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自己都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大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计算机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计算机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篇1: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

摘 要:创新能力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社会经济和科技保持不断的进步,才能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1.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计算机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利用理论知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科学的处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2.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在教学改革中,摒弃传统的师本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能够使学生学会运用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来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从而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社会对于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上涨。但由于这一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使得用人单位在选聘时的用人标准也有所提高,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比如,上海部分企业在招聘计算机方面的人员时,不仅要求其获得相关等级证书,还要求其具有相关赛事的参与经历或获奖经历。所以,高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在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分析

1.更新创新教学理念,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高职计算机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藩篱,不能一味地注重师本教育,不能完全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任由教师对学生采取灌输式教学,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获取计算机知识。实践不止出真知,同时也能出新知。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其能够通过设置情境,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辅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增强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进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2.搭配使用多种教学法

通过实践教学证明,各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和自身的局限性,在教学中若只单一使用某一种教学法,往往难以起到最好的效用。所以,在高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应该将多种教学法合理搭配使用,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就是诸多教学法中比较实用的一种,其能够通过教学项目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在计算机课程中,教授学生如何制作和展示PPT时,就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教师首先可以设定项目的主题,并将PPT设计要求和制作方法传达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这一项目。当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要对学生制作中的问题进行评析,并采用激励评价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学习信心得到增强,从而使之能够产生深入学习的欲望,进而促使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促进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高职计算机课程在进行图文混排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图文混排的效果,继而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其完成安排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和讨论,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在完成后,通过与其他组的任务成果对比,学生还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更加完善地掌握这一技术,并能通过对比,发现、创新出更加完善的操作方式,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意义重大。

3.重视实际操作,提升创新能力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知识的正确性是难以得到肯定的,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让学生上机去实践操作,才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并且,计算机技术本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缺憾,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探索出计算技术中的新知识,这是培养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途径。

本文分析了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探讨了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点措施,希望能对相关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范敏.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21.

[2]陈小艳,沈洁.谈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教学方法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1):138-139.

[3]胡巧玲.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群文天地,2012(4):147.

编辑 王亚青

作者:蔡玥

计算机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篇2: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自己都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大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去。文章试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和如何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两方面来探讨此问题,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计算机 应用能力 现状 重要性 方法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自己都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大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去。下文试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和如何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两方面来探讨此问题,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

(一)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使得学校在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跟不上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面的全面教育有所欠缺。其中对现今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方面就有所欠缺。在大一大二学校会开设计算机课,仅仅只是简单的讲授,实际操作相对欠缺。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不足。对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无非就是从书面考试和上机操作两方面进行[1]。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课程教授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学生只是为了能够获得好成绩而进行复习,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应用实践方面有所欠缺。最终造成学生将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应用的实际操作上就相形见绌了。这样就使得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真正提高并没有多大的用途。

(二)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现在不仅是计算机领域的工作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几乎所有的工作领域都需要计算机人才,要想在工作领域有所突破,大学生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学生无论现在学习的是什么专业或将来要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计算机的发展就需要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大部分寄托在大学教育上面。

三、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善课程体系

在大学本科期间开设的计算机课虽然是基础课,但是却是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2]。因此,首先,教育部在编写教材,学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计算机水平,从专业所需要的结构和能力结构出发,建立相对科学的课程体系。其次,在计算机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给学生某一个题目,使学生对其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使学生十分熟练地运用程序设计方法。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进行思考问题。此外,还要采用多种方法教学,比如总结法、分析法、实例法等。

(二)加强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引路者,因此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学校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其一,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鼓励本校教师去其他高校或国外进修、深造。对于那些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领导作用,让他们带动其他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其二,要积极引进人才,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这些人才既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三)加强计算机操作训练

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自己操作,因此,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上机操作。上机操作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是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但是,在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必要的时候要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的管理与引导[3]。教师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对上机的内容向学生布置清楚,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上机操作或偷懒。第二,在学生自己独立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及时解决。第三,确保学生具有足够的上机时间。

(四)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

过去传统的计算机能力考核方式是以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应用的考察较少。若要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改革计算机的考核方式。对于计算机的考核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操作都应该用上机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的考试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上机操作上。考试题中的应用操作题应该是根据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编制而成,基本上能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判断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操作教学过程中,要从“基础、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自己都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大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志勇,刘风.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1:12-14

[2]李春华.发展机器人教育 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1:23-50

[3]冉崇善.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23-50

作者:潘鸿

计算机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篇3: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探究型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计算机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以高校必修课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能力和具体技能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是适应社会发展诉求的技术类型。计算机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对于学生本体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育十分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对于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非凡。本文从实际出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探究型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学;探究能力培育

0  引  言

当前时代,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和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涵盖了多媒体教室内容、网络教室内容以及校园网内容等。可以将多样化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设计应用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多样化教学内容和新颖元素。计算机教学需要注重实践,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计算机教室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和创新教学观念,在计算机教学中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更优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点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繁多,主要为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原理知识、办公软件知识以及网络基础知识等,老旧式计算机教学片面化十分严重,当前许多学校和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因为学生个体化差异较大,计算机能力不一,入校新生需要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通过考核,则进入计算机和多媒体课程,以及计算机和数据库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Flash等重点内容;没有通过考核,实施零学分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电子教案等,将信息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点,在新型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进行教学,师生角色出现重大变更,教师不再主导课堂,以生为本的教学局面形成,教师和学生承担的任务与之前有所不同,教师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种教学体系之下,计算机教师从单一化信息教学转变为统一化综合教学,以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注重学生综合发展。教师活动由课堂讲授变更为教學答疑模式、主持讨论模式以及考试管理模式等,主要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后,其主体地位得以夯实,从之前的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创造,根据自身不同需求进行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计算机知识,拥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的同学基础薄弱,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其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2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2.1  “电子黑板”式教学现象

现代教育技术之中,多媒体技术最具代表性,被大众所熟知。计算机教室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这种教学优点明显,节约教学时间,复杂技术简单化,学生模仿和训练起来十分方便,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汲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当前大多数情况下的计算机教学,教师应用电子黑板来操作,投影幕是黑板,鼠标是粉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程度不深,效率也不高。

2.2  传统多媒体互动教学情况

多媒体教室中,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局域网将师生相联,此时教师控制计算机主机设备,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此类教学形式看起来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实际上并不能对学生计算机探究能力加以培养和强化,只是一对多的教学,不具有实效性。

2.3  未能实现互联网开放性教学

互联网开放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核心彰显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地点灵活以及资源共享方面。但是实际上计算机教学不能完全实现个性化自我学习,学生不能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实现教学任务,浪费了時间,没有全面发挥互联网体系和设备的价值。

3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案分析

3.1  备课

计算机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熟知学生的基础性情况,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精心备课,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准备好教材和素材。计算机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培养,按照教学大纲标准要求,细化教学目标。备课中需进行充足的教材准备和教学方法准备,使课堂讲解有据可依,在教案指导下进行计算机教学。不仅如此,还要提前进行课堂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

办公软件学习阶段,利用PowerPoint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教师需要进行主题设置。在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教学中,首先要进行资料分组配备,每个小组委派一名学生以教师身份进行讲解,时限规定为20分钟。教师应事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分工,准备好各项材料。只有做好准备,才能使以生为本的课堂更加高效。做好充足准备后,教师便可进行后续教学,适时转换身份,教师听讲,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教师不再主导课堂,而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典型的案例为:小组成员代表进行PPT展示时,教师要将内容记录在案,课后与同学一起分析和讨论,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实现师生共进,在意见反馈后,学生们都会参与其中,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受到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节省课堂时间,讲授与合作并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提高探究能力和操作水平。

3.2  教学

计算机课程教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启发,此时启发式教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爱动脑、爱思考的习惯。教师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学情境创设,每个小组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应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教师可按照具体教学内容和任务要求,在重点知识讲解时进行疑问情境创设,务必具备新颖性,所提出的问题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其具备学习主动性。

3.3  拓展

探究型学习模式以探讨式课堂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模式为主。当前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得到合理延伸与拓展,也要在课外加以学习和锻炼。对课外时间加以利用,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知识,还要通过学校提供的资源与渠道,借助网络途径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按照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独立自主地完成研究。教师起到核心引导地作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和表现机会,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高效计算机课堂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涉及的内容繁多,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课堂之上的理论知识讲解是基础,操作实践要由学生完成,因此课外拓展阶段对计算机课程教学十分重要。学校建立的网络学习平台是翻转课堂的代表作,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向学生开放自学视频,学生可以做好课前预习,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对相关计算机知识学习经验等进行探讨,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循环复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对应难度的测试,通过练习—测试—训练反复学习,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提升,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

3.4  评价

教学评价是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评价会对计算机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观不同,教学评价结果自然不同。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只注重成绩评价,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以此为衡量标准,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根据情况调整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发展诉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助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4  结  论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技术与在教学的整合,优化和调整了现有教学信息形式。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外延伸教学中丰富探究教学活动,使学生探究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和形式创新,通过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后,学习效果必定显著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评《现代软件开发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J].当代教育科学,2015(9):81.

[2] 邓明亮.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80-81.

[3] 唐彧,刘丽军.高校计算机基于桌面云的实验室管理研究 [J].教育现代化,2017,4(32):157-158.

[4] 李殷峰.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5):238.

[5] 孙健.高校语言专业开设非线性编辑实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3):18-21.

[6] 苏军.计算机实验室集中运行与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 [J].现代经济信息,2017(8):377.

作者简介:杨国琴(1984-),女,汉族,江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作者:杨国琴

上一篇:近代女子体育社会学论文下一篇:地税局办公室工作总结3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