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辅导员培训总结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辅导员培训总结(推荐8篇)

小学辅导员培训总结 篇1

一、感动人物。

王凤春邢台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王处长作为本次培训班邢台学院带队领导带领邢台学院共9名辅导员和从业人员,参加了这次活动,自始至终和我们吃在一起、学在一起、工作在一起、住在一起,并积极安排讨论,研讨学习内容,研讨我院大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同时,积极为大家排忧解难,联系往返车票等,博得群众的爱戴。

韩凤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本次培训班班主任。本次培训近400人,但整个活动组织严密,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专业的岗前必修,更有政策法规,专家学者讲的高兴,我们学的痛快。韩老师始终都在工作学习现场,尽管也是职责所在,但老师的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笑容可掬的态度,赢得全体学员的尊敬。

葛素梅书记、陆士帧教授、刘贵芹副司长、陈世民部长等领导、专家、学者 是他们的精彩讲座,使学员忘掉了辛苦,收获了从事工作的必备知识,掌握了从事工作的政策走向,同时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为将要从事的工作奉献险最大的努力。

培训班班组长 可惜记不全他们的名字,但应该祝贺他们,在为同学服务中既收获尊敬,同时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可谓一举数得了。

全体学员 这些同学来自全省各高校,不畏辛苦、紧张,学习认真,交流诚恳,都摩拳擦掌讲学习成果与建议带回学校,提给领导,我想必将对我省的大学生工作起到到良好推动作用。

二、解决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最大政策问题。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不仅是从事工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葛书记解读、介绍了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及辅导员行政职级晋升办法,同时为落实此项工作,明确了省委等领导的态度,使广大辅导员,心里更踏实了,使他们发展有方向、精神有依靠、工作有动力、投入有热情。双职称、双重身份以及对专职人员培训、培养方案,一定会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里来!

三、有感陆士帧教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思想工作》讲座。这是本次培训最受学员欢迎的讲座之一,很多人都有“拨开迷雾,重现青年工作本质”的感受。陆教授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工作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努力方向。解答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困惑:“以人为本”政策调整、“透过当代青年的表象,善于发掘他们的本质”、“适应青年发展的教育方法”等。

小学辅导员培训总结 篇2

会上, 江汉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邓晓玉作了题为《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的总结讲话, 江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易干军, 江汉区教育局副局长杨振威分别对新学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滑坡路小学、回民小学、红领巾寄宿学校、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清芬路小学、红领巾学校、万松花园路小学、华苑小学、北湖小学、航空路小学共十所小学获“江汉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殊荣, 还有20所学校分获江汉区小学校歌比赛金奖和银奖, 10所学校获校徽设计金奖, 清芬路小学、华苑小学、长港路小学获校歌创作优秀奖, 滑坡路小学、大兴第一实验小学、北湖小学、红领巾学校、回民小学获江汉区小学校歌比赛最佳表演奖。在颁奖间隙, 与会者还欣赏了由单洞新村小学孩子们表演的《算盘舞》、由北湖小学师生演唱的校歌。

表彰会后, 江汉区人民政府督学、前红领巾学校校长周彩华以专家的身份给大家做了题为《学校建设与课程文化》的专题报告。她以北京十一学校章程为例诠释了什么是学校文化、什么是课程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给大家做了一次现场培训。

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解析及展望 篇3

一、系统、科学、规范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亟待建构

教育部在近几年大力推进高校辅导员培训组织和制度建设,选拔20所地方高校,挂牌建成第一批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覆盖所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各级各类重点院校;不断并完善基地制度建设,建立各高校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基本保证了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硬件”需求。

与组织和制度建设相比,对于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课程内容的研究相对滞后,培训手段单一,以政策宣讲、主题报告为主,培训内容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有时培训甚至演变为“聊天会”、“看报会”;培训缺少效果检验,学与不学只有自己知道。

造成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系统化研究紧缺,培训内容往往来源于经验;二是高校辅导员职责能力要求不明确,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和零散性使得培训主线不明朗。 鉴于此,寻找合理依据,通过有效途径探索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培训体系成为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二、胜任力模型——建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新视角

胜任力研究始创于1973年,是指在特定岗位中对成绩优异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征。胜任力研究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 。

作为建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新视角,胜任力模型有三大优势:一是,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明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使辅导员具备工作岗位的各种要求,因此对于培训体系的研究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对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反之,明确了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直接导出培训体系的具体內容。二是,理论研究完善,经验借鉴充分。胜任力研究本身有着非常严谨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经验,目前,国内学界的胜任力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尤其可喜的是我国学者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研究也已经非常丰富。2005年至今,近二十位学者在研究中明确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他们都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宝贵经验。三是,模型层次丰富,引导思路拓展。传统的辅导员培训聚焦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Spencer主张有五种类型的胜任力: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特征、知识和技能。因此,胜任力模型极大地拓展了思路,将深入的探讨心理层面的维度,增强辅导员自身的能量。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首先运用文献检索法,对近五年三十余篇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和“高校辅导员能力素质”研究进行梳理整合,初步构建了包括特质、素质、能力、学识四维度的胜任力模型。

三、初探浅析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下的培训体系建构

在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合理转化的基础上,笔者对教育部现有培训制度进行了检索,对4位人力资源规划师进行了访谈,并最终提出培训体系的初步构想。

培训内容可由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直接导出。分为特质探索、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学识补充四个部分。“特质探索”以提高职业荣誉感、修正择业动机、发掘个人性格特质、培养有益兴趣爱好为主要内容;“素质提升”以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政治素质、锻造身心品质为主要内容;“能力培养”以培训阶段分为上岗培训、日常培训、职业培训、专题培训与境外培训五部分;培训内容分为 “特质探索”、“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学识补充”四部分。

培训手段“特质探索”多在上岗培训中使用,通过心理测量手段,深入探索自我职业兴趣和个人气质类型及兴趣特长等,开展心理坊间探讨,明确自身深层次优势劣势,寻求心理成长途径;“素质提升”常见于日常培训,借助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多种手段(如时政报告、展览参观)提升政治素质,通过典型人物事迹交流等手段规范道德素质;“能力培养”常见于职业培训和专题培训,应集成多种拓展训练手段(如理论学习、情景剧、头脑风暴、辩论辅导、换岗交流等),综合的提升各种能力表现;“学识补充”应贯穿职业生涯各个培训阶段始终,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设立实践模拟情景,学以致用。

今后,我们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培训效果的检验上,运用胜任力模型的特点,逐步确定“优秀辅导员”“合格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并在培训结束时对所有辅导员进行同意测试检验,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2007.4

[2]大力开展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工作,新华网2007.12.30

[3]首批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确定《中国教育报》2007.9.30

[4]王铁,新时期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M],山东师范大学,2008.04

[5]邓小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开发研究 [M],兰州理工大学2008.9.19

[6]BURKARD A, COLE D C, OTT M et al. Entry-level competencies of new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a delphi study[J].NASPA Journal,2005,42(3).

[7]SPENCER L M, SPENCER S 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John Wisley & Sons, Inc.,1993.222-226.

[8]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形成良性梯队:《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

[9]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多样:《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

辅导员培训总结 篇4

培训中,认真聆听了系列专题讲座,亲身介入参加了多次现场观摩、研讨互动活动,并参观了多所科技工作有特色的学校,切实提高了自身的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应有的素质,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科学素养、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如海模培训,由陌生到熟练)。特别是在组织指导学生多项课外科技活动,辅导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获取了方法,提高了自己组织学生开展小学科技活动的水平,我前几天组织了一次全校范围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竞赛,通过有意识的指导,收到了不少高质量的作品。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组织学生的科技活动;有信心能使激发出学生爱科学、搞科学、用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创设浓厚的科学氛围;有信心有更多、更新、更先进的科技活动在我校诞生、发展;有信心辅导出优秀的科技成果。

我校正在新建校区,将会有一个全新的科学实验室和科技创造室,通过活动,我对小学实验室装备的.各类仪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对小学创新实验室的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这次培训,我完全有信心管理好科技实验室和科技创造室,让科技实验室和科技创造室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阵地之一。

辅导员培训总结报告 篇5

今年的7月我很幸运也很荣幸的成为沈阳工程学院动力系的一名政治辅导员。做学生工作是我上大学以来的一个夙愿。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在从事学生干部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天道是一定会酬勤的,今年我的夙愿如愿以偿了。

辅导员的素质问题和培训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及沈阳工程学院等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担负着领导的重托与厚望,我于今年的s月20日至24日,在辽宁大学的高校辅导员培养基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集中培训,经过五天的学习,聆听了许多知名专家的讲座,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认知了许多工作的盲点,学会了许多工作的技巧,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的工作也充满了憧憬和信心。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实践,岗前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仅将我的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正确认知辅导员的岗位性质和工作职责

(一)要正确认知辅导员的岗位性质和自身的定位。在大学中辅导员老师的性质是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而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认知的,应该遵循的。在大学中辅导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纽带、桥梁。工作的内容比较杂,比较琐碎。可以说工作的范围涉及到学生衣、食、住、用、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特别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更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有利于避免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恶性事件。据此,我觉得做为一名合格的学生辅导员,除了具备工作能力和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对这项工作的热情,我把这种品质归结为”三心”,即对学生要有责任心,要有热心,要有爱心。

(二)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第二、指导学生组织和班级的工作学校的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及班委等组织实体,是优秀学生组织,在学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是凝聚力和精神的核心。“火车跑得快,全指车头带!”一个强有力的学生组织或班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组织和班委成员的推荐与选拔是负有重要责任的。核心力量决定了整体的组织文化,因此要做好学生组织和班委的工作。第三、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法制、学习、就业的指导。辅导员老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现代的大学生接触着五光十色的世界,由于网络冲击、学习的压力、感情的挫折,很多大学生心理产生了一些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恶性事件,触犯了法律,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及时发现问题,排查问题,不留安全的隐患。此外,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定期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朝着目标自觉地学习,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第四、加强对学生生活的关心。辅导员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定期在值班室值班,经常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发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及时排除问题。关心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辅导员的工作要讲究艺术和方法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做学生工作讲究工作的艺术和方法,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一)将巡警变为服务员、向导者。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但自律性差,用过去的像巡警一样训斥的方法显然学生有逆反心理,不会收到良好的育人目标。辅导员要转变角色,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用鼓励,鞭策的话语积极的引导学生,除一些不能姑息迁就的恶性事件外,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这样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把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结合起来教师处理一些学生问题要有理有据,并且要用真心诚意去打动学

生,真正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辅导员老师具备一定的素质,言行一致,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才会使他的学生敬佩他,尊敬他。

三.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网上冲浪己为大多数学生所熟知,大部分大学生是网民,在网络上获得了大量有益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隐患,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与时俱进,细心观察学生的思维动向。

(一)积极引导学生远离有害的信息,防止沉溺于网络。科技总是双刃剑,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它,网络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将一些黄色,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传给了广大青年学生,大学生的思维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非辨别能力还有限,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远离网毒,真正通过网络学习到一些有意义的知识。开阔视野,让网络真正成为学习的得力助手。

(二)、搭建网络平台,积级与学生互动及时回答学生疑难问题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统的当面说教是必不可少的,但利用网络与自己学生沟通,会更直接、方便、快捷。学生通过E-Mail, QQ等方式可以匿名将真实想法表白出来,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更有利于及时地发现问题,排除隐患。

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正确地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虽然辅导员的工作实践性很强,但必要的理论修养是必备的,辅导员是一个要求综合素质很强的专业。要求辅导员老师要熟悉党的有关政策、路线,懂得学生心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有条件的,要定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样实践出真知(理论),理论再反过来指导实践,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创新。科学的理论是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查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己有了一段时间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基础,离不众多学科的理论依托,学习这些理论,能使辅导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能提高其洞察力,预见性的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院暑期辅导员培训总结 篇6

开班仪式上,王世龙副院长为广大辅导员提出要求,明确了工作方向与任务,他主要从中国高校辅导员岗位制度发展沿革及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园安全稳定;辅导员工作方法;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继续树立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等几个方面,认真细致的强调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王院长还强调,在工作理念上要坚持育人为本,教育工作某种意义上确立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关键是育人如何做人。知识仅仅是做人的本领。在工作方法上,王院长指导我们要抓住重点,努力借鉴成功经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把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是新时期人民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学工部张莉处长耐心细致的讲解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她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学生辅导工作中的操作技术三个方面深入阐明了如何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为积极应对“80末,90初”学生普遍存在的代际性格现象指明了具体可行的实操方案。我还学会了UPI筛选记分方法。

强大的专业理论需要鲜明的实践经历来丰富和完善。在学工部张丽老师的主持下,河北工院材料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环境与化学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系,自动化系,法律和经济贸易系分别委派辅导员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学生心理特征案例和学生成长档案portfolio材料。学生心理特征案例涉及到了当前8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心理失调、网恋、精神疾病、贫困生生存与学习矛盾、就业压力、身体疾病等方方面面的学生管理实务,案例涉及面深广,张丽处长认为以上实践问题可以形成一个通法来面对和解决。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辅导员基层实践中努力总结和发现学生管理规律,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和时代特点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工作文字。在今后的辅导员工作中应用好《辅导员工作手册》,努力完善为学生服务的工作观。我特别关注了材料工程系20xx级冶金技术(3+2)班的学生管理优秀案例,认识到了一类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最底端的大学生人群,学习成绩基本上是垫底的且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对社会认识不清晰,自觉性和个人习惯差,难于集体管理等特征。我认为,对于专业3+2类学生的管理应该特殊对待。我通过近5个月的工作经历,分析了此类学生的性格形成过程:他们在过去的中专学校或职教中心进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同时从统计上来的学生信息观察研究发现,他们的家庭普遍存在不和谐和不幸福因素,甚至遇到了一些不合格的家长,这是他们生存的生活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过去“半军事化”内务管理和不讲道理的体罚只能养成他们逆来顺受,心态扭曲,擅长应对各种“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心态,非常懂得编造“合理”的请假理由,直至逃避学习卷入社会不安定事件中。建工系的代表采用了课余多开班会制度,专业技能学习和比赛,注重管理言论的具体措施,效果比较显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特别强调上自习的重要性,并且和同学们宣传“在民族自主创新这件事情上,博士生和中专生没有区别”的观点来鼓舞广大学生恢复学习的自信心。只要把广大学生都引导至自习室,就不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事情发生。努力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校园行为,逐渐形成习惯。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感受到我院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生生活方面已经深深做到了无微不至。

学生工作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张丽处长详细讲解了《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要求辅导员尽快学习和领会新版学生手册的内容,特别强调了新生学籍管理制度,对入学前请假、意外伤害、休学及学籍异动、新生档案等关系广大新生切身利益的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辅导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此次培训还邀请了两位校外专家进行各具特色的讲解。诺亚人力资源管理师梁占海先生用丰富的`社会阅历,诠释了当代职场人员应该如何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业务,职场奋斗的心态和应对策略,他特别强调积极,乐观向上,百折不挠,随机应变是社会生存的特殊属性。当然,他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当前社会整体出现的不和谐问题。河北师范大学袁立壮教授人才难得,他的师生心理问题分类与鉴别讲座一方面向广大辅导员普及了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常识,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人类心理学的实验手段和观点,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心理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真谛,其中介绍的简洁的人体实验依据和可以数字化表征的心理学现象让我受益匪浅。他让我准确学习和理解了神经病、精神病、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癔症、人格障碍、性心理变态、性功能变态、强迫症、神经衰弱、疑病症等心理问题疾病及应对策略,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心理疾病汇总表(部分)心理疾病名称表现应对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经常伴随出现)神经病脑溢血相关联入院治疗精神病精神分裂不易查出:躁狂内源性:语言抑郁双向症外源性:现实检验力神经症妄想自制力障碍入院治疗应激相关障碍反应迟钝24小时看管癔症睡觉忽然抖动适度休息人格障碍来回度步搓手:抑郁心理咨询恐怖症性心理变态限制级影视剧已有具体呈控制入院治疗现Sadism施虐狂Masochism受虐狂性功能变态性别错乱入院治疗强迫症追求完美网瘾控制入院治疗神经衰弱怕声音对光线敏感药物治疗有时候精神过于兴奋精彩的讲解和现场实验互动让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并想抽一定空闲时间来学习这门实验科学。这也是政治辅导员在观察和掌握学生动向时一门必备的实用技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民生角度来看,很多家庭都关涉其中,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改变自身命运的期盼完全寄托于教育。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民教育基层工作者,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国于20xx年07月2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结合早些时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整体学习研究,可以看出这既是对各级政府部门发展教育的指导原则,更是广大人民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实现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正值此时我进入中国教育系统工作,深感责任和压力更重了。

我大学毕业后到机电工程系从事政治辅导员工作,负责10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1、2班,10数控技术2班,10数控技术3+2班四个新生班。首先,人生角色的变化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自己一直生存的学校教育大环境,陌生的是高职院校的管理风格和教学特点等方方面面;其次,我对机电行业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对专业领域和技术特征掌握的不够多,是否能够快速融入辅助教学的岗位还是未知;还有就是成为辅导员老师,从过去的被动式学校生活变成了组织型、指导型、服务管理型工作,加之工作经验不足,有更多的未知事情在等待我去经历和锻炼。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式严峻,广大本科以上学生不理想的就业形势所导致的社会心态必将波及到大专院校毕业生。我校已成功破解了大专生就业问题,作为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在必须学会一技之长的生存技能的同时,更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坚定信念,作为人民教育工作者,我要身体力行,鞠躬尽瘁,引用郭兴福经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将思想教育积极适当的捆绑进技术学习的环节中,为学生今后后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缺乏真正懂得高端技术的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现在大学生受毕业后生存压力和贫富分化现象的影响严重,很少再有人专心去从事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实质性工作。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来不断引导学生看清社会发展规律,不要被诸如房子,车子,票子等临时性物质征服了思想。

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思考 篇7

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视,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 以及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

自2009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若干规定, 将辅导员的岗位定位教师岗, 并且提高辅导员的待遇, 加强培训力度。这说明了国家和社会已经注意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学生的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正尽力扭转以前的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视专业教学而轻视思想工作的局面。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时, 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存在许多的困惑, 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 除去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问题外, 还有许多的问题是关于个人的生活、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当这些问题摆在辅导员面前时, 辅导员由于自身能力及个人认识等方面原因, 也不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解决, 有的只能是对学生进行学校政策方面的解释, 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问题逐渐积累下来, 形成对社会和国家的错误的或扭曲的看法。现在的问题是, 有的高校辅导员虽然能够做到学校相关规定上传下达, 能够积极地组织一些学生集体活动, 但是对学生个体的思想教育辅导工作往往忽略。由此可见, 高校和社会有义务和必要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以适应新时期的高校学生辅导工作, 适应新时代的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 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将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做。

2.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指导教师。思想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仰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政治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它随着个人的成长, 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2]。大学生群体是由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环境的个体所组成的, 每个人的经历也不尽相同, 在此过程中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政治思想。为做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就必须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多接触、多了解, 根据不同的思想状况进行教育, 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工作,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2.2 学生学习、就业等指导工作

指导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进行学习, 以及指导就业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是由于辅导员自身专业知识的缺少导致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往往流于形式, 就业政策的宣传也不能做到有针对性。

2.3 高校辅导员学习能力有待于提高

当前社会是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互联网, 所受的影响也是来自于多个方面, 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对社会、人生的不同的看法。但是, 由于部分辅导员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速度相对较慢, 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导致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不能有的放矢, 效果较差。

2.4 高校辅导员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

能否成功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文体活动是评价辅导员工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空余时间相对较多,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他们会用通宵上网、玩游戏等方式打发时间, 逐渐养成消极的生活习惯。如果能够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增进了解、增强沟通、积极融入社会, 让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彼此信任, 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 对以后学生的就业和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也是非常有利的。由于辅导员自身组织能力的限制, 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缺少与学生沟通的机会,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将会流于形式。

2.5 高校辅导员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较少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 开拓和创新能力是工作得以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动力所在。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 必须能够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大前提下, 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运用不同的方法, 开动脑筋, 解放思想, 探索、开拓新思路和创造新的工作方法[2]。但是, 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 高校辅导员很少能够开展卓越成效的创新性工作, 往往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3. 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建议

针对上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我们认为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方法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黄利伟[3]对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培训中要坚持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的建议。胡建新[4]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培训理念不清、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时效不长, 并且进一步提出完善培训体系、完善规范的培训制度、切实保障培训质量的对策。卢吉超等人[5]以上海高校为例对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存在下面的问题: (1) 辅导员培训途径有限, 与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 培训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 实践性教学形式欠缺; (3) 辅导员培训基地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唐仁郭等人[6]对高校辅导员培训实践提出了建议: (1) 以培训理念更新为主, 给辅导员以专业成长的依托; (2) 以培训课程设计入手, 给辅导员以职业价值的认同; (3) 从培训师资建设入手, 给辅导员以率先垂范的引领; (4) 从培训方式创新入手, 给辅导员以广泛交流的空间; (5) 从培训管理细节入手, 给辅导员以身体力行的示范; (6) 从培训效果强化入手, 给辅导员以展示智慧的平台。苏振芳[7]认为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来提高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的水平, 即建立高校辅导员终身培养体系、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评价标准、确保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工作落到实处。陈奎庆[8]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主要表现为:缺乏整体规划、缺少长效机制、培训目标层面过低、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渠道狭窄、培训方法单一。为此提出的对策为:领导重视, 建立长效机制;科学规划培训内容, 分步骤实施。

上述文献对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若干建议。

3.1 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教育内容, 党的教育思想、政策必须准确无误地传达到每个高校辅导员的心中, 使他们真正掌握党的教育政策的内涵, 准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 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灵活地开展工作。

3.2 借助社会力量拓宽高校辅导员的眼界和知识面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就业辅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接触范围狭小限制了辅导员的眼界, 不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 在对学生就业辅导中不能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如果能够借助于社会力量不定时地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培训, 宣传用人单位的情况和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就可以有效地增加高校辅导员了解社会的机会, 拓宽眼界, 增强对学生就业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3 加强高校辅导员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是来自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个体, 个体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思想状况, 曾经发生过的高校中学生的犯罪案例也说明了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思想上的困境,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创新性地以多种方式开展工作, 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动态,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3.4 以实践教学为主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组织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中, 多数是以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的,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思想认识的水平, 能够较好地实现培训效果, 但是, 这种方式缺乏对每个高校辅导员的实际组织能力的培训、对辅导员的组织能力的提高所起的效果较差。如果能够在培训过程中增加高校辅导员的实际组织能力和组织手段的培训, 通过实际案例和活动来提高辅导员的组织水平, 就可以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高校毕业生具有健全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保证,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前高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若干建议来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为高校辅导员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快速发展的保障, 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促进力量。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创新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组织能力。本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全面地、多方位地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存在问题,培训工作,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林, 王祖荣.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意识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8, (171) :64-66.

[2]孙可歆, 李春辉.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8:12-13.

[3]黄利伟.高校辅导员培训的问题与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9, 18 (4) :92-94.

[4]胡建新.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和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2:42-45.

[5]卢吉超, 张乃琴, 徐义圣.高校辅导员培训路径拓展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J].辅导员工作研究, 2010, 5:82-86.

[6]唐仁郭, 唐文红.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发展趋势及其实践方略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1:63-66.

[7]苏振芳.关于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 4:74-77.

高校辅导员精细化培训机制研究 篇8

[摘 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深入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形势下,面对辅导员自身独立性、差异性的发展变化,以及日益具体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需要在辅导员培训的过程中,将“专业化细分”和“问题导向”的“精细化”理念一以贯之,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断完善辅导员培训的机制体系。

[关键词]辅导员;精细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47-03

当前,各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深化,基本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高校已基本建立起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专业化培养,着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辅导员成为既有学科专业背景,又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辅导员培训深化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需要自顶层设计、系统构建、机制建设、制度保障、平台搭建、路径选择、评价反馈等系列过程将“精细化”的要求一以贯之,不断完善辅导员培训的机制体系。

高校辅导员培训融入“精细化”理念,主要针对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专业细分、问题导向为依据,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反馈进行设计。同时辅以完备的培训机制、可持续的培训计划,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及发展空间的同时,从根本上实现对高校辅导员培训的“以人为本”。

辅导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对自身培训的需求也日益深细化、个性化、具体化,这就对辅导员培训机制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要结合当代辅导员发展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个体差异化的特点,进一步凝练理念、开a思路,以专业细分、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理念和态度,稳步推进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完善。

在顶层设计方面,需要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辅导员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甚至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需求分析中,既关注来自高校辅导员自身的需求,结合工作实践及理论提升,又能对比辅导员间的差异,帮助高校辅导员认清个人定位及需要培训和建设的方向,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依据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依据、培训目标、培训时间等,制定短期及中长期的培训计划,在短时间内提升工作实践能力的同时,把培训纳入到骨干辅导员长期发展的体系中,加强连续性、可持续的培养;在具体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培训方法的使用,不但要与培训内容相匹配,还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要求引入不同的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效果与培训方法使用相得益彰;在培训评估环节中,针对不同的培训层次和目标,制定培训评估方式,考察培训成果转化效果。

通过对辅导员培训、当前辅导员培训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及辅导员的需求调研等,挖掘出现有辅导员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培训理念模糊不清。一方面,培训的组织实施者在进行高校辅导员培训过程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使得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不但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培训目标的细化和具体的阐释,也缺乏对过程、结果的共同关注和控制。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研究、技能培训和理论提高的重视不够,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经验积累、轻理论提高的现象,缺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结合自身工作需求的专业技能培训,更未形成科学全面的培养体系。

(二)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在对辅导员研修基地、高校自主培训等培训课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大多培训都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表现为专家讲授、辅导员听课,理论讲授、知识传授的传统方式方法,部分培训也会结合案例分析、工作研讨等环节,但如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的培训方式则很少涉及,在辅导员培训方法上略显僵化。专题培训在面对短期集中培训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都是有所局限的,无法满足辅导员多样化的需求。辅导员工作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帮困助学等多项内容,是一项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这都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掌握细致的工作方法和技能,这些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中很难提升。

(三)培训内容相对局限。当前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中,多把文件、政策、精神的解读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政策宣讲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而对深入分析辅导员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还较少,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过多的对辅导员进行“政治正确”层面的塑造,而使得辅导员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被僵化;过多的进行政策文件精神的解读和灌输,缺乏对辅导员个体心理调适能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指导能力、学生事务统筹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等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实施。培训内容限于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素质的提高,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比较脱节,对于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较少。这样的培训内容忽视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观念、实践能力、职业技巧的培养,造成辅导员归属感不强、凝聚力不够、职业发展迷茫。同时,进行高校辅导员培训的专家,在各类培训中内容相对固定,也使培训参与者缺少学习兴趣,收效甚微。

(四)培训机制有待完善。科学的培训内容、合乎教学规律的课程设计、严格的培训考核和长远的培训规划,都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存在培训时间碎片化,不成体系,各培训基地开展的辅导员专题培训时间较短,一般在5天左右;培训缺少质量评估和考核机制;无视培训的转化和迁移环节等问题,不仅使培训活动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大打折扣,也导致了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培训质量不高、效果欠佳。良好运行的机制体系是加强辅导员培训的关键。在培训保障上,需要完善和规范培训制度,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和专项经费制度;在培训考核上,需要加强过程监督及成果评估;在培训激励上,需要完善激励培训的奖励制度;在培训师资上,需要形成业界专家与优秀辅导员相结合的培训团队;在培训体系上,需要注重纵向学习的延续性与横向挖掘的理论深度等。

制定精细化的培训机制,对辅导员的角色认知和定位,业务水平提高,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理论水平及专业素养等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培训计划做专业化、系统化、精细化的完善,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推进进度。

(一 )实施专业化细分。对培训对象的细分。对培训对象的精细化区分,指根据不同高校辅导员的设置以及辅导员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精细的区分,以便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制定不同的培养周期。如按照入职学历、所学专业进行区分,根据不同学历阶段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对于本科学历的辅导员,应注重对加强理论及科研水平提升的意识上进行培训,而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则主要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提升或前沿问题的涉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区分,对新入职辅导员主要进行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传输以及辅导员角色转换方面的培训,而对辅导员队伍的中坚、骨干力量,则要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对从事辅导员工作较长时期的思政工作者则需要进行职业定位、职业倦怠应对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等等。

对培训内容的细分。对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内容,要在结合需求的前提下,整合培训资源,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内容应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在专业素养上,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的提升;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开展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上,既要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开阔思政视野,紧跟时代步伐,又要在整体上连贯、协调。

对培训方式的细分。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根据高校辅导员个体自身的差异,地域、行业的多样性,都要求在进行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变化。随着培训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新的培训方式不断出现,在具体的培训方法上,包括讲授法、工作分析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视听技术法、模拟培训法等等,每种培训方法都有其特点及适合使用的条件,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的具体情况,培训方法的选择应以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培训语气效果为主,充分利用培训资源达到培训目标,不同的培训方法对培训项目的有效性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会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培训平台和资源,发挥其灵活度较大、培训场所无限制的特点,充分利用优质培训资源,并使得培训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

(二)强化问题导向。在辅导员培训专业化细分的基础上,针对培训目标、实施过程、培训计划、评估反馈等环节,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培训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根据辅导员实际的工作需求,及摸清不同层次的辅导员在培训方面的需求,对培训目标进行分析和阐释,根据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提升辅导员理论素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晰个人发展路径等方面,起到助推的作用。

在计划制定环节,高校辅导员精细化培训,要建立长效、可持续实施计划,积极整合资源。培训管理人员和院系负责人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交流和沟通,建立日常交流机制;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辅导员培训管理制度,尤其是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考评制度;提前汇总与规划辅导员培训年度计划,整体安排,给予辅导员更充分的时间规划;打通培训资源与培训意愿二者的通道,通过政策引导,既保障在培训机会面前公开、公平,也让辅导员培训得到院系的支持;发挥参加培训学员的后续效应,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做足增量。

在评估反馈环节,应基于一定的培训目标,对受训辅导员的学习效果、学习成果转化、学习动能的迁移、培训的整体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判断,对后续培训改进和优化。结合精细化的培训要求及系统化的培训规划,将过程性评估与结果性评估、横向的多维评估与纵向的延伸评估相结合。在纵向上,注重考查辅导员自身在培训过程中的反应、学习、工作应用、个人和组织绩效等,涵盖辅导员培训效果的各个方面,产生纵深的评价效应;在横向上,从多个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如教师、同期培训学员、第三方等的评价,从而形成立体化的培训评估模型。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进一步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加强辅导员培训,应对辅导员自身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满足日益深化、细化、个性化、具体化的培训需求,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养和业务水平,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刚.在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10).

[2]吴春丽.辅导员培训中的体验式学习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0(3).

[3]黄权标,覃干超.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培训实效性研究[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4]卢吉超,张乃琴,徐义圣.高校辅导员培训路径拓展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5]陈勇,朱平.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探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

[6]范晓云,许佳跃.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培训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

本文系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精细化培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D-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陆居怡系同济大学副教授,丁雪松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李睿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上一篇:出纳工作自我总结下一篇:服务行业的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