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精选12篇)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们来宾,朋友们:

上午好!很高兴今日能在这里和各位一起畅谈学习十七大的心得。说真的对于演讲来说,我是麻布袋绣花儿——不是那块料。但是,在煤运同行的在三鼓励下,我就新娘子见花桥——上来了。

现在,长治上下洋溢着欢乐、洋溢着畅想。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党旗飘飘,又擎起一个新的希望!

十七大发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号召。全国上下为之振奋和鼓舞。那么,怎样才能把十七大的精神落到实处?怎样才能全面贯彻好胡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呢?说一千,道一万,我认为,关键就是一个字——干。干什么?这就是我今日为各位演讲的题目:甩开膀子大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首先,回顾一下我们干出的成就。中国30年的发展,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实力大幅提高,2 0 0 6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1 9 7 8 年增长了近1 3 倍,跃居世界

第四位;进出口升至世界

第三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

第一位: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

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 3 4 倍和 2 7 倍;人均国民收入从XX年的1100美元增加到XX年的XX美元,4年翻了近一番。老百姓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长治也不例外,近些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长治市市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了实施“三三”战略,建设“三个”长治的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从XX年的185亿元增加到XX年的亿元;财政总收入从XX年的亿元增加到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我们明显感觉到“钱包”更鼓了。

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

这一件件、一桩桩让人感慨万千的成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据,又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当13亿中国人共享小康成果之时。十七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后的五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要干的最大的事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要有干好这个大事业,干成这个大事业的决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世界上的事情

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胡总书记今年在宁夏考察工作时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话,说到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的心坎上,像和煦的春风暖人心窝,感人肺腑,让人倍感亲切,让人看到希望。对那些埋头苦的干部使用了“格外关注”、“多加留意”和“不能亏待”三个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埋头苦干干部的思想和态度,倡导了人们在大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务实精神。在当前大好的社会氛围之下,想要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实处,就要千方百计的去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精会神的去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齐心协力的去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不仅仅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去肯干、敢干、能干、会干。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朋友们,蓝图已绘制,目标已确定。为了长治的天更蓝、地更美、人更富,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手拉着手、肩并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篇2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只有把握好事物的矛盾, 才能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 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矛盾, 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就是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地位、作用的原理是我们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依据。在社会矛盾系统中, 主要矛盾占据枢纽地位, 执矛盾转化之牛耳, 处社会系统之肯綮, 乃解决问题之关键。抓准抓住社会主要矛盾, 集中主要力量力解决它, 或促成其转化, 可以带动、促成其他社会矛盾的解决, 推动社会的进步。

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 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断地得到解决的同时, 其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社会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首先,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 呈逐步增大的趋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本年2011年3月, 我国的GDP总量只占世界的9%, 但却消耗了世界近25%的钢材、34%的煤炭、50%的水泥。如今这种状况并没有改变, 且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其次, 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并存着两种趋势:一是人均收入的绝对增长和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二是财富分配机制的失衡导致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加大。中国已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最快、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早在2001年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 (2001年) 》中就指出:在如此之大的国家之中,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 收入分配差距如此迅速地扩大, 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不曾有过的现象。

最后, 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近些年来, 全社会公共需求增长速度相当快。进入本世纪以来, 个人用于公共产品的年均支出, 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倍左右。此外, 社会公共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广大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不仅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 还涉及到住房、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但就目前而言, 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对小康社会中社会主要矛盾, 执政党是有着清醒的认识。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对这种认识的置疑,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两个没有变”是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和准确定位。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难发现, 目前和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仍然很低, 排在世界第一百二十位以后;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 但这个小康仍然属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虽然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 我国许多私人物品的供给已由过去的短缺过渡到局部相对过剩, 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但如果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来说, 则这些私人物品的供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已经过剩。实际上它仍然满足不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况且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 这是一个动态性很强的概念。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人民大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也会不断增长, 其内容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就全国整体来说, 目前我国的社会生产水平还很难完全满足全国人民这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 不能认为我国人民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 在生活有了初步改善之后,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改变。

面对当前社会矛盾中出现的新情况, 胡锦涛指出,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他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 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摘要:党的八大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 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面对我国由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过渡中社会矛盾出现的新变化, 有些人认为: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此, 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两个没有变”的重要论断。为了解决小康社会中的社会主要矛盾, 党先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 为矛盾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12-02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和提出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大多数国家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着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业化建设,正处在发展的关键的时期,能否处理好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关系到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

第一,从全球来看,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通过长期过度依赖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资源的紧张、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和人口条件的制约,人类必须重新构建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增长的依赖和约束关系,重归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大,长期来看,资源的短缺将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环境污染的蔓延将继续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生态破坏将直接或间接引发自然灾害。

第二,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来看,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脆弱。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看,未来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会更大,环境和生态的承载力将会巨大。如果不重视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将不可能实现。1995年我国确立了实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党的十七大又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2006年12月胡锦涛同志强调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同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还首次提到“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我国实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003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讲发展不单单是经济总量GDP的增长,还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方位发展。发展不能停留在只追求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规模更应该注重发展的质量和社会效益。以人为本是核心,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能源资源过度开采利用,经济实现永续发展的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何谈可持续发展?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指标看,全面小康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这需要足够的能源资源作保障,而当前我国的能源资源现状却不乐观,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和4.5%。45种主要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的能源资源短缺已经是客观事实。在资源能源短缺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资源利用率不高,据统计,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为30%,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要保证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能源浪费严重、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变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日益恶化。据中国环保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开展地下水检测,其中较差—极差的比例为55%。可见,我国地下水污染严重。清澈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城镇居民的饮水安全令人担忧;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疾病不断增加;每年有大量土地面临被沙化的危险,沙尘暴向内陆推进,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的正常生活被打破,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切实保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实现。而生存权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先要让老百姓能够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物。所以,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路径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许多问题,例如:资源能源的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当前我国的国情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庞大,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大,生态环境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无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味追求GDP,继续走传统的发展道路,势必加剧经济、资源、人口之间的矛盾,使得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没有后劲。纵观全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这样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今天我们搞工业化建设绝不能重蹈别国的覆辙,而是要引以为戒,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它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只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高效节能科技的研发,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社会才有望早日实现。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江泽民同志早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科技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资源节约更多地要依靠高效节能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我国当前的科技水平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重大技术设备、精密生产设备、科研仪器等方面依赖进口,在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形成强大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成。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据统计,到2007年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11.7%、49.2%、39.1%,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比重来看,工业和农业的比重较小,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如:美国75.3%、法国72.4%、日本68.1%、韩国55.1%。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没有实现转型,低污染、高效节能的新型产业没有快速成长起来。我国当前工业结构的现实情况不仅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而且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鼓励、支持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支持清洁能源的生产。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可以节约资源能源,缓解未来资源能源的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曾智泽,白雪秋,曹存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J].前线,2004,(11).

[2]汤鲜.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D].长沙:湖南大学,2009.

[3]侯云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N].经济日报,2005-11-21.

[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05-10-09.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关于社会公德的演讲稿 篇4

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二(3)班的臧嘉愉,今天我演讲的名言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古印度有这样一句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为别人做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都会为双方带来温馨的感觉。

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就如同赠人玫瑰,把温暖送给别人,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徐本禹为了山区的孩子,放弃了公费读研的机会,只身走进大山,用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天津的白芳礼老人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连续十多年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90岁高龄仍坚持不辍;赵广军从事志愿服务13年如一日,将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帮助他人,耐心细致地帮教了1200多名问题青少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一丝抱怨,只是默默地向他人“赠送玫瑰”,自己享受的却是手中留下的淡淡余香。

xx年广州亚运会上,数千名志愿者向八方来客赠送了最美的玫瑰,为羊城留下了爱的芳香。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其一味地苛求别人,抱怨社会,倒不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得更灿烂!

[关于社会公德的演讲稿]

★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 社会公德策划书

★ 关于社会公德的作文

★ 评说社会公德小学作文

★ 检察官社会公德模范事迹材料

★ 写社会公德的优秀作文

★ 六年级关于社会公德的作文500字

★ 高职院校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

★ 我国低层次的道德难题--社会公德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演讲稿 篇5

2010级一班王若男

第一部分: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的原因及必要性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定的形象,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看似离我们很远,但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享受着社会的利益也同样有着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必须为改变这个社会尽一份力。

第二部分:我们怎么做

资源:一是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据有关报道,有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谐是,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快餐盒,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电脑24小时开机,另外每天用掉的塑料袋数目更是触目惊心。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方面我们学院是个模范,他们学生组织二手货集市(如旧书、旧学习用品等),这不仅是价格便宜,而且更重要是使二手产品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环境:

一、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校园。虽然不少高校每年都有环保宣传活动,但由于活动形式和宣传手段匮乏、单一,传播渠道不畅,舆论氛围不浓等因素,导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应该积极、持续创新,开展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大众,引导大家树立环保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培育环境友好的氛围。

二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应该把个人节约和环保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重要部分,把节约也纳入寤室美化大赛评选内容,设立节约和环保奖项等多种灵活机制来使大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营造良好节约氛围,构建良好社区文化。通过下乡活动、参观活动等形式活动,把环保知识带到校外,引导全民参与环保。

关于“社会公德”演讲比赛小结 篇6

——演讲与口才协会

踏着星光,迎着梦想,带着每一份坚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演讲与口才协会于2011年11月10日在学校的支持下,共青团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团委带领下,学校各系团总支的积极协助之下,成功的举办了全校性的关于“社会公德”的演讲比赛。

不为目的而来,只为梦想而拼搏。在我会大力的宣传之下,全校三系共有120名选手报名参赛。精简的口头宣传,增强了我会会员与他人的交流。炫彩飞扬的海报,吸引每一位同学的目光。与时俱进、扣人心弦的主题——社会公德,把握时代特色,突显社会问题,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思考。

追逐梦想的身影,挥洒奋斗的泪水。踏着团结的基石,我们志在必得。演讲与口才协会是一个协会,更是一个团体。我们的成员,从一粒粒沙子,慢慢磨成珍珠,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光芒。从策划到宣传,从宣传到每轮选拔,从选拔到演讲指导,在到决赛,每一位参与者挥洒着阳光的汗水,亲力亲为,步步到位。

向日葵的笑脸,向阳而生,为了更贴近阳光。演讲与口才协会自创办以来,本着以服务于有志于演讲与口才的人群的宗旨,发掘和培养演讲与口才的人才为目的,面向全校多次举行了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配乐诗朗诵等大型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举行关于“社会公德”的演讲比赛,锻炼和提升了我会内部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组织策划才干,并在11级新会员中发掘和培养了一批有才干有理想的新干事。与此同时,本次演讲比赛,我会内部对12名比赛选手进行了两轮演讲培训和技巧指导,并请了本会指导老师徐云生专门面对面的培训,为参赛选手提升了演讲空间和加强了演讲台风表达能力,效果甚好。

晨阳,打开梦想的明媚,晚旭,播种时光的希望。本次关于“社会公德”的演讲比赛,丰富了大家的校园生活,达到了用语言抨击社会现实,用思想表达公德的缺失与对错,用精彩的演讲唤醒沉睡的社会公德的目的。演讲与口才协会作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活动纽带,做到了以活动的方式,加强的学生与协会,与老师,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传达了彼此之间的对话与思想。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7

一、目前我国“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一直在为改善“三农”环境而努力,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三农"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主要表现为六个巨大反差。

(一)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反差

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2:1, 绝对额相差7328元, 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只购买了不到1/3的消费品, 而且多数是低端落后甚至假冒伪劣商品。

(二)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

2005年, 占总人口的60%的农村人口, 只占有23%的全国义务教育经费, 仅享有25%的公共卫生资源。农村文化事业相对落后, 农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

(三) 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

2005年, 全国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有46%的村不通自来水, 4%的村不通汽车, 7%的村不通电话, 相当多的村没有卫生厕所、没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每年约有1.2亿吨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

(四) 城乡财政支出存在巨大反差

尽管颁布了十几年的《农业法》及近年连续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规定,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要高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 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近20年间已经由10%左右继续下降至7%左右。

(五) 城乡信贷存在巨大反差

2005年底, 农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7.8%, 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4%, 均远低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六) 城乡投资存在巨大反差

近些年, 城市建设资金迅速增加, 城乡投资差距不断扩大, 农业和农村发展后劲不足。1997~2005年,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农村与城市投资比连年递减, 从1 996年的0.30:1下降到2005年的0.08:1;农村投资占总投资的份额连年递减, 从1996年的23.3%下降到2005年的15.2%。

二、城乡之间的巨大反差, 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 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是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农民的收入没有较快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得不到较大改善, 扩大国内需求就缺乏长期可靠的市场支撑, 经济发展就缺乏持久的动力。

(二) 严重影响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我们正在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 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我们要推进的现代化, 是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如果农村不能摆脱落后面貌, 农民生活得不到大的改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国家统计局2004年对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作出评估, 农村小康实现度只有21.6%, 其中经济实现12.1%, 社会实现33.1%, 民主实现69.6%, 人口素质实现15%, 生活质量实现28.7%, 人居环境是负数。

(三) 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如果城乡反差继续扩大, 就容易引发和加剧各种社会矛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显示, 农民成为中国十大阶层中的排行第九。

反哺农业, 回报农民, 繁荣农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 必须更加重视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 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加快农村发展步伐, 尽快遏止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逐步创造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及重要举措

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 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 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农产品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突出产业, 全面发展。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将生产发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生产支撑。同时,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推动农村企业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要充分认识多地区、多元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实际出发, 允许起点有差别, 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 提倡多样化, 不搞一刀切。

注意实效, 稳步推进。合理确定目标任务, 讲求实效, 量力而行, 力诫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 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达标升级;要从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 试点先行, 以点带面, 防止一哄而起、急功近利。

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把落实政策和深化改革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 引导农民和全社会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 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切实尊重农民意愿,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不包办代替, 把农民愿意不愿意, 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出发, 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扎扎实实地推进多项工作。

(一) 确立“统筹”的理念, 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 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谋划, 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统筹的核心是, 让农民和市民平等共享现代化成果, 让农村和城市实现协调发展。统筹的重点是, 统筹财力分配、统筹信贷投放、统筹资源利用、统筹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统筹市场开发。统筹的关键是, 工业要反哺, 城市要支持, 企业要带动, 社会要帮扶,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第一,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建立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投入, 虽然不能也不可能全靠国家, 但国家要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必须下大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较大幅度地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的照耀农村, 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及农民。

“十一五”期间, 要遵循“存量适度调整, 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 努力增加对农村的投入。要做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 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 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高于上年。今后, 要做到财政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

第二,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建立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制。要加快改革步伐, 进一步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围绕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重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事业的供给机制。

第三, 加强部门配合协调, 建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涉及多部门、多行业, 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建立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 明确职责分工, 搞好配合协作, 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件大事, 纳入工作部署中通盘谋划、重点考虑, 把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

第四,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建立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中央作出建设新农村的决策后, 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这为建设新农村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要因势利导, 广泛发动各行各业、各界人士, 以多种有效方式, 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二)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以人为本, 首先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做到“五要五不”、“五个防止”。

“五要五不”:要注重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 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 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 不强求一律;要扶持引导, 不包办代替。

五个防止: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债务, 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模式, 防止不切实际大拆大建, 防止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防止违背群众意愿, 随意并村。

提高农民素质的任务也相当紧迫。当前, 我国农民文化水平较为低下, 职业技能较为缺乏, 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迅速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9亿的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2%, 初中的占48%, 高中及以上的占13%, 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 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教育水平低下、经济收入少、子女上学困难, 进而形成下一代文化水平低、收入也低的恶性循环。现在, 不少发展中国家很重视提高农民素质。泰国的一些社区经常举办农民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包括:认识个人、社区和世界;分析自己的潜能;研究自己的经济状况;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等。通过学习引导农民更好地认识自我, 从等待或依赖国家及外部资助中解脱出来, 积极寻求自身发展。未来中国的农民不应只是具有某种农业生产技能或只能从事传统农业耕作的小农业生产者, 也不应只是满足温饱、小富即安的传统农民。没有新农民, 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主体,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着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大规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既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又要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既要搞好农民转岗转业培训, 又要搞好农业技术培训。让走出去的农民具备较强的务工技能, 能够适应城市和工业文明;让留下来的农民能够掌握先进适用农业技术, 形成适应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 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 确保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多项工作具体化、措施化

实施“转变”战略。要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始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高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逐步减少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的比重;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 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 切实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水平。

实施“拓展”战略。要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 促进农村产业稳定发展和农业收入持续增长。拓展农业功能, 进一步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功能、工业原料功能、生态保障功能, 促进农民增收和扩大农民就业的功能、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促进农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拓展农产品市场, 大力开拓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 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实施“提升”战略。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 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 确保粮食及食物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供给;提升农业政策等法规支持保护能力, 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中发[2007]、[2008]1号文件.

[2]回良玉副总理在2006年、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篇8

[关键词]劳动实践基地;构建;利用

随着国家教育机构对中小学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兴建起了大批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供了契机。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全过程十分强调开放性和动态性。就目标而言,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就内容而言,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结果而言,强调学生活动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劳动实践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其活动方式突出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经历,提倡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体验和感受生活。

劳动实践教育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追求,不是对儿童进行科学训练,而是使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层次上复归儿童天性,建构学生的健全人格。因此,劳动实践基地的开发,其意义是重大的,它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坚持从基地的实际出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构建劳动实践基地和充分利用基地,主要做法如下:

一、实行三个结合,把劳动实践教育落到实处

1. 劳动实践与实施德育工程结合。重视德育工作,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和深化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促进德育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学生正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学会了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前途,改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2.劳动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特别是劳动技能教育,其规范性的操作训练,对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提高劳技课课堂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教学,如聘请农业专家和富有经验的农民,到学校做讲座,培训教师,或到课堂执教等。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为独子,学生很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学校教育的积极效应容易被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所抵消。为改变这种状况,一是给家长开办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讲座,二是想办法引导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如要求小学在接受一年级新生时逐个询问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对家长提出“补课”的要求,从一年级起,由低到高安排包括个人卫生自理,洗涤小件物品(如红领巾、手套、鞋等)整理个人生活、学习用品,清洗水果蔬菜,使用一般家用电器,简单的烧饭做菜、花卉栽培等教育内容,由家长评定成绩签署评语,学校在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劳动课成绩。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家长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二、尝试三种模式,提高劳动基地资源利用效率

1.实践体验。从基地的角度看,如果劳动实践教育仅仅局限于教材,就很容易陷入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模式,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问题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问题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也可以通过教师设置一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或由教师直接提供,既可以来自学科,也可以源于家庭和社区,可以针对某一具体学科,也可是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这样,可以打破固定教材的局限,走出课堂和学校,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3.情境陶冶。通过开发和利用基地,有意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启发学生领悟情境并引导学生细心品味“境中之情,境外之音”,学生通过写话、日记、习作、作画来抒发内心的真切感情,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

三、结语

几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以劳动基地为依托,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了劳动技能。如今学生的劳动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学生认为“参加劳动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劳动能增长见识,健强体魄”,明白了劳动的艰辛和一饭一米来之不易。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劳动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品德,也使他们更懂得如何珍爱生命、关心他人,有的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到幼儿园、到社区参加义务服务,还有的学生到周围的服装厂参观流水线工作,亲身感受到高科技魅力和现代化生产的快节奏,高效率,深深懂得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真正内涵,逐步形成了效率观念和惜时守信的作风。

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个基地,要真正发挥它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需要专门的管理技术人才;二是对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尤其是夏天,气温高,管理难度大;三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重视习得过程,要求学生关注自我、自然、社会,但目前的考试成绩仍是很多家庭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因此,有待社会进一步支持和理解,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需努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信科.部门联动,共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J].湖北教育,2013(08).

[2]郭凯.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启动[J].中国标准化,2011(07).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生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的培养[M].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个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难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拥有了走向繁荣振兴的航标;一支军队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拥有了走向繁荣振兴的航标;一个国家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拥有了利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是一盏启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核心价值观是汩汩甘泉,哺育着我健康成长;核心价值观是温暖的阳光,用她的光辉激励着我昂扬的斗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中学生不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践行者和示范者,是祖国伟大复兴的未来中坚力量,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成长,定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途上高奏一曲曲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壮丽凯歌。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我们同学们是满怀理想、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

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八荣八耻”,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时刻铭记在心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发挥爱国精神,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生动局面,共同推进我国的伟大事业。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如果能帮助一些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你这里可能是举手之劳,而被帮助的人可能因得到你的帮助而扭转他的人生命运。此时,你会踏实在你的步骤中,无需要获得多么高尚的称赞。实实在在尽到自己的能力,就是最好的证明。你的行动充分体现出你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创造价值的人。

迎盛世创千秋伟业,看神州沐万里春风。我们在盛世中国,沐浴阳光雨露,尽享幸福快乐,为我们的祖国舞蹈,为美好的生活歌唱。因为梦,我们的世界更加的多彩和美好;因为梦,我们拥有倍加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总有一种激情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生活让我们向往,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昂扬。我们纵情歌唱,放飞梦想;我们携手共进,收获希望。让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他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用正能量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富饶。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篇10

姓名:班级:学号:

系别:专业:日期:2012.7.20-2012.8.0

3一 实践活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

二 实践目的:

(一)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

(二)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 实践经历:

1、7月20日,我和几位小组成员制定出社会实践计划,并确立了分工;

2、、7月21日---7月25日,我们来到本市的几个乡镇,进行实地考察,了解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3、7月26日---7月28日,我们来到市里有关各个部门,向他们了解我市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

4、7月29日—7月31日,我们向有关群众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向

他们了解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5、8月1日---8月2日,我们来到图书馆和上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

6、8月3日,我们读者几天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四 实践结果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近年来,中央以及省市区各级政

府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 台和落实,如免除农业税、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进行各种农业 补贴(对农民种粮进行的直接补贴;对农民购买粮种进行补贴;对 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极大 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农村都组织实 施了农村电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使 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 证。这主要表现在农村的道路、电网、饮水设施,以及农民使用沼气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从道路建设来看,我们现在能做 到全国 87%的行政村通达客运班车,这和以前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 变化。从电网的建设来看,在大电网覆盖区域之内,除了西藏地区,其他地区都已经在电网覆盖范围内,大电网的电可以直接进村入户,这使电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大大降低。农村电网的改造后农村的电价 基本上做到同网同价。

3、文化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 国也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 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

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授农民各种实用技术和知识,培养 致富带头能人。如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至 2006 年 开始,就在农村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交学杂费制度,同时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教科书全部由政府免费提供,这使得农村失学儿童的比例显著下降,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

4、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谐氛围逐渐形成。

国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007 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到 2009 年年底,已经有 4600 多万农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平均给每个纳入低保的农村人口每个月补贴 60 元钱。同时推行新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是全国 1/10 的县。在 2020 年将覆盖全 国。医疗上从本世纪初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 2008 年 该标准提高到了 100 元,农民自己交 20 元,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贴 40 元,总体上看,对于农民大病、重病,需要住院做手术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半的费用可以报销,避免很多农民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出现。

5、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 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 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 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 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以 农 民 为 主 体,重 大 决策农民说了算,建设过程农民积极参与,改革的实惠由农 民分享。凡是农民能够参与进来的,政府一律不包办;对农 民不能直接参与进来的重大建设项目,政府也是把解决农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无能为 力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并通过村务公 开、召 开 村 民 代 表 大 会 等 形 式 及 时 向 农 民 群 众 做 宣 传。做到上 级政策要公布、创建规划要公认、建设项目要公示、投入资金要公 开。保 证 村 务 公 开 率 100%,群 众 满 意 率 达 90% 以 上。在每个 村成立了 3-5 人的村民理事会、监事会,规划的制订、资金的筹集 使用、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等都交给村民讨论决定,农民的知情 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在创建中充分体现。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问题

1、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农业。截至 2008 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 18.2574 亿亩,户均耕地面积仅 7 亩,人多 地少的局面依然严重。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 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总体上还比较落 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 同时,我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对农民 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不足。

近年来,尽管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投

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依然不足。农业基建投资占我国基 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明显提高,与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 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 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 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4、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由于我国农业整体上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 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与市场经济体制 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直接导致了广 大农民普遍收入较低,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虽然国家近年来采取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免征农业税、进行农作物补贴等一 系列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由于结构上还未发生根本改变,城乡居 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未能缩小,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2004 年以 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在逐年扩大。在 2004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3.21∶1,收入差距为 6485.2 元,2009 而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 3.33∶1,收入差距达到 12022 元。如果估算实际的差距,恐怕比上述比值还要大出不少,因为目前统计的 城镇居民收入只包括可支配性收入,不包括城镇职工享有的公费医 疗、教育补贴、养老待遇等项收入,而这些农民要么没有,要么数 量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比已是世界第一。而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 13 亿人口中有 8 亿多是农民,这么庞大的人群 如果收入长期与城市居民差距较大,势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 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5、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由于幅员辽阔,加上农民自身素质、传统观念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 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大部分是普通砖瓦房 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 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导致整个村巷卫生 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虽然国家近年来开展了村 湾环境整治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依然不容乐观。正因 为上述的原因,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比较困难。

6、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低,文化水平低,加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 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 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 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 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相当一 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才达到甚至未能达到小学水平;由于农民科技 知

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 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 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 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严重阻 碍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7、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1)、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 国虽已开展,但尚未覆盖全国,且报销比率还不够高;由于农村医 疗经费投入较低,医务人员待遇较差,导致农村医疗设备差、医务 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2)、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农村居 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依然不 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 改变。

(3)、社会保障难以保证。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我 国部分地区的部分乡镇既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三)、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是加强粮食生产和优势产业扶持。“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第一要求,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切 实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

2、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关键。

3、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规划先行是按科学的发展观,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村庄规划要与农村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 与村庄建设的矛盾

4、加强村级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村级组织是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的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

五 实践体会

经历了将近两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

六 总结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篇11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会力量 图书馆建设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3.018

Reflection on the Problems of Social Powers Assisting in Public Library Construction

Ma Xiangtao, Wang Wei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drawing social forces into public librarianship, then sums up and probes into the cooperated mode and implemented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icipation.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relevant security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and policy support; creating favorable social culture and atmosphere; setting up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foundation.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Social power. Library construction.

2007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召开第二届“百县馆长论坛”会议,对“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主题进行讨论[1],认为社会力量也是支撑图书馆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认识越来越受到图书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为顺利推动我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由此,关于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得到了政府部门、图书馆学界、图书馆业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为此,本文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以供参考。

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力量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4]。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和政府投入不足是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原因[5]。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公共图书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公共图书馆馆藏购书经费和对外服务成本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且不受地方政府重视的情况下,来自图书馆行业外部力量的支持越发显得更为重要。

借助社会力量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首先,可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中,大力助推基层图书馆、县(市)级图书馆、省级图书馆体系建设,提高文化系统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其次,引入竞争和创新机制,提高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投入产出效率,督促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发展核心业务,有利于图书馆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第三,更好地维护公民文化权益,促进社会民主进程,鼓励社会力量助建图书馆能够保障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的民主水平。

国外图书馆的兴办和建设经费来源多样,并不单纯地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而是把吸引社会力量(包括各种形式的捐款、捐书、捐物)作为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必要途径之一,其较成熟的“经费筹措”和“募资”经验可供借鉴[6]。此外,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公益捐赠机制和社会公益环境日臻完善,图书馆的社会感召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力条件。

2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参与模式

社会力量是支撑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研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问题,首先应对社会力量进行概念范围上的界定和类型划分。参照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将社会力量定义为除图书馆机构之外的能够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的各种参与主体,具体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或团体、个人等力量,虽然类型不同,但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却无大小之分。

2.1 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演讲稿 篇12

一、农村金融创新的必然性

(一)金融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当前以实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要标志的农村经济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必然使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或改造,以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随着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与此相对应,对金融的需要更加突出,特别是对政策性金融的创新要求更加突出。其次,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特色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发展加快,农户小额贷款面进一步扩大并呈现大额化趋势。再次,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农村物流业将迅速发展,对物流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第四,随着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农村互助组织不断扩大,县域中小企业实力壮大,资信度提高,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增强。第五,随着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将面临新的发展。以上新情况,迫切要求金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二)金融创新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随着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必将抢占我国各类金融市场。就农村金融领域而言,目前,许多外资金融机构已把投资方向瞄向了中国农村市场,荷兰合作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分别入股杭州联合银行,这标志着外国银行第一次进入中国农村合作银行并在农村市场开拓业务。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也抛出重金支持国内的一些非政府组织进行农村金融试点工作,旨在占领市场先机。这些外资金融机构普遍运用金融创新产品,注重市场细分化和服务差异化,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将会取得越来越主动的地位。就国内农村金融市场而言,除农村信用社外,邮政储蓄改制重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其储蓄营业网点百分之六、七十分布在农村地区,同时,邮政绿卡发卡量高达1.4亿张,成为广大城乡居民与农民工重要的支付汇兑工具。此外,许多民营资本构成的小额贷款公司也相继成立,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而金融创新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三)金融创新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发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的合力作用。现阶段农业银行改革即将启动,其基本方针是面向三农、商业化运作、整体改制、择机上市。适应改革要求,农业银行应对自身重新定位,即“以县域为基础,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全新定位,客观上要求其在沟通城乡、更新经营理念、发展县域业务以及管控风险等方面要有新的举措,而创新乃是必然。与此同时,农发行适应改革需要,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目标。而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进行的,目的就是要强化法人治理,明晰产权关系,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理念、金融科技、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上加快创新步伐。

二、制约农村金融创新的因素

(一)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就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而言,从表面上看,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既有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正规金融,又有名目繁多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实际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与城市相比非常不完善。首先,政策金融功能缺陷明显,商业金融功能缺位,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机构整体实力不强,所谓“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并未真正建立。对于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而言,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仅仅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单一性、垄断性供给。如河北省某县(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整个农村贷款的90%,这种垄断性供给,出现了一家独大现象,不利于金融创新,使金融创新缺乏内在的动力与活力。

(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抑制创新的扩张需要

良好的市场发育体系对于创新产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发育迟滞的市场则会成为创新的障碍。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缓慢,绝大多数农村证券、信托、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尚属空白。驻足农村的银行业务也多是传统业务,中间业务产品极少,诸如承兑、贴现、承诺、咨询服务、代收代付等业务在农村很少开展,至于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等业务则更为缺乏,广大农民与农村企业根本享受不到现代金融的便利。这种制度性供给的不足,严重约束了广大市场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抑制了金融创新的动力。此外,农村金融市场与农产品市场发展也不对称。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形成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共同繁荣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但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适应多层次、多需要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阻碍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融资体系落后,抑制了创新的要求

从融资角度来看,金融体系至少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和间接融资的银行体系,两类市场并行乃至交叉发展,促进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带动创新的发展。就当前而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融通多是通过间接融资方式且融资规模小、力度低。农村企业很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筹措资金,农民个人的货币结余也只能选择储蓄存款,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阻碍了金融创新。更为严重的是,农村金融市场资金有限并且分散,加之农业资金的“体外循环”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并且有限的农贷资金也未能有效把握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形成了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涉农金融机构难以聚集金融创新所需的资金规模,大大降低了金融创新的效率。

(四)农村金融立法滞后,阻碍了创新的步伐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的立法非常滞后。首先,就农村信用社而言,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内部治理结构、日常运营机制等进行严格、明确的界定,使得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往往在“合作金融”与“商业银行”这两种模式之间“摇摆”。再有,中国对政策性金融也没有相应的立法,结果是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往往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导致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此外,对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小额信贷组织也未有明确的立法。中国民间金融机构复杂多样,虽然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法律地位很不明确和稳定,易出现一些短期或者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无形中累积了大量风险,甚至影响到辖区的金融稳定。对于一些民间的小额信贷组织,目前也缺少法律来规范。央行进行的五个省区的小额信贷试点,目前也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境况,这使得央行和银监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来对小额信贷进行有效的监管,上述状况,无疑不利于金融创新。

三、农村金融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金融组织机构创新

1. 创新政策性银行运行机制。

加大其向农村集体组织提供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准)公共产品所需资金的力度与广度。

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加快其产权制度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

3. 加快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对农村的市场化支持力度。

按照产权股份化方向,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重组,把农业银行整体改造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4. 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开业,应扩大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的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5. 做好村镇银行试点工作。

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加市场竞争力,有效满足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

6. 合理引导规范只贷不存的民间小额信贷公司,满足农民临时性、小额资金的需要。

(二)金融服务创新

1. 服务理念创新。

目前,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的试点、方案陆续出台,金融创新的空间极为广阔。立足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应抓住有利时机、定位于农村市场,尽快在服务方式上创新理念,把金融创新提升到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究金融创新的方式和品种。首先,要坚持“两个取向”,一是要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坚持“双赢”取向,在管控好信贷风险,实现自身效益的同时增加社会效益。其次,要实现“三个转变”。信贷支农方向要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努力发现、培育、创新支农平台;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合理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化思想观念,摆脱传统思维模式。再次,要突出“三化建设”,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三化建设”为载体,加大农村金融的支农力度。

2. 支农举措创新。

一是用活资金,加大信贷投入。支农资金要做到灵活运用,灵活确定“三农”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尽量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不断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入总量,切实保证对“三农”资金有效需求的供应,确保新增“三农”贷款的比例,扩大“三农”贷款的覆盖面。二是控大抓小,确保支农效益。进一步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满足信用农户的贷款需求。同时,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比例,确保支农效益。三是因势利导,力促结构调整。在顺应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潮流下,借助支农资金的“杠杆”效应,合理引导农村经济向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大力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品质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3. 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服务应该围绕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适时创新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工具,为农户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首先,应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一步做大、做强,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产业化组织、私人经济组织,可通过农户贷款证、联保贷款、评优授信和开办“高端农户”贷款等方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其次,加快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提升结算速度,提高农村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再次,创新利率工具。针对典型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如由政府担保的、对农民的无抵押贷款,应在专门立法保障下,由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执行特定的优惠利率。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商业化金融机构,应坚持市场化走向,相对放宽其贷款利率,使更多农民获得贷款,从而达到双赢。第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创新相应金融工具,提供各式金融服务。如设立与助学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相类似的“农民工创业贷款”,帮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创业;引导农民用好手中的钱,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增值能力,使其将一定比例资金直接用于农村建设发展。

4. 金融产品创新。

开发支农金融创新产品,如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探索仓单质押贷款等专项贷款品种;探索开发“个人金融套餐”、“个人信贷业务”,拓展个人消费信贷用途,为客户提供诸如耐用消费品贷款、(建)购房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等服务。与此同时,鼓励开展个人创业投资贷款、车主融资贷款等创新业务,建立涉农中小企业项目库,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地区经济金融环境与自身经营定位,开发和营销适合农村实际、满足农业发展需要、服务农民的中间业务品种。如开发培育适合农民工的银行卡产品,开发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结算服务品种等。大力发展农村保险、租赁、期货、理财以及代收代付业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三)融资渠道创新

要积极吸引直接投资,积极发展农村金融租赁并充分利用二板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此外,应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投融资。一是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中小资本市场,让更多的资金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进入农业产业化生产领域。二是允许和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进行融资,鼓励和引导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业务,增加来源、提高支农实力,改善经营效益。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灵活操作货币政策工具,不断调整和优化再贴现资源的分配结构,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票据贴现,扩大票据融资规模,扩大资金供给,缓解农村资金的紧张状况。

(四)风险保障机制创新

农业是弱势产业,风险较大,应积极探索建立分散农村金融的风险机制。一是由地方政府和各级民政部门共同出资,建立小额农贷担保基金,用于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补偿,同时对部分小额农贷项目提供担保。二是在农户联保的基础上,建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贷款担保中介机构,增强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的信心。三是对农户小额信贷形成的亏损,国家给予部分财政贴息,出台一定优惠政策,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提高其风险承受和处置能力。四是对助学贷款给予政策扶持。助学贷款扶持政策应涵盖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所有助学贷款,并将此作为实施农村人才战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五)金融立法创新

农村金融领域的创新还需要国家从法律的层面进行保证。首先,中国应尽快启动合作金融立法,通过立法,总结以往改革经验,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合作金融政策法制化。通过立法,明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界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民主管理、行业自律管理。其次,加快对民间金融的立法研究。对民间金融的立法应充分考虑其民间性质,根据其自身特点加以规定。立法应体现对民间金融行为的规范,对民间金融范围的限定以及对民间金融行为人社会责任的规定。

摘要: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农村金融融资体系落后、农村金融立法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创新,使创新举步维艰。因此,应在金融组织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渠道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创新、金融立法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力争使金融创新有所突破。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泽琨.加快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J].经济要参,2007,(11).

[2]于丽红.论化解“三农”问题的金融支持[J].农村经济导刊,2006,(5).

[3]于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城乡和谐市场建设[J].农村经济导刊,2006,(7).

[4]田耀金.建设新农村金融须创新[R].河北金融论坛,2006.

上一篇:六心教育下一篇:读凡卡有感500字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