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辅导员更新育人理念,拓宽育人思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并建立多元管理体系尤为有必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高校辅导员要利用积极心理学干预教育管理,同时从心理学层面,灵活利用倾听、关注、共情等心理对服务育人以及管理育人等方面予以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辅导员教育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辅导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1:

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角色使其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二重性,然而教育的价值追求统帅着管理的效率追求,并使得两者融合在一起。辅导员赋予管理更多的文化道德内涵,以关怀人的全面成长,形成独特的教育管理风格。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做了诠释。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教育管理风格 教育研究

高校辅导员既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又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和指导者,扮演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这种角色的双重性必然带来其工作内容的二重性,即强烈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前者表现为它的教育属性,即以育人为最高目标,追求人的全面关怀;后者表现为它的管理属性,即以效率为最高目标,强调理性控制。从理论上说,教育管理的二重性具有内在冲突的可能性,但我们不能因为教育与管理的冲突而否认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实际上,在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中,管理与教育可以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内在统一。

本文所研究的教育风格问题,指的是辅导员在扮演德育教师角色时的教学风格,即辅导员的个性教育风格;而管理风格指的是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基层管理者,面向班级开展工作时展现的班级管理风格。

一、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的概念

(一)教学风格

关于教学风格的概念,国内国外学者众说纷纭,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学风格的理解视角不同,其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的强调教师个性和能力对教学风格的决定性作用,有的强调教学风格是教师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范式,是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稳定表现,还有的强调教学风格的艺术性。本文认为,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通过长期教学艺术的探索与追求,使其主体个性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完美结合而呈现出成熟的、稳定的风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高度统一的表现特征。本定义主要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风格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高度统一。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源泉;教学技巧是教学风格产生理想教育效果的技术性保障;教学风度是直观可感的外在风貌,是教学风格艺术呈现的载体。

2.教学风格的核心是教学的个性化。如果说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的话,那么承认艺术主体的个性化是其应有之义。教师没有鲜明的个性,也就无所谓教学风格。

3.教学风格是成熟稳定的教学风貌。教学风格离不开教师的长期实践和孜孜以求,是教学艺术个性化成熟稳定的呈现。

(二)班级管理风格

本文认为班级管理风格是辅导员受校党委领导和学校管理文化影响,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建立并维持一定秩序的所表现的行为方式。本定义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1.班级管理风格的价值属性既强调效率又强调育人,即围绕教育目标而展开科学化的管理,服务于教育,并同步实现管理育人;

2.班级管理风格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校管理文化和管理哲学的风貌体现;

3.班级管理风格的形成和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辅导员个性外,还和班级的特点、任务的结构、工作的情境,以及学生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从价值属性上说,教育风格强调了教育的价值属性,而班级管理风格则强调了管理与教育并重的价值属性;从呈现风貌上说,教育风格强调了教育风貌的艺术性,而班级管理风格则强调了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实施主体上看,教育风格强调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而班级管理风格则强调了主体与情境的调适性。

二、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的特征

从教学风格和班级管理风格的定义出发,可以将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风格总结为四个特征。

(一)独特性

独特性是高校辅导员的根本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教育风格、管理风格受限于教师的个性。正是每位教师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级管理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从而在教育引导、班级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

(二)稳定性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级管理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没有相对的稳定,教育的效果就很难真正实现。辅导员的教育管理风格一旦形成,就以相对稳定的范式表现在不同的教育管理情境中,体现其一致的教育理念。同时,稳定的教育管理风格,对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三)发展性

教育管理风格虽然是辅导员稳定的行为特征,但这种稳定的风貌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首先,不同的教育对象呼唤不同的教育管理风格。不同的教育对象具有群体性的差异,比如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即便是同一教育对象因处于不同成长阶段,其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教育管理风格。其次,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与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存在本质区别,它侧重于与时政紧密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的内容变动性较大,因而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形式。

(四)融合性

教育的本质追求是人的全面关怀,启迪人的心智,关怀人的成长,发挥人的潜能,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统一,属于价值活动范畴。管理被当做提高教育效率的理性工具引入教育领域,管理的效率追求必须服从于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有损教育的价值追求。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风格必须用教育的价值追求统帅管理的效率追求,并使得两者融合在一起,赋予管理更多的文化道德内涵,以关怀人的全面成长为指向,发挥管理育人功能。

三、影响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的要素

从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的内涵出发,不难发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是两大影响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形成的要素。具体来说,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素养和从业经验;而外在因素则主要包括教育对象和激励因素。外在因素必须通过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

(一)个人素养

个人素养是教育管理风格形成的根本因素。个体素养可以从个体禀赋和习得能力两个方面来评价。辅导员的个体禀赋具体包括个性心理和人生经历。个体禀赋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模仿、无法明显改变,习得能力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但受个体禀赋所限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辅导员的性格、气质等个性特征是形成教育管理风格的心理基础;辅导员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记忆方式等认知品性与教育管理风格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上述种种在很大程度上又受辅导员的家庭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的影响。辅导员的习得能力具体包括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和知识结构,其中知识结构很难短时期内改善,教育能力、管理能力的习得既和个体禀赋有关,又和主观努力、客观学习条件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二)从业经验

教育经验是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形成的“黑箱”,是辅导员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有关教育的感性认识和处理教育问题的行为方式。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作年限。一般说来,随着教育工作年限的增长,教育经验也相对丰富。形成自己较稳定的教育管理风格的辅导员,一般都具有少则五六年的学生工作经验。但这并不等于说,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就一定能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的职业取向至关重要。

(三)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是促进教育管理风格培育和养成的外在因素。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导向可以激励辅导员积极培育和精进自己的教育管理风格,并且通过负强化来约束不良的教育管理行为。必须指出的是外在激励的作用是短暂的、暂时的,最后必须通过树立奉献教育事业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内在激励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稳定的激励。辅导员对育人工作的执著精神和客观的自我认识,是教师在教育管理艺术追求与探索过程中的两大途径。客观的自我认识要求辅导员对自己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对自己的个性优势与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的教育方法、管理方式,以及教育管理效果能不断地进行反馈调整,从而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四)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是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最后呈现的调节因素。辅导员的教育管理风格不能一成不变,应在自己已形成较为稳定的风格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进行匹配和选择。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整体气质、成熟程度等也反过来要求辅导员不断调适自己的教育管理风格。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有可能使得教育管理目标得以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初探[J].教育研究,1986(09).

[2]李林生,于德令.教学风格散论[J].教育丛刊,1989(03).

[3]卢真金.外国教学风格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03).

[4]高文.教学风格谱系的研究(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5(02).

[5]齐晓东.教学风格的含义、特征及构成要素[J].社会科学战线,2002(01).

[6]周燕等.教师教学风格构成因素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7(03):151-152.

[7][英]N·恩特维斯特.学与教的风格[M].春秋出版社,1989.

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风格》(项目编号:12JDSZ3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黄洁 王银飞

辅导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高校辅导员更新育人理念,拓宽育人思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并建立多元管理体系尤为有必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高校辅导员要利用积极心理学干预教育管理,同时从心理学层面,灵活利用倾听、关注、共情等心理对服务育人以及管理育人等方面予以优化。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高校;辅导员;教学管理;工作

引言

我党多次在重要工作会议上要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精准把握育人方向,并建立多元化的育人体系。辅导员在高等教育育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兼顾教育、管理以及服务三个维度的育人工作。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变化趋势下,社会经济以及网络环境的变革,使得高等教育体系的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在新形势下探索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也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尝试以心理学为研究视角,探讨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这对提升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帮助高校辅导员从新的角度着手教育、管理以及服务育人的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的关键点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尤其市场经济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亟待创新。但在实践中一些高校辅导员缺乏对理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且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有所滞后,其育人方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综合来看,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的关键在于,从育人理念层面而言,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这就需要辅导员对其角色的转变予以深刻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始终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方面的成长。同时,辅导员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习活动,充分践行知行合一,以此促进大学生创新、探索精神的培养[1]。从育人管理体系层面而言,辅导员可通过建立多元教育管理体系而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如与构建“辅导员+班主任+班委”的复合型育人体系,通过多方合力,协同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等贡献力量,全方位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供服务。

二、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改进建议

(一)巧用真诚、共情心理推动日常管理工作

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班级建设、特殊群体管理以及学生的沟通交流等。其中,对于有着个性化需求的学生,辅导员可从心理学角度创新教育管理方法。例如,对于学困生或心理层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可从真诚待人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建立真诚、平等的沟通氛围。这种沟通氛围需要輔导员从在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的点滴及日积月累中建立,真诚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并帮助大学生找到学生学业或心理层面的真正症结,帮助大学生建立学习及生活的自信心。由于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问题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也需要辅导员要具备足够的耐心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其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时,需要灵活应用积极心理来干预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辅导员在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通常会采用个体或集体交流的形式。其中,在集体交流过程中,辅导员可在确立沟通交流的主题后,充分引导大学生积极互动和分享,在此过程中,合理利用沟通问题,鼓励大学生参与交流,并利用共情心理,使大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对学生的认同、理解和关注,进而促使学生针对问题与辅导员形成共识,最终在思想意识、行为等方面确定统一的目标和方向。

(二)借助倾听、关注和团体辅导增强学生服务

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的职责,除了要负责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安全监护之外,还需要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及实际需求从情感、心理健康以及成长方面予以引导。就业服务是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中服务育人的重要部分。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需要从信息、思想以及求职技能等维度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就业服务。辅导员要注重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及其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的服务。这就需要辅导员充分关注适合大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方面的信息,并将其予以整合梳理,进而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及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指导。从就业思想的指导服务来看,辅导员要注重增强与大学生之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以及自身家庭对就业的期许等内容的交流[2]。辅导员在倾听学生关于就业的内心想法的基础上,指导大学生合理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就业方向。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辅导员更需要与学生深入沟通,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身的职业定位,并帮助其建立健康、良好的就业心态。从求职技术的服务来看,当大学生处于即将进入就业环境时,可能存在面试过程过于紧张、自信心不足等现象。辅导员可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如利用班会、求职技术交流会等,为学生提供心理层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设立能够另大学生放松心情的交流环境,并从面试礼仪、面试沟通技术等方面提供指导。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新形势也逐步赋予了辅导员这一角色全新的定位。其不仅需要做好大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思想引领及管理工作,还需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以及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可以说,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辅导员亦师亦友,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也肩负着重要责任。将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心理学有机结合,对于丰富辅导员育人方法以及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时期,高校教育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育人挑战,高校辅导员还需要深化探索心理学与教育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务育人方面的深度衔接的可行性路径,以期有序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蕊. 提高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水平的途径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41-42.

[2]罗兰. 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147.

作者简介:

雷雳(1988年7月26日)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学历:本科

职称:助理讲师;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课题项目: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探讨

作者:雷雳

辅导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大学辅导员教育管理思想落实途径

【摘要】管理思想的落实是指辅导员教育思想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带有显著特色和倾向性的管理行为。如果一位辅导员既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又有办法把自己的管理思想让学生所接受,并贯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发展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 教育管理思想 落实途径

大学辅导员是一校之魂。这个“魂”,不仅指辅导员的学识、能力、人格力量,更指辅导员的管理思想。所谓管理思想,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的影響下辅导员对管理方向、指导思想、管理原则、管理目标和管理途径等的系统认识。以下就落实辅导员管理思想谈几点看法。

一、让辅导员的管理思想成为“一班人”的思想

如何将辅导员管理思想变成“一班人”的思想?我想,只有使学校内部管理紧紧地围绕辅导员的教育思想运行,把辅导员的管理思想落实在每一个管理环节中,才能使辅导员管理思想落在实处。办法和措施可以有很多,如:一是改革班会,把每周班会变工作布置会为学生干部素质培训会,可增设“十分钟管理指南”、“十分钟教育信息博览”等。通过务实又务虚的方法,切实贯彻辅导员的办学思想。二是实施“两制”:视导制和调研制。所谓视导制,即每天由一位学生干部对班级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巡视,全面查,分突出表现、存在问题、处理情况、建议等四方面进行详细记载,把情况落实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班级。把视导记载作为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过程评估的主要依据。调研制即组织班级、小组等职能部门对某个特殊年级、某个特殊班级进行“会诊”,或现场办公,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或教训,在年级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开阔视野。即带领全体班干部“走出去”,吸取兄弟班级管理上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班干部的管理视野,丰富管理上的感性认识。四是强化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辅导员要严于律己,以自身的工作干劲,道德为人为广大学生树立楷模,形成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带动“一班人”齐心协力,成为学校管理与日常工作的精神支柱。

二、让辅导员的管理思想成为全体学生的思想

辅导员是学校的办学主体,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辅导员管理思想只有成为全体学生的思想,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深入到班级中去,深入到学生中去,与辅导员广泛接触,在沟通点上求理解,求共识,切实处理好学生负责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切实尊重学生的自我心理需要,久而久之,就能以心换心、以心换情。这样学生既全面理解贯彻辅导员管理思想,又有自我发展时空,得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可采用以下措施,一是以“号召口号”为起点,倡导一种精神。在每学期初都适时提出一些振奋人心的口号,如“外塑形象,内练真功”、“走创业之路,创一流班级”等等,这些口号不仅凝聚了人心,激发了豪情,更重要的是让辅导员的管理思想为大家所认同并贯彻。二是以质量为目标,构建一种机制。首先是构建质量目标引导机制,让“年级目标、学生个人目标”成为师生教与学努力的方向。其次是构建科研先导机制。在构建班级科研体系的基础上,选准提高教育教学的突破口——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形成班级教科研氛围。突出教育教学的操作点——占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打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攻坚战,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学、导、练、评、测”课堂教学五环节操作要点为内容,全面开展一学期一度的有层次的课堂管理研究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上作深入的探讨。再次是构建评估督导机制,推行以加强过程管理为重点的考核制度,以每月考试成绩为依据,实施班级与学生双向评估,以评估为杠杆,促进班级内部管理,检阅辅导员管理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实施。三是以改革为动力,推进一种制度,重点是推行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从而使班级的学生队伍建设呈现出一种新的活力、新的动力机制。

三、让辅导员管理思想成为社会的一种新观念

现代社会呼唤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学校既要顺应社会发展态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必须本着“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精神,推进学校全面发展,以满足广大群众对高质量教学的需求,广泛争取社会的支持,以形成办学合力。为此,可采取一系列重大的举措:1、要学会自我宣传。注重自我宣传是辅导员公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宣传是扩大社会影响,建立学校声誉,树立学校形象的主要手段。学校自我宣传的途径主要有:首先,通过精心设计学校外观形象来进行自我宣传。比方说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格局、环境布置等物质性的空间形象,以及学校的校服、校徽、校训和校风这些精神性的外观形象,所有这些外观形象都会对社会产生直观直觉的影响,对于树立学校形象具有积极的、有效的作用。其次,通过有计划的学校特定的专项活动来进行自我宣传。比方说,教师节,艺术节、科技节、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这些活动组织得好就会产生轰动效应,大大提高学校的声誉,从而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2、要学会主动沟通。学校沟通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内容的,通过学校与成员间的、学校与学校间的、学校与社会间的交往的基本形式来加以实施的。它的基本要求是积极、主动、有效。辅导员的主动沟通意识,是保全学校与各方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建立良好关系网络的基本保证。

实践证明,辅导员的管理思想一旦成为全体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它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是这种影响,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也加速了一个辅导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进程。

作者:李晔

上一篇:邮政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团支部建设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