一流”建设迈向既定目标。

一、“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资格审查及标准

“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核心,在于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估,涉及遴选条件、程序和动态管理等诸多方面,弄清其标准及资质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

(一)“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资格审查

依据资格获得的途径、权利大小的差异,“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类型包括委托型和独立型两种,具备很强的公正性、客观性、独立性、透明性和专业性特质,“涉及价值判断与理性选择的应然规范性”[1]。在《辞海》中,“资格”被释义为应具备的条件、地位、身份、经历及资质体格等。资格审查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双一流”建设系列活动进行权威评价的必要前提条件,包括专业上的标准和法律法规上的资质条件。首先,“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具备专业层面上的基本标准。一方面,注册机构在审查“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注册资格时,要注重其评价工作能力、专业人才结构、專业知识背景、信誉度与公信力等方面的资质审查、审核,严格把握专业评价机构的资质标准;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在第三方评价机构提出建设高校方案和意见时,要复查评价机构专业评价能力、专业人才结构、专业知识背景和行业评价公信力,确保资质条件好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来承担评价工作,通过资格审查做到从源头上保障“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及建设方案提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规性。

其次,“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还要满足法律法规层面上的资格条件。第一,依法设立并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获得专业资质证书,保障“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责任主体落到实处,避免追责困难;第二,具备健全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评估经费保障机制,能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科学、高效地开展评价工作;第三,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设施、设备等硬件,具有从事评价活动的必要设备;第四,符合评估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技术、规范等特殊要求和条件,以保证“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价值无涉、实事求是和科学性。

(二)“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基本标准

“双一流”建设政策提出的第三方评价具有侧重点和针对性,评价标准应体现出《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中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传承创新等建设任务和遴选要求。

第一,评价要体现“双一流”建设人才强校战略,注重以一流人才的师资队伍、科学家及创新团队建设来引领“双一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前提保障,国际学术的前沿性研究也需要依靠一流师资队伍来完成。所以,为了保障评价结果符合“双一流”建设政策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任务,第三方评价应注重从师资队伍结构和科研影响力等宏观层面上深入考评,把有多少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专家、创新团队、学科领军人物和教师结构“老、中、青”优化配置作为评价“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标,从注重科研发表数量到关注数量、质量双重标准。同时,第三方评价要根据《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中的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和科研、学科与专业的统筹建设,并以一流学科建设标准来评价教师的科研诚信、教学水平、业务水准,强调根据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律,做好教师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层面上的细化评价。

第二,评价要以学生为本位,把促进学生发展放在评价目标首位,突出“双一流”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因而也是“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核心内容。在高校层面,第三方评价要充分考量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及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情况,把高校办学特色、优势学科、课程建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纳入重要评价范围。要根据社会认可度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实际效果,重点评价高校学科结构和专业布局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与优秀人才的培养。在政府层面,第三方评价要注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制订“双一流”建设政策和实施教育资源配置之际,是否遵循和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定位,始终把学生成长成才、人才培养质量摆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关键位置。

第三,评价要注重科研组织及运行机制的健全情况和协同创新的成效,以考评“双一流”建设的科学研究水平。一流科研组织的建立、一流科研机制的健全和高效能的科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双一流”建设科研水平的基础。第三方评价应主动把遵循“双一流”建设对一流科学研究的要求和任务作为其实施评价的基本前提,并把“基础研究处于科学前沿,原始创新能力较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研究解决了国民经济中的重大关键性技术和工程问题,或实现了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2]作为评价高校学科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同时,第三方评价还应通过评价学科布局来推动一流学科的优化建设,以中国特色化的学科学术标准来评价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研问题,注重评价科研机制、组织模式创新效果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水平科研能力。

第四,评价须以国家重大需求的满足程度和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为指标,以评估“双一流”建设的社会服务水平。从《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中不难发现,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和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是第三方评价“双一流”建设社会服务水平的重点内容。评价要关注产学研的深化融合能否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突出“双一流”建设为国家高教强国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第三方评价要把“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绩效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作为考核“双一流”建设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明晰催化产业升级转型和技术变革、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3]的“双一流”建设任务也是第三评价的重要范畴。

第五,评价应注重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关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双一流”建设中有关扩展师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及通过“双一流”建设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形成较强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等要求,强调由传统式的文化知识传授向文化传承创新转换,以增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些都是“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第三评价应把高校参与文化创新、创意、创作、传承度、贡献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实况,作为评价“双一流”建设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标准,并把校风、教风和学风作为评价特色一流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指标。

二、“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作用机制

“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往往独立于教育行政系统之外,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效果,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外部驱动力。

(一)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提高“双一流”建设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高校管理者(政府)和办学者(学校)因为处于高度利益相关者位置,其做出的评价结果很难让公众信服,其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科学性和公信力往往遭到质疑。所以,“管控大学的机构和人员不能参与评价大学,评价大学的机构不能参与办大学或管理大学,办大学的机构和人员又不能参加评价大学和管理大学,就如同运动员和裁判员,各司其职,应彻底实现管、评、办分离”[4]。然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第三方评价强调价值无涉,打破了政府集举办者、管理者、评价者于一体的大学传统管理格局和评价体系,实质性地实现了“管办评”相分离,并通过公开竞争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提供评价服务。因此,第三方评价能够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价制度的设计提供公正、公平原则和客观标准,具有极强的公信力。加之第三方评价机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质,以此为基础的评价结果也明显具备客观性、公正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可信度明显高于政府做出的“第二评价”和高校本身做出的“第一评价”。可见,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学校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依据“双一流”建设任务与要求,对高校的学科水平、科研能力、办学绩效和资源配置等做出的评价结果相对而言更具有科学性与可信力,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实力。基于此,“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结果来建立健全绩效评价长效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有助于提升“双一流”建设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二)运用第三方评价对“双一流”建设进行强化追踪指导

通过《2016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报告》发现,“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一是将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同时评价、同时发布;二是根据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和世界高校发展的客观规律,重新审视和调整评价方案;三是将世界一流和中国一流的大学及学科进行对比,发现优势、增强信心、找出差距,明确发展的方向,为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国梦贡献力量”[5]。由此可见,“双一流”建设及其实施需要不断通过第三方评价来进行强化追踪和客观指导。同时,“作为外部评价,第三方评价打破了固有工作格局,依托专业机构、社会团体和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实施竞争性、社会化的专业评价”[6]。因此,鉴于其相对独立性、多层级性、专业性、公正性、规范性等独特优势,第三方评价能够为“双一流”建设的强化追踪和客观指导提供科学评价生态圈。并且,依据《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开展第三方评价,其结果能够科学地反映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办学绩效和学科水平。通过权威性第三方评价,能够跟踪“双一流”建设的相应实施过程,及时发现“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中肯的评价,有助于提出客观、真实、可行以及合符“双一流”建设发展规律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第三方评價通过加强“双一流”建设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导向评价,还有助于建构“双一流”建设动态化的调整管理机制。

(三)利用第三方评价提升“双一流”建设的师资质量和国际声誉

第三方评价不仅能够助推“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资质量的世界一流性,还有利于世界一流人才的培育和世界一流学术成果的产出与转换,提高“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际声誉。高质量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重要指标内容,而高被引的科学家、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则被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资质量水平的最高标准。第三方评价把高质量师资人才的多寡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标,对“双一流”建设师资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一流师资质量代表着“双一流”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源泉,优秀教师人才的储备是第三方评价用来衡量“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标。另外,现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主要是通过ESI排名、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遴选专家委员意见、第三方权威评价、论文被引率等几个主要指标来加以衡量的。事实上,第三方评价结果也是衡量“双一流”建设国际声誉、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数据信息。

(四)借助第三方评价推进“双一流”学科与专业的并进建设

“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与交叉融合是面向社会需求、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7]。“双一流”建设强调学科与专业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双一流”建设不仅要重视一流学科的建设,也要兼顾一流专业的发展建设,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更好地推动“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甚为注重“在如今双一流正式启动的背景下,重新慎思学科与专业所具有的本义,并理性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8],“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2]的一流学科建设;同时,第三方评价也强调具备专业建设特质的“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2]。从国际高等教育咨询的世界大学排名榜、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排名榜、武书连的学科排名榜、校友会的学科排名榜、上交大的世界学术排名榜等权威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大学排名来看,这些排行涉及综合领域、学科领域、专业领域等诸多方面,不仅包括学科的排名,还有构成学科体系的各专业排名。据此可见,“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在注重一流学科评价的同时,也重视一流专业的评价,有助于“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第三方评价结果,更好地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进而引导和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与专业的协调发展。

三、“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实施原则

“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涉及到方案设计、建设任务、遴选过程、动态管理、组织实施等诸多方面,必须以科学理念来构建第三方评价的实施原则。

(一)评价要做到公正客观,保证价值无涉

《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建设情况进行自评,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2]。因此,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以保证价值无涉是“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必备品质和核心要素。那么,“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客观,以期保证价值无涉?一方面,不管是委托式第三方评价还是独立式第三方评价,在对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时,第三方评价机构应保持地位独立。第三方评价要做到独立于“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不能与“双一流”建设利益高度相关者的政府、学校和其它科研机构存在任何利害和从属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不被政府和高校干预、干扰。另一方面,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对“双一流”建设成效具体实施评价时,不能存在主观意旨的价值判断,而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双一流”建设的事实成效和本真面目。同时,第三方评价相关主体在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过程中,不能按照自身兴趣和好恶来设计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也不能夹携任何偏见和陈见,而应该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目标、原则以及实证资料进行追索与评价,保证“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做到价值无涉,并且真实可靠。

(二)评价要体现“双一流”建设政策旨趣,保证合规合法

第三方评价机构在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时,须遵循“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旨趣,依法依规对“双一流”建设进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一方面,在“双一流”建设评价过程中,第三方评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要紧扣“双一流”建设政策的主旨,严格遵循《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任务和要求。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考评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过程、评价项目以及评价制度设计之际,要遵照《总体方案》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按照“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2]。同时,要把《实施办法》提及的“改革的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2]作为重要评价导向,保证第三方评价切实合符“双一流”建设政策的任务规定。另一方面,第三方评价在评价结果上同样须遵循“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旨趣,抓住《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任务和要求,保障第三方评价所呈现出的评价结果合法合规。所以,为保障第三方评价的评价结果有利于推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须把遵照“双一流”建设政策旨趣作为重要前提原则,依照政策旨趣来评价“双一流”建設的具体成效,为“双一流”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同时,捍卫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

(三)评价本身要具备专业性,保证权威可信

第三方评价本身所具备的专业品质是对“双一流”建设进行权威评价的重要基石。专业品质是“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权威保障,保证所作出的评价结果对“双一流”建设能起到正向引导。“第三方评价机构之所以能够在市场和社会上得到认可和赞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色的专业化的评价理念、人才储备、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9]。第三方评价机构所具有的专业化评价人才、评价理念、评价技术及评价制度,保障了第三方评价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时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而且,第三方评价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性,才能保障其评价结果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参考价值。因此,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在评价理念、评价制度、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先进性。同时,要组建专业化的评价团队,保证评价人员具备极强的专业评价能力、专业评价素质和专业评价知识,具备较高专业层面上的评价理论、技术、方式、方法、理念,以此为“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方案和标准进行周密、科学设计,做到以评价人员的专业品质来保证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四)评价要兼顾“质量与公平”和“学科与专业”共进建设,保证科学实效

为了让“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能够切实贯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3]的方略,第三方评价机构既要把“质量与公平”的统筹发展纳入到“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范畴,又要把“学科与专业”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重要内容,保证第三方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一是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时需要兼顾好“质量与公平”。“高质量”是保障大学和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必备条件,因而第三方评价需要考虑到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科研实力等相应的办学质量因素,同时需要把这些因素作为重要的实施评价指标。“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中立为原则和“坚持扶优扶需扶新扶特”为标准,避免第三方评价成为加剧“双一流”建设布局“马太效应”的制造者,同时也要防范一些假借弱势之名而不思进取的高校利用第三方评价寻求保护伞,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二是要做好“双一流”建设中“学科与专业”建设评价的统筹兼顾。一流专业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保障。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的评价标准以及实施具体评价过程中,必须将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评价活动统筹兼顾,做到“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并进,以此实现“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高效用。

四、“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的运用

运用“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可为政府建设“双一流”提供资政报告,给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反馈和指导意见,为企事业组织单位及学生、家长提供信息参考。

其一,政府可运用“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的结果,指导和完善“双一流”政策的顶层规划。一是运用第三方评价结果,帮助政府诊断“双一流”建设方案是否合情、合理和合法。政府通过权威第三方评价结果提供的实证信息数据,判断自身在“双一流”建设中作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强校战略、科学研究标准以及社会服务职能、文化传承创新要求是否切实合符政策旨趣和高教强国战略;依据价值无涉和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反思政府所制定的宏观指导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双一流”建设进程,抑或贯彻程度;借助权威、科学、可信的第三方评价结果,检视政府在“双一流”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和现象,以此促进政府合理定位和规划调整。二是利用第三方评价结果,完善和细化“双一流”建设的实施细则及扶持制度。政府根据第三方评价结果所反馈的信息数据,可进一步完善“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实施方法、建设目标以及实施标准,以此构建和完善系统性的“双一流”建设实施体系;健全有利于彰显特色、打造优势学科、凝聚专业实力、提升高校整体实力、争创一流的“双一流”建设扶持制度,指导“双一流”建设政策科学、合理制订。与此同时,政府可借助第三方评价结果的实证数据和信息,指导“双一流”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双一流”建设的“管办评”相分离和“权责利”相对等的体制机制建构。

其二,高校可运用和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结果,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布局。第三方评价结果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学科是科学学的概念,它既是指一个知识体系,又是指一种学术制度;专业是社会学的概念,其意是专门学业或专门职业;课程则是教育学的概念。课程来源于学科,是从学科知识中选择一部分‘最有价值的知识’组成教学内容;专业是由若干门课程组成的,围绕一个培养目标组成的课程群就是一个专业”[10]。“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在注重学科、专业、课程区别化的同时,又兼顾三者间的一体化建设。权威性第三方评价机构评出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其对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因此,高校在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时,可运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在“一流学科”建设层面的评价结果,从整体上指导和调适大学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后续发展规划,促进“大学内部治理的转型”[11];有助于高校注重优化特色专业和学科设置,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以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融合式发展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其三,学生、家长和企事业组织单位可参考“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运用所提供的学科专业排名数据和一流人才培育信息来择校择人。权威性第三方评价机构做出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评价结果具备极强的公信力,能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客观公正的、专业化的排位指导。据此,学生和家长可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资格条件选择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同时,企事业组织单位可运用权威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双一流”建设成效所作出的科研综合实力、师资团队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科研成果转换实力以及科技前瞻研究水平排名等评价结果,择优选择高水平的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并以此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注重以项目为依托来精准、务实地推进合作,探索并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企事业组织单位还可依据“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面向人才培养质量高、大学排名靠前、学科一流的高校来择优选拔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亮,李莹.论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的理念意蕴[J].高校教育管理,2018(01):70-79.

[2]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7-12-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3]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5-11-06(6).

[4] 張鸣.第三方评价:高校评估管理的正确方向——高校评估应交给第三方[J].职业与教育,2014(10):70.

[5] 魏明坤,全薇.中国“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J].评价与管理,2016(03):79-80.

[6] 谢凡.实施“第三方评价”:打通“管办评分离”的“最后一公里”——来自“北京2016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的声音[J].中小学管理,2016(08):40-42.

[7] 李立国.“双一流”背景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J].大学教育科学,2017(04):4-9.

[8] 阎光才.理性审视学科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学科地位与专业教育水准不可顾此失彼[N].光明日报,2017-07-04(13).

[9] 冯虹,刘国飞.第三方教育评价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6(03):43-47.

[10]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2-76.

[11]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J].大学教育科学,2016(04):4-14.

作者:陈恩伦 龚洪

诚信建设途径的社会学论文 篇2:

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支撑。重新审视校园文化立校、兴校的重大作用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和主体、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是深化校园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大学校园文化承担着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以及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的艰巨责任和重大使命。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大学的管理者和后期服务人员在校园文化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并不断地提炼其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以及和谐性。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塑人、凝聚、引领价值,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从环境建设提升到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从一般校园文化向和谐校园文化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杨凌精神;大气;“四生”教育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文化实力构成了复杂国际环境中国际竞争的四大砝码。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支撑。

一、关于校园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校园文化的提出与发展

文化的产生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文化创造的主体、对象以及一定的文化创造得以进行的手段与环境。学校由特定群体组成一个社会系统,构成了文化创造的主体,学校的职能决定了学校从事文化活动的独特对象,学校的运行机制营造了文化得以产生的独特创造手段和环境。所以说,学校自其成立就孕育着文化并在其发展中实践着文化、积淀着文化、创造着文化。文化是伴随着学校产生、发展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校园文化”作为理论概念却是于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教育实践工作者首次提出的。

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第十二届学代会,几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竞选旗帜。“校园文化”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引起了校内外的普遍共鸣和和强烈反响,校园文化建设热潮也在全国迅速展开。华东师范大学率先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活动;而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复旦大学等相继推出以建设校园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艺术活动;与此同时,以各校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学生个体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文化创造活动出现了高潮。[1]

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产生与指导。1986年5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召开了“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会”。同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发起了“上海市高校校园文化专题研讨会”。同月,在全国学联会议上,“校园文化及其建设”为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代表所肯定,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写进正式文件中。1990年4月,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团中央宣传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届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开创了校园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会后,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高占祥任主编,将会议论文结集成册,出版了《论校园文化》一书。[2]校园文化研究逐步走上理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二)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1986年10月,沈辉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第一篇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同年12月又在《上海青少年研究》上发表了《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时至今日,随着文化功能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日益彰显和人们文化意识的日趋强烈,学者们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作为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产生、发展、变迁、融合、超越过程中成就了深刻的内涵。因此,单就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这个学科体系研究中最为基本的问题学者们都没有达成一致的、明确的共识。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存在三种较为普遍的观点:一是狭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外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开展各类文学、艺术、体育活动,从而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观点。二是广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了学校的科研设备、教学内容、校容校貌、规章制度、价值观念、精神氛围等。三是折衷论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3]

笔者认为,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把握:从社会学角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从文化学角度,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从哲学角度,校园文化与外部社会大文化和内部主客体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从空间结构角度,校园文化包含载体层(物质文化)、外显层(行为文化)、中介层(制度文化)和内隐层(精神文化)。

(三)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

随着校园文化研究的深入,又有学者提出了一个与校园文化十分相近的概念——学校文化。有的学者认为二者相同,没有区别;有的认为二者应该严格区分;有的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的认为应该用学校文化的概念取代校园文化。

校园是一个地域概念,学校是一个组织概念,校园文化侧重校园这个区域内所呈现的文化风貌,学校文化强调学校文化精神和使命的确立。二者思考问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文化的实质是人——产生于人、发展于人、施用于人、受制于人,并且不同的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校园文化也好,学校文化也好,都是属于学校范围内这一特殊群体的,因此,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仍沿用校园文化的提法。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主体和建设方向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

高等教育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重大职责。在时代背景下和新的形势下,从学校这一角度审视大学校园文化已经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必须从更高层次、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时代赋予大学校园文化的艰巨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

1.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勤劳、智慧、勇敢的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在改造山河、改善生活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包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支撑和推动力量。“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4]大学校园文化应以凝结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明、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大学校园文化要大力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大学已经走出了昔日的“象牙塔”,逐步走入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面对当前这样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处于先进文化、落后文化、有益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的情景下,置身于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相互交织中,大学决不能急功近利,决不能随波逐流。如果大学也丧失了对复杂文化思潮的选择、规范和整合功能,就再也没有一个更为理想的社会机构可以承担如此重大的时代使命了。大学是独立思考的中心,大学是批判的中心。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为目的,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共知识分子为主责。因而,大学校园文化负有选择社会价值观念、规范社会行为、整合文化意识形态之使命,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3.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文化事业保持生机、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师云集,学者荟萃,为科研、技术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所以说,大学无时无刻不实践着创新;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文化要保持自身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和文化群体的人文本性,就必须承担起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使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是高等教育当前的主旋律,所以说,大学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创新;大学是提供社会服务的能量源,大学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学术成果和人才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依靠科技、知识的力量推动社会的改革,更辐射出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前进,所以说,大学无时无刻不引领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以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为使命,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

对大学校园文化使命的分析最终要探寻到谁是担当主体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将教师和学生认定为校园文化的主体,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大学的管理者和后勤服务人员在校园文化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管理者。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制才能走上长久发展之道。现今的管理科学提倡人性化,文化治校是大学管理的最高境界,体现了柔性的人本理念。大学的管理文化中以校长文化最为突出。陶行知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校长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大学的文化管理体制,校长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体现大学的文化品位,校长的革新意识引领大学的文化发展。丰厚的管理文化和校长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规范作用,管理者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具有勿庸置疑的主体地位。

2.教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丰厚文化修养和高尚师德品质的专业教师队伍。首先,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直观反映;其次,教师对人类文化成果进行筛选,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使人类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在校园文化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再次,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对整个校园文化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教风是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反映。教风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教风综合体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

3.学生。学生是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对于以人才培养为重要职能的大学来说,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大学生富于批判精神,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在追寻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丰富着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素质向来是衡量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尺标。学风是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反映。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优良的学风包括自觉的学习态度、稳定的学习情绪、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以及愉悦的学习心理。

4.后勤人员。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是师生学习、生活得以有序进行的必要支撑。后勤人员是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的后勤人员,构成了大学校园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淀了共同的服务理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等,形成了独特的后勤文化。随着高校后勤集团化改革,在后勤集团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这使得大学后勤文化带有明显的企业文化性质。所以,大学后勤文化以其独特的品质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保障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是一个中性词,在大学校园文化的领域上,先进、积极、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落后、萎靡、腐朽的文化就会侵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实现对先进文化的追求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六个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就要不断地提炼这六种特性:[6]

一是科学性。一种文化只有在客观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真理性认识的时候,才具有先进性。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思想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能够帮助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 

二是时代性。先进文化是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它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时代的特征和精神。任何落后于时代甚至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文化都不具有先进性,只能是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三是民族性。先进文化是体现民族性的文化:一方面,先进文化总是代表一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民族振兴要求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先进文化必须是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文化。

四是开放性。当代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合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使世界充满活力,也使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从而使先进文化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五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先进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先进性的关键就是要体现时代潮流和趋势。时代在变,先进性的内涵也在变。与时俱进是先进性的根本品质,是先进性的活的灵魂。先进文化是对社会发展产生持久的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它荟萃一切优秀历史文化,升华时代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

六是和谐性。和谐标明了文化的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包含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是数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理想,自然具有进步的性质。

三、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时代赋予了大学校园文化比以往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和价值预测,给大学校园文化注入了更为广阔的内涵,在建设实践中,必须着力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的层次、品位和境界。

(一)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塑人、凝聚、引领价值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化都有教育的涵义,指对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培养,素质的提升。人的成长是内外因素起作用的结果,而文化的力量兼具了内外两方面的作用,它通过外在的熏陶使沐浴其中的人将文化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风尚等内化为个体的主观意识形态,增进了对文化的认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文化的这种塑人功能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一旦完成,却会产生巨大的、持久的作用。

作者:王 革 马建华 杨耀荣 刘艳艳

诚信建设途径的社会学论文 篇3:

学术道德建设视角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摘要: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新视角来分析如何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着重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术道德建设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通过净化社会学术道德环境、加强研究生培养机构学术道德建设、规范导师学术道德建设、提高研究生自身学术道德水平等四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学术研究中的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术道德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其培养质量问题成为国家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系到我国整体科研创新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1—2]。针对如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一定的探析[3—5]。然而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及竞争压力的增大,伴随学术创新追求而来的是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5—6]。在此背景下,就如何在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保证研究生学术道德不滑坡,通过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术道德建设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探索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在学术道德建设的视角下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课题的解决显得越发重要与迫切。

一、学术道德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逻辑关系

1学术道德建设的内涵

学术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是处理学术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关关系的行为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即在此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学校综合机制管理、导师言传身教及高校与社会之间组成的各种学术共同体共同约束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长期培养工作。

学术道德建设包含着教师的学术道德建设和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两个层面,即研究生导师和承担研究生日常管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任务的教师要通过学术道德建设、规范教学、科研及论文发表等一系列学术行为,控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从而净化整个学术环境,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广大研究生要在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下,自觉培养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严守科研诚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为自身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分析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点,衡量研究生业绩的指标,主要归纳为科研工作与论文发表。在科研工作方面,无论是以科学实验为依托的科研工作,还是科研项目,由于时间及资源的有限性、相同领域内的竞争性以及日渐凸显的科研团队的功利性,迫使研究生往往通过修改实验数据、编造项目工作内容等方式以期完成任务。发表论文是衡量研究生业绩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当前的国内学术环境下,投稿者众多而核心期刊往往审稿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时间经济及潜在成本与风险较大,直接导致了一稿多投与相互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与此同时,市场上为满足研究生毕业与其他社会需求而催生了一批质量低下的期刊与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导致研究生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无从谈起。显然,以上两种状况都属于学术道德行为,学术不端行为侵犯了公正、公平的科学精神,违反了高尚的学术道德,败坏了整个学术界的风气,也影响了社会秩序,让社会对学术界的科研诚信产生了怀疑。

通过分析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两大重要指标的综合现状可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学术道德的滑坡是紧密相关的。同时也表明,如果对学术没有敬畏之心,只想着“投机取巧”,迫于对成果、荣誉的急切追求之心,所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科研的停滞不前,创新能力提高与进步将无从谈起。

3学术道德建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可知,学术道德建设的缺失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从而失去了学术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原动力,导致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缺失。故学术道德建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统领地位,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源泉。

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可以从根源上防止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消除学术不端行为,即可促使研究生按照国家高校教育规范及科研要求开展科研工作、项目研究及论文发表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从内在的角度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这不是由外而内的强制性培养,而是从本源上抓住研究生创新能力缺失的根本要素,改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4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学术道德建设的反作用

通过研究,确定了学术道德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性作用和统领性地位,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后者对前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反作用。通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随后其能力的不断提升,研究生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学术追求会朝着更加自觉和更加独立的方向转变,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减少直至消失。研究生素养的提高对学术道德建设的不可或缺性肯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双向作用可见二者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学术道德建设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整个学术圈道德氛围的净化。这也肯定了对二者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分析

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包含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教育者主体包括研究生导师和承担研究生日常管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任务的教师,受教育者主体即受教育的研究生。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虽然在地位、作用、影响力和话语权方面是不同的,但他们都是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推动着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

从教育者主体的角度分析,无论是从事研究生培养的高校还是国家教育机构,目前都主要局限于宣传教育层面,还没有涉及到制度精细化管理的层面,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的约束与激励,这是限制从事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及机构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关键因素;研究生培养机构培育观念和培育方法的滞后,过分追求量化的评价机制的限制,也导致了研究生创新理念和原创成果的缺失;同时,研究生导师和承担研究生日常管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任务的教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创新能力建设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从受教育者主体研究生的角度来看,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没有达到对其科研学术工作产生实质影响的程度,故绝大部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意识仍较为淡薄,这均使学术道德建设的加强及学术创新的培养产生了阻力。

2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分析

环境建设对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反之,一个充满学术不端行为的环境会助长各种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并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进行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十分重要。

外部环境中,当前国内的学术环境仍然是处于较为无序的状态,谎报科研成果、诈骗科研基金的事件屡见不鲜,社会舆论给高校研究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与引导。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为学术腐败创造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各类以营利为目的的期刊杂志为研究生降低对自己的学术要求提供了现实的退路,从根本上阻塞了学术道德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

内部环境中,随着现代教育的推进,教育理念和方式都面临着新一轮的革新,与此同时,培育机构只追求硬件设施上的模仿,却忽视了对研究生教育理念和方式上的转变,并没有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形成正确的学术道德和创新能力培育的环境和氛围,研究生主体本身在外部督促不足的情况下缺少基本的自律,从而形成了观念上对研究生这个概念的曲解和误读,造成了研究生教育本来的意义和价值的缺失。

三、基于学术道德建设视角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途径1净化社会学术道德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宏观的社会学术道德环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成长的基本土壤,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可以培养研究生优良的学术价值观念与突出的学术创新能力,帮助其塑造正确的学术道德价值观,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必须以净化宏观的社会学术道德环境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国家教育,科研机构的宏观调控,完善学术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机制,使得学术造假、一稿多投、相互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净化通过专心学术科研以获得科研成果的唯一渠道。

首先,政府应着力打造诚实守信、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严厉打击官场腐败、学术腐败等行为,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使研究生群体进一步从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接受正面熏陶,从而自觉维护学术道德环境秩序,扼制学术道德滑坡,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其次,应在全社会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研究生认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学术道德方面,扬善惩恶,坚决打击学术造假与学术不端行为,表扬和奖励学术道德高尚的专家学者,对于创新型人才给予政策性优惠,鼓励学术创新,形成正面引导。

其次,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一直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根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基础是我国学术道德的重建,关键是转变高校学术评价体制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手段是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但还要依赖于各项制度的完善。这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道德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2加强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学术道德建设

研究生培养机构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载体,教育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或具体的规范,如设立专项奖学金制度,使专心钻研以获得科研成果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和继续深入研究的精神动力支持。在学术奖励方面应注意规避盲目评选与倾斜评选,充分保持其公平、公正、合理性。

与此同时,从事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术管理制度,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予以相应的惩罚;坚决打击学术成果攀比风、数字风,为研究生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使之能够潜心做研究。只有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术管理制度并真正使之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增添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

3充分发挥导师在学术道德建设及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业务培养的最直接负责人,要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及创新能力培养,首先应规范导师的学术道德建设。当前国内诸多研究生导师科研功利心过甚导致了一系列学术腐败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错误引导了在读研究生,只有规范研究生导师的学术道德建设,才能使得研究生得到正确的指引与培养。如果不能从导师的角度给予研究生正确的学术道德建设培养,创新能力建设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规范导师的学术道德建设方面,首先要求导师以身作则,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要求自己,重视学术道德的培养与自觉遵守,为研究生起到正面的示范引导作用。此外,导师作为研究生研究生涯的领路人,有责任鼓励学生踏实研究、遵守学术规律、勇于科研创新,拓展研究生的视野,提高其大胆创新意识。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与科研成果创新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研究生导师认真负责,在科研指导与学术研究方面,以身作则,对研究生提出科研要求,这对学术道德建设与创新能力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建设

无论外因如何调控,真正去践行学术道德建设的主体仍然是研究生自身。这也突显出研究生个人学术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给予正确的引导及培养的前提下,研究生个人应加强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与探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建设,确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净化学术及科研发展的环境。规范自己的学术科研工作,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必要的条件。

只有研究生能够加强自身学术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以有效避免学术造假与学术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从而能够保持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当真正做好了自身的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经过在校期间的辛勤钻研,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实现他们科研目标,更重要的是这也体现出一种人生的态度与追求,也将对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四、结论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关乎国家科研前途的重大命题,学术道德建设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成功的学术道德建设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只有规范了学术道德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清除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根本的土壤。

其次,规范学术道德建设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命题,最终都归结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而构成要素的实现正是由学术道德建设驱动的。

再次,通过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具体可以从学术环境、培养机构、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个人四个途径去实现学术道德建设,以达成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根本目标。

学术关乎国家的精神与未来,需要高校及社会各界在长期的实践中共同努力,切实进行学术道德建设,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红,李文利.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2]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4,67(1):163—166.

[3]李俭川.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8):31—35.

[4]林畅,周晓婧.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2(3):42—44.

[5]高雪芳.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改善途径[J].管理论坛,2008,40(4):73—79.

[6]王大兵.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7(7):33—35.

(责任编辑:朱岚)

作者:柳志广张英华

上一篇:电力营销系统应用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