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指面向图书馆业务管理而设计的应用软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图书馆的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期刊管理、书目查询和参考咨询等业务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篇1:

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希望可为图书馆智能化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图书资源信息化的建设

图书馆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到图书馆服务管理中,可以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在设计和开发图书馆系统软件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將图书馆服务管理进行更新和优化,让图书馆的工作完成自动化操作。图书馆自动化操作过程的转变是有一定的过程,这种自动化操作改变了原有的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操作的借书过程,这种借还书的操作不仅过程复杂、容易出错,还浪费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时间和劳动力,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做相同或是相似的工作内容。而图书馆服务管理系统完成自动化操作后,借书和还书的过程就简单得多了。当读者来图书馆借书时,只要在查询电脑中,输入想要外借图书的名称、作者、关键词、出版社或是类别中的任意一项,就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的书籍,而且这种查找的结果非常精准,可以准确到具体在哪一个书库的哪一排、哪一架。每本图书在到图书馆上架之前,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对每一本图书进行分类,这样分类好的图书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图书上架和查找图书。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的图书馆当中就已经将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完成日常的对读者服务的很多功能项目,比如纸质图书的外借、续借、归还、馆藏资源检索、读者信息、制作借阅证、编目新到馆图书、订阅图书、报纸、期刊等等。图书馆管理系统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解决了很多以前只能用手工进行操作的图书馆日常业务,比如,以前当读者来到图书馆想要借阅图书的时候,需要读者告知图书馆工作人员想要借阅图书的具体书名,如果这位读者并没有确定是想要借拿一本图书,而是想外借某一类的图书,这就需要读者告知图书馆工作人员所需要借阅书籍的书名关键词,然后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到书库当中进行查找,查找的方式也比较的繁琐和复杂,图书馆工作人员既可以按照读者给工作人员提供的书籍名称进行分类,然后在这本书所在的大类当中进行查找。同样,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以按照读者所提供的书名,按照首字母的顺序进行查找,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查找方式,都非常慢,并且不容易很精准的找到读者需要的图书。而当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读者找到这本读书以后,需要将这本书的书名、读者的借阅证号码、读者姓名、以及外借的时间等等信息都记录在这本图书借书卡当中。而当读者看完这本图书,想要归还给图书馆的时候,同样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将这本书的归还时间记录在图书卡当中,并且将归还的这本书进行上架操作。而将图书馆管理系统加入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当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图书馆管理系统见面中输入读者想要借阅的书籍名称,或者是书籍的关键词,就可以在系统当中进行检索,这种检索的范围可以涵盖图书馆馆藏资源当中的所有图书资源,因此这种检索的方式既快捷,同样还能够很精准的找到某一本图书,或是某几本图书具体是在哪一个借阅室的哪一个书架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这本书的具体信息以及所在哪一个书架的信息记录下来就可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读者去到指定的书架当中拿图书,或者由读者自己按照这本书的所在的具体位置,自己去拿这本图书,找到这本图书以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同样会在图书馆管理系统当中将这本书籍外借给这位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只需要打开图书馆管理系统当中的外借界面就可以完成操作,并且操作非常简单。首先,先扫描读者的借阅证信息,通常读者的借阅证上会有类似于条形码或者是二维码的图标,它可以作为每一个读者的个人信息,当读者来到图书馆,要外借图书的时候,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可以对这个二维码图标或是条形码图标进行扫描操作,这样图书馆管理系统当中的外借界面就会显示出读者的个人信息,然后在读者信息界面扫描这本图书的条形码,这样就完成了这本图书的外借操作,这本书已经记录在这位读者的借阅证当中,读者就可以将这本图书拿走进行阅读和学习。因此,这可以说是早期的图书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方式。但是,只能说这种图书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融合的方式还是比较浅显的,并没有进行深度的融合,并且很多图书馆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虽然,很多图书馆都引入了图书馆管理系统来处理图书馆的日常业务以及一些基础性的业务,但是为了保证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为了确保图书馆管理系统不受到迫害,防止不良分子以及别有用心的人和黑客通过其他方式来登录图书馆篡改图书资料、盗取读者信息,因此很多图书馆虽然引入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将图书网管理系统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因此,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有两台工作的电脑,一台连上互联网用来与读者进行线上交流、查找图书资料、检索信息等等,而另一台电脑只是连接了图书馆的内网,也就是局域网,并没有同时连接互联网,那么这台电脑就不能够通过连接互联网的方式与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只能够满足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这种运行的方式还只是图书馆范围内的局域网。

三、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已经和各行各业相互融合,图书馆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馆内的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日常工作,与传统借阅图书的方式相比较,现在的借阅管理系统可以很轻松为读者服务。比如,当读者来借书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读者的借书证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显示读者信息,然后将图书的条形码录入到这个读者名下即可。工作人员已经在前期将图书的所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最终再为这本书排上条形码,就可以很快捷的完成读者借阅工作。现有的图书借阅系统已经具有高效、快捷且安全的借阅功能,不仅如此,图书馆系统还具有检索资料等功能。图书馆要结合现代趋势,对图书馆进行更新和改造,让读者在图书馆中不仅可以借书看书,还可以查找学习资料、也可以上网浏览网页。

作者:代云韬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篇2:

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摘 要]随着RFID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地受到图书馆的广泛重视。该文分析了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组成及技术特点,并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提出了RFID技术进一步适应高校图书馆的方法及应用设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图书管理系统;应用

[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也称为电子标签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雷达技术的发展。在很多领域中将取代条形码作为无线远距离识别的应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图书档案、门禁收费、资产管理、交通物流等领域中。RFID技术正以极快的速度走入人们的生活。

1 RFID图书管理系统及功能

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部署相应的RFID硬件设备,用来识别、追踪和保护图书馆的所有资料,通过RFID系统实现图书借还、顺架、定位查找、馆藏盘点等功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资料处理的效率。这里以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介绍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特点。

该系统根据面向的两类用户——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分为2个平台和4个子系统。一是图书馆RFID管理平台面向图书馆工作人员,包括电子标签转换子系统、馆员工作站子系统、图书安全监测子系统。实现借书证管理、标签转换、查询统计、数据维护、图书监测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图书馆RFID服务平台面向读者,包括自助借还子系统、实现图书自助借还、图书查询等功能。其中主要设备包括[1]:

(1)无线射频(RFID)标签。RFID芯片可以嵌入黏性标贴中,随着标贴牢牢地固定在书本上,每个标签可以保证10万次读写,记忆功能不会受温度、光线等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读写质量,甚至标签表面污损、磨破也不会对其使用构成影响。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RFID标签可进行信息存储,如,存储图书信息(书名、作者、索书号等)及所在图书馆、书架信息,读者借阅信息等更多其他内容,这样就等于给图书建立了电子数据档案,为图书流通系统传输射频识别信号。识别带RFID标签的图书时,读者不用一一打开图书就可以同时读取多本图书的记录,改变了以往逐一手输读取信息的方式,提高了识别图书信息的精准率,简化了图书流通程序。更为重要的是,RFID标签中的信息可以反复擦写,能适应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进行相应软硬件的升级,方便日后图书信息管理。

(2)服务器或工作站。这是整个RFID系统的核心部分。服务器中安装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存在接口,执行着信息交换和处理的中枢职能。当服务器接收到从图书馆各个地方阅读器传来的信息后,随即将信息反馈到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中,由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最终指令并向RFID服务器发送,由服务器指挥各个终端执行命令。RFID服务器可根据图书馆的馆藏特点进行修改制作使用接口,并可安装各种PC BASE的硬件及各种Windows操作系统搭建的RFID应用系统和管理平台,实现对RFID系统各个终端设备的管理和监控以及对各设备和应用系统即时状态的查看,并实现对历史纪录的报表和统计功能。

(3)移动式盘点系统。以往图书馆盘点图书时,工作人员需手工取下每本图书查找并输入每本书的条码号,由于图书馆藏书比较多,盘库工程耗费人工多、时间长,且出错的几率也比较大。相比之下,使用移动盘点系统后,工作人员不用挪动图书,只需手持读写器扫描各层图书,可一次读取多本图书的信息记录,并及时发现和更正馆藏信息中的错误,让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更加准确,快速实现对图书资料的盘点。移动式盘点系统除了可以完成数据采集、上架及盘点操作外,还具有搜寻、排序、纠错、剔旧等功能,扫描结束后还可使用数据接线或无线网络从移动式盘点系统导出各种错架、未上架、借出等馆藏的实时数据,在服务器中做出相关数据统计报告。另外通过移动盘点系统还可快速实现书籍的定位查找:对错架、乱架的图书,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读写器页面导航功能,瞬间就能搜寻出其所在楼层及书架的位置,解决了困扰图书馆多年的图书查找难题。

(4)自助借还书机器。使用自动借还书系统后,读者无需工作人员的干预,全部借书过程完全自主进行。使用时,读者只需面对简单而友好操作界面,按照系统提示的操作步骤进行:先点击触摸屏幕,放入要识别的证件,并在机器显示的虚拟键盘上输入自己的密码,系统认证通过后,显示下一页内容并且自动删除读者输入的信息,对读者的身份、阅读偏好等隐私进行有效保护。其次,读者在图书识别区域可以一次放入多本图书,并且书和书之间随意叠放,而无需逐一进行操作。这样的方法节约了读者的时间,缩短了图书流通管理的周期;另外,该设备还能让读者在借书流程操作完毕后选择打印该次借阅的凭条,提醒自己借书日期。如果忽略打印凭条,该自助设备会自动向该读者的注册邮箱内发送有关本次操作的记录,核实借阅行为并预防图书超期。图书还书系统还能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不受开放时间、节假日及安装地点、环境的限制,真正做到了全天候服务。

(5)门禁系统。以往的“条码+磁条”的图书管理系统为了防止失窃,还必须购置防盗系统。这种老式的防盗监控设备在使用中如遇到金属类的物品,就会经常发生报警,防盗系统的使用期限短,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就RFID的技术特性而言,其本身就具有防盗、监控性能。当读者选择好自己要借阅的书后,通过证件在自助借阅机上办理完借阅手续,这些信息由RFID系统自动识别生成相关数据,当读者途经感应门时,检测仪天线自动校对图书中的RFID标签信息,校对无误后,自动放行。相反,如果读者持有没有借阅或者没有按操作步骤借阅的图书,天线接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则会及时发出报警声音,从而可避免书籍的失窃,为图书馆挽回损失。另外,基于RFID系统存储、记忆功能,门禁系统还可统计进出读者的流量。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统计数据,方便图书馆掌握读者到馆人数,出入馆时间等信息,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制定合理、人性化的服务措施提供方便。如果使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卡通等证件,还可以对职工进行日常考勤考核,提醒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准时上下班,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调整与应用

RFID图书管理技术可普遍适用于各类型图书馆,但高校图书馆在引进这种项目时需格外慎重。因为各个高校图书馆具有不同的馆藏和管理方式,在引进该项技术时不仅要考虑购置资金、设备、人员等因素,还要考虑与原有图书馆管理应用系统的兼容和数据交换的接口问题。另外,还要兼顾师生阅读习惯、偏好、使用周期等具体情况,在技术和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和贴心的服务。

2.1 完成RFID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对接

在建立RFID图书管理系统之前,首先要对高校各个学院,特别是合并办学的综合类院校的数据库进行统一,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引进RFID系统。有时数据合并后会出现这些状况:财产账号连接不上,排序混乱,甚至数据丢失等,这就要求各个馆重新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库,最终形成各个图书馆之间共用的网络管理和数据交换系统。在接入RFID系统时,还要充分考虑RFID系统与图书馆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问题。目前,有一个国际通用协议SIP2,可作为图书管理系统与RFID自设备间的数据接口协议,它可以完成RFID系统与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互,规范两种系统相互运行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两者间的无缝对接,使两种系统衔接得更加流畅。在实际操作中,为避免这两种系统产生冲突与排斥,图书馆可要求RFID系统供应商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之间充分沟通,提供详细的RFID前端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软、硬件接口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两个系统间的整合问题,实现网络数字资源的共享[2—3]。

2.2 提升RFID系统识别能力

2.2.1 更改条形码识别范围。高校图书馆在合并前,都已有一套本馆的图书排列方法及各种条形码位,图书馆界对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针对这种普遍的状况,需要RFID技术人员在RFID中间元部件上修改读入标签区域的字段,增加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在系统读入的有效范围内进行识别,而不管图书上的条形码的数字是多少位。

2.2.2 调整识别的有效距离。任何一个先进的技术都必须由人来控制和使用,RFID系统也不例外。如:读者放入识别区域的图书、证件的时间太短,系统还未来得及反映,读者就匆匆离去,就会造成自动借还机器消磁功能暂时失灵;借书时,读者与读者距离太近,识别器太过敏感,引发识别器误读其他读者手中的图书标签信息;工作人员盘点图书时,盘点设备调频功率太大,无法正常识别标签,也就分不清书架前后上下的书。其实,这些都与读者操作规范与否密切相关。因此在建立RFID系统时,RFID供应商应及时给师生员工做相关的使用培训,教会他们在合适的范围、区域内规范操作,并调整系统合适的识别频率。这一类问题在刚刚安装RFID系统时较为突出。

2.3 标签转换

高校图书馆在合并办馆之初,各分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书目数据进行了大规模的回溯建库工作,形成了最终的统一自动化集成系统。如今各高校引进RFID系统时,都会面临两难选择:1)全面引进一整套RFID技术,建立新的数据库而放弃原有的数据;2)对已有的馆藏数据实行一些必要的技术管理改造,在原有的书刊目录资料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加贴RFID记忆标签。显然,第二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资金。

RFID技术要和各高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结合,实现管理与技术的平稳过渡。如今,综合院校校区分布比较分散,为方便师生高效利用图书馆,大部分分馆都已实行“通借通还”制度。因此,首先确定要实施RFID技术的图书馆并对目标图书馆进行大规模的RFID技术改造。在现有馆藏和师生还书资料上均加贴RFID标签,读入该书的条码并进行相应的数据转换。当RFID服务器接受到信号后,自动校验并储存该书的信息,以便系统日后的判断识别。这种加贴RFID标签后的图书不会影响在其他馆的流通,因为该书上已贴有条形码和防盗磁条,可以在其他分馆正常流通、上架。在分检图书时,还要注意分清读者还书的馆藏地点。学校按各个专业学科进行合并办学是各个校区图书馆的典藏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馆藏地是其他馆的图书,建议单独摆放并集中运回到非RFID馆。

2.4 增加自助借还机器辅助功能

高校图书馆安装自助借还机器,能够极大地方便师生借/还图书及查询。但借阅使用中,学生还是会碰到各种实际困难,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借、还书机器的功能。

2.4.1 光盘的借阅。经常有学生要求外借随书光盘,然而目前运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中,很多自助设备都没有开发光盘随书借阅的功能。学生想借阅时只能通过馆员工作站手工借阅,等待时间较长,无形中又给学生增加了一道障碍。一些书籍特别是理工科和外语类的图书资料,如果离开光盘的帮助,就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也影响了文献的利用率,造成一部分“死”书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其一,需在每张光盘上加帖专门的RFID光盘标签,参与RFID系统的识别。RFID技术人员在自助设备的主机上更改设置,增加借还光盘功能,并在机器的界面增加借、还光盘的按钮。借阅成功后,读者凭打印凭条到馆员工作站,由老师到光盘储存柜提取使用。 其二,另行购置RFID借/还光盘系统。

2.4.2 各项收费和延期。学校的各项收费由一卡通实现,包括图书馆的延期罚款、遗失赔偿及学生上机费等。在人员配备充足的RFID馆,可以设置专门的馆员服务站来解决这些较为复杂的流通业务。然而,在人员配备缺乏的馆,就可以开发自助借/还书机这方面的功能,参与图书馆日常业务管理。当然,这还会牵涉到学校各个部门,如一卡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卡通中心)。图书馆需与一卡通中心联系,由其派出工作人员对自助借/还机器进行各项数据与技术的认可测试,为每台机器建立卡通服务联网通行许可,共同合作实现自助收费的功能。另外,在机器上还可以增加图书延期等延伸服务功能。由技术人员在机器上预先设立好续借图书的项目、次数和借阅期限等,读者只需按显示提示进行操作即可。

2.4.3 自动柜员机投放地点。考虑到师生进出的方便,高校图书馆一般会选择在一楼大厅安装自助借/还书机,同时还兼顾机器的日常维护和使用安全。但是还存在师生必须亲自入馆才能使用的局限性。高校教师肩负着紧张的教学科研任务甚至承担着某些行政职务,他们到馆来查找图书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对图书硬件设施的使用率也不高。一些学生读者可能会选择教学主楼、通宵教室甚至草坪上读书学习,缺乏对借/还设备的体验。另外,从这几年来高校公用设施的安装状况来看,使用状况普遍良好,这与学生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不无关系。笔者认为,在校园人员流通量大的地方,如教学主楼,生活、办公区都可以按放该自动设备,让更多的读者享受到自助借/还书的乐趣。

2.5 加宽门禁系统的间距

高等院校每年都会制定课程计划,对师生上、下课时间,假期的制定与执行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作为师生员工考评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生抓紧课间、各种考试复习时间、放假前后等时段大量涌入图书馆借/还图书,给门禁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其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数量大;二是学生入馆时间段接近。以往的门禁系统通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刷卡通行,遇到上述的情况后,学生们在图书馆门前常常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刷卡通过。在此期间,图书馆不得不紧急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应用RFID系统的门禁系统,门挡距可以达到1米以上[4],甚至接近于门档距离,还可以同时识别多位读者的身份信息,大大缓解了高峰时段的拥挤,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3 关于RFID图书管理系统进一步应用的设想

3.1 实现自动编目

近来出版界一直在探讨中文图书ECIP计划,目的是在出版过程中就利用计算机排版文件的相关部分,自动提取书目记录所需的元数据,生成标准化格式的数据供全社会使用,以解决重复编目的问题。RFID标签具有数据记忆容量大(目前已有4K—16K的产品并可随技术发展而增长)、形状小、多样化的特点,符合随书存储书目数据的要求。如果能实现每册新出版图书附带统一的RFID标签,存储自动生成的规范书目数据,并按规定协议预留供其他相关行业(如书店或图书馆)写入的区,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编目,并节约大量的社会劳动成本。

3.2 简化图书馆加工流程

数据加工方面,新书到馆后的分编、验收人员使用读取器直接读出RFID标签中存储的数据,由配套的计算机系统自动批量生成每册书的业务注记(如馆藏排架位等),并回写入RFID标签,同时自动将相关数据导入到图书馆中央数据库。文献加工方面,由于RFID本身具有寻址、防盗功能,可省去粘贴磁条、书标、条码等步骤,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献原貌。

总之,RDID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管理现代化、智能化的有力体现,也是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在图书馆不断地推广和应用,RFID技术将促进现代化图书馆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的全面变革,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一次重大飞跃。

[参考文献]

[1] 宓永迪.RFID技术改变图书馆传统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112—114.

[2] 王 冰.RFID技术与图书馆创新[J].图书馆论坛,2007,27(2):89—91.

[3] 胡 琳.试论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3):41—42.

[4] 谢 放.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有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9:238—239.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刘 东(1974—),男,法学学士。

作者:刘东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篇3:

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 要】在智能手机软件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PC机上的应用正在向智能手机客户端转移,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图书馆业务服务平台,方便学生更容易的查询或借阅到想要的书籍,也为图书的分享带来了新的模式。同时,创新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方式,在功能方面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掌上图书馆;智能手机;安卓平台

一、引言

在移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图书获取渠道由图书馆变为了移动互联网。究其原因,无非是新媒体渠道可以带给学生更便利的资源获取和更优良的服务体验。由于传统的图书馆拥有许多珍贵的图书资源,所以传统图书馆的地位也是无法取代的。如何将移动端渠道和传统图书馆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走进图书馆,也让图书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更好的为广大学子服务,是当今图书管理系统首要面临的问题。信息化图书馆系统一般针对图书馆本身的运营,大多数系统的功能重点放在了图书馆图书信息数据化管理上,而在图书资源分配和如何更好的服务读者方面涉及较少。

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一种面向图书管理员和在校学生的安卓版图书管理系统,顺应移动应用的大潮。图书管理系统由PC端到手机端的转移,结合了图书馆的业务需求,提升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高校学生获取图书资源,获取更好的服务提供了便利。通过在手机为读者提供的短信提醒、短信认证、图书数据查询、掌上阅读、信息询问、数字化工作等服务,将以前的传统图书馆业务和现在移动图书业务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发挥了手机业务与传统业务的互补,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图书馆。

二、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的现状分析

掌上图书馆是基于安卓平台的移动端图书馆,通过移动端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其便捷的操作优势,掌上图书馆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带来新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学生更好的使用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建立了一条快速通道。

1.国内与国外掌上图书馆应用技术分析

目前,国外图书馆利用智能手机的特性,研发了许多智能手机上的图书服务,例如RSS订阅服务、图书掌上管理服务、在线咨询服务、图书馆导览、数字收藏等。而国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对滞后,还停留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初级阶段。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数字图书馆在国内的网络上出现,但是这些图书馆的资源基本是各大高校或期刊的资源,涉及面窄。未来国内的图书馆建设趋势也会如同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一样,开始由网上图书馆向手机掌上图书馆转换。

国内获得图书馆采用的CS、BS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依据了国家的相关图书管理规定,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流程。就我国图书馆管理还停留在服务管理者的阶段,很少关注如何帮助读者更好的分配图书资源,相对欧美发达国家以服务于民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我国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相关领域的学者与专家继续努力。

2.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掌上图书馆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也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而不断给图书管理者和读者带来惊喜。掌上图书馆必将成为新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趋势。

为了跟上时代的节拍,图书馆在掌上系统的研发和设计过程中,都应该深入的调查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充分挖掘用户需求和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需求,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来带动图书馆的传统业务。

通过掌上图书馆激发学生的阅读信息,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图书馆,爱上图书馆。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走在前面的精神和决心,同时从实际出发、从读者出发、从图书管理员出发,了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实际需求,同时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为建立新时代的图书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1.基于安卓平台的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的需求分析

基于安卓平台的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使在校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图书馆信息和图书资源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和准确性。通过结合移动端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和线下图书馆,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让图书馆跟上移動互联时代的步伐,带给学子更便捷、更及时的阅读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系统开发前首先要对学校图书馆现有的业务流程、业务需求进行调研。针对系统目标,进行业务流程规划和业务流程改造。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看法,征集他们对该系统的各方面需求。

图1 主要功能模块

2.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图书查询预订、书评分享、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新闻管理、图书业务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图书库存管理八大模块构成。

(1)图书查询预订:学生可以通过基于安卓的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图书查询和预订,图书管理员可以处理学生的预订订单。其功能包括图书检索、图书借阅预订、图书评论查看这三个模块。

(2)评论分享模块:学生在阅读了图书后,可以关联自己的社交网络账户,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读书书评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中,比如人人网、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等。其功能包括读书评论、好书推荐、书籍分享这三个模块。

(3)系统管理模块:对系统的日志记录,系统的数据进行维护管理。其功能包含日志管理、数据库备份、数据导入三个子模块。

(4)用户管理模块:对系统的使用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其功能包括用户添加、用户删除、用户编辑、用户查询四个模块。

(5)新闻管理模块:通过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和新闻动态进行管理。图书管理员可以对新闻进行新建、发布、编辑、删除等操作。学生可以查看新闻动态,也可以对新闻动态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其功能包含新闻类别管理、新闻管理、新闻评论管理、新闻搜索、新闻浏览共五个模块。

(6)图书业务管理模块:高职图书管理员使用掌上数图书馆系统对图书的相关业务进行操作,比如借书、换书。其功能包含图书预订管理、图书借出业务和图书归还业务、图书报损共四个子模块。

(7)图书信息管理模块:高职图书管理员可以掌上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新书信息档案建立和老书信息档案维护。并可以将完成的信息档案生成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到图书上。其功能包括添加图书信息、图书二维码管理、图书信息编辑、图书信息删除、图书信息查询五个子模块。

(8)图书库存管理:高职图书管理员使用二维码识别功能,对高职图书进行库存维护管理。其功能包括图书入架、书架管理、图书下架、图书收藏四个子模块。

四、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点

利用安卓系统开发的便捷性特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该系统使用图书查询、图书新闻、图书分享、图书预订功能;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也可以摆脱手工录入的传统工作方式,利用安卓对图书二维码进行识别,简单高效图书信息化管理,通过智能手机发布图书的相关动态,了解学生对于图书的需求;另外学生图书预订、学生图书分享、图书管理员通过二维码进行日常图书工作管理。通过二维码来管理图书,提高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了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质量。

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二维码扫描枪扫描图书上的ISBN二维码,實现图书信息的自动录入;通过扫描二维码借书证,实现读者的身份确认;扫描图书时,二维码扫描枪和系统管理软件能识别一维码,兼容ISBN二维码和现有的一维条码系统,为实现一维码到二维码的无缝过渡奠定了基础。

二维码的制作非常方便,利用二维码生成软件生成所需的图书二维码信息。将生成的二维码保存为图像文件,印刷到图书上,流通环节的任何用户,只要使用二维码扫描枪或装有二维码阅读软件的手机就可以读出图书信息相关内容。另外在二维条码的编码中加入一定的加密防伪信息,可以实现图书的防盗功能,保证条码的唯一性。

在借还图书时,使用二维码扫描枪扫描图书上的二维码或一维条码,程序进行判断,如果读者未借该书,则借书成功;如果读者已借该书,则还书成功;如果读者超出借书上限,则提示。

图书分享,使读者可以随时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自己关注的信息内容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或人人网上,以此形成信息共享空间。它是一种基于图书馆空间,由资深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维护和支持的、为研究和学习传递信息、检索信息、促进学术交流,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和个性化与合作化学习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

五、总结

设计基于智能手机的掌上图书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获取图书资源的状态信息,节约学生时间,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与其他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学校形成勤学好读的风气。因此,基于安卓平台的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整体优势和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基础。

安卓系统完全开源,并且具有安全性强、可移植性强、部署灵活多样等诸多优势,基于安卓的掌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建立起图书馆新型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让学生了解图书馆,让学生更方便的使用图书馆。同时图书馆也可以更好的获取学生的需求,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略.Android平台下的个人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探究[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2,2:8-11.

[2]王艺璇.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图书馆客户端设计与实现[J].智能计算机与应,2011,4:28-30.

[3]孙宇泽.基于C/S和B/S结构的图书管理系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6,15(16):210-212.

[4]徐恺英,刘晓辉,赵旭.基于移动学习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2010(6):24-29.

作者:姚建萍

上一篇:电力需求侧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