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精选10篇)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篇1

适用专业及层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和通信工程本科(4学分)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第1版,李晶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阎石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康华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Digital Fundamentals,第7版,Thomas L.Floyd著,科学出版社,2002 Digital Electronics,第4版,James Bignell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自动化本科(4学分)

学时:6

4学分:4

本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

64学时 实验:单独设课,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内。1.数制和码制

2学时

(1)掌握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2)掌握8421编码,了解其他常用编码。

2.逻辑代数基础

4学时(1)掌握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定律和定理。(2)掌握逻辑关系的描述方法及其相互转换。(3)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3.门电路

4学时(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2)了解TTL、CMOS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理解典型TTL、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特性、主要参数和使用方法。

4.组合逻辑电路

8学时(1)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2)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方法。5.触发器

4学时(1)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2)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动态特性。(3)了解典型时钟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及触发方式。

6.时序逻辑电路

10学时(1)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描述方法和分析方法。

(2)掌握计数器、寄存器等常用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3)掌握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4)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

7.脉冲的产生和整形电路

6学时(1)了解脉冲信号参数的定义。

(2)理解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3)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8.半导体存储器

6学时(1)了解ROM、RAM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扩展存储容量的方法。(2)理解用ROM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

9.可编程逻辑器件及硬件描述语言基础

14学时(1)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特征及编程原理。

(2)了解PAL、GAL、FPGA和CPLD的特点及电路结构。(3)了解VHDL语言及编程环境。

(4)掌握使用VHDL语言实现简单数字逻辑功能的方法。

10.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

6学时(1)了解D/A、A/D转换器的功能及主要参数。

(2)理解常见的D/A和A/D转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三、说明

1.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2. 表述说明

根据教学要求的程度不同,依次采用了“掌握”、“理解”、“了解”等表述方式。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篇2

一、教学内容突出“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基础”

1、一条主线。

数字电子技术不是一门纯理论性的课程, 显明的特点就是先基础理论后组合应用。因此在绪论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纵观课程大局, 理清课程主线, 并明确各章节内容对电路的应用及作用, 避免局部理论明白、实际应用不能够有机结合地盲目学习。本课程的这条主线如图1[1]。

2、两个重点。

任何一种逻辑功能都可以设计出一种相应的逻辑电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数字电路是不可胜数的。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而不是死记硬背书本内容。就本课程而言, 只要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逻辑电路, 也能分析出任何一种给定逻辑电路所具有的逻辑功能即可。因此,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3、三个基础。

为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数字电子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强化理解和掌握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二、教学方法实现“三个基于”[2]

2.1基于问题的教学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过:“告诉我, 我会忘记, 做给我看, 我会记住, 让我参加, 我就会完全理解。”在教学实践中, 就要打破“以知识为本位, 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实例、设疑、示错等方法导入需要讲解的问题, 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关键环节则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完成。学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最后结合问题系统讲授知识点, 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同时, 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倍增, 学习主动性更强, 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通过引导、启发, 学生自己搭建出具有记忆功能的电路—触发器[3]。

2.2基于项目的教学

基于项目的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发现。实施步骤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等六个基本步骤。结合本课程, 就是在课程开始阶段, 以任务书的形式给学生下发一些与课程内容结合紧密的、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 如电子抢答器、数字电子钟、交通灯控制器、出组车计价器等, 学生自由选题、自主组合, 通过课程的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与教师的交流讨论, 利用软件仿真或硬件焊接制作出课题作品, 期末提交研究成果和设计报告, 并进行专题汇报, 研究成果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2.3基于资源的教学

基于资源的教学是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灵活性和自主性。此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 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就是说, 通过基于资源的教学, 学生应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 学会查找的资源的手段和方法, 学会如何做读书笔记, 学会评价信息,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进展, 学会反映学习过程和成果。目前, 校园网、互联网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资源较多。通过基于资源的教学, 学会查找资源、利用资源, 不仅可以克服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更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结束语

为进一步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本文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基础”, 探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资源的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 理清教学思路, 采取“三个基于”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璆.数字电子技术 (第十版)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江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教学研究, 2009, (3) :53-55.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篇3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实践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和电子等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水平。同时,它对电类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的课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发展也更加迅猛。为了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针对本门课程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做出探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并提高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现把改革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一、精选教学内容,精做优秀课件

由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集成电路和逻辑电路相关知识的难度就比较大。这就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首先,教学内容的选用原则:突出重点,以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方法和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基本的逻辑函数是学习数电的基础,对于逻辑代数的相关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和化简应重点讲解。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即可,使学生能够查阅常见的集成电路的参数功能即可,要避免进行繁琐的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分析,强调实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与时俱进,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断的注入新知识和新技术,使学生及时了解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发展的现状、删除一些陈旧过时、内容偏深而实用性又不强的知识。其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变得越来越普遍。为达到课堂学习内容的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方式,向学生传递具体形象的教学信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联想思维。使学生确实的耳闻其声、目睹其行,感受到真实的东西,促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又能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验、实训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实验、实训环节可以为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更多的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提供力便利,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适当的增加实验课比重。由于数字电子技术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多。许多理论知识同学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应用中加强理解。例如,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编码、译码、数据选择显示电路、移位寄存器的功用等都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采用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学生都是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既定方法、既定的仪器设备条件,完成全部实验过程,以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化理论教学的实验。它着重培养学生基本实验能力,使学生获得实验基础训练。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我们要适当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学生可以尝试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评价和结论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技术组织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设置数字电子技术实训。由于实验课时间的局限性,学生得到整体锻炼的机会不足,对于数电这门课程的整体知识链接不够完整。可以设置1-2周的实训,设置整体性的实训项目,增强技能层次的师生互动。例如,智力竞赛抢答器、电子秒表、电子时钟等。既有基础实验环节,又有综合性实践环节,实现了边学习、边研讨,将能力训练、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结束语

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施,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教学改革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通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相当的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灵话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军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49- 51.

[2]田建艳,夏路易.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田[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 (1).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俊鹏.数字电子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朱祥瑞.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莹,女,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郑州华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篇4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之一,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在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探讨,从该课程教学目标和中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要求出发,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量与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注重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提高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设计 探讨

0引言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条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和正确选择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教学评价标准等。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内容。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注重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具体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知识的传输方式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方式,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称为“以教学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而现代教学设计吸收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围绕各个实际问题展开,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体现为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育模式,既注意教又注重学,称为“以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如何把现代教学设计的思想应用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笔者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旨在抛砖引玉,相互启发。

1.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把握理论上的度。

《数字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子设备运行与管理等电子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训练学生数字应用电路制作与调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打好基础。因此,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知识的应用,回避了繁锁的集成电路内部分析和数学推导。着重外部逻辑功能的描述、分析和应用。强调外特性和主要参数。如在逻辑门电路一章中,改变了以74标准系列门作为典型电路分析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的传统,改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较多的CT74S系列门作为典型电路进行分析,进而介绍了CT74LS系列,还对TTL集成门电路各系列的主要电气参数进行了比较,使学生对各系列TTL集成门电路的特性都有一定了解。同时,还将TTL系列和CMOS4000系列门电路的主要电气参数进行了对比,使学生能根据实际工作要求正确选用数字集成电路。在时序逻辑电路一章中,在介绍计数器、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基本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直接介绍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功能表和使用。而没有讨论它们的内部逻辑电路。对于组合逻辑电路等中规模集成电路也采用了类似的处理方法。这不断突出了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同时也为增加技能训练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从培养能力出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由于《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在本门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各章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训练环节――技能训练。它包括基本性技能训练和设计性技能训练两部分。“基本性技能训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设计性技能训练”是根据给出的实际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现逻辑功能的电路、选用芯片、进行安装调试、排除故障。同时还设置了理论与实践综合课程――课程设计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训课程的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再通过相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用于实践,将设计和实现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即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理论设计与实际实现中的距离。从工程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排队故障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提要的安排上,还先后介绍了《技能训练中故障的检查与排除》和《数字系统一般故障的检查和排除》等内容。使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形式对教学内容的组合整编,使学生易学易懂,教师便于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训练学生工程实用技能。

3.结束语

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出发,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设计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探索和尝试是初步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些方面我们还没有涉猎到,通过教学设计如何来解决《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与工程实际相脱节,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脱节的问题,我们也未涉及到。上述未解决的问题,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一道探索。

【参考文献】

[1].黄荣怀 宋文官 编《架设桥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 11

[2].梁俊 编 《关于中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四川技术学院学报2005.2第1期 97

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应用 篇5

赵维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学习资源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数字化资源的主要来源。数字化资源不仅有海量的储备,还有丰富的媒体类型。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征,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形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形下,只有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给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学科中提供最新的信息。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都能够实现互相交流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目的。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确定资源范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内容、目标以及重难点。其次将所需的学习资源范围进行分析,包括学生在完成练习作业时需要的素材资源、可能会涉及的学习资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资源、拓展知识的学习资源以及可以参考的样例资源等。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活动四“探究操作系统”时,教师分析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随后按照相应的步骤展开教学活动:①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电脑桌面的构成,对桌面背景、鼠标、“开始”菜单、任务栏进行相应的了解;②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而且能根据不同要求对鼠标进行相应的设置;③教会学生创建桌面快捷方式,把常用的程序快捷方式、文件放在桌面上,方便使用;④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更换桌面背景,对背景更换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⑤引导学生应熟知屏幕保护的作用,根据要求设置屏幕保护;⑥引导学生应熟知电源和设置屏幕分辨率的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⑦引导学生熟悉控制面板相关功能,用以调整虚拟内存;⑧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分辨不同文件名的区别。在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就需要教师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指出来: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是学生可以灵活运用鼠标和显示属性中的设置功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目标明确,重难点内容都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需要确定资源范围。因为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是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桌面的组成:桌面背景、图标、图标名、开始菜单栏、快速启运工具栏、任务栏、布告栏。

2、确定资源类型。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确定合适的资源类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选择的资源类型可以比较直观,像图片或者数字类型;而对于学习操作类知识时,可以选择动画或者视频等类型的教学资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类型,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收集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确定了资源范围和资源类型后,教师可以从教育资源库或互联网中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有目的地收集起来。如果数字资源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可以把经典的传统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数字资源。

4、筛选和加工数字学习资源。将收集好的数字学习资源进行整理,然后再做精密的筛选,从而确定最后要用的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将已选定的资源进行再加工、处理,其中包括优化、重组数字资源的质量和新数字课件的加工等。

5、为数字学习资源建立合适的平台。对有些数量多且可形成系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而言,搭建平台可以使这些资源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出来。为了给数字化学习资源搭建更好的平台,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充分借助FTP服务和魔灯平台的建立等实际应用功能。在搭建平台时要考虑到平台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可以根据教学设计过程,区分学习的平台的功能,为学生设计主展示区、任务公布区、素材下载区、作品展示区、成绩查询区、拓展区以及互动交流区等。其次,应该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确保各个功能模块能够正常运行、能够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中被使用。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篇6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认识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数字化学习环境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27-01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现代化信息技术认识的关键课程,有助于使?W生树立良好的信息技术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造逐渐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与传统教学相比,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以数字化设施作为依托,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内容,摆脱了理论式教学的局限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电脑作为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是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电脑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为学生将来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奠定相应的基础。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信息化、数字化正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学生若是不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则会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格格不入。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对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实践性操作,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电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数字化进校园已经常态化。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造和运用需要教师发挥组织、指导特长,促成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提升。学校应该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电脑,便于学生根据教师教学内容来进行实践性演练。同时,教师要尽量选取通风、光照较好的教室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场所。

(1)转变教学思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围绕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同时,教师要注重分层异步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地位,使每个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即通过QQ群、微信等通讯工具,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便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

(2)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在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学习相关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情境,便于学生根据情境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从而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教学“插入图片”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相应的图片和音乐,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教师对学生们讲:“小明有喜欢做音乐相册的爱好,可是小明生病了,无法做音乐相册。但他想制作音乐相册来送给好朋友小亮,他便向天使许下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天使能够赐他一个完美的音乐相册,同学们能帮帮他吗?”这种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创作的兴趣,他们运用相应的图片和音乐制作出了相应的音乐相册。

(3)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电子报刊、电子贺卡、动物卡通”制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WPS文字软件、ACDSee照片处理软件进行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任务进行自我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让他们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提高他们自主习得知识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教师给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任务。如“管理电子邮箱”教学中,教师就可提供一个优化的邮箱,让学生尝试着优化,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方法,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结束语

总之,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师要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引入、合作学习的作用、实践操作的引导,从而保障教学质量的高标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篇7

一、教材内容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影响很大,例如与数电相关的基本集成电路类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数电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因此教材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教材建设的步伐与数字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于旧的内容得不到有效的删减,新的内容又不断补充,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而现有的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又都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线,为此有必要从整体结构上作全面的调整。现代逻辑设计要求逻辑清晰,便于修改和测试,而对于逻辑化简的要求则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逻辑函数化简软件的出现,也大大减少了手工设计计算的工作量,为此逻辑代数基础知识中的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等,也就只需保留基本知识,不需作为重点来讲授。由于集成电路的大量使用和系列集成元件的出现,对于分立元件门电路、TTL和CMOS与非门等内部电路的分析、同步RS触发器的空翻现象、主从RS触发器的一次变化现象等内容也均可略讲或删除。

二、教学方法

1. 引入式及启发式教学。

教师对一些重要内容能够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适用场合,以及存在的新问题,等等,完全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还可以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例如,在讲解触发器这一章时,可以先从触发器构成的一个简单抢答器电路引入,使学生初步了解触发器的功能和作用,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为正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2. 理论与实验交融式教学。

理论课后常常会安排相应的实验,通过完成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学生在实验课上很难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往往会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因此老师不仅要耐心引导,讲究方法与技巧,而且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在授课过程中实时穿插实验课所用器件外部引脚功能及接线方式讲解,而且要在指导实验过程中复述理论知识。两者结合,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3. 多媒体教学。

考虑到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学时数少的具体情况,我们可按大纲要求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把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增加课堂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那些在课堂上不便或没时间画出的电路图、电路器件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后,可以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4. 网络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创建网络教学系统,使之与课堂教学互补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网络课堂可制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的环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性教学

目前,尽管教师们都或多或少地认识到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但“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原则早已根深蒂固,使实验教学仍旧处在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上,应用性、综合性实验较少,这与数字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1. 实施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学生重视实验课程,注重动手能力锻炼和技能素质的提高,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可以将日常考核、期末操作技能考核和卷面问答相结合,客观地综合测定实验成绩。如果考核时间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由老师实时安排,给学生提供一定宽松自由的空间,这样得到的实验成绩也许更真实,效果更好。

2. 增设仿真实验教学。

长期以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都是由理论课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构成。结合理论教学的进程,合理应用电路仿真,使那些在实验箱上无法搭接或结论与理论分析不相符合的实验通过使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作为教学的补充,将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比如说可以将EDA技术引入到课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室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应用电子电路自动化设计软件,创造出模拟实验室的环境,在上理论课程时演示实验,使学生容易接受。

3. 强化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可由老师负责并全程参与,课题多样,按层次(基本、中等、较高)分配任务,结合电路仿真,使学生在弄清系统的逻辑关系和单元电路的基本功能后,能灵活、方便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真正使学生有所想即有所得,切实提高设计效率和水平,拓宽其设计思路。

以上几方面是我对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所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须知,应用才是课程的难点,只有加强着重于应用的实践训练,才能克服难点和困难才会克服,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鑫, 张晓洁, 蒋志年.“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5, (4) .

[2]薛延侠, 郑燕.“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6, 11, (1) .

[3]李克俭, 马兆敏.《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5, 16, (6)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8

关键词: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N79-4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的办学理念是为社会上服务、建设、生产以及管理等领域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学生一定要具备专业技能、素质、智力以及专业知识等诸多方面能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逻辑性,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教学内容比较生硬,学生难以有机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为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分析有效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改革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条件

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特点,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个一体化教室-数字电子实训室,这样可以有机结合校内理论知识以及具体实践,这个数字电子实训室可以有机整合多媒体课室、实训室以及实验室等。实训室内应该配置一台大型多媒体投影设备、若干个数字电子实验箱以及移动话筒,同时应该配置实验实训装置、常用的元器件部件、通用电子仪器仪表以及常用工具等,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条件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实践,同时间内可以有机结合实践以及理论,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这种完善的教学条件及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训能力,高职院校还应该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和社会企业合作,积极开展顶岗实习项目,一起开发课程以及教材。而且应该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和机会。

2.改革教学内容

以往传统的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一共包括72个学时,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大概是1:3,这种课程教学设置非常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各占一半,也就是说理论、实践教学课时都为36个课时。为此,还应该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上。而且应该高效整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模块教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总共可以分为“时序逻辑电路模块”、“组合逻辑电路模块”、“ D/A、A/D、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模块”以及“门电路、脉冲的产生与整形电路模块”等四部分,这种分模块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的教学教材内容,特别是选择实训内容方面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会存在一些区别,为此高职院校应该编写具有自身学院特色,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数字电子实训指导书。

3.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因此不同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应该选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块化教学或者问题式教学方法等,而且在本课程教学中应该引入EDA技术。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钱,可以先采用EDA虚拟仿真的方式将实践教学部分项目展示给学生观看,然后再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初步认识到学习问题,了解实际电路的结果,然后再听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后,就可以自己尝试着动手实践操作,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训结果。比如,学习“组合逻辑电路”这个模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EDA虚拟技术对最简结构电路的民主集中制3人表决电路进行探讨分析,然后利用EDA技术将其整体功能充分演示出来,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们详细讲解这种民主集中制3人表决电路相关元器件的基本逻辑功能,并且讲解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使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后,鼓励学生们自己亲自动手尝试搭接电路,测试真值表,并且撰写相应的实训报告,要求对本次实训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考虑到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提供数字锁电路设计以及举重裁判表决电路设计两种选择,如果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必备实训完成后还可以选做。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或者自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来解决,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高職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了有效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改善其硬件教学条件,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建川.试分析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改革[J].电子制作,2015,04:135-136.

[2]何唯.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44+146.

作者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篇9

【教材分析】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是高中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的最后一节内容。本节要求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阶段及其对社会产生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在多媒体信息上主要体现在对图像进行理解和加工,初步体验图像的独特魅力,尝试合理、有效地选择工具进行图像加工,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Photoshop的功能及工具,本节内容是前一节内容的延伸,也是整个图像信息加工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Photoshop的一些应用来尝试图像简单合成的过程。其课型属于“实验操作课”类型,同时也是一节“新授课”。由于本节只进行图像合成及修饰的基本操作,故教学课时为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和修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互助方式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学情分析】

小学和初中已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都很熟悉计算机中的常用操作和基本概念(如鼠标操作及对应术语等),具备良好的操作基础。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画图”、“金山画王”等图像制作工具,具备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通过前面“图像的加工”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Photoshop的打开、选择、移动、色彩调整、旋转、滤镜、关闭等操作。此外,学生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对美的认识,什么样的图像才是完美的)。

【教学重点】

掌握Photoshop合成图像及修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图层概念的理解。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方法】

采用有趣的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任务驱动与评价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采取“实物演示”方法介绍图层的概念;在指导巡视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要发掘典型便于评价;采用对具体案例评价分析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

【学习方法】

在机房服务器内建立导学教案,学生通过浏览它们,自学和总结操作步骤。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以及新授课的特点,学生采取异质分组(根据本校实际,4人一组)。

以小组协作方式完成任务。

通过评价和自我定位,优化操作。

通过自主思考,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 大屏幕 Photoshop8.0中文版

【情境导入】

脑筋急转弯: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需要几步?

合作探究1:

1.参考导学案例“不规则选取”与“图像合成”部分,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择完整大象图形,与冰箱图进行合成。

2.组内协作完成,个人总结步骤。

问题发现:

在合成后的图像中,选择移动工具并在屏幕上拖动鼠标,能随着鼠标拖动而改变位置的只是最后一次被合成的图像元素,这是为什么?

实物演示:演示透明胶片叠加效果,解释图层的概念。

合作探究2:

1.参考导学案例中“图层概念”部分,实践其中的操作。

用心

爱心

专心

2.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图层概念。

3.组内协作,共同探讨。

问题解决:通过实践总结为什么只能改变最后一次合成元素的位置。

知识巩固:选择规定图层,设置透明度并隐藏该层。

问题发现:大小比例、布局、合成痕迹、不完美。

合作探究3:

要求:

1.结合导学案例“图像修饰”部分,修饰自己合成的图像。

2.结合美术学的虚实、空间等概念,使合成图像达到最佳效果。

3.组内互助,取长补短。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综合实践:

1.在“练习2”文件夹中,任意挑选2幅(或以上)图片,进行合成操作,注意要用到刚学的选择工具。

2.结合网页学习文件及自己操作实践,修饰图像。

3.遇到问题,参考网页学习文件“问题解答”部分,和同学互助,也可以询问老师。

作品互评:展示两幅学生作品,由全体学生进行作品评价。

精品赏析:部分优秀作品。

作品评价:

优秀作品的特点:

1.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贴近时代要求。

2.熟练使用图像合成技术,做到“天衣无缝”。

用心

爱心

专心

3.作品具有美感,大小比例适合,色彩搭配融洽,布局合理。

4.构思新颖,有创意,个性强。

教学思考:

1.导学案例的使用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知识的差异,加之教材设置的“非零起点”问题,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而导学案例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有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特别对于实验操作课,建立导学案例是很有必要的。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教师提出目标要求、学生参考导学案例(或互助探索等)完成任务、评价完成效果”──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现在较为常见、也是较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对于实验操作课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动手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但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任务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3.教学分组、小组协作

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学习时应采取不同的分组方式(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但是,无论哪种分组方式,在小组内部都应该采取协作探讨的模式,以实现全员达标的教学目标。

4.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巩固学习、取长补短、检验教学效果等,因此如何合理运用评价方式是决定教学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简单问题的评价,一般采取学生自评(例如是否完成某项操作);对于需要讨论的问题,采取互评的方式(例如对一个作品优劣的探讨);而一些高层次、理论总结性的评价,一般采取教师点评的方式。

用心

爱心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篇10

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概况 1.1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概况

1.1.1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承办单位 1.1.4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负责人

1.1.5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建设地点

1.1.6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建设背景

1.3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数字化系统(软件)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数字化系统(软件)产品应用领域

3.4.5数字化系统(软件)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建设方案 4.1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建设内容

4.2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数字化系统(软件)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上一篇:关于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下一篇:礼仪英语词汇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