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简述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结合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艺术现象、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分析、论述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呈现出的不同“点子”与“手法”。固“点子”亦理念,亦意图,或亦思想,而非伎俩;固“手法”亦学,亦做,或亦作,而非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论文 篇1:

论当代雕塑设计语言在石雕中的体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时代风貌。落到艺术家个体上,有的赓续传统,秉持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埋头前行;也有的将传统工艺美术形式与先进的美学理念相结合,力求在艺术领域中开辟出新的天地。笔者从事当代石雕艺术创作多年,在继承寿山石雕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于创作实践中始终坚持追求雕刻创作的新境界,并在传统创作思想与当代雕塑理念之间不断锐意创新。因而,笔者拟在本文中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代雕塑设计语言在石雕中的体现。

关键词:石雕艺术;设计语言;创新思想

石雕艺术属于中华传统工艺美术的一大分支,其起源历史极为悠久,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共同发展进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已经深深地融入进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科技的发达与交通的便利,艺术创作也呈现出了现代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笔者从事石雕艺术行业多年,曾深入研究过福州寿山石的文化艺术内涵,也接受过现当代美学修养和审美意识的熏陶,在作品上积极追求有别于传统、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面貌,于传统创作思想与当代雕塑理念之间不断锐意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而,欲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代雕塑设计语言在石雕中的体现。

一、当代雕塑设计语言风格阐述

时下,全世界范围内的传统手工技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冲击与影响,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从雕塑艺术来说,人们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其具有文化熏陶的教育意义以及装饰空间的价值功能,并且能够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多元共存”的艺术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艺术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全新的艺术思潮自然也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雕塑艺术表达,在众多雕塑家的积极探索和不断拓展下,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态势。而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存在都是时代精神文明及科技水平、审美高度的综合产物,雕塑则有“凝固的历史”之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它作为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与人类共生共存,寄托着历代创作者的情感。

将当代雕塑理论与传统工艺美术形式进行结合,是当代雕塑艺术家常常坚持和追寻的创作方向,他们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和营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雕塑本体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但不会完全改变其基本特点,而是在不断探索与克服失败、不断创新与突破局限的矛盾中谋求发展。

二、当代雕塑语言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在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中,意象一直受到历代艺术家的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意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是在现代文学、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领域中所强调的对自然的认知表现和内涵阐述,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追求神形兼备,尤其在中国的传统人物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尽管在部分生理结构上不太符合实际,但又能让人一眼就辨别出所描绘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简而言之便是注重意蕴的塑造。中华传统意象中所蕴含的文化、修养、审美和艺术风格,已经逐渐转化成为当代雕塑设计语言的精髓。

在当代雕塑艺术领域,意象是作品内在意义的重要支撑点。一般来说,可通过观察外部形象和联想内在性格这两种方式来进行结合,从而倾注进艺术家的内心情感,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强调艺术作品内在意义的手法。如在汉代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墓中,陪葬有卧虎、卧牛等,从它们身上可以清晰看到,工匠在创作时并不过于强调复杂的“形”,而是在准确把握石材的特性和外观的基础上,采用相对粗糙简单的线条进行塑造,但依然能够反映出博大雄浑的艺术气魄。到了魏晋时期,雕塑线条受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影响,主要以直线造型为主,由秦汉时期雕塑的拙朴渐渐走向精致,线条形态十分丰富,装饰性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时期,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富裕,因此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主要表现出自信、开放的风格特征,敦煌石窟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整体丰满圆润、庄严肃穆。

从历代流传至今的雕塑作品中不难看到,装饰也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一大特色。商代手工业发达,青铜制作工艺达到较高水平,如饕餮纹为当时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饰之一,其本质上就是由抽象夸张的线条塑造而成,装饰性强,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给人以一种庄严神秘、凝重粗犷的艺术质感。诸如此类纹饰在青铜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充分显示了古代奴隶统治者的威严。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雕塑装饰,主要流行环带纹、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波曲纹、凤鸟纹、瓦纹等。春秋时期,在青铜雕塑领域之中,可以明显看到诸侯王所使用的青铜器具纹饰越加趋于多样化,并从祭祀礼器、贵族器具逐渐辐射到其他领域,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传统纹饰艺术也因此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但究其内核,还是出自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而在汉画像石这一领域,匠人们在传统写实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夸张、扭曲、变形等手法,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在宗教造像中,则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性,造像身上雕刻的装饰图案和佩饰,安排合理,力求突出神佛超凡脱俗的形象特征。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启蒙于上个世纪,这不仅是区别于传统古典雕塑的一个时间概念,还包括了其所持有的创作理念与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融入了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从当代雕塑的设计与创作来看,匠人们通常运用概括、夸张、抽象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并采用各种新材料和新理念进行表达,使得创作出来的雕塑作品标新立异,孕育出繁荣多样的形式、风格与流派。与此同时,当代雕塑又呈现出跨学科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包容性,并有效地接纳了装置艺术、建筑艺术和观念艺术等的发展成果,在形态上也能够融汇影像艺术等方式,以其生动造型和特有的艺术价值,在美化环境及反映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们已经能够突破原有的雕塑创作局限,不断探究中国当代雕塑的新境界,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也更加丰富与多元。

三、当代雕塑设计语言在石雕创作中的体现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石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石雕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福州寿山石从被发现到利用,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传承和创新,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其15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它五彩斑斓、温润凝腻的特质,吸引了众多能工巧匠对它进行创作,从而成为了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的艺术品,可以说,它是一朵开在中华深厚文化沃土之上的艺术奇葩。当代石雕匠人在实践中不断大胆尝试,借助雕塑语言的丰富性进行拓展研究,表达新的创新形式,体现新的审美内涵,力图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和时代风貌的艺术作品,以更好地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当然,时代和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寿山石雕刻艺术自身来说,唯有不断创新才是长远之计。

面对新时代的命题和人们的新需求,石雕艺术必须在创作设计当中融入新元素。对于笔者所从事的寿山石雕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时代文化知识提高寿山石雕艺术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进而提高寿山石艺术的审美价值;二是在题材、内容、形式等方向的扩展与创新,创作出符大众审美潮流的艺术作品;三是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作品内在精神寓意,赋予其启迪、熏陶与教育意义;四是在雕刻技法方面的创新,受时代科技及社会文化限制,传统技艺及审美水平不一定适合如今,这便要求艺术家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先进理论、科技、技法、知识等内容结合,成为当代文明精神的表现载体。

在寿山石雕业界中,笔者被视为先锋派创意艺术家,曾跟随多位寿山石雕刻大师学习传统的寿山石雕刻技艺,也曾进修过当代雕塑设计理念和现代美学修养,力求在作品上呈现出有别他人的艺术风貌,并在这条艺术创作之路上不断深入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笔者对此十分欣慰。如笔者的作品《般若》,便是基于传统佛教艺术文化题材创作而成。“般若”在佛教经典中的意思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故而笔者便将这一意象具象化——在作品正中截取一佛首,法相慈悲庄严,佛眼半闭微张,充满着对世人的怜悯,下颌之处刻以祥云,将佛首与作品整体联系在一起,将身体隐匿,过渡自然;佛首后面是万丈光芒,射往不同的方向,颇有“普度众生”之意;在红色背景处还刻有十八罗汉及瑞兽,他们或双手合十躬身,或侧耳倾听入神,沉浸于佛法之中。在整体造型的塑造上,几乎颠覆了传统模式,呈现出立体感与层次感,将作品的艺术张力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在刀法技艺上又可见传统的艺术风貌,或疏朗洗练,或优美柔和,刀刀精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深厚的功力。

此外,《黄河母亲》亦是笔者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创新性地融合了摄影领域中“光影叠加”的艺术效果,如同进入更高维度的时光掠影的物象展现,其中的各种元素都被赋予无限的创作可能,通过对明暗、浓淡等方面的对比,让线条、色调和质感组成一段凝固的景象,让人忽略了时间与空间的流转变化。在这件作品中,笔者融合了黄土高原、农民、梯田、瀑布、黄河水等诸多元素,并在立面中心刻画了一张母亲的脸庞,利用原石的黑褐色衬托出母亲形象的沧桑,同时对眼神、嘴巴等细节部分都进行了精心的描绘,将黄河母亲的坚忍、沧桑、忧虑、包容,都在刻刀下化作流畅而隽永的线条,令人感叹于生命的艰辛。不同元素之间的叠合并没有产生冲突、干扰与破坏,而是相互融合、包容与接纳,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属性,同时布局上的特别与新颖,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空间,所代表的正是如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将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石雕艺术的造型创新需要以主次结构关系作为基础。在研究石雕艺术创作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详细地研究和理清每部分创作内容的各种主次结构关系,并进行准确区分,实际上也是通过焦点和主题来体现雕塑的主体性。笔者在进行雕刻创作时,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景物关系、主次关系以及思想情感的有机融合,进行重新构造,使得作品画面和谐统一,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维空间效果。凝视作品,仿佛可以从对艺术之美的追求之中探得對于自然、社会的反思,如作品《般若》中对于智慧的沉迷,可以视为当代对于科技发展的不断追求与探索,何尝不是“学无止境”的一种具象化象征;作品《黄河母亲》中将对于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感,凝结于作品中的刀削斧凿之中,力求与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总结

社会在不断进步,思想也在不断升华,表现在艺术创作领域之中,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时代风貌。相对于传统雕塑艺术造型设计的唯美精彩,当代雕塑艺术造型设计语言在新时代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并具备了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从笔者自身的创作来说,则是追溯传统,努力在当代雕塑设计语言中实现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宋如.“物件”与中国当代雕塑[D].中国美术学院,2014.

2.陈林.中国当代雕塑的时尚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2.

3.段量斌.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审美取向[D].郑州大学,2011.

4.张楠.中国当代雕塑色彩运用探索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5.王丹.试论中国当代雕塑本土化发展的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9.

6.孙军.消费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雕塑艺术[D].山东大学,2008.

7.邢开.中国当代雕塑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精神[D].西安美术学院,2007.

作者简介:

林国仲,艺名左一刀。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技术能手。现为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一级技师、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州市一级名艺人、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国家级监督审查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副会长、《珠宝玉石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工作组专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玉石雕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轻工行业裁判员、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工艺美术行业专家库委员、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专家评委库委员

作者:左一刀

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论文 篇2:

论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点子”与“手法”

摘要:通过简述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结合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艺术现象、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分析、论述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呈现出的不同“点子”与“手法”。固“点子”亦理念,亦意图,或亦思想,而非伎俩;固“手法”亦学,亦做,或亦作,而非诈。

关键词:现当代艺术 “点子” “手法” 意味 形式

一、简述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艺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形成了以两种学院主义——以探讨“形式美”或“抽象美”为主导倾向的绘画潮流和以“伤痕”、“乡土”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绘画潮流——为基础的艺术时期,称后“文革”时期。其中的“伤痕美术”和“乡土写实”绘画的影响由为突出,“伤痕美术”主张艺术回归现实,其中包含着对真实的追求和向往。比较“伤痕美术”主张的反思和控诉的艺术态度,“乡土写实”绘画的艺术主张则是真正使艺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深入、深刻的带着情感反映现实。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艺术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表现世界,全国各地的各种艺术团体一簇而就,众多的展览场所开始自由的举办展览,从而形成了“85美术思潮”[1]艺术现象。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艺术群体活动,艺术家开始全身心投入对“现代性”的诉求和对各种艺术语言的探索。无论从观念语言,还是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看,它都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革命性突变现象。八十年代末,“新学院派”的口号出现在艺术界。到九十年代初,“新生代”画家近似调侃的艺术表现手法为“玩世现实主义”提供了存在的空间。

从九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的观念艺术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变化,“新绘画”在“玩世现实主义”与“政治波谱”的交汇处展开,强调“个性”与“观念”的意义。放眼望去,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三十年里取得了全面而卓有成效的发展,经历开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经济、文化基础。艺术的形成、展示方式已构成了国际化、多样化发展趋势。

二、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点子”与“手法”

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他的观点是把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认为真正的艺术品必然是“有意意味的形式”,而且,只有具有“有意味的形式”的作品才会使人产生审美情感。我们会发现所谓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呈现出的“点子”与“手法”的关系是意味与形式的转换。

纵观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七十年代末的“伤痕美术”、“85美术思潮”、“新生代”、“新绘画”、还是时下的“新艺术”现象,都脱离不了“点子”与“手法”的关系。所谓“点子”就是艺术家的理念、艺术态度或艺术思想,这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前提条件,艺术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点子”,之后就是考虑采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比如通过学习、模仿、借鉴、尝试、探索、创作等“手法”完成艺术创作。诸多艺术家个例可给予充分论证。

著名油画家何多苓把中国传统绘画融入油画,他把中国古代山水、花鸟画背景上的肌理作为油画的表现方法。充满诗意的画面视觉感受流露出感伤的现实主义的气息。著名油画家周春芽,是一位以结合东西方艺术语言从而形成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代表艺术家。他将传统文化涵养融入画中,吸收西方当代艺术成果,既强调追求自我个性又不局限于本土,形成独特的方式。他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打破了传统色彩的自然规律,其绘画的“点子”定位于关注生命秩序和人类命运。

另一位著名的油画家刘野在谈及自己的艺术创作时说:“我的绘画往往只是提供给人们和自己一个线索,意图深深潜在画中,并且陶醉于人们对我的作品的误读。”刘野的艺术理念使他在介绍自己时,也习惯用大脑袋、眼神清澈的童年照片。“可能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内心表达的形象,比如岳敏君的笑脸、周铁海的骆驼,对我来说,就是这些小人儿。我很难解释,但的确如此。”刘野这样来阐述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

“微观叙事”是当代艺术家张小涛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运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的方式”表达艺术思想——把幻灭、死寂、生命的轮回等一系列带有“死亡美学”的意想充分发挥。著名美术评论家陈孝信在评论张小涛的作品时说:“抽样放大并进行视觉分析重钢和深圳世界之窗个案,发现他们之间历史的、政治的、视觉的内在联系,寻求一种视觉化的反思和逻辑关系。画家打破了横向借鉴、转换的局限和不足,把智慧的触角伸向了自身的传统之中。利用传统的图像资源,无疑是为了以一种更为荒诞的图示来加深作品的反讽意义而利用传统的画法,画法即方式或许可以由此成立。”张小涛在讲述自己的创作“手法”时说:“我更加坚信“从中国文化的根上生发,去阐释人类的普遍规律”。因此,我在作品中“模仿”至“篡改”青花瓷、水墨画技法,正是为了寻求“语言与课题的荒谬感”,建立一个“视觉化的反思逻辑。”

著名油画家丁乙作品一贯的信念是从最简开始。“十示”在印刷中是标示尺寸的标记,同时又不带对任何主题的表叙,并且看起来极为简单,它可以被所有的人类辨认,而不带任何文化意味,从这些因素出发,丁乙认为“十示”很适合表现他的艺术思想。

这充分印证了“点子”与“手法”是完整的艺术创作或真正的艺术作品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艺术态度、思想体系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也论证了必然存在的艺术家个体差异现象。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创想”。在艺术创作中,创想是艺术创作过程的前提条件,然而,好的创想是需要艺术语言的支撑才能展现出来。当然,画匠和画家之间本质的区别却在于是否有艺术理念(创想),这已是毋庸质疑的事实。

三、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著名艺术评论家高名潞曾说:“我有一个梦。我希望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不只是展品和商品,它应该成为与科学、宗教、和哲学一样能够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发生积极影响的领域。艺术最能接近乌托邦,但是也最容易成为拜物的牺牲品。中國的当代艺术目前正面临着这样进退两难的阵痛。”

资本在艺术领域中始终扮演着双刃剑角色。艺术市场与艺术消费是完成艺术创作必要的环节,艺术品在艺术家的工作室时归属为纯粹的艺术作品,一旦艺术品出现在市场中,它的身份便成为了商品,有着普通商品的一般属性,却又不同与普通商品;需要遵循商品市场的价值规律,却又带有区别与普通商品的价值属性。总之,资本能活跃、带动艺术市场,从而促进艺术领域的发展;相反,资本也会扰乱艺术的健康发展。

从九十年代几乎无人问津的艺术市场到二十一世纪初期艺术市场的火爆现象,足以证明,大量资本的介入,使得艺术领域出现了太多“淘金者”,更使得艺术领域快速演变成巨大的“名利场”。许多身披艺术外衣的“淘金者”以艺术的名义,运用拿来的“手法”描绘

他们的伎俩。火爆的艺术市场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迅速萧条,这充分论证了华而不实的东西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真正的艺术,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新奇的“点子”;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套飘逸的招式。只有那些真正有意味的形式,才能经得起时间的锤炼,才能被赋予审美的意义、艺术的名誉,才能被写入美术史、人类的发展史,才能成为世人所瞩目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高名潞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二十一世纪中国艺术史》,吕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洋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

作者:胡 洋

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论文 篇3:

当代油画田园情结的民族自觉性探析

摘要:油画是当代社会一种较为主要和经典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在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物质文明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开始追求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提升。本文将当代油画田园风格的创作艺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各主要名家名品,在赏析其中蕴藏的田园情节的同时,将油画艺术创作形式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自觉性做出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当代油画;艺术形式;田园情节;民族自觉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广大社会成员自身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人民群众开始追求在精神文明涵养方面的修缮与优化。油画是目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一种大众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油画作品中抒发自身的思想情感,已经成为各位艺术家主要的创作手段之一。有关油画田园情结中民族自觉性的探析,越来越受到同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热切关注。

一、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觉性

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数千年时间的历史。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华人民的民俗民风,也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发展模式。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较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之一。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斷向前推进,中华民族整体的自觉性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与强化。例如,在寻求民族统一和国家自强的社会建设目标方面,国内各个城市中的社会成员,已经普遍形成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民族性认知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中国人民也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对提升生活质量,所能够起到的重要的促进意义。各种各样的民族自觉性逐渐形象化、具体化,深入结合体现在当代油画田园情结的艺术创作过程之内[1]。

二、简析油画民族自觉性的创作模式

简析和探究油画民族自觉性的艺术创作模式,可以根据其具体创作对象的不同,具体划分为空间和色彩,两种各不相同的创作内容。在民族自觉性油画田园情结的空间创作方面,中国与西方油画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在绘画对象的认知角度以及虚实绘画对象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及区别。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家主要通过应用油画作品散点与空间背景相结合的方式,在二维的平面创作空间之中,为油画欣赏者构建更加广阔的视野空间范围[2]。有部分油画艺术家,还将传统联画的作画形式做出了改革。通过叠加两张不同尺寸的联轴绘制画面,突出整个油画绘制作品为欣赏者带来的空间层次感。在色彩构建与视觉冲击力的构建方面,油画艺术家为更好的在田园类主题油画创作作品之中更好的体现民族自觉性的认知态度,将自身所在地域之内广大社会成员的实际生活状况,文化发展内容以及兴趣爱好等等,通过写实的绘画描述方式,结合创作到了指定油画绘制作品的平面构图之内。

纵观当今社会油画艺术创作领域之中各种色彩绘制的搭配与发展,大体上可以根据其搭配方式以及绘制创作风格的不同,分为两种各不相同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哪一种典型的色彩搭配创作手段,在田园类油画绘制的创作作品之中皆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其中一种是崇尚红色主色调的大量应用,并通过应用鲜红色调更好的体现田园风情之中健康有序的生活氛围[3]。例如,在国内著名田园油画艺术家戴士和乡村风情的艺术创作成品之中,创作人通过应用大量的红色作为整个艺术创作的主色调。将田园种植画面之中的土壤、房屋以及农民收获的果实等,全部绘制成浓度色号深浅不一的红色。大量红色色调的结合应用,更好的彰显了整个农作物种植与丰收的壮观场面。与红色调大量应用创作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种创作手段,就是中国传统通过应用无色构建有色印象的五彩搭配创作方式。灰色色调在这一油画创作模式之中应用的频率较高,更加淳朴和天然的民族风情创作风格,使这一经典创作模式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油画作品的绘制艺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三、当代油画田园情结民族自觉性的体现

(一)恬美田园情结油画作品中的民族自觉性。将民族自觉性更好的结合体现在油画创作的艺术成品之中,已经逐渐成为目前社会领域之中油画创作艺术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在不同风格的田园类油画创作成品之中,民族自觉性体现的内容与彰显的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于差异。例如,将著名油画作品《父亲》之中,创作人员通过民族化信息内容的取材方式,将实现油画创作的本土化发展趋势,作为整个作品创作与修缮的中心主旨。创作人结合创作对象的历史年代,结合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田园生活的发展背景,在体现农民父亲知足常乐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将农民热爱劳动、勤奋耕种的基本民族自觉性更好的融合到父亲这一油画创作形象之中。通过绘制汗水流淌在父亲不满皱纹的双颊这一动作细节,将中国经典农民父亲勤苦操劳的油画形象,更好的根植在广大社会成员的内心之中。与其他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创作风格的田园情结油画作品相同,能够体现民族自觉性的油画作品往往乐于采用写实的艺术创作形式。将农民在某个特定年代内的发展特征、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民族文化等,通过写实的手段更加直接的体现在油画欣赏者的面前,从而得到当代社会成员对指定民族自觉性思想内容的认同与欣赏[4]。

(二)躬耕田园生活油画作品中的民族自觉性。躬耕于田园生活的实际场景的描述,也是当代油画作品之中经常出现的绘制内容。在这一情景构建的油画绘制模式之下,创作人基本上采用农民生活状态与城镇居民实际生活状况之间的对比的方式,逐渐强化和推动其对民族自觉心的表达。通过将生活于两种不同环境氛围之中的农民与社会公众进行全面的对比,农民个人形象的丑陋、笨拙以及落后等性格特征,将被更加形象化的传达到艺术欣赏者眼中。但在创作人对农民丑化人物形象的背后,创作人员往往能够通过不同的油画绘制手段,将其民族自觉性的绘制思想进行不同程度的升华。

同样以罗中立画笔下的经典田园作品为例,其每一幅田园类油画作品的创作成品之中,都绘制了不同数量的笨拙丑陋的农民形象。人们在欣赏罗中立的这些田园类油画绘制作品时,往往会在欣赏油画作品主人公粗犷外貌的同时,不禁深入思考其内心的淳朴。通过不断观察和研究外貌形象与内心心理活动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欣赏者能够在创作人员独有创作手法的带动下,对油画作品之中淳朴民风的田园生活氛围,产生思想与认知观念上的认同感。随着油画类作品创作领域发展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写实主义创作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各油画艺术家彰显民族自觉性的主要手段之一[5]。

四、油画田园情结民族自觉性的发展前景

纵观世界文化信息交流频率以及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的国际油画艺术市场,中国油画绘制艺术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国际领域各个国家新型文化思潮的冲击与影响。随着油画创作艺术的不断繁荣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人员,可以逐渐体会到在油画创作中体现民族自觉性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保障中国油画艺术,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油画艺术市场之中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地位,将如何体现民族自觉性的思想内容作为油画创作的核心与主旨,将成为未来国内油画创作人士主要和重点的研究课题之一。民族自觉性在油画田园情结绘制作品中的体现,也将成为国内油画类艺术创作领域之中较为主要和关键性的发展趋势[6]。

在此基础上,为更好的保障国内各个民族的统一以及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社会油画艺术创作的发展进程之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认知观念之中的民族自觉性,更好的结合融入到二维油画平面构图的内容设计之中,也将成为其民族自觉性内容全面彰显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油画艺术创作人员真正认识到民族自觉性彰显,在提升油画欣赏价值方面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才能在不断完善自身艺术创作水準的同时,实现油画作品欣赏价值水准的飞速提升。

五、结语

油画作品是当代一种较为经典和大众化的艺术思想表达形式。越来越多的油画艺术创作者,不断寻求能够在油画作品中充分抒发自身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更好的体现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是油画艺术不断深入和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创作人员只有能够真正认识到民族自觉性在油画作品创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才能在结合科学创作模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油画作品创作的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彬. 浅谈当代油画创作中色彩语言的表现——以吴冠中艺术为例[J]. 美术大观,2016,03:71.

[2]雷克勤. 试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东方美学精神[N].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6,01:95-99.

[3]吴玲. 中国当代油画具象与意象表现形式之比较研究[J]. 大众文艺,2016,15:114.

[4]张宁. 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肌理表现探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7:23.

[5]冯韬. 浅论江苏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文人趣味现象[J]. 艺术科技,2016,11:205.

[6]林永康. 图像与话语——广东油画创作的状态和思潮[J]. 美术,2016,09:28.

作者:姚涛

上一篇:超市人员工作总结下一篇:服务业部门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