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图书馆协议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建图书馆协议(共11篇)

共建图书馆协议 篇1

共建协议书

为了积极响应两会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和谐社会,展现浙江工业大学先进的思想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奉献知识;为了加强杭州下城区图书馆与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注册)志愿者协会的共建关系,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有创新发展,经杭州下城区图书馆、学院双方协商,特制定如下协议,共同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青年志愿者“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口号,让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活动中去。

二、共建领导小组

为保证共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图书馆和学院双方成立共建领导小组,负责共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由图书馆负责人______与建工(注册)志愿者协会会长负责共建双方日常工作的联络和活动的开展。

三、共建活动内容

1、图书馆和学院双方应本着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交流和联系,力求通过共建活动,加强图书馆和学院双方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文明单位创建升级达标。

2、图书馆应积极配合和指导学院的各项以及各类活动,积极为学院提供各种活动的建议。

3、学院应积极为图书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协助图书馆做好为公众开放图书借阅的工作。

4、学院应积极的与图书馆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图书馆在工作上的需求,定期派志愿者来图书馆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帮助工作人员整理书籍,并为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借阅服务。

5、学院与图书馆双方应共同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总结和宣传共建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务求共建活动常抓常新,创出特色,创出硕果。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图书馆和学院双方各执一份。

杭州市下城区图书馆(盖章)代表签字: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盖章)代表签字:

共建图书馆协议 篇2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 高校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很多高等学校不断发展为综合性大学, 日渐齐全的学科门类对各种知识的信息资源均有需求;而且, 多面性人才的社会需求也促使师生对更多的专业外学科加以涉猎。若想让图书馆不会成为阻碍知识型人才发展的路障, 唯有更进一步拓宽图书馆资源涵盖面, 而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正是捷径。

2. 图书馆馆藏有限, 迫切需要新的途径来增加馆藏。

一个图书馆刚刚成立时, 会大批量购进图书, 而随着图书馆的建成发展, 限于容量和经费的原因, 购书量会明显呈下滑趋势, 虽然现在凭借网络技术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需求, 但仍不能解决“有限馆藏与无限读者需求”的矛盾。如何将全国信息资源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整体化建设,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性信息资源。

尤其对于高校, 为了自身的需求, 往往对大众化信息投入最多, 对偏门类学科关注甚少, 从而在共享时, 造成了相当大的信息重复, 一方面增加了信息搜索的负担, 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偏门类信息很好地筛选出来, 如何在信息资源共享时杜绝这一问题, 是网络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

二、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

1.“趋同”现象。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到今天, 我们看到了可喜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加入到了资源保障体系, 实现了合作采购。然在现实情况下, 各图书馆的出发点往往都是建立在本馆、本校的需求上, 将满足自身应用作为唯一目的。这种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的自闭性采购行为, 使得大量的数据被重复收录, 不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了极大浪费, 还直接导致了图书馆建设中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偏低。

2. 政府管理措施不力, 经费分配不合理。

我国图书馆普遍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 这是影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大障碍。高校图书馆以教学、传播知识为目的, 这是无可厚非的, 如何进行总体规划, 相互协调馆际关系, 则是政府应面对的问题。只有实现了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并重, 不再使各图书馆各自为政, 才可改善数据库及操作平台种类繁多、标准千差万别的现状。另外, 共享图书馆资源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还远远不足, 政府应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 并依据各图书馆自身的现状合理分配, 才能扫清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

3. 知识产权制度亟待完善。

网络技术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途径, 从维基百科到百度文库, 各大平台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尝试, 然而由于数字化的东西更易于下载和复制, 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 再加上权利人的信息也可被篡改, 直接影响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当前各国对此类侵权都渐渐重视起来, 越来越多的法规相继出台, 相信随着进一步发展, 一套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会诞生,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会了却后顾之忧。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的共建。

图书馆馆藏包括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两部分。现实馆藏, 即本馆可以利用的为读者服务的所有馆藏, 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以及图书馆与他馆合作建设或自主开发的数字信息资源等。虚拟馆藏, 即本馆以外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2]。现实馆藏属于各个馆的自有资源, 是信息资源共建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源保障, 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 它仍然是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最直接的资源保障。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的共享。

(1) 网络环境下文献实体共享。将采用集中管理、合理布局的方式, 实行跨地区跨系统性的资源共享与文献传递服务,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实现图书馆之间用户数据、书目数据和文献资源的传递, 最终实现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文献传递服务, 这就是文献资源的实体共享。 (2) 网络环境下书目资源共享。图书馆书目馆藏信息建设的最重要方式是联合编目。当前CALIS中心在北京设置全国书目中心, 下属地区设置了七个。各地区书目中心可为该地区范围内的图书馆提供网络联合编目手段, 实现该地区的图书馆服务对接。对于跨地区图书馆, 各地区书目中心均可从中央书目中心获得数据, 并将本地区的数据提交给对应类别的全国书目中心, 形成“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地区书目中心———中央书目中心”联合编目的途径。

3. 加强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具体措施。

(1) 资源建设。若想使得资源建设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层次的共享需求, 第一就是要健全文献资源管理体系, 第二要强化各馆之间联合书目数据库与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方面存在大量问题, 只有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 不避讳、不退缩, 才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2) 资源共享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还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制度, 导致了很多资源都“闭关锁国”, 不能实现共享。对于这种现状, 唯有加快资源共享的法规建设,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首先是格式标准化, 便于数据的转换、交换、兼容和对接, 实现不同系统资源的共享, 这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法制化, 制订和完善相关资源共享法律法规, 规范科技资源的投入、管理和使用, 形成信息资源创建的制度保障环境;另外,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也需提到日程中来。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必须在自由和限制中找到平衡点, 何况图书馆这种公益和权益并重的信息资源, 更加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驾护航。

四、如何实现高校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1. 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分为三大类。

(1) 校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是高校最基本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 是高校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到了校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与共享, 才能使学校内部的文献信息资源向全校师生开放, 从而有效地节约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 令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2) 校际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是各高校之间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重点。由于发展滞缓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未解决, 目前在我国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教育部的CALIS二级文献保障系统也只是建成了我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加强省级地区的第三级保障系统的建设, 才是使所有高校参与其中的关键。理论已经具备, 如何开展实践是教育部以及下属各高校应积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所以说校际之间文献共享是重点, 是因为其在高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以校内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 经过技术、观念的双重升华, 使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突破瓶颈, 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为后面的全社会信息共享, 铺平道路。 (3)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化, 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 也是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发展的最终要求。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 无论是有形态还是无形态的社会活动, 都需要有目标的建立才能逐步推进。对于高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来说, 最终打破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壁垒, 向社会公众开放, 就是其最终目标,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 实现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 强制性。强化校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建设, 把这项工作作为制度强制执行。避免不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重复建设, 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浪费, 同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共建共享, 加快信息横向联合, 实现校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2) 完整性。完整性是针对网络虚拟资源和特色文献信息资源而提出的概念, 在这两类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 需要使各高校分散的、无序的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 构建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布局合理、互补协调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高校的发展和教学、科研的需要, 通过统筹规划、协调建设, 有计划地来开展数字化建设, 密切结合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 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文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积极性。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是坐等可来的, 而是需要各个高校共同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由于我国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若要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不可以坐等其他高校的帮扶或者政府部门的扶持, 而要从自身出发, 逐步发展。

与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一样,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是一个边探索边实践的过程, 只有在发展中坚持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迎接一个又一个新技术、新政策带来的冲击, 让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循序渐进地发展开来, 为莘莘学子打造一片知识的海洋。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的现状, 分析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共建共享中面对的问题, 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文献资源,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家清.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1) .

共建图书馆协议 篇3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高职高专 图书馆 信息公平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47-01

资源共建共享是我国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重要策略,它不仅能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投资效益,也能提高信息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社会总体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更在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竞争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信息公平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过程中所体现的平衡与对等状态,2005年7月8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会议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讨论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在该宣言的行动方向部分,提出“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应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努力向社会开放”。重点大学图书馆应该帮助高职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成立时间短,国家办学经费相对很少,各类文献信息资料有限,资料信息不齐全,教学研究资料缺乏等问题,实现科研信息的快速检索,避免投资上的重复和浪费,信息资源共享是必然之路。

1 全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分析

1.1 全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1999年初,全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通过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协作框架模式。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支持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文化部和财政部支持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科技部支持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科学院支持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和教育部支持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等全国性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分别开展了高校、公共和科研系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一些地区性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1.2 全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的特点及经费来源

特点:在组织管理方面,CALIS. NSTL.文化共享工程. CSDL. CERNET. CASHL. JALIS等共享组织有共同的特点:一般都包括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管理中心(办公室)、核心成员等。

经费来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人力度。CSDL全称是中国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以事业单位为实体,通过国家事业单位的常规经费来支持。CALIS是由一些重点高校数字图书馆共同组成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体系。采用项目管理机制。CERNET和CALIS一样,也是教育部“211工程”三大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ERNET通过对全国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建设,它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2000年,依托 CERNET,共同出资组建的计算机互联网企业一一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从2001年起,受教育部委托,赛尔网络全面负责CERNET主干网的运行与维护。

2 全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

(1)以采购协调为主的资源共享模式:文献协调采购是对图书资料价格上涨而采取的措施,主要以地区联盟方式进行。

(2)以书目信息利用为主的资源共享模式:MARL格式使书目数据共享成为可能,为使图书馆间基于239.50协议、OPAC系统开展馆际数据传输及文献互借服务,一些省市地区图书馆已经使用了统一编目软件及自动化管理系统。

(3)基于网络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通过参与CAL1S特色全文数据库、学科资源导航、教学参考资源建设等项目,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一些服务能力较强、资源较为丰富的图书馆通过自己的OPAC系统或联机OPAC系统提供馆藏资源的因特网检索。

(4)地区性文献互阅互借的共享模式:同地区高校图书馆之间达成协议,互相免费或有偿使用对方的资源,通过共同租用运输工具等方式实现纸质资源的定期传递或提供成员馆读者免费阅览各图书馆资源。

3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办法

3.1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包括包括网格布线,服务器(考虑到管理便利和安全因素,建议用两台服务器分别管理内部业务和对外发表两个系统;有图书馆自动化业务管理服务器SUN280或文件服务器与Web服务器IBMseri350),交换机,光盘塔或磁盘阵列,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

3.2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特色库建设与外购数据资源库包括(1)数字内容的创建和获取方法:资源内容的创建一般分纸介质数字加工,多媒体资源的转换和编辑加工,网络资源下载和转换三种.第一种的流程:图书资料整理-->扫描-->图像处理-->版面分析-->文字识别-->校对-->修改-->版面还原-->生成TX和TPDF格式文件. 第二种流程:声卡,帧捕获器-->音频视频捕捉-->数字方式转换-->形成规范的数字文件. 第三种流程:网络资源采集-->批量下载-->专题整理-->转换规范格式。(2)元数据格式与元素字段的确定方法:元数据含三大类:描述性元数据,结构性元数据,管理性元数据.(3)资源内容的标识方法:经过编辑的数字文件,再由标引人员进行内容标引,工作包括分析内容,给出主题词和分类号,形成特色数字资源系统.(4)资源集的组织和资源服务机制实现:10资源集的组织20资源服务机制实现。

3.3 图书馆间信息技术的协作

信息技术包括以计算机与远程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递技术、数据库与光存储技术相结合的信息存储技术、以数据库网络和联机检索为代表的信息查询技术等。

图书馆间信息技术协作的方法: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可采用加入图书馆技术协作联盟,形式可多样化,可以选择多个不同的联盟,享受到不同的功能和服务。通过软件技术平台,建立网络协作系统软件。

图书馆间信息技术协作的注意事项:共享成本也是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是具体操作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如果共享成本过大,资源共享就无法继续维持。共享成本的降低主要依靠共享机制的建立、技术的完善与进步。

4 结束语

信息化进程中,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自身建设好符合现代图书馆资源共享管理理念的自动化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同时,要建立与重点大学图书馆的联盟,形成统一的网络共享资源访问平台,克服信息用户本地化服务及系统功能的制约,实现资源共享,维护社会信息公平。

参考文献

[1] 宋海艳.数字鸿沟视角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6):28-31.

[2] 刘宣春,蔡代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6):73-75.

[3] 赖毅,方英.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探析.图书馆建设.2006(2):39-41.

共建协议书 篇4

甲方:南通市国税局(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崇川区城东街道新桥苑社区(以下简称乙方)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水平的决策部署,抓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以“群众办实事,为党旗添彩”为主题,以解决社区难点问题为主要任务,开展文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并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内容如下

1、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充分发挥甲方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共建党组织堡垒,组织交流做好党建工作的经验,适时共同组织党员活动。

2、共同争创文明社区。根据“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社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着重抓好“三个一”的工作:即共搞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共建一个有较高质量的宣传阵地。共育一支体现社区亮点的特色团队。

3、共同组织服务活动。以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为原则,积极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和道德规范“五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甲方的人才、智力优势,为社区居民服务。

4、共同开展宣传教育。依托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和各种宣传阵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公民道德规范宣传到千家万户,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

1形式,以先进文化引导群众,凝聚群众。

5、关爱社区困难群体,支持和帮助社区不断加强困难人群的关爱工程建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定向送温暖、送爱心活动。

6、乙方负责社区具体工作的组织开展,认真听取居民群众意见,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及时向甲方反馈,共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7、乙方以结对共建为契机,致力在共建过程中提高社居干部的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切实加强与甲方的联系,定期走访,邀请甲方参与社区管理。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区文明办、城东街办各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人(签名):代表人(签名):

班组结对共建协议 篇5

为加强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彼此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共同提升班组建设管理水平,培育优秀班组文化,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经双方协商并自愿决定,签订班组结对共建协议,并按照以下规定内容执行。

一、带思想,共同进步。“结对共建”班组要按照市总工会和双方单位的部署和要求,落实《“班组结对共建”活动方案》,按计划开展活动。建立沟通协商常态机制,加强工作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每年举办一次班组建设论坛,分享经验,共同提升。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每年组织一次以读书征文、文体活动等为载体的联谊活动,共同培育积极向上、健康乐观、开放包容的阳光心态。

二、带安全,共保平安。强化“个人安全靠自己”理念,在增强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结对双方要互帮互助,定期召开现场会或现场学习考察,分享自身安全工作特长,指导结对班组做好安全责任、安全意识教育,帮助结对班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坚决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带技能,共强素质。结对双方可根据各自技能与特长,选取班组亟待解决的若干难题,利用行动学习法,设计培训项目或课题攻关,形成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共强技能。组建结对班组课题 “攻关小组”,共同承担攻关项目或突击任务,在具体实践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结合实际开展“班组大讲堂”、“业务擂台赛”,以教促培,以赛促学,争当技能过硬、业务精湛的模范。

四、带作风,共树形象。结对共建双方要带头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共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正气。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坚决扼制形式主义、敷衍了事、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

五、带业绩,共促发展。结对双方要加强执行力建设,严格执行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高质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不断总结经验,争创一流业绩。理顺思路,提升团队工作效能和业绩,共勉共励结对双方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单位: 单位:

班组代表: 班组代表:

校镇共建协议 篇6

甲方:团泊镇中学

乙方:团泊镇宫和馨苑村委会

为全面推进学校实践育人工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享受学校优秀的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促进校居的紧密合作,双方本着 “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资源共享”的原则,以 “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为动力,经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关系,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义务 甲方:

1.学校团委负责组织志愿者、共青团、学生会成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发挥学校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系列化的专项服务; 3.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和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进行调研和提供必要的帮助; 4.为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组织队伍参加社会的文体活动; 乙方:

1.团泊镇宫和馨苑村委会为学校提供社会实践基地,使基地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2.提供一定的助理岗位,让优秀的学生干部参加社区挂职锻炼; 3.提供活动所需的后勤保障,如场地﹑设施﹑物资等; 4.配合学校做好社会实践的阶段性计划﹑总结和评比工作; 二﹑双方保持经常性联系,协商共建活动中的相关事宜,并根据以后发展的需要,逐步拓建共建领域,加强合作交流,保证共建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经双方负责人签字有效。协议自签订之日起长期生效。

甲方:团泊镇中学(盖章)

乙方:团泊镇宫和馨苑村委会(盖章)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年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研究 篇7

1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未来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的到来,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这一点, 已经逐渐形成了社会共识。

1.1 图书馆实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解决知识信息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国已是WTO的成员国, 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进行重新定位, 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信息的与日激增, 书刊数量的急剧增长对于信息容量相对较大的每一图书馆来说,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收藏力相对低下, 对已产生的知识信息根本不可能尽包尽容, 各图书馆孤立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愈显力不从心。况且在各图书馆各自为政的运营理念的束缚下, 固定用户对现有馆藏的资源严重不足, 对索取不到的现代信息资源也极为痛心。例如我馆自1997年以来购书经费严重不足, 致使大多数爱好文学阅读的读者, 没有读到自己心爱的文学作品, 多家厂商的技术员, 找不到急需解决的技术书籍, 造成我馆多种文献资源的严重缺乏。因此, 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1.2 实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及内容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 迫切需要的是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用户的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 显然不是一个图书馆所能够满足的, 多个信息单位协作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整合,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信息服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还反映在要求所需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 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组织和迅速实现网络化的工作, 通过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整序, 以新的、序列化的知识单元提供给用户。试想任何一个图书馆单独进行这些工作, 是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

2 网络环境下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

2.1 积极因素

第一, Internet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以及中国信息网的开通与互联, 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特别是Internet网成功地采用了TCP/IP (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 , TCP/IP采用的互交换技术, 解决了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TCP/IP协议与因特网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通信, 都有可能成为因特网的部分, 进行大规模的网络互联, 自由地选择利用各种网络服务, 顺利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第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的“开放”思想, 在促进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封闭向开放, 由被动向主动, 由浅层向深层, 由粗放向效益密集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从20世纪50年代国务院批准公布《全国图书馆协调方案》起开始的, 但那时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还处在萌芽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注入了虚拟图书馆和跨行业通过网络协作的特征。

2.2 不利因素

首先, 管理体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因素, 起着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的作用。图书馆的管理决定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能力、规模、形式和效益, 一个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规章制度、馆藏特色、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也极大地影响着其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水准。

其次,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应具备“专家型”素质, 他们除担负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外, 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对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 去伪存真, 有效地抵制信息垃圾, 以健康有序的全方位信息资源满足用户。但在我国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 从事图书情报及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专业知识结构老化, 新的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一些领导思想认识不足, 对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缺乏积极支持等, 比较严重地阻碍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进展。

再者,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不断发展的过程, 目前的一些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计算机及其配件市场比较混杂, 升级换代频繁, 给信息技术工作者的选择带来困难;通信线路传输速率低, 尤其是在传递多媒体信息时更显能力不足。

除此之外, 网络环境下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还有诸多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否、正当 的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部分信息霸权主义能否消除、紧缺的图书馆经费能否得以保障等。

3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对策

3.1 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

完备的法制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行动指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行业参与和协作的系统工作, 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 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规范各方面的行为, 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即将出台的我国《图书馆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障、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做出明确规定;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如版权保护、文献复制、传递、编目、检索、互借等, 要制定统一运作的标准规范;必需高起点、创造性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途径及办法。保证广大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 以能够承受的价格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

3.2 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上的保障措施

我国图书馆界分成公共、科研、高校及工会等几个系统, 管理松散, 不利于未来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合理的体制应该是多元化的、立体的、综合的。最好建立统一协调、条块分割、布局合理, 能确保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全国性信息资源管理职能机构, 负责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布局、共享及优势互补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全国各系统、各地区图书馆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对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统一协调管理, 对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与发展等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横向上, 在省一级加强各省学会的功能, 以便协调和统一各类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减少重复投资与建设。纵向上, 各系统加强领导。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 目前实施的CALS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可以使高校图书馆按学科合理地配置信息资源, 并达到共有、共建、共享的目的, 由此带动整个高校图书馆事业健康良性地向前发展。

3.3 加强网络建设, 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

首先, 应建立一个全国性功能齐全、运转迅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和资源布局保障系统, 同时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 统一系统网络环境软、硬件和技术支持。其次,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设, 尽快完成全国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第三, 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中心, 建立公共查询系统, 以集体契约方式购买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MARC数据和国外的文摘索引类书目信息数据库, 通过成员馆的分工协作, 建立全国的馆藏联合目录和公共查询系统。第四, 建立规范化的电子交换书目数据库, 图书馆可以此来查重、登录、催缺、加工预订目录和新书报道。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协调的联合采购机构, 从宏观上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调控。第五, 建立统一的馆际互借系统, 处理馆际互借的相互联络、借出馆的信息资源在库情况、预约借阅等。

摘要:首先论述馆际间协作共建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其次分析了影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 最后提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几点意见。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国际图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Z].

[2]刘彩虹, 杨玉红.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创新[J].图书馆工作研究, 2002, (1) .

[3]李家清, 我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1) .

[4]张怀涛, 黄健.网络环境下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的因素[J].图书馆学报, 2001, (1) .

共建图书馆协议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41-02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中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和推动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功能的开放,增强其信息服务能力,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高校乃至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

高校数据库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建成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和管理。其一,高校把馆藏图书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许多高校把本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数目、经典文献、新到馆的书目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减少了馆藏数目数量的过少或者是原本文献的丢失而导致的拒借现象,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多数高校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了本校的硕博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数据库、本校教学参考书库,除此之外,还购买了光盘、视频讲堂论坛、随书光盘等。其二,高校图书馆还进行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基于本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把其进行数据化的转化。如:好多高校都建立了论文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博硕论文自建库,优秀论文数据库。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为了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我国成功地建成了CALIS(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是1998年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将高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结合起来,建成了以高校图书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九五期间CALIS建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七个地区中心(东北、华东北、华东南、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和国防信息中心,发展了152个高校成员馆,其中华东南中心包括了上海地区10所高校成员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1]“十五”期间,完善了CALIS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建设了一批数字图书馆基地,把‘中英文图书馆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命名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现在CADAL项目建设已经普及全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让高校师生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资源共享的主要经济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就意味着信息资源通过共享花费的成本超出图书馆本身资源利用而付出的代价,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办法维持下去。要降低信息资源的共享成本就必须通过完善、改进技术,建立共享机制来实现。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如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就会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

(二)技术因素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支撑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技术因素是制约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因素。网络化和自动化是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各地高校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落后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设施不完善,信息检索功能不全,用户界面不友好等等都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和运行。另外,规范化、标准化也是制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管理因素

行之有效的管理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因素可以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理解。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都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管理,严重地制约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手段对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我国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共建不平衡,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值规律对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给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注入持久的动力。

(四)人才因素

人是最积极的要素,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水平。图书馆人才对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化,这就形成了对高校图书馆人才的高素质、高标准、全方位的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引进一批具备信息技术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图书专业情报知识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尤其是信息资源的检索、组织、传递能力等专业方面的素质,建设一个符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才人储备。

三、加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举措

(一)建立经费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此,加大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对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刻不容缓。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经费的拨款数额。其次,经费的配置要合理化。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要合理配置用于文献订购、网络租用、异地检索、购买服务、馆际互借和复制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的经费比例,尽量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严格程序进行管理,使经费的预算与分配最大程度地体现其公共性。”[2]最后,应运用市场机制拓宽经费的来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明确资源利用的产权关系和成员馆的权责,克服行政效率低下的缺点。

(二)建立人才保障体系

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向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外,还要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高的信息技术技能。这就要求通过创新各种各样的途径,建立人才保障体系来满足信息资源共享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为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如在工资待遇、住房标准、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厚的待遇。此外,还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学术氛围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图书馆工作。其次,要对图书馆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高校图书馆要不停地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其的要求。最后,要合理制定考核标准,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完备的机制体系,才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按规律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指导。目前我国缺乏对此问题的综合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共享机制体系的构建。”[3]因此,我们要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必须建立一个权威性的资源共享协调机构。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制。其次,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我国应尽快出台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如图书馆法、共享法规等,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再次,统一标准,实现数据的兼容、交换、转换。制定规章,建立联机编目组织。最后,要保护知识产权。修订著作权法,明确用户的使用权限等,从而避免由知识产权而引起的争端。

(四)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应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实现联机共享编目,使得成员馆可以在编目上直接下载资料,实现资源的共享。馆藏数据库的建设也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整体规划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发挥各个成员馆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建立一批专门的特色数据库,把自己馆藏独具特色的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内容。另外,在技术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检索、记录、控制、传递,严格执行编目标准和规范,实现数据格式和信息存储标准化,方便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赵丽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宏菊.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2).

共建协议书 篇9

乙方:灌南县堆沟港镇司法所(简称乙方)

为促进相互了解,实现优势互补,增进司法能力与司法水平,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共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服务,灌南县人民法院长茂人民法庭、堆沟港镇司法所经双方协商,双方建立如下六项机制:

一、矛盾纠纷共同研判机制。双方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汇总、分析,研究基层矛盾纠纷特点、成因,掌握基层矛盾纠纷的动向,做好社会矛盾风险评估,提出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排查、预防群体性和易激化矛盾以及共同帮助基层组织排查化解民生、经济领域不稳定因素方面可以更好发挥作用。

二、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依托法庭和附设的诉调对接中心、以解决纠纷为双方共同目标,通过互相邀请参加调解,相互开展委托调解,共同参与合力调解等形式,充分发挥法庭和司法所的职能作用,协作配合,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定期开展调解人员的交流,提高联动调解的实效。对轻微伤害纠纷、相邻关系、婚姻家庭矛盾,实现职能上的衔接配合,促使当事人和解。

三、专业技能交流机制。法庭与司法所加强业务联系和交流,双方就各自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的具有代表性、容易导致矛盾激化或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案件,加强沟通,共同研判,进行研讨总结。

深入分析各类矛盾纠纷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交流各自在纠纷化解过程中有示范效果与正面影响的案例经验,促进双方业务技能提升。

四、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常态的信息征询与信息通报制度,畅通信息管道,实现信息共享。双方就各自办案所需信息,可互相查询;定期对各自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苗头问题及其他具有一定影响的事件进行通报。对带有普遍性、相似性的问题,共同及时形成法律意见,防止矛盾纠纷重复发生。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法庭与司法所建立了常态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确保在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时,能部署及时,做到反应迅速、信息畅通、处置得当、应对有效。

六、司法安全防范机制。在提高自身安全防范能力方面,司法所给予法庭指导帮助,及时发现、消除和整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加大对法庭周围的巡查。同时,法庭与司法所设立专职联系人,建立直通渠道,发现情况,及时处置。法庭对司法所遇到的不能调处民事纠纷,也要及时派人予以协调,维护司法所正常的工作秩序。 七、本协议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 有效期三年。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单位: 乙方单位:

(盖章) (盖章)

代 表: 代 表:

(签字) (签字)

支部共建协议书 篇10

甲方:xx实业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

乙方:中共xx乡桑植坪村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研究,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为确保共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结合实际,达成如下协议:

一、共建目标

通过阵地联建、班子联促、队伍联抓、工作联动、业绩联创等措施,逐步促进和实现甲乙双方之间优势互补、工作互动。

甲方:支部及其所属党员工作更加深入基础、贴近群众,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三农”工作,增进与农村基层和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基层和群众的热情和本领,携手促进党内和谐和农村和谐。通过与乙方共建粽叶基地,为公司更好的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乙方:在“五个好”创建上取得新提升;在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民生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在帮扶弱势群体、引领党员干部群众互帮互爱互助、树农村文明新风等方面取得新进步。

二、共建内容及措施

1、互帮共建组织建设。甲方发挥业务工作优势,帮助指导乙方扎实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甲方安排一名同志兼任乙方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乙方开展农村党建工作,并指导乙方利用各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每年甲方组织机关党员到乙方参加一次活动,党员领导干部为乙方党员上一堂课;乙方为甲方开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甲方党员开展宗旨教育、实践教育和思想教育提供基地和场所。

2、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甲方党员干部和乙方村“两委”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乙方1-2名困难党员、老党员或发展能手党员,按照发挥帮扶人员特长、努力服务帮扶对象的原则,协商明确帮扶内容和措施,重点从政治思想、发展思路、扶贫济困、技术项目等方面开展帮扶活动。

3、开展送温暖活动。每年在“七·一”或春季期间,共同走访慰问一次困难党员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心系群众冷暖,为农村党员群众送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甲方积极协助乙方争取资金每年办1-2件实事,帮助乙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民生工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乙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甲方围绕乙方经济发展规划,为乙方群众提供信息、技术、就业等服务,帮助乙方调整产业结构。乙方努力办好粽叶种植基地,5年内人工种植种植粽叶3000亩,为群众拓宽致富门路,为甲方提供粽叶资源。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在共建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再行协商。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xx乡党委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共建图书馆协议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字资源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已经改变了人类赖以发展的信息环境。区域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与文化作为支撑,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地方与高校共建的模式不仅可以拓宽图书馆的融资渠道,同時也能促进高校图书馆为更多的读者服务,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一、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延伸服务多元化的意义

(1)图书馆延伸服务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影响力的提高。延伸服务是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应主动承担责任,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应根据自身馆藏信息资源的特点,以普通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效率和文化影响力,将服务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2)图书馆延伸服务多元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和数字文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公众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来源也越来越多,选择到图书馆阅读图书和报刊来获取信息不再是最佳的选择,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群体和规模越来越小。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满足社会化的需要,图书馆更新服务管理理念是必然选择。

根据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延伸要求,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在促进图书馆发展社会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大力推动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开展,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人们回归图书馆这一传统的大讲堂学习最新的文化知识。

(3)图书馆延伸服务多元化是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促使公共图书馆不断扩展社会教育功能以适应新的需求。高校图书馆拥有的馆藏资源,不应该仅仅作为学校的私有财产,而是应该和全社会共同享有。因此,地方和高校共建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馆藏资源,来弥补公立图书馆资源的匮乏,为社会大众构建平等的信息获取渠道,使更多的读者能够在图书馆享受到终身学习的环境。

二、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途径

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作为高校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必须克服传统高校图书馆只注重学术研究,而忽视读者教育的弊端,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无法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需要,而且也导致大部分的信息资源造成了浪费。只有针对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的延伸服务进行建设与完善,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为更多的社会读者服务。

(1)强化延伸服务多元化意识,提高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读者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图书馆要站在社会和读者的角度,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需要。一方面,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强化延伸服务多元化的意识,在不断开发新的服务内容和模式的同时,扩大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另一方面,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向读者介绍馆藏文献和资料,同时开展各类图书阅读活动和讲座,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扩大图书馆的公共影响力。

(2)建立网络服务共享平台,打造文化共享机制。在信息时代,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应该更新传统的经营方式,利用网络服务的共享平台,来满足更多读者的信息需要。因此,信息时代的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建立当地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使图书馆朝电子化方向发展。

(3)扩大在线服务范围,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一是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使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向现代化的网络模式转变,从而建立一个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特征的综合性图书馆,并为图书馆发展延伸服务多元化提供技术支持。二是为了满足在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图书馆还应该完善相应的在线服务,提高网站的建设水平,做好网络导航服务。三是为了提高网络服务的水平,应该培养一些专业的咨询顾问,从而提升远程咨询的服务能力。

三、总结

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推动了社会资金与高校资源的优化整合,开辟了高校提供信息文化服务的新篇章。地方与高校共建图书馆是推动社会基层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延伸服务的多元化,只有不断开拓服务空间、强化服务理念,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李金秀,徐跃慧.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26-30.

[2]李跃.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84-86.

[3]单学平.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14,(3):133-13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冻结股权申请书下一篇:这样的人让我铭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