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互联技术快速发展,创造了具有包容性,且提供专业内容的“互联网+”时代。而在这种背景下,在大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稳定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也可以为国家创新创业能力起到助推效果。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旨在为更多一线教师提供教学相关思路,为大学生群体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1:

韩国创业教育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摘 要:为探索韩国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文章对1992-2019年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368篇韩国学术志引文索引(KCI)创业教育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标题、作者、机构、来源出版物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韩国创业教育研究持续走热;从研究涉及的学科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科,依托教育学、社会学、工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正在逐步发展;跨学科研究将成为今后的常态。研究热点由案例、首席执行官、技术、中小企业、企业创业等涉及企业管理的研究,到创新、企业家精神、学习、教育等企业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再到以创业意向、大学生、高校、自我效能感等为主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展望未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全民创业教育、社会性创业教育将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韩国 创业教育 趋势 KCI VOSviewer

创业逐渐被看作一种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方式,人们对创业活动的兴趣也愈发浓厚,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以提升与激发国民特别是青年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韩国作为较早意识到创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国家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社会推行创业教育,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目前的“产、学、研、创”创业教育体系,在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既离不开政府实行的几项大规模创业教育支援政策——产学合作先导系列工程、产学合作先导大学促进计划、大学创业教育五年计划、创业先导大学培育计划等,也离不开学术界对创业教育理论的不断探索。正是专家学者的孜孜研究,使得韩国创业教育支援政策的制定和创业教育实践有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据统计,韩国目前共有6所大学开设了创业学研究生项目,有20多家专门研究创业教育的机构,有142本学术期刊开设了创业教育研究专栏。此外,韩国教育部每年召集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韩国创业监测》《韩国创业教育年度事件》《韩国创业教育优秀案例》等研究报告,详细分析韩国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社会大众评价及未来发展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韩国在创业教育学术研究方面趋于成熟,在实践指导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分析韩国创业教育研究状况,并与我国现行研究进行对照,不仅可以了解两国在创业教育学术研究方面的异同,而且可以为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一、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工具

随着文献的海量化和数据化,对文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于研究人员而言越发重要,但是其难度也在逐渐加大,特别是在庞大的文献数据中梳理出研究的脉络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科学知识图谱的兴起为研究人员分析文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是一种跨越可视化技术、图形设计、计算机科学、文献计量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方法。适用于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的软件有很多,而VOSviewer就是一种基于网络数据创建科学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它用于多元化和动态化的网络数据分析,是近五年来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工具。本研究将利用该软件对韩国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因其收录了韩国学术志引文索引(Korea Citation Index,KCI)中的文献。

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于2008年发布了KCI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在韩国出版的学术文献的题录信息,收录近2567种韩国学术期刊,内容涉及工程、商业与经济、普通内科医学、艺术与人文、科学技术、运动科学、历史、公共管理等,可用英文和韩文进行检索。2014年11月25日,汤森路透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合作将KCI中的内容整合至Web of Science数据库。此次整合增加了2002-201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韩国发表的论文数量。此举使全球的科研人员可以更便捷地阅览和研究韩国科研文献。本研究以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企业家精神教育),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大学生创业),Entrepreneurial Course(创业课程),Maker Education(创客教育),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创业教育),Start-up Education(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年份选定为1992-2019年,共检索出1368篇文献,收录数据包括标题、作者、机构、来源出版物。

二、样本统计与特征分析

(一)发文量

KCI数据库中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4年开始年发文量超过100篇,2017年发文量出现大幅上升(见图1)。这一现象可能与韩国社会出现对创业教育的反思有关,许多学会开展的研讨活动往往围绕如何对创业教育进行变革而开展。

(二)来源期刊和涉及学科

第一,从文献来源期刊的分布来看,发文量排在前15位的期刊分别是《亚太商业风险与创业》《韩国创业学会志》《经营教育研究》《商业历史评论》《数字融合研究》《韩国产学技术协会论文集》《韩国创业与风险学》《韩国工商管理学会志》《亚太多媒体服务与艺术》《人文和社会学融合研究》《商业教育研究》《韩国文化协会论文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门商业人才研究》《经营与情报研究》(見表1)。从中可以看出,韩国创业教育文献来源期刊类型多样,以管理学期刊为主,并且收录情况不均衡,仅《亚太商业风险与创业》收录的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占比就超过14%,由此也可推断该杂志在韩国创业教育研究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该杂志进行调查发现,该杂志的主管单位为韩国风险创业协会,是韩国创业及创业教育研究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学术机构。

第二,从涉及的学科来看,发文量排在前10位的领域分别是管理学、教育学、跨学科、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工学、旅游学、法学、地理学(见表2)。从中可以发现,尽管韩国创业教育研究涉及的学科众多,但仍然集中在管理学领域,这一点与我国创业教育研究大多依托于教育学学科不同。

(三) 发文作者

首先,分析高产出作者。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分别是朴载焕(■)、梁俊焕(■)、梁英锡(■)、金明淑(■)、金龙泰(■)、李宇振(■)、姜京均(■)、成昌秀(■)、赵延成(■)、车敏锡(■)、黄宝允(■)(见图2)。

中央大学教授朴载焕于2009发表的论文《创业教育满足度和创业动机对于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以创业大学院教育课程为中心》「■

■ ■」,被引81次。朴载焕教授以韩国国内研究生为对象,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创业教育计划的参与动机和满意程度是否与创业技能和创业意图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创业教育的参与动机并不令人满意;满意的创业教育计划对创业技能和创业意向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创业技能对创业意向有明显的积极影响;满意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技能和创业意向的相关性远大于创业教育计划的参与动机。这项研究表明,通过良好的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满意度,是提高创业技能和动机的关键因素。

檀国大学梁俊焕教授于2014年发表的论文《企业家精神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意图的影响——以自我效能感和创业动机的媒介效果为中心》「■■」,被引27次。梁俊焕教授考查了各大学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教育、创业教育对初学者的意图产生了积极影响;企业家精神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创业动机有着正相关关系;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和动机对商科学生的学习意愿产生了积极影响;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和动机在创业教育和商业意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mediating effect)。

梁英锡教授于2016年发表的论文《促进技术创业成功的事前自我评价项目开发研究》「■(Self-Checkup Preparation)■」,被引25次。梁英锡教授为了提高韩国技术创业的成功率,以韩国韩巴大学104个创业项目团队为对象,制定了包含企业家精神、技术和专利、目标客户和市场、产品差异化、业务模型和策略在内的自我评价模型,并且在每个评价阶段开发了17个评价项目和58个诊断项目。这项研究对技术创业的可能性进行了量化评价,有助于技术型创业者提升创业意向和成功率,也可以将研究成果列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础数据库。

金明淑教授于2019年发表论文《创业教育满足度和家庭支持对于创业意志的影响:创业效能感的媒介效果》「■

■」。金明淑教授分析了创业教育满意度和家庭支持对创业效力和创业意愿的影响。对于创业效能感在创业教育满意度、家庭支持和创业意愿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对企业家教育和家庭支持的满意度提高了创业者的意愿,家庭支持在其中的影响更大。

其次,分析作者间的合作。本研究根据作者发文数量、共现关系,用VOSviewer构筑了作者间的共现关系图(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在韩国创业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以朴载焕、梁英锡、金龙泰、黄宝允,李宇振、成昌秀、崔明吉(■)、张成熙(■),车敏锡、薛秉文(■)等为核心的3个合作子网络,并且这3个子网络内的作者在圈内与圈外也有较为紧密的合作。除这3个子网络外,还有尹成惠、张智恩(■),杨俊焕、金在亨、任振赫(■)的次级子网络,河奎秀(■)、李奎鹏(■)、金成钧(■)等独立研究者。

为了分析网络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者,本研究导入网络的中心性(Centrality)概念。在社交网络中,一个节点若与其他很多节点发生直接联系,那么这个节点就处于中心地位。即节点的关系越广,相邻节点越多,这个节点就越重要。测量中心性的指标有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等,本研究使用接近中心性来衡量作者的影响力大小。

接近中心性是指网络中某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距离的总和,总和越小就说明该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路径越短,即该节点距离其他节点越近。巴维拉斯(Bavelas)[1]将接近中心性定义为节点距离的倒数,表现为一个0~1之间的数值。距离越大,则倒数的值越小,接近中心性的值越趋近于0,说明节点不在中心位置上;节点之间距离越小,倒数的值越大,接近中心性的值越趋近于1,说明节点具有高接近中心性。网络图谱存在方向性,因此接近中心性又被分为入接近中心度(In-closeness centrality)和出接近中心度(Out-closeness centrality)。入接近中心度是其他节点到达某个节点的难易度,一个节点的入接近中心度越高,说明其他节点到这个节点越容易。而出接近中心度指的是某个节点到达其他节点的难易程度,出接近中心度越大,这个点到其他节点越容易。入接近中心度表达的是网络中节点的整合力(integration),出接近中心度表达的是网络中节点的辐射力(radiality)。在本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利用接近中心性指标的特性,可以分析出哪些作者的整合力和辐射力较高。分析后按照接近中心性数值得出排名前20位的作者(见表3)。

可以看出中心性排名前20位的作者中,成昌秀、崔明吉、李宇振、张成熙排名都是上文提到的作者合作子网络的成员,4位作者的接近中心性数值相对较高。在樸载焕、梁英锡、金龙泰、黄宝允形成的合作网络中,朴载焕、金龙泰、黄宝允3人构成了合作网络,他们的接近中心性也相对较高;车敏锡、薛秉文形成的合作网络中,薛秉文的接近中心性数值排名靠前。因此,这些作者在他们构成的合作网络中整合了相对较多的研究资源,其研究覆盖了较多的领域和范畴,他们是韩国创业教育领域学术研究影响力较高的个人和群体。

三、韩国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

本研究运用VOSviewer对KCI数据库收录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关键词进行了共现性分析,生成韩国创新创业教育高频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关键词是学术文献表达核心内容的重要词汇,同时也代表了一篇文献所涉及的领域。通过分析文献数据当中的高频关键词,可以挖掘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将关键词出现频次设定为150,共获得26个关键词。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频次和连接强度进行排序比较,发现出现次数较多的有学习、效能感、创业教育、创业意向、学生、发展、革新、大学、社会创业等词汇,且这些词汇呈现较强的连接强度,意味着这些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在关系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为了更好地呈现出社会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表4列举了26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连接强度、中心性。然后以这26个高频和高连接强度关键词为基础,运用VOSviewer软件绘制了1999-2019年韩国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关键词共现的科学知识图谱(见图4)。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圆圈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越多。图中的连线代表了该关键词的连接强度,即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次数总和。连接强度越高,则代表该关键词的中心性越高,即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高频率和高连接强度的关键词代表了某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

按照以上原理,本研究整理分析后发现韩国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家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对韩国发展的意义和影响”(Ⅰ)、 “企业层面:韩国企业和中小企业创业、风险及创业精神的研究”(Ⅱ)、“个体层面:大学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意向和自我效能的研究”(Ⅲ)三个核心主题来展开。

网络密度是指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边数与可容纳的边数上限的比值,是用來测量网络中节点之间关系的密集程度及演化趋势的指标。一般意义上,网络密度数值越高意味着这个网络里信息情报的交流和扩散越快。网络密度的值在0~1范围内波动。密度为0意味着一个联接都没有,密度为1意味着所有节点都相互进行了联接。通过计算,可知图4的网络密度约为0.955,表示整个网络图谱的密度较高。这意味着韩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各关键词之间都进行过多次交叉研究。同一领域中三个不同范畴的研究主题在网络中传播和扩散较快,凸显出韩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不同范畴的关注度极高,各学者的研究不论在自范畴还是他范畴也极其活跃。

(一)国家层面研究热点

目前,韩国经济发展常年保持低速且呈内卷化倾向。在就业方面,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情况一直不够理想。韩国央行2019年12月22日发表的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韩国大学毕业生不充分就业比例达到30.5%,这反映了韩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不均衡,高学历岗位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因此,创业教育在拉动就业,创造新岗位,缓解经济危机影响方面对于韩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韩国的创业教育研究中,学者更多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国家层面分析不同国家、地区、联合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案例,分析相互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李宇振、黄宝允[2]的研究回顾了韩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史。研究认为韩国的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方面,韩国广泛开展的各类型创业教育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教育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就业率不足和全球经济下滑也使韩国整体上对于创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目前韩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创业教育、创业讲座和创业研究。其中,创业教育针对在校大学生和预备创业人员;创业讲座针对各类型企业家;创业研究是创业教育作为学科的相关学术研究内容。这三方面的共同发展有助于韩国创业文化的形成,打下创业理念的根基。

南正民、李焕秀[3]的研究引用了《2016年全球创业趋势报告》的数据,研究了韩国各年龄段、各职业人群对于创业理念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韩国的创业教育无论是程度规模还是办学经验均处于中下游水平,相比于中小学和高等教育阶段,成年人阶段对于创业的接受程度更低,而在以中、美、日、韩四国人群为目标的创业意识调查中,韩国也排在最后。研究人员认为,尽快扩大创业教育规模,提高全民创业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

李正裴、朴昌彦[4]在韩美两国青少年创业教育的背景、特征、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美国的创业教育呈现标准化的学科体系结构,而韩国的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学科门类架构,发展和传播也缺乏系统性。因此,可在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机构全面负责创业教育的构建、运营和发展。

都惠媛、金敬焕[5]通过分析欧盟对于青年的创业教育实施战略提出:韩国应从国家层面和更广泛的区域协同发展角度看待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不应仅针对创业者和企业,而应是社会化、国家化的高度协同的系统发展工程;创业教育和企业家精神教育也是促进国家社会各界融合的重要渠道;应当建立政府间的合作体系,在各类组织机构间的协同推进下,在公共和民办机构的共同合作下实施创业教育。

可见,总体上韩国学术界期望通过普及创业教育,传播创业知识和理念,提升韩国国民的创业意识,并期待以大量创业公司拉动韩国的就业率和整体经济水平。

(二)企业层面研究热点

韩国学者在企业层面的研究善于使用质性实证研究方法,从分析特定对象角度出发,剖析企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主要研究涉及三个方面:企业领导者和企业组织结构间的关系,企业创新和企业管理的研究,企业家精神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

首先,在企业领导者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朴尚勇、金延贞[6]通过研究详细解释了企业组织的有效性和风险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验证性要因分析对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企业家精神、员工赋权、创新、风险、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对于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对于创新、风险有着重要影响。这形成了创新创业条件下企业组织内部CEO和员工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创新和发展之间的一些基本研究的热点。以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类型CEO为对象不断进行探讨。预计这也会影响未来的商业模式、企业管理等方面。

金秀英、刘汪真、李尚镇[7]调查了企业家精神和动态能力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并研究提高组织有效性的方法。三位研究者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对组织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组织中动态能力的融合能力对组织有效性具有高度影响。因此,CEO需要考虑积极发展动态能力以提升企业组织的有效性。

其次,在企业创新和企业管理研究方面,一些学者从考查特定企业管理绩效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小企业CEO的企业家精神和管理绩效的影响,也从研究中确认了社会资本在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和管理绩效之间所起到的居中调节作用。

朴吉浩、姜灿熙[8]以韩国忠清南道地区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考查了企业家精神和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领导者具备的企业家精神中的愿景期待、风险控制、统治权三要素对于管理绩效有着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在愿景期待和管理绩效之间起居中调节作用。韩国学者普遍认识到企业家精神是提醒管理人员挑战和具备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这些研究发现为中小企业经理人提供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为无论是初创型的创业公司还是期待创新的普通公司提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战略建议。

最后,在企业家精神如何影响中小企业创新方面,张树德、崔石峰[9]等通过对150家中小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包括组织文化、组织过程、管理自由度、薪酬、时间自由、企业支援等要素组成的概念模型,用以解释中层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如何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韩国学者也关注国外最新创新创业案例。金艺媛、朴熙贤、文炳俊[10]关注中国小米集团雷军的个人企业家精神,以及小米集团的创新战略研究。认为小米正是将雷军个人的企业家精神和以“互联网+”思维为创新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两个支点,确保了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力,并将其用作区分竞争对手策略的有效工具。韩国学者认为雷军正是通过其企业家精神和管理策略来最大化管理效率,它通过不断向市场供应价格和质量优良,并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来确保消费者的社会福利,实现其个人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并以产品利润保障公司不断发展。同时通过扩大对具有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初创公司的投资来构建生态系统。研究认为这对于韩国公司的创新和竞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个体层面研究热点

个体层面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大学的社会创业教育、个人创业意图及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上。例如,李宇振[11]针对大学创业教育研究大多集中在简单的满意度測定和比较创业教育前后满意度测定的初级层面的问题,在韩国全国针对开展了创业教育的47所各类型大学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共收集了3900个调查样本,以设备设施、共感性、专门性、应答性、多样性、信任性6个描述创业教育的变量组成的模型,来描述大学创业教育质量是如何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志产生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现有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共感性、应答性、信任性对大学生创业意志产生正面影响。这项研究对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如何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打造精品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同样,在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中,对自我效能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金正仁[12]以韩国Simplex Internet Co.,Ltd.运营的Cafe24Internet购物中心创业教育团队的相关培训的受训者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创业教育服务质量对于自我效能、预期目标成果和教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教育机构应构建体系化的创业教育项目服务于目标对象;教育项目中讲师积极的态度、语言、形象对于目标服务对象的创业教育满意度有正面影响。而自我效能感和期待效果对于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有着积极影响。这项研究指出,高等教育中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如果构建了体系化的教育项目,对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育满意度、创业积极性和创业意识均有正面影响。

总体上,韩国教育部通过“产学合作领导者”(Leader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LINC)项目来向全国大学推广创业教育,由此对于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学生个人效能感提升、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积极性促进等多方面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手段,调查各大学创业教育现状是韩国创业教育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既有基于创业教育基础理论层面的定义、概念、基础模型探索,也有针对特定教育机构及创业团队的案例研究、追踪研究、差异化比较研究。多样化和多角度的研究给韩国创业教育提供了各种教育模型和方案。但从不充分就业比例不断提高的现实来看,虽然目前创业教育的基础研究较多,对于概念的诠释、各项评价指标的定义趋于完善,但实际创业项目的转化成功率依然有待提高。

(四)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观察韩国创业教育研究的时间变迁,本研究使用VOSviewer当中的叠加视图功能来分析研究热点的变化。由图5可见,颜色越深代表热点被研究得越为久远,越浅代表研究热点刚刚兴起。从研究的时间线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热点经历了案例、CEO、技术、中小企业、企业创业等涉及企业管理的研究,到创新、企业家精神、学习、教育等企业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再到以创业意向、大学生、高校、自我效能感等为主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展望未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全民创业教育、社会性创业教育等将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话题。

四、结论

本研究对1992-2019年在KCI数据库中发表的1368篇创新创业教育文献进行了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经分析发现韩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已有20余年,其发展速度和扩展幅度都呈加速趋势,并形成了以韩国中央大学为核心的研究机构。近些年,在朴载焕教授的带领下,韩国中央大学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创业学博士,而且开展了大量的创业教育研究。此外,韩国形成了大量专门研究创业教育的期刊,《亚太商业风险与创业》最为突出。从研究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学上,教育学、社会学、工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正处于逐步发展的过程之中,跨学科研究将成为今后的一个常态。研究热点经历了案例、CEO、技术、中小企业、企业创业等涉及企业管理的研究,到创新、企业家精神、学习、教育等企业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再到以创业意向、大学生、高校、自我效能感等为主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展望未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全民创业教育、社会性创业教育将有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话题。韩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发展经历了从企业到学校到全民的发展历程,其中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的普及,学术界对于创新创业研究的脚步也是随着社会对创业理念的充分认可而逐渐趋于成熟完善。

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学习、效能感、创业教育、创业意向、学生、发展、革新、大学、社会创业等词汇上。并且,彼此之间显示出很强的关联度,从这些词汇中可以分析出从心理学和管理学角度进行定量分析是韩国当下创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此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显示:企业CEO的个人创业精神与企业发展、创业教育与学习效果、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创业动机、技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绩效等将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话题。考虑到创业教育研究的特殊性,跨学科研究仍值得学者们不断尝试与挑战,如管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社会学与管理学的结合等跨学科合作。

我国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与经济体制与韩国存在明显差异,近些年我国创业教育领域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创业教育及相关因素的协同、大学生自主创业素质与能力研究、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与创业教育的融合、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五大主题展开,研究对象仍然以高校大学生为主[13]。未来国内学者除了关注在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下的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创业教育内容质量与创业教育满意度等内容外,也可以扩展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方面将全民创业教育研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尝试跨学科研究,丰富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BAVELAS A.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task-oriented groups[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1950(22):725-730.

[13]黄兆信,李炎炎,刘明阳.中国创业教育研究20年:热点、趋势与演化路径——基于37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8,39(1):64-73.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

作者:周岩 王佳桐 朱甜甜

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2:

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 要:我国互联技术快速发展,创造了具有包容性,且提供专业内容的“互联网+”时代。而在这种背景下,在大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稳定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也可以为国家创新创业能力起到助推效果。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旨在为更多一线教师提供教学相关思路,为大学生群体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教学;创新创业教育

在各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整个社会将拥有专业素质、发展潜力的大学生作为高质量人力资源重点对待。所以,这也对大学生群体提出更多要求,可以成为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提高专业素质有效工具的创新创业思维。但是,许多高校在展开创新创业教育时,因理解不到位,很难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所以,有必要对该项内容展开系统性研究。

一、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价值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

若要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其就业质量,就要让大学生的在校期间进行创业理念培养,这也是高校现阶段教育主要方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影响下,我国各类高校都在摸索可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路径,也让许多学生走向自主创业道路[1]。而且,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在未来的创新创业上会遇到许多波折,就这需要让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定向培养学生对现有工作的创新能力、面向社会岗位的就业能力、面对客户群体的创业能力、对问题保持求真态度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自我能力转提升,才能降低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抵触感,让其在毕业后更好融入社会,凭借犀利目光,准确掌握机会,充分利用自身价值,提高创业水平。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并引导学生逐渐成长,最后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以后个人成长铺垫道路。

(二)提高我国知识创新能力

在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各国也逐渐将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尽管我国在各領域创新创业获得大幅度进步,但是综合分析,国家层面的竞争能力并不拔尖,在面对拥有多年创新经验、拥有众多成果的发达国家时。仍然不具备良好竞争能力。如要缩短这一差距,最终实现反超,就要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知识创新。而高校教育是我国创新创业重要平台,在大学生受教育时将时代发展需求融入其中,并建设新型教学模式,创造优质教育环境,可以让学生逐渐培养出创新精神,并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动力,在未来投入工作岗位后,可以为国家创新贡献力量。所以,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考虑到国家的创新创业,以此为依据,为社会输送更多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让人才以后可以成长为行业的翘楚,从而提高行业知识化、国家工业化的双向协调,达到稳步发展效果。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是现在各类高校重点探索内容,这就需要站在“互联网+”的角度,对教育内容展开进一步探索,培养大量优质大学生,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具有前沿性的创新创业发展前景

互联网技术将各行业连接在一起,从而让人们凭借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即可了解到世界资讯。凭借这一优势,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第一时间掌握创新创业相关信息,从而获得具有前沿性的发展前景,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无用信息,选择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创新内容,从而做出正确创业选择[2]。而且,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擦亮双眼,面对决定保持谨慎态度,及时对创业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规避。在各类创业方向中去掉有问题以及与自己不契合的内容,留下和自己专业、能力相符的创业内容,从而让大学生获得有关创业最具有实用价值的规划内容。

(二)更为方便且高效的学习环境

在互联网技术逐渐从顶端的科研领域走入应用领域,不仅对生产生活起到有效革新,也让创新创业教育获得更为有效的实施条件。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相关网络课程,从而便于学生在课下随时查看教学内容,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行更新,让其更符合时代发展的真实情况,推动教育覆盖社会更多行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选择。可以根据当前创业的发展形势,运用适当的科学方法,解析创业基本法则,拆解出相应的创业步骤,并在教育期间提供各类创业案例,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教学指导,定向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优质信息交流、能力拓展平台

大学生群体展开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学生现存创业问题,并为其科学规划未来创业格局的第一目标;第二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以社会人士的身份,与其他人进行交际交流,从而和以后的合作伙伴就未来创新创业展开更高效合作。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下,众多可以提供专业信息、相互交流的平台,已经变成社会的重点话题。大学生可以借助这些交流平台,不断和他人进行交流,就相关内容展开意见交换,提前学习到从社会人士角度,如何与其他人共处的方式,从而实现能力拓展,有效解决人际交往的短板问题,建立与未来合作伙伴更良好的交际关系,为以后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3]。

(四)多样化的信息推广渠道

在创业初期,因为客户群体较少,很难保证企业长远发展。尤其是大学生初入社会,人脉较少,更是需要通过推广方式,向社会各类群体推广企业,打出名气。尽管互联网技术拥有多种渠道,可以让大学生使用,向社会推广信息。可是,如何应用更为科学的方法,让信息渠道成为提升企业综合水平的工具,这也是需要大学生去实践摸索的一种技能。而借助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可以协助学生把互联网技术现有信息内容有效分类,并提供学生应用信息工具的有效手段,达到合理宣传企业效果,从而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贡献力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

(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整个社会都在调整发展方向,进行经济结构方面的转型,更加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投入经济建设中。所以,高校所面临的任务不仅要提供学生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成长为拥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还需要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可以成为帮助社会实现经济转型的支柱性人才。但是,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也仅仅是集中学生,开办主题讲座[4]。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化,无法成为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才的有效助力。而且,理论内容也没有和具体实践活动达到相互结合,造成当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获得理想效果。

(二)许多学生不具备良好创新创业能力

部分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仍将其当成普通授课内容,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吸收过多,认识到许多商业巨头的创业历史,但是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却有较大的欠缺,无法将理论内容转化为实际工具。尽管教师在授课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中,可是仅以成功的名人、优秀的案例为授课内容,讲解一些创业的问题、潜在的隐患,会让学生误认为创新创业“很简单”,盲目投身其中后,进而造成金钱、时间等浪费,还会让学生丧失创新创业的拼搏精神,难以推动整个社会朝快速革新的方向发展。而且,这些创业历史或多或少会将商业巨头的个人能力放大,忽略团队合作价值,造成学生过于激进,甚至是单打独斗,会在未来成长处处碰壁,也是影响学生未来创业效果的一个典型因素。

(三)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单一化

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化,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问题。许多高校在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中积极响应,也将创新创业教育添加到现有课程体系中。可是,从根本上分析,这些课程缺少更为精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面也没有做到对某一方面具有针对性,造成许多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时,无法充分理解理论内容和企业成就的关联性。这种单一化内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专业的差异,仅仅是以普遍概念与经典案例等方式,简单地完成教育任务。学生未来在真正进行创新创业时,无法用这种单一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会将“学习無用”的言论传播给新生,造成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难以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工具,丧失创新创业教育意义[5]。

四、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模式

(一)在教育中强化“互联网+”思维价值

将“互联网+”思维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可以让高校在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所以,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目的,将“互联网+”思维作为辅助工具,让互联网与实体的产业经济同时添加至现有教育体系中,配合时代发展需求,准确分析社会进步方向,制定完善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学生将专业与对应的行业作为基准,从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社会供给两个视角,落实教育实践,从而实现把“互联网+”思维带入课堂教学中,让教育内容可以得到高效整合[6]。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行业当前发展情况,并针对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行业展开深度分析,为学生毕业后提供更多选择。还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起点,对现有教育细节内容优化设计,保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时,可以对行业有进一步认识,增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程度。借助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将“互联网+”思维从理论知识转变成实用工具,强化学生的专业培育效果,加深学生对行业的认知。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限于课堂学习,学生在以后进入社会后,还可以凭借“互联网”思维模式,对现有当前岗位、行业重新认识,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发展做好基础。

(二)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学生在课堂学习,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际情况进行关联,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面对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站在“互联网+”视角,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网络平台进行深层次结合,创造面向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教师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上传至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观看相应课程内容,提升教育效率,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之后探索创新创业方向打好基础。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此平台上,就某方面内容,和其他学生相互讨论、交换意见,在课堂之外的地方得到进一步成长。教师可以和校方达成一致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成为校园门户网站的板块之一,既可以降低学生寻找教育平台的时间,也可以让门户网站增添新内容,扩大高校在社会的影响力。高校可以邀请创新创业方面的专家,定期为学生解答平台论坛上讨论最激烈的问题,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成长[7]。也可以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制定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可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拥有拼搏向上的目标,实现自身的进一步成长。教师还需要更新平台的教育内容,将专业作为研究基础,准确分析市场当前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让专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网络教育质量。

(三)引进专业创新创业导师人才,丰富教师资源

教师资源是提升任何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创新创业教育也要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认真对待[8]。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整理创新创业能力,对于现有教师招聘调整门槛,让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拥有较高水准,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既要重点关注招聘人员的专业能力,重视其学历背景,也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与教学能力纳入考核,确保其能为学生提供高素质的教育。而当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也要做好相关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团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并和其他教师就教育经验相互分享,从而能够提升教师团队教育水平,增强教学质量。高校也可以和当地的优质企业展开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兼职创新创业教育讲师工作,从而让学生群体获得第一手资讯,并对“互联网+”有进一步理解,明确当前行业对于创新创业要求,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强化知识吸收与实践经验的积累,达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目的。高校也可以邀请在创新创业方面拥有优秀成果的校友返校,用第一人称形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历程,从而调动学生群体情绪,激发学生在创新创业热情,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水平更进一步。

(四)构建完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内容丰富性

“互联网+”不仅为众多行业提供创新发展的具体方向,还降低了资讯获得的成本。教师可以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对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就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还达不到丰富内容的效果。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的限制,让创新创业教育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与其他高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强化各类高校的合作关系,建立起信息教育课堂。集合区域内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内容更为丰富、范围更广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需求、兴趣喜好,自行选择相应教育模块学习。借助这种方式,在课上课下达成有效联动。学生可以在接受课上教育时,就某一方面问题在教育平台中整理相关资料,和其他院校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而在课下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在下一次课堂授课时和教师展开更深入的讨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和一些行业知名的创新创业人员进行合作,通过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行业资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五、结语

对待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以“互联网+”为教育主要方向,紧紧抓住时代发展脉络,灵活使用互联网技术,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专业水平高度等,将“因材施教”作为教学理念,挑选最符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方法,逐渐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席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J].林产工业,2020,341(9):123.

[2]满炫.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6):3.

[3]王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2):1.

[4]王思明.“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路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4):125-128.

[5]張光伟,陈婧竹,林鑫鑫,等.“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平台的构建[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20(1):144.

[6]王高洁.基于MOOC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以“创新思维与知识创业”课程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5):6.

[7]田巧莉.慕课视域下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4):54-57.

[8]宋喆,任慧.基于“互联网+”大赛视角下的内蒙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3):3.

(责任编辑:董维)

作者:杨达

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3: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航海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高质量人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对于航海类学生来说,想要保障自身能够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就需要重视对自身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视。然而,通过对目前航海职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了解,发现其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急需解决。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探究航海类人才的创业教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航海;大学生;创业教育

前言

如今,我国正大力开展创新驱动战略,双创教育正在融入培养人才的重要战略规划中,成为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优秀人生价值观念的重要职责,将创业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一方面帮助学校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向,另一方面为积极落实双创教育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因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双创教育结合的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教育任务,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意义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提高思想境界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优秀的人生价值观念,从而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元素,能够引导学生在未来创业、就业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创业者指导方针的要素,防止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为牟利而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加强学生综合素养,落实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渠道。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通过笔者对当前治理教育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很多制约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不利因素,亟待解决。正是因此,许多高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优化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极大程度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及时更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计划,使学校课时与时俱进,从而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促进学生优秀综合素养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并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双创教育的发展需要

在社会发展的环境中,政府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能只靠传授知识,应整合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高校人才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对此,各地高校纷纷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制定出明确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力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以此促进综合性人才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适时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创业的关键群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实际发展情况。所以,高校要首先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并重视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加强[1]。

(三)缓解学生就业压力

如今,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出现了脱离的现象,再加之大学生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重大学生就业问题。合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加强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有助于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近些年,各大高校在培训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力求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人才,加强学生自身综合竞争力。然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方法一直困扰着相关教育工作者。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无论是在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还是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航海类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

(一)定位不准确

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高校的航海类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知不充足的问题,并未将其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之中,此外,由于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部分学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层面,教职员工并未准确定位自身教育职能。这样的滞后的教育思维,自然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航海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二)缺乏教育资源

航海类专业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然而,如今在教学师资方面存在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经验的问题,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更不用说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此外,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材具有局限性,关于航海类专业的创业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三)脱离专业知识体系

航海类创新创业教育普遍没能被列入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因此,无法与专业教育完整融合。航海类专业对学生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要求较高,因此,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是要重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航海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措施

(一)明确教育理念

受到以往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较高,但普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随着经济时代、科技时代的发展,社会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大,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專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其具备更强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方面需要重视并转变以往的教育思维,以此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机制,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因此,需要学校方面制定长期、系统的专业化培训。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航海专业教学体系,利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以此促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站在大学生自身的角度上来说,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普遍期望得到的能力。在学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能够很好的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所以,学校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创新优化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完美的融入专业教学环节。只有推动教育思维的创新,才能有效解决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建设高质量教师团队

学校的教师团队与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息息相关,所以,学校应重视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力求通过加强师资团队整体的素质和水平,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专业教学体制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企业单位中优秀的工作人员或创业人员引入教师团队,或是邀请更多优秀的专业人士进入学校开展讲座等活动,与学生一起分享创新创业经验。为了有效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学校可以直接派遣教师进入用人单位学习或是参加校外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此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培训教育工作,推动专业教师掌握更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在教师科研活动方面,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资金、物力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应的学术研讨会。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活动,优化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架构,促进教师掌握时代前沿的科研成果。最后,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情况,对此,学校应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从而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源团队[3]。

(三)创新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要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让学生带领课堂,从而转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要注重选择能够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着重航海专业的前沿科技,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例如: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构建航海专业的创业情境,让学生在班级中选择适合的创业团队,并说明这样选择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应注意,不仅重点讲解专业教学知识,应将更多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提出的优秀想法,制作成课件,为学生展示,促进学生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创新优化教育教学机制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的背景下,学校应积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进而加强人才培养水平。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应首先注重对课堂教育工作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使用,依据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需求,及时优化教学机制,为学生构建更为系统性的课程教学,并不断优化完善课堂教学环节。其次,教师应重视对实践课堂的构建,航海类专业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善于通过实践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教师与校外实际用人單位建立连接,公司为学校提供专业实习场地,学校提供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五)构建优质的校园环境

构建有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校园环境,一方面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自觉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建立优秀的人生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思想的热情。营造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知识和注意事项,高校不应只注重硬件设施,还要关注到校园软文化建设方面。为了促进优秀校园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学校应重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了解学校当地的特色文化和学校的办学特点,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场所,想要充分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需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对校园自身资源的利用,利用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此期间,学校要重视创建校园文化载体,积极构建创新荣耀、创业荣耀的舆论环境。此外,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作为典型,宣扬创新精神。总而言之,各地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应重视对本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工作,利用有效措施构建校园文化环境,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4]。

结语

综上所述,航海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由于航海类专业本身会随着国际法律、智能化发展等方面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对于这一专业的学生,更应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优先意识到目前航海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加强这一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从明确教育理念、建设高质量教师团队、创新优化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新时期的航海类专业教育机制,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力的高质量航海人才。

参考文献

[1]常晓玲.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1):149-150.

[2]史晓晶.“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10):68-69.

[3]葛梦薇.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才智,2021(25):25-28.

[4]张亚萍.高校思政化教学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的影响[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3):24-26.

基金项目: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课题“思政教育视阈下航海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xjyb 2020-2)

作者:崔冬梅

上一篇:干部道德修养论文下一篇:科技新闻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