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下的美术教学理论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行业期刊的发展环境格外复杂。重构传受关系,以品质宣传打造行业思想智库,是行业期刊的“守正”之举。挖掘传统资源,以刊网互动助力融合发展;注重价值延伸,以活动拓展促使品牌价值;依托行业优势,以资源整合保障多元发展,是行业期刊的“创新”探索。本文以《福建教育》为例对上述举措加以阐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字技术下的美术教学理论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字技术下的美术教学理论论文 篇1:

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高校艺术教育研究

[摘要]人才培养是文化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因,产业中的文化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的产物,其传播方式在文化内容的形成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传播媒介放之于高校艺术教育,必须从文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去审视和认识它。只有在理解新媒介的传播方式和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引导教学双方认知产业链条,才能寻找到契合时代精神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培养出具有时代感知力的艺术文化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育资源;新媒介;高校

如今在艺术教学各个环节,新媒介技术的介入对于教育主体的影响已经不可回避,但这种影响对于艺术教学模式和理念的作用,在当下的教学理论框架中只是将其作为辅助手段来看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重视。

新媒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绝不仅限于多媒介课件、电子教鞭和高规格机房,学生也不应将其作为拷贝复制的工具。教与学都应充分认识到其在传播领域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审美变迁的重要影响。并以此为审视入口,将新媒介的影响力放到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理性、全面、有针对性的考察和研究。

高校的艺术教育改革,需要直面新技术的变革所带来的多重影响。一方面,教学已经变成扁平化开放的范畴,传统意义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已经不能涵盖现有的教学范围,新媒介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前两者已经无法并论。另一方面,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对艺术教学的渗入,使得艺术呈现一种工业化的不纯洁表象。信息的快速复制和拷贝,对艺术的原创性有着巨大的冲击,这是一种艺术价值的“贬值”。应当通过数字媒介、信息去提高艺术创作的维度和高度,将创作个体引入到更大范围的信息视界中,实现艺术表现和推广的“增值”,而不是简单的将其工具化,外部化。教学双方,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正确的应用数字媒介,可以在小物理区域内获得前人的无法想象的艺术资源,使得艺术创新具有无限的可能。

一 新媒介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重要作用

早在1998年,英国在其文化政策《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包含了13个行业:广告、建筑、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电视和广播、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新媒体行业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文化主体型产业,内容产业概念的形成与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群体交流的产物,其传播方式在文化内容形成过程中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甚至于左右和影响着文化本体。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每一次信息交流方式的变换,都对人类的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今,新信息技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和介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交流方式。

怎样去理解、把握、推动这种新传播媒介,决定着我们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产业的发展,调整当代艺术教育在产业中的位置。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的传播周期和消费周期大大缩短。新媒介所依赖数字技术领域有条著名的摩尔定理,定理预言: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每隔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如今,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已使得人们在交流和信息的获取上趋向“实时化”,大众对于文化消费的速度和距离正在逐步超越以往所有时代。这些快速消费导致了了文化内容的在数量上的爆发式增长。随着产业发展,摩尔定律适用的范围正在初步向周边产业蔓延,从个人PC到移动终端,几乎所有的数字产品都适用于摩尔定律。技术的迅速变革带来了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摩尔定律边际定律显示,在保持同等性能的前提下,新媒介价格的下降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收入效应,它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新媒介价格下降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由此消费更多的新媒介;二是替代效应,它是指在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新媒介价格下降导致传统媒介相对价格上升,消费者消费更多价格相对便宜的新媒介,从而引起新媒介对报纸的替代。新媒介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挥作用,导致了更多的新媒介被消费者使用。

由此可见,当今技术环境下新媒介的迅速普及对产业内容的推动作用曰益突显。身处产业环境快速发展变化中的艺术教育应该面向产业、面向时代,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有信息感知力的艺术人才,从而在产业源头为其提供充满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 新媒介技术进步下高校艺术教育思考

新媒介放之于高校艺术教育,必须从文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去考量它,高校艺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近几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但这种认识多着眼于内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数字化。艺术教育应当将自身放置在产业链条中,从新媒介对产业的推动角度去衡量和利用新媒介信息资源,不能单纯地将其看作“查资料”的工具。高等艺术教育需要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人才,同时也要在文化的创新、传播、提升方面发挥作用。合理认识新媒介的转播方式和内在转播机制、引导教学双方认知产业链条,有利于双方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契合时代的精神生产内容。

1 新媒介应用需求下的高等艺术教育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新媒介和电子技术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无纸化”办公这个概念上,应当将其融入艺术教育的流程之中,意识到新媒介手段不仅能够辅助我们完成理论研究、素材搜集等课程内容,还应该意识到当下无处不在的新媒介对我们历来强调的艺术教育阵地“审美价值”的影响。只关注新媒介在工具方面带来的变革和效率提升而,忽视其对教学对象在审美体验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就说明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新媒介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推动性作用,忽略了艺术教育在文化产业中所应该具备的培养文化创造力方面的独特性。

如今,各种文化现象以“天”或者“小时”为单位充斥在社会各个角落,这对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价值观有非常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信息时代汇聚的海量信息正在我们周围形成一个“超级媒介”,将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包围其中。新媒介以图像、声音占据和填充着我们交流的通道。其特有的便捷性从某种程度来说降低了社会节点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能力,只要我们打开电视或借入网络,所看到的图像、声音、文字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传播给受众。

高等艺术院校所承担的教育阶段正是个人人格趋于成熟、世界观趋于明确的、其艺术创作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社会传播环境中,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不单是教授艺术创作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艺术发展的潜质和艺术的思辨能力,而这点却在时下的高校教学中被忽视。特别是一些时尚、热门专业,重技能轻素养,教学功利性明显,一味迎合市场,被媒介信息所左右,培养了一大批产业工匠。诚然,这些产业工人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推动产业和各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将这些短视的教育目标放到高等艺术院校中实施,无疑有本末倒置、顾此失彼的嫌疑。往往是新专业刚上,等到学成毕业之时,该学科所对应的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艺术教育要面向产业、面向未来,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客观、克制、理性地面对信息社会的变化。

新媒介、新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高等艺术教育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两者在更新周期上不可能完全合拍,高等艺术教育作为上游环节,必须冷静的审视文化产业变革。现在许多新兴专业所开课程内容和社会培训机构相差无几,同时由于学术和产业距离较远,同样课程的教学内容吸引力和更新速度往往远不及短期培训机构,而这些培训机构的教育目标则是产业工人,高等艺术教育如果面向产业终端一拥而上,一方面,由于产业环节的原因,无法和文化产业末端做到真正的对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与社会培训机构竞争,大量的同质化从业人员不但不会对文化行业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反而会形成低水平恶性竞争,破坏产业核心价值。现时代信息瞬变,高等艺术教育应当从产业源头考量新媒介对产业形成的各种影响,而不是一味地追随产业变化。教育效果的显现有着滞后的天然性,同时也正因为这点,使得高等艺术教育有着布局未来的先天优势和能力。

2 新媒介与高等艺术教育之的独特作用

理解了新媒介环境和高等艺术教育的关系,便不难理解其在艺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新媒介引入高等艺术教育,不仅要同过其将内外部资源整合、引入。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高校艺术教育的内部成果和资源,通过新媒介及时、有效、多方位的向社会、向产业推广开去,形成教育内部信息和产业外部环境的双向流通,及时发挥高校艺术教育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科研优势。新媒介则为这种由内向外的及时传播提供了可能,它可以细化到以个体的“点”为基本单位,艺术个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艺术成果向公众发布并获得反馈信息。这种点对点的渗透,大大缩短了文化产业的前端意识形态到末端文化消费的关联距离,校园内诞生的优秀艺术成果甚至能为文化产业培育消费市场。高校艺术教育要为各个“点”健康理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保障这些教学个体在新媒介大环境中沿着正确的、积极的、和谐的方向发展,学会双向利用信息工具学习各门艺术课程。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教育需要多渠道、多维度的信息,侧重于形象思维和意境的表达,它以具体的形象或者声音作用于人的视听觉,本身就是一门多媒介的学科类型。而新媒介之所以称之为“新”、“媒介”,表明它依然是以媒介功能作为核心内容,只是相对于传统传媒有所改进,有所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传统媒介的发展铺垫,新媒介的革新也无从谈起。因此,在面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时候,要以融合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作为教学理念的深化而不是简单叠加。新媒介突破了以往传统媒介难以克服的技术限制,将艺术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完整、生动、高效、立体的呈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学习对象能通过新技术沉浸在艺术氛围中。这种“沉浸”是多维度的,是超越以往教学手段的,学习个体可以互动地、主观地、及时地体会其中艺术信息、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口口相传。

新媒介下的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差异化教学、避免现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所带来的意识同质化。在以往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资源的限制,专业教师无法为全班同学提供足够的教学引导信息,即使反复强调个体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但缺乏必要的生动全面的教育手段,也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而新媒介及时、多维度的信息传播特征,正好能在潜移默化中使教育对象乐于接触和了解我们预定的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和外延信息的配合作用下,教学对象面对的将不仅仅是一位教师、一本教材和一套课件,他所面对的将是一个无缝教学环境,课堂的直接传授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自然融合。让学生有条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兴趣去广泛涉猎相关知识信息,最为重要的是,新媒介特有的拓扑传播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兴趣,从一个知识点带入到另一个知识点,这种带入是建立在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基础之上,调动的是每个教学对象的内在学习动力,它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最为贴近个体诉求的,同时学习结果也是符合个体的阶段愿望的。此外,教学对象还可以及时地将学习成果通过新媒体途径展现出来,这种展示的目标对象,已经大大地扩展到校园以外,所面对的是公众对象。也即是说,学习主体在学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和社会公众的艺术交流,这种交流经验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信息回馈,对于培养个体形成符合社会公共价值的艺术观和创新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高校艺术教育中传统教育资源和沟通方式的新媒介建设

新媒介手段应用于艺术教育资源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对时空的突破,它可以将传统教育资源中的物质环境资源、人际资源、信息资源在极大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突破地域和艺术流派的限制,开拓教学双方的视野。以视听艺术中的传统美术和音乐为例,两者都有流派和地域的明显划分,这种划分一方面是对区域艺术文化的继承和传扬,但另一方面,单一的艺术群落对于艺术学习者而言又是一种局限。新媒介的利用则可以作为一种外延手段,提供“丰富”和“多元”,通过高效率的多媒介交流,突破地域隔阂,实现艺术成果的大空间流通,做到艺术思维的融合。

这种资源的交流理念从现阶段来说应该包括课程内容资源和新艺术资源媒介观两方面:

1 专业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新媒介建设

对于艺术教育而言优秀的教学课程内容是极为宝贵的核心资源。专业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能力直接决定着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高低。而其中有着较高学术素养的顶尖专业学者所积累的课程内容作为稀缺资源,又格外珍贵。这部分稀缺资源所具备的学术影响力也最为突出,但目前的高校艺术教育格局中,这部分资源无法做到均衡分布。运用新媒介技术,将优质课程在校际问共享,乃至面向社会,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开放课件(MIT OpenCourseWare)计划。时至今日,有学习兴趣的学习者不管身处何处,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或者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聆听国外知名学府、知名教授的课程。

通过新媒介手段,高等教育的稀缺资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求学者分享,而不再局限在小物理范围内。国内在公开课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部分尝试,但成功的例子不多,无法形成社会影响。甚至一些网络精品课程基本上是电子教案、作业习题和测试题的展示。笔者也曾浏览过人大的网络课程,虽然门类较为齐全,但“电子书”PPT式的应用,无疑是对新媒介手段在教育领域的误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网络课程则较为丰富,但也局限在资料和视频展示层面。新媒介作为技术手段,不光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具备社交、沟通的特质。以某个课程为主体,网络视频课程学习之外,在线形成的学习小组对于提高的个体学习欲望、增加知识的吸引力有着重要作用,它避免了网络学习点对点缺乏面到点的局限。社交模式,加上教学者本身的博客平台,新媒介正在构建一个平等、公开、随性的符合艺术教育的虚拟讲坛。

对国内的艺术教育而言,在线教学理念所催生的新的认知需求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功利性较低,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新媒介学习,对于现今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受教育者可以在大范围内实现稀缺师资的共享,缩短区域艺术教育的差距,一方面满足了“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和促进“教”的普遍水平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相比较于一篇篇学术论文,艺术教育更需这种新媒介可视化的手段。

2 建立新的艺术资源媒介观

多媒体资源在艺术教育领域里的作用不可替代,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针对稀缺的艺术资源建成视频、图片、声音等多媒体资源网络节点,借助各高校内部服务平台,实现教育系统内部的共享,将极大地满足艺术教学双方专业师生的信息需求,对艺术教学和创作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以美术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考大量名家名画、历史遗作,但是此类少量珍贵的画册基本不面向普通学生借阅,即使向师生开放,也只能通过拍照、扫描等方式使用资源,本校的资源获取尚且如此,更勿谈校际资源借阅的烦琐。传统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不仅有利于保护文献资料,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应当树立正确的艺术资源媒介观。文化的一个意义是意识的扩大与深谙。新媒介正是提供我们这样一个扩大意识的有效途径,所以它是面向科研、面向教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来提升艺术教育的内涵,实现文化价值的“升值”的手段。单纯地将数字信息堆砌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最终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内涵的“贬值”。

艺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需要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将有指导意义、有示范意义的关键的艺术作品资源分门别类,与相关的学科课程配套,引导信息使用者去思考艺术成果,从而在对信息的整理、借鉴过程中找到新的创作灵感。要避免对资源的过分依赖,目前普遍存在的拼接式的资源利用方式,已经大大削弱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惊喜,各种雷同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冲击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不可小觑,面对信息空前丰富的新媒介,拿来主义观念在当今艺术教育对象中普遍存在。这种简单、肤浅的信息应用,在文化艺术领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先天的艺术价值低下,只能消耗个人的创作热情,磨灭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艺术感知力。艺术信息的提供应当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以能满足学习对象自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为出发点,由校内提供辅助的核心资料,引导学生在公共媒介根据专业的需要遴选、搜集学术资料,让学生有寻找和思维关联的过程,既可以避免校内和公共媒介的资源重复提供,又让学生有开阔视野构建自己艺术认知体系的机会,在信息利用过程中实现个人艺术价值的内部“增值”。

如今,中国的艺术教育正处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当下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同时也是迫切的需要对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课题做出必要和正确的解读研究。近年来,“大数据”的概念已经逐渐浮现,并对许多新兴产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前瞻性信息,新媒介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如果能在艺术教育领域得到合理应用,必将使我们在教学领域获得更多合理性、预见性的教学理念,为教育对象提供真正能受益终身的艺术教育,为文化产业和社会输送值得尊重的艺术人才,从而真正实现艺术教育自身的社会和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章明,张姿.建筑设计创意产业[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1

[2]宋跃明.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J].社会科学,2005,(9):179

[3]百度百科.什么叫摩尔定理[OL]

[4]崔保国,张晓群.新媒体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分析[J].现代传 播,2008,(1):87-89

[5]李海花,周元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的启示 [J].中国远程教育,2003,(5):24-25

[6]梁嘉.基于世界名校公开课“淘课”热的调查与分析[J]欺件导 刊,2011,(4):69

[7]冯静.美术教学资源数字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J].群文天地,2012,(20):89

[8]王震。徐悲鸿书信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41

编辑:李婷

作者:杨东润

数字技术下的美术教学理论论文 篇2:

守正创新:行业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摘 要:当前,行业期刊的发展环境格外复杂。重构传受关系,以品质宣传打造行业思想智库,是行业期刊的“守正”之举。挖掘传统资源,以刊网互动助力融合发展;注重价值延伸,以活动拓展促使品牌价值;依托行业优势,以资源整合保障多元发展,是行业期刊的“创新”探索。本文以《福建教育》为例对上述举措加以阐述。

關键词:行业期刊 守正创新 智库 融合 价值延伸

行业期刊,是指面向某一特定行业,报道和研究行业发展动向的期刊。[1]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媒体发展环境变得格外复杂。由于行业期刊自身独特的出身背景,某种程度上仍然承载着行业管理和行业宣传等类官方媒体的职能,使得行业期刊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市场化媒体的发展特质。也正因为如此,较之市场化程度高的都市媒体,行业期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相对较小。然而,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独善其身,谋求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福建教育》创刊于1951年,是由福建省教育厅主管,以宣传福建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总结福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的教育行业期刊。本文以《福建教育》在内容精品化制作方面的“守正”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价值链延伸等方面的“创新”为例,谈谈新时期行业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重构传受关系,以内容高位策划打造行业智库

很长一段时间,行业期刊满足于单向传播,遵循“传者为王”的传受关系,只考虑行业期刊的“政治属性”,不自觉地带有媒体传播的“先天自负”,不仅没能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反而惯以居高临下之势,强行向受众“灌输”。受体制改革的影响,被抛向市场的行业期刊必须积极适应市场,重构传受关系,正确转向,方能在市场上保持品牌竞争力。《福建教育》既围绕教育行政部门中心工作,稳固宣传阵地的业界位置;也讲究真正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以前瞻策划打造思想智库。

优质内容是期刊的生命线。多年来,我们从不“等米下锅”,也不局限于“找米下锅”,而是积极主动“产米下锅”。“产米”的目标是,既能呼应政策走向,又要兼顾理念的前瞻性、内容的可读性、形式的创新性。2016年,福建省公布了首批2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怎样利用好这些优质教师资源,并使团队整体的作用最大化,2017年4月,编辑部在策划《暑假备课》这一大型教学专题报道时,通过事前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调查研究,拟定具有前瞻教学指导价值的选题,然后深入研究各个名师工作室的教学主张,认真考量各团队核心成员的写作实力,筛选出符合组稿要求的工作室资源:福建省林珊名师工作室。在编辑和作者多次开会研讨、沟通之后,明确了组稿思路:以文体为语文教学研究的载体,以学段的结构化确定研究的框架,以具体课例的教学谈和学段文体教学的理论研究联通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桥梁。因为专辑作者是研究伙伴,教学理念相当,而且创作前编者和作者深入研讨,所以选题策划意图得到比较全面且系统的贯彻,专辑内部篇章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主旨更加凸显。

研究是为了应用。往常,这类运用主要体现在作者将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此次专题策划思维的转化,带来报道形式的改变,进而影响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形式和内容,可谓是选题策划的长远价值。林珊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实践证明,这种将触角伸展至文体类别与学段的研究,侧重于操作体系的建构,进一步完善与细化了我原有的教学主张。”[2]此后,林珊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和内容都受益于本次专题策划的形式和内容,现场活动几乎就是专题策划思路的现实操作版本。两年来,我们陆续推出了7个名师工作室的专题备课研究,形成了福建省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的整体宣传效应,既呼应了福建省教育厅建设名优教师队伍、推出名师教研成果之需,也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前沿、优质的学习材料。

在全媒体背景下,人们不停对“内容为王”产生质疑。的确,内容无条件为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实现“有意味的形式”+“优质的内容”的全面策划,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深受读者欢迎的,都是符合传播规律的。

二、挖掘传统资源,以刊网互动融合助力转型升级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众多教育期刊推出网站、微博、官方微信,以提升行业信息和研究成果的传播效度,增强期刊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会影响力。但这些微博、微信往往存在用户数量少、用户黏性差等问题。探究其原因,长期的定式思维导致新媒体内容制作时的因循旧制,忽略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思考,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新旧媒体的变化,最直观的是传递信息的介质发生了变化。究其根本而言,实现编辑思维的重新定位和转型升级是调和冲突的本源力量。当然,这种转变也要基于自身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得以发展。

传统行业期刊因为拥有较长的办刊历史、较深厚的编辑出版资源,积累了行业内质量高、数量大的专业作者队伍和脉络清晰、体系完整的原创成果。如何把传统教育期刊的内容优势转化成具有交互特点的新媒体优势,将传统教育期刊的作者队伍优势转化成新媒体创作队伍的资源,并进而发挥优质作者的社会影响力,为行业期刊的融合发展注入活力,是我们应该重点突破的。2016年1月29日,《福建教育》开通微信公众号。如何在海量教育新媒体中脱颖而出?2016年1月31日,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界爆出重磅消息,小学语文界领军人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从杭州市拱宸桥小学“跳槽”到杭州师范大学。因为王老师自身的“明星”效应,一时舆论哗然。王老师与《福建教育》文缘颇深,笔者迅速策划选题,取得独家专访,当天在全网率先推出重磅独家《对话王崧舟:“跳槽”背后》,24小时内阅读量超2.7万,并持续增长,多家重要媒体转载此文。这对于一个教育期刊新办公众号而言,可谓一炮而红。此后三天,我们整合王崧舟老师在《福建教育》的旧作,引导读者回顾15年致力“创立流派、打造名校”的王崧舟的精神成长的“狮子态”;让读者走进王崧舟的内心,看他以自己为明灯,一路孜孜矻矻,成为“superstar”;最后,我们梳理民国以来从小学跳槽到大学的大师,为教师呈现专业化成长的可能路径。这些报道,阅读量都不俗,吸引众多关注度。当然,这也得益于我们没有将纸刊中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微信,而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特色进行传播方式的创新和提升。如何将纸刊内容和新媒体做有价值的链接?我们或许可以做以下尝试。

首先,加工改造纸刊内容。纸刊内容力求呈现教育教学的规律性,分析教育教学行为的成因,很多时候缺乏可读性。在微信传播中适时增加音频、视频、图片和超链接,让受限于版面与篇幅的纸媒的信息量传播得以扩大。读者在直观的音频、视频呈现中,能够更直接理解教育理论的阐述和教育实践的创新,从而获得更多元而丰富的阅读体验。

其次,多元解构纸刊内容。行业综合性期刊内容丰富,有专业领域的热点新闻、前沿资讯,有对教育话题的深度观察、多维评论,也有对教学教研成果的动态展示和可能预判。如何让新媒体传播既承续期刊品牌的权威和影响,又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现代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我们把一些话题分装呈现,陆续呈现热点的新闻直击、专家评论、多人对话、可能对策,这样既可以让用户按需选用、按需保存,也方便用户以后做相关检索。

最后,聚合重组纸刊内容。主题策划是纸刊深度报道的惯常做法。对一个话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和解读,形成或递进或并列或因果的内在逻辑关系的一组专题,是纸质期刊编辑实力的重要体现。新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更便于开展专题探讨。相较纸质期刊而言,新媒体可以将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同一专题内容进行整合,其他网站、微博、公众号上不同角度的相关信息都可以通过链接的形式加以呈现,新媒体信息集群优势得到最大发挥,进而达成信息传播的量质齐收,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实现价值延伸,以相关活动拓展促使品牌增值

期刊品牌建立以后,衍生出多形态的相关产品,覆盖至与期刊相关的全程产业链,进而实现期刊价值的延伸及进一步的轮次增值。[3]按照期刊的“三次售卖”理论,利用品牌资源开发衍生产品、举办学术研讨论坛、开展行业技术培训,形成相关的活动品牌,既可以让受众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行业期刊,增加读者对期刊的感知和认识,也可以通过多维手段丰满期刊的形象,弥补纸质媒体的平面化特征,使期刊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近十年,《福建教育》利用自身在教育行业、教师队伍中的深厚影响力,策划、组织数个品牌活动,既覆盖读者群体,也挖掘读者所能产生影响力的人群。我们以“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凝聚优秀青年教师队伍,举办高峰学术论坛,进行青年教师培训,传播教育前沿理念,重塑我省教师的教学思想。基此延展开来,制作活动光盘加以售卖,使线下活动与线上观众相互链接,实现经济效益增值;开展与会教师论文汇编工作,推进学刊用刊,促进学术交流;启动了“星火燎原”农村教师援助行动,辐射山区海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塑造了期刊的公益形象,有效提升了期刊的美誉度。我们以“海西杯”全国少儿主题书画大赛促使美术教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进一步产生教育实效。以此为载体,我们到各个县区举办少儿书画创作指导活动,以理论建构和实践纠偏为手段吸引家长群体,让品牌覆盖面更加广泛;我们举办“大美之旅”系列讲坛,传播美育理念,让纸刊内容和活动上的前沿思想传播相得益彰;我们和许多教育局教研室联合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年度教研活动,使活动营销更具权威效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类活动的开展始终依托新媒体加以宣传推广、线上线下互动、线上同步售卖,不仅使期刊的“第三次售卖”具备了新媒体基因,而且因为新媒体而具传播效力、更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一切品牌活动的开发、经营、推广,都有赖于期刊长期积累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有赖于读者对母刊的信赖和关注度。当然,品牌价值的成功延伸也有助于期刊美誉度的进一步提升,使期刊的资本积累进一步完善,从而在波谲云诡的文化市场竞争中提升抗风险能力。

四、依托行业优势,以社会资源整合保障多元发展

行业期刊长期深耕该行业的宣传工作,因其对行业政策的熟悉、行业资源的把握、行业前沿资讯和理念的掌握,而在行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社会资源和卓越的社会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期刊长期积累的品牌资源为价值圆心,以市场需求为半径,擘画品牌战略蓝图,是众多行业期刊主办单位盈利模式的创新增长点和价值链的深度延伸点。

对教育行业前瞻理念、前沿资讯的精准把握和对教育领域权威作者的准确掌握是《福建教育》在长期办刊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深度挖掘内容资源和专家资源,出版相关图书、地方教材,是《福建教育》主办单位的得天独厚优势。2013年,为配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教学,规范教育内容,福建省教育厅拟计划编写分年段《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讀本》,作为全省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学用书,帮助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4]基于专业优势,《福建教育》的主办单位福建教育杂志社获得《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的编写权。近年来,该《读本》年发行量250万册,不仅为福建教育杂志社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也使期刊乃至主办单位在业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不断升级。期刊助力图书出版,图书出版反哺期刊,这是期刊资源重组的良性循环模式。

在新形势下,期刊的“三次售卖”突出表现在期刊竞争领域的迅速扩大,它不仅仅表现为期刊文章质量的对垒,还表现在其已拓展到期刊经营过程中价值链的构建与整合、放大与延伸的过程中。[5]《福建教育》致力探索的“内容高品质+媒体融合+品牌活动经营+衍生产品多元发展”的创新模式,既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对期刊“三次售卖”理论内涵的丰富,也是基于教育期刊行业特点的实践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玉青,葛梦玲.多元化背景下行业期刊转型与发展探索——以《低压电器》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6).

[2]林珊.教育生命的安顿与超越——以思想的方式[G].福建教育,2017(9):30-31.

[3]刘海军.期刊外部活动策划的三个层次[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67.

[4]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3-03-29).http://jyt.fujian.gov.cn/xxgk/zywj/201303/t20130329_3176271.htm.

[5]李海燕.从“三次售卖”理论谈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提升[J].出版广角,2015(4):102-104.

(作者单位系福建教育杂志社)

作者:黄旭升

数字技术下的美术教学理论论文 篇3:

虚拟空间视角下透视规律的再认识

摘 要:透视作为绘画造型训练的基础概念,一直是视觉艺术类学科首先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传统透视教学理论体系复杂、透视术语繁多、透视类型归类牵强、缺乏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成为教师们公认的教学难点。在虚拟空间视角下对传统线性透视规律进行再认识,对约定俗成的透视类型进行辨析。以期构建科学系统的三维空间观念,更加全面地理解透视规律,提出运用数字软件的透视匹配功能校正写生透视的指导方法,从而改变传统透视教学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虚拟空间;透视规律;透视类型辨析

透视学是研究人类视觉规律的一门科学,可分为线性透视、隐没透视和色彩透视。狭义的透视学(线性透视)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对透视学的系统研究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布鲁涅尼斯奇和画家佛兰切斯卡的相关论述,后由柯尔比在1754年和福尼尔在1761年著文阐明的《论线透视》逐步确立。

线性透视以固定观察者为视点,在能够辨识清楚的60度的最佳视域内,描绘、观察物体视觉形变的过程,依据单眼的中心投影原理,又称为焦点透视。在视点和被观察物之间假想一个透明平面,连接视点与被观察物轮廓边缘的视线被透明平面截取,这样得到的图像就是一般意义的线性透视图。看似是一种描摹行为,却蕴含着视觉生理学、光学、几何学等众多学科知识。

作为绘画和设计专业的技法理论课,透视学已成为专业必修课程。经过专家和学者的不断总结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学我们发现,传统的透视教学体系的专业术语过于繁杂,仅介绍透视原理和作图方法的术语就多达二十几个。虽配合解析图示,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限,难以形成清晰完整的感性认知。在教学中缺乏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难以促成学生思维与教学进度的同步,短时间内不易理解消化,自然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以上都成为不易突破的教学难点,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已经覆盖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已非常轻松地实现了虚拟现实的三维空间建造,进一步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在设计制造、虚拟现实、影视动画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较著名的软件有3ds max、Maya、Sketch Up等,前两者更倾向于三维动画的渲染和制作。笔者认为Sketch Up是一款用于创建、共享和展示3D模型的软件,界面清新简洁、功能丰富、操作简便,被形象地称为“草图大师”。因具有独特的空间地理信息功能,更适合对现实空间的模拟和映射。

本文将以该软件为工具,实现直观动态地观察形体在虚拟空间里的透视现象。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还原视觉对空间的观察过程。改变传统教学抽象被动、枯燥乏味的局面,为理解透视原理及规律打开一个新的视窗。

一、虚拟空间对三维属性的解析

众所周知,我们生存的世界具有三维属性,不论空间还是实体都具有高、宽、深的三个向度的度量关系。在几何学里可以用互相垂直的X、Y、Z坐标轴来描述三维属性。为方便研究,一般都以直角平面六面体(立方体)作为观察目标。因其具备三维属性的最基本特点,是被广泛认可的研究透视规律最简洁概括的形体。

几何学里三维坐标的设定是解密空间关系的“钥匙”。在Sketch Up的空间界面里,我们会直观的了解立方体与空间坐标轴的关系。立方体的三维特征就是有三个互为垂直的表面与X、Y、Z轴保持对应关系,代表着空间的不同方向,也是揭示三维属性的逻辑起点(如图1)。

现实中立方体的实体属性很难观察到其内部构造,只凭空间想象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困扰我们认识复杂形体结构的难题。过去都是通过透明教具辅助完成这一教学步骤,为教学准备带来很多麻烦。Sketch Up软件的形体显示功能可以轻松地实现实体和线框模式的切换,不仅便于对空间结构的理解,也能加强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实体与空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可以通过放大形体和推进视点实现演变。这说明立方体与房间内部只是形体内部与外部的不同形态而已,因视点位置的不同而改变视觉印象,固有的三维属性不会因为观察视角变化而改变。由此建立的三维空间逻辑观念,会为进一步探讨形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创建直观的参照体系。

二、虚拟空间对透视关系的映射

虚拟空间为描述形体的空间状态提供了多种视图。依据平行投影原理,沿三個轴向观察,会形成不同纬度方向的二维视图,如顶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前视图、后视图。视点定位空间任何位置,都会形成基于焦点投影原理的三维透视图,能很好地展现空间立体关系,符合人类视觉习惯,也为观察现实空间的形体透视现象提供了可描述的参照系统。

依据透视图形成的定义,虚拟空间中观察的视点可用相机来模拟,设定相机参数,使其符合视觉感受的正常视域。观察时,假想的透明画面与显示屏幕的视窗相对应。Sketch Up初始界面即有地面与天空,无障碍地呈现地平线位置,比现实空间更能简洁明了地阐释视平线的概念。坐标轴X、Y表达水平方向的两个维度,调整观察角度使X、Y轴正对坐标原点就会找到与地平线相交的心点,连接心点的纵深轴向线即成为视中线,立方体各个维度上的边线都可以加注延长辅助射线。这些随形体状态而跟随的辅助线完美地契合了我们只能通过想象才能存在的透视线。无需更多的术语解释就能明白这些基本概念。原本我们对透视原理的情境描述在虚拟空间中得到直观映射(如图2)。

通过控制视点观察角度,立方体加注的延长射线会向轴向纵深汇聚成消失点。在X、Y水平轴向之间,消失点从一个到两个之间切换,如果视角再按Z轴上下调整,第三个消失点也会出现。基于虚拟空间为我们提供的“导航”,不难发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现象的存在,分别对应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现实中通过图片和实例说明的透视类型,通过简单互动就能直观呈现出来。

三、虚拟空间对透视类型的辨析

依据平行透视的定义,在虚拟空间中创建正对心点和分置于视平线、视中线上下及左右不同位置的立方体。视域内只有一个消失点。透视线都向心点汇聚,与画面平行的面应保持形状不变。但当我们推进视点观察,离视中心越远的立方体越不符合我们的视觉感受。类似照相偏离镜头中心景物的畸变。由于人眼最佳视域的局限,很少会用视线余光注视物体。事实上,远离视中心立方体已经与视点不再正对,前立面产生了纵深关系。可见,与画面平行的形状保持不变是个假命题,远一点透视不再成立(如图3)。

成角透视则应是立方体没有与画面平行的面,而是构成一定角度。凡是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都消失于视平线上两个纵深维度的消失点上。立方体垂直方向不应产生形变。实际上,视线稍微脱离视平线向上观察,就会发现垂直方向已经发生近大远小的变化,第三维度的消失点已经产生(如图4)。

实际上画面只是假想出来用于描述视觉印象的二维载体,是空间观察留下的影像。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形体的三维属性是客观恒定的,从视点出发观察到的三维形体,不同部位不会存在平行关系,只有距离远近的差别,近大远小是永恒的主题。脱离画面的羁绊,我们可以把思路回到对空间和立体三维属性的把握上来。当视点与物体任何维度产生纵深关系时,这一维度上,因近大远小而形成的消失点就会产生(如图5)。

了解摄影的人都知道,照相机拍摄的图像,只能符合三点透视关系。三点透视是完整表现物体立体感的客观影像。一点、两点透视,实际上是对特定视角空间方位的解析,体现了理想状态下的近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人们方便理解透视现象的简单归类。但概括简化的认识方法,并不严谨,不能陷入既定概念的窠臼,掩盖视觉观察的真实感受。只有理解视点与物体三维属性的空间关系,才能客观完整地把握透视现象的真实规律,从而在绘画造型中灵活运用。

四、透视匹配功能对写生透视的校正

对透视规律的真正理解并不代表能够马上画出正确的透视关系,反复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捷径。有没有直观的辅助办法帮助我们对写生的透视错误进行校正、检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Sketch Up的透视匹配功能为我们提供了可参照的方法。

为了能够使软件识别写生作品,会先对作品扫描或拍照,形成电子文件。然后打开Sketch Up,通过照片匹配功能导入绘制的写生作品,进入三维虚拟空间界面,此时出现三维透视编辑器用以匹配导入的三维作品。

以立方体为例(如图6),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坐标轴拟合作品的空間位置。使垂直坐标轴线与立方体最前垂直边线吻合,通过水平方向的两个坐标轴控制把柄,调整角度与立方体左右的透视边线产生对应关系。实际上基于写生作品的三维空间坐标系统已经建立。如果绘画作品透视角度不正确,会直观地发现作品与空间坐标系的偏差。为了更全面地检验立方体存在的透视问题,在拟合的立方体坐标原点位置创建等比例的立方体。符合透视关系的参照立体得以再生,通过线框显示模式可以非常清楚地查看到与写生作品的边线差别。这一方法对于辨别作品是否存在透视问题,非常直观有效。这为练习中进行自主检查、纠正问题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工具。

五、结语

每一次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增进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得以使用先进的手段提升艺术表现力。诞生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和科学文化运动,为绘画的科学观察和表现开启了新的时代。摄影技术源于人眼成像原理,为客观记录视觉印象提供了新的手段,丰富了我们生活的图像世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虚拟现实技术(VR)彻底颠覆了我们的视觉经验,同时为我们认识视觉规律增添了更为便利的方法!

基于虚拟空间视角下透视规律的认识不仅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更能帮助我们形成科学完整的空间概念,主动有效地把握透视规律,为美术和设计创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肯普.线性透视的发明[J].林方青,译.美苑,2011(6):83-87.

[2]刘广滨.透视学[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3]付卫东.3DS MAX介入透视教学初探[J].装饰,2006(4):90.

[4]梁国华.AutoCAD、3ds max在透视学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5):376.

作者简介:王树义,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作者: 王树义

上一篇:科技饲养土鸡的实习汇报下一篇:加强中小学安全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