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当代中国(推荐8篇)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轨迹与改革路径
——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改革开放视域下我国社会意识变动趋向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0zd&048)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分化与凝聚: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考察”(项目编号:12YJC710051)的阶段性成果。
罗嗣亮,郭文亮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改革开放前29年的意识形态工作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守,也造成了严重的泛意识形态化。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工作由斗争型转向建设型模式,此时既强烈体现出开放的特点,但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淡化现象。历史启示我们: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考虑,意识形态工作既不能泛化,也不能淡化,而应该在改革创新中强化其地位与作用,优化其内容与形式,促使其在社会主义的方向下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D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2)04-0090-0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已经进行了60多年。60多年来,尽管意识形态工作在理论主题、基本方针和主要宣传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延续性,但从总体工作模式上看,则鲜明地体现为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不同阶段。认真总结两个阶段各自的经验、不足并加以深入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60多年来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也可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和发展提供借鉴。
一、改革开放前29年: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泛化
1949年人民政权的建立,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性质上由非国家意识形态向国家意识形态转变,同时也为其主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此时新生国家意识形态既面临着国内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上的各种斗争和考验,又遭到国外敌对势力的长期威胁和压制。在这种情形下,新中国选择的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1](P304-307)。在毛泽东看来:“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2](P435)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持续发挥其政治功能,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
为此,党和国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正面来说,首先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初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一直到60年代上半期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面思想教育始终没有中断。毛泽东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正面教育的开展。其次是意识形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态工作的制度化。在1954年的一届人大上,毛泽东提出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后来,这一思想又通过宪法确定下来。20世纪60年代制订的《高教六十条》、《文艺八条》等工作条例,从不同侧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可以视为意识形态工作“初步走向制度化”[3](P303)。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反面的批判运动即意识形态斗争,包括在党内开展的建国初期的整党整风活动、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社会领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斗争,如在50年代前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对胡适思想的批判,50年代后期对“人性论”的批判,60年代对“合二而一”的批判和“文革”中的各种批判;在国际上则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中苏大论战。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4](P345)由于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特别突出,改革开放前29年的意识形态工作,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斗争型模式的意识形态工作。
诚然,这些意识形态斗争本身“也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和开展的思想理论教育”[5](P143)。无论毛泽东本人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希望通过这种批判运动,使持有不同思想的人产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达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目的。事实上,也正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努力,这一时期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造就了一大批执着坚守和积极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和道德典型。然而,此时国内外严峻形势与国人的意识形态焦虑之间相互影响,导致对意识形态领域危险的严重估计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泛化,具体表现在:其一,在认知层面,侧重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理解和划定各种类型的意识形态,将政治视为“统帅”和“灵魂”,以至使文化意识、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界限极为模糊。这正是当时各种思想观点受到错误批判的首要原因。其二,在价值层面,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信仰以极高的价值,从而遮蔽了其他价值存在。如“文革”期间的“宁要„„不要„„”类型的口号,就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其三,在操作层面,将文化、政治甚至经济生活中许多原本与意识形态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事件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造成社会各个领域工作的泛意识形态化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庸俗化。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前的意识形态工作在艰难条件下确立和坚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为维护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29年尤其是“文革”时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越来越走向泛化,并由此导致实践中的意识形态斗争扩大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混乱局面。实践证明,斗争模式并不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长效机制。
二、改革开放后30多年:社会转型中的开放与淡化
“文革”十年**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一个包括意识形态发展在内的发展模式转型问题。改革开放前基本延续了列宁主义以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而当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正在成为时代的主题时,这就“意味着必须对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战略思路作根本性调整”[6]。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也就是要将原来的斗争型模式,转变为建设型模式。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意识形态工作的背景已经完全不同于改革开放前29年。从物质层面而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人们在物质生活方式上逐渐由单
一、线性变得多元、复杂,生存性需求扩展为发展性需求。从制度层面而言,政治体制改革谋求建立一种新型的中国特色现代民主,即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扩大人民当家作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果断放弃了频繁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工作模式,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转而强调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强调“稳定压倒一切”[7](P331),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8](P31)。但是,改革开放并不是要全盘抛弃前29年的所有理论,而是要在保留其中合理元素的同时,最终构建一套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口号的提出,可以看作对原有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质性突破,这一突破在工作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即以经验事实为依据而非通过直接的意识形态斗争来消解“假大空”话语的伪革命性,建设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特别需要肯定的是这个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建设。经过十年**,邓小平深刻体会到“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9](P161)。在这一阶段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写进宪法,以及在宪法中取消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条文。1984年《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和1986年《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等一系列文件的制定,为干部理论教育和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了基本规范。进入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无疑是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又一重要举措。
如果与改革开放前29年的坚守相比,这一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开放。邓小平曾说:“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的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7](P210)具体到意识形态领域,所谓“对外开放”,就是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来丰富发展本国意识形态;而所谓“对内开放”,则是让人们从各种束缚社会主义发展的落后观念和错误思想包括极左思想中解放出来。倘若我们拿建设型模式与斗争型模式相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在整个结构上都表现出与后者显著不同的开放姿态:在理论内容上,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保留斗争型意识形态重要概念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包括爱国主义在内的民族精神、包括改革创新精神在内的时代精神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目标上,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继续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但又充分注意到理想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在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出价值评判时避免过去的片面肯定或片面否定的简单化思维。在工作实践上,强调基于实践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一方面通过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让“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7](P144-145),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既在对待“旗帜”和“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又避免在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上进行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
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开放意味着思想观念多样化的合理性得到逐步肯定,从而导致在空间维度上多种思想意识并存,时间维度上新旧观念交替。在这种情形下,人们选择的可能性增加,原有的价值观也受到挑战,从而难以保持过去那种高度的思想统一。尤其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的国际碰撞中既可能获得有益的思想资源,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侵蚀。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人们以更实际的态度衡量评判一切现实问题,并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根据自身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而排斥所谓的‘统一意志’。”[10](P90)这样,便出现了民众日常生活中对主流意识形态一定程度的淡化现象: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以意识形态的眼光和标准观察问题,甚至不愿意再提起意识形态的话语。
历史主义地看,此时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对淡化,实际上是对过去意识形态泛化的理性回归,但这种淡化趋势如果走向极端,显然也不利于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初期起,邓小平就多次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两个文明“一手硬,一手软”的不正常现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邓小平在对历史和现状作出深刻反思后,尖锐指出:“十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7](P306),“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9](P423)。这实际上是对当时意识形态处于危险状态的警醒。这种状态反映在社会上,最主要的就是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淡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吸取了过去的一些失误教训,但仍未从根本上扭转淡化的局面。
三、未来方向:在改革创新中实现强化和优化
总结建国60多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归结起来就是既要坚守,又要开放;既不能泛化,也不能淡化。
(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代世界全球化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挑战,其主导地位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从国际上看,西方国家一面推行文化霸权,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一面却又炮制出“终结论”、“趋同论”之类似是而非的观点,作为同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从国内来看,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和消费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所构成的冲击不容轻视。历史不会忘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正是由于苏联东欧等国执政党在各种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面前应对不力,才导致这些国家在西方预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败下阵来。因此,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应当是我国执政党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能再靠过去那种泛化意识形态的做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干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正常秩序,实际上也并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真正巩固。今天所要做的是在正确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和深刻认识当今国际国内复杂局势的基础上,以更加科学的定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切实发挥其作为旗帜和灵魂的作用。
第一,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关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外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与碰撞将日趋频繁和激烈。如何对待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采取封闭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封闭,表面上似乎可能有某种安全,实际上不是不发生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说,恐怕会发生更大的安全问题。”[11](P206)因此,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确立的开放政策,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必须在坚持主导性的原则下发展多样性,在发展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主导性。
当前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何在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前者对后者的整合能力。无论改革开放前29年主要通过公开的意识形态斗争与持续进行的思想改造的直接整合,还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以经济发展成就为中介的间接整合,都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实际。前者功能非常强大,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后者通过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物质基础来间接达到思想整合的方式,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单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常常受到全球经济波动影响的今天,“党不可能永远保证这一点”[12]。一旦经济不能快速发展,我们将靠什么来凝聚人心?因此,未来中国既需要以经济建设成就为中介的间接整合,也需要思想意识领域的直接整合,即不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坚决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思想侵蚀和思想渗透。
第二,加强制度创新,为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是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化、规范化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意识形态工作走向健康、平稳的道路,避免了改革开放前29年的主观随意性和扩大化。但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仍与制度的不足有关。加强意识形态制度创新,关键在于做到以下两点:其一,把党管意识形态和人民共建意识形态结合起来。尤其要为普通群众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其二,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为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将相对完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善的意识形态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以适应当前意识形态管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第三,必须大力培养意识形态工作的精锐从业者和理论家。“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3](P526)引导党员干部夯实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当前,尤其需要对党员干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使他们在理论上分清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错误思潮的界限;在行动上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新风和正气。此外,还要建设一支信仰坚定、使命感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二)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和传播形式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作用的强化还必须与其内容和传播形式的优化结合起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扩张、开放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复苏、以及利益多元背景下各种思想观念的兴起,使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冲击不断加大;同时,信息时代的来临也带来了瞬息万变的信息更新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本身的内容和传播形式能否不断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是否能够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要在深入总结60多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和深入研究当今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而言,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科学性。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还体现在其对于时代发展的适应和推动上。因此,当前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要从时代精神的精华中不断获取其科学性的新的增长点。
首先,要对人们最为关注的时代问题作出理论反映。例如,贫富差距过大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意识形态上应对这一问题,便必须清楚地解释当前贫富差距的根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途径,进而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当前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人们精神空虚的困境,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市场经济“在价值观上具有天然的解构性”[14]。因此,一方面,要积极挖掘主流意识形态中具有强烈打动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因素,另一方面,则要对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低俗现象展开尖锐批判。其次,要结合时代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有的某些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如果我们拿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来比照,可以看到一部经典的历史其实就是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解释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有依据一百多年前的时代条件所作出的具体判断,也有到目前为止仍属于超前性的构想。对于这些判断和构想,都应当根据当今时代条件作出新的解释。如“共产主义”这一概念,在经典作家文本中存在着社会形态、社会运动及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等多种含义。在阶级矛盾缓和、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较大满足的今天,从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的层面发掘其丰富内涵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阐述,应是值得重视的解释向度。
第二,通过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的不断创新,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和大众化。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是其大众性的内在根基,但“科学的”不一定就是“大众的”,而“只有当我们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感受不到任何对立时,即,在一种意识形态成功地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何种方式体验现实时,这种意识形态才会真正地‘掌握我们’。”[15](P69)这就要求我们从内容和传播形式上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不断的创新。
从内容上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当代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频繁,以至于经济基础越来越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表面上很少做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深深渗透和体现在其经济生活之中。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就我国来说,“当人们享受到国有经济在实际生活中带来的好处时,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履行者。”[16]相反,如果理论与现实出现强烈反差,则必然加剧人们对理论作为“虚假意识”的判断。因此,根据时代条件逐步兑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诺,使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着实体验到主流思想的真实性,将是主流思想获得大众认同的必要途径。
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从形式上来说,要努力创造大众化的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手段。首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应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尤其应努力借助电视娱乐节目、手机短信、微博等新兴媒介。其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只有借助形式,内容才获得其独一无二性”[17](P193)。政治家、学者和媒体人尽管有时阐述的是同一个问题,受众得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正是因为同样的思想内容每一次与不同形式的结合,都会产生出不同的思想作品。因此,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时,面对不同对象,语言、文体、风格等都应有所不同。再次,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隐性教育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公式化、概念化的宣传方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西方国家通过体育、动画片、电脑游戏、网络等流行文化进行价值渗透的方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创新和优化之间还需要找到契合点,以使新的内容能与新的形式相适应和相结合。在目前的社会分工体系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创新优化和传播形式创新优化一般还只能分属于不同的主体。前者主要是理论家、学者和教师等,其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主要是理论内容的科学性。而后者主要是媒体从业人员、文艺工作者等,其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侧重的是形式的创新性和艺术性。这样,就容易导致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优化之间出现脱节。为改变这一状况,应当为上述两类主体制定更为综合、多元和灵活的评价体系,并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在二者之间的协调作用,从而有效整合资源,加快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和优化,促进意识形态的安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侯惠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J].北京大学学报,2009,(1).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2][德]海克·霍尔比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J].国外理论动态,2009,(12).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5).
[15][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季广茂.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6]王晓升.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几个策略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6).
[1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作者简介:罗嗣亮(1981—),男,哲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讲师;郭文亮(1953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穆敏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和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 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包装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包装与商品已经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 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代中国节庆食品包装越来越丰富多样化, 按照食品的包装材料来看, 中国节庆食品包装主要可以分为纸包装、木包装、塑料包装、布包装等;按照包装产品的性质来看, 主要有销售包装和储运包装。从包装材料看, 当代中国节庆食品包装仍是以纸包装和塑料包装为重点, 通常两种材质结合运用。如中秋节的月饼包装多数为纸包装和塑料包装结合运用的, 外部礼品盒多数为纸包装或者木包装, 而内部多用塑料包装的独立小包装。
二、当代中国节庆食品包装的图形传递信息
一个食品包装, 首先给消费者带来的是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感受, 节庆食品除了其应有的包装功能外, 必须强调节庆的概念, 它出现了特定时间的限制和使用功能, 节庆食品包装的图形也应涵盖着这种要求。
图形作为设计的语言就是要以视觉形象的形式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要把形象的内在、外在的构成因素表现出来。包装的图形主要指产品的形象或者其他辅助装饰形象等。
图形表现形式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 实物图形和装饰图形。实物图形多采用绘画、摄影写真等来实现, 绘画是包装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 绘画具有取舍、提炼和概括自由的特点, 直观性强, 欣赏趣味浓, 很好的达到宣传和推销产品的目的。当代中国的节庆食品包装的包装图形采用绘画形式仍占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特别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佳节这种绘画形式也普遍上演, 最终达到对节日某种意境的追求。如中秋节月饼包装在图形设计方面绘画多采用古典美人图、传统纹样或设计过的文字, 设计过的图案和文字增强了形式感和美感, 更带着顺应当代对时尚的理解, 加上对色彩的斟酌, 从而形成一种低调的华丽。而采用摄影写真方式则是考虑到产品的商业性质, 更好的突出产品的真实形象。摄影写真往往最接近真实的表现商品, 不造成视觉欺骗性, 但摄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非所有的商品都适合用摄影写真方式来表现, 这主要和商品反映出来的特性有很大关联。
装饰图形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表现手法。具象的人物、风景、动物或植物的纹样作为包装的象征性图形可用来表现包装的内容物及属性。抽象的手法多用于写意, 采用抽象的点、线、面的几何形纹样、色块或肌理效果构成画面, 简练、醒目, 具有形式感, 也是食品包装设计的主要表现手法。两种手法在包装设计中通常结合运用。如在中秋节月饼包装上的玉环的线条勾勒和云纹的结合, 就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形式美感, 意取团圆、吉祥之意。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是图形设计中的普遍规律, 在设计过程中, 根据图形内容的需要, 选择相应的图形表现技法, 使图形设计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民族风貌的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作品是包装设计者的基本要求。
三、当代中国节庆食品包装的色彩传递信息
色彩是最具有视觉信息传达能力的要素之一。在工业社会向情报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时代, 色彩的作用不止美化和装饰, 色彩还具有其他文字和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够超越不同语言, 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所造成的障碍而表达各种信息, 这是色彩在视觉传播中的有效性体现。另外, 色彩还能左右人的情感, 因此各种不同的色彩设计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不同的刺激效应。这就是色彩的信息化功能和感情作用功能。色彩是食品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消费者能最快接受到的信息, 给整个包装定下了一个基调。通过眼睛认识食物和它特有的色彩, 由此发生物质和精神的互动, 对色彩产生丰富的联想, 并形成了一些带有共同规律性的认识, 甚至包括了对味觉的分辨和联想。
色彩在认识自然的长期实践中, 已经被抽象成了各种各样的特定味觉信息。有些颜色可以给人美好的感觉暗示, 也有些颜色恰恰相反。比如灰色黑色让人看起来会有点苦涩的感觉, 深蓝青色看起来带点咸味, 粉红色给人甜腻的感觉……这些色彩在食品包装中使用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包装最终色彩的选择需要考虑食品的味道、口感、档次和区别同类产品等许多因素, 最终既可以传达产品的特色, 又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视觉上的暗示。
人类的食物丰富多彩, 这就致使包装食物的色彩上也随之多彩的附和。如中国节庆期间食品包装多采用红色, 橙黄色, 蓝色等为主, 红色是中国的吉祥颜色, 给人以热烈、喜庆、革命的联想, 红色不止用在节庆食品上, 还有烟酒包装等上面, 往往很好的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橙黄色介于红与黄之间, 附带着一种地位、身份的象征, 因此也多用于档次较高的食品包装设计上。蓝色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往往具有增强视觉冲击的效果, 更显示出一种干净、高雅之感。如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食品包装整体色彩多采用红色为主, 应对了吉庆的理念;中秋节深蓝色背景的食品包装色彩则有种浩瀚的深蓝夜空之感。
结语:食品包装中的色彩、图形等设计元素给消费者从视觉上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从而影响食品的销售。包装设计将美学和科学技术相结合, 运用到产品的包装保护和美化方面的结果, 包装不是单纯的装饰, 不只是保护产品, 更是美化和宣传产品, 合理全面的考虑图形和色彩的包装设计安排, 迎合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促进市场销售, 显得极为重要。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全球化和多元化, 设计是一种走在前沿的行业, 它处在时尚的行列, 超越了国界, 而复杂多元背景下, 我们更应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当代中国节庆食品包装设计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我的认同, 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对传统文化或传统元素的再设计运用, 使中国元素被广泛传播, 以此实现世界认同。
参考文献
[1]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12.
[2]任悦著.《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6.
[3]曹晖著.《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
[4]郑宇明著.《食品包装设计略谈》[A].山西: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04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均势安全;集体安全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6-03
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呈上升趋势的经济依存,不断加长的国际机构名单,不断扩展的合作关系,不断增长的相互信任和不断深入与持久的和平,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又相互猜忌,频繁更换外交伙伴,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危机和间歇性的战争时有发生,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框架是中外所有政治学家关心的问题。在现实主义那里,安全意味着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时间,在自由主义那里,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永久的和平与安全。随着当代安全领域问题的层出不穷和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人站在更深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们试图融合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合理观点进行折中,针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发展对安全理念进行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内容。
一、现实主义
1948年,《国家间的政治》一书的出版,使现实主义安全观再次成为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书中核心的观点是,权力争夺是无所不至的,从家庭到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权力斗争,都是如此。整个国际社会是松散的,不稳定的。在这种不稳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法是软弱无力的,所以确保国家间安全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中央政府的世界国家,在世界各国家中,各国应该达成一定的谅解。他的世界安全模式实际上是拥有一个强大霸权统治下的国际社会,是一种霸权安全。
在其基础上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现实主义眼里,如果一个国家以不合理性的方式挑战现有安全模式,将会受到惩罚。它看中的是均势。虽然均势可以被打破,从而带来新的不安全状态,但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经这种理论所诠释的均势安全是国家追求安全的一种传统模式。古今中外,从“战国七雄”的争霸到“三分天下”的并立,从近代欧洲列强的争锋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现实主义是这些论述得到了广泛的论证。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成为传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比较严峻和冷酷的,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国际画卷”[1]。对此,基辛格有一句精辟恰当的评价,“没有平衡就没有和平,没有节制就没有公平”[2],然而,均势安全或均势论在历经历史检验后,也显现出它的另一面。因为均势往往孕育着超级强国的优势和霸权欲望。国家对其安全的关注与担忧总不会以均势为满足,各国对自己的安全总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各方不断谋求对于对手的优势,有时不能不通过战争来实现。在这种安全模式下,小国往往会成为均势下的牺牲品,如朝鲜半岛的分裂,波兰的三次被瓜分,就是大国玩弄均势外交的例证。同时,历史上对大国追求霸权的反应也并非总是伴随着制横的出现。霸权及其追求国往往会提供便利,来使别国宁愿“搭车”而不去制横。此霸权及其追求的具体形式除了军事强制武力征服,也可以依靠文化和经济影响来包容和束缚他国。同时,一国应该具有的制衡能力和意愿在国内众多问题的侵扰下会增添制衡困难,甚至促使一国专注于国内事务而根本不做任何制衡的努力。
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不像传统的理想主义那样,他们不认为国际组织能够发挥世界政府的作用,也不像现实主义认为的,国际组织只是体现大国利益的场所,他们确信国际组织对协调一国内外政策及建立各层次国际组织联系方面将产生重大的作用[3]。但同时,这样一个经过国际组织协调、利益复杂交合的国际社会并非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全,恰恰相反,复杂性的增加和等级结构的日益衰弱,可能还会导致在组织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失去有效的领导,他们看到,在这样一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旧的霸权必然会衰落,在不同领域会出现多重领导的状况,并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局面,因而,建立多元安全制度与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4]。
如果说均势理论是与现实主义相联系的话,那么集体安全模式就可以认为基本是和自由主义相联系的。在由一定国家构成的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的一定的安全共同体中,各成员国为了保护或者获得所想要的经济利益,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必要时敌人施以军事打击制裁或打击。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主权原则,到维也纳会议确定欧洲协调,其中都体现了某种程度的集体安全原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联盟到今天仍在起作用的联合国,国际组织构成了集体安全的主要形式,诸如此类的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几乎包含了所有国家,不管它的功效如何,至少在普遍性上已达到了最大的限度。“集体安全作为一种理想是毫无瑕疵的,它确实为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共同体中执行法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法”[5]。
然而,这种理论也有问题。在民族国家依然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经济因素还远未强大到让民族国家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完全放下手中的武器,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并未因各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而销声匿迹。当各国彼此之间怀有极大的恐惧时,让他们保持行为中立、协商签约并建立互信合作将会变得非常困难,这种局面即使在发展合作关系的制度渠道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仍然会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彼此恐惧怀疑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制度是否一定会成功[5]。很显然,这种安全模式掺进了太多的道德伦理因素,这明显违背了当前国际政治的现实。
三、建构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者都很强调利益在指导国家行为中的作用,利益被认为是客观而不可避免的,各国掌权者会以各种方式采取行动来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少有理论或者事实将之证伪。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认为,与其把国际争端说成与客观不变的利益有关,不如说与各国在相互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一致认同有关。换言之,国家和社会团体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利益与别国的利益发生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如何自我定位以及如何定位他人。
可是,如何定位是充满主观判断的。当前的美国政府在多种场合传达了对叙利亚动武的信息,因他认为叙利亚政权的存在本身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与正面临着因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起的社会动荡相比,前者显然不像其对外宣称的那样迫切,原因在于,在美国与叙利亚的长期交往中,美国认为叙利亚伊斯兰政权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美国的行为是誓将敌人除去而后快的观念使然。“如果把使权力和利益具有意义和内容的观念剥离出去,单纯的权力和利益很难解释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观念的根本作用是建构具有结实能力的权力和利益”[6]。
按照这种理论的阐释,当今国际社会所进行的各种对话,地区组织之间的互动就不是仅仅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和争夺权力,而是要通过这种不断地接触和沟通,创建新的更加积极的身份认同。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北朝鲜开始积极接触以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相互敌意,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实主义或许会将之看成是双方利益调整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南北双方继续敌视而不反思对方,继续将对方视为民族的罪人而不加以重新定位,对抗将重新取代何谈成为双方关系的常态。当前半岛形势说明了这一点。
身份确认有助于理清各自的利益,反过来,理清后的利益也会形成认同,但新的认同的形成是否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世界,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体察。一种新的定位和认同的产生是以以往的定位或认同的趋弱为前提的。事实证明这在当代世界是困难的。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会将来自他国或民族的伤害和威胁,在短时期彻底忘却,更何况,不是每一个给他国带来痛苦经历的国家都能像勃兰特和科尔那样,对过去加诸他人的伤害以跪谢罪。因此说,国家民族之间的重新定位是艰巨的,其中需要没完没了的对话和行动,需要双方对过去的事实甚至是伤害有真诚的彻底的认识。认同一经形成将会有很大的稳定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危机和对抗会导致相互敌对的认同,这种认同一经形成将很难化解,于各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中日两国的现状就是明证。
四、我国的战略选择
持续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提升加速,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与之伴随的是,中国与各国间关系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中国国力的强势提升引出了多重的反应,周边关系向强势大国的结构转变,这与过去的弱势中国下的关系特点不同。强势中国下这样的关系,以中国为主线的矛盾凸显,很多问题和中国联系起来了,逐渐形成了两种趋势,一个就是强势中国带来双向反应,即中国对本身的利益诉求增加了,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增强了,所有这些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发生。弱势情况下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强势情况下就要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个很自然。再一个趋势是应对强势中国成为许多周边国家的一种共识,就是如何适应一个强大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区域内大国,心态更加复杂,这就会催生现实主义所说的复杂的“准结盟”应对力量。虽然这种结盟是行动力较弱的松散的联盟。过去是我们应对别人,现在是别人应对我们。当前的南海和钓鱼岛领土争端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看到中国成为另外一个西方式的帝国,都希望中国会成为另一类型的崛起大国。而避免成为众人心中的西式帝国也是中国的必要选择。尽管各种内部制度因素继续制约着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但外在世界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日益提升的外交影响力。很显然,这种影响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纵深依赖,而不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及影响力。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的现实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专注于经济发展。历史上,中国成为亚洲大国靠的是经济力量及和经济力量相关的文化影响力。同样,中国当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靠的也是经济实力,而非军事恫吓。中国复兴最根本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中国最重大、最核心、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本身可以促使各个相关国家走向同一“跑道”,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竞争总要好于军事竞争。同时,处理好担当责任与量力而为的关系。中国自己的事情理顺了,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履行了最大的责任,中国有限战略资源的落脚点应立足在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上。对中国现时的国力所能支撑的国际作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估量。解决国际事务时,谨慎决策,不受诱惑,避免替美国担当,过度将自己卷入。
第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国际规范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避免被国际社会边缘化,降低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成本。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嫌弃外在世界太麻烦,选择孤立,自我封闭起来。孤立主义显然行不通。近代历史给中国最惨痛的教训是,封闭就要挨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也证明了开放的必要性。二是另组一个国际舞台,如同苏联一样。在当今世界,也的确有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和西方美国对立。如果一时头脑发热选择另组体系,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势必将会使得那些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的所有国家站在一起,而不单纯是小国的合众连横。届时,中国必然面临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一个规模和能量无比巨大的国际社会联合体很可能会让立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遭受致命打击。
第三,走和平发展国家道路。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国家利益的维护需要进行军事现代化,需要将坚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我国安全战略的根本基点,但要将之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防御性质之内。单纯的军事现代化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并且一旦走上军事道路,经济就会受其影响而变得不可持续。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可以持续,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和前一种情形一样,一旦中国选择军事国家道路,就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即另外一个视中国为威胁的军事国家或者集团。
第四,与国际社会各主要行为体积极对话。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和各大国的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不断的接触和沟通,让对方对我们的政策和原则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消除各行为体观念中因误解而产生的不满,创造机会让他们从多层次了解中国,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要看到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平衡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方面是加强在国际舞台的交往和合作,更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国际规则,更加广泛地开展首脑外交、民间外交和各种非政府外交等,大力扩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逸舟.论综合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4).
[2]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36.
[3]梁艳菊.关于国际安全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4).
[4]谢青.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理念[J].世界经济与论坛,2000,(4).
[5][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卢明华,时殷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371-375,533.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刚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总书记就满怀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并坚定地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深刻道出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中国梦”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中国梦”是最大限度为实现中国崛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梦”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段和他人的援助。如果没有中国梦,人才会流失,人心会不稳,因为这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实现这一宏伟大业,需要我们,特别是广大青年大学生们为之开拓创新、努力奋斗。需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实干、不断进取,继续“圆梦”。这样,实现中国崛起与“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定将指日可待。
美好蓝图令人憧憬,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重任在肩。完成庄严使命,当代青年要坚持正确的人生道路,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实干托起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美丽的,让人向往,令人憧憬。然而,美丽的中国梦要从一种梦想变成光辉的现实,需要我们青年一代接过前人的接力棒继续奋斗。当代有志青年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如今,当代青年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从农村田间地头的村官到神九飞天发射中心的技术员,从汶川地震的救灾一线到奥运的火热现场,到处都活跃他们青春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用勇气涉急流、渡险滩,用实干开新局、写新篇,用青春和智慧驱散“浮云”,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沿着这条民族复兴之路为伟大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彰显出人生价值,就要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90多年来,党始终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始终同广大青年在一起。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昭示人们: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蓬勃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广大青年才能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迅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当代有志青年要成就远大抱负,同样不能离开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跟党走,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靠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空谈是不行的。空谈只能雾里看花,误国误民、害莫大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种精神支持和具体行动。这种精神就是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行动就是扎扎实实地实干。中国精神只有转化为强国行动才能显出真正力量。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中,实现中国梦,说到底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青年人只有脚踏实地的实干,才能把美丽的梦想变成光辉的现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广大青年要牢记教诲,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获成功、托起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这个梦想,就是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们的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要明白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梦”需要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中实现。面对着中国与世界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我们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加强修养,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大学校园中努力地学好本专业知识,练就扎实本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为可堪大用的国家栋梁之才,在为我们的中国梦奋斗之中,在将来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让青春的价值得以展现,让自己的热血为国家和民族燃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力量。历史昭示我们,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赢得了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这一宏伟事业的成功,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接续奋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当代青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当代青年手上。面对伟大的时代召唤,当代有志青年应当怀揣梦想,大步前行。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方向。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凡是登上人生高峰的人,都是拥有伟大梦想的人。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最有意义和价值、最值得倡导的梦想,莫过于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摘要:
实事求是,这四字箴言由东汉流产至今。它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即使箴言,遵循它便会促进事物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便是开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于是,灾难一发不可收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验证了这一真理的正确性。遵循它的例子很多,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建立在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之上。当然,也有不少无知的人们试图从反面验证它,后果可想而知。比如,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大跃进运动。
二、关键词
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跃进 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
实事求是与当代中国
实事求是,这四字箴言由东汉流产至今。即使箴言,遵循它便会促进事物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便是开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于是,灾难将一发不可收拾。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一)、实事求是与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之一。从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词便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荣辱连在了一起。这条思想路线的确立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违背它即造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一系列的严重失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终止了党的致命错误。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中国共产党党章》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的正确应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实事求是的最好应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在对中国各阶段国情的完全了解、分析和判断之上。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很多内容,这里我们只挑选其中一二以作说明。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为一个任人宰割、残破不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反抗,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改变中国的命运,重建新中国。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都以失败告终。这些阶级总是希望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忽略中国的国情,以至于无法制定出最有效的战术计划和战略规划。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命运才开始发生扭转。在领导了一系列的斗争之后,1926年前后,我党逐渐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从孙中山革命失败的教训中,毛泽东总结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从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产生建设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中,产生建立统一战线的理论„„历史验证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也验证了实事求是理论的重要性。
20实际60、70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有致命危险的时期。国内方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都遭受到重创:政治混乱,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处在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在小心翼翼之中。国际方面: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于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无论是在科技、经济、文化还是军事国防方面。在新时期新挑战之下,我党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创造性的提出“将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自此,我们踏上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中国经济飞跃至世界第二,我们举办奥运、世博,更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这些成就不也肯定了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实事求是理论是真理,放在中国行得通,在世界范围内亦是箴言。两百多年前的美国本是英国的殖民地。18世纪,美国崛起,顺应历史与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优秀成果,最终称霸一方。直到两百年后的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老大,不论人们如何讥讽嘲弄它的强权,毋庸置疑的——是美国神话!而通往神话之路便是认清事实,承认事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开启潘多拉的魔盒 有人说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英勇的表现,在酒精的刺激便认为自己神勇无敌、战无不胜,但在我看来不过的有勇无谋的莽夫罢了!而偏偏有时候这种莽夫行为被人所效仿。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经济落后,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刚刚战胜美帝国主义的中国人民被胜利冲晕了头,坚信人定胜天,只要敢想就能实现。于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种荒唐之极的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人民陷入疯狂的经济建设中。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全面泛滥。甚至还有人大言不惭的高呼“超英赶美”。其结果可想而知,不到20年,至少有2000万人死于饥饿。具体有没有出现饿殍遍地、易子而食不得而知了。
这样不照实事求是规律办事的例子曾经有很多,今天亦有不少。2010年,中国传媒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就是“强拆”,广大网民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强拆,拆的是房子,散的是民心!”。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于是,中国人民再一次头脑发热,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最大化。同时很多政府为了追求财政收入的提高,不惜强制征收人民土地然后低价卖给开发商,“卖地财政”虽然使财政收入提高,表面上看是政府领导人政绩的体现,但是长此以往将彻底失去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这样浅显的道理为什么就是有人看不清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尽管中国人民每天生活在战火中、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们心中有信仰——中国共产党!中国的老百姓必是众志成城、一呼百应。那么现在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政府一心一意想改善人民居住水平,想让所有人都住进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那些拆迁户就不惜采取自残、自焚的方式反抗政府吗?他们不过是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不是恐怖分子,他们为什么要采取以死明志这种最激烈的方式来抗议政府的“一片好心”?!为什么人民如此不买账?如此“感恩戴德”?如今,中国的“拆”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文化!政府拆、城管拆、警察拆、黑社会拆、开发商拆„„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你有“活埋拆”,明天我就发明“抛弃拆”,咱不说别的,光这一字“拆”功就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呀!也算是促进中国就业了!
同样再举一个国外不遵循实事求是的例子。话说中日因为钓鱼岛,近年来发生很多摩擦,近期摩擦还再一次升级。倘若日本实事求是,承认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那么争端不就解决了。台湾问题也是如此。当然这不过是笔者一句梦话,政治问题不会这么简单。
就在几天前,朝鲜向韩国发射了几枚导弹,致使韩国方面两人死亡。原因仅仅是韩国进入争议海域。其实要我说,朝鲜和韩国本是一个国家,深刻皮肤、血脉、骨头、甚至灵魂里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难道因为才几十年的分离就消失不见„„我非常不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两国领导人理直气壮地将人民的利益与意愿抛到一边而发动暴力——这种劳民伤财的方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论最后谁胜利,受害的也还是爱国忠国的老百姓而已!
忽略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就如同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灾难蔓延,民不聊生,严重时甚至会开启新的地狱之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不就是很好的例子?是危言耸听吗?我无比真诚的希望这仅仅是危言耸听!
(四)、关于实事求是的畅想
实事求是是做好一件事情最基本是前提。建设和谐社会自然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论这条路有多长亦或多难走,我都衷心希望我们的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实事求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步步为营才是前进的基础。跑步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违背客观规律,就算踉踉跄跄达到终点,那所谓的终点也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幻觉而已,如同海市蜃楼或空中楼阁,飘渺而遥不可及。
对于实事求是,我有自己的认识。实事求是就是认清事物认清自己,做能力范围内的事;认清目标,踏实稳健的走好每一步;认清白天还是黑夜,白天就不要做梦,梦再美好,也终究会醒,只是浪费时间而已。黑夜就糊涂一点,想得太清楚就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最后一事无成徒留叹息。
第一章 总论
本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1.政府和行政的相关知识。包括政府的定义、起源、属性;行政的定义,行政的主体与客体。2.宪法与政府的关系。包括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四部宪法,即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现行宪法对国家制度和政府体制的规定。3.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党政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学习重点
(一)当代中国行政的特点
当代中国行政的特点表现为行政主体的党政一元化、行政权力的集权化、行政组织的层级化和部门化,以及行政权威的人格化倾向等方面。
行政主体的一元化。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它作为政府本身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存在,并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党和政府共同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形成了行政主体的党政一元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的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党在政治权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党在行政管理方面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主体,而政府却成为党的执行机构。
行政权力的集权化。行政权力的集权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党政关系上,行政权力向党的系统集中,并最终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权力过分集中于党;二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缺少自主权;三是在政府和经济组织的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形成政企不分、政企合一的局面,企业缺少自主权,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行政组织的层级化和部门化。当代中国在行政组织结构上,鲜明地表现出纵向层级化和横向部门化的特征。在纵向结构上,有中央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五个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又细分为若干层次。如中央政府下面又分为部(委)、局(司)、处等层次,形成了层层隶属、层层节制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横向结构上,每级政府又分为综合部门、职能部门。如国务院下有办公厅作为综合部门,各部(委)作为职能部门,还有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了门类齐全、各成体系的平行结构。通过层级化把整个行政区域切成了块块,又通过各层级对应的部门把块块切成条条,从而形成了条块结合的体系。
行政权威的人格化。行政权威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法律权威、机构权威和人格权威。法律权威来自政府的合法授权以及种种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规范,机构权威来自政府行政组织行使公共权力所特有的强制性和普遍性,人格权威来自所担任的职务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在当代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的法律和政策往往受到各级领导人意志的左右,法律的效力因人而异,下级通常把上级领导人的言论或指示当作行动的根据,有的领导人甚至以言代法,行政权威存在严重的人格化倾向。当然,这并不是说当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权威结构中只有人格权威,而是说在行政权威结构中,法律权威、机构权威和人格权威呈现非均衡分布状态,其中人格权威成为最重要的权威因素,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人格权威中的个人权威又大于职务权威。所以,在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行政职务和权威的分离,有的领导人有职务而没有权威,有的领导人没有正式的行政职务,却拥有相当的行政权威,这是行政权威人格化的典型表现。
(二)现行宪法关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家性质,亦称为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他说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在一个国家中由哪个阶级来实行统治,联合哪些阶级,对哪些敌人实行专政的问题。中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的内容。民主就是在人民内部实行充分民主,意味着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社会文化事务的民主权利,享有宪法赋予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所谓专政就是对敌人实行专政,即对破坏祖国统一、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民主和专政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指统治阶级根据本阶级意志和利益确认的原则组成国家机关并实现其行使国家权力的特定方式。国体和政体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般说来,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但政体具有反作用,促进或者阻碍国体的发展。所以,对于统治阶级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政体,是关系到如何保护自己、反对敌人,有效地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问题。中国宪法否定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制衡”、“议会民主”制度,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
国家的结构形式。所谓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形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作为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国具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军事和外交权。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宪法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确保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坚持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二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以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因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使中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具有某些联邦制的因素。
(三)现代政党的作用
现代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员和组织政治参与、聚集和整合不同的社会利益,作为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代表参与、组织或领导国家政治生活。
动员和组织政治参与。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政党动员和组织政治参与的具体方式也不相同。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动员和组织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是动员和组织竞选活动。每次选举的时候,资产阶级政党就会全力投入竞选活动之中,组织竞选班子、筹集竞选经费、制定竞选纲领、提名候选人、开展宣传等。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动员和组织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拥有庞大的党员队伍,并且建立了严密的、深入基层的组织体系,控制着众多的大众传媒工具,因此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聚集和整合不同的社会利益。在现代民主政体中,政党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提供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渠道,成为分散的社会个体利益与政治系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政党的各级组织及其成员广泛听取特定社会阶层的利益要求和政策偏好,进行利益聚集和利益整合,形成政党的政策或导向性意见,并传输给政治中枢。为了有效地反映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要求,真正代表社会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政党必须建立灵敏高效的信息网络,必须强化政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扩大与广大民众进行经常性的接触与沟通。
参与、组织或领导国家政治生活。通过政党政治来选拔和录用政府领导,这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个创造。政党通过参加和组织各级各类的选举活动,争取使本党推荐或提名的候选人在竞选中当选政府公职,从而取得政党参与、组织或领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合法性。随着民主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政治录用方式正在被竞争性选举的方式所代替,越来越多的政府职位向政党和选民开放,这就意味着政党通过组织竞争选举向政府输送政治精英,参与、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制定和贯彻政策。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执政党的政策。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通过控制议会或掌握政府行政权来制定和推行自己的政策。谁控制议会多数议席,谁就可以通过立法程序把本党的党纲或政见上升为国家法律。在议会制国家,哪个政党获得了议会的多数席位,它就获得了国家的行政权。不论是总统制国家还是议会制国家,其政府都控制在执政党手中,执政党的领袖通常就是国家的政府首脑,政府部门的部长通常也是执政党的主要成员。一个政党一旦执政,它就以政府作为本党的主要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并以政府的名义对社会进行治理。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执政党通过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指明国家政治和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向,直接把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作用
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作用表现在政府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领导。当然,由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政府部门的运作过程不同,中国共产党对它们的具体领导方式也各有不同。
对立法机关的领导。中国的立法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其次,党组织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推荐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选,提出人事建议,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或任命使之合法化。第三,党依靠自己的干部在各级人大中兼任重要职务,实现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保证党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顺利实施,转化为法律。第四,党依靠自己的党员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中保持多数席位的优势,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得以顺利通过。
对行政机关的领导。党对行政机关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是指党在领导和组织国家政治生活时,把握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制定;思想领导是指党对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的领导;组织领导是指党从组织上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人选,以保证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实现。党对国家行政机关进行领导的组织保证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 机关内设立党组。党组的任务是负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对司法机关的领导。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司法机关内设置了相应的党组织,以便加强对司法机关的领导。第二,法律制定的依据是党的政策。在中国,法律的制定是依据党的政策,法律的执行也是依据党的政策,最后如何衡量法律,唯一的标准还是党的政策。第三,改革开放前,政策的影响力大于和高于法律,改革开放后,法律的影响力逐渐大于和高于政策,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更加注重依据法律的规定,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同步自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近代中国有人把政府权力称作治权,并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督等5种权力,这个人是:
A.邓初民 B.杨幼炯 C.孙中山 D.张金鉴
2.英国思想家洛克在其代表作中论述了政府的产生和目的等问题,这本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政府论》 C.《政府片论》 D.《代议制政府》 3.第一个把政府的管理工作即公共行政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的人是: A.威尔逊 B.古德诺 C.西蒙 D.泰罗 4.系统论述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思想的学者是: A.威尔逊 B.古德诺 C.西蒙 D.泰罗
5.重视行政组织中人的因素,主张用行政行为的动态研究方法来取代传统的静态研究方法的学者是: A.威尔逊 B.古德诺 C.西蒙 D.泰罗 6.中国的现行宪法是:
A.“共同纲领” B.“五四宪法” C.“七八宪法” D.“八二宪法” 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议行合一 D.民主集中制 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 D.民主集中制 9.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
A.党委负责制 B.首长负责制 C.群众路线 D.民主集中制 10.中国的政党体制是:
A.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 B.一党独大制 C.多党制 D.一党制
(二)多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1.在研究中国政府时,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也应该包括在政府的范围中,这些学者有:A.赵宝煦 B.王敬松 C.胡伟 D.朱光磊
2.我国有的学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定义政府,提出和发展了国家机构的政府和非国家机构的政府等新的政府概念,这些学者有:
A.乔耀章 B.辛向阳 C.谢庆奎 D.赵宝煦 3.政府的属性有:
A.阶级性 B.正义性 C.公共性 D.自利性
4.西蒙在《行政学》中写道:有一块石头,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搬动,现在两个人通力合作去滚动它,这时,雏型的行政便已经发生。这里的行政概念是:
A.广义的行政概念 B.狭义的行政概念 C.“政治”行政观 D.“管理”行政观 5.以下各项属于行政主体的有:
A.政府 B.政府行政机关 C.行政首长 D.政府公务员 6.以下各项属于行政客体的有:
A.政治性组织 B.经济性组织 C.公民 D.政府公务员 7.新中国建立后制定的宪法有:
A.“共同纲领” B.“五四宪法” C.“七五宪法” D.“八二宪法” 8.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从政治内容来看,它:
A.规定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B.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C.规定了政权的组织形式 D.是政治制度的法律化
9.我国现行宪法关于政府组织和活动原则的规定有:
A.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B.责任制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为人民服务原则 10.国家的结构形式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可以分为: A.单一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委员会制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关于政府的基本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2.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论述了契约论思想,并设想了一个自由平等和美好的自然状态。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和国家是同时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政府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4.政府的属性取决于国家的属性,所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只具有阶级压迫的性质。
5.政治与行政在实践中不能截然分开,“政治”行政观和“管理”行政观是统一、互补和互相促进的理论方法体系。
6.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全社会为管理对象的管理类型。
7.“七五宪法”规定,对于重大的反革命刑事案件,要发动群众讨论和批判。把这些案件的定罪量刑交由群众来决定,是符合司法程序和司法独立原则的。
8.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9.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基层,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是一级政权机关。
10.民族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可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一种或几种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简述当代中国行政权威人格化的特点。2.简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五)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试述现代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三、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C 6.D 7.B 8.A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C 3.ACD 4.AD 5.ABCD 6.ABC 7.BCD 8.ACD 9.BCD 10.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行政权威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法律权威、机构权威和人格权威。在中国行政权威结构中,法律权威、机构权威和人格权威呈现非均衡分布状态,人格权威往往成为最重要的权威因素,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人格权威中的个人权威又大于职务权威。这种现象不符合现代法治行政的要求,需要通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转变。
2.答: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构成方式,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形式。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具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军事和外交权。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一是确保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二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以及考虑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因素,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其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具有某些联邦制的因素。
(五)论述题
答:现代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动员和组织政治参与。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政党动员和组织政治参与的具体方式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动员和组织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是动员和组织竞选活动。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动员和组织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聚集和整合不同的社会利益。即通过政党的各级组织及其成员与广大民众进行经常性的接触沟通,广泛听取特定社会阶层的利益要求和政策偏好,进行利益聚集和利益整合,形成政党的政策或导向性意见,并传输给政治中枢,以反映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要求。
第三,参与、组织或领导国家政治生活。即通过参加和组织各级各类选举活动,争取使本党推荐和提名的候选人在竞选中当选政府公职,从而取得政党参与、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合法性。第四,制定和贯彻政策。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执政党的政策。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通过控制议会或掌握行政权来制定和推行自己的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执政党通过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指明国家政治和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向,直接把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章 政府
本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沿革;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国家主席。包括国家元首的概念;国家主席的历史沿革;国家主席的地位与职权;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3.国家军委与人民武装力量。包括中国国防体制和国家军委的地位、组成与职权;中国人民军事力量概况;中国军事组织的领导体制;中国共产党对军事力量的绝对领导。4.司法机关。包括司法机关的历史沿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程序与司法原则。
一、学习重点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广泛的、最高的、几乎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约束的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建制定法律,又监督法律的执行;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对其他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批准任命和罢免权;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随时决定国家的各项重大事情;宪法还赋予了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它认为应该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的权力。人民正是通过各级人大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是国家工作机关。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一样,同样面临着并且必须进行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全国和一些地方的人大,肩负有立法工作任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要决定国家或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选举、决定或罢免本级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或领导人员,监督或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和对本级其他国家机关工作进行监督等。
人大是代表机关或民意机关。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通过各种方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以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从法定关系看,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独立和超然的地位。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权力体系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国家权力的顶层,它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在全国范围内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在国家各级政权机关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是决定与执行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的关系。
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在诸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任何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于它,也不能与它并列。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与实际地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例如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党组织的关系方面,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惟一的国家权力机关,各 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但是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其形式如下:1.党提出方针政策,由人大贯彻执行。党根据对形势和任务的分析,在党内作出有关决议或提出方针政策,人大采取行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2.党就国家的重大问题,直接向人大提出建议案,通过人大的立法,把党的意志合法地转变为国家意志。3.党对人大实行工作领导。党对人大常委会的具体工作作出决议或发布指示,党还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就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些重要工作向上请示汇报。4.党对人大实行组织领导,党对人大的人事任免权起决定作用。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和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人民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联系群众、反映民意;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途径,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宪政民主,应该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是政府权威合法化的源泉,人民代表大会负责选举产生政府,这就使政府的产生具有了合法性来源;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国家整合的有效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表达和整合各地域、各阶层、各职业、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实现民族国家的整合;人民代表大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正常运转,为社会的利益需求和利益表达提供了有效的反映渠道,为沟通政府与社会的联系、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概括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中,立法权是全国人大最主要、最重要的职权;监督权是全国人大最经常、最广泛的职权;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各有侧重。
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的职权有:修改宪法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制定基本法律的权力,选举并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权力,审查、批准和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对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立法权,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解释权,对宪法实施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对国家生活中重大事情的决定权;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负责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五)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的职权有:立法权,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权,选举与任免权和监督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有: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职权主要有:拟订、提出议案,研究、审议议案,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办理主席团、常委会、主任会议交付的其他工作。
(六)人民代表大会的上下级关系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来自于所属区域内人民的委托,都代表着所属区域范围内人民的意志,都要对人民负责并受其监督。也就是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国家权力机关,都要对所属区域内人民负责,而不是对上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它们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只不过各自行使权力 的层次和范围不同而已。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平等,并不意味着一个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可以不服从整体或全局利益,不服从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但是人民代表大会服从整体利益与行政机关的指挥命令做法不同,它是通过保证宪法、法律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决定在本区域内贯彻实施的方式来实现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试图在所属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其整体利益和全局意志,就只能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作出决定的方式来实现,而不能依靠行政机关的指挥命令的方式来实现。否则,它就违背了代议机关对选民负责的民主精髓。因此,上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法律上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工作上的相互联系关系。
(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进一步得到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逐步增强选举的竞争性,使选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都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全面落实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处理好人大和党、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上下级人大之间、人大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加强代表制度建设,重视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继续探索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务的途径和方式,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对人民代表的监督;完善议事制度,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改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增加熟悉法律、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在逐步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比较年轻化的同时,逐步实现常委会委员的专职化,使常委会委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大工作上;加强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建设。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要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同时要看到,由于受到我国经济、文化等状况的制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轨道,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八)国家主席的地位与职权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具有崇高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最高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各项国家元首的权力。国家主席在对外活动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国家的最高代表权。从国家活动的程序性、礼仪性、象征性意义看,国家主席具有最高的地位;但从国家活动的实质性意义看,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职权,因此,国家主席处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从属地位。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公民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也不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不拥有立法、行政等实质权力。但国家主席作为形式上、礼仪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也就是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或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政府的从属关系中以及政府的某些行为如缔约行为中,起着一定的和不可缺少的程序性、礼仪性和象征 性的作用。
(九)中国共产党对军事力量的绝对领导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军队的关系是,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这种绝对领导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加以实施:一是党自身的系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的武装力量进行直接领导,另一方面通过武装力量内部的党委领导制度、政治委员制度、政治机关制度来进行领导。二是党外部的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通过国家体制来进行的。现行宪法在国家机构体制上设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这一机构,该机构既作为国家体制内的机构而存在,又相对应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显然,这一机构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除了领导军队自身建设包括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战略战术等外,最重要的就是有较有效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具体体现为党委领导制度、政治委员制度、政治机关制度等。
中国共产党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立党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是部队统一领导与团结的核心。党委领导制度的内容有三:一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部队中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最后由军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军事系统党组织与地方系统党组织对军队实行双重领导。三是在部队基层建立党的组织。
政治委员和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首长,对军队事务共同负责。政治委员是党的委员会日常事务的主持者,隶属于直属上级部队首长,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共同负责军队事务。一旦政治委员与军事指挥员出现原则上分歧时,应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或请示上级解决。
军队的团或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都设置政治机关。政治机关是党在部队中管理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机关,它从组织体制上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总政治部在各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及师以上单位(包括军队院校和医院等)设立政治部,团结单位设政治处。上级政治机关有权指导、督促与检查下级党委会、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的工作。党委会与政治委员都应尊重政治机关的职责。
十、司法机关的制度化
中国的司法机关经历了多次变化。1949—1953年,全国普遍建立了司法机关。1954—1957年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发展时期。从1957年到1976年,司法机关变动较大,1959年撤销了司法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检察机关被砸烂,检察制度被取消,各地公、检、法机关合成一家,也没有十分固定的正式制度
1976年以后,司法机关又走上制度化之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立法工作,使司法机关有法可依。除宪法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大量法律,国务院制定了大量行政法规,其中有不少经济法规,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行政法规和经济法规。二是健全司法机构。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重建检察机关,此后,自上而下迅速恢复和重建各级人民检察院,从组织机构上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司法体制。三是完善司法制度及相关制度。修改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法官法》,建立了律师制度和辩护制度,实行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和审判受理制度并进行了司法程序改革。
现行人民司法体制还存在着某些弊端,包括司法机关设置、司法经费来源等体制性问题。特别是法院在整个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实质地位和法院内部的权力配置,法官独立、审判独立、法院对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独立等体制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十一)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
平等原则。包括在司法上的民族平等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允许有特权,也不允许有歧视。
公开审判原则。中国法律规定,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审理。
辩护原则。被告人有权依法由自己或委托他人,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材料证据进行辩解。在特殊情况下,法庭还要为被告指定辩护人。
合议原则。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3—5人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的权利平等。
回避原则。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要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审判制度。
独立审判原则。独立审判原则是指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十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
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依靠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十三)司法原则
司法原则是司法活动所应遵行的行为准则,其基本原则是公正、公开原则,但要做到公正、公开,司法独立是前提。司法独立也是司法活动所应遵循的准则。
司法公正原则。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司法权是中立的裁判权力,它的首要原则是司法公正。公正的司法首先要求法律本身是公正的,其次要求法院和法官依法公正办事,合理地审理各种案件。确保法律本身的公正性是立法机关的职责。为确保司法机关公正地司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外部条件,要求法院和法官不受外部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公正地司法成为可能。第二个条件是内部条件,要求法院和法官的司法行为受到社会监督,使司法成为阳光下的司法。这两个条件具备了,才可能有司法公正。这两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要求司法独立,第二个条件是要求司法公开。我国在司法程序中的“回避制度”、“不单方接触制度”、“申辩制度”等制度是司法公正的有力保证。
司法独立原则是指司法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地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扰和替代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司法权力。
司法公开原则是指除了法定条件规定的司法保密情况之外,司法程序和司法判决要公开进行的原则。司法公开原则受到“听证制度”、“新闻监督制度”等的有力保障。
二、同步自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新中国成立后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政治组织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政务院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会议 3.我国的基层人民代表大会是:
A.村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C.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D.市级人民代表大会 4.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方式是: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以村为单位选举产生 C.由户代表选举产生 D.由村民小组选举产生 5.我国人大实行多层次的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上一级人大代表,这种间接选举的主持者是:
A.专门的选举委员会 B.上级人大常委会 C.本级人大常委会 D.本级政府 6.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公布以后,一个立法程序即告结束。公布法律者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国务院总理 C.中共中央总书记 D.国家主席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者是:
A.中共中央总书记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8.新中国成立至1954年,没有设置专门的国家元首机关,行使国家元首职权的机关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中共中央总书记 C.政务院总理 D.全国政协主席 9.有权选举和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的国家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 C.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
10.根据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为: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1.我国负责间谍、特务案件立案侦查的国家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安全机关 12.我国人民法院实行的是:
A.一审终审制 B.二审终审制 C.三审终审制 D.四审终审制 13.对法院判决提出上诉的期限是: A.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14.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属于:
A.基层人民检察院 B.中级人民检察院 C.高级人民检察院 D.专门人民检察院
15.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的国家领导人是:
A.国家军委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国家主席
(二)多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有: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工作机关 C.代表机关 D.民意机关
3.拥有地方立法权、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
A.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B.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D.一般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4.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
A.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C.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D.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5.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需报送备案的机关有: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6.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有: A.民法 B.单行条例 C.自治条例 D.刑法 7.没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
A.一般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D.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8.上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C.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D.工作上的相互联系关系 9.国家元首是:
A.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 B.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0.中国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军委主席对其负责的国家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D.中共中央政治局 11.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有:
A.政治宣传制度 B.党委领导制度 C.政治委员制度 D.政治机关制度 12.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回避原则 C.合议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3.我国地方人民法院按行政区划设置,以下属于地方人民法院层级的是; A.高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基层人民法院 D.中级人民法院 14.诉讼程序是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所遵守的活动准则,诉讼程序包括: A.民事诉讼程序 B.仲裁程序 C.行政诉讼程序 D.刑事诉讼程序 15.以下属于非诉讼程序的有:
A.公证程序 B.仲裁程序 C.审判监督程序 D.调解程序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拥有的权力比西方总统制国家议会的权力大,比西方议会制国家议会的权力小。
2.人民代表大会只有在开会时才能行使职权,不开会则没有权力能力。
3.对列入全国人大议程的法律议案,在代表大会审议前,一般应由该法律议案的提案人向代表大会作法律草案的说明。
4.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地方人大成立之初就开始设立了。
5.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可以兼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6.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不设常务委员会,代表大会的各项权利都由人大代表直接行使。
7.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国家权力机关,都要对所属区域内人民负责,而不是对上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8.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有言论免责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引用任何法律、法规、规章来处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和闭会期间的言论。
9.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初期开始实行单一元首制度。
10.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与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两个不同的机构,由不同的人员组成,共同掌握中国的军事权力。
1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
12.合议庭成员必须是2人以上的单数,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3.海事法院对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可以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14.中国司法程序除了诉讼程序外,还有一系列的非诉讼程序。15.所有的调解都属于非诉讼程序,都不具有强制力。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2.简述人民代表大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3.简述国家主席的地位。
4.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实行的党委领导制度。
(五)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1.试述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试述如何实现司法公正原则。
三、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5.C 6.D 7.C 8.A 9.B 10.D 11.D 12.B 13.B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 3.AC 4.CD 5.BD 6.BC 7.AB 8.BCD 9.AB 10.BC 11.BCD 12.ABC 13.ACD 14.ACD 15.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
1.答: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在诸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任何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于它也不能与它并列。在国家各级政权机关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是决定与执行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与实际地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国家权力机关,都要对所属区域内人民负责,而不是对上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它们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只不过各自行使权力的层次和范围不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试图在所属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其整体利益和全局意志,就只能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作出决定的方式来实现,而不能依靠行政机关的指挥命令的方式来实现。
3.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最高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在对外活动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国家的最高代表权,但是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职权,因此,国家主席处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从属地位。
4.答:为了实现对军队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立党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是部队统一领导与团结的核心。党委领导制度的内容有三:一是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最后由军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军事系统党组织与地方系统党组织对军队实行双重领导。三是在部队基层建立党的组织。
(五)论述题
1.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进一步得到完善。第一,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选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都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第二,全面落实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处理好人大和党、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人大和人民之间,以及上下级人大之间的关系,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第三,加强代表制度建设。健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制度和代表联系选民、选举单位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和保证人民对人民代表的监督。
第四,完善议事制度,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效率和水平。一是完善会议审议议案、表决议案制度,保障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的民主性、科学性;二是规范公民旁听会议工作,提高人大会 议的开放程度,为实现公民的知政权提供条件。
第五,进一步改善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在逐步实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比较年轻化同时,逐步实现常委会委员的专职化。第六,加强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建设。
2.答:公正的司法首先要求法律本身是公正的,其次要求法院和法官依法公正办事,合理地审理各种案件。确保法律本身的公正性是立法机关的职责,而公正地司法是司法机关的职责。为确保司法机关公正地司法,必须具备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外部条件,要求法院和法官不受外部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公正地司法成为可能。第二个条件是内部条件,要求法院和法官的司法行为受到社会监督,使司法成为阳光下的司法。只有这两个条件具备了,才有可能司法公正。这两个条件中的第一个条件要求司法独立,第二个条件要求司法公开。我国在司法程序中的“回避制度”、“不单方接触制度”、“申辩制度”等制度是司法公正的有力保证。
司法独立原则是指司法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地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和替代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司法权力。
司法公开原则是指除了法定条件规定的司法保密情况之外,司法程序和司法判决要公开进行的原则。司法公开受到“听证制度”、“新闻监督制度”等的有力保障。
第三章 行政
本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1.中央行政。包括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国务院的结构和功能;国务院的管理内容。2.地方行政。包括省级地方行政;地市级地方行政;县级地方行政;乡镇级地方行政。3.特别行政区行政。包括香港行政;澳门行政。4.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的关系。包括国务院与普通地方人民政府的关系;国务院与民族自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国务院与特别行政区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间的关系。
一、学习重点
(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权组织“议行合一”的宪政原则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这一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具有的最高地位,是由国务院的宪法地位所决定的。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院各组成机关、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负责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保证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和政令畅通。
(二)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所行使的由宪法赋予的职权,可概括为:
行政立法权。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行政规章;国务院还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制定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暂行规定或条例等。行政提案权。有权就有关事项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以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映行政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
行政领导与管理权。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行政监督权。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人事行政权。国务院有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三)国务院的经济事务管理
经济事务管理作为和平时期中央政府管理职能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国务院职责的绝大部分空间,大体说来,政府对经济事务的管理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和对宏观经济的管理。
政府对微观经济领域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一种消极规制的管理行为,即针对市场上出现消极经济行为所进行的纠错性管理活动,主要体现为通过进行价格管制、质量规制等手段来保护和促进竞争,缩小现实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偏差。
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采取一种直接的、强制的、限制性的管理方式。与之相对应,政府对宏观经济事务的管理则更多的是采用一种间接的、服务的、引导性的管理方式。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主要体现为:培育和完善市场的宏观经济管理,计划引导宏观经济健康发展,通过有关政策和制度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政府还要保持社会分配的合理性,防止两极分化。
(四)当代中国地方行政的发展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设立,取决于政府的行政区划体制,国家行政区域划分为几级,地方人民政府就相应地设立几级。建国以来,我国行政区划体制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49年至1954年,地方政府机关实行大区、省、县、乡四级体制。大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作为省以上的一级区域建制,既是最高地方政权机关,同时也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每个大区管辖若干个省、市和区,与此同时,省的建制则划小。
第二阶段,自1954年至1966年,撤销了大行政区的建制,地方政府机关实行省、县、乡(人民公社)三级体制。全国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下辖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下辖乡、民族乡、镇;自治州下辖县、自治县、市。从1958年起,广大农村普遍取消了乡镇建制,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又是基层政权组织。
第三阶段,自1966年至1976年,行政区划和各级地方政府遭受严重破坏,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一元化”的革命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在事实上不复存在,有关行政区划的重要变更由党组织直接审批处理。1975年,根据修改后的宪法,将原为省级政府派出机关专员公署所辖的专区改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称为“地区”。
第四阶段,自“文革”结束至今,地方政府机关实行省、县、乡三级制和省、市、县、乡四级制同时并存。1978年宪法规定,“地区”不再成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域。1982年宪法规定,“国 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从1983年起,中央在经济发达地区推行“市管县”体制,中国的行政建制开始从省、县、乡三级体制向省、市、县、乡四级体制演进。
(五)“市管县”体制的优越性
“市管县”体制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市、县政府管理壁垒和城、乡经济分割局面,使市人民政府不再仅仅是城区人民政府,而是既领导城区、又领导村镇的地方人民政府,有利于发挥城乡各自经济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打破了长期以来乡村经济依附于城市经济的局面,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和城乡经济的联动功能,加速城乡经济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相互推进,逐步形成综合协调、配套发展的经济协作区。它打破了传统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体制,解决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行署职权错位问题,落实了省县之间的一级政权的职权配置,优化了中国地方行政体制。“市管县”体制将作为省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地区行署转变为省县之间的一级政权,使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层次由虚变实,优化了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为逐步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六)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中国城镇和乡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198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居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
1998年修订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与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作为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的中国农村的一种新型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不是一级政府。
(七)“一国两制”制度下国务院与特别行政区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
特别行政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谓“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有关地区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中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随着香港和澳门结束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先后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给我国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增添了新的成分。特别行政区设立以后,国家除具有统一的宪法和国旗、国徽、国籍外,特别行政区还具有自己的基本法和区旗、区徽、区籍。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内地省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除外交和国防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外,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其他主要行政官员,由行政长官提名,报请或建议中央人民政府任免,终审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职,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主 要负责人、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行政长官提名,报请或建议中央人民政府任免,终审法院法官和院长的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由特别行政区选举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需要在特别行政区设立机构,须征得特别行政区政府同意并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八)国务院与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律关系
现行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没有关系,因而,国务院与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在法律方面所发生的关系就主要体现在执法方面。
1984年颁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享有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不适合本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自治权。行使这一自治权分两种情况。一是接到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发出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后,发现有不适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及时报经该上级国家行政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另一种情况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与本地方实际情况不想适合的、需要变更或停止执行时,可及时报告批准。这条调整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关系的重要法规,使民族自治地方在处理与国务院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与执行关系中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同时,也制约着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在对民族自治地方发布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时,加倍注意做到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
(九)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间的关系
1.条块关系。地方人民政府的条块结构是由“条条”结构和“块块”结构所组成的。“条条”是指不同层级的地方人民政府之间上下贯通的职能部门或机构,也包括部门、机构与其直属的企事业单位;“块块”是指每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内部按照管理内容划分的不同部门或机构。“条条”管理所强调的是政令的上下一致和畅通;“块块”管理所强调的是一级政府的独立与完整,以及内部各部门相互间的协调与配合。“条条”机构职能的配置与管理,“块块”机构职能的配置与管理,以及“条”与“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中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间关系的主要内容。2.纵向政府间关系的变化。①计划单列市对纵向政府间关系的影响。在经济管理上,国务院与单列市的关系是直接的,但在行政指导和监督上,国务院与单列市的关系是间接的,必须通过省政府。这样,中央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和单列市人民政府的关系就不是单一垂直关系而变成了三角关系。但是由于省人民政府对中央人民政府是全隶属关系,而单列市人民政府对省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均非全隶属关系,且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接近省人民政府,因而这种三角关系是一种不等边的三角关系。这就使得国务院与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与单列市人民政府之间就难免发生摩擦和冲突。而且,就整个行政体制来讲,单列市的设立,也使政府间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即同属市级人民政府,但在政府行政体系中却有多重的差别。②“市管县”体制对纵向政府间关系的影响。市管县之后,管县市政府职能的扩大,不仅对省人民政府的利益形成了挑战,而且使地、市、县、乡、镇多方位、多层次的利益结构面临重新调整,这看似简单的变化所实际蕴涵的深刻变革和挑战,决定了市管县过程中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故市管县之后,地方人民 政府间的纵向关系要完全理顺,还有待全面改革的深入。
3.横向间政府关系的发展。在建立各种形式经济区的过程中,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区人民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人民政府联合。以经济协作为基础的地方人民政府间的横向合作的发展是符合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潮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发展,往往会形成更大的地方利益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地方人民政府间关系和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间关系就可能受到这种大的地方利益单位的影响,从而增加政府间关系协调的复杂性。
二、同步自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中国管理国务和政务的国家行政机关是: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常委会 2.国务院总理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是: A.6年 B.5年 C.4年 D.3年
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属于国务院的:
A.组成机构 B.办公机构 C.直属机构 D.非常设机构
4.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务院批准一批城市为计划单列市,这些城市属于: A.省级市 B.副省级市 C.地级市 D.县级市 5.建国初期,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是:
A.大区人民政府 B.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 D.地区行署 6.“市管县”体制萌芽于:
A.解放前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后 7.乡镇人民政府是:
A.基层政府机关 B.群众自治组织 C.社会组织 D.派出机关 8.街道办事处属于:
A.基层政府机关 B.群众自治组织 C.社会组织 D.派出机关 9.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决定机关是: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总理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0.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其外交和国防事务的管理机关是: A.特别行政区政府 B.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C.中央人民政府 D.全国人大 11.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特别行政区政府 C.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D.中央人民政府 1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再由下列哪个机关任命: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 D.国家主席 13.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之间是:
A.“议行合一”关系 B.制约平衡关系 C.命令与服从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14.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独立工作的廉政公署,廉政专员对下列哪个机关负责: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B.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 D.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15.制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国家机关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二)多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1.中国当前的地方行政建制有:
A.省、县、乡、村四级行政体制 B.省、县、乡三级行政体制 C.大区、省、县、乡四级行政体制 D.省、市、县、乡四级行政体制 2.国务院的机构包括:
A.业务机构 B.办公机构 C.直属机构 D.非常设机构 3.宪法赋予国务院的职权有:
A.行政立法权 B.行政提案权 C.行政领导权 D.行政监督权 4.下列属于政府微观经济管理活动的有:
A.价格管制 B.社会再分配 C.质量管理 D.财政投资 5.拥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省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6.下列属于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的有:
A.制令权 B.行政领导权 C.行政执行权 D.行政保护权 7.“市管县”体制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哪几种途径: A.地市合并 B.划县入市C.计划单列 D.撤地建市 8.以下属于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的有:
A.乡级人民政府 B.镇级人民政府C.街道办事处 D.区公所 9.特别行政区成立之后拥有自己的: A.宪法 B.基本法 C.区旗 D.区籍
10.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独立行使的权力有: A.司法权 B.外交权C.立法权 D.国防权 11.在我国,拥有地方立法权的机关有:
A.国务院各部委 B.省级人大 C.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12.中央行政立法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 A.行政法规 B.民法 C.自治条例 D.行政规章 13.国务院对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控制方式主要有: A.税收 B.编制控制 C.行政领导 D.行政监督 14.国务院对地方人民政府的经济控制方式主要有: A.发布经济法规 B.制定经济计划 C.大型项目审批 D.审计 15.当代中国国家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A.分权制衡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议行合一”关系 D.命令与服从关系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国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双重属性,是指它们既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又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具有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等的地位和权威。
3.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产生,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4.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权组织“议行合一”的宪政原则。
5.在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不存在明确、法定的分权关系,在根本的意义上讲,地方政府主要是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而设置和存在的。
6.国务院直属机构可以在其权限内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全国性的规范性文件。
7.县级人民政府在职权内容上与省级人民政府大体一样,拥有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8.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权组织。
9.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其意见对行政长官具有约束力。10.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11.地方立法在我国是指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12.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立法对中央行政立法来说,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不必从属于中央行政立法。
13.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宣布战争状态时,中央人民政府可发布命令将全国性法律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14.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参加但已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国际协议不再继续适用。15.在经济管理、行政指导和监督上,国务院与单列市的关系是直接的,不必通过省政府。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简述国务院的职权。
2.简述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3.简述“一国两制”原则。
4.简述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与国务院的法律关系。
(五)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1.试述当代中国地方行政的发展。
2.试述当代中国地方人民政府间关系的发展。
三、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B 5.A 6.B 7.A 8.D 9.B 10.C 11.A 12.C 13.B 14.D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CD 3.ABCD 4.AC 5.ABC 6.ABCD 7.ABD 8.CD 9.BCD 10.AC 11.BC 12.AD 13.BCD 14.ABCD 15.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
1.答:宪法赋予国务院行使的职权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行政立法权。即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行政规章;国务院还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制定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暂行规定或条例等。第二,行政提案权。即有权就有关事项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以及时充分地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映行政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行政领导与管理权。即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第四,行政监督权。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第五,行政人事权。即有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2.答:经济管理是政府重要的管理活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对宏观经济事务的管理大多采用间接的、服务的、引导性的管理方式,主要体现为:培育和完善市场环境,计划引导宏观经济健康发展,通过有关政策和制度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还要保持社会分配的合理性,防止两极分化。
3.答:“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局部地区如香港、澳门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随着香港、澳门结束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继成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内地省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给我国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增添了新的成分。
4.答:国务院与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在法律方面所发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执法方面。1984年颁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享有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包括国务院)不适合本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协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自治权,这就使民族自治地方在处理与国务院的决策与执行关系中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同时也制约着国家中央行政机关在对民族自治地方发布决议、命令和指示时加倍注意做到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
(五)论述题
1.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设立,取决于政府的行政区划体制,国家行政区域划分为几级,地方人民政府就相应地设立几级。建国以来,我国行政区划体制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49年至1954年,地方政府机关实行大区、省、县、乡四级体制。
第二阶段,自1954年至1966年,撤销了大行政区的建制,地方政府实行省、县、乡(人民公社)
三级体制。第三阶段,自1966年至1976年,行政区划和各级地方政府遭受严重破坏,全国纷纷建立了“一元
化”的革命委员会。
第四阶段,自“文革”结束至今,地方政府机关实行省、县、乡三级制和省、市、县、乡四级制同
时并存。
2.答: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最主要的特征是条块关系,纵向的条条和横向的块块之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构成了中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间关系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之后,在纵向政府间关系方面主要由于单列市和“市管县”体制的实行,使政府间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杂化和不平衡,这些变化对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也出现了合作的趋势。以经济协作为基础的地方人民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不仅有利于本地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减缓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推动整个国
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发展,往往会形成更大的地方利益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地方人民政府间关系和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间关系就可能受到这种大的地方利益单位的影响,从而
会增加政府间关系协调的复杂性。
第四章 政府与行政的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主要有:1.人大与行政。包括人大与行政的立法地位;人大与行政的关系。2.人大与司法。包括司法的主体地位;人大与司法的相互关系。3.司法与行政。包括司法与行政的执法主体;司法与行政的执法原则;司法与行政执法应遵守的制度;行政和司法的相互关系。4.上下级关系。包括人大的上下级关系;行政的上下级关系;司法的上下级关系。
一、学习重点
(一)国务院部门立法的主要特征
国务院部门的立法权主要表现在国务院所属部门有权制定行政规章方面。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国务院部门立法是深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立法现象。中央政府在现代立法体制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情况非常普遍,但中央政府所属部门也可以立法,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并不多见。
第二,国务院部门立法是作为同一国家机关所属部门的集群性立法存在的一种立法。国务院有数十个部委和直属机构,国务院部门立法是数十个立法主体立法的总称,这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和国务院立法都是单个立法主体立法不同。
第三,国务院部门立法是从属性和受制性尤为突出的立法。它虽然属于中央立法的组成部分,其从属性和受制性在中国立法体制中尤为突出。在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中央立法体制中,它是位于最低层次的一种立法。
第四,国务院部门立法是调整范围非常广泛、具体的立法。国务院各部门的立法未必都有广泛的调整范围,但国务院几十个部门的立法综合起来,其调整范围则非常广泛。另一方面,国务院部门立法的调整范围非常具体,无论是作为整体的部门立法还是作为各个单个部委或直属机构的立法,调整范围都是具体的。
(二)人大与司法的相互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立法主体,与代表司法主体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二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人大对司法机关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也有效地保障了人大制定的宪法以及各项法律的实施。二者关系主要表现为:
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其中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
司法机关对人大的服从与维护。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对人大负责并向人大报告工作。另一方面,司法机关的各个部门通过行使各自的职责,维护、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宪法和各项法律的实施。遇到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为,司法机关采取各种强制措施,以保证法律的有效性,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人大、行政与司法的相互关系
社会公共权力分为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每一种权力都对应着一种权力机关,由所对应的权力机关行使。即:立法权力由立法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由行政机关行使,司法权力由司法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以及行使权力的机关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有所区别、相互制约。
人大与行政的关系。按照现行宪法规定,中国国家机关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人大与司法的关系。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其中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另一方面,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也有效地保障了人大制定的宪法以及各项法律的实施。
行政和司法的关系。行政和司法的共同目的,是维护法律的有效性,但二者采用的方式不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通过各种强制措施,保证法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以贯彻;国家行政机关更多地通过行政命令、检察、监督等方式保证法律的实施。
(四)上下级关系
全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在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内部,全国人大对全国性问题统一领导,集中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问题上享有自主权,代表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行政机关的纵向关系是上下级隶属关系。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直属机构和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领导。除此之外,国家行政机关的各部委之间,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之间,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着不相隶属的横向关系,这种关系除了表现为彼此尊重对方的权限外,还表现为协助关系。所谓协助关系是指不相隶属的行政机关之间,彼此有相互协助的义务,以实现各行政机关共同的行政目的。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是一种监督关系,这种监督关系主要是通过依法进行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或死刑复核程序来实现的。
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具有集中统一的特点,这与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有显著不同。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检察机关必须一体化,必须具有很强的集中统一性。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的工作。
公安系统内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和决定有错误的,应予以撤销或变更。下级机关必须服从上级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如果下级机关认为上级机关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改变或终止命令的执行。当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下级机关必须服从上级机关的命令,服从决定和命令产生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机关负责。
二、同步自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A.派出机关 B.工作机关 C.直属机关 D.常设机关
2.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上报下列哪个机关批准后才能生效?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总理 3.行政法规制定后由总理签署,以下列哪种形式公布? A.国务院令 B.国家主席令 C.法院公告 D.政府报告 4.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由下列哪个国家机关签署公布?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国务院总理 C.最高法院院长 D.国家主席
5.相对人应当有权对行政行为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这种意见能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则,是行政执法中的:
A.公开原则 B.公正原则 C.参与原则 D.诚信原则 6.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并立案侦查的制度是指: A.自侦制度 B.自诉制度C.公诉制度 D.审判监督制度 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A.最高人民法院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8.核准死刑案件的司法机关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检察院 9.《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D.2001年 10.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国务院部门立法作为同一国家机关所属部门的立法行为,属于: A.中央立法B.地方立法 C.行政立法 D.集群性立法 3.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检察机关 4.司法的执法主体主要有:
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审计署 D.人民法院 5.社会公共权力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立法权力 B.行政权力 C.司法权力 D.外交权力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须报备案的国家机关有: A.国务院各部委 B.国务院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大 7.下列属于司法机关的有:
A.公安机关 B.监狱机关 C.检察机关 D.仲裁组织
8.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依法重新审判的审判工作制度是: A.司法审查制度 B.再审制度 C.行政监督制度 D.审判监督制度 9.以下属于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机关监督权的有: A.干预权 B.纠正权 C.介入权 D.指挥权
10.行政机关在从事抽象行政行为时应遵守的制度有:
A.说明理由制度 B.听取意见制度 C.起草审查制度 D.公布制度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宪法个别条文的修改不必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事项,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
3.行政法规、规章在立法时机成熟时就有可能通过立法程序转变成为法律。
4.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5.中央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现代立法体制中同时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在世界上非常普遍。6.国务院的部门立法具有层次性,它们的规章具有不同的效力。
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行使立法职能时,既要向上级机关负责,同时又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8.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9.对行政行为进行复核、审查的国家机关只能是行政机关。1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简述国务院部门立法的特点。2.简述我国行政机关的上下级关系特点。
(五)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试述人大、行政和司法之间的关系。
三、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D 5.C 6.A 7.C 8.B 9.C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CD 3.BC 4.ABD 5.ABC 6.BC 7.ABC 8.BD 9.ABCD 10.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国务院部门的立法权主要表现在国务院所属部门有权制定行政规章方面,是作为同一国家机关所属部门的集群性立法,其从属性和受制性在中国立法体制中尤为突出,在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中央立法体制中,它是位于最低层次的一种立法,调整范围非常具体,无论是作为整体的部门立法还是作为各个单个部委或直属机构的立法,调整范围都是具体的。
2.答:我国行政机关的纵向关系是上下级隶属关系,其中,中央行政机关组织、协调、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下级行政机关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领导。除此之外,不相隶属的各行政机关之间,彼此有相互协助的义务,以实现各行政机关共同的行政目的。
(五)论述题
答:社会公共权力分为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每一种权力都对应着一种权力机关,由所对应的权力机关行使。即:立法权力由立法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由行政机关行使,司法权力由司法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以及行使权力的机关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有所区别、相互制约。人大与行政的关系。按照现行宪法规定,中国国家机关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人大与司法的关系。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其中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另一方面,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也有效地保障了人大制定的宪法以及各项法律的实施。
行政和司法的关系。行政和司法的共同目的,是维护法律的有效性,但二者采用的方式不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通过各种强制措施,保证法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以贯彻;国家行政机关更多地通过行政命令、检察、监督等方式作证法律的实施。
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
本章学习内容主要有:1.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的历史回顾。2.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的目标。3.中国政府与行政发展的途径。包括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的动力与障碍;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政府与行政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内容。
一、学习重点
(一)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的目标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至今已经历了从政策调整到体制创新的不同阶段,改革已越来越触及到深层次的关键性问题,改革的目标也日趋明确合理。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当代中国政府和行政改革面临的内外环境,中国政府和行政改革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行政效率
政府行政效率体现为行政体系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能够提供更多的行政服务,或在一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能够减少更多的行政成本。这就要求政府不断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控制机构膨胀,紧缩过度职权,降低社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机构臃肿、职权庞杂、效率低下,并且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政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直接目标就是在管理职能、管理领域、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对传统低效的“大政府”进行改造,建设一个适度规模的高效政府,从而有效地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平衡矛盾、整合利益差异,顺应并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高度集中、无所不包的状况,为适应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政府管理经济、服务社会的职能从内容、范围、手段和程度上重新进行界定和规范,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即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全能角色。
首先,要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政府应改变过去那种下达各项指标、规定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做法,不应该再对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进行直接管理,而是应该把精力集中到战略性、政策性的宏观经济发展问题上来,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其次,要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最后,要从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向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3.实现行政法治
首先要完成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能、编制的法制化,将行政组织本身完全纳入法制轨道,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精简、民主、高效的政府。我国不断完善和加强政府组织立法,健全和完善政府组织法制,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各个行政领域均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大量的行政管理行为变成了行政执法行为,初步实现了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与此同时,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监督体系,包括政府自我监督在内的监督机制,也是保障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方面。4.实现民主行政
民主行政是现代民主国家政府特质,也是政府正当性的基础。无论对民主如何定义,由人民参与国家的管理都是民主的题中之义。实现民主行政要求政府必须以民主原则作为行政活动的核心原则。民主意味着任何一项重大的政府决策都不是领导者随心所欲的产物,它必须在集中众人的智慧和人民的参与下,通过法定的程序制定。同样,民主也意味着消除歧视、差别,保证国家决策对各地区、各行业以及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的平等对待。通过行政改革推动民主行政,激发每个中国人的参与意识,这就真正有可能使中国政府成为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高度民主的政府。5.实现服务行政
要实现服务行政,必须做到:⑴政府的行政管理应真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施政目标由机关、专家、人民群众共同决定,同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行政听政制度等,确保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反映和采纳;⑵在政府绩效考核方面,不仅要注意到成本——效益方面的考核,同时也要注重民众评估,考察民众对于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并把这种考核制度化,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奖惩、升降相挂钩;⑶政府从以控制为要务转为以服务为要务,政府的行为方式不再是那种单纯的命令方式,而是充分考虑到“顾客”需求的方式;⑷政府的领导方式要实现从独断专横向民众参与转变,在过去的体制下,政府总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进行行政管理,而在服务行政中,要充分重视民众的参与,人民不仅要参与行政决策,同时民众还可以对决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参与对行政行为的评估。
(二)进一步深化政府与行政改革的内容 1.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
坚持党政分开原则,建立新型党政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领导体制改革中,决不能片面强调执政党同国家政权截然分开,以此来削弱党的领导。但要确立党政职能分开的执政理念,建立起重大决策统一、重要职务交叉兼职、具体职能分开的党政领导体制。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和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党与社会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的关系。
2.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
由于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政社不分,过去由政府包揽的社会性、公益性、公用性的事务,企、事业单位中的部分福利、后勤工作,社团组织的一些活动等等,还没有从政府工作中分离出来,交给社会。
我们进行政府和行政改革就必须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这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同时也能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理顺政社关系,把社会自治功能还给社会,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是联系政府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政府放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向市场放权,发挥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功能,政府也能从社会琐事中解脱出来。
同时,调整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还必须改变政府单方面治理的现状,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同治理。除了社会中介组织作为发展政府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还应确立行政参与、民营化或 商业化,通过政府生产性和服务性功能的转移,通过社会责任的共同负担,通过合同外包等方式将社会和民间力量释放出来,形成国家建设的协作网络。这种共同治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政治参与,同时也能提高政府治理的能力,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实现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快速健康发展。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
在中国,计划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陷入了“一死就放”、“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定位。因此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必须重新定位,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企业行为的主体化,企业产权商品化,交易过程的秩序化,消除市场垄断,并对社会收入进行再分配。
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政府还具有培植和完善市场的积极功能。这就是通过在政府管理中注入某些竞争机制,实现部分政府功能的市场化,以缩小政府缺陷的影响范围,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总而言之,政府和市场是现代社会顺利发展的两个轮子,是调节社会的不可或缺的两只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并不是要否定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而是转变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是把政府和市场的优点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4.府际关系方面
府际关系,就是政府之间的关系。它是指政府之间在垂直和水平上的纵横交错的关系,以及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府际关系主要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府际关系和地区政府之间的府际关系。
二、同步自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我国撤消大区行政建制,使省建制成为地方最高建制,是在下述哪一年? A.1952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2.建国初期,我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与监督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是: A.大区行政委员会 B.大区军政委员会 C.大区人民政府 D.地方人民委员会 3.1981年底,国务院机构数量达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高峰,国务院当时共有部门: A.76个 B.85个 C.97个 D.100个
4.新中国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政府与行政改革作过深刻的论述,其中,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著名论断的是下列哪一位领导人?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5.1982年政府行政改革后,政府内部实行的领导制度是: A.首长负责制 B.集体负责制 C.委员会制 D.合议制
6.我国下列几次机构改革中,结合着手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的机构改革是:
A.1982年改革 B.1988年改革 C.1993年改革 D.1998年改革
7.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规定,1993年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
A.转变政府职能 B.精兵简政 C.实现法治行政 D.实现民主行政 8.现代民主国家政府的特质和正当性的基础是: A.效率行政 B.民主行政 C.知识行政 D.服务行政
9.美国学者盖伊·彼得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建立弹性化政府的主张,这本著作是: A.《重塑政府》 B.《没有政府的治理》 C.《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D.《使民主运转起来》 10.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中央政府与下列哪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A.省级政府 B.县级政府 C.派出机构 D.单列市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各题后所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1.建国初期,我国地方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有: A.单列市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专员公署
2.1988年机构改革提出了在政府部门实行“三定”方案,下列属于“三定”内容的是: A.定职能 B.定机构 C.定人员 D.定编制 3.2003年机构改革中新增设的部门有: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C.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D.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4.英美等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要实現3个E的目标,这3个E是指:
A.经济(economy)B.经验(experience)C.效率(efficiency)D.效能(effectiveness)5.以下属于中国政府和行政改革目标的有: A.效率行政 B.法治行政 C.民主行政 D.服务行政 6.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的动力有:
A.传统行政价值观 B.科技进步 C.全球化D.政治发展 7.以下属于社会中介组织的有:
A.共青团 B.行业协会 C.村委会 D.商会
8.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由政府来主导和决定,其特点有: A.规范化 B.行政化 C.意志化 D.集权化 9.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所关注的问题包括: A.政府合法性 B.民主政治建设 C.管理制度 D.管理权力 10.跨省区的政府之间的府际关系,应该以什么为主要内容:
A.自觉自愿 B.公平竞争、协调合作 C.互通有无、互相支援 D.共同发展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建国初期,省人民委员会工作部门与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存在业务领导关系,实行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
2.网络技术在政府组织中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使行政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型发展。
3.建国初期我国集中统一的行政体制受苏联的影响,这种行政体制根本不适合我国当时的国情。4.政府行政效率体现为行政体系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能够提供更多的行政服务,或在一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能够更多地减少行政成本。
5.实行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全能政府”转变成为有限的“消极政府”。6.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只要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其他政治体制改革自然就会成功。
7.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无论是行政人员还是非行政人员,都是平等的法律主体。
8.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经济活动超越了国家主权的界线,民族国家的政府必须将传统意义上的一部分权力让渡出来,交由国际机构执行。
9.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没有自主权,非国有企业拥有自主权。10.行业协会制定的行规对企业有约束力,但没有法律效力。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简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2.简述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五)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试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D 5.A 6.B 7.A 8.B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D 3.BC 4.ACD 5.ABCD 6.BCD 7.BD 8.BCD 9.CD 10.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转变政府职能,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高度集中、无所不包的状况,为适应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政府管理经济、服务社会的职能从内容、范围、手段和程度上重新进行界定和规范,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职能后的政府主要应该扮演“经济宏观调控者、社会管理者、公共服务者”的角色。
2.答: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政社不分,政府包揽了大量的社会性、公益性、公用性的事务。进行政府和行政改革就必须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把社会自治功能还给社会,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同时,还必须改变政府单方面治理的现状,33 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同治理,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快速健康发展。
(五)论述颙
答:在中国,计划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陷入了“一死就放”、“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定位。因此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必须重新定位,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企业行为的主体化,企业产权商品化,交易过程的秩序化,消除市场垄断,并对社会收入进行再分配。
顾铮这种荒诞审美的出现, 和超现实主义有关, 摄影有“超现实主义写作”的特点, 它趋于发现, 包括了写作以及漫游者。这一系列交集之下, 便是在路上游走, 发现种种带有开启我们想像无意识的、解放潜意识里的某些疯狂的物件。摄影师的一个重要使命, 是发现城市现成品的荒诞之处, 这些堆积最多的现成品本身有特异之处, 它积聚了时间, 脱离了功用, 成为一种怪物。城市空间里, 为这些怪物与人的邂逅, 创造了意外。这是出于我们不可知的原因。单体的怪物有时候已经够刺激, 够激发想像力的, 有时还有多体的。问题是, 在中国, 这样邂逅的机会被整新了, 是崭新的, 被规划好的。台北就有很多剩余物, 人活动的历史一层层累积, 先是被日本殖民了, 然后是美国化, 不同年代累积起来, 这样的脉络提供了一种丰富的记忆参照关系。而上海浦东是曼哈顿化, 城市被严格管理到干净得没有人得痕迹。而摄影还是喜欢“龌龊”一点的东西。所以, 从这一点上来说, 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魅力。
郑波顾老师的讲座让我想到:摄影的力量在哪儿?摄影的力量是否能通过进入公共领域得以展现。另外一点, 我想到欧宁的计划, 这是一个录像。煤市街整条要被拆, 居民抗议。但最后只有一个居民比较坚定, 是一个小业主, 他一直坚持拍摄过程, 后来警察也来了, 也拿着摄影机, 两个摄影机对拍。后来就有讨论说, 摄影到底还有没有力量?
朱晓艺我更多地考虑社区艺术的传播, 它与精英艺术不太一样。周密的影片《第六街》是关于黑人聚居区, 摄影团体想让社区里的人参与进来, 把照相机发给他们, 教他们一些技能拍摄自己的生活, 然后用这些照片办一个展览。影片重要的一点是, 处在自己位置的人在找自己的位置。一位援助贫困的政府官员曾说:“我教不了你怎样获得物质, 我要解决的是心理的问题, 为什么你会成为社会的垃圾, 从这个问题介入, 他们自己就可以解决物质上的问题。”他们自愿成为流浪汉, 睡在桥洞下, 是因为精神上没有进入这个社会。我谈到社区艺术时, 比较关心艺术进入社会后, 能起到什么效果。
赵千帆朱女士谈到的社区互动问题, 是哈贝马斯理论的重要方面。从希腊来说, 所谓城邦, 一定是建立在他们的语言来相互谈论的基础上。现代社会有个很有意思的转变, 所有的城邦都有个广场, 十八世纪有咖啡馆和伴随的谈论, 识字阶层大大地扩大, 当时又发生了交谈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 有人说, 中国是没有社会的, 因为没有广泛的互动平台。还不仅于此, 在没有这样的交谈前, 我们任何的先见会自我限制。
张松我曾经主要是做城市保护的,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解读“拆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没有拆迁的。拆迁源于“土地批租制度”, 1992年在上海虹桥开始试点, 我国的土地是集体的, 拆卖土地的收入归地方政府。房价高是因为地价高, 房产商一定要想法卖出去, 这是一个链, 导致拆迁经久不息。
城市的肌理是各个时代的沉淀, 不仅建筑是文化, 城市的空间也是文化, 在中国完全没有这样的概念和氛围。所有的肌理、过去都被破坏。认为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最先进文化的代表, 规划建设当然是罪魁祸首, 但后面是资本和权力。城市如果变成只是生产性城市, 就不再是宜居的, 艺术的了。
王家浩顾老师关于废墟的看法, 其实是有一种双重性在里面, 看上去所举例的图像具有同样的画面感, 但是历史上西方废墟的描述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 而不是对现实政治的关注, 这牵涉到人们怎样运用这些符号的问题。我想举出我们现实的困境, 艺术创作是出于事先的想像, 还是事后的批评?能否在事先突破已有的限制, 得到快感?越对现实机制的压制作出反应, 有可能越不能突破这种获得快感的恶循环。除非不称自己为艺术, 而是真正参与现实的政治问题。
电子商务从微观说,是极个人的事,一个两个人选择可以说是偶然的,但上亿的人一起选择,就要找基本面上的原因;把每个人的微观行为凑成一幅整图就会赫然发现,对电子商务的崛起,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在文明基因层由模仿转向创造,由被动转向主动。
十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中,发展出有别于工业化的新经济因素。
以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世界级的中小企业网络服务平台,将赤手空拳的服务业升级为有网络平台支持的服务业。这对推动服务业升级的意义,不亚于上一个时代制造业从手工作坊向工厂转变的意义。
随着传统中国制造暴露出的同质化、价格战和低附加值等问题,网商在实践中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了制造业的服务化,并转向有网络技术支持的低成本的服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利用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制造和大规模协同,这是中国发展方式出现质的飞跃的可喜前兆;而削除暴利,成为电子商务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突破口。
更进一步说,电子商务潜力的充分发挥,将使中华文明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添加上个性化、在家办公、国家竞争优势和社会生态平衡的新含义。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十多年来,电子商务从无到有,虽然飞速发展,总量可观,但从比例看,现在民营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国零售和社会商品交易额的比重仅占2%。新旧力量对比悬殊I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力量还明显弱小。传统工业化的惯性,还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是社会化大生产,虽然电子商务显示出对传统商务的优越性,但传统商业流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还顽强拒斥着电子商务。新商业文明的基因与传统工业化基因将在冲突中不断走向融合。
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对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十变革生产方式入手.找到让文明经大波大折之后稳定下来的方式。电子商务从微观说,是极个人的事,一个两个人选择可以说是偶然的,但上亿的人一起选择,就要找基本面上的原因;把每个人的微观行为凑成一幅整图就会赫然发现,对电子商务的选择,与对中国道路的历史选择有密切关系。
一、从大历史角度看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但对于中国人为什么会接受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需要从身边事跳开,放到整个中国的历史中理解。
中华民族没有宗教,但历史上一直有强烈的求道情结。屈原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典型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道或者说路的敏感。视求道为生存之本,是中国在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重要因素。西游取经,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非要把真经取到方才罢手。为了找到共同的路,中国人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春秋战国打了几百年,直到汉代独尊儒术,找到路了,才停止了争斗。近代中国打了近百年,死了上千万人,争来争去,争的无非是道怎么走,这个过程现在还没有停止,电子商务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将电子商务当作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求道过程的一部分来看,人们在其中到底要干嘛,要解决什么最要害的问题?我认为,是解决适者生存中,文明的基因变异问题。自1840年以来,对这个问题在逐步求索,但至今仍未圆满。电子商务正在继续解这个谜,并且有重要突破。
1、千古变局
1840年以前,中国的文明基因,与环境基本是“适”的。1840NE中国GDP为世界第一,这个高度至今仍未达到。从经济角度看中国文明基因,以家庭为经济细胞是最突出的特点。这种基因结构在1840年以后被打破了。
工业化国家发育出以单位(企业)为经济细胞这种新基因。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东西。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结构中,根本没有单位的位置。工业化的基因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从家庭这个细胞中,通过细胞分裂,分出单位这个细胞。相当于将家庭的事务,外包给社会上叫企业的单位。这是人类文明一次重大基因突变。由此释放出超强的能量,从经济传导到社会,形成现代化的冲击,把所有不适应的国家一举摆平。一部近代史,简单说就这么回事。
面对这场文明基因突变,中国近60年来的经济适应过程,一直机体不适、来回调整。总也不能平衡齐家与治国的矛盾,不能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60年来的头30年,或者想把家改造成公社,或以国有方式搞企业,实质是用治国的方式齐家,想用消灭小生产的方式解决社会化问题,由于在家与国之间企业细胞的文明功能实际缺失,工业化走了弯路。直到60年来的后30年,才在家与国之间,让企业细胞发挥作用,续上了1840年以来文明基因进化缺失的一环,勉强跟上工业化这次潮流。
2、两大挑战
然而,当代中国要真正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仍存在两个根本性的挑战。
我们的中国制造虽然很强大,但是从文明高度,很难说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解决好了。因为社会化大生产只是在城市实现了;大量的农民和小生产,无论从就业还是收入看,至今还游离于现代化之外。中国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成本相对各国太高(更低的效率、更高的消耗、更多的污染、更大的浪费),照此发展下去短期消化不了数亿小生产人口,这成为当代中国不同于别国的一块心病。这是历史遗留给电子商务的一摊旧帐。
与此同时,一场不亚于清末的世界范围的文明升级的挑战,又叠加过来。以制造业利润下降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为标志,在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下,人类开始从同质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向个性化方向演进。文明再次出现新的基因突变,人类从小生产系统地转向大社会后,又开始从大社会转向了个性化。中国还没来得及彻底解决社会化大生产问题,又面临只有个性化才能获得高附加值的挑战,这是时代给电子商务出的新题目。
二、电子商务功在何处
电子商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中国。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工业化和信息化两次文明基因变异的相互交错的使命。观察十多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得怎么样,从宏观上说,就是看它在应对这两个文明级的挑战方面,表现得怎么样。至于微观中个人、企业命运的起起伏伏,不过是大潮下的朵朵浪花,随时代命运身不由己地漂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为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服务
从推进完成上一轮现代化方面看,电子商务的使命是进一步实现工业化,要把社会化的成本,降到比原来最擅长社会化的工业化的成本还要低。电子商务的核心优势,在一方向上,表现为成本竞争优势。
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可以比从事传统商务的人,以更低的成本,更不用说还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同样的社会化任务。典型如阿里巴巴为外贸商人服务的过程中,在同等效率或更高效率条件下,大大压缩了渠道成本。以至当这
些外贸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被迫回到国内时,赫然发现国内传统渠道存在如此不合理的结构,中间环节叠床架屋沉淀着惊人的暴利。
例如,在图书行业,国家规定的批零差价仅仅为1 5%,但实际上却有50%55%的利润被二级批发商和零售商截得。而西药的生产成本只占零售价的5%,有高额的暴利被中间环节取走……。这是当代中国粗放的工业化没有解决的问题,是遗留给今天的问题。传统商务这样发展,怎么能高效地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呢?好消息是,传统商务已经越来越难以抵挡电子商务的冲击。以限制电子商务打折到八五折以下销售为核心的图书新规,终于被废止了。削除暴利,成为电子商务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突破口。
当然要看到,十多年来,电子商务从无到有,虽然飞速发展,总量可观,去年达到3.8万亿。但从比例看,现在民营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国零售和社会商品交易额的比重仅占2%。新旧力量对比悬殊!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力量还明显弱小。传统工业化的惯性,还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是社会化大生产,虽然电子商务显示出对传统商务的优越性,但传统商业流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还顽强拒斥着电子商务。新商业文明的基因与传统工业化的基因将在冲突中不断走向融合。
对中国这样的传统国家来说,再花一个十年,电子商务为工业化服务的使命也远远结束不了,这方面潜力仍然无穷。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今年的西湖论剑时,主持人代表网商问我一个问题,阿里巴巴已经这么强大了,我们还有机会成为马云吗?我说至少还会出24位马云。因为现在电子商务交易额才达到2%,就出了一个马云;等到了50%,就会有25份机会,马云占了一个机会,剩下的都是大家的。50%这个数字,是交易费用占美国GDP比重。在我国这样的粗放型经济中,这个数字只能更高。电子商务对完成工业化的最大贡献,就是利用电子商务交易费用极低的优势,节省50%的交易费用,彻底改变国民财富挣一半扔一半的恶习。
当代中国,仅靠英国几百年前发明的叫“企业”的这种文明样式,看来已不足以将现有剩余小农全部解放出来了,因为效率太低、成本太高。我们看看中国医药行业的德性,从官员到企业,比中国足球烂得一点不轻。如果靠这种高耗主体企望把所有小农的人均收入都提高上来,他们不知要把地球吃成什么样,喝成什么样。网络是一种新的文明基因。中国现在需要趁网络还相对干净,抓住机遇,让它早日承担现代化大任。通过彻底打扫中国传统产业这个烂泥塘,把社会化大生产的成本降下来,早点将暴利打掉让给全民。这也是电子商务立大功的机会。
电子商务现在正成为人心所向,挡也挡不住。只要到各大书店看看在那里抄下书名回家上网买半价书的劳苦大众,就会明白将来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是什么关系,谁更堪工业化主角的重任。
2、为迎接第二次现代化服务
从推进下一轮现代化角度讲,电子商务的使命是推动差异化、个性化新价值的实现,带动产业升级,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力量。价格优势只是电子商务的“副产品”,电子商务真正独特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差异化竞争优势,它甚至可以在提价竞争中为消费者带来更高需求的满足。同时,电子商务将负起更大社会责任。
1)催生新经济
十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中,发展出有别于工业化的新经济因素。
随着传统模式中国制造暴露出的同质化、价格战和低附加值等问题,网商在实践中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了制造业的服务化,并转向有网络技术支持的低成本的服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利用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制造和大规模协同,这是中国发展方式出现质的飞跃的可喜前兆。
同时,即时通讯、短信、网游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出现,使中国消费者融入了第三次浪潮。中国还从中产生了腾讯这样有世界影响,不亚于印度五大信息服务企业的优秀企业。
2)服务业质变
观察中国和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意大利所没有的以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为代表的世界级的中小企业网络服务平台,将赤手空拳的服务业升级为有网络平台支持的服务业。这对推动服务业升级的意义,不亚于上一个时代制造业从手工作坊向工厂转变的意义。
3)从文明模仿到文明创新
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有自己对文明的创造和贡献,而不光象1840年以来那样只是对其他文明追随和模仿。在十年的电子商务发展中,自发地产生了新商业文明的萌芽,近1亿网商的出现,是十年来最大的收获。
A.生产生活一体化。在家办公,本是下一代商业文明的基因级变革,一些网商已在实践取得了成功。沙集镇的农民自发走上电子商务之路,家家户户从事电子商务,其创造的“网络+公司+农户”的模式,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互联网上的社会化大生产融为一体,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引领下,在产业化(工业化)的基础上,重新激活了家庭这个经济细胞,实现了从落后向先进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产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并从中孕育下一代商业文明生产生活一体化的新基因。中国电子商务的一个奇观,是农民的归来。具有5000年在家办公经验和个性化定制经验的中国农民一旦有条件接触互联网,立刻重新激活了创造性。他们为城里人将来如何在家就业、在家创收……,提供着缺少农民的国家少有的历史经验。
从大历史观看,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在于推动人类实现“从家庭走向工厂后,再从工厂复归家庭”的历史性转变,其意义远远超越流通领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家庭经济的积淀,将从一种包袱,变为一种财富。
B.社会网络化,为“平天下”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含义。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中推进商业生态系统建设,以天下为己任,要创造1亿的就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传统文明中身家、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通过制度创新得以扬弃,实现社会生态、社会资本、社会和谐基础上的天下太平。社会网络化服务(SNS)更把分享的理念同商业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充分实现自我。
网商在家创业、就业、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实践,从长远观点看,必将对当代中国的生产方式、就业模式、制度创新产生意义极为深远的影响。
更进一步说,电子商务潜力的充分发挥,将使中华文明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添加上个性化、在家办公、国家竞争优势和社会生态平衡的新含义。
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在文明基因层由模仿转向创造,由被动转向主动。网商现在虽然还不到1亿,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只处于萌芽形态,但它可贵之处在于它是海纳百川后,自发地演进生成的。一旦有好的阳光和土壤,网商很快就会充满一个新大陆。
回忆起中国自1840年以来落后的情形就会发现,正是因为对新时代条件下经济细胞这个文明基因拿捏不准、发育不好,导致中国迟迟找不准自己的道,长期争来争去,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以至迷失自我。而找到顺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华民族自己的道路,才是当代中国问题的本质。
近百年来,中国学过苏联,学过美国,但是都离开了当代中国自己;而属于自己的,又难以成为普世价值。沧海桑田,这回中国人终于学聪明了。这十多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的最大成就,是从学习外国开始的,最终找到了自我感觉。阿里巴巴,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1840年以来中国几乎没一样东西,无论是战争、反右、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还是官倒、拆迁,可归于这种感觉。
【食品安全与当代中国】推荐阅读:
食品安全与药品安全11-02
食品安全广播稿范本与食品安全演讲稿09-22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07-11
食品安全与道德规范07-22
食品安全与政府责任07-22
食品安全与卫生论文10-19
中国的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状况分析10-30
2007年中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06-15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a07-03
形势与政策--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