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税务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1980年提倡计划生育至今,山东省坚定不移地推行这一国策,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发展进入低速增长轨道。其中,人口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型税务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型税务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1:

企业创建税务文化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源泉。

——杰克·韦尔奇

成功的企业通常注重培育自己的价值观,它对内感召群体,形成战斗力;对外形成传播,树立良好形象。然而,企业税务文化建设,是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的短板,却是企业税务管理当中的灵魂部分。通过税务文化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可以使企业树立健康、诚信的纳税理念,通过“自律”方式,使企业实现“安全纳税、科学纳税”。

税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企业“税务门”事件不断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外部税务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家实行了“简税制、宽税基、严监管”的税制改革,新的税收法规和政策频出,税务监管和稽查力度不断加强,使得企业原本落后的税务管理模式跟不上形势变化的需要,暴露出了企业的税务问题;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模式陈旧,企业传统的身兼财务和税务双重职能的财务经理们已经难以应付复杂的局面

企业经营业务活动已经趋于多元化,涉税情节越来越复杂,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难度加大;三是企业税务管理意识淡薄,造成企业税务风险增大、综合纳税成本增加。

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及国家税收征管改革的影响,企业税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应势而生。企业税务文化可以发挥凝聚力和渗透力的作用,促使企业能够“安全纳税、科学纳税”。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格局和严峻的税收征管环境,企业税务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文化控制是化解企业成本效益之争的一剂良药,是保证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生生不息的动力。企业做什么、不做什么,判断的依据就是价值观。

著名税务专家宋洪祥教授曾强调:“企业一定要用税收管理的手段搞经营,用税收的手段来管理企业。”企业业务活动产生税,业务过程与财务核算影响税。企业只有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业务过程的涉税模式和涉税行为管理,才能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税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企业税务文化主要是通过正确的经营意识和纳税的诚信观念,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企业税务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经营理念,而企业的经营状况又是由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影响,也就是说,企业税务文化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

二、对税务风险控制的影响

企业涉税风险主要有纳税违法风险、综合纳税成本增加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或本着冒险之后“铲事”的观念,结果导致企业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影响企业声誉、影响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

如果企业缺乏税务管理文化,再多的手段和方法都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最关键的是控制环境,美国科索委员会(COSO)最先强调的就是控制环境。而控制环境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环境,即管理文化。

税务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

企业税务文化是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各种涉税业务活动所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包括物质体系、行为体系、制度体系和精神体系四个层面。

其中,物质体系是指反映企业涉税业务活动的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如税金缴税、税务单证等;行为体系是指税务组织及岗位成员在涉税业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如各种涉税事项安排等;制度体系是指在涉税业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总和,如税务会计制度、税务档案管理制度、报税工作规则、税务专员岗位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等;精神体系是指纳税理念、税法维护意识、价值观、道德诚信等的总和。

企业税务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是由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创造并以经营活动和税务活动为载体的文化总和,是企业所有员工所认同的税务管理的价值体系。

税务文化不仅是一种行政管理文化,它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科学管理模式。

特点

企业税务文化指的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活动当中所共同持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企业税务文化应该是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群体行为为基础的管理学说。它以建立形式最佳的管理机制为目的,实现“安全纳税、科学纳税”的根本目标。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而言,具有凝聚、约束和调节功能,对企业外部而言,则具有辐射和渗透功能。企业税务文化主要特点体现为以下四点:

1 税务文化的凝聚功能。企业设定统一的与经营活动紧密相关联的税务活动目标,并树立被所有员工认同的纳税价值观,把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税务管理规章制度,用国家税收规定的要求与企业利益相结合,促使内部群体凝合;另一方面是通过企业税务组织在内部沟通的方式,运用税务文化效应,感召企业内部群体的认同。

2 税务文化的约束功能、企业的税务管理目标是由外部税务机构的“他律”走向企业“自律”,由税务机关的“他治”转为企业科学“自治”。

企业税务文化力量是要把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指向企业目标,并要求对背离此目标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或制止,这种约束机制和力量来自企业税务文化本身。

3 税务文化的调节功能。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的进步必须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精密化联系在一起,为此必须不断地进行税务文化创新。

企业税务文化建没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国家政策的要求,调整和更新企业税务文化的行为准则。

4 税务文化的辐射和渗透功能。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社会习惯等都会反映或折射到企业中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税务文化的目标一旦为组织中的成员认可,便会自然地成为判定好与坏、评价功与过的尺度和标准。并且把自身的经济行为影响扩大和渗透到社会中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社会的面貌。

税务文化建设的方法

目前,企业税务文化在現代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还是“空白”。虽然外资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很强,管理文化很具先进性,但并没有形成具有企业税务文化元素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税务文化建设是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新型的税务文化是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强化自身管理、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企业税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企业要从税务管理实际工作出发,吸纳企业文化的精华,突出企业税务管理的特点,体现税务管理思想。

一、系统规划是企业税务文化建设的前提

要把税务文化目标与规划做到位。企业税务文化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合法合理的原则,

既要体现合法性、超前性、效益性,又要考虑其复杂性、动态性,力求符合客观实际。

制订规划时,要借鉴国内外企业税务管理的成功与先进经验,找出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并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要做到与现行税收政策贴合,使税务文化可行、易操作。

税务文化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税务文化的三大要素:税务认识文化(观念、态度、价值等要素)和税务行为文化(税务活动安排、纳税行为等)、税务物质文化(企业诚信守法形象、企业效益)。税务文化中税务物质文化,最具体实在,税务物质文化是税务文化的基础,是税务文化的实质表现形式,是行为文化的直接结果;税务行为文化是企业税务活动的行为规则,引导和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是税务文化的核心;而税务认识文化是这些规则的根源,为这些规则提供模式,是税务文化的灵魂,它使得税务行为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也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气。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企业税务文化。

二、领导层的认知和重视是税务文化建设的关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企业最高管理层如果是一个重视风险且愿意执行制度和坚持原则的人,那么下级部门也就不敢造次。

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是企业做好税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因素,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以领导者的意识和行为为主导,领导者的认识程度至关重要,他们担负着制定、设计、倡导、培育以及带动税务文化的重任。领导者更应该不断地学习、交流和研讨,准确把握税务文化的主旨,自觉地投身到税务文化建设中去。

三、全员参与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员工是建设税务文化的主体,没有员工的共同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形成优秀的税务文化,要努力提高全体员工对税务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把税务文化建设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企业在税务文化建设之初,要对全员进行税务法规和税务文化知识的培训,使全员深刻认识和体会税务环境和税收制度的因素对企业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企业在税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視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将企业地域特点和国家税收特色和工作性质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提炼统一的价值观;要结合国家税收制度改制节奏,不断推出企业税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丰富和发展企业税务文化。

作者:龙建军

新型税务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2:

论以先进人口文化引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摘要:自1980年提倡计划生育至今,山东省坚定不移地推行这一国策,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发展进入低速增长轨道。其中,人口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依托先进人口文化,引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研究二者关系本质,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能不断加深对当前人口文化地位的认识,为进一步做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口文化;生育文化;建设

人口问题说到底是个发展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实际上是个文化建设问题,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控制人口过快过多地增长,而且是要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自身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涵的现代人口文化,以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为价值取向的新型生育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中国特色的先进人口文化又是引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旗帜。对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也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双进”、“双建”活动,在“建”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工夫,围绕“需”字搞服务,落脚“实”字看成效,充分运用和依靠文化的力量,弘扬先进的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问题的提出

(一)人口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地位作用

1.人口文化概念。简单地说,是关于人口繁衍的文化。具体地说,是人类对自身再生产过程中的生育、抚育、养老、婚姻、家庭、迁移等问题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是对人口自身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内在规律的认知和实践的成果。

2.人口文化内容。人口文化包括性别文化、婚姻文化、家庭文化、生育文化、养育文化、养老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因素既影响着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也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人口文化变迁。人口文化的演变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变迁。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时期,人口文化根植于农耕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形成了诸如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传宗接代、承继祖业等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习俗,对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口增殖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特有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呈急剧增长态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关于人口问题的一些传统思想认识、观念习俗、政策制度等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先进人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4.先进人口文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自身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涵,建设先进人口文化,着眼于从观念习俗、制度规范等层面,倡导推进少生优育、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家庭美德、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等等,促进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自身各要素之间相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先进人口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具体实践。

(二)生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地位作用

1.生育文化内涵。生育文化主要指人们在生育及其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等。生育是影响人口自身发展的核心要素,生育文化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内容,婚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生育文化因其产生的背景、核心价值观不同,可以分为传统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

2.传统生育文化。主要是以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以农耕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它以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传统婚育观念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社会习俗和典章制度。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传统家庭的孝道、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形成了最具典型意义的传统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不仅曾经对发展农耕经济、维护封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乡风民俗、社会舆论、家庭观念以及人们的生育行为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有着强大的惯性作用。

3.新型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城市化进程、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工业文明、都市文化为背景而形成的,它以晚婚晚育、少生优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为价值取向,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道德、新风尚、新制度。

4.新型生育文化的地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城乡差距的缩小,都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几十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在婚育领域里掀起了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加快了传统生育文化向新型生育文化转变的进程,群众婚育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之,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进程。当前中西方国家生育水平的差异,计划生育工作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最根本的是婚育观念的差距,是生育文化的差距。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通过经济、政治、法律、宣传、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共同推进。

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城乡差异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最基本的基层工作、群众工作、思想工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建设先进人口文化和新型生育文化,转变群众传统的婚育观念,是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在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先进人口文化和新型生育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生男生女都一样”正逐步被人们接受,人们甚至认为“生个儿子是名气,生个闺女是福气”。在农村,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加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些重男轻女的婚嫁丧葬习俗比较盛行,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遵循传统婚育观念,还是重男轻女,讲究传宗接代。

(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历史的、地理的,也有工作上的,但根本上还是文化意识上的问题。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人口计生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传统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形成了以少生为荣、以子女成才为荣、以生活水平提高为荣的新型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群众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从众心理。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与东部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的影响,群众早婚早育、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多数群众还是一种落后的攀比心理,不仅影响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也影响经济发展。

(三)城市生育文化建设要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是社区文化的核心。要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促进社区居民形成有利于落实基本国策、有利于子女成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不断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构建以现代婚育观念为重要内容的社区价值观。同时,要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大格局,明确责任主体,不断强化社区、单位的计生管理责任。

(四)农村生育文化建设要以制定村规民约为主要路径

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必须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制定村规民约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强化基层基础的重要途径。要从文化的层面去认识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把修订工作看作宣传教育的过程、倡导婚育文明的过程和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克服把修订工作仅看作是一项工作任务的思想。在修订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破除旧观念、改革旧风俗、促进男女平等为主线,促进宣传教育、移风易俗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鼓励与制约并举、政府与集体经济互动、民生普惠与计生优惠相衔接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落实和健全完善;促进村居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发挥计生协会网络优势,在村规民约的起草、讨论等各环节中,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逐条逐款征求群众意见,把修订过程切实变成深化宣传教育、变革思想观念的文化建设过程。

三、依托人口文化载体,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一)依托规范化服务站建设,净化新型生育文化环境

为做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加强山东省各地县、乡两级及所辖的社区、村三级生育文化宣传阵地建设。一是按照“高起点、全方位、高质量”的原则,依据国家和山东省规范化服务站和县“六统一”(环境建设统一、形象标示统一、人员配备统一、科室设置统一、设备配备统一、用房面积统一)标准要求,建立以服务站为依托的人口文化阵地。在站内设置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工作服务流程等宣传知识版面,进行服务公开和接受群众监督。在室内设置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和温馨用语。综合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咨询室、人口学校、宣教室、电子化教学设备齐全,真正为育龄群众搭建起了功能完备、设施优良的人口文化宣传服务大平台。二是依托社区建设,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其中,以社区建设为契机,实施“一名高素质的计生网长,一处高标准的计划生育办公场所、一个高标准宣传教育阵地”的“三个一”工程,从而形成社区生育文化有人抓、社区文化活动有场所、社区宣传教育有内容的生育文化管理体系。三是依托新农村建设,规范生育文化宣传阵地和内容。在各社区、村积极开展 “五个一” 即:“一个人口文化宣传栏、一个人口计生公开栏、一条计划生育宣传街、一个人口文化书屋、一个人口文化大院”创建活动,使新型生育文化无处不在,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他们很自然地置身于浓厚的人口文化宣传舆论氛围中。

(二)依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打造新型生育文化平台

群众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方向,群众的满意就是服务的宗旨。山东省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渴求知识、期盼健康幸福的心理,围绕“需”字搞服务。一是在各村深入开展温馨服务“五到家”活动,一是发放“一袋”,送婚育知识到家。将装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国情国策、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内容的宣传手册送到育龄群众家中。二是计生干部入户,送咨询服务到家。村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入户上门,面对面解答群众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知识需求。三是配备一箱,送避孕药具到家。乡镇、办事处计生办统一为村(社区)配发了药具箱,村专干在入户发送药具的同时,面对面解答群众对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等知识的需求。四是技术人员上门,送技术服务到家。五是开展针对性宣传,将思想工作做到家。村干部及时与育龄群众见面,通过算对比帐就、介绍少生快富典型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三)依托优惠政策落实,促进婚育观念转变

近年来,全省各级人口计生系统要求,在“实”字上看成效。全面落实奖励、优惠、优先、扶持、救助和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大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一是落实奖励政策。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费;对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的夫妻,给予数额不等的一次性奖励。二是落实优惠政策。在农村独生子女在县级范围内中考升高中降低分数录取。三是落实优先政策。对不宜量化指标的民政、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发放社会救济金、办理营业执照、税收、贷款等方面,优先向计生家庭户倾斜。四是落实奖励扶助政策,截止目前,已落实奖励扶助对象100多万人,四是对计生困难家庭、特别困难家庭实施500元至15000元不等的困难救助,以“少生快富”工程为载体,积极帮助计生家庭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五是完善保障机制。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加发5%退休金、落实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兴建老年公寓等多种形式,解决计划生育家庭户的生活困难,消除生育女孩家庭户后顾之忧。

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1.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在工作思路上由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转变;在工作方法上逐步由过去行政命令、被动开展工作到引导人们自觉响应国策号召、少生优生的转变,这是新型生育文化引导发挥的巨大作用。

2.实现了群众新型生育观念的显著转变。广大群众逐步由“早婚早育、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旧传统婚育观念向“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致富防老”的新型生育观念转变,全省各地独生子女家庭不仅逐年扩大,而且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也大有人在。

3.满足了广大育龄群众知识需求。通过多形式的宣传,将群众的兴奋点转移到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教育子女、发家致富奔小康上来,极大地满足了群众求知、求乐、求富、求健康的需求,对创造社会和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树立了广大计生干部的良好形象。广大计生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以亲情化宣传和服务开展工作,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了干群关系,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工作形象。

5.进一步促进了全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通过新型生育文化活动建设活动的开展,非法生育的比率逐年下降,平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在10‰和5‰左右,人口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趋向合理。

五、对今后进一步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转变婚育观念是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婚育观念的转变程度决定新型生育文化的层次,一种文化形态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当中,才能巩固和成熟。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彻底转变,要以中国特色的先进人口文化引领新型生育文化,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化和强化。

1.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力求宣传面的广泛覆盖。活动中,要在进的形式、进的途径、进的方法、进的载体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商讨,积极探索进社区、进村庄、进单位、进楼院、进商场、进学校、进家庭、进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等等,推行直面宣传、走访谈心、讨论引导等多种形式,把婚育新风积极地传播、影响、服务到群众当中去,强化辐射式宣传、渗透式宣传的效应。

2.深化群众自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贴近群众需求、贴近部门职能、贴近本地实际的原则,为育龄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等多方面的服务,实现宣传教育、少生优生、转变观念、勤劳致富的良性循环。

3.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构建文明生育“一盘棋”格局。流动人口结构复杂、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旧的婚育观念在很多外来人口头脑中根深蒂固。近年来,从出现的计划外怀孕和生育个案分析情况来看,多发生在流动人口中。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注重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寓管理于宣传和服务之中,让流动人口听得进去、接受得了,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对赢得群众支持、避免违法生育行为尤为重要。

4.强化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引导新型婚育观念转变。各级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给她们带来的实惠,解除后顾之忧,引导、激励群众婚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秀银.人口控制比较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2]李翰章.人口与计划生育1999年论文集[C].山东新闻出版社,1999.

[3]张二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评估报告集[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4]杨华.21世纪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对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02(06).

[5]丁传英.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汇编[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6]刘成明.人口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之分析及未来构想[J].青海民族研究,2005(02).

[7]于学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咨询问答[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8]王军民.山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

[9]班开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律探索[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白春礼.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11]盖国强.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山东省人口信息中心研究人员)

作者:徐晓斌

新型税务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3:

税务文化的建设和意义

摘 要 随着时代进步文化这一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税务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税务文化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依法治税、合理用税、自觉纳税”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促进税务立法的重要途径,税务立法是进一步完善税务监督的重要条件,税务文化建设在税务监督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对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的文明意识及其文明素质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依法治税 税务文化 文化建设

一、研究背景

随着税务管理新体制的确立使得税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如何以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共识。如何能够提高税务凝聚力,增强税务自律力,促进税务发展力从而推动税务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依靠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才能够使税源趋近于实际税收收入,在这当中就会使得税务文化建设显得特别重要。

完善税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税务工作的需要,是一种精神力量作为税务系统凝聚力,能够有效增强和保持使命感和驱动力,促进税务事业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也是推进依法治税的基本前提。

税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依法治税、合理用税、自觉纳税”,如何建设好税务文化更好的服务于纳税,是需要当代考虑的重要课题。过去的税收宣传总是对权利宣传得少,而纳税人的义务宣传往往很多。如今新的《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的权利保障方面增加了比较多的内容,如:知情权、保密权 、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争议救济权、陈述权和申辩权、检举和控告权等等。对于社会中建立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就应该有权利知晓他们应有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是全面完善的。税务机关必须要保证那是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依法纳税的 光荣和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够增强自觉纳税的意识。这才能够谈得上把依法纳税作为应尽的义务来履行。必须要通过税务文化建设让税务人员明白增加这些意识和信念。

税务文化脱胎于企业文化,是从属于行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发展税务文化是行政文化的一个特殊领域在我国同样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而如何重塑税务文化从而进一步发掘税务文化的特殊力量,已经成为了我们如今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从而使得国家的各项体制政策等也随之发生转变,社会转型对中国的税务文化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给税务文化建设也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税务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增强税务部门凝聚力科学整合税务人财物等要素,构建和谐税务,重塑独具特色的税务精神,使税务部门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税务文化

税务系统要想在新时期更好的完成日益繁重的任务同时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树立良好整体形象,必须用多方面招收切实加强先进税务文化建设。

首先需要塑造新型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源自于组织成员内部共同的系列行为和心里结构,决定着组织的价值取向。如果能够让大家都知道组织的定位,方向,必行能够相对于个人而言能够事半功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的是:树立共同目标从而打造学习型的税务组织。让人人学习、终生学习成为税务机关内部的良好信念和风气,在工作中学习,时刻不自满,时刻寻求进步。同时也要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不断追求向上;树立打造服务性税务组织的信念,把优质服务作为单位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将其视为一切建设成果的体现,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信念。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正确理解和广泛认同才能够实现创建先进税务文化的愿望。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仅有助于增加社会对纳税认同感更能增强纳税自豪感;在学习同时还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性,先进的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不断突破工作理念突破,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和时间,切实为纳税人提供更优秀更便捷的服务。

其次需要建设健康和谐充满生机的税务文化,税务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说更加是对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的变革和重新塑造。优秀的税务文化也需要其自己的个性,能够体现时代特色,保持其旺盛的活力与生命力。这要求广泛细手现代优秀文化知识的成果,借鉴学习先进经验知识,养成优秀良好的行业人际氛围。同时也要体现行业个性,行业个性是税务人员个性的集中体现,关键在于加强职工培养。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同等重要,提高职工能力,树立崇高行业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特色,激发税务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个税务人员体会到自己是税务系统中重要一环,是通过团队才能够更好展示个人价值,加强其归属感、责任感和成就感,通过组织日常互相交流,计划性的开展各种集体活动,美化工作场所,树立和增强个人的集体感,进一步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要求税务人员更耐心,更意识到工作的本质和意义,为纳税人创造更好的纳税环境展示更优秀的行业个性。

最后需要树立具有感召力的典范任务,建设和谐税务道德体系。需要注重发挥典范任务师范作用,要发现税务系统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激发广大税务人员的上进行,通过向榜样学习激励大家不断奋进,从内心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优秀精神,加强个人素质和个人的集体荣誉感,非常有助于推动税务文化建设深入发展,引导税务人员养成认真负责,成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精神态度,这也更能引起群众的理解和好感,构建和谐的纳税环境。

三、税务文化作用

通过税务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税务机关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进一步加强税务宣传打下基础。它能够促进税务机关加强基础建设,同时加强相关管理,提高税务人员素质从而增强纳税人的信任感,进一步还能形成公平、公正的纳税环境增强纳税人的平衡感。税务文化建设为办公场所在无形中营造一种优秀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理念,向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使纳税人感到舒适、方便、愉快,进一步增强其自觉纳税意识。通过培养教育让税务人员养成习惯,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促进全面发展,为高效服务纳税人提供精神动力和能力支持。通过税务文化建设规范强化执法监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要实现征纳之间最大限度的和谐,要以人为本,善待纳税人,广泛接受纳税人监督,杜绝暗箱操作,真正使纳税人的税交得顺心、舒心、放心。在倡导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手段的同时,妥善处理好服务与执法的关系。

税务文化建设增强纳税人纳税自豪感,能够促进征税环境改善促进和谐税收,能够促进用税人和利用税。税务的关键环节在于用税,用税的公平与否决定着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否则将会损害纳税人的利益而导致纳税人纳税积极性的承重打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政府必须保证税的合理使用。用税环节是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税务文化核心理念之公平正义的最终保障。要加快财政支出公开和监督等方面的立法进程以确保做到“合理用税”,以严格的法律约束规范各级用税人慎重地使用税款从而使得社会主义税收真正用之于民,切实落实纳税人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从而增强纳税人的纳税责任感及其义务感。纳税、用税环境的改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增强纳税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能够促进纳税人自觉纳税,使得征纳的冲突不断减少。能够有效形成纳税人“自觉纳税”,征税人“依法征税”,用税人“合理用税”的一个完整的“依法治税”体系。税务文化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高级管理模式。它能够用共同的愿景、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从而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做到和谐相处,同心同德。能够通过民主管理和人文关怀从而使管理行为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和接收,促进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实行文化管理也要求税务机关坚持不断优化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够优质的服务。从而最终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黄溶冰,李玉辉.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与审计监督[J ] . 税务研究,2009 , (6) .

[2]宜昌市国家税务局.中国现代税务文化概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89-102.

[3]文英.塑造新时期税务文化的思考[J].涉外税务.2004,(06):42-44.

作者简介:

李亚平,张文龙.加强文化建设将税务管理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4):181-182.

作者:肖国栋

上一篇:辅导员工作汇报3篇下一篇:总结学习经验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