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审美思想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旅游审美思想(通用8篇)

中国旅游审美思想 篇1

——阮桂源

摘要:在中国,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中,才得以逐渐积淀而成。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固然有其文化的特征与性质,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浅析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及其审美特征。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内涵着重的表现在“品”、“味”两字,其美学思想始终围绕着对“品”与“味”的追求,从而创造和极大的丰富着饮食文化本身的领域。其审美特征也主要表现在对“品”与“味”极致追求上。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美学思想 美学思维 审美特征 品味

正文: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饮食是作为中国民生的重要组成,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因而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展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博大而又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融合体,包含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人们不同的哲学思维、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所选取的不同饮食行为,真正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巨大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固然也有其文化的特征与性质,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浅析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维及其审美特征。然而由于饮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要真正全面的阐述好本文的论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总而言之,以我的认识层面和知识水平,我认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内涵着重的表现在“品”、“味”两字,其美学思维始终围绕着对“品”与“味”的追求,从而创造和极大的丰富着饮食文化本身的领域。其审美特征也主要的表现在对“品”与“味”的极致追求上。

谈到美学思想,应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二是对具体内容怎样进行思维。因而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可表述为以下:人们对于饮食审美思维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是怎样思维的。而审美特征,指就是人们饮食审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

我们知道,中国人历来是讲求“品味”的,“品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析为尝试滋味和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关于“品味”的由来在此无从考证,但把“品味”拆开来就是“品”和“味”;“品”是一种行为,“味”是“品”的对象,“品”与“味”反映的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这似乎不是一种巧合,与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或许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品”既指一种高水平的饮食行为(高雅行为),体现出行为的水平。如“品茶”中的“品”,仔细体会,细细玩味的意思。又可简单的理解为一种享受,“品”即享受,是一种对于外界感官刺激的美好体会,因为备受人们追求。另外“品”还可以理解为广义的解析,即对美好食物的追求的行为,为认真体味、领会的意思。这些恰好就是中国人在饮食上所思维的。人们长时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怎样认真的来体味领会好饮和食呢?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力量,促使人们按照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人生观来往美而好的饮食行为发展,开创出“品”的行为水平,积淀出中国的饮食文化。

与“品”对应着的是“味”。“味”产生于饮食,本身就含有“美”的意思,同样也是人们饮食美学思维的重要内容。那么人们是怎样对“味”进行思维的呢?如果是日常的味,有好味与不好的味之分,人们想的自然是要好味的,舍弃不好味的,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根据地域性的差异和人们的习惯,人们又对本地(或家乡)风味又特别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之情和分明的生存环境状况,具体可反映在不同菜系风味特点上;第三,中国人的“味”,反映出明显的哲学思维和人生观念。中国人讲求“调味”,任何一种物料都有阴阳两性,调阴阳以达其味性,这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维之一,追求味“淡”则与“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味”与“和”也是紧密联系着的,“和”是融和,和睦之意,既指菜式的制作上,也指人生道理的领悟上,反映出人生的大道理,一局餐宴,在美味的饭菜基础上,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气氛更加融洽、和睦。

“品”与“味”的结合,那就是一个很美的“品味”,也即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美学思想。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品”与“味”后就发现,人们对于饮食,他们的审美特征具有很大程度的共性。主要是表现在对“品”和“味”的极致追求上,中国人民对此两字的关注和追求都胜过其它任何国家的人民,人们似乎对美而好的“品”、“味”都乐此不彼,津津乐道。每当谈起吃,人们总是那样的开心,总会畅所欲谈。因此可简单的概括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享受“品”,追求“味”。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谢定源 《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 陈诏 《饮食趣谈》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 《中华文化通志 饮食志.第9典:宗教与民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国旅游审美思想 篇2

中国古代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陶器,到了宋代瓷器已完全成熟,到明清时期陶瓷艺术达到了其鼎盛时期。综观几千年的中国陶瓷史,作为陶瓷装饰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的陶瓷绘画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从此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陶瓷绘画的审美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一切审美活动都是虚和实的统一,因此,古代的艺术家们把虚实结合定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

哲学上的虚实观主要源于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其意思是宇宙的本体—“道”既具有“无”的属性,又具有“有”(实)的属性。所谓“无”,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及”“无名”。也就是具体的物象和形体,无规定和极限,却又是“众妙之门”。所谓“有”,即是差别、规定和限度。有确定的物象和形状。

“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和根本规律,决定了天地万物是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道家的观点成为后来美学虚实说的渊源。儒家思想则从实际出发,如孔子讲:“文质彬彬”,既要内部结构好,又要外部表现好。孟子说:“充实之谓美”但是孔、孟并不是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充实有光辉谓之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宜解说,不能模仿。所以不管是孔孟还是老庄,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古人这种虚实的宇宙观同样也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就是在艺术创作时也必须虚实结合,唯有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清代初期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文章很生动地形象化说明了虚和实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钱塘洪思升,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赵执信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种虚实观同样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1 传统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中国绘画中有一种重要的以虚为实表现方法叫“空白”。所谓的“空白”在画中留下素白之地,以无形当有形,给欣赏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八大山人画鱼但不画水,齐白石画虾而无水,但从虾的活泼游姿中却可以让人感到水的存在,而且更有清莹之感。有独步画院之誉的南宋著名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马远的山水画,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的概括、剪裁。他画山,常常画山的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色也十分简练。他的山水画,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远,意境十分深邃。他的名画《寒江独钓》,只画了一叶漂浮于江面上的扁舟和一个在扁舟上独坐垂钓的鱼翁,四周除了廖廖几笔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但是,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淼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集中的表现鱼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廖廖几笔就描绘出一幅空旷飘渺的山水自然凤光,体现了中国文人超然出世的情坏。故汤贻汾《画鉴析览》指出:“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此处正是“妙境”所在。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样也对陶瓷绘画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青花还是粉彩,从其题材和构图都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

2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青花瓷装饰中的表现

青花是我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种装饰方法。从元代青花瓷的出现至今,虽然历朝历代沧桑巨变,但古今中外的人们对它依然是青睐有加。它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我国陶瓷装饰艺术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青花之所以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是由于它具有浓厚的、独特的民族风格。而这独特的民族风格的形成却又是和它独特的装饰方法之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紧密相关。

在青花瓷中,以手绘青花梧桐画面的中西餐具为最具民族风格代表,青花梧桐画面中,以单色青花料为色,以明镜似的白瓷当白;以梧桐为主题,集渔、樵、耕、读为一体,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山水风俗画。在构图上,青花梧桐山水采用大片空白和“平视体”的构图形式,通过楼台、亭榭、山石鱼舟等形象的描绘,虽然背景一片空白,但却表现出了烟波浩淼的江水,使人产生宽阔、舒畅的联想。正是由于青花装饰的构图沿袭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采用了以虚写实、虚实相间的手法、使得画面的主体突出、意境深幽。画面中的空白虽然不上任何颜色,但是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江水,并从中透出白如玉的瓷质。因此历代陶瓷艺人把这种空白称为“水路”。

所谓“水路”是指青花纹样中的白地空间。它是青花在构图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方法。水路在青花瓷中的处理,是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装饰构思而进行不同的处理。在传统的青花中有缠枝花果、卷草、一束莲、折枝花等图案装饰构图。不论是何种构图都讲究均匀的水路格式。这和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手法如出一辙,大片的空白,惜墨如金却意境深邃,让人产生无穷的想象空间。如著名陶瓷艺术大师熊汉中的陶瓷绘画作品《清翠图》,画面上一片大菏叶,一朵未开的花蕾上栖息着一只翠鸟,给观众营造了一个祥和、宁静的氛围,其另一副作品《双鹤图》,整个画面上只有稀疏几支芦苇,两个白鹤悠然立于其中,虽然画面其余部分未着任何颜色,但是人们却可以从中引发无穷的想象。象不少富有民间情趣的“婴戏图”,有散点而通景的构图中,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寥寥数笔,把他们舞蹈、欢跳的姿态表现出深窍的生活意境。在许多陶瓷绘画作品中各种图案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组合、相互呼应。这些图案的组合都用一定的动势发取得相互间的配合联系,如瓶罐的脚部,往往饰以直格莲瓣、佛手、姜芽海水等具有硬直向上动势的纹样。而肩部则饰以复莲瓣、大如意、云头、宽带锦纹等纹样,以示复盖披护,接着颈部又常以芭蕉、叶芽等向上舒展的纹样,而至口部则以小如意、云带、色子、回纹、珍珠、文武线锁口,使整体达到有机的契合,同样的盘、碗、壶、瓶等整体装饰构图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动势。不论采取回旋缠枝、折枝、散点、疏密通景的格式,其动势趋于连绵不断相互贯气,以达到整体完满统一的意境,这点,也正是我们民族艺术的普遍特征之一。

如何处理好水路,决不是青花与白地在份量上简单的对等平分,作平铺直叙式的安排,而是在组织青花纹样时,要考虑到所形成的白地是否匀称协调,顺畅而明朗,通过大小疏密的块面,达到黑白配置上具有节奏的韵律美。这在图案纹样设计上更显得重要,如果在画面上水路不匀,就会感到纹样零乱,太空则纹样单薄,太密则纹样拥塞。解放后所生产的“海棠边”、“缠枝芙蓉”、“双梨花”等图案纹样,都有很好的水路疏密关系,这与绘画性纹样装饰的处理是不同的,在绘画性构图上讲究“开合、虚实”、“大空小空”,把“疏可跑马、密不插针”看成是绘画性构图的普遍基本规律,也包含着水路的疏密关系。由此可见在青花瓷的装饰方法中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它的影响。

3 对粉彩瓷的影响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其以线条纤细,色彩丰富、粉润雅致、光泽莹亮而风靡于世,历来就受到人们的赏识和钟爱,在陶瓷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粉彩是在康熙五彩(古彩)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制作的影响而绘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至今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清代的陶瓷艺术家在含铅的玻璃中,引进了“砷”元素,研究发明了“玻璃白”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玻璃白”呈乳白色不透明,烧成稳定等性能,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五彩方法,使各种彩料进行“粉化”。“玻璃白”在为陶瓷绘画打底色,就如同中国工笔绘画的用粉,用中国画的洗染法来突出明暗深浅、阴阳向背的艺术效果。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粉彩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题与构图上。

在题材上粉彩摆脱了以往瓷画匠人以版画、年画为范本的单一画法,采用宋元明清及同时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为摹本进行彩绘,将诗、书、画相结合的文人画这一形式移植到瓷器上,旨在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趣味。粉彩瓷的题材已涵盖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鱼虫及清供博古等各类画科。山水类作品一般选取山林的幽静小景,如云山飞瀑、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渔舟白帆、茂林修竹,庙宇台榭山间农舍等。点景人物多用红色或青色,十分醒目,如曳杖老者、携琴高士骑驴老丈之类。画面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一种中国文人的隐逸之情,令人遐思神往。人物类多写意作品,摹仿黄慎、任伯年等的画风。不仅有少女沉思、吹箫、春困、弹琴等仕女图,也有“米芾拜石”、“渊明爱菊”、“竹林七贤”、“踏雪访梅”、“携琴访友”等高士图;同时又有“加官进爵”、“福禄寿”等仙怪图。花卉翎毛鱼虫类,大多取材于传统的寓有吉祥之意的图案,如“富贵白头”,“喜上眉梢”,“八百千秋”,“安居乐业”,以及“柳间春蒸”、“绶带海棠”、“果蔬图”等等。所有这些题材都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

粉彩瓷装饰构图的表现手法、设色都近似中国绘画;新颖多变,疏密结合、取材广泛,或工或写,工笔中但见点点线线,细腻而不繁琐、清爽自然;写意中线面结合,清康熙中、晚期出现的低温釉上彩瓷器,是由珐琅彩衍生而成的新品种,至雍正时盛行。又称“洋彩”与“软彩”。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画法上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粉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会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例如;何许人粉彩雪景瓷板画《雪满梁园》,描绘宋朝汴京八景之一的“梁园雪雾”。画面以界画技法布景,俯视构图,严谨自然又有气势。图中墨彩勾景、蓝色染栅、朱红点人,再配之以凌空之树竹、玲珑剔透之山石,整幅画面意境幽深高远。

由此可以说明陶瓷绘画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特点,而且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颂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璀璨的传统文化,让他们象宇宙万物一样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

[2]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旅游审美思想 篇3

关键词:儒道 审美意识 道 美丑观 虚实观 言意观 形神观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一 儒道两家审美意识的差异

儒家和道家,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中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潮和派别。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对中国几千年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分析老子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的关系之前,先从宏观上考察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反映的客观内容,以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現实的感性方式,成为审美意识的认识基础。”按照对审美意识的这种界说,它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它的感性因素更突出,更强烈。这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特点。审美意识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离功利目的,它是以审美愉悦作为目的的。由于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看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蕴含着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因而总与一定的社会功利及理性认识、思想观念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不可能彻底摆脱功利性。这两个特点,在儒、道的审美意识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以儒家的审美意识来说,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孔子的美学思想同其文学、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均是以仁学为基础的,是从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美学所在。孔子的审美意识是与他的政治、伦理学相联系的。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儒家的审美意识都很重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宗法制社会秩序的作用。如荀子的《乐论》就强调,乐应受伦理、政治的制约,他说:“乐者乐也……以道约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老子在审美意识上,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迥异。老子采取的是反功利主义的态度。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十二章)老子对于“令人目盲”、“耳聋”、“发狂”等等这些愉悦耳目之类的一般的浅层次的美进行了否定。老子还对恶劣的感性放纵和文明带来的诸如“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等等后果,提出了道论来加以匡正。老子的道论提倡的是向天的回归,这是一种感性的心理体验,体验到的是天地境界之美。这是一种独特的深层次的美,而不是前述老子所否定的一般的美。老子的道论,还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审美心境的问题。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及弃知绝圣,“涤除玄览”(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等等思想对道家审美心境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庄子就受到老子思想的极大影响,从而使庄子从人的存在的本真的角度,确立了超越伦理、超越逻辑的审美心境。

就儒道两家审美方式的差异来看,儒家在审美方式上主张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真的统一。道家则不同,它在审美方式上要人们超越现实的存在去领悟天地之大美,这就是老子和道家所说的“体道”。“体道”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方式。学术界普遍认为,儒道两家在哲学上的差异是: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儒家尚实际,道家主幻想,等等。这些区别,无疑是儒道两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不同的根源所在。

二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道论

老子的道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在《老子》书中,“道”的义是多样的,它既指宇宙乃物本原的意义,又具有事物发展规律的意义(包括某一事物的具体规律)。但是,道的最重要的含义,是老子对“道”所赋予的本体论意义。

“道”的本体论意义的重要表述,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老子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是说按它本来的样子(自然)而存在,从而成为万物的根据。所以,道表征的是一种自然之美。老子对自然界、社会、艺术,都是崇尚以自然(天然)之美为旨归,即把自然看作美的本质。

老子和道家崇尚自然之美,其“自然”的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反对卖弄和做作。其崇尚自然美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南北朝的钟嵘标举“自然英旨”(《诗品·序》);唐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即忆旧游抒怀》),宋程颐,提倡文章应如“化工生物”,“且如出生一枝花,或有剪裁为之者,或有绘画为之者,看时虽似相类然终不若化工所生,自有一般生意。”(《二程遗书》卷十八)在清代,如刘熙载也认为:“极炼如不烁,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艺概·词曲概》)总之,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思想家都高扬自然之美。可见其《老子》道论提倡的崇尚自然之美的思想影响是多么深远!

三 老子的美丑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对美与丑关系的辩证认识,是他的审美观的重要内容。老子精辟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关于美与丑的辩证思想包含着如下内容:一是对人为之美,人为之善的否定;二是强调美与丑、善与丑的相互依存关系;三是美与丑、善与恶相互转化。老子的美丑观强调的是审美的差异性、相对性、对于提高人们对美丑、善恶的辨别力和审美水平,有启发性意义。

老子的美丑观除了贯穿美与丑的矛盾、对立和转化,从而强调审美的相对性外,还贯穿着对人为的、外在美的否定,而强调自然无为的审美活动。这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庄子直接受到老子影响外,如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鄙弃世俗琴瑟之声,崇尚天籁的审美情趣的。再如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表示了对自然美的赞颂,以“天籁”为最美音乐的观点,也是受到了老子“大音希声”的影响。

总之,老子的美丑观所否定的只是现实生活中人工的、有为的、外在的美,以及仅仅给人的感官刺激并将人的情感纳入“礼”的规范中的审美活动。而对颐养人的生命,陶冶人的情操的审美活动和自然的和谐,则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老子的虚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又一重要的审美范畴。这一范畴,也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这就说,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现世界的天地万物与本体的“道”一样,都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这是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统一。老子“有天相生”的思想,以及把“无”放在首要地位的倾向性,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

如果说,先秦时期“虚与实”这一范畴,除庄子在美学的意义上使用较多,它基本上是哲学范畴的话;那么,在魏晋时代,“虚与实”就更多地运用到美学领域,成为必要的审美意识了。这一时期尤值得一提的是,刘勰的隐秀说与钟嵘的滋味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是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旁以卓绝为巧。”刘勰在这里所说的隐与秀的关系,实际是隐显、虚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只有隐显统一,虚实相生,才是具有无限魅力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中国古典传统的审美观——含蓄美。艺术含蓄美的实质就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钟嵘的“滋味”说也是提倡隐显统一的含蓄美。总之,魏晋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就其渊源来说,不能不说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尤其是虚实观念的影响。唐宋以后,“虚实”说的适用更为普遍,几乎遍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大体说来,“虚实”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就审美来说,是由艺术形象实的有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虚的无形的部分;或由虚的无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实的有形的部分,即“实中见虚”,或“虚中见实”。二是就艺术创作来说,处理好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只有把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结合起来做“虚实相生”,求得“似与不似之间”,才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五 老子的言意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这就是说,作为万物本源或宇宙本体的“道”,人们无法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去表述,老子提出了用“静观”、“玄览”的方法反观把握它,这是一种近乎直觉的默悟和心领神会,而不是用普通的言、意去表述。老子的这种言意觀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但却把人们的思考引向了一个深远的世界,启示了人们去求解言外的审美趣味。

老子的言意观在庄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这是对“言不尽意”的发挥。“得意忘言”同老子的“静观”、“玄览”一样,都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它能使人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境界。魏晋时期,王弼综合了老庄在言意问题上的观点,把象、言、意联系起来,提示了三者关系。他在《易经·略例·明象》篇中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又说:“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探求文学艺术的特征,对我国古典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 老子的形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形和神的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又是美学史的重要问题。老子最早从哲学上讨论形神关系问题。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形而上的,事物的内在本质;“物”是形而下的,事物的外在表现。“道”和“物”的关系体现在每个事物的身上,从某个角度说,是形和神的关系。庄子对老子的形神观进行绝对化的发展。他重神不重形,认为形神是可分离的,提出了“形残而神全”的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它在启发人们用形神兼备的观点去进行审美活动方面,却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从美学的角度看,形和神这对审美范畴,是从老子开始提出的。他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道和物的关系,强调形和神的统一。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中,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被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作了不同的发展:有的进一步强调阐发了形和神的统一;有的只强调形和神的某一方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形神关系的看法。究其源,皆受老子思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1年版。

[3] 许抗生:《老子与道家》,新华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4]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 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年版。

[6] 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旅游审美思想 篇4

中西方园林比较

——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

中文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通过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的比较,来了解环境艺术在园林艺术方面的审美体现与思想差异。

关键词: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环境艺术。园林艺术。审美体现

。思想差异

英文摘要:The botanical garden is the humanity builds esthetic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sing the nature which the ideal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applies to know and the thought centralism manifests.But China and the West botanical garden different the style is different as a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is unique.Through to the West botanical garden art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understood environment art manifests esthetically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art aspect with the thought difference.关键词: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ultural tradition Environment art Botanical garden art Manifests esthetically Thought difference

绪论:这学期我们上了中外园林史的课程。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目录:第一章

中西方体系及特点····················

1第一节

东方体系·······················1

第二节

西方体系·······················1

第三节

园林特点·······················1

一、东方园林··························1

二、西方园林··························2

三、东西方园林代表(附图)············第二章

思想差异····························2 第一节 中国的美学思想·················2

一、自然山水审美观························2

二、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2

三、意境美································

2四、朦胧美································2

第二节

西方美学思想···················3

一、“唯理”美学··························3

二、人工美································3

三、形式美································3

四、明晰美································3 第三章

审美差异及实例·····················3

第一节

审美差异及体现·················3

一、人工美与自然美························3

二、形式美与意境美························4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4

四、明晰与含混····························4

五、唯理与重情····························4

第二节 实例对比·······················5

一、上海豫园······························5

二、勒诺特式园林代表---凡尔赛宫苑··········5

第一章

第一节 东方体系

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第一章 第二节 西方体系

起源于古希腊,其于西元前5世纪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型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

第一章 第三节 东西方园林代表(附图5-8)

古典园林:苏州拙政园、苏州网师园、扬州瘦西湖、杭州刘庄水竹居;近代园林;日本庭院:枯山水庭园、林泉山水庭院。意大利园林:台地式别墅园、阿馬爾菲海岸;永久的光荣--法国园林:宫廷式花园、古代寺庙园林、凡尔赛宫;情感的自然--英国园林:自然风致式园林;理性的光芒--德国园林:杜塞道夫民众公园、国家自然公园;美国园林:夏威夷海滨、黄石公园、迪斯尼乐园。

第一章 第三节 园林特点

一、东方园林

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二、西方园林

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美学思想

在对园林美的追求上,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借景生情,托物言志,从而产生“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刻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与典型化的;它强调的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一、自然山水审美观

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从文字上可以追溯到《诗经》。自然山水园林最初产生于魏晋时期,当时老庄玄学流行于世,天地自然、朴素、无为被奉为“大美”,“至美”而备受称赞。庄子在《知北游》中言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不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山水自然美被社会普遍自觉地当作了审美对象。山水游览,山水诗画兴起,人们或融身于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修身养性,或潜心于画,以咫尺之幅显千里之美,或作诗吟诵山水之丽。其后历代山水游览,山水诗画长盛不衰。这种自然山水审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兴起。如苏州拙政园中堆山理水,水面曲折往复,岛屿间列,亭榭奇石时提到自然山水审美观。

二、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最基本的特点之一。阴阳学说另一重要观点是“中行”,中行即处理事物上恰到好处。阴阳学说美学观深刻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虚实相生的环境设计艺术,阴阳说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思想反映在环境设计中表现为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相生,阴阳太极图中相生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衡模式也是空间布置的理想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造景风格,“天人合一”把天、地、人这三材看作是相互贯通的,整个系统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具有部分体现整体的自相似性,以小见大、以景生情的中国古典造景艺术就是从这一点出发,以具体而微的缩微景观来体现广阔的自然美景,如园林中广泛使用的叠石、盆景、小桥以小尺度的景物来表现大尺度的山林景观。

三、意境美

意境美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概念,起初用于诗词鉴赏和评价。“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和“情中景”、“景中情”等美学思想成为评价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成为评价城市环境景观的最高标准。园林的设计也不仅仅是叠梁架屋、栽花种树、堆山凿池,而是运用心灵的智慧与情感。通过展示风景,体现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园林设计、绘画和诗歌有着某些共通的特征和创作原则,但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创造一个满足人们观赏需要、容纳一定的行为功能以及符合具体物质条件的空间场所,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者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观赏者产生美的联想。

四、朦胧美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虚实相生。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理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手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

第二章 第二节 西方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史的开端是古希腊罗马美学。最早提出“美在比例”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他们十分注意审美现象的数学基础,力图为艺术家找出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比例、对称。这种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对西方的各类艺术诸如绘画、音乐、建筑、园林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西方人追求美的本质是因为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可认识的,并可以表达为一套明晰的逻辑性概念系统。主要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在比例说”,并由此推广出对称、和谐、规则等形式美的原则。

一、“唯理”美学

西方古代常以认识论作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准则,人们每认识一点自然规律和法则就会用来改造自然。在西方哲学中,人与自然便较多的处于对立状态,要么人战胜自然,要么人对自然产生恐惧和敬畏,这在西方古典艺术中表现得很充分。因而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西方人会花大力气来磨平石块、修剪树木花枝,使其达到对称、均衡、整体化一的标准,并以此来体现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另外,在欧洲的哲学思想中还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理论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强调整齐、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

一、人工美

中西园林形式上的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的特点是讲求几何图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形式上整齐化一,均衡对称。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立足于人工方法来改变其自然状态,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从而形成了欧洲大陆规则式的造园风格,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认为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二、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律。罗马时期的维特奋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三、明晰美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

第三章 第一节 审美差异及体现

一、人工美与自然美 中西方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讲求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而中国园林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二、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园林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景”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但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也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它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四、明晰与含混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中国人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从而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五、唯理与重情

在西方,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它们强调整

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中国古典园林则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诗词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模式下,人的价值赋予了自然,导致了自然的变化;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的“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西方园林展示的是宇宙的物理秩序,是一种自然的情与理,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第三章 第二节 实例对比

一、上海豫园

在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可以说豫园在使用建筑构造来显示空间的变化性和丰富性上是最努力的,通过亭、榭、廊、墙、桥、柱杆、格栅等元素的各种组合,演化各种曲折变幻的空间和景致。然而,中国园林的真正追求并不是这些,虽然它也讲究空间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应是含蓄的、非直观的建筑性表露的。所以,豫园在这方面虽然尽了极大努力,但整个园林则显得趣味有余但意味不足。

二、勒诺特式园林代表---凡尔赛宫苑

勒诺特的园林与自然之间不再需要清晰明确的界限,更不需要围墙。在他的设计中,大自然被巧妙的用来烘托气势磅礴的气氛,这种与自然新的关系产生的效果超过了从前的古堡和庄园花园,也超过了以往意大利等任何地方的花园,它并不是在向自然挑战,只是人工的一种展现。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参考文献:[1]《知北游》 庄子; [2]《建筑十书》罗马 维特奋威;

[3] 宗柏华 中国园林艺术概观

科学出版社

1987年

[4] 百度图片

附图:扬州瘦西湖 苏州拙政园

杭州刘庄水竹居苏州网师园

近代园林

枯山水庭园

林泉山水庭院

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意大利阿馬爾菲海岸

法国宫廷式花园

古代寺庙园林

凡尔赛宫

英国园林

德国园林

德国杜塞道夫民众公园

德国国家自然公园

美国园林

黄石公园

迪斯尼公园

上海豫园

中国旅游审美思想 篇5

海德格尔基于基础存在论,展开对存在的.追问.在海德格尔那里,审美主体不复存在,而代之以此在.此在是通达存在的必由路径,在本性上,此在即在世界中存在.时间性是此在在世存在的根据,此根据消解于虚无之中.“在之中”整体是一种存在建构,其本性是世界的拒绝.由此规定了存在的悖论,即存在即虚无.由此,海德格尔解构了审美主体论,为美和艺术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

作 者:张贤根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3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B516.54 关键词:此在   审美主体   在世存在   时间性   虚无  

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 篇6

11新闻0班 胡丹丹 学号:20114418 【摘 要】

在观看名胜古迹时,可以使人感受古代文化的气味,民族风土人情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从中找寻历史发展的脉络,探寻地方或民族发展的轨迹;看名山大川,可体验自然的鬼斧神工,想象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受大自然巨大而神奇的气力;看自然及其植物,体验自然生物的多样性,想象自然物种的起伏兴衰,从而感受自然创造生命的神奇过程,汲取人类生存的意义,激发孩子保护自然,珍惜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大自然深奥神奇,赋予青少年驰骋想象的天地,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升华自己的理想境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

旅游资源、审美、赏析

【正文】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美的活动,集合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于一身。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消费要求不断提高,旅游能够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在人们心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旅游是现代社会引人注目和追求的潮流与时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社会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旅游者的行列中,踏上了领略名胜之美的征途。中国风景名胜集中国大地自然美和人文美之精华,能给人以美感、熏陶、认知、遐想、舒畅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我们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方式。我们选择旅游,以阅读大地和解析人类社会的名义,领略、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中华风景名胜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主要具有“娱目欢心”、“山水比德”、“感物造文”、“润色鸿业”的文化功能,而且山青水秀之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居者精神愉悦,并且健康长寿!可以让我们将日常承担的繁重的社会角色暂时卸下,轻松地置身于天穹之下、大地之上,徜徉于青山秀水和人文胜迹之间,带着新奇、冲动、激情与渴望,以轻松自在的心情,自由行走、观看、攀登、体验、遐想、抒发、渲泄及交流。去尽情感受那大自然的美好,去用心阅读那令人回肠荡气的人文历史画卷,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高,心灵得以慰藉,这是何等奇妙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爱好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景观。而自然旅游资源则是指那些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爱好的、由于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就是审美。

自然旅游资源接其形态特征和成因回纳为以下几类:

1、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如山地景观、喀斯特景观、丹霞景观、砂岩峰林景观等;

2、水体景观旅游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各类泉水;

3、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和各种野生动植物、海洋生物;

4、自然地带性景观旅游资源。如热带景观等;

5、天气旅游资源。如避暑、避冷胜地和四季宜人的温带与副热带游览地;

6、天气气象类。极光、云海等。

7、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如特殊自然现象等。在众多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中,那些分别以水光山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海滩、宜人天气和珍禽异兽、琼花瑶草为特色的景象组合,往往形成不同风格的著名风景区,成为人们观光揽胜、避暑消夏、度假疗养和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旅游胜地。

在大自然中,我们要如何欣赏自然能资源旅游美,有哪些特点,这都是我们要把握的。首先来看看有哪些美。旅游资源的形象,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旅游资源的色彩极其丰富,五彩缤纷。这些色彩主要是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雾云霞及阳光构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

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气、水色、植物色等。听觉美:鸟语、风声、钟声、水声等。

嗅觉美:花的芳香、陈酿、丰美的肴馔、水果、清新的空气等。

协调美:

1、物态协调美:是指人类为了审美的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修建亭、台、楼、阁),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旅游资源的审美效应。

2、心理协调美:是指通过自然风景联系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来反映崇高的风尚、道德、伦理、情操、美好的心灵等,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进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风情美:

1、独特性;

2、神秘性;

3、真实性;

4、体验性。

美,是风景名胜的强大吸引力之所在,而风景名胜之美,则源于自然山水之美,源于历史与人文之美,源于民俗风情之美。

自然之美,它是以一种宇宙的大力、万物的造化和大自然的关爱,通过名山大川、浩瀚林海、奇花异卉、珍禽异兽及变幻莫测的气象气候景观等美焕绝伦的自然形态,向我们展现大自然的真实面貌和揭示大千世界变迁和演进的自然规律。自然之美,以其美学与科学的有机融合,唤起我们了解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并且给人的心灵以启迪、抚慰或震撼!而人文之美,则是那些存在于先祖聚居的文明发源地以及那些附丽于名山大川间的人文胜迹与当代社会民俗风情和时尚所蕴涵和折射出来的人类先祖先辈的物质与精神创造灵光,通过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园林、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景观等辉煌灿烂的人文形态,向我们体现人类审美观念和标准、历史发展轨迹与规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中蕴涵的人们智慧和创造的力量。相对于自然景观的物质实体性而言,人文景观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精神文化的内涵,它们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与历史文化哲理。人文景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为载体,有形的物质文化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涵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了颇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人文之美,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凝聚,我们从那些看似平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中,能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做人处世的根本态度,去了解、追忆、体察和憧憬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辉煌。

现代人都具有崇尚自然的情结,亲近大自然更是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闲暇时间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钟爱,中学生也需要鸟语花香的世界,渴看到大自然中与天地交流,在赏心悦目的游览中使疲惫的身心得到调节和放松。高中学生也较多地追求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体验和感受,享受自然赋予人类的聪明与灵感。更何况我们这些眼光更加犀利的大学生呢?

我想以下四点时相当重要的:预备心境、把握时间、把握角度、选定间隔 在欣赏时我们应该注重从这些方面去体验:

一、定点――散点法:

㈠定点透视法――静态观赏。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正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

㈡散点透视法――动态观赏。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观赏的活动性。

二、分离欣赏法:

在旅游资源审美中,将特定的对象从四周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剥离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足的效果。

三、联想――想象法:

联想――想象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法,它可使旅游者享受到一种“活化”的形象,使美感得到深化。

㈠联想欣赏法:主要指旅游资源以一种“感性魅力”来触动观赏者的生活积累,这种触动唤醒了观赏者所直接感受的对象(旅游资源)与自身的审美经验记忆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而产生出新的审美对象。

㈡想象欣赏法:想象主要表现为,不仅感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旅游资源,而且还能在观赏者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四、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是旅游资源审美中令人沉醉的境界。㈠触景生情:观赏者在旅游资源审美中,由于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的触发,而引起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其特点为“因物起兴”:一是不同情感对应于不同的对象形式结构;一是不同的美感有着不同的心理基础。

㈡缘情择景:是指旅游者,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特定情感需要的旅游资源,寓情于景,把内在的情感投射于外在的旅游资源上。

触景生情与缘情择景的区别:触景生情使旅游资源得到了情感形式,而缘情择景却使情感得到了自然形式。

那么,走进自然看什么,怎么看?我国历来把欣赏大自然以为是“外供线人之娱,内养仁智之性”的高雅文化活动,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方式。在观看名胜古迹时,可以使人感受古代文化的气味,民族风土人情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从中找寻历史发展的脉络,探寻地方或民族发展的轨迹;看名山大川,可体验自然的鬼斧神工,想象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受大自然巨大而神奇的气力;看自然及其植物,体验自然生物的多样性,想象自然物种的起伏兴衰,从而感受自然创造生命的神奇过程,汲取人类生存的意义,激发孩子保护自然,珍惜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大自然深奥神奇,赋予青少年驰骋想象的天地,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升华自己的理想境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转转公园,那里是微缩的自然景观,亭台楼榭、花草树木、小桥流水、山石景观都有。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玲珑的假山,潺潺流淌的小溪,呈现给我们的是和谐、美丽、纯净。动物园里天鹅伸着长长的脖颈,不时展开雪白的翅膀上下翻飞,显出高雅端庄;长颈鹿独自傲立,仪态优雅;敦厚的大象如盘石一般稳重;灵巧的猴类动物上窜下跳,表现出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特质;孔雀有意要与人比美,等待它展开那美丽的屏,你得煞费一番心劲;虎狮咆哮时显示出勇猛威武之美。这一切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长廊和楼阁以及碑刻中记载着历史,它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题刻在里面,并沉淀着人类文化传承的经历,是历史的缩影,其价值相当厚重。

中国旅游审美思想 篇7

一、确立“以美启真”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

体育审美教育中的“以美启真”指的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遵循美学、审美教育规律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规律, 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和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 深入挖掘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美的因素, 让学生感觉到体育中的优美感、崇高感、倾慕感、景仰感、欣慰感等各种美的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使广泛的审美因素成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术的先导, 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寻找快乐、发现快乐、享受快乐、体验快乐, 提高审美情趣。另外,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挑选和组合, 教学程序的巧妙设计, 把教育内容置于伟大体育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在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的同时, 身心也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以美启真”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

1. 利用体育审美教育活动中大量的审美因素, 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部动机和学习兴趣。

美的事物具有可以引起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强烈愿望和神奇力量, 不论什么事物只要与美联系起来就会引起主体的兴趣。而主体对美的感受可以被引入生活和实践的其他方面, 甚至是全方位的, 这是因为事物给主体美的感受积累起来的体验是可以“迁移”的。在体育教学中, 人的姿态美、造型美、动作的和谐美等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的美学要素的分析, 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内部动因,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 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供良好的动机背景。教师在进行体育审美教育的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用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由此可见, 学生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多种多样美的感受和体验是他们产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这样的催化剂成分越浓, 含量越高, 他们的学习动因就会越强烈。

2. 借助蕴涵于体育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审美活动, 发展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心理能力。

审美活动必然是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全面参与的过程, 离不开感知、想象、理解, 它是融合了精神的兴奋和身体感官感受能力的全身心的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审美活动, 这些审美活动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把学生的心理体验导向更高层次和境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体育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因素, 促进学生多种心理能力的协调发展, 用美的丰富性和自由性激发学生某些潜在的或是被不正确教育方式所压抑了的心理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利用这种完备的心理结构更好地完成认知活动。

3. 在适当的条件下, 让审美因素成为学生掌握真理的特殊工具。

“以美启真”就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育环境中的美的深入挖掘, 让学生了解体育美、感受体育美、创造体育美, 从而建立一种具有丰富情感性的审美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教学内容同质构, 让学生在美的感受和创造中学习体育文化知识, 掌握体育技术、技能, 进而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在体育审美教育教学活动中, 以“以美启真”就会凸显它的育人价值, 通过丰富的体育审美因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和愿望, 也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学习。

4. 借助丰富的审美因素改善体育中的束缚性和强迫性,

增强其自由性和活力, 从而使学生乐于自愿接受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

体育教学中包含许多“以美启真”的因素, 其中, 竞争精神、规则意识、合作精神、责任感、意志品质等都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道德观与世界观。在长期的实践中, 忽视了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的培养, 或是通过灌输形式进行的, 带有过多的强制性, 学生很难在认识活动中做出细腻的情感反应。因此, 在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时, 必须同时引导他们从情感、美感的角度细致地进行体验。体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 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规范, 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意识社会责任和义务, 从而为建立良好的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使对学生行为、道德意识的培养, 变为对自由意志的培养, 这样的体育教学就具有了“以美启真”的美学意义。

5. 利用体育审美教育课程与审美氛围, 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从而树立美好的生活理想。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它能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审美性的情感体验将能够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又将必然地影响到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帮助他们确立美好的生活理想, 使他们的生活目标变得更加高尚。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的教育形式借助理性的审美感与道德感, 把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 进而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自由选择, 从而化解道德理性与个体感性欲求矛盾引起的焦虑和不安, 既使个体行为中感性冲动的盲目性得以净化, 走向理性自觉, 又使行为中理性冲动的强制性得以弱化, 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 这就是“以美启真”的体育教学的真谛。马斯洛认为, 人自身越完美, 他知觉的世界就越完美, 而人知觉到的世界越完美, 世界就会变得越完美, 因为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能动关系。这正是对真、善、美的深刻表达。

摘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审美教育也就没有所谓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中蕴涵着许多审美因素, 这种蕴涵“以美启真”审美因素的体育审美教育理念,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 从而树立美好的生活理想。

关键词:以美启真,体育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杜文.大学体育文化中的审美教育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66-76.

[2]张建平.体育教学的人文观[J].体育文化导刊, 2000, (4) .

略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 篇8

一、把握美的特性

在教學中要渗透美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首先把握美的特性,并将这种特性变为教学艺术的特性。

第一,形象性。美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美的形象是生动的、新颖的、独特的,并且符合对称、比例、变幻、多样统一等规律,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它能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记忆,给人以想象和启示,引起人的喜悦和同情,使人心旷神怡,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美就是社会生活中使人产生愉悦心情的感性形象。

第二,情感性。美之动人,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动人心弦。社会美蕴含着历史创造者的感情,艺术美更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倾注了他们的爱憎之情,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力量,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美的事物总能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创造性。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改造的结果,人类自告别动物界以后,就不断地进行着美的创造。任何美的劳动产品、社会现象、艺术作品都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没有人的创造,就不会有美,这不仅从历史进程来看是如此,从具体事物来看也是如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艺术的进步,人类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创造的领域不断扩大,美的成果越来越丰富,美的程度越来越高级,足以使人们感到新奇、赞叹和陶醉。

第四,愉悦性。美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可以使人休息、娱乐,陶冶人的性情,能给人以清新、向上、愉悦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坚持美的形象性,把形象与知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坚持美的情感性,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导行;坚持美的创造性,创造出独特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和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美的愉悦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兴味盎然,学生愿学乐学,这一切都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

二、精心筛选美的材料

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是指山水、田野、海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之美。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它包括实践活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社会风尚的美、生活环境的美等等,其核心是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艺术美是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形象性的反映。当今世界,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真可谓美不胜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美的材料,古今中外,十分丰富,取之不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人类勤劳勇敢、顽强不屈地发展生产,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先进阶级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浴血奋战,为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和自由解放而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既艰难曲折,又多姿多彩,具有令人激动、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这种推动社会进步、追求社会美好理想的崇高美,是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引导学生行为方面,充分利用英雄美的感召力和榜样的作用,效果会更佳。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不充分展示社会风尚美和道德美。此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诗词、绘画、寓言、文学艺术形象等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在教学中适当地挖掘利用,发挥其审美作用,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营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的内容和形式,营造出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让学生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导入有新意、有气氛、有深度,不仅引起兴趣,而且留下悬念;课堂结束语不仅概括性强,而且有知识情感上的升华,能掀起教学活动的高潮,对学生有极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开合有度,使学生领悟到教学的节奏美和结构美。富有独创性的板书、精美的教具(图片、录音、录像)、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启发式提问和质疑、少而精的论述和剖析、动静相宜的体态、轻重起伏速度相宜的语调等等,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给他们带来美的愉悦。概念的讲解,原理的论证,理论的运用,都刻意求新,不仅选用新材料、新观点、新信息,而且在方法上有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和新的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体验到美的存在。所有这些,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潜质和审美潜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四、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

教学能否具有审美性,关键在教师。一方面,教师要把以美育德提高到教学原则的高度来认识,自觉地依照美的规律去指导教学活动,创造教学艺术,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按照教学规律完成的有特定目的的活动,而且是立美、审美的过程。没有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孜孜求美的精神,教学的审美性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眼中,既是教育者,又是被审美和评价的客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视野和评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按部就班完成教学操作任务的教书匠,而应以为人师表、具有人格魅力的审美形象深印在学生心中。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分析判断、组织协调、自我调节等能力;具有行为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非权力因素教育和影响学生。

总之,教师在内在气质和外表风度上,都应树立令学生心悦诚服的、可亲可敬的师表形象,从而产生美感。教师对自身人格形象的追求,对于确立教育的审美性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教导处成员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交通补助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