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考试复习材料(共6篇)
:指一国的企业或个人为了赢利的目的通过新建或并购的方式将有形或无形资产投放到海外设立企业的行为。是以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
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时所面对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它既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科技方面的。投资环境是各种条件和因素的一个综合体。
跨国公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外的业绩达到一定比例,有一个同意的中央决策体系和全球战略目标,遍布全球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相应责任的企业。
投资基金: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是一种利益共享、风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
现代专利:专利法的规定,根据发明人的申指专利主管机关依照请,经审查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授予发明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其发明所享有的一种独占实施权。包括:独占的实施权;受法律保护的创造权;专利文献。特点: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实施性。
商标:明自己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与指生产者或经营者用以标其他人生产或经营的同一商品有所区别的标记,商标可以用文字、图形、字母、线条、数字或颜色单独组成,可以是由上述几种形式结合在一起组成。商标权:指一国的商标主管部门
根据商标申请人的申请,经核准后,授予商标申请人的一种商标专用权。包括: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特征: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知识产权:称智力成果权,是指
对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是特定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特点:无形性,专有性,时间与地域的有限性,可复制性。
专有技术:业技术的制造方法和知识。特征:指有关使用和运用工保密性;经济性;可传授性;历史性。国际工程承包
指一国的承包商,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原材料和许可权等,承揽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或私人企业即业主的工程项目,并按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所规定的价格、支付方式收取各项成本费及应得利润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国际劳务合作
称劳务或劳动力输出,它是指一国的各类技术和普通劳务,到另一国为另一国的政府机构、企业或个人提供各种生产性或服务性劳务服务,获取应得报酬的活动。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不转让所有权的条件下,把设备、物资、商品财产等出租给承租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承租人按租赁契约的规定,分期付给出租人一定租金的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经济活动。
许可贸易方之间签订的允许接受方对提供:技术的提供方与接受方所拥有的技术,享有使用权及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权。补偿贸易一国企业从国外厂商那
里进口技术和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的价款,分期偿还给外商提供的技术和设备的价款。直接补偿;用其他产品补偿;以进口的技术和设备产出的产品所获取的收入补偿;以提供劳务的形式补偿;混合补偿。
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承包,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教师国际工程合作,国际发展援助,国际直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其他方式。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1各国 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表现在各国间资本要素的差异,各国间劳动力要素的差异,各国间技术要素的差异,各国间在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差异。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合理配2各国间经济置资源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之间产生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从各国经济结构角度分析,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对于要素需求和要素供给在种类、质量和数量上的不一致,造成价格差异,促进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府的干预。各国政府通过行政手3各国政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国际协调手段,采取鼓励性干预措施促进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投资基金的特点:专家理财,相当于聘请一位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投资决策和运作。风险较小,进行组合投资,大大降低投资风险。管理和运作法制化,各国都颁布了有关投资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法规,对投资基金的设立、管理和运作做了严格的限定,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选择性强,适合各类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种类众多并涉及一切投资领域。交易成本低,基金公司在不断降低其所收取的管理费和购买手续费,很多国家的投资基金的买卖免交印花税。证券投资的特征:1投资的收益性,证券持有者可以凭此获得债息、股息、红利和溢价收益。2投资行为的风险性,其风险主要来自经营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风险。3价格的波动性,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的交易价格与票面值或发行价格相偏离。4流通中的变现性,指是证券的让渡性和可兑换性。投资者的广泛性,证券的投资者既可以是政府和企业,可以是个人。国际租赁:指分局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活动。赁、杠杆租赁、售后回租租赁、方式:融资租赁、经营租维修租赁、综合租赁。
现代租赁的特征: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并以融资为现代租赁时一主要目的的经济活动;承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一笔租赁业务往往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同,并涉及三方或更多的当事人;承租人有选择设备和设备供应商的权利。
国际工程承包方式:1总包,承包商对业主(发包人)负全部责任,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承包方式。2单独承包,适用于规模较小,技术要求较低的工程项目。包,各分包商对业主负责。43二包,分二包商不与业主发生关系只对总包商或分包商负责,但总包商或分包商选择的二包必须征得业主的同意。5联合承包,各承包商共同对业主负责,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6合作承包,按协议共同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外则由中标的那家承包商与业主进行协调。
技术转让费的支付方式:1总付,双方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时,确定一个总价格,然后受让方一次性或分期支付,会使卖方丧失因利润增加而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2提成支付,不确定技术总价格,规定在一定偿付期限内按一定的比例提取技术转让费,可以按销售额、利润或产量提成。3入门费加提成费,技术的受让方按协议规定,先向技术的提供方支付一笔款项,即入门费,然后再转让的技术投产以后按提成支付,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支付方式。
技术价格的决定因素: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本,研发成本高的技术其价格便较高,否则较低;技术的市场需求;技术的成熟程度;技术的生命周期;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价格较低,分期付款价格较高;谈判的策略与技巧也直接影响着技术的价格。合同的种类:按价格的构成和价
格的确定方法来划分,合同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按承包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施工合同、设备的供应与安装合同、工程咨询合同、工程服务合同、交钥匙合同、交产品合同、BOT合同。按承包方式划分,可分为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二包合同。总价合同其价格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承包商风险大。单价合同中所确定的单价既可以固定不变也可随机调整,其主要取决于合同的规定。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商的风险很小,承包商比较注重质量、成本和工期,用途广。交钥匙合同承包商的风险较大但收益较高,同时可以保证业主得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BOT合同,即建设-经营-转让,承包商将工程项目建成后,继续经营该项目一段时间才转让给业主,多用于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使用范围广,尤其适合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BOOT合同,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合同,的私有化程度,建设-拥有BOOT-运营。中等的私有BOT很低化,BOO最高级别的私有化。国际租赁的作用:生产成本,很多国家对租赁设备降低了企业的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措施,如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增加了利用外资的数量;加快了设备的引进速度,设备的引进一般有租赁公司包办,大大节省了设备的引进时间;避免了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加强了设备的有效利用;减少了投资风险,租赁融资的风险小于贷款风险;促进了销售,以租赁方式购买设备比贷款购买便宜,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实际上是增加了销售量。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1市场导向型动机:巩固、扩大和开辟市场。2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材料和各种生产要素,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4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是为了分散和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5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是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跨国公司的法律组织形式: 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和联络办事处。母公司是独立法人;分公司是母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无独立性,不是法人,母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子公司有母公司控制,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的企业机构;联络办事处不构成企业,不是独立法人,不能直接在东道国开展业务。国际证券投资的发展趋势:交易国际化,证券投资基金化,证券证券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直接投资,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证券资本在不断增加。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家的当事人之间按一般商业条件(指不同国进行的技术跨越国境的转让或许可行为)发达国家在国际技术生产上占有统治地位;软件技术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生产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间的竞争。国际租赁方式:融资租赁、经济
租赁、杠杆租赁、售后回租租赁、维修租赁和综合租赁。融资租赁特征有至少涉及三方当
事人,全额清偿,租期较长,不可解约性,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经营租赁(也称服务性或操作性租赁)特征有中途可以解约,租期较短,不完全支付,租金较高。杠杆租赁涉及至少三方当事人,贷款人对出租人无追索权,实际上是一种举债经营。售后回租的租赁物多为使用过的旧设备。维修租赁时介于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之间的,租金高于融资租赁但一般低于经营租赁,适用飞机火车等技术较复杂的运输工具。综合租赁时一种租赁与贸易相结合的租赁方式。
许可证贸易的种类:(指技术的提供方与接受方之间签订的,允许接受方对提供方所拥有的技术,享有使用权及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许可,普通许可允许在一个地域。按授权的范围分为,普通内包括专利权人本身在内的多家企业同时实施一项专利。排他许可,也称全权许可,许可人方虽然在该领域内仍享有技术和商标的使用权、专利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但不得将上诉权利转让给该地区的第三者使用。独占许可,许可方不仅不能再该领域内将上诉权利转让给第三者,就连许可方自己也丧失了上述权利。分许可,亦称可转售许可,被许可方可以将所得到的上诉权利转让给其他人使用。交叉许可,也称互换许可,既可以是普通许可,也可以是排他许可或独占许可。按交易的标的分,专利许可,指将在某些国家获准的专利使用权许可他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专有技术许可,指专有技术的所有人在受让方承担技术保密义务的前提下,将专有技术有偿转让给他人使用。商标许可,指商标所有者授予受让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其商标的权利。综合许可,技术的所有者把专利、专有技术和商标的使用权结合起来转让给他人使用。
招标:指由发包人就拟建工程项目的内容、要求和预选投标人的资格等提出条件,通过公开或非公开的方式邀请招标人根据上述条件提出报价,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等。方式:竞争性招标(公开招标、国际限制性招标、两端招标)股票种类;非竞争性招标:普通股(收益的分享(谈判招标)权、剩余资产的分配权、决策权、新股认购权)和优先股(公司盈利分配的优先权、索债优先权)、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国际劳务合作的作用
1.对劳务输出国的作用国际劳务合作对劳务输出国 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外汇收入,很多国家通过劳务出口和工程承包获取了可观的外汇收入,尤其是一些人口密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中的有些国家外汇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国际劳务合作;二是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有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而且工业落后,其国内根本无法安置过剩的劳动力,劳务输出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三是学到并掌握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外派的劳务人员在国外提供劳动服务的同时,也掌握并带回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四是扩大了商品出口,劳务输出国在外派劳务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也将本国的原材料、设备和技术等出售给了输入国;五是增加了提高了输出国劳动服务者个人的收入,劳务的提供者到国外从事劳动服务不仅获得了收入,而且其收入一般高于国内,进而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劳务输出有时也会国内造成通货膨胀,技术人员外流,国家限制出口的技术泄露,新的传染病的流人等负面影响。
2.对劳务输入国的作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弥补 对劳务输入国的作用一般表了国内劳动力不足或某些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有些国家工业较发达或发包项目较多但人力又不足,而有些国家虽不缺劳动力,但其本国人又不愿从事某些脏、累、有污染、收益低的工作,输入外籍劳动力便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途径题,有些国家技术落后,劳动力;第二,解决技术难素质较差,无法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技术劳务可以帮助解决很多国内技术难题,进而还可起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或;第三,降低产获取高额利润,雇佣外籍劳务一般不受本国最低工资水平的限制,即工资可低于本国劳动力的工资,从而使产品成本下降,达到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或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劳务输入也会导致民族纠纷,犯罪率上升,新的传染病的传人等不利影响。
3.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作用
一、把握核心知识点,由点到面进行记忆
首先以两部教材为例:从初级《经济法基础》教材目录中可以发现,该教材主要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主,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之一——社会分配(如流转税类、所得税类等)。而从中级《经济法》的目录中不难发现,该教材主要涉及:市场主体(如公司法、相关企业法律制度等)、市场运行(如破产法、票据法、合同法等)和宏观调控(如证券法、相关财政法律制度等),即经济法的其余三个调整对象。由此可知,初、中级经济法教材的整体内容是由“调整对象”这一知识点贯穿始终的。
其次以市场主体为例:初步阅读教材后,不难发现市场主体的内容其实是描述一个市场主体从开始准备设立到运行终止的过程,即“主体经营历程”是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进一步阅读相关内容并进行思考后可以了解,每个“主体经营历程”基本都涉及市场主体的概念、设立条件和程序、组织机构、生产经营管理、变更和终止、清算以及法律责任等基础知识点。每个基础知识点都会再次细分为一定的知识点(例如“公司的组织机构”又会细分出“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等几个知识点)再对基础知识点中细分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记忆,这样即可完成对市场主体的记忆。同样对于经济法的其他内容也都可以进行由点到面的记忆。
二、归纳记忆
(一)符号归纳
中级《经济法》教材第151页有关“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文字表述为“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之间应当保持适当、合理的比例。现行有关规定如下:(1)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万(含3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2)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含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3)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含3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4)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
对于上述复杂的表述内容,可以用比较方便的字母来归纳记忆:设“投资总额”为“T”,“注册资本”为“Z”,货币单位均为“万美元”(在记忆时可以省略)。四个比值可以统一换算成分母为“30”的数值,分子则不断递减,即21/30,15/30,12/30和10/30。并且此处归纳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有着密切的联系。(1)当T≤300时,Z≥21/30T(即7/10T);(2)当300
初级《经济法基础》教材中有关“土地增值税”税率的表述为“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1)增值额为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2)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3)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4)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计算方法也是用很多文字表述的,此处不再引用。比较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而言,土地增值税的税率显得内容比较繁杂,因为涉及到“超率”这个概念,会让考生有些难以理解。笔者将用符号代替相关的文字,如设收入为S,设计税比率为J,设增值额为Z,设扣除金额为K,设税率为L,设速算扣除系数为X,设应纳土地增值税为Y,以方便理解记忆和进行计算。字母之间的关系为:(1)Z=S-K(即:增值额=收入-扣除金额);(2)J=Z/K(即:计税比率=增值额/扣除金额),此处Z/K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再与50%、100%和200%相比较,属于超过百分之几、未超过百分之几的情况,所以叫“超率”;(3)Y=Z×L-K×X(即:应纳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税率-扣除额×速算扣除系数)。如表1所示。
[例1]某房地产企业销售商品房取得销售收入8000万元,扣除项目合计3000万元,计算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
计算时可将本题已告知的内容用符号表示。即:
∵S=8000(万元),K=5000(万元)
∴Z=S-K=8000-5000=3000(万元)
J=Z/K=3000/5000=60%(即50%
Y=Z×L-K×X=3000×40%-5000×5%=950(万元)
(二)图示归纳
中级《经济法》教材第250页有关“上市公司收购的权益披露”中“一致行动人”的12种情形的文字表述为“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投资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致行动人:(1)投资者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2)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3)投资者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同时在另一个投资者担任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4)投资者参股另一投资者,可以对参股公司的重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5)银行以外的其他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为投资者取得相关股份提供融资安排;(6)投资者之间存在合伙、合作、联营等其他经济利益关系;(7)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8)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9)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和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10)在上市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前项所述亲属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或者与其自己或者其前项所述亲属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11)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与其所控制或者委托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持有本公司股份;(12)投资者之间具有其他关联关系。”
以上繁琐而难理解的内容中,第(5)、(12)项通过文字理解记忆,剩余十项均可通过图示的关系来理解记忆。本文仅就其中几项进行图解。
第(3)项图示为:
(三)关键数字归纳
中级《经济法》教材第148~149页有关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反垄断审查”情形的文字表述为“(1)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2)1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累计超过10个;(3)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20%;(4)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记忆时可以将其中重要的数字单独提出来进行排列,不难发现每个数字间都相差“5”。该段文字可根据四个重要的数字顺序串连简化记忆为:并购的对象10个;自身的资金(营业额)15亿;市场占有率20%;并购后占有率达到25%。
三、比较记忆
凡涉及与土地有关税收的计算题,考生往往无法确定究竟应该由谁缴纳何种税款。初级《经济法基础》第六章中与“土地”有关的税目主要包括:“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笔者针对每个税目各自的特点,主要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从而进一步明确相关的内容,以便短时间内准确判断纳税主体并计算应缴税金。具体如表2所示。
一.选择题
1.2.3.4.5.6.7.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国际贸易最早产生于(奴隶社会)。
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前国际分工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在今天,部门间贸易在(欧盟)国家间占主导地位。
(偏好相似性理论)认为国家间的收入相似性越大,贸易可能性越高。(俄林)分析表明国家资源结构越不同,贸易可能性越大。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措施是(关税)。
强调贸易保护有助于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是(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目前我国海关税则目录采用的是(商品分类协调编码制度)。
如果高新标准偏向于或者有利于国内产品,则其(通过率高于国外产品的通过率)。在货币实际购买力的研究中常用汇率是(实际汇率)。
英镑的年利率是9%,美元的年利率是9%,假如一家美国公司投资英镑1年,为等合利率平价,英镑相对于美元贬值(14%)。
当一国货币贬值时,会引起该国的外汇设备(数量减少)。
(内部化理论)在跨国公司理论中具有相当于“通论”的理论地位。(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全部规则体系的基础。
关税保护原则要求各成员方在(互惠)基础上通过多边谈判判减关税。
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和趋势是(服务贸易)发展速度高,在国际贸易中比重不断加大。技术贸易过程中,正确的是(只转移使用权,不转移所有权)。下列商品适合在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是(大豆)。影响国际分工的首要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关于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只有在转口贸易中,贸易的所有权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期末复习
9.任何贸易政策均是对完全和充分自己贸易状态的一种扭曲。(√)10.关税有效保护率反映的是产品总价值得到的保护程度。(×)11.生产力水平是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
12.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13.据专用要素理论,贸易会使专用于出口部门的要素利益受损。(×)14.赫克歇斯-俄林理论,稀缺要素所有者会因贸易收益获益。(×)15.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规模经济一定存在。(×)16.外部经济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理论基础。(√)
17.实行从价征收关税,当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其保护程度越高。(×)18.普惠制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一样,都具有互惠性。(×)三.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矿产,而且也包括社会积累的资源,如技术资本。依据要是禀赋的多禀(如劳动与土地资源的总供给量),我们可以将国家区分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和资源贫乏的国家。
2.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 Paradox)--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借助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比值发现的一个理论悖论,即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该悖论说明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3.需求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创立的旨在解释传统贸易理论同现代贸易实践之间矛盾的理论,林德尔在1961年发表的《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一书中提出,国家间或地区间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它们的需求相似性,因此也决定这些经济体间相互的部门间贸易与部门内部贸易的高度集中性,由于发达国家单位资本收入率相似,因此,它们的需求偏好与需求结构越接近,进行制成品贸易的可能性越高,又由于同种制成品存在着广泛的品质差异性,故它们之间的贸易又多表现为部门内贸易—同种商品的互相出口与进口。
4.贸易乘数理论:贸易乘数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该理论将贸易看成是解决经济萧条、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从贸易角度来看,政府可以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来增加净出口,提高有效需求。正如投资或消费的增加将会带来产出更多增加一样,进口的增加将导致产出减少,其减少的规模要成倍于增加的进口;同时,出口的增加将导致产出增加,其增加的规模将成倍于增加的出口。因此,在贸易乘数理论看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是克服经济萧条,降低失业率的手段。
5.乌拉圭回合:指关贸总协定
国际经济与贸易期末复习
地资源的总供给量),我们可以将国家区分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和资源贫乏的国家。
8.贫困化增长:这是由巴格瓦蒂(JBhagwati,1958)于年提出的著名观点。该理论指出,对于一个出口导向的国家而言,在其出口产品国际需求的价格弹性不高(),并且进口需求并没有出现显著增加的条件下,其充裕要素的大幅增加所导致的出口供给大幅增加,将会带来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导致国民福利水平的下降。
9.融资性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资本性租赁,是在租赁业务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是党企业需要某项外国投资时,采用较长期租赁设备机器的融资方式来代替一次性大笔融资购买设备,从而达到融通资金和改善财务状况的目的,是一种采用融物形式的不可撤销的完全付清的中长期融资方式,具有浓厚的金融业务色彩。
10.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对16-18世纪出现在欧洲的一种经济思想的统称。其中,该思想揭示了贸易保护的必要性,是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一个国家的财富由其拥有的贵金属代表,拥有的贵金属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有。重商主义将贸易盈余作为获取贵金属、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
四、简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由其拥有的贵金属代表,拥有的贵金属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有。由于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一种零和博弈,即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对于国际贸易,贸易盈余是贸易所得,而贸易赤字为贸易所失,因此重商主义主张贸易要实现盈余。在当时的金属本位币制度下,贸易盈余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这将有助于缓解货币缺口。
通常将重商主义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指从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思想,又称重金主义,它着眼于利用流通领域的措施来从国际贸易中积累货币,体现为少买多卖来保证贸易顺差和严禁货币输出。晚期重商主义历时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下半叶,又称重工主义,它将重心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主张发展工场手工业来扩大出口,实现贸易顺差。具体体现为通过政府对出口企业的扶植来促进出口和在贸易顺差的前提下才允许货币输出。2.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哪些结构特征?
答:
国际经济与贸易期末复习
贸易政策来增加净出口,提高有效需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期末复习
完成,而要经过多次才能完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党的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5)、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立国之本)
(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0)、“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1)、“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2)、“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13)、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4)、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义务: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②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③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④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⑤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⑥切实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⑦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⑧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铤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
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全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 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15)、入党誓词和宣誓仪式。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党章指出,党员在什么情况下被认为是自行脱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在权利和义务上有什么区别?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从严治党的方针: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党的纪律,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徽党旗。党徽: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党旗: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和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党的领导机关: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党的建设基本要求(四点):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爱国统一战线组成: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3、十七大报告部分
党的十七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四个尊重”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一是要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二是要从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三是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七大措施:
1、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5、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
6、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7、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
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与时俱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容:要在本世纪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建设的新的总体布局: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内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我们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解决好“三农”问题举措: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村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4、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部分
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如何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
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选拔任用干部标准?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如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适当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集成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三)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四)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五)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二、1、为什么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保证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2、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决定》中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及要求?意义: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广泛性。有利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人民的坚强团结。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三)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四)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五)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6、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是指党的建立和发展、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为民,是指取得执政地位的党的建设和巩固,执政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就是运用手中的政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的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结晶。
(三)1、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党员应如何履行党员义务?
2、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突出问题?
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
结合的产物。
2.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先进份子组成,是工人阶级有最先进觉悟的阶层。
3.中国共产党由先进理论武装起来。
4.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5.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两者是统一的。
2.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执政党建设的必然要
求。
3.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现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领导地位确立,是由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
2.领导地位确立,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确定的,是历史的必然和
人民的选择。
3.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三个代表具体内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三个代表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中
国的新要求。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 完
善和发展的强大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小课本61页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小课本50页 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马列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2.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第一理
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实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列主义
4.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列主义第三大理论成果,是当代的马列主义 5.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四个服从)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民主集中制的意义
1.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使党组织成为统一有机整体
2.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保证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从而实现党的正确领导
3.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党内的各种关系,巩固
党的团结和统一 党的纪律(三个必须)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结束.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两个务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的重要性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现阶段党的最低纲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具进、求真务实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
基本纲领:
主要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基本经验:10结合(小课本127页)
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没有表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它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下,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前提条件.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2.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问题。准确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以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
位。
2.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3.坚持拒腐防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的条件
起码条件(申请入党的条件):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素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普通的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8项义务和权利是共产党员的具体要求
共产党员的义务(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党员享有下列权利:党章规定的党员应该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做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义务和权利的关系
1.无论履行义务或行使权利,目的都是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尽快实现共产主义。
2.党员在党章规定的义务和权利面前都是平等的一员。
3.党员的义务、权利是辩证的关系。
4.党章对义务和权利的规定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一、判断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A、必修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 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
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五、分析说明题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二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2007年盐城市教师职称晋升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
三 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刑·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五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
六 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七(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 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八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四、历年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
1、目前正在进行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六课程改革。()
2、我国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四级课程管理。()
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4、学生自主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
5、我国新“课程标准”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注重的是精英教育。()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形式。
()
7、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迁移。()
8、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心理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9、研究性学习是优秀学生从事的科技类活动课程。
二、选择题:
1、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为重点().(1)创造能力(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1)(2)B.(2)(4)C.(1)(3)D.(3)(4)
2、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教育家提倡并恪守的信条。()A.叶圣陶 B.徐特立 C.鲁迅 D.陶行知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尊重需要C.求知与审美需要D. 自我实现需要
5、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 能力较强。()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2007年教师职称晋升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赫尔巴特、卢梭、洛克、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课程、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外部分组、内部分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九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认知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常规管理、目标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和教科书。9.学习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现实 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类是。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7.分组教学是为了客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育学》模拟试卷《教育学》模拟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l、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教育的生源起源说、、。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4、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6、1 9 0 2年通过的“ ”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 ”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9、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家长会、。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 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十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A. 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班斯基 C、布鲁纳 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 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教育学》第一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l B 2 C 3 B 4 D 5 D 6 A 7 B 8 D 9 C 1O 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教育学》试卷(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 5分)l、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阶段、阶段和 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 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 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和。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 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7、1 9 0 2年通过了“ 学制”,它基本是参照 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 ”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和 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 的骨干作用和抓好 的转化工作。1l、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 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十一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 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第二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
2、教学活动
3、布鲁纳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9、实用性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10、优秀生、差生
11、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选择1 AC 2 B 3ABCD 4ABCD 5A 6 C 7 C 8A 9AB 1 0 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教育学》试卷(第三套)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 5分)
1、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和。
2、咨询的主要方法有:1);2);3)。
3、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 年,称为 学制。
4、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和。
5、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和。
6、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第二次,第三次。
7、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的,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
8、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和 等三方面的工作。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 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和。
10、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 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特殊认识过程 C 发展不均衡性D 个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十二 A 谈话法 B 复习课 C 单一课 D 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孔子苏格拉底 B 孔子亚里斯多德 C 孟子柏拉图 D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8、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A 审美教育 B 五讲四美教育 C 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9、“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 说的。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蔡元培 D 王国维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 0分)
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教育学》第三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2、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3、1 9 0
2、壬寅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6、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青春期(1 4、5岁)
7、核心、纽带、具体执行者
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9、核心、出发点、归宿
10、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 l B 2 C 3AD 4 CD 5A 6 C 7A 8A 9 B i O 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错。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正确。
4、错。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 “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职称晋升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资料之一:问答题及答题要点 问答题及答题要点: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十三(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 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十四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规类试题(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
十五 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C)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D)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B)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
十六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三、简答题(共6小题,1-4小题各3分,5-6小题各4分,计20分)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3.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四、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⑶违法主体是谁?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要点:(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3)李某及个体户。(4)《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十七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论述题(共1小题,计10分)请结合对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的学习,谈谈你对建设“平安校园”的认识和建议。
2006年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使全市广大中小学教师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我局在前一时期推荐100本书(具体书目见《盐城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的基础上,再次精选10部著作作为2006年教师阅读书目,并作为市局组织的有关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晋升职称,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比等)的参考书目。希各地加强对教师读书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努力提高广大教师读书学习活动的效益。
盐城市教育局
附:2006年教师基础理论考试书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
2、《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肖川 著
岳麓书社 2003年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陶行知教育名篇》
方明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
5、《有效教学方法》
[美]鲍士奇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6、《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 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
7、《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 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8、《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十八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
陈为王从、李志成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0、《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国际经济合作考试复习材料】推荐阅读: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指导案例分析答案09-24
国际经济动态07-12
国际经济合作练习题09-12
国际经济法考题07-24
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术语练习题05-25
国际经济学实验心得07-21
国际经济法教案大纲07-23
如何学习国际经济法10-08
国际经济学完美总结10-20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