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人才的主要途径,但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待提升,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篇1: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应向创造性教学转变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误区角度出发,阐述了创造性教学转变的原则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创造性教学转变策略,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应向创造性教学转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转变 专业问题

开展创造性教学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此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加强学生的写、读、说、思、讲能力,并将其进行综合性联系,从而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1.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误区分析

首先,在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以被动的状态来学习,以古代《说文》中对教理解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体现出的教学理念为重视教,而将学生的学当作知识接受,而高校教学会在上百人阶梯教室中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在讲台上讲述,而学生忙于记录笔记,待课程结束后学生和教授会分别离开,很多学生在上完一学期课程后不知道教师的姓名,而教师同样对自己的学生认识不清,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教学目的与效果。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受到约束,依照心理学理论分析,人们的心智能力是由创造力转化而来,由此可见,人们最为重要的能力便是创造力,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造力应该落实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其基本表现在“说”和“写”,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以被动方式接受教学,主要以“听”的方式来参与到学习当中,尽管学生一天都在学习,但缺少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和文学创作与质疑性思考时间,导致学生文学创造少之又少,因此,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要积极进行转变,实现创造性教学,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转变的原则分析

首先要保障教学模式转变的适应性,将创新性教学落实在教育服务当中,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改变课程教授方式,从而让创造性教学模式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其次要保障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转变的系统性,在实施创造性教学时要综合整个教学系统来实施,在保障多面性知识同时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创新性,并以科学化方式来规划课程内容,最终实现创造性教学目标。最后,要确保创造性教学模式的稳定性,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确保教学内容稳定,尤其是优秀汉语言文学作品,确保其能够稳定实施教学,从而保留汉语言文学专业化知识与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核心知识结构与内容。

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转变策略探究

3.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造性教学

实施教学之前首先要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和正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创造力人才,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将其作为教学对象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感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对文学作品能主动进行阅读、欣赏、品鉴和提出疑问,同时让学生能够从美学角度来阅读和感悟文学作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个性,使其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学审美判断。在创造性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阐释和引导工作,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审美判断空间,从而在创造性教学模式当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并扩充学生文学知识储备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3.2重视启发式教学,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时,难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使得学生的知识性结构主要通过记忆来建设,对此要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积极开展启发性教学,即提升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答案能力,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过程中能够将知识串联起来,并在脑海当中形成知识脑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实现能够主动去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授《现代主义文学》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自己解释现代主体的含义,并向学生询问意识流小说是什么,而很多学生会说到王蒙,而教师可以以王蒙意识流手法开始来对意识流小说实施讲解,并引入西方现代化主体心理学和哲学思想与内容,同时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特征和思想根源进行讲述,同时让学生对《尤利西斯》一文进行阅读,并将自己的理解记录形成笔记,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讲述自己的感受,從而实现创造性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环境下,要顺应时代发展步伐,紧跟国家教育政策方针,依照新课程理念,加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模式创新性转变力度,从而在教学当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传授知识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从而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郝静.浅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应向创造性教学转变[J].教育,2016(10):224

作者:杨蓓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篇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人才的主要途径,但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待提升,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总结自身的丰富经验,制订完善的教学规划方案,明确教学的主导方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效率,为其后续发展夯實基础。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育工作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端正自身心态,制订完善的教育指导方案,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相关教学指导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得到良好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内容、知识内容与技能内容。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还应提升学生系统化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延伸至文学评论、师范教育、科研工作等,人才的教学方向是出版编辑、科研与学校教育等。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有效地提高整体教育工作的效率,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问题分析

当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提升教育效率,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缺乏正确的观念意识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教学理念不明确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且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十分传统,学生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学习十分被动,难以有效增强整体教育工作效果,无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专业教育理念十分重要,学校应强化教育改革工作的力度,明确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素养。然而,目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没有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无法确保各方面教育指导工作的效果,将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教学具有边缘化特点

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缺乏专业针对性,且实用性较低,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日常教育工作中,多数家长和学生均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范围很广,无法和专业教学工作相衔接,导致学生会选择其他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学习。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失去原有的价值。与此同时,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创新工作无法有效落实。教师在专业教育工作中不能创新改革相关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这也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再次边缘化,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了不利影响。

3.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问题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存在故步自封的现象。虽然在部分专业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向学生进行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教师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缺乏活力,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改革。学生虽然能够学到相关专业知识,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难以体现专业化水平,难以有效培养专业素养。这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会对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4.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执行者,其专业素质、工作技能将对教学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不能确保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导致教师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在日常教学方面,一些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未能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技术,教学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工作要求。

三、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对策分析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在专业教育工作中应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

1.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意识,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自身教育模式,将创新作为主要理念,推进教育工作的落实,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形成特色的教育机制,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在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遵循实用性工作原则,重点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正确认知,培养出具备更高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教师应按照当前的专业教育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意识,与时俱进,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整体教育工作水平,优化各方面教育工作机制与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关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历史故事、历史文化内容等融入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解决教育边缘化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存在边缘化问题,不利于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在此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应改善目前教育边缘化的现状,积极地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措施,明确各方面工作要求与原则,采用有效措施提升教育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做好教育创新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文学素养,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引入名人名作,结合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多维度整合文字元素、图片元素、视频元素与影视元素等,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全面呈现给学生,以此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在此期间,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各种知识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知识,提升教学水平。第二,整合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资源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全面了解与掌握各种网络资源,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兴趣,然后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各种网络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应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将对文学经典作品的点评融入课堂教学中,然后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点评相关文学作品,提升学生文学点评的能力,并增强其文学表达能力。第三,积极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相关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进行教育工作,并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以此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在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的情况下,教师能够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使相关专业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首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审美与适应能力,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重点,明确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创新专业教育模式。其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写作、逻辑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岗位工作意识,将知识学习与教学相联系,引导学生制订完善的学习生涯规划,提升其综合素养。

4.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

为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质量与水平,学校应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各方面教学工作的发展。首先,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确保教学观念具有时代性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制订完善的教育方案,合理地设计基础课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教师应调整自身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角色,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制订完善的教育方案,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作为基础,充分考慮各种相关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最后,学校应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在培训中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学校和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教师应结合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发展规律等,设计相关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邸宏香,温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8(05):159-161.

易蕾.远程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拓展与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9,46(22):56-57.

李佑丰,李美阳.基于多项目管理的继续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9,47(42):35.

李亚敏.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方法创新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17):155.

李雪枫.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J].赤子,2019,56(03):66.

蒋凯博.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探索与研究[J].知识经济,2019,17(07):109-111.

梁栩菡.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探索与研究[J].才智,2019,77(10):154.

李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群建设[J].文学教育(上),2019,19(02):178-179.

梁栩菡.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才智,2019,34(08):188.

方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赜[J].成才之路,2018,4(35):11-12.

作者:田晓国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篇3: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当下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逐渐提高,以及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的教育进展越来越快,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特有的专业,在我国教育专业发展中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我国高考制度恢复时就有了该专业。如今随着时代的变革,我国教育界正面临着改革的重要挑战,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也是如此。国家对各个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专业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专业中的重點专业,在我国已经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从我国高等教学体系建立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独特专业发展理念,也培养了大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当下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新时代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看看怎样才能更加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让汉语言专业在新时代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成为了汉语言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就着重针对汉语言专业的就业问题,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该如何进行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备的发展优势

1.专业发展历史悠久

汉语言文学主要是研究汉语言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我国文学发展的规律,也包括语言文学现象。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可以很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和历史精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担负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要想继续保持中华民族的发展就业保证民族的创造力。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保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也决定了其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日益突出。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拥有极强的发展历史,还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专业发展成熟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而且具有极高的研究成果。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科发展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在很多省级和国家级的重点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学校的重点培养项目。该专业的科研成果也颇为丰厚,在汉语文学专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同时,也有新的教师资源不断注入,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教材变得越来越经典。由此可见,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这样一来也会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3.专业就业范围广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长期发展过程来看,虽然不同学校以及不同类别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培养方向可以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毕业生,虽然培养对象各有差别,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语文功底和文艺素养。其专业的学生也具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较为接近。学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校的特色课程。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培养课程的需要,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就业上有更多的选择。社会上有许多工作岗位都需要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发展潜力很大。

二、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可行性因素

1.适合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发展呈现着从重学历教育到职业能力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改变。如今由于我国国民越来越重视教育,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在这种前提下,大众化教育应运而生。大众化教育,有利于更好地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完善学校的办学模式。但是随着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就业难题。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毕业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而市场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却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加。

由此可见,如今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在毕业时要面对结构性的就业难题。这也将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带来极大的发展压力。而且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在继续进行扩招,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这样一来会使得学生的就业形式更为严峻。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压力,不断推动专业改革,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2.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国家队优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发展。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变化,从而会影响到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当今时代下,文科专业的学生就业率相对来说有所下滑。这是因为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转换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次当今时代下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有所降低,学生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

三、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

要想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就要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接下来看看具体的改革措施。

1.调整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新时代的发展情况下,各学校要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注重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学校要改变学校的课程设置,在保持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保证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增添实践教学

要想将学生培养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就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老师可以从平时的作业和学生实习入手,确保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老师可以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其次,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平台。比如,学校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给学生提供很多招聘信息,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专业对口。

四、结束语

当下社会更需要的是各种实践型的人才,这要求学生要增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找到工作,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据此制定出专门的解决策略,让学生更好地与今后的工作相衔接。

参考文献:

[1]田德芳.学科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2):97-98.

[2]刘焕芳.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市场,2016,(35):200+248.

[3]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10,(08):43-46+52.

作者:于颖

上一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集合3篇下一篇: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