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宣言(精选7篇)
1994年 10月 29日
知识的渠道
自由、繁荣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是人类根本价值的体现。人类根本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智者在社会中行使民主权利和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人们对社会的建设性参与和民主的发展依赖良好的教育以及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的无限开放。
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本宣言宣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坚信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求和平和精神幸福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鼓励各国政府支持并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即时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
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
对任何不能享受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人、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不同年龄的用户群体都应该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公共图书馆的收藏和服务必须包括各种合适的载体、现代技术和传统文献资料,必须具有高质量,满足地方需求,适合地方条件。馆藏资料既要反映人类活动和想象的历史,也要反映当前趋势和社会发展过程。
图书馆的收藏资料和服务不应受到任何意识形态、政治或宗教检查制度的影响,也不应屈服于商业压力。
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应该与信息、扫盲、教育和文化密切相关,主要使命为:
1、尽早培育并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
2、既支持各级正规教育,也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
3、提供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机会;
4.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对艺术、科技成就与创新的鉴赏力;
6.提供接触各种表演艺术文化展示的机会;
7.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支持文化多样性;
8.支持口述传统文化;
9.保证公民获取各种社区信息;
10.为地方企业、社团和兴趣团体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
11.促进信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12.支持并参与各年龄群体的扫盲活动和计划,并根据需要组织此类活动。
拔款、立法和网络
公共图书馆原则上应该无偿提供服务。建立公共图书馆是地方政府和国家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必须受到专门立法的支持,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资助。公共图书馆应该是所有文化、信息传播、扫盲和教育长期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
为保证全国图书馆的协调与合作,图书馆立法和战略计划还必须确定并促进建设一个基于同一服务标准的全国图书馆网络。公共图书馆网络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国家图书馆、区域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以及大中小学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运作与管理
必须制定清晰的政策,明确与社区需求相关的目标、重点和图书馆服务。必须有效地管理公共图书馆并保持运作的专业水准。
必须确保与有关合作伙伴,如地方、区域、全国以及国际用户群体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关系。
为了使社区每一个成员都能确实获得图书馆服务,需要有理想的馆舍环境、良好的阅读和学习设施,合适的技术与充足方便的开馆时间,还包括对不能到馆的用户提供馆外服务。
图书馆服务必须适合乡村和城市社区的不同需求。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用户和馆藏资源之间的能动中介,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保证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必须制定馆外服务和用户培训计划,帮助读者从各种馆藏资源中获益。
本宣言的实施
我们要求国家及各地的决策者和全球图书馆工作者实施本宣言的各项基本原则。
同时,还代表中国公关行业向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李道豫先生赠送了绿色宣言纪念品,以示承诺。李道豫先生表示,“绿色宣言”此时发布,对公关行业来说意义重大,也是本次大会最好的闭幕词,为“2010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绿色宣言
当前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化、资源枯竭化交织一起,加剧了环境竞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和趋势。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争做优秀企业公民,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业内企业和从业者的责任。为此,我们代表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所有公司和从业者做出如下承诺并采取相应行动: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倡导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执行行业制订的行为准则;
2、保障就业机会均等和薪酬公平,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3、诚信面对客户、员工、社区及利益相关者,对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责;
4、自觉维护环境质量,降低运营中的污染和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5、建立全新的企业公益文化,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定期开展相应活动;
6、高度关注社区群众利益,努力参加社区建设,积极支持公益项目和公益活动;
7、积极参与灾害救助、扶贫济困、安老助孤、支教助学等公益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8、专业优势、社会影响以及资金、人才等资源,推动全社会的绿色公益理念。
我们应该成为“绿色公益理念”的先行者、执行者和推动者,将绿色理念融入职业过程及专业服务之中,为创建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和谐环境,创造一个富裕繁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不懈努力。
201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所有与会者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服务;理论创新
创新是当代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一个组织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图书馆而言关系到它的服务是否与时俱进,关系到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能否进一步提升,还关系到它的持续发展。当代图书馆服务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需求,其服务必须创新。 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读者的需求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必须跟着转变,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手段、管理模式、空间用途和技术装备都要具有时代性、灵活性和多元性。
一、当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服务正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读者到馆率下降。当前,读者到馆率下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据统计,1997-1998年英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数是355973677人,2002-2003年是323048108人。1997-1998年大英图书馆到馆人数是430887人,2002-2003年是407729人。数字阅读的影响是使读者到馆率下降的最大原因,如今大量的文献是通过多元方式来展示的,有的从一产生就以数字资源形式存在。因此,图书借阅量在数字时代将不再是衡量图书馆功用的唯一标准。现在的“80后”“90后”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代人已经习惯了计算机和数字阅读方式,图书馆要适应他们的需要。
2.阅读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传统阅读减少,网络阅读增长。由传统阅读构成的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调查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而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加,已经从1999年的3.7%增长到2005年的27.8%。另一方面,读者走进图书馆的目的不仅仅是看书,而是可以进行知识和信息交流,借助图书馆实现从静态信息到动态知识的交流。
3.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深度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具体到对图书馆的挑战而言,大多数读者在查找某个所需知识点时,首先想到的是直接利用网络搜索即可满足要求,而不再是亲自到图书馆查询,公共的网络搜索引擎和相对专业的数据库基本上可以满足了读者绝大部分对于知识的需求。传统意义上读者对于图书馆的知识依赖正在被网络所逐渐取代。
二、图书馆服务理论的创新及实践
1.图书馆服务理论的创新。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1931年提出的著名的“五定律”,被作为图书馆事业的总原则,实际上这五定律主要是关于图书馆服务的阐述。 “书是为了用的”,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以收藏为使命的观念,确立了以用为根本的服务宗旨。 “每个读者有其书”,是要求图书馆为每一个读者提供图书,强调服务对象。 “每本书有其读者”,要求图书馆藏书发挥作用,强调服务的针对性。“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从根本上确立了图书馆服务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基本思想认识。 “节约读者的时间”,强调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图书馆服务的直接作用就是节约读者的时间。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概括了图书馆的发展观,馆藏在增长 ,需求也在变化,因而图书馆服务也需要不断发展。虽然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图书馆的中心任务仍然是服务,读者服务这一根本任务没有改变,只是服务的项目、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发生了变化。1995年,学者戈曼提出新的图书馆事业五定律:图书馆服务的使命是为人类文化素质服务;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尊重过去,开创未来。突出了图书馆服务在图书馆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对创新图书馆服务极为有利,尤其是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也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根本保障。
2.图书馆服务创新
(1)参考咨询服务。传统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以馆藏文献为基础针对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利用手工式半自动方式,通过个别解答提问,向用户提供具体的文献、文献知识和文献线索。随着知识经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范围。 除解答读者提出的事实性咨询服务问题,开展专题咨询服务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咨询服务。
(2)检索服务。文献检索是利用特定的工具书,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为用户提供检索结果的服务。现代化图书馆的检索服务的发展方向是超文本、多媒体、智能化,检索服务凸显个性化、多元化,除提供检索传统文献,图书馆员还要经常上网浏览,熟悉各种检索技术和检索工具,更要注意网络知识资源的特点,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收集有关知识资源,以提高查全率,同时注意提高检索速度,注重检索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3)互动服务。如今,网上图书馆已成为现实,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过程中,在网上充分征求读者意见,使相当数量的网上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通过信息的不断发布吸引更多读者关心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伙伴关系。图书馆创新服务远不止这些方面,借阅流通服务、专题服務、定题跟踪服务等方面仍待拓展,关键是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要求去积极探索新服务方式。
服务是一种社会教育,读者从服务中提高素养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与服务本身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服务越好,越能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反过来,读者的文化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越高,服务也就越好。有了图书馆服务,知识和信息得以传播,知识信息可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劳动者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而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从长远来说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当代图书馆的服务不仅要改变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理念,还要改变读者或用户的理念。改变全社会的图书馆理念是图书馆服务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肖东发.用大出版的视角认识新媒体[EB/OL] . http://www.edu.cn/renwu_6123/20071106/t20071106_263432.shtml.
[2] 杨琳. 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出版发行研究, 2012(3):47-49.
[3] 程莲娟,寿叶丽,丁夷. 数字出版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6(2): 113-116.
[4] 唐秀峰. 数字出版与图书馆新服务模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8(35):47-48.
[5]张树华,赵世良,张涵。图书馆读者工作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45.
[6]顾健。美国大学图书馆调查数据及其启示。大学图书馆学院,2005(3):84-85,78.
十九大胜利召开已过去整整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通过局党组及馆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讨论以及在夏都app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十九大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此次,通过高标准的集中培训,尤其是听了**部长对十九大精神以及文化自信部分的解读后,使我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如何把文化自信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下面我就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谈些体会: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由此可见,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九大结束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就是《公共图书馆法》,这也是继去年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文化方面的法律,彰显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图书馆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大法律支撑和精神动力。作为图书馆人要以公共图书馆法为指引,认真学法、懂法、用法,推进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公共图书馆法》坚持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特征,要求公共图书馆通过以文献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并向公众提供利用为核心的服务,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把各级政府设立、保障、监管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上升为法律责任,明确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这些法规条例,为我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特殊群体阅读服务工作、创新延伸服务模式、深化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增强了文化自信。
《公共图书馆法》立法研究
简要介绍了国外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阐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的.必要性,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基本体系的构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 者:徐佳 XU Jia 作者单位:长沙市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05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23)分类号:G258.2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法 立法原则
第3号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NO:SC122551)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于2013年7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7月26日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
(2013年7月26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终身学习与公平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和运行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具有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研究、传播和服务等功能,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与社会教育设施。
本条例所称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一切知识和信息记录的总和,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文献和缩微制品、音像制品、数字资源、网络信息等。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领导,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及,对民族、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给予重点扶持。
—1—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国家规定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投入。
公共图书馆经费应当给予保障,专款专用。
财政、审计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的情况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新闻出版、通信管理、教育、科技、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保障和支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图书馆行业组织发挥行业指导、协调、服务等作用,支持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联合服务。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及个人以捐赠方式支持公共图书馆建设。倡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对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设置与职能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和人口分布状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第九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纳入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共图书馆选址应当位于人口相对集中、环境相对安静、交通便利、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市政配套设施良好的区域。
公共图书馆规模和面积应当依据服务功能、服务人口、文献信息资源等因素确定,建筑设计应当能满足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开放性和现代化方式的需求。
第十条 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设设计方案应当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公开征求本地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及社会公众的意见。
—2—
第十一条 公共图书馆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新建或者改扩建公共图书馆应当执行重点设防类设计建设标准。
第十二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具有以下基本职能:
(一)系统保存文献信息资源,传承文化;
(二)传递信息、传播知识;
(三)提供公民终身学习环境;
(四)促进科学研究和公众阅读。
第十三条 省公共图书馆负责全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地方文献收藏、古籍保护、学术研究、业务辅导、图书馆协作协调等业务。
市(州)公共图书馆承担区域内社会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和指导基层公共图书馆业务。
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承担区域内社会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第十四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本级公共图书馆设立分馆或者服务站点,整合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村(社区)文化室(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资源,形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第十五条 县(市、区)公共图书馆集中管理和整合基层图书馆(室)或者服务站点的文献信息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建立通借通还的便捷服务体系,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和服务的最大化。
第十六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分馆或者少年儿童阅览室(区),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残疾人阅览室(区)或者阅览专座。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民族文献分馆或者民族文献阅览室。
第十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公共图书馆用地、馆舍和设备设施,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图书馆用途。
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公共图书馆或者改变其功能和用途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和社会公众听证,并征得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公共图书馆迁址,应当坚持先建设后拆除原则。
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
第十八条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遵循合理布局、各有重点、—3—
分工协作、共建共享原则。
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藏书总量、年新增藏书量和电子文献年入藏量做好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入藏。
公共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享有自主采购权。
第十九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逐步建立现代化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
第二十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对地方文献的征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
第二十一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古籍文献、其他珍贵文献的保护和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建立古籍保护制度,开展古籍登记、定级、著录,改善古籍保管条件,推进古籍修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
第二十二条 省内出版单位应当将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出版之日起30日内,向省公共图书馆和所在地公共图书馆免费送交不少于2册(套、件)样本。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省公共图书馆和所在地公共图书馆免费送交所编印的资料样本。
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在省外出版的作品向省内公共图书馆捐赠。
接受送交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向出版机构出具接受送交凭证,向单位和个人出具接收送交或者捐赠证明。
第二十三条 公共图书馆对丧失收藏和使用价值的文献资料,经专家集体鉴定后, 可以根据有关剔旧规则进行剔除。剔除的文献资料应当向本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配备专业防护和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建立和落实防火、防潮、防水、防蠹、防盗、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制度,做好文献信息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第四章 服务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读者提供基本服务,包括:
(一)文献的检索、阅览、外借、一般性咨询;
—4—
(二)电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浏览、阅读、咨询;
(三)流动服务和定点借阅;
(四)举办公益性讲座、展览、学术交流、培训等活动;
(五)专门为少年儿童、残疾人、老年人提供的借阅服务;
(六)阅读指导和读书活动;
(七)其他公益性服务。
第二十七条 公共图书馆可以采用馆内借阅、预约借阅、流动借阅等多种方式提供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当定期通过流动站(车)等形式向社区、村镇、偏远地区开展公共图书馆流动服务。
第二十八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技术,向读者提供远程查询、阅读等现代信息服务。
第二十九条 公共图书馆之间以及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之间应当通过馆际互借、通借通还、联合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形式实现共享资源的联合服务。
第三十条 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
(一)省公共图书馆70小时以上;
(二)市(州)公共图书馆63小时以上;
(三)县(市、区)公共图书馆56小时以上。
乡(镇、街道)图书室每周应当开放48小时以上。
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或者少年儿童阅览室,每周应当开放40小时以上;节假日和寒暑假期每天开放8小时以上。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及时向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为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第三十二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项、年度报告等信息向社会公开。
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服务范围、内容、时间以及借阅规则等基本服务信息向读者公示。
公共图书馆闭馆或者变更开放时间,应当提前公告。
—5—
第三十三条 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单位和个人需求提供多样化、专题性的个性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提供基本服务之外的其他服务,可以收取成本费用。收费标准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后执行。
第三十四条 公共图书馆对具有文物价值的珍善本文献,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保护措施,利用数字化和善本再造等技术,提供保护性使用。
第三十五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保护读者个人隐私,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读者个人信息。
第三十六条 读者应当遵守公共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尊重知识产权,合法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爱护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设备设施。
第三十七条 公共图书馆馆长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应当依据所在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功能、服务时间、馆舍规模、文献信息资源量等因素,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图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工作人员。
第三十八条 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公共文化、社会公益活动的需要,吸纳志愿者并依法组织其参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活动。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考评制度。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省内出版单位未按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向公共图书馆免费送交出版物样本的,由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新闻出版部门责令限期送交。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第二十六条规定免费提供基本服务的;
(二)未按照第三十条规定时间向读者开放的;
—6—
(三)未按照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开有关信息的。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截留、挤占、挪用公共图书馆经费的;
(二)侵占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馆舍、设施设备的;
(三)侵占、损毁、非法转让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
(四)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读者个人信息的。
第四十四条 擅自征用、拆除公共图书馆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读者造成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公共设施设备损坏、遗失的,应当赔偿。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教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
一、公共图书馆在美国的兴起
在美国,埋头读书的身影随处可见。无论是在飞机上,地铁里,还是在咖啡馆、街头、草地、海滩,几乎任何地方都有在阅读的美国人,图书馆和书店更是阅读者的天堂。
据说美国人的这种阅读习惯是随着美国的图书馆发展与文化建设运动构建起来的。自1848年美国有了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后,便开启了图书馆成为面向公众的、免费的“公共资源”的历史篇章。从那以后,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政府,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发展,极大地激发了民众接受教育和参与文化建设的诉求,这就奠定了美国的文化建设,开创了全民教育以及全民阅读运动的基本格局。
早在200年前,美国开国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提出并奠定了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免费使用,对普通民众开放,以及辅助社会公共教育的思想基础。那时,图书馆只是上流社会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对普通人来说读书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从而读书也就限制普通民众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的机会。富兰克林意识到图书馆及阅读有助于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整个民族发展。于是,他创办了“费城图书馆协会”,并先后捐出大量图书创办公共图书馆,以期提高全民阅读能力,并鼓励普通民众积极思考和探讨社会公共事物。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富兰克林所创办的图书馆馆内藏书可免费供所有公民借阅,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公共图书馆的诞生。
二、公共图书馆在美国的发展
钢铁大王卡内基是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创造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上的巅峰时代——卡内基时代。追溯卡内基与图书馆的渊源,还要从他的童年经历说起,在他年少时,曾有一位退役的詹姆士·安德逊上校创办了一个私人图书馆,每周六下午免费对外开放,作为一个移民的孩子,这所图书馆似乎成了唯一可以接纳他的地方,卡内基和其他移民孩子在安德逊少校的图书馆尽情而自由地享受着阅读。安德逊的私人图书馆不仅给了卡内基认识和了解美国社会现实状况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经验,为后来的成功打下基础。卡内基曾说:“毋庸置疑,我的个人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书籍对于年轻人的重要影响,因此而更加注重在图书馆建立上的投入。卡内基回忆到:“当我身处匹兹堡,作为一名童工尚处年幼的时期,安德逊上校——这个让我每每说起都心存无限感激的名字——将拥有四百册图书的小型图书馆免房向孩子们开放。正是因此,让我心存感恩并立志如果有一天我有所成就,赚到很多的钱,我将会投资建立更多的免费图书馆,让更多因为贫穷而无法读书的孩子拥有读书的机会,让更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接受书籍带来的恩惠。”卡内基认为,像他一样的移民必须深入了解美国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融入进美国社会,而深入了解美国文化的最好的窗口和途径就是免费的公共图书馆。
帮助更多的想要通过自己努力实现愿望的人成为了卡内基建设图书馆的首要目的,他认为一些心存抱负的有志青年,免费的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搭建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借助这一平台,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卡内基希望图书馆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每一个想要提升自我的人,无论出身贵贱。
此外,卡内基建设图书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相信美国民主思想的传播离不开公共图书馆这一有利的平台,它可以促进美国民主社会的建设。卡内基想要建立的是这样一种不仅能够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场所,还能最大程度地为社会公民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的民主机构,通过这样的民主机构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民主的实现。卡内基曾于华盛顿卡内基图书馆开馆典礼之际这样描述道:“由公众维持的免费图书馆是民主的摇篮。扩大加强民主的思想、公众的平等以及人的尊严。”基于公共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它们无不蕴含着真正的美国思想的结晶。”卡内基建设的图书馆更加促使了美国民主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美国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社会的进程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对美国的文化建设和公共教育意义深远。
三、结语
目前,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已经几乎遍及每一个社区,公共图书馆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教育资源,被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这说明公共图书馆对于美国公共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已然成为美国公共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郑永田.卡内基图书馆计划的回眸与反思.《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
[2]王晓燕.社区图书馆:美国公共教育的摇篮.《人民政协报》.2011(3).
[3]王晓燕.社区图书馆在美国公共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教师》.2010(3) .
[4]张月玲.基于公共财政的美国公共产品(服务)——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引发的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
[5]郑永田;邝国庭.1853年全美馆员大会及其历史意义.《图书与情报》.2010(4).
[6]程春兰.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启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
【公共图书馆宣言】推荐阅读:
公共图书馆新馆10-01
基层公共图书馆推广10-12
公共图书馆调研报告06-27
中日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比较06-03
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能论文10-09
图书馆管理模式论文 现代图书馆论文06-25
共建图书馆协议05-31
图书馆卫生管理06-04
图书馆知识教育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