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对福建省某高校2007—2010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得出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大学教育内容与毕业生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等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大学教育的特色发展,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篇1:

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特色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中逐渐新增商务英语专业,但作为特色发展专业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不多见。在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的发展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特色专业的示范性,构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特色专业

商务英语特色专业发展依据不同高校不同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明确项目的发展定位,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引进优秀师资,打造高质量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大教学科研的投入,切实提高教学实践各环节的质量,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相同专业的合作。

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的发展应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基本训练,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交际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国际经济、管理、贸易、金融和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在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对基本商务知识有所了解,了解其他国家商业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商务人员相互交流、参与各种商务活动。创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课程体系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努力探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是保障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实现良好的专业建设。因此,在人才引进上应向商务英语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商务英语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商务英语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另外,还应多聘任外校及国内外知名的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一线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不求所有,只求所用。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教师应加强理论研究,并在理论指导下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对原有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对比和反思,以获得升华,使自身的专业能力逐步趋于成熟。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当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量商务词汇,具备相关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企业运营、市场调研、国际商法、商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能独立完成日常商务活动中的函电往来和英语翻译;熟悉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了解与商务活动有关的社交礼仪。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行业背景知识和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用英语向学生介绍和讲授相关行业的产品信息、营销策略、社交礼仪、谈判技巧等商务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另外,还应与时俱进,关注经济的发展与国际金融的现状,及时更新自己的商务知识。

高校应安排教师每学期选一门相关课程,扩展自己的商务专业知识。还可以邀请本校金融学、管理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学院经贸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学以致用,效果显著。从政策上支持教师们走进企业挂职实践,丰富个人的商务背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理论研究是指导教学实践和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科研转型进而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转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要想实现商务英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和科研并重的高质量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是必要条件。我院拟成立商务英语研究所,为教师们提供科研上的大力支持,聘请知名商务英语研究的专家教授客座我院,以研促教,全面提升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的实力。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探索出一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目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以教研室为载体,以传帮带为形式,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优质的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研究的支撑。进一步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积极发挥教研室的协作功能,组建科研小组,加强教学科研“双耦合”。积极组织开展科学及教学研究,争取实现本专业教师取得更多的高水准教学成果和教研成果。

特色专业的建设应根据专业的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有相应的体现,教材建设必须和专业特色相适应。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将建设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以及特色课程模块等多种课程形式组成的课程体系,实施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精心设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在组织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时要求实践课开出一定比例,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内再建两个商务英语谈判和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同时在校外继续进行国际商贸基地与实习基地建设,设立国际商贸基地与实习基地。聘请校外专家授课,或采取与政府商贸机构等职能部门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实习条件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具备高超的实践操作技能。

为了培养既有过硬的英语交际能力又有丰富的商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确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范式:“英语语言水平+商务知识技能+商务职业素养”,设计了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范式“商务专业发展+商务教学知识与技能+商务英语科研素质”。我院商务英语品牌专业发展对师资的要求的目标是:一、转变教师的观念;二、加速教师的专业成熟;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四、促使教师的科研转型。

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的战略性发展旨在完善教学软、硬件建设,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学科结构合理、年龄层次适宜、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出一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目标、以网络公开课程建设为依托的培养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并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性战略眼光,成为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能为外贸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合格人才。

总之,高校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的战略性发展模式,应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使商务英语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

高晖,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作者:高晖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篇2:

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 对福建省某高校2007—2010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得出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大学教育内容与毕业生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等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大学教育的特色发展,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这表明我国已经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1]。同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2]。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范围不断拓展,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在市场化的就业双向选择机制下,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项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专业对口就业是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大学生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主要途径[3]。专业就业对口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较低的专业对口率将严重浪费教育资源,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着力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规律和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一、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基本概念

文中所涉及的“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的8月31日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4]。为客观、全面反映情况,初次就业率按专业分别公布。计算方法是:(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

“专业对口”主要是指个体所从事的工作对各类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与自己在学校等类似地方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匹配[3]。专业对口率的计算方法是:专业对口就业人数/当年毕业生就业总人数。

(二)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本文以福建省某高校(以下简称M大学)为例,从中抽取专业样本进行调查分析。M大学共设置本科专业61个,为提高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新办专业、停办专业等未列入调查统计范围。本次调查抽取2007—2010届均有毕业生的38个专业。样本专业中应用学科专业与基础学科专业的比例为2.5∶1,与学校专业总体比例基本相当。

在统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电话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对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 600份,收回有效问卷3 324份,回收率92.3%。此外还有部分数据源自学校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校友会和各学院提供的相关资料。这也是该校首次进行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访谈法。访谈对象主要为M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和学生代表。通过与他们座谈、单独访谈,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倾听他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文献分析法。主要查阅了部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及相关原始档案文献并进行研究、提炼和分析;查阅了大量关于大学生对口就业、初次就业率方面的论著、期刊论文等文献并进行思考分析。

二、 案例分析:以M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为例

(一) M大学2007—2010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基本情况

M大学2007—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平均值的学科门类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农学,低于平均值的有文学、教育学、法学。其中就业率高于平均值的专业有25个,低于平均值的有13个。对口率高于平均值的学科门类有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低于平均值的有工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其中对口率高于平均值的专业有26个,低于平均值的有12个。

(二) M大学2007—2010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

如图1所示因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下降明显。在大学生就业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高校就业指导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近年来未见稳步增长,主要还是由于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所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有所降低。高校大量设立新专业、引进新教师,目前我国高校生师比已经由1993年的8∶1扩大到2009年的17.27∶1[5]。生师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名校相对比,我国高校生师比仍然偏高[6]。这些因素都客观影响着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给市场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全国情况一致,M大学平均初次就业率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2008年后M大学平均初次就业率逐年回升,但2010年仍未恢复到2007年水平。在此情况下,M大学专业对口率却呈现出了连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当代大学生已经开始理性看待就业,职业发展目标更为清晰,就业岗位选择更为明确。笔者从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现今毕业生不再过于忧虑毕业时能否找到工作,甚至有部分毕业生根本就不急于就业,他们倾向于精挑细选,直到找到满意的工作为止,这造成了专业对口率逐年上升。

图1 2007—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平均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2007年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数据未见统计。

图2 2007—2010届M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

第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管理中,由于人才的流动和具备职业资格人数的增多,人们往往需要通过公开竞争才能获得职业岗位。跨专业就业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也导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基本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三) M大学2007—2010年各学科门类平均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平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为最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1年全国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7]。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就业率低,薪资较低且失业量较大。这些专业就业困难一方面缘于学生培养人数供大于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要求而造成的。

如表1所示,M大学的就业状况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例如法学就业率在M大学中排名最低,法学专业主要对应的律师职业所要求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很低,刚毕业的大学生要达到职业要求还很困难,造成了法学专业初次就业率总体偏低。工学中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与其他7个专业相比,无论是平均就业率还是专业对口率均有很大差距,反映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产业布局中的现实地位。

(四) M大学2007—2010年各学科门类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对比

从图3、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法学这些专业不仅就业率排名靠后,专业对口率也较低。专业对口率排名变化趋势与就业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就业率越低,专业对口率也越低。我们设就业率为x,专业对口率为y,根据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

r=n∑xy∑x∑yn∑x2(∑x)2×n∑y2(∑y)2

计算可知,全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相关系数r=0.84,因此全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二者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

根据计算可知,M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相关系数r=0.58,与全国情况类似,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图3 2008—2010年全国各学科门类平均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对比

图4 2007—2010年M大学各学科门类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对比

(五) M大学2007—2010年平均初次就业率及对口率前8位、后8位专业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3个专业初次就业率与对口率排名均进入前8位,民族传统体育、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运动训练(本科)、环境工程、英语(师范类)6个专业初次就业率与对口率均排名后8位。

在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普遍以找到工作、养活自己为首要目标,以经济待遇为主要标准。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首先考虑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对而言,职业和个人才能发展处于次要、更高层次的需求[8]。毕业生普遍遵循“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如果所学专业容易就业,则学生就业压力不大,因此有更多的空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特长,学有所用;如果所学专业就业困难,学生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往往倾向于跳槽改行,以求一份工作养活自己,造成了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的双低。

(六) M大学2007—2010年初次就业率、对口率总体上升专业

从图5和图6中我们看到,专业初次就业率与对口率均有提高的有金融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上升趋势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从产业的角度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牵引力[9]。因此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初次就业率还将保持高位。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以金融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代表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初次就业率也将持续走高。

图5 2007—2010年M大学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升专业

图6 2007—2010年M大学专业对口率总体上升专业

(七) M大学专业抽样结果分析

按照“就业率分段—专业成组—(各组内)专业分类—(各类中)选择样本—调查样本”的方式,选择了8个样本专业进行样本分析。从下页图7中可以看出:从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关系来看,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之间基本呈现正相关性,就业率曲线与对口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专业对口率看,特色专业的对口率为60.91%,低于平均对口率73.54%,而一般专业的对口率为81.83%,高于平均对口率。

图7 8个样本专业2007—2010年平均就业率与对口率关系

三、 M大学数据反映情况与全国大学总体情况异同点

(一) M大学情况与全国大学总体情况的共性之处

1. 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就业率下降明显。无论是全国数据还是M大学数据,2010年就业率均未恢复到2007年水平,可见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之广之深。

2. 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分别位列前三,与麦可思发布的《2011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排名一致,显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些应用型的短线专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保障。

3. 教育学和农学专业对口率最低。以师范类专业就业为例,师范类毕业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好学校”就业,使得师范生在城市就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以农业为例,由于我国建国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幅度过大、时间过长,导致了农业增长乏力、农民待遇低下。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也无法吸纳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 M大学情况与全国大学总体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

1. M大学专业对口率持续上升,而全国数据未见明显上升趋势。这与M大学改革发展的趋势相一致。近年来随着M大学的跨越式发展,该校高招录取分数线在同批次的高校中不断上升,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加上该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因此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情况下,M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持续上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2. 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虽然被列入2011年全国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但M大学的这3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这些专业作为M大学的传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均拥有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与该校所在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的支柱产业紧密相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走特色发展之路对一所高校的重要意义。

四、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主要结论

通过全国数据与M大学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就业率越高,专业对口率越高,学生越忠诚于所学专业;就业率越低,专业对口率也随之降低,学生越倾向于换工作、换行业。

2. 大学教育内容与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0]。学生就业之后,有75%接受过企业的再培训,24%自费参加过社会培训,以提高个人对工作的适应能力。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学所学知识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大学一些专业口径较狭窄,导致学用难以匹配;学生专业基础理论薄弱,不能适应实践和创新的需要;高校专业培养模式倾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实践应用环节则较少涉及。

3. 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第一,高校在扩招过程中注重规模扩张、校区建设,忽视了内涵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第二,受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经济结构变化的直接影响。金融危机造成了就业率直线下降,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造成了工学就业率名列前茅,农业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农学就业率的低下。第三,就业地点倾向于沿海发达地区,造成大学生就业局部竞争激烈。而广大的基层、中西部地区则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的境地。第四,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择业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降低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日趋理性平和,毕业生职业发展目标较以前更为清晰,不再过于焦虑毕业后没有工作,造成了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专业对口率的总体上升。

5. 专业热门不代表就业热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专业[10]。这些专业录取分数高,但是就业情况并不能与之相对应。

6.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就业时处于盲目的状态,说明了日常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实现个性化辅导和全程化跟踪,在真正深入学生方面需多下工夫。

(二) 对策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1.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是优化我国经济结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我国经济结构以初级制造业为主,需要的是产业工人,而不是高校毕业生。从微笑曲线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曲线两端的设计和销售环节,这些环节最需要高端的人才,而处于中间环节的组装制造附加值最低,对大学生需求十分有限。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提升知识密集型企业比重,大大增加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2. 大学教育必须精准定位、注重特色发展。我国高校必须实现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精准定位。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能是少部分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大部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学校定位清晰,实现差异化竞争,才能避免当前高校研究型人才过剩、应用型人才不足的培养结构不合理现状。高校发展不应只追求大而全的模式,而应该目标清晰,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在某一领域争取一流水平。例如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建校至今,2010年在校生总共才7 494名,迄今为止学校仍然没有国内热门的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11]。斯坦福大学重点发展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学科,这3个学科成绩斐然,享誉世界。这些学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为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 高校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认真做好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工作。对生源严重不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在适当时候可以予以撤销。如M大学2009年就撤销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高校应根据国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如M大学近年来设置的机械电子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主要就是面向该校所在城市电子、机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支柱产业而设置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也是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途径。如M大学近年来设置的对外汉语、英语(商务)等专业,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重组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近年来这两个专业的平均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了86.79%和88.24%,印证了高校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

4. 高校可以试行大类招生,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12]。传统的专业招生模式由于学生对专业设置不了解,入学后如果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所想差距较大,容易动摇专业思想,最终影响专业对口率。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减少高校对人才需求预测的时间,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学科齐全、教师素质高,招生改革应主要在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中进行,不能所有高校一哄而上,一概而论。

5. 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引入专业对口考核指标。以往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估,核心内容就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很少关注专业对口就业情况。单纯的以就业率为导向的检查评估,必然会导致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僵化。大学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投资,国家、社会为培养一名大学生,为之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如果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单纯以就业率为指标,应把注意力转移到逐步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上来。通过改进就业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学校理性看待就业率,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引导学生实现学有所用、专业对口。

6. 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就业指导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提供就业实习,传授求职技巧,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个人性格分析、职业方向定位及咨询服务等内容,它必须通过长期的、个性化的指导和实践才能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就业指导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让学生做到一年级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二年级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了解市场需求,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职业素质;四年级提升面试技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13]。高校可通过问卷调查、职业兴趣测评、专题培训讲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做法,让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学时就开始,与四年学习生活同步,才能让学生做到游刃有余、有条不紊。

7.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从2008年的1%上升至2010年的1.5%[10]。高校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引导,建立健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工作机制,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培训课程、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创业者协会等措施,形成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格局。如M大学长期重视学生创业教育,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精心组织优秀项目参加省赛和国赛,在历届省赛和国赛中的成绩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学校积极开设KAB课程(Know About Business,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不少参训同学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启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1+1”行动计划,开办大学生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成立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服务站;大力扶持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社团,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等。这些措施有力地营造了服务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大学生创业的典型,开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8. 改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以师范类毕业生为例,随着我国入学适龄儿童人数的逐步下降,我国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范类学生的总体需求量已经趋近饱和。但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教育系统不仅面临着师资匮乏的情况,还面临着优质师资不断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的境地。因此,毕业生应当转变观念,选择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当然,我们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同时,也建议国家能够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使得我们的基层岗位能够留得住人;重视基层人才的选拔培养,使得我们的基层岗位能够发展人。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EB/OL].[201208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

[2]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0826].http://www.gov.cn.

[3] 贺 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8791.

[4] 福建省公务员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EB/OL].[20120826].http://www.fjrs.gov.cn.

[5] 教育部.各级普通学校生师比[EB/OL].[20120826].http://www.moe.edu.cn.

[6]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EB/OL].[20120826].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

[7] 腾讯教育.《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EB/OL].[20120826].http://edu.qq.com/a/20110609/000095_2.htm.

[8] 姚若松,苗群鹰,罗青芳.当代广州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基于前后10年的对比[J].教师博览,2009(11):272273.

[9] 邱晓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仍在制造业[EB/OL].[20120826].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208/16/content_527633.htm.

[10] 麦可思.2011大学生就业蓝皮书[EB/OL].[20120826].http://www.mycos.com.cn.

[11] Princeton University.Facts & Figures[EB/OL].[20120826].http://www.princeton.edu/main/about/facts/.

[12]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7:214.

[13] 肖 情,吕社钦.浅谈高校毕业生不对口就业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2011(1):12.

(责任编辑 赵文青)

An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irst Employment and

Specialty-Job Match: Taking the Case of

a University in Fujian Province

HONG Wen-jian1,2

(1.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2.Security Department,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Key words: graduates’ employment; initial employment rate; specialty-job match

作者:洪文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发展论文 篇3:

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课题项目: 该文为湖南商学院校级重点教研教改课题“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校企政共建与国际交流平台构建研究”[课题编号:校教字〔2012〕10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罗双临(1963—),女,教授,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逐步完善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课程国际化为关键点开展教研教改和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开放;协同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探索还停留在浅层次。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确立了“培养适应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放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构建了“基础性、国际性、实用性、人文性”相结合的开放型、应用型教学的课程体系,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入,改革还停留在浅层次,尤其是在开拓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步履艰难,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

(2)校企政共建课程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体系中选择了几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与企业、政府共建,但受到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要请到有教学能力并有时间保障的企业高管、政府领导来讲授专业课程,面临诸多困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把课堂授课变成讲座。学校更没有条件聘请国外高校的专业教师来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

(3)教学改革的持续性动力不足。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队伍,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师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都在向科研倾斜,导致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明显不足,缺乏持续的教学改革动力。

2 新趋势下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一是我国提出了加快向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教育发展战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二是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对外贸易领域提出了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外贸转型的战略,外贸发展的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三是湖南商学院于2013年获得了三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新趋势下应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贯彻和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理念,紧紧围绕我国和区域经济社会深化开放和转型的需要,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契机,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为基础,以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动力,创新和完善国际化、应用型的开放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彰显特色。

3 构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继续完善“基础性、国际性、实用性、人文性”四大特色的开放型、应用型课程体系,合理设计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方向的课程群,进一步研讨校企政共建、国内外校际共建、双语课程模块有效实施的条件。二是完善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从商能力为核心的打通第一、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新的国际商务模拟实习项目,建立新的实习基地。

(2)逐步完善校内外、国内外互通的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①设立教育教改实验班,旨在建立课程国际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校企政联合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②拓展办学空间,实施教育教学的开放合作和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整合,完善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合作机制。一是建立以行业、企业、政府为依托的多种形式的校企政合作模式。二是探索高校之间某些课程学分互换、素质拓展合作、申请“985”高校公开课自学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三是积极探索和完善与国外高校长期的国际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机制。

(3)以课程国际化为关键点开展教研教改和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对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与实践,建立评价课程国际化的基本指标体系。二是对课程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教学保障机制进行探讨,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进行创新,尤其是鼓励青年教师加大对教学及其改革的精力投入。

参考文献:

[1 ] 罗双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J ]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6):45—47.

[2 ] 邱伟芬.财经类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 [ J ] .高等教育研究,2009(3):92—95.

作者:罗双临 

上一篇:烟草科长任职工作总结下一篇:结对认亲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