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辅导(推荐8篇)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目标的达成程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
2.语言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3.听说读前书写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
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收集语言教育活动系统中各方面的信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
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评估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档案评估法等等。
3.(1)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2)生活性和整合性。
(3)发展儿童语言智力。
(4)视听文化的利用。
(5)影响儿童语言教育因素的研究。
4.(1)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比较强调口语能力的发展,而对学前儿童阶段的识字阅读教学和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有疑义。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强调了在重点发展儿童口语的同时,利用儿童极强的无意识的语言学习能力,积极培养他们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促使他们尽可能早地掌握初步阅读的能力,使之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学会学习的实践者。
(2)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仅强调母语教学,而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在强调重点发展儿童母语能力的同时,也积极地对他们进行第二语言能力的启蒙。利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早日开发对外语语音和文字符号的认知能力与兴趣,以减少成人后的母语习惯对学习外语的不利影响。
(3)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主要发展儿童的口语能力,而学前全语言教育的目标是以儿童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手段,来促进儿童创造性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人格特征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儿童素质教育对全语言教育的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2.(1)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的评价主要用于考察幼儿对活动的情感投入程度,可以从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否愿意主动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是否集中、集中的程度和持久情况如何,幼儿的情绪是否高涨,活动气氛是否活跃。
(2)幼儿在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了解幼儿是否获得了目标所规定的语言知识,是否掌握了有关的词汇和句型,是否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其二,了解幼儿是否形成了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是否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或图片内容,是否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其三,了解幼儿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否能根据活动中的具体情景来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是否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3)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见解情况。用于考察幼儿对活动目标要求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独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与该活动中语言学习任务之间相互作用情况等。需要列出某一幼儿与其他幼儿不一样的具体语言行为表现。
(4)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表现。主要分析幼儿对语言结构的创造性应用,以及在操作、想象等方面的创造性表现。需要具体列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内容。
这四个方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语言学习行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些学习行为的评价既是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态度评定,也是对幼儿语言学习的能力评估,同时通过对幼儿在活动中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设计和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的质量。
3.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形式、教学辅助材料的利用以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具体包括目标的达成程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
(1)目标的达成程度。语言教育活动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机会,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各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含载着不同的语言教育目标,起到促进幼儿语言循序渐进地向完整语言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对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的评价一般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类。
(2)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主要分析教师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目标要求是否一致,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有无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内容的安排是否分清主次或突出重点、难点,是否抓住了关键内容,内容的布局是否合理,各要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流畅,活动内容与幼儿原有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经验是否相对应等。在评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时,主要分析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是否考虑了根据不同的内容组合或变换不同的活动形式,是否适当地开展了集体、小组或个别活动,有没有考虑到因材施教的问题;在分组组织时,是否考虑到幼儿之间的关系(包括合作或冲突)、以及幼儿的情感因素,是否考虑根据当时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或者某一具体活动内容采用实物演示、现场表演或谈话等方式创设活动情景,引起幼儿的注意等。
(3)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语言教育活动是教师、幼儿、语言环境、活动材料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内部各要素的协调程度时,需要从幼儿与语言环境之间的互动情况、材料的利用情况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对幼儿与语言环境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评价时,重点观察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与活动环境进行互动,是否对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否愿意主动操作活动材料。在评价教师对材料的利用情况时,主要考察教师所提供的环境和材料是否是活动所必需,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时是否充分利用了这些材料,是否出现了材料提供不足或过剩而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在评价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时,主要了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学习的指导与幼儿主动学习之间的协调关系,了解是否出现了因教师指导不足而影响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或者因指导过度而干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等现象。
(4)效果分析。对语言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对活动的总体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总结、分析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的得与失及其原因所在,特别是分析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为教师以后的活动设计和组织提供参考。
4.(1)实地观察评价法的优点是,全面、客观,具有鲜活、原生态的特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活动的本来面貌,可信度比较高。但实地观察评价由于组织评价要求的即时性,状态展现的短暂性,所以对评价者的时间、精力要求都比较高。
(2)间接信息评价法的语言教育信息材料具有可反复回放、重现的特征,能灵活地按照需要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方便组织安排,可以用来不断的、多层次评价剖析,也便于深入研究、探索规律。但是由于信息资料均来自于间接,如被评价者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收集者的水平等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信息的失真,那就较难反映被评价真实的状态,使评价失去意义。因此,间接收集的信息尽量要求做到保持原貌,力求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使评价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3)自我评价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操作,机动灵活,有利于发挥评价对象——教师的主体作用。缺点为,由于缺少外界参照系,不易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容易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趋向,其结果的客观性较差。
(4)他人评价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有利于避免主观片面性;可信度较高,可避免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也有利于优秀经验的及时分享与推广。但对组织主持者要求较高,需要有专业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好专业引领者作用。团体的研究氛围也十分重要,要求成员间能真诚合作,本着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不是一团和气净说好话,或者故意找茬,鸡蛋里面挑骨头。他人评价法相对于自我评价法而言,比较化费精力和人力,故不大适宜频繁进行。
五、实践题(共20分)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改革
乔治·莫里森在《早期教育的基础》一书中指出, 教育的水准和背景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四个维度之一, 幼儿教师要有与儿童发展相关的准备课程学习。随着幼儿园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课程应注意与幼儿生活相结合, 努力探索多元化的课程模式。“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学前教育基本知识以及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之一的数学教育应用能力的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 研究幼儿的数学以及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措施等等, 具有全面性、应用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应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基础理论, 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措施, 并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幼儿园教师需要在真实而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 通过对实践的反思, 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但调查发现, 高职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仅以教材为主, 教学实践机会也较少。笔者尝试对这门课程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改革。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 课程改革目标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开发理念, 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教学以实际工作情况为引线, 突出教学的年龄特点, 最终达到以下具体目标:一是进一步探讨和创建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创新的环境;二是优化并调整教学内容, 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三是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的情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四是结合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实际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实现“工学结合”;五是让学生掌握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 教学内容整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通常包括:感知集合、量、几何形体、数概念、时间、空间等内容。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思路为按照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 再配合相应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此次课改, 我们把各部分内容分别融入每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中, 使得学生能像在幼儿园教学一样,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同一内容的不同难易度的教育。例如, 小班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包括: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能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三) 教学方法探索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结合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生活体验, 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 使学生了解幼儿听、说、读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启发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心感受能力, 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 注重小组合作能力。除传统讲授法之外, 还可运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讨论法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 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每节课不单纯强调理论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总结和归纳。例如, 在大班教学活动“认识整点”中, 课前将案例的教学过程发给每个小组, 先进行案例分析, 要求小组阅读讨论后补充教学目标和教学准备, 课上分角色扮演, 进行模拟教学, 小组内进行试讲, 所需教具、学具自行准备。最后, 总结“认识时间”活动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 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考试考核摒弃了以前的单一化理论考试, 而采用多元化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课程学习评价采取形成性过程考核与终结性结果评价相结合方式。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考察学生小组活动记录、到课率、课堂表现、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方面的情况。考核中将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例如, 对小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首先由小组自评, 总结本组教学活动表现, 再由其他小组对该小组进行评价, 然后教师点评总结, 最后形成对该小组的综合评价。终结性结果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设计课程和讲授课程的能力。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 前期准备
针对本课程, 通过与幼儿园教师以及部分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了解以往课程安排上的优势和不足。在进行课程整体分析和设计时, 也相应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教材选定、人员分工、社会调研等。在课程设置上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年龄阶段划分, 并在每个年龄段选取比较重要的内容让学生研读、讨论, 进行相关材料收集。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 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 (6~8人) 完成任务。
(二) 实施模块化教学,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分解为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以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为主要教学任务, 教师讲授理论时要大量结合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让学生初步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第二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 按年龄班划分, 学生通过课堂模拟教学训练、幼儿园见习等形式的训练,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路;第三模块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在班级或幼儿园进行试讲,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能力完成教学。具体模块安排如表1所示。
(三) 加强实践训练, 实训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模拟训练之前, 请幼儿园的优秀教师给学生上教学示范课, 传授一名称职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技能, 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个人教学能力, 从而有目的、有步骤地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需要完成的实践训练项目有:编写教案、说课展示、模拟试讲、幼儿园见习等。具体实践项目安排如表1所示。其中, 模拟试讲即模拟仿真教学。模拟仿真教学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动态性、交互性、协作性的教学方法。应用模拟仿真教学, 能有效拓宽理论教学的视野, 缩短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 培养未来教师的应用技能, 克服面对教育现场实施教育活动时的紧张、慌乱心理, 帮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角色。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 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 表现出很低的自我效能水平, 在学习中往往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 进而影响学习成绩。而在本次课程改革中, 学生由于经常要分组活动, 小组每位成员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能力和特长承担任务, 并且在合作过程中, 有些能力突出的学生会主动帮助和指导其他组员完成任务。所有人都能为完成小组任务而主动参与, 并尽可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参与的乐趣, 从而逐步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 锻炼了学生的教育实践技能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弹、唱、跳、说、画这些传统教育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幼儿教育教学的需要了。通过课堂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掌握以上这些基本技能, 还应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学生通过活动设计、说课、模拟试讲、亲自到幼儿园观摩或组织教育活动, 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 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开发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 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这就需要教师有设计及统筹课程的能力, 即课程开发能力。当前, 幼儿园课程也随着新理念、新信息的不断更新而发生变化, 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 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活动吸引幼儿。
(四)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常幼儿园教师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保教工作的, 需要与其他人共同配合来完成,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在课改中, 学生分成小组, 协商决定组长。大家选择主题并确定活动内容, 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相互启发, 提出自己的建议, 最终设计出合理方案。
参考文献
[1]George S Morrison.Fuddamental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3th edition) [M].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3.
[2]杨敏, 田景正.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程分析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11) :56-59.
[3]徐青.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冯晓霞.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10) :3-12, 45.
[5]李慧.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147-148.
[6]吴丽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 2011 (4) :61-63.
[7]张岩莉.幼师生学习动机现状分析与教育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 2013 (12) :54-57.
[8]陈幸军.幼儿园教师教育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9]秦光兰.幼儿园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意义与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9) :80-83.
[10]汤振纲.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33 (11) :101-106.
关键词:家庭;音乐;游戏;教育
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碰撞,家长的教育意识也在不断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学习音乐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在儿童的成长阶段,音乐教育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幼儿生活中的其他成年人。如果在家庭生活中音乐能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联系的一种最初级、最基本的方式,那么,它将在孩子与周围世界的情绪、情感交流中起重要作用。在父母的歌声中,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声音和对他的爱。在舒缓的音乐中,孩子可以获得平和的情绪。
《放马山歌》是汉族民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童生活。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现在,《放马山歌》也因其优美的旋律,而被改编为众多民乐的演奏曲目,如柳琴独奏《放马山歌》。
《放马山歌》家庭音乐游戏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儿童已经具备的音乐能力
能够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从无意的敲打向有意敲打过渡,能注意自己的动作,如拍手、走步等符合音乐的节拍。
二、《放马山歌》音乐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宝宝能准确地拍打四分音符的节奏。
技能目标:通过语言和歌唱的方式表达四分音符的时值。
能力目标:能随着音乐感知韵律,体验快乐的情绪。
三、音乐活动前准备
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温柔轻声的和宝宝说:今天妈妈和你玩一个游戏,你一定会喜欢的。切不可训斥孩子或命令孩子的语气。
四、《放马山歌》音乐活动活动过程
1.基础练习:幼儿和家长伴随着音乐做动作,体会四分音符的长短,加强对四分音符长短的听觉认识。家长和宝宝对应歌词做相同的动作。说明:谱例中“手”意思是拍手,“腿”意思是拍腿。
2.大手小手动一动:伴随音乐让手指动起来,可以加强幼儿对四分音符长短的记忆。家长和宝宝的动作不相同,当幼儿熟练之后可以家长和幼儿动作互换继续游戏。
动作标记说明: 代表妈妈,双手手指并拢,指尖对指尖搭成小房顶的形状,双手反复做合上打开的动作。在有 标记的地方合上,没有标记的地方打开。 代表宝宝,宝宝双手并拢合在一起,伸到妈妈的小房子里,再把双手从妈妈的小房子里缩回来。有 标记的地方伸进妈妈用手搭成的小房子里,没有标记的地方缩回来。幼儿和家长可以跟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3.单家庭韵律活动:适合于家庭内部,人员不多的情况下来做的体验性活动。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需协调四肢,使得肢体动作配合音乐的韵律,家长引导辅助幼儿的活动。动作分为上肢和下肢的动作,在游戏中家长可先带领幼儿左下肢韵律活动,幼儿适应后再加上上肢的韵律活动,标記:“左”意思是迈左脚,“右”意思是迈右脚。
具体韵律活动如下:家长双手与幼儿的双手面对面的拉在一起共同做律动,下肢向左迈两步(即左右),再向右迈两步(即右左),如果宝宝不适应也可以原地踏步。互相拉着的手可随音乐和脚下的步伐摆动。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辅导一
(第一、二章)
教材:《学前儿童游戏》,柳阳辉 张兰英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第一章
游戏概述
一、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的定义
1.经典游戏理论对游戏的解释 席勒(德):游戏更多的是享乐,使多余生命力摆脱了外部需要的自由表现,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
格鲁斯(德):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斯宾塞(英):游戏是健康儿童在正常生活后,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福禄贝尔(德):游戏是儿童潜在本能的表现,是儿童内在需要与冲突引起的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拉察鲁斯和裴茄克(德):游戏是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霍尔(美):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加维(美):游戏应当是有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的活动。
以上解释说法不一,但都认为游戏是一种本能表现,自发、愉快、自由式游戏的基本特征。
2.现代游戏理论对游戏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是表现原始的、受压抑的冲动和和欲望的最好方式。认知发展学派:游戏不是独立的活动,它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个体把信息纳入原有认知图式的方式,是同化超过顺应得活动。
活动教育学派: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对周围现实态度的一种表现,是真实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材料,再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
觉醒理论学派:游戏是对环境起作用的方式,可以探寻和调节外部与内部刺激的数量,以产生一个最佳的平衡,从而获得更多的个人满足,游戏是激励探索的手段。
元交际理论学派:元交际依赖于双方对于隐喻的信息的辨识和理解。儿童的游戏就隐喻着“假装的”、“不是真的”,这种言外之意正是元交际的对象。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参与者能够携带着“这是玩”的信息的信号,达成协议或进行元交际,游戏才能发生。所以,游戏是信息的交际和操作的过程,元交际是其特征。
共 6 页,第 1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3.游戏定义中的困难
游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的主体精神的活动,它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下定义,每一种解释和定义都预示着一种角度、一种眼光和一种理解。
(二)游戏的特征
1.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2.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3.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4.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
(三)游戏的本质
研究游戏的本质,就是要揭示儿童游戏产生的原因以及要回答儿童为什么游戏的问题。1.游戏本能论
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研究、解释儿童的游戏,把游戏看成是一种生物现象,是生物本能的表现。如:
席勒、斯宾塞的“剩余精力说”:游戏是由于机体中剩余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认为游戏是儿童本能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表现形式。拉察鲁斯、施太恩的“能力练习说”:游戏是先于劳动,先于童年,对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霍尔的“复演说”:游戏是个体呈现祖先的动作、习惯和活动,是重演史前人类的祖先向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儿童天生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道德规范等的约束,得不到充分表现,使得儿童内心产生各种抑郁。而游戏可以让儿童完全自主地再现自己的经验或精神的创伤,在想象中发泄各种忧郁和烦恼,从而获得快乐。
游戏本能论揭示了儿童游戏产生的生物学因素,但认为本能是游戏的根源,这使得对游戏本质的解释具有了唯心主义的色彩。2.游戏社会反映论
从社会学观点去研究、解释儿童的游戏,把儿童游戏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形式,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活动。维果斯基、艾里康宁等持这种观点。我国游戏理论研究也深受这种游戏本直观的影响。
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划清了儿童游戏与动物游戏的界限,也肯定了成人指导和教育影响的
必要性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但仅将游戏的本质定位在社会性活
共 6 页,第 2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动这一层面,掩盖了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的基本属性,否定了游戏作为一种自发的、自由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人的主体性及主体他发展与培养问题的讨论,为人们认识游戏的本质,重新审视这种自由自发的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新的视点与理论背景。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征,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活动;是独立的活动(由内部控制);是创造性活动(目的在自身的活动)。
把游戏看成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较科学地揭示出游戏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二、游戏的分类
(一)皮亚杰的分类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分为 1.练习性游戏(机能性游戏):
动因在于感觉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由简单的重复运动组成。在整个幼儿期都能看到,只要有新的机能需要掌握,就会有这种练习。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以后随着其他游戏形式的出现,机能性游戏的比例在下降。
2.象征性游戏
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在游戏中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当幼儿把以前经历过的事情、活动及眼前并不存在的事情作为表象回忆起来的时候,机能性游戏便转化为象征性游戏。
3.规则性游戏
以规则为游戏中心,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4、5岁以后发展起来的游戏,根据规则本身的复杂程度及动作机能的要求,可延续到成年。
(二)帕顿的分类
按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分为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无所事事、旁观。
(三)比勒的分类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分为: 机能游戏、想象游戏(模仿游戏、角色游戏)、接受游戏、结构游戏(创造游戏)
(四)苏联的游戏分类
共 6 页,第 3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强调社会性,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
(五)我国的分类
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性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三、游戏的价值
1.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
2.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扩展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发展思维能力)
3.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社会交往的能力;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4.能促进幼儿情感发展(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第二章
现代儿童游戏理论
一、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
是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他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认为游戏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
1.游戏是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2.与认知发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1)练习性游戏(又称实践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0~2岁,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时期的游戏形式。游戏的目的是要取得一种机能性的快乐,满足生理上的要求,其形式为重复偶然习得的动作图式。游戏的愉悦来自儿童控制自身和环境的感觉,当这种控制能力被反复证实后,儿童便沉溺于发展着的能力和自信的情感中。
(2)象征性游戏:2~7岁,发生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时期的游戏形式。反映了符号(初步的语言和表象)功能的产生和发展,也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同化性倾向。象征性游戏是作为表现价值而存在的。
(3)规则游戏:7~12岁,发生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后的游戏形式,延续到成年。规则游戏是继续在表现着对现实的同化倾向,规则导致娱乐活动的集体形式。
皮亚杰独特的研究方式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具有新的意义,但其游戏理论过于强调认知作用和智力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生活经验及社会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共 6 页,第 4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原始冲动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完全植根于他的人格构成说。他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受唯乐原则支配,自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超我受理想原则的支配。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完全受本我支配,随着经验的积累,自我和超我才一起得到发展。个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形成自我。
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唯乐原则”的驱使(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强迫重复现象))。
2.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的游戏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心理性欲(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游戏的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或人格的发展而不同:儿童游戏的形式是使用玩具的游戏,而成人的游戏是创造性想象,表现在艺术、科学和日常生活等活动中。
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发展任务解决得好,就能形成理想的人格,解决不好,则形成与理想人格相反的另一种人格。对学前儿童而言有三个阶段:对人信赖与不信赖的冲突(2岁内);活泼与羞怯的冲突(2~3岁);主动与退缩的冲突(3~7岁)。
三、原苏联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乌申斯基、艾里康宁等,强调儿童游戏的社会性。
1.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
他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的,活动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中有巨大的作用。
他对游戏的基本观点: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游戏对于学前期儿童而言是主导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儿童的游戏具有社会历史起源);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游戏是社会性实践活动,儿童的游戏活动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况之外,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游戏
共 6 页,第 5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2.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他重点研究了角色游戏,认为角色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的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他探讨了角色游戏的社会起源,认为角色游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儿童在社会关系中地位的变化而产生的。他认为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游戏行动、游戏式地运用物体、游戏者间的真实关系。儿童的周围现实对角色游戏有决定性影响。
四、游戏的觉醒理论 也可称为内驱力理论,它试图解释游戏的生理机制。代表人物有伯莱因、艾利斯、亨特等人。
觉醒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动调节机制。在新异刺激——觉醒水平增高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是探究;在缺乏刺激——觉醒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是游戏。游戏和探索都是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佳激活水平,所不同的是,探索是由外部刺激控制的行为,游戏是由有机体自身控制的行为。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这一理论还指出了环境与人得交互作用,为我们如何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合理组织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在组织儿童进行游戏时,教师应从整体上考虑游戏材料的数量、新异性等因素合理组织搭配的结构问题。
五、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由贝特森提出,他主要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学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
他认为人类的交际不仅有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而且也有意义含蓄的交际,这种含蓄的交际就是元交际。元交际不仅发生在非言语交往中,而且发生在言语交际中。对于元交际在游戏中的意义,贝特森认为这种游戏的价值不在于其具体的内容,而是在学习关于角色的概念。游戏是一种学习,是在事物的关系与联系中,逐步学会区分与概括的。
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不包括( )
A动作发展正常 B性格孤僻 C认知发展正常 D人际关系融洽
2下列选项不属于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内容的是( )
A体育锻炼 B安全自护 C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D生活卫生习惯
3引起佝偻病的原因不包括( )
A生长过快 B紫外线照射不足 C长期腹泻 D多食少动
4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包括( )
A良好的睡眠习惯 B正确的坐姿 C每天早晚刷牙 D长时间看电视
5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
A学会分享与合作 B学会尊重与互动 C恰当的自我评价 D合理宣泄情绪
6中班体育活动目标要求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 )
A 20厘米 B 30厘米 C 40厘米 D 50厘米
7小班幼儿走的要求不包括( )
A步伐均匀 B上体正直 C自然走 D不要求整齐与规格
8幼儿徒手体操不包括( )
A花操 B拍手操 C健美操 D韵律操
9幼儿每日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 )
A半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D 4小时
10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幼儿体育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
A教育性 B安全性 C兴趣性 D适量性
二、判断题 共10题每小题3分
11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 )
12幼儿鼻和鼻腔相对短小,狭窄,粘膜柔嫩,容易受到感染( )
13主题教育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课程模式之一( )
14钙化不良,排列不齐的牙齿不易龋齿( )
1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潜能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
16生活活动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
17能连续向前跳跃多个高40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属于中班体育活动目标( )
18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 )
19练习法不属于幼儿体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 )
20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学科性质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又是一门偏重于教学法的,以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运用性。
二、本大纲编写的特点
(一)理论性。本大纲吸收现代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最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二)注重从高师教育的角度确立体系,将幼儿数概念形成与认知规律与学前数学教育任务、内容、方法紧密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突出强调学前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思维和初步数学能力训练的作用。
(四)针对性。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该大纲力求运用认知发展理论组织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形象和构图等,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所突破。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必须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原理。
2、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地理论素养。
3、创造条件学习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途径和基本方法。
2、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
3、学前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建议
1、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可采用研究,讲授,训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大专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教育能力训练。二者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约为5:3。
2、为提高能力训练效果,宜组织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实践能力。
3、考核形式:教育能力考核、知识理论考试结合。
4、在知识点上,要贯彻新“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六、主要参考书目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师大版 林嘉绥、李丹玲著;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大版 金浩主编;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教委;
4、《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南京师大版。
七、教学时间:56课时。总学时56课时
章 次
课 题 名 称
课时量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用任务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记录、记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七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5
第八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组织数学活动能力集中训练
复习、机动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及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学前儿童的生活中以及在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意义。
2、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数学是儿童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之一。
二、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他们后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四、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在学习初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中发展幼儿的思维,为入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一、让学前儿童获得一些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一)幼儿学习的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内容包括:感知集合及元素;认识10以内数和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到10以内加减法;初浅的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初步认识常见的量,以及空间方位和时间方面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初步技能主要有:对应、计数、简单的加减、自然测量等。
(三)幼儿学习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与小学数学有很大区别。
(四)幼儿接受简单的数学知识的可能性。
二、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
(一)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充分依靠幼儿的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兴趣和发现数学天赋,为此:
(一)选择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
(二)有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数学方法。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数学形式的新颖性。
(四)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以上几方面的任务、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和渗透,而且在同一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
思考与练习(略)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组织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2、全面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体系,分析并把握各年龄班教育内容相互间逻辑联系。
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关于数量关系的知识。
第一节 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是实现我幼儿数学教育任务的媒介和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依据。)
一、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的要求
二、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符合学前儿童数学要领认知发民遥规律和特点
四、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为为入学作准备的需要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
(一)感知集合
(二)10以内的数
(三)10以内的加减法
(四)简单的几休整形体知识
(五)量的初步知识
(六)自然测量
(七)时间的初步知识
二、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
(一)小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法、时间。)
(二)中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
(三)大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量的知识、几何形体、空间方位、时间。)
第三节 数量关系与幼儿思维发展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包含的主要数量关系
(一)小班
1和许多关系 对应关系 大小、多少关系。
(二)中班
10以内数中的相邻两数的关系 等量关系 守恒关系 可逆关系。
(三)大班 等量关系 守恒关系 可逆关系 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 互补关系 互换关系 传递关系 包含关系 函数关系。
二、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力因素
数量关系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第四节 国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介
一、前苏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
二、美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
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有哪些途径及各自特点?
2、理解幼儿数学教育基本方法的涵义及掌握的要求,重在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要求
3、组织一次见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途径、方法。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是实施数学教育所采用的活动形式。
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它是由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参加的数学活动。它有两大型:
(一)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
(二)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
二、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运用游戏形式,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过程。
三、其他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四、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为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任何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教师教的方法,幼儿学的方法 的有机统一。
一、操作法
(一)操作法的涵义及分类
1、涵义: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发现,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
2、操作法的分类:
3、操作法的依据及其价值
(二)运用操作法应注意:
二、游戏法
(一)游戏法的涵义
游戏法是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思维的特性组织数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游戏法是以幼儿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二)数学游戏的类型
(三)开展数学教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三、比较法
(一)比较法的含义
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组)或两个(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比较法的种类
(三)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数学教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四、启发探索法
(一)启发探索法的含义
启发探索法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依靠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他们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
(二)运用启发式探索法应注意的问题:
五、讲解演示法
(一)讲解演示法的含义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以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或规则,具体地呈现出来的教育方法。即边讲解边演示。
(二)运用讲解演示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六、归纳法和演绎法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含义
1、幼儿数学归纳法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2、幼儿数学演绎法是指幼儿运用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二)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时应注意:
七、运用以上数学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一)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二)教师起主导作用。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计划和记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制订数学教育学期计划的步骤和内容,并实践制订学期计划。
2、懂得设计具体数学活动计划的结构、内容,运用练习形式让学生自选内容设计一次数学活动计划。
3、明确数学教育记录的意义和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计划
一、学期计划
(一)什么是学期计划
(二)学期计划的内容及步骤
(三)制定周进度计划的步骤
二、数学活动计划
(一)名称
(二)目的(三)准备
(四)过程
三、其他数学活动计划
四、说课
(一)说课的意义
(二)说课的内容
(三)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幼儿数学教育的记录
一、数学教育的记录的意义
(一)什么是数学教育的记录
(二)做数学教育记录的意义
二、数学教育的记录类型
(一)日常记录
(二)总结
思考与练习(略)
第三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计划举例
例
1、各年龄班数学活动学期计划(北师大版《学前儿童数学教学》P333
例
2、各年龄班数学活动周计划 〈同例1〉
例
3、活动名称 大象过生日〈大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概论》P119
例
4、活动名称《寄“信”》〈大班〉 同例1
例
5、《小白兔拔锣卜》(小班)北师大教材P107
例
6、认识数学2(小班)同例3
例
7、认识球体园柱体的活动设计(大班)《启蒙》天津97.1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教育目的和任务
1、使学生懂得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其对幼儿学习数要领的重要性;
2、能理解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年龄特点。
3、教会学生能表述分类的内涵和知道幼儿有哪些种分类,掌握分类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4、教会学生初步学会组织和实施“1”和“许多的数学活动的能力。
5、组织学生设计一次“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育活动,通过模拟教学体验设计实施教育活动过程。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一、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
幼儿感知集合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述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中去。
二、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儿童数概念的发生起始于集合的笼统感知
(二)感知集合是幼儿从集合的笼统感知到形成最初数概念的中间环节和必要的感性基础。
(三)渗透集合思想,使幼儿理解集合的包含 关系,有利于幼儿从包含关系上来理解数目,进而为幼儿理解和掌握初步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
一、2岁—3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但这种知觉是泛化的。
二、3岁—4岁儿童已经迈步感知到集合中的元素能不超出集合的界线,而且,所摆的元素逐步达到精确的一一对应。
三、4岁—5岁儿童已经能准确地感知集合元素,并能初步理解和子集的 包含关系。
四、5岁—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护展。
第三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相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
一、分类的意义
(一)分类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二)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
(三)分类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四)分类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的几种分类
(一)按对象分类
(二)按包含关系分类
三、教育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四、教育方法
(一)首先让幼儿感知和辩论分类对象的名称、特征和差异。
(二)向幼儿说明分类的要求和分类的含义。
(三)按范例或口头指示进行分类。
(四)启发幼儿思考探索如何进行分类。
(五)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不同的分类干挠条件,以逐步提高分类的难度。
(六)讨论分类结果,以巩固类概念和理解类的包含关系。
第四节 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
1、区别“1”和“许多”的意义
二、教育要求
(一)使幼儿能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二)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三)能在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词汇。
三、教育方法
(一)首先教会幼儿学会区别1个物和许多物体,然后帮助幼儿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观察比较教幼儿区别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三)采用教学游戏以及幼儿操作等方法,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学
一、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育意义
(一)可帮助幼儿准确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二)使幼儿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组的数量。
(三)使幼儿感知到物体组中物体(元素)的数量,从而获得数的感性经验。
二、教育要求
(一)学会对应
(二)在学会对应的基础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的比较。
(三)能理解和运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汇。
三、教育方法
(一)重叠法
(二)并置法
(三)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略)
第六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计数教学活动的含义、结构和发展,了解计数活动的意义;
2、理解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掌握学前儿童掌握10以内概念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点.3、认识10以内基数、序数和数组成的知识和实施教学要求。通过示范和练习基本掌握其教学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计数活动
一、什么是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其结果表现为数的形式。
二、计数活动的实质
计数活动的实质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
三、计数活动的结构与发展
(一)内容方面 口头说数----按物点数 说出总数。
(二)动作方面:手的动作和语言动作。
四、计数活动是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基本活动。
(一)幼儿直接认知物体数目只局限于小数量的范围。
(二)国外关于幼儿计数活动价值的研究介绍。
第二节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的一般过程
(一)从具体出发
(二)在大量的感性经验基础上产生对数的认识的抽象成分。
二、学前儿童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年龄阶段及特点.(一)第一阶段(2岁半左右至3岁半左右)学数前的准备阶段.(二)第二阶段(3岁半左右至4岁左右)学会计数和初步理解实际意义阶段.(三)第三阶段(4岁左右至5岁左右)计数能力的巩固和初步数概念形成阶段.(四)第四阶段(5岁左右至6岁左右)进一步认识数的关系及数群概念初步发展的阶段.第三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一、教育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认识10以内基数及其实际含义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数守恒的方法
(三)学习按数和例数的方法
(四)认识三个相邻数及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的方法。
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中班)
(一)使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二)会从不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二、教学方法
(一)可采用集中分段教学的方法
(二)运用直接教具向幼儿讲清序数的含义
(三)教幼儿用计数的方法确定序数
(四)向幼儿说明确定序数的方向
(五)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进行练习
第五节 认识10以内的数组成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运用讲解演示法教数的组成
(二)通过操作,启发幼儿探索数的组成规律
(三)运用数的组成规律学习新的组成知识
(四)运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
第六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中班
(二)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教中班幼儿认读1-10阿拉伯数字的方法
(二)教幼儿书写1-10阿拉伯数字的方法
思考练习(略)
第七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幼儿实际分析阐述学前儿童加减应用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基础上为掌握其教学方法奠定基础。
2、使学生领会口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编应用题的要求、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的规律等基础知识及它对幼儿学习加减法的作用。
3、教师必须运用范例、见习或模拟教学等方式训练学生学会设计10以内加减法数学活动,较好掌握基本教学方法和教育技能和训练让学生设计10以内加减法教学教育活动以培养并掌握基本教学方法。
4、明确10以内加减应算是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
(一)从具体到抽象。
(二)从逐一加减到按数群加减。
二、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年龄特点
(一)4岁以前,一般来说基本上不会加减运算。
(二)4-5岁,4岁以后,儿童会自己动手将实物合并或取走以后进行加减运算。
(三)5-6岁, 5岁以后,幼儿学习了顺按数和例数,能不困难地运用到加减的运算中去。
第二节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中的作用
一、应用题的结构
(一)应用题的结构
(二)应用题的特点
二、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法中的作用
(一)口述应用题是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有力工具和必要基础。
(二)口述应用题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无直观材料伴随的口述应用题是发展幼儿加减表象的主要形式
四、幼儿解答口述应用题
(一)幼儿学习的口述应用题的类型
(二)幼儿口述应用题是幼儿学习10以内加减的首要形式。
五、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
(一)编口述应用题的要求
(二)学会编口述应用题的过程
幼儿解答口述应用题→幼儿自编描述口述应用题→模仿口述应用题.第三节 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让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应用题,在此基础上掌握应用题结构。
(二)让幼儿学会10以内加减法。
二、教学安排
(一)先用小数量(4以内)学习解答和自编口述应用题。
(二)再运用口述应用题向幼儿讲明加减含义、符号和算式。
(三)从2开始逐个数地进行数的组成结合加减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
(一)学习描述和模仿自编口述应用题,让幼儿获得加减法和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
(二)借助直观教具和口述应用题讲明加减法的含义
(三)教幼儿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及算式
(四)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法的方法
(五)复习10以内加减运算的其他方法
思考与练习(略)
第八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量、什么是连续量、量守恒、量排序、排序的双重性,传递性和可逆性等知识,必须认真领会学前儿童关于大小、长度能力、重量感知能力、排序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并作为实施量的教学依据
2、了解学前儿童量的教学要求
3、运用见习、教师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设计量的教育活动片断,并通过实践体验和初步掌握组织教学活动基本方法和教育技能。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认识大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
一、2岁左右 能按成人的语言提示选择大或小的物体,但不能用积极的词汇以表示。
二、3岁左右—4岁左右 能正确区分大小和长短,也能用简单的词汇表示。
三、4岁左右—5岁左右
四、5岁左右—6岁左右
第二节 学前儿童重量感知的发展
一、3岁儿童已能感知和判别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物体重量的不同
二、4岁幼儿基本上能用正确词汇表示对物体轻重的感知
三、5岁幼儿判别轻重差异的精确性有较大提高,并能理解和运用“轻”、“重”词汇。
四、6岁幼儿具备了认识物体重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能力
第三节 学前儿童量排序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进行量排序教育的意义
(一)排序有助于学习计数
(二)排序能帮助幼儿认识数的顺序、建立数序概念。
(三)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概念
二、学前儿童的几种排序
(一)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
(二)按规则排序
(三)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四)按数排序
三、学前儿童排序能力的发展及特点
(一)幼儿对各种量的排序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
(二)幼儿排序能力的年龄特点
第四节 认识量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比较各种量的方法
(二)教幼儿量的排序的方法
(三)教幼儿学习量守恒的方法
(四)教幼儿认识量的相对性的方法
(五)教幼儿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略)
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师讲授并使学习了解几何形体方面的知识并能用幼儿语言表达以及懂得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
2、知道幼儿关于平面图形的教育要求,通过讲授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教会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认识图形基本特征和守恒的教育方法,让幼儿认识图形间关系的教育方法等。
3、教会学生设计一次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活动。并进行见习和教育能力训练。
教会时间安排
第一节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一般发展过程
(一)认识各种几何形体的难易顺序
(二)形体的感知与词的联系
(三)形体与实物形状的联系
(四)幼儿感知形体方法的发展过程
二、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年龄特点
(一)3岁左右至4岁左右,在正常的教育下,能达到的水平
(二)4岁左右至5岁左右,在小班教育的基础上,中班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能力进一步发展。
(三)5岁左右至6岁左右
第二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教学方法
(一)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
(二)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图形守恒的方法
(三)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让幼儿认识图形之间关系的方法
(四)复习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的方法
第三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教幼儿认识球体、园柱体、正方体、长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二)教幼儿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知道平面图形只有长、短、宽、窄,几何形体有长短、宽窄和高低。
二、教学方法
(一)在幼儿观察、触摸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二)比较平面图形与几何体以及几何体之间的不同。
(三)运用操作探索几何体的特征
(四)运用泥工、手工和建筑游戏等活动,巩固幼儿对几何体的认识。思考与练习(略)
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空间方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2、使学生必须知道学前儿童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理解幼儿认别空间方位的过程、区域。
3、运用讲授、演示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幼儿园关于空间方法教学的要求,并初步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
第一节 关于空间方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空间方位和对空间方位的辨别
(一)什么是空间方位
空间方位指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属于空间形式的问题。
(二)空间方位的辨别
空间方位的辨别,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关系的判断.二、确定物体方位需要有一个立足点。
立足点即以什么为坐标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
三、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和连续的。
第二节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
一、学前儿童辨别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
二学前儿童辨别空间方位的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
(二)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三、学前儿童辨别空间方位区域的扩展
(一)3—4岁
(二)5岁
(三)6岁
第三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要求
一、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让幼儿用感知描述方法区分自己身体的上下、前后、左右部位,初步掌握有关方位的词汇及含义
(二)让幼儿用观察、操作和游戏等方法,认识自己和物体及物体之间的位置
(三)用讲解演示法,帮助幼儿理解空间方法中的困难问题
(四)在幼儿一日生活及各种活动中进行空间方位的教育。
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通过自学,让学生理解关于时间的概念及特点等知识
2、讲授并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主要特点
3、掌握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一、时间的概念
(一)时间的基本概念
(二)幼儿认识时间的基本问题
二、时间的特点
(一)时间具有流动性和不可逆性
(二)时间具有周期性
(三)时间具有直观形象性
三、表示时间概念、词汇的种类
(一)表示时间次序的词汇
(二)表示时间阶段的词汇
(三)表示时间动态的词汇
(四)表示不确定时间阶段的词汇
(五)表示速度的词汇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一般特点
(一)幼儿掌握时间概念特别困难
(二)幼儿认识时间往往与直观形式的熟悉兴趣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二、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年龄特点
(一)3—4岁幼儿能认识一天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四岁左右至5岁左右,幼儿已能较好理解和运用“早晨”、天”、“黑夜”的词汇,并知道它们是一天的四个部分.(三)五岁左右至6岁左右开始理解较长间隔的时间单位
第三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
一 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认识时间的教学
(二)在游戏活动中进行认识时间的教学
(三)通过专门的教学活动进行认识时间的教学
关键词:学前儿童,行为习惯,培养
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 是我们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教育, 一方面应该顺应儿童的发展的特点, 让儿童在其自己的水平上主动地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应该为儿童学习提供丰富的环境和必要的指导, 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从这几年的学前教学, 我认为, 学前儿童教育应该明确以下几个基本的观点:
一、爱的教育
有一首歌中唱的好:“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没有爱, 就没有世界的一切。但跟据对当今独生子女为人处事情况调查分析, 很多孩子自私、冷漠、缺乏爱心, 不懂回报, 不善合作, 如果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 我们的下一代将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更不可能担负起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 应当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 培养孩子懂“爱”, 会“爱”。
爱心是从小培养的, 也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起来的。这从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说教育他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比那些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教育更容易懂, 也更容易做。孩子的年龄小, 其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整天看到和接触到的是自己父母的忙碌和对自己的关心帮助, 听到的是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体贴、爱护的话语, 让其从爱父母开始进行爱心教育最容易引起共鸣, 也容易接受。也能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打下基础。家长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的爱心, 这首先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要培养有爱心的孩子, 作为家长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让孩子通过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受到爱的教育。进而学会爱别人。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最初, 孩子被动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吃、睡、玩, 去处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久而久之, 儿童的这些活动逐渐稳定化, 发展成一些较少变化的行为方式。孩子在吃喝睡、学习、游戏等活动中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习惯。如按时睡觉的习惯, 卫生习惯, 劳动习惯等。这个时期的孩子求知欲望强烈, 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和训练。家长和老师应抓住时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是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的配合一致, 如果家庭与学校彼此密切配合, 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我们学校我们老师编了良好行为习惯儿歌, 朗朗上口, 幼儿很易接受。也会照着去做, 并会相互监督。
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大工程, 家长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由血缘关系维系的, 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 因此, 家长应长期耐心的教育、引导, 还需要与学校配合, 家校同步, 达成共识, 使其合力, 才能使儿童良好习惯落到实处, 使幼儿已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保持。
三、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前儿童面临的是幼儿园小朋友向小学生的身份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不单单是书包变大了、上学时间变长了、作业变多了、玩耍时间变少了。更重要的是, 上学的时间、上课的过程、作业的完成。都不能像在幼儿园里那样随意了。简而言之。幼儿园小朋友向小学生的身份转换的实质就是, 松散转变为严谨。随意转变为规范。
在学龄前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 可以从培养生活习惯开始, 从按时作息开始, 并逐步引申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去。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 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规矩的存在并去有意识地遵守它。这会比养成不良习惯后再去纠正要好得多, 因为, 矫正教育远比开发教育 (养成教育) 要困难和痛苦。一个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 学习习惯不会差到哪去;一个生活上松散、疲遢的人, 怎么可能会在学习中有严谨的作风和务实的态度。因此,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入手。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是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即儿童需要美术活动,而美术教育活动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儿童的内心精神世界和身体,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 美术活动是儿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需要观察、想象和创造,这一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创作应从儿童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体验出发,才能使儿童按自己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而使儿童对美术活动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与创作热情。
2. 儿童美术创造活动随着年龄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儿童美术活动的发展阶段经历从对动作感兴趣,逐渐过渡到有意识地通过动作来反映周围世界,并充分融入自己的童心、童趣。
3. 图式期是儿童绘画发展中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住时机,让儿童充分发挥其独创性。教师应尊重、保护儿童这个创作时期所运用的方法,不要以成人审美眼光评估、修改儿童画,压抑儿童的创作欲望与热情,抹杀儿童的创作天赋。不受法则拘束的“图式期”的儿童画创作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儿童审美心理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
1. 听音乐画画。因为音乐具有直接使人产生身体律动的作用,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引导儿童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就会渗入自己的情感,画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来。
2. 听故事画画。通过听故事,引导儿童对故事中的情节、个别对象间的空间关系及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丰富的想象和整合,使表现在绘画中的物或人更加生动、有序、合理、有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引导,儿童在绘画时充满了对童话的向往,并且体验到了神奇和快乐。
3. 边猜边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方法要灵活、生动,使单调的绘画步骤与力、品德乃至整个人格的发展有着重技巧变得有趣起来,具有浓厚的游戏性。這样,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提高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使他们从不会画发展到会画,从不愿画发展到画得入迷。
4. 写生。教师要引导儿童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引导儿童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并启发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之表现出来。例如在设计绘画《小熊》时,引导儿童欣赏音乐《三只小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
三、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1. 以培养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
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
2. 以美术的要素为纲,遵循幼儿美术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教育活动。
在长期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美术教育往往未能有效地发挥起原有功能,究其原因在于对美术教育的实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把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相分离。比如,我们往往满足于儿童图画内容是否丰富、主题是否鲜明,忽视美术形式的教育,甚至教法不得当,因而造成儿童画过早地步入“模式画”的局面。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把线、形、色、构图等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美术教育内容的核心,培养儿童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对色彩性质和设计构思表现美的法则的了解和体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辅导】推荐阅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05-27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题目07-07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10-0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12-16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06-0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10-0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考试题06-05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06-1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纲要07-2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