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视角下中学语文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语文考试将变得更加灵活,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学生通过发现美、分析美、感受美、创造美来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高效阅读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美教育视角下中学语文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美教育视角下中学语文论文 篇1: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盛行。多元素混合的文化正在形成并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面对这种变化快速、种类繁多、文化元素混杂的文化现实,我们显得有点目不暇接、手忙脚乱。如果没有较为稳定的、正确的审美观作为衡量标尺,我们可能会迷失在这股文化洪流中。作为中学生,其审美观正处于形成期,且其生性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中学生在面对今天的文化现状时,更显得无力应对、且更容易随波逐流。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广泛展开审美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其中,中学语文教育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教学对象多数为美的文学作品——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审美教育,所以它更应该承担起审美教育的重任,为培养中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升中学生的审美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那么,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贯彻实施审美教育,进而来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实际上,无论是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还是其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必须让学生处于自身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有可能实现。而一个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展开,首先必须有审美态度作为前提,一个人能不能进入审美的情境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审美态度;审美主体会选取什么样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取决于他的审美趣味;审美主体能否从对象的身上体会到美的存在,则取决于审美能力的高低;而在这三个环节中审美情感始终存在于其中。由此可见,审美素质的培养并不仅仅是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或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它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具体的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审美态度的确立、审美趣味的引导、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感的培养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这四个因素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确立其审美态度呢?所谓的“审美态度”,简单地讲,就是指主体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与对象保持一种非实用、非功利的态度,所以引导学生确立审美态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摆脱日常生活的种种局限,沉浸到艺术世界中,用情感性的态度去体验对象,而不是用实用的或者科学的态度去思考对象。有一些作品用现实的或者科学的眼光去看可能是不合理的,但是从艺术的视角来看却是合情合理的。例如,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人可能会从现实的逻辑出发批判说,没有人的头发可以长三千丈,所以李白的诗是错的,但是从艺术逻辑的角度上来讲,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作者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使无形的、不可见的万千愁绪化作了有形的、可见的三千丈白发。三千丈的白发这一夸张的、显得不合情理的意象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愁苦之情。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避免学生犯以现实逻辑代替艺术逻辑、以逻辑推理代替情感体验的错误。审美态度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含义,而且还有助于我们纠正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

例如,2009年10月以来,女大学生说“白毛女应嫁黄世仁”的事件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争议,她从“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和“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 这两点出发得出了“白毛女应嫁黄世仁”的结论。但是当我们阅读《白毛女》这个剧本时,相信没有哪个人会觉得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这是因为我们是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欣赏这部艺术作品的,我们跟白毛女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喜儿对逼死父亲杨白劳的黄世仁恨之入骨,我们也对剥削、欺压穷人的黄世仁充满了痛恨,所以即使黄世仁再有钱、长相再潇洒,我们也不会觉得白毛女会嫁给黄世仁。那么为什么面对同一个对象,女大学生会得出不同的错误结论呢?很明显是由于这名女学生缺乏审美态度,其观点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她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功利性追求强加到了艺术形象——白毛女的身上,而忽略了《白毛女》的具体故事情境,其错误不仅给我们指明了在现实生活中金钱并不能成为爱情、婚姻的一切,而且还会促使我们去抵制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不良风气。由此可见审美态度的确立非常重要。

但是并不是说只要确立了审美态度,学生就一定能够体会到美的存在。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或许会认为是佳作,而也有人会认为不值得一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是由于审美趣味的不同。所谓审美趣味,表现为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一种品位和爱好,而其内在核心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其形成会受到审美主体的个性、性别、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差异性比较突出。为了满足不同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中学语文教材在选取篇目的时候有意识地收录了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优秀文学作品,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性地让学生欣赏、领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不同的美,而不能任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来评定作品。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虽然同样是诗歌,但是其风格完全不同,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领会欲说还休、一波三折的离愁,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胸襟宽广、气度非凡的豪情。这两首诗从艺术上来讲都很优秀,没有高低之分,只是表达了人的不同的感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不要局限于自身,要形成多元的审美趣味。

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因为目前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情况表明其审美趣味纷繁复杂,层次高低不齐。2010年4月20日的《教育时报》上有一篇题为《八成中学生不读名著令人忧》的文章,文章指出:目前有八成左右的学生不读名著,他们首选的课外阅读物是魔幻、言情或者网络小说。为什么学界公认的文学名著不如那些艺术性并不高的通俗读物受学生的欢迎呢?部分学生指出,名著太古板,读起来费劲又耗时;而通俗读物相对轻松有趣,且有直接的感官愉悦,所以在课外时间缓解课业压力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后者。从这个报道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们的语文教材在审美趣味方面做出了引导,但是学生在选择审美对象时并没有接受引导,而转向了在我们看来是较低的一种审美趣味。这些通俗读物或者满足了学生对新奇世界的幻想、或者满足了学生对甜蜜爱情的幻想、或者反映了学生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虽然其艺术性不高,但是因为它更贴近学生当下的心理需求,所以比那些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但艺术性高的名著更能赢得他们的青睐。面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引导学生:一方面,教师要从那些名著当中选取一些阅读难度适中的中短篇小说,内容要贴近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阅读那些通俗读物,不要完全否定那些作品,不要粗暴地禁止学生阅读那些作品,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些作品在内容、艺术等方面的不足,进而使其逐渐远离这些作品。

实际上,中学生审美趣味的相对低下归根到底是由其相对低下的审美能力决定的。因为审美能力较低,所以他们很难发现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美,学生所说的看不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对于他们看不懂的文学作品,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排斥感、对这些作品失去兴趣,所以引导审美趣味就意味着同时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指的是个人在审美活动中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和各种心理能力,在文学欣赏中具体表现为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想象、理解等能力。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应该如何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呢?在笔者看来,文学作为一种美的语言艺术,审美主体对它的审美感知首先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所以正确地认识字词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把握字词的含义,这是审美主体开始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也是语文教师教育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能力。接下来,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而这种整体感知并不是认识所有的字就可以了,而是要化语言文字为审美境界,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审美想象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些人认为,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审美境界,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塑造形象。例如,讲苏轼的《赤壁怀古》时用幻灯片打出滔滔江水奔流的画面,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很不妥当的做法,语言文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想象空间被图片固定化了,而且图片的画面很难表现出苏轼笔下大自然景物所具有的那种蓬勃豪气,所以幻灯片的使用破坏了学生的审美想象,不利于审美境界的形成。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以记忆为基础,积极调动其审美想象形成审美意象,进而组合在一起使其形成审美境界。最后,引导学生徜徉在这个审美境界中,用其情感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个阶段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审美情感,通常只要通过“同情”就可以实现。在这儿所说的“同情”并不是我们日常意义上的怜悯,而是指我们站在作者或者主人公的立场上,感受他所感受到的一切情感,在感受的过程中与作者或者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人精神上获得了一种愉悦,这时审美活动就现实性地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去体会,教师不可以代替学生去审美,或者通过自己的抽象分析来向学生灌输作品的美。

通过以上对审美态度的确立、审美趣味的引导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审美情感实际上是始终存在的。审美态度就是一种无功利性的情感态度,审美趣味中包含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独特的喜爱,而在审美能力中,审美情感不仅仅只表现在最后一个阶段,即使是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也是一种情感性的感知和情感性的想象。需要注意的是,审美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往往是由于自身的荣辱得失造成的,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而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性的情感,它往往来自于艺术作品或者自然美的召唤。所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摆脱个人荣辱得失的影响,体会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那种情感或者自然美带给人的情感变化。宗白华在《美学散步·美从何处寻》中举了俞伯牙学琴的例子来说明自然美能够促进审美主体审美情感的形成。由于审美情感存在于前面提到的审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所以在这儿就不再做详述了。

总体上来看,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来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可以从审美态度的确立、审美趣味的引导、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感的培养这四个方面进行,而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D2008YBKT-022)

(王美红 山西师范大学041004)

作者:王美红

审美教育视角下中学语文论文 篇2: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语文考试将变得更加灵活,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学生通过发现美、分析美、感受美、创造美来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高效阅读教学。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一、问题思考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长期以来,语文偏重工具性,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漠视学生的情感、思想、文化等体验。结合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将试题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审美教育与语文阅读相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形成完善的人格。

二、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编选建议,特别提到“文质兼美”,明确指出,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从而“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可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理应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

三、审美教育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许多美学大师对审美有独特的见解,如席勒对“美育”的理解,柏拉图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心灵美化;亚里士多德坚持用乐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对美也有不同见解,他提出“里仁为美”的本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美育境界,“中庸”的美育标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教育作用;近代的王国维也提出加强审美教育的理论,孙绍振的《审美阅读十五讲》,朱艳玲《审美与语文教育》,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美学》。这些关于审美教育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总结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方式。

四、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语文高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摆脱为内容而内容,为形式而形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构建模式,从认知层面上升到审美层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作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发展。

在许多阅读课文中可以融入审美教育,来促进高效阅读。《荷塘月色》中感受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两者相融合的自然美,《边城(节选)》中淳朴湘西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窦娥冤》中善良窦娥被黑暗社会吞没的悲剧美,《赤壁赋》中以文为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美,《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音乐美,《飞向太空的航程》中的中华民族的奋斗美等。通过审美教育,学生获得别样的阅读体会,以促进语文高效阅读。

(二)丰富课堂阅读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对语文教师来讲,阅读教学是否高效,基本来自于教师构建的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内容如何构建、怎么构建、构建什么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产生非常直观的影响。因此,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想做到语文高效阅读,必须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提升审美教育的专业理论水平。

改善阅读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阅读教学内容整齐划一、思维定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以提高,并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感知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语文阅读中融入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文学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诗歌、散文,还有小说、戏剧。这些作品本身闪耀着美,针对不同的文学题材,可以设计不同的审美教育,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个性化朗读”,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适合朗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读课文时,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朗读,尤其是诗歌、散文,让学生通过读来领悟文中的美。

例如窦桂梅老师通过朗读带动学生情感体验,窦老师执教“长成一棵树——我教《秋天的怀念》”时,将内容分为三个主题教学:读出韵味——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读出思考——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在全程中,窦老师以读为主,用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好好儿活”的韵味。

(二)抓关键词,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荣昌中学的黎中原老师在执教崔颢的《黄鹤楼》时,指导学生品读诗中作者是如何写景抒情的,主要抓住诗中的“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中的“空”字。两个“空”字表达的感情有相似、有不同。“空余”中的“空”从空间角度讲此地给人空荡荡的孤独感,只有黄鹤楼,再无其他;“空悠悠”中的“空”是从时间角度讲仙人驾鹤西去,白云等了千百年,仙人也不再归来,是“徒然”的意思。留给读者一种空虚、寂寥、无奈、失望、惆怅的感受。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分析,自然得出作者寄寓诗歌中的感情是思乡和离愁别绪。

(三)将语言感悟与绘画审美结合

有教师在执教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后,让学生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为别里科夫画一幅像,要充分体现套中人的特点。学生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后,将别里科夫画在封闭的瓶子里,画在没有门窗的小房子里,还画在铅笔盒里,更有学生将他画在抽屉里、玻璃球里等。

学生通过绘画提升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充分发挥了想象。同样是《使至塞上》,学生也描绘了大漠壮美之景。

(四)将文中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审美

教材中的选文内容本就来源于生活,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呈现给读者美的感受。在学习课文时,何不回归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再次审美?

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结构极具逻辑性,许多建筑特征学生闻所未闻。如果老师照本宣科,课堂将枯燥无味。有位老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课前翻阅了许多建筑书籍,上课时神采飞扬,逸趣横生,不仅讲解书上的建筑特征,还开展“昌州故里周末一日游”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文中的建筑特征。

(五)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来感悟美、创造美

教材中的选文本身就是一个审美对象,语文高效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阅读感悟的层面,通过阅读、感悟、创造来达到高效阅读教学的目的。对此,教师可以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文中的美,进而创造美。例如《丑小鸭》可以开展话剧表演活动,学生在表演中代入角色,感悟丑小鸭成长的磨难美。《羚羊木雕》可以开展“羚羊木雕该不该送”的辩论会,围绕论题,审视学生的心理美。八年级上册的新闻单元本就比较枯燥,可以开展采访活动,根据采访写新闻,收集最近的新闻素材,制作报纸,整个过程学生都在创造美。课外和课内的诗歌可以结合起来,开展朗读比赛。《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表演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体会劳动妇女的善良美。对于逻辑性较强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可以开展阅读成果展示活动,整个活动本就在创造美。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途径有很多,审美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对此的探究还比较肤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探索更多提高阅读教学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国维.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朱艳玲.审美与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6]杨斌.语文美育叙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徐文婷.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与实践[J].语文与成才,2012(12).

[8]苗森.审美教育在阅读中的作用[J].才智,2012(5).

[9]张方忠.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J].成功(教育),2012(5).

作者:谢昌燕

审美教育视角下中学语文论文 篇3: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通过思维导图来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授课时还要重视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等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我从“一、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二、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三、赏析各类描写,提升學生审美能力”“四、注重传统文化教学,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入手,就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语文;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积累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使学生通过阅读品鉴作品激发审美能力,感受到汉语独特的美,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赏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下面,我就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进行分析。

一、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背诵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在现代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含义,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成语,能够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在阅读活动中积累语言知识。

例如,荀子的《劝学》这节课,我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以及文言虚词,掌握本课的5个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以及常见的文言句式。对于课文中比较难的句子,学生先自己试着翻译,然后我带领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导图形象、具体,可以将文本的重要内容通过枝干串联起来。通过构筑整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增强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借助思维导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这节课的预习环节,我布置了绘制《故都的秋》思维导图的预习任务,学生们读课文,并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很多学生从江南和北国两个分支再进行细分。在课上,我带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作者总写,写出了北国秋和南方秋的特点,接下来作者写北国的秋,写了庭院中的秋色、北国的槐树、蝉声、秋雨、果树等方面,最后总写。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学生更了解这篇课文的结构,在用思维导图梳理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赏析各类描写,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各类描写,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激发审美意识。教师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增强学生对人性美丑的鉴赏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写的环境的美,将环境描写和作品表达的情感结合来赏析文章。

例如,曹禺的《雷雨》中对四凤、鲁贵、周朴园等人物的描写以及对环境的描写都很详细,在讲这节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周朴园的性格是阴险狡诈、冷酷无情、丧失人性的,鲁侍平的性格是善良、正直、却受到受欺辱和压迫,她的性格是刚毅、倔强的。鲁大海的性格是直爽、质朴、嫉恶如仇的。这节课通过赏析各类描写,增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注重传统文化教学,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背后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对汉语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从《诗经》《离骚》到古诗词、民歌、律诗、词曲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诗经》中的氓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写实的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艺术鉴赏,分析它们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

综上所述,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要重视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和对文化的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梅荣,杨生栋. 浅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36-37.

[2]徐鸿军.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24-26.

作者:江兴国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信访工作工作总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