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经济竞争比较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文献,选取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实证研究等方面对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展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城市综合经济竞争比较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比较论文 篇1:

黄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比较研究

摘要:评价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石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2015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对黄石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横向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黄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经济竞争力;黄石市;政策建议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及政策研究,编号:14YJC790147;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面向产业转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系统的培育与治理研究,编号:15Q184。

2015年5月,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在北京发布。该研究报告将城市竞争分为两部分:一是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二是城市宜居、宜商和可持续竞争力,并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开展了多个维度的评价研究,给出了城市竞争力的2014年度排名。在此,本文仅从黄石市的视角出发,着重从多角度对黄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排名状况进行初步梳理和评析,从而为提升黄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一、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简介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定义为“城市当前创造价值、获取经济租金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强弱就通过城市在当前一段时间内获得的竞争成果体现出来”,并指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综合长期增长和综合经济效率,分别采用GDP连续5年平均增量和地均GDP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如表1所示。

1、综合长期增长

主要采用GDP连续5年平均增量作为衡量综合长期增长的指标。城市GDP的增量综合反映了城市收益扩展的速度及规模变动,克服了增长率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可比性较差的缺陷。

2、综合经济效率

主要采用地均GDP作为衡量综合经济效率的指标。城市的地均GDP综合反映了城市单位空间上的经济租金和经济收益及对土地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反映了城市创造和聚集财富的效率。

二、黄石在湖北省内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情况及比较分析

黄石作为湖北省重要工业城市和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在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地位如何,以及如何强化副中心城市的地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但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3》只针对地级市进行排名,因此仙桃、天门、潜江三个武汉城市圈省直辖市不在排名之列。在该研究报告中,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主要包括综合增量竞争力和综合效率竞争力。表2列举了湖北省12个地级市以及武汉城市圈6个地级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

从表2可见,武汉作为省会城市,2014年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12,在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中遥遥领先。黄石综合竞争力在国内排名127位,在省内排名第4,仅次于武汉、襄阳和宜昌这湖北省“一主两副”城市。在武汉城市圈中排名中列第2名,仅次于武汉,与其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是相称的。但应看到,黄石与武汉以及襄阳、宜昌的差距较大,且与其他城市的距离并未有效拉开,存在被省内其他同类城市赶超的较大风险。从综合竞争力的两个部分构成来看,黄石综合效率竞争力较高,在全国排名85位,除武汉外省内排名第二,反映黄石我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收益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但是综合增量竞争力较低,仅在全国排名176位,在省内列入统计的12个地级市中排名第9位,在武汉城市圈内也低于武汉、黄冈和孝感,反映了黄石市经济增长速度不高,这与黄石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及持续力不高是密不可分的。

三、黄石在湖北省外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情况及比较分析

1、黄石在长江中游城市群29个城市中的排名情况

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为副中心城市,包括湖北的“武汉都市圈”(武汉、黄冈、黄石、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襄荆宜城市群(荆州、荆门、宜昌、襄阳、十堰、随州)、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和江西的“环鄱阳湖经济圈”(南昌、景德镇、鹰潭、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共32个城市,因本报告中缺仙桃、天门和潜江的数据,故以其他29个城市为样本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黄石市在“中三角”城市群中的综合实力居中,由于自身曾经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所以综合效率竞争力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有限,综合增量竞争力落后,后期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可持续竞争力不足。

2、黄石在长江经济带13个区域中心城市中的排名情况

依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按照综合竞争力和城市集散程度,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九江、岳阳、黄石、常州、舟山、南通、芜湖、宜昌、扬州、池州、镇江、安庆和铜陵等13个区域中心城市,结果如表4所示。

由上表可知,黄石市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的综合实力非常弱,不管是综合增量竞争力、综合效率竞争力还是可持续竞争力,黄石都是处于倒数的位置,说明黄石今后要想借助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带动发展的难度要大的多。

四、政策建议

虽然2014年黄石在294个城市中取得了127名的好成绩,但与省内和省外的兄弟城市相比,在很多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针对研究报告中体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坚持产业强市,提升综合增量竞争力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推动工业集聚集群发展。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成为黄石市的新兴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能源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向循环式生态改造。三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集群发展,大力推进企业“退城入园”,促进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关联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以主导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研究和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支持骨干龙头企业资本扩张,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2、坚持生态立市,提升生态城市竞争力

坚持“绿色决定生死”的思维,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生态市。一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强化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坚持文化荣市,提升文化城市竞争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强市。一是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二是保护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地域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加强黄石工业遗址保护和价值研究,申报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世界文化遗产,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是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4、建设智慧黄石,提升信息城市竞争力

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宽带主干网络,建设以光纤、3G/LTE网络为主的传输骨干网。继续实施村村通信息工程,提高农村网络通信能力。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建设,统筹规划和推进IPv6商用建设。利用“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技术,建立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构建智慧黄石政务体系。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数字城管、环境保护等涉及国计民生领域信息化为重点,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

5、建设创新黄石,提升知识城市竞争力

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发展创新主体,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发展品质,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特殊教育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开发。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开发急需紧缺人才,建立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协调机制,加快重点产业、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创新人才机制,完善人才投入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 Douglas W,Larissa M:Urban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Developing Country Urban Regions:the Road Forward,2000.

[3]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廖远涛、顾朝林、林炳耀.:新城市竞争力模型:层次分析方法[J].经济地理,2004(1).

[5] 王发曾、吕金嵘: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1(1).

[6] 孟祥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小城镇扮演的角色与发展举措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责任编辑:徐悦)

作者:颜永才 蔡璐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比较论文 篇2: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 要]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文献,选取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实证研究等方面对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展望。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城市旅游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现代旅游的主体。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论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某一区域范围内部的旅游地域系统,防止同构的无序竞争,优化资源、资金、人力配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国内对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且是从城市形象研究成为我国城市旅游竞争研究的热点开始。随后,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情况。

一、城市旅游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要界定城市旅游竞争力,先要了解竞争力、旅游竞争力的概念。竞争力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综合概念,一般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从上述可知,竞争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对竞争力的研究必须是多层次的,竞争力不仅包含现实竞争力,更包含潜在竞争力。旅游业是由很多企业组成的庞大的产业,旅游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看,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质是一种区域产业竞争力,属于城市竞争力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研究,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尚未形成公认的看法,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学术性表述也存在模糊性。

对于旅游竞争力概念,曹宁所界定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研究一个旅游接待地(是以行政区划的城市为单元被考察的)相对于另外一个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而不是输出游客),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回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刘晓萍认为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理解,应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城市在这个概念中是认定为旅游目的地;二是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比较概念。因而她定义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在城市环境和旅游产业本身素质的综合作用下,在与其它城市的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对比较优势。聂献忠则把竞争主体看作是旅游业,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城市旅游业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苏伟忠等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等三个层面上。有学者则把城市旅游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城市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各种机遇,组织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在旅游环境营造、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旅游管理创新的方面与其它城市相比,形成比较优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从上述众多学者对于旅游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来看,定义城市旅游竞争力要从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来入手,还应考虑到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比较概念,城市旅游竞争力应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即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够为区域旅游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特点。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自国内学者涉足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以来,大多数学者采用的研究思路根据一定的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一系列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对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指标的选取与构建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关系到能否为决策者提供一个量化的可操作性的依据。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旅游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各城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在选取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因而构建指标体系要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评价的原则是: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由于竞争力是动态的,因而有学者指出构建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不断变化的,在指标的设计时,既要有反映现有竞争状况的指标,也要有反映未来竞争状况的指标,并对未来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起重要作用的指标,提出了动态性和潜能性原则。这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及可持续性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提供的很好的思路及可能。

2.评价的指标体系

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不同的学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构建的指标体系也有所差异。

甘萌雨等构建了包括城市旅游经济现状指标、城市旅游功能地位指标、城市旅游业发展趋势指标、城市生活质量指标的指标体系。郭舒、曹宁从核心吸引物、基础性因素和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和资格性因素、管理创新因素等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思路,思路中只对各指标的涵义和数据方向进行了说明,但并未给出具体的二级指标,其中一些指标获取较困难,如发展性因素。张争胜等从旅游发展规模、外出旅游能力(出游力)、旅游组织能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5项指标构成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本身的发展能力上,且指标数目太少,不能较全面反映城市旅游竞争力。苏伟忠等和陈晓等从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旅游潜力竞争力三方面建立竞争力评价模型,但他们是用不同的指标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部分具体指标取值较为困难。莫帮洪等根据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城市旅游发展相关支持环境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与苏伟忠等构建的不同,但二级及三级指标基本一致。汪德根在根据原则构建指标时,考虑到数据选取的权威性、实用性、可靠性以及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城市旅游行业实力、城市旅游发展潜力、城市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城市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城市旅游环境支持力等5个方面28个原始指标组成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庄小丽等在借鉴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及“Crouch & Ritehie模型”的基础上,参照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从市场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段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其三级指标数达45个之多,能比较全面的反映一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但是指标数目太多也会给计算综合得分及解释时造成困难。从上述可知,不同学者从自己的研究目的及研究范围出发,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指标数目不同,但是在核心指标上还是有一些相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城市旅游发展竞争优势的因素还应包括旅游发展的专门化、信息化和集团化水平,为合理配置资源,发展旅游专门化优势,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信息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并且从长远看,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则需依赖于技术、信息获取能力和人力资源等等。郭舒和甘萌雨指出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中不可忽视专业化和信息化,尤其在2003年就提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从长远看依赖于技术、信息获取能力和人力资源等等,但在后续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很少看到这方面的指标。因此考虑到技术及信息的重要性,在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应该把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及人力资源共享作为潜力指标列入。城市旅游形象对城市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为促进城市旅游发展进行旅游营销时,城市旅游形象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该指标数据获得较难,因此在许多研究中没有采用。

3.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因子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AHP)。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通常采用加权法对它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城市旅游竞争力权重确定主要方法。利用AHP模型的各指标权重是通过专家打分取得,从而使各指标权重的设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丁蕾提出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因子分析法是通过几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来构造综合评价函数,能够简化众多原始变量及有效处理指标间的重复信息,所以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客观合理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确定各个主成分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这样也克服了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聚类分析是对综合评价的结果对评价对象进行归类,以便划分出不同的类别。纵观相关研究论文中,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比较方法、综合比较与分类比较等方法手段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

三、实证研究

城市旅游竞争力实证研究主要表现为:诸多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是运用竞争力相关理论,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许多城市的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评价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在众多实证研究中,一是以我国北京、南京、西安、广州、上海、郑州、桂林等各大主要旅游城市实证对城市旅游竞争力对比研究,并指出资金、技术 、人才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二是以区域的城市(群)为实证来进行研究,武传表采用定量方法对上海、广州、天津、宁波、青岛和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张琼霓对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对长株潭旅游业发展现状、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并提出提升长株潭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马艳等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汪德根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16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不同层次城市旅游竞争力具有不同特点,并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反映竞争力的最终结果。三是学者对不同省区内的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如张争胜等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把广东省21个地级市按照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分为综合型、客源地型、目的地型和待开发型4大类型,提出了广东省要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四个措施;曹宁等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做了旅游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分析与城市类别进行分析,他认为这些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阵营划分与人们的常识性客观认识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城市在旅游资源利用和城市旅游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广阔空间,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周岩对河南省辖18个市级实证分析、赵风云对山西省的实证研究。也有学者对单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非常多,这些研究为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起了重要指导和促进作用。

四、存在问题及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近年来国内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非常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理论方面仍然是借鉴波特的竞争理论与其它学科的理论,尚未形成自身的思想体系。在实证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计算综合得分和排名,但是于对指标的选取多是一些可以直接获得的显性经济指标,而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居民生活满意程度方面的间接指标却考虑较少。研究忽略了现代城市旅游之间的竞争也具有合作性的竞争,可以采用双赢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城市旅游的发展。全面评价某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应包含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和该城市本身的纵向比较,缺乏对于城市纵向比较研究,且主要运用截面数据来研究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动态研究是不够重视。每个实证研究只局限于一定行政地域范围内,选取的指标又各异,相互之间没有借鉴意义及可比性。因此如何针对具体的城市,考虑城市的规模、空间位置、市场腹地及资源特点等方面的因素,来构建若干指标体系,使研究的对象具有可比性更重要。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人人心的形势下,旅游竞争力及其可持续性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具备可持续性的竞争力是虚而不实的竞争力”。因此,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判断旅游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进而确定地区旅游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针对性地构建旅游目的地持久盈利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策略将今后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内容。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在不同等级城市研究中怎么体现也是今后值得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A JHAAHT. F inland’s Competitive Position As a Destin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ources [A].Canadian Geographer[C].1980,24(1):5-12.

[2] 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社会科学家. 2004,(3):85-88.

[3] 刘晓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师,2008(5):19-20.

[4] 聂献忠.城市旅游吸引力结构分析与竞争力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1):81—83.

[5] 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 .旅游学刊 2003(3):39-42.

[6] 张晓军,李海涛.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范围与对象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68857/68861/4699338.html

[7] 汪德根.长江三角洲1 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414-418.

[8] 徐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68-70.

[9] 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初步[J] .现代城市研究,2003(4):22-25..

[10]曹宁,郭舒,隋鑫.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研究提纲[J].社会科学家.2003(6):89-93

[11]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13-16.

[12]陈晓. 环渤海主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 .经济地理, 2008,28(1):158-162.

[13]莫帮洪,杨剑川.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框架初探 [J] .社会科学家,2005(S2):193+201.

[14]庄小丽,康传德.城市旅游竞争力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理论月刊,2009年第3期:83-86.

[15]郭舒,曹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 .商业研究,2004(9):138-141.

[16]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经济地理,2006,26(3):511-515.

[17] 何秀芬,胡华.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实证对比研究——以六大主要旅游城市为例 [J] . 职业2009(19):108.

[18] 武传表,王辉.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 [J] . 旅游科学,2009(4):13-18.

[19] 张琼霓.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9(7):101-108.

[20]马艳,胡晓娟.东北四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67-68.

[21] 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以辽宁省为例[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95-98.

[22]周岩.河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J] . 商业时代,2008(32):102-104.

[23]赵风云.省域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D] .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4] 李树民,陈实,邵金萍. 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4):103-106.

[25] 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82.

[26]李天元,徐虹等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管理[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35.

作者:刘清玉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比较论文 篇3:

城市竞争力评价及其时空演变研究

摘 要: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竞争力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从城市经济、创新、基础设施、开放水平、环境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副省级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分析法,深入研究了副省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时间序列上,各城市排名波动不大,城市之间的差距存在变动,整体呈现缩小态势。空间分布上,竞争力水平虽呈现东南沿海城市向东北递减的梯度变化格局,但区域逐渐趋于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熵权TOPSIS;时空演变;副省级城市

Key words:urban competitiveness ; entropy TOPSIS method ;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 vice provincial cities

1 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体现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城市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竞争压力下如何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1]。副省级城市是各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引领着区域的发展壮大。研究副省级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能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我国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却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内容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城市竞争力概念的辨析[2-5]、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6-9]、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策略[10-11],其中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一大领域;评价方法上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12]、因子分析法[13]、聚类分析法等[14]对城市竞争力作定量分析;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对象也涉及了国家[15]、区域、省域、城市等各个尺度;在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方面,学者多集中于中观尺度或省级尺度。在中观尺度上,许学强[6]、陈岗[14]、王发曾[7]、王涛[16]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从不同的时间断面上对其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省域上,谢晶晶[17]、韩超[18]、刘耀彬[19]分别对安徽省、山东省、江西省城市竞争力演变规律进行了总结。虽然学者对不同尺度的研究对象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以副省级城市为案例研究其城市竞争力动态演变的成果相对较少,且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新时期的城市竞争力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基于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分析法[20] 计算出副省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排序,对其进行动态研究和比较,基于评价结果进而探究其时空演变的特征与规律。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城市的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数值在统计年鉴的数据基础上进行了整理、计算。

2.2 研究方法

文章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经济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4个维度共26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消除权重的主观因素影响。基于信息熵确定的权重构建了熵权TOPSIS城市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目的性、科学性、统一性、综合性以及可比性原则,本文从经济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及环境竞争力四个维度,共选取26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X1~X26)(表1)。

3 结果分析

3.1 副省级城市竞争力的时间演变

通过熵权TOPSIS分析法,分别对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4个时间断面的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3.1.1 副省级城市竞争力总体演变趋势

从图1可见,2002年到2014年,副省级城市竞争力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除了哈尔滨和长春两个城市以外,其他13个城市的发展竞争力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排名来看,深圳、广州一直占据城市竞争力排名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排名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第3位到第14位。其中,南京、厦门的城市竞争力排名呈现下降的趋势,宁波的城市竞争力排名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他城市的排名均有一定的上下浮动变化,但是变化的幅度不是很大,无规律可循。从得分来看,深圳、广州一直得分较高且与其他城市的分差较大,说明在副省级城市中深圳、广州的综合竞争力较强,这主要受益于两座城市雄厚的发展基础。

二是副省级城市发展差异水平两极分化明显,整体呈现波动下降。2002年至2014年,城市竞争力最强的深圳是得分最低的哈尔滨的2.7倍、3.8倍、5.2倍、3.6倍,差距明显,两极分化在“十二五”期间有缩小的趋势。15个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的极差以及标准差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的变化,标准差从2002年的0.129上升到2010年的0.156,又下降至2014年的0.135,说明副省级城市综合竞争力差距逐渐缩小。

3.1.2 副省级城市单项竞争力演变

(1)基础设施竞争力。基础设施水平是提升竞争力的基础保障。从表3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前四位的一直是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其得分均大于0.5分,但与副省级城市的平均得分的0.45差距不是很大,说明副省级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较高,互相差距不大明显。

(2)环境竞争力。从表2可以看出,青岛、南京、深圳的环境竞争力得分均大于0.5,南京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高,青岛、深圳因其良好的临海区位,使得环境质量优势突出。在城市垃圾、污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武汉、宁波的得分较低,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大一致,说明其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治理及保护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哈尔滨、沈阳、长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城市,其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加上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在副省级城市环境竞争力中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3)开放竞争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以及开放最早的沿海城市,广州、深圳利用外资的能力,吸引国外游客,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等这些指标的得分均远高于其他副省级城市。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副省级城市开放竞争力的综合得分的极差分别为0.696、0.875、0.775、0.595,远高于同期的平均值0.22、0.32、0.23、0.22,这说明副省级城市之间的开放水平差距明显,且整体水平还较低。其中,宁波、青岛、大连因其优良的港口,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使得开放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而哈尔滨、长春、济南地处内陆,对外联系较弱,因此开放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经济竞争力。广州、深圳的经济总量、地方财政收入在排名中均处在前两位,且2014这两项指标的分别是最低城市的5.1倍、5.24倍。其他城市的排序则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杭州、南京的经济竞争力与其城市竞争力呈正相关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其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得分较高,因此经济的竞争力位于副省级城市的前列。东北地区沈阳的经济竞争力一直在不断下降,这是因为其城市的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欠缺,导致其产业结构竞争力不强,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长春、哈尔滨的经济竞争力一直处于副省级城市的末两位,其年均经济总量不足广州的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2002-2014年间,虽然城市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加大,人均GDP的标准差从2002年的11400?一路上升至2014年的24978,但是反映其相对差距的变异系数却由2002年的0.452一直下降到2014年的0.267,说明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日益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5)创新竞争力。15个副省级4个时间断面创新竞争力的平均值稳定在0.3附近,说明副省级整体创新水平一般,此外不同城市之间差距较大。广州、深圳因为科研费用支出和教育费用支出比重较大,因此其创新竞争力一直居于前两位。4个时间截面数据中,广州的科研费用支出与最小值的城市之比达到15.2、14、26.5、8,差距十分明显。南京、武汉高校云集,每百人图书馆藏书、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较多使得其创新竞争力明显具有优势。而厦门因为从事科研的人员数以及授权的专利数较小,其创新竞争力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末位。

3.2 副省级城市竞争力空间演变分析

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演变:依据15个副省级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将城市竞争力的强度按照分值从大到小划分为4个级别:大于0.5(一级)、0.3-0.4(二级)、0.2-0.3(三级)、小于0.2(四级)[21]。表3为15个副省级城市分别在4个时间断面上综合竞争力的等级分布表[22],反映了单个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变化情况以及副省级城市竞争力强弱的空间分布情况。广州、深圳一直处于城市竞争力的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且变化较大。其中南京、杭州一直稳居第二等级,济南、西安、大连虽处于第二等级但是城市的排名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武汉、宁波、青岛的排名则在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中上下浮动。宁波、青岛的城市竞争力排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变化趋势,武汉则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变化的特征。长春、哈尔滨一直处在第四等级且排序未发生过变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整体上副省级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南沿海突出,东部、中部稳定、东北地区凹陷的特征,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大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向东北地区递减的特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广州、深圳充分利用其地缘、国家政策以及海外华侨的优势,确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3]。东部地区工业基础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科技文化发展较为突出,因此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水平。中部的武汉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以及中部地区的经济核心,其城市竞争力在副省级城市中一直处于中上的水平,稳中有升。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近几年虽加进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但是整体上产业结构还是不尽合理,环境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其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仍然面临着结构、动力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在副省级城市的竞争力排名中一直位居末位。

单从GDP的增长率看,按照副省级城市的地域的划分,2002年、2006年,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的平均GDP增速的比值为0.93,2010年、2014年两区域的比值为1.4和1.11,表明了中西部的城市经济增长率逐渐超过东部城市。2014年东部、南部、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城市经济增速分别为8.64%、8.2%、9.55%、6.31%,进一步说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加强。“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差距”等政策,城市竞争力绝对差距的缩小也体现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区域发展逐渐趋于均衡的变化趋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与推进,使得副省级城市中的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等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逐渐缩小。2002-2014年,东南、东部、中西部、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均值分别是0.64、0.34、0.32、0.25,虽然东南城市竞争力与其他区域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其他区域的绝对差距则不是很大。各区域内部各年份的平均标准差在0.07附近,说明区域内部各附近城市的差距也日益缩小,地区趋朝均衡化方向发展。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竞争力的计算得出其单项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的得分与排名,尝试分析了副省级城市竞争力在时空上的演变特征与规律。从时间演变来看,深圳、广州的城市竞争力始终位于15个副省级城市的前两位,相较于2002年,两城市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长春、哈尔滨的城市竞争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一直稳定在后两位,其他11个城市的竞争力排名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城市之间的相对差异呈现波动下降的变化,区域竞争力逐渐趋向均衡。副省级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在空间演化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向东北地区递减的地域特征。在等级分布上,第二等级与第三等级城市竞争力波动变化相对明显,第一等级与第四等级城市变化不大。但随着国家战略政策的调整以及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整体上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在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袁晓玲,杨万平,李娜.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评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3):97-101.

[2]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3]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1998,(3):50-56.

[4]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2,26(7):11-53.

[5]石忆邵.再论城市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9-81.

[6]许学强,程玉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2006,26(3):257-265.

[7]王发曾,吕金嵘.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1,30(1):58-63.

[8]周德群,樊群,钟卫东.城市竞争力:一个系统分析框架及其应用——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1):64-67.

[9]倪鹏飞,刘高军,宋璇涛.中国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7):34-39.

[10]李雪飞,张京祥,何流.空间规划策略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50-57.

[11]王栋,孟祥华.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8):69-73.

[12]张超,李丁,张洁,魏秀梅.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6):8-13.

[13]洪兆平.基于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熵值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47-50.

[14]陈岗,雷磊,邹华.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时间演变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52-55+91.

[15]何冬华.中国城市竞争力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规划师,2004,(12):46-50.

[16]王涛,刘承良,段德忠,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演化[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3):92-101.

[17]谢晶晶,罗世俊,吕祯婷.安徽省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12-14.

[18]韩超,王成新,牛林林.山东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时空演变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70-76.

[19]刘耀彬.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动态演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2):12-15.

[20]李伟,杨国才.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比较与时间演化分析——以“中四角”城市群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77-86.

[21]丛海彬,邹德玲,郑长娟.中心城市创意竞争力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15,(5):135-140.

[22]田美玲,刘嗣明,寇圆圆.国家中心城市职能评价及竞争力的时空演变[J].城市规划,2013,(11):89-95.

[23]倪鹏飞.城市竞争力蓝皮书No.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15-117.

责任编辑:王凌宇

作者:吴莹 王成新 王波涛

上一篇: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发电厂安全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