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目标研究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会计目标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会计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根本要求。在会计目标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个重要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本文以会计所处的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并且论述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环境会计目标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会计目标研究论文 篇1:

企业环境会计目标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会计目标是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本文拟对环境会计的目标问题谈些认识。

[关键词] 环境 会计目标 环境信息

相对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环境会计的提出、发展比较晚,理论研究急需加强,环境会计实务更需要总结、提高。目前,环境会计研究空前繁荣,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环境会计研究中尚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忽略了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尚未取得一致,势必影响研究的深入。和其他理论一样,环境会计理论也是一种关于环境会计原理、方法及其运用的知识体系,具有特定的结构与内容。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环境会计实务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因此,环境会计理论应当是环境会计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它不仅为深化环境会计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可以恰当地解释环境会计实务,指导环境会计实务的发展。

一、环境会计目标的决定因素

在对企业环境会计目标研究之前,首先应当明确企业环境会计是服务于企业环境管理和相关的社会利益主体,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影响、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取得环境保护效果的共同需要,因此要结合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业绩报告来研究企业环境会计目标。目前,国际、国内企业对环境保护工作所采用的对外报告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这也会导致企业环境会计目标外在表现的不同。

在单独编制企业环境报告的模式下,一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也会编入环境报告之中,作为环境保护工作效果的内容予以披露。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可能仅仅披露企业环境管理的相关财务数据,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费用、环境保护损益等财务信息。在独立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模式下,一般会将企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纳入环境会计报告当中,可能包括企业的环境保护方针、主要环境问题、企业环境目标、企业采取的主要环境程序、产品与服务引起的环境问题、环境诉讼事项、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和资本投资活动、环境修复活动、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费用、环境保护损益等财务信息。

在企业统一对外报告(如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模式下,一般也会包括上述内容,但会将企业的环境管理及其影响的非财务信息和与其相关的财务信息分开,在不同的报告位置予以报告,其详细程度可能不如前两种模式那样详尽。

二、环境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

在环境会计实践中,客观地决定其具体内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二是会计内在的本质属性。

1.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决定环境会计目标的首要因素。离开这一点,会计就没有提供环境信息的必要,即使提供出来,也是一种无用的会计信息。从我国环境管理实践看,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1)对外提供企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信息。对外提供环境财务信息是指向企业外部关注企业环境问题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以利于他们对企业环境问题做出恰当反映的环境财务信息,使他们可以结合企业披露的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取得的环境保护效果等非财务环境信息,对企业的环境问题做出适当的决策。环境财务信息的外部需求者主要包括投资人、金融机构、供应商、顾客、社会管理机构(政府及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社会公众(社区、居民及其他机构和个人)、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等。

在上述外部环境信息使用者中,企业尤其要直面政府及其环境保护机关,他们对企业环境方面的影响最为直接且具有决定权,企业必须向政府的环保机关报送企业环境报告,并且接受环保机关的检查和监督,努力使自己的环保政策、活动及其效果得到环保机关的认可,否则就有可能受到停业治理、关闭部分生产经营活动、罚款甚至完全停止经营等处罚。企业提供的环境报告(包括环境会计报告)是环保机关进行评估和检查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环境信息。

(2)对内提供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的财务信息,支持企业高效率、高效益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企业内部环境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管理当局(董事会、经理)、企业环境保护机构、职工及工会组织等。首先,企业管理当局是企业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人,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受管理当局的环境意识、环境反应、环境经历、环境后果和他们对企业环境影响及环境改善绩效、财务绩效认识的综合影响。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管理当局的环境对策选择主要受环境影响后果和实施环境保护项目绩效的支配,这本身无可厚非,只要其选择符合社会规范。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为环境付费的行动方案,包括支付排污费、排污罚款以及损害企业社会形象、市场客户选择的风险。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和选择,都要基于真实、准确和及时的企业环境信息,包括环境会计核算信息作为决策和选择的合理根据。其次,企业环境保护机构是企业环境保护的只能部门,具体负责提出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执行环保项目实施、开展企业环境评估、提出环保对策、对外保持与政府环境保护机关的联系。他们主要是环境保护业务和技术管理的执行机构,但对其选择和实施环保项目或行动的经济效果的评估是他们不擅长的。企业要取得环境保护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成就,必须通过环境会计提供的环境财务信息对自身的行动进行合理评价,才能保证环保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效果。最后,随着企业职工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自身健康、发展的考虑,他们也十分关心的环境问题,以便了解自身工作的自然状态和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并要求企业改善不利的工作环境,进而关注企业环境问题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达到环保工作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状态,以保护自己在企业中的经济利益。

2.会计内在的本质属性

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础性目标就是为会计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环境会计也是一样,也必须把环境财务事项的核算作为基础,合理分类、归集环境财务事项,并按环境会计的要求,得出能够反映企业环境活动实际情况、环境保护的经济效果及相关资金运动状况的真实结果。

无论是编制和提供环境会计报告,还是开展企业环境事项的管理与控制,都必须以准确、及时、客观的环境会计核算为基础。企业对外提供或披露环境信息(包括环境财务信息或其他环境经济信息),都必须通过环境会计系统,对发生的环境财务事项进行记录、分类归集、按期结算汇总,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环境保护情况及其相关的财务业绩状况,否则环境会计报告(或环境报告中的环境财务资料)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失去基础;企业实施环境控制和管理、开展污染治理与预防工作,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经济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环境保护资金的运作,这也需要企业环境会计系统提供环境管理过程及结果的财务信息,以有效提高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科学核算企业环境保护方面引发的财务事项,合理反映和控制环境支出,这一目标虽然不是作为环境会计终极目标而存在,但它是实现其他终极目标的过度桥梁,是环境会计目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陈 亮

环境会计目标研究论文 篇2:

会计环境视角下会计目标定位的研究

【摘要】会计目标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会计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根本要求。在会计目标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个重要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本文以会计所处的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并且论述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关键词】会计目标 会计环境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一、引言

会计目标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会计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根本要求。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中,会计目标显然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差异。本文主要以会计环境为切入点,论述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影响而做的定位以及我国会计目标体系的构建。

二、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

(一)会计目标的定义和分类

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会计工作所应达到的效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的环境下,会计目标有所差别,但基本上围绕着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怎样提供信息等等问题展开。

在会计目标的研究中,有两个代表性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以受托者负有向委托者陈述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会计信息质量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认现实中发生的会计事项。受托者接受委托管理企业,应该追求资本的增值,为委托者带来收益。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利于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它主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并且信息应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应该综合考虑各种报表的情况。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决策有用观确立的基础。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会计与环境紧密相连,它的发展受到环境的直接影响。在一定环境下,应该达到既定的目的,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会计目标与它生存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

1.经济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会计目标的定位。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但出现了两权分离,有明确的委托关系,资本的提供者与资本的管理者有直接的接触,他们的对位关系非常的清晰,受托者的责任义务非常明确,必须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值与增值。这种体系依存于受托与委托关系的单一,资本的投资、筹资渠道不是特别的发达,不具有多样性。在这种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经济环境下,委托关系并没有借助资本市场来建立,而是双方直接的接触来构建。如果受托者没有恰当的履行责任或者给委托者的资本造成损失,所有者将会寻找新的替代者。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将成为资源分配的主要角色。虽然还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是所处的经济环境已是大有不同。为了经济的更快发展,资源必须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资金的来源具有了多样性。从而,资本的提供者与经营者并不是单一的直接接触,而是建立于发达的资本市场,由于资本市场的进入,双方的委托受托关系并不是那么清晰。投资者的投资对象在增多,为了让投资者做出更有利的决策,选择更合适的投资对象,会计信息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投资对象的增多,资本的所有者并不是简单的检查管理者责任的履行情况,而是注重所有可供选择投资对象的收益水平,对此进行比较,选择对他们来说最有利的资本使用者。与决策有用观不同的是,如果资本的所有者对使用者产生了不满,并不是更换管理者,而是转而选择更有利的资本增值機会。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兴旺,会计目标逐步定位于决策有用观。无论是哪种观点,它们都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资本市场初级阶段,受托责任观符合实际情况,在资本市场发达阶段,决策有用观更加合适。

2.政治和法律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政治体制对会计目标有具体的要求。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下,会计被应用于经济管理,因此政府规定的会计任务就是企业会计的目标,会计本身并不需要自己的目标。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很少提到会计目标,更多的是关于会计任务的描述。在政治上相对宽松时,会计目标由于被干预的较少,本身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了自身体系。

三、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会计目标的定位主要依靠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明确:“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属于基本的会计目标,而具体目标则应基于具体的经济环境来构建。

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股权比较集中,职业投资者占很小的比例,从债券人来看,银行是主要的资金提供者。我国虽有上千家上市公司,但比例不是很大,况且并不是资本完全自由的流通,在这种情形下更多的是委托与受托的关系。因此将我国会计的具体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从以上来看有其合理性。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托责任观主要针对自身的委托者,委托者是其服务对象,很少照顾到外部信息需求者和潜在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其历史成本原则也使会计信息缺少了必要的动态变化与预测。从而对资本市场上的职业投资者照顾不到。

如果将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也不是十分合适。最主要的是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建立,我国企业的融资活动并不主要以资本市场为导向,而且存在着大量的非流通股,大量的潜在投资者并不完全依靠会计信息作出决策,并且信息使用者本身的限制使会计信息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在现阶段,透明的经理人制度不够成熟,投资者需要对经营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受托责任观应占有一席之地。

在不违背基本的会计目标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企业群体采取相应的具体会计目标不失为好的解决办法。受托责任观可应用于非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基本上属于直接的委托关系,可用受托责任观来报告责任义务的履行情况。对于上市公司,可采取决策有用观。这将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目标受到具体的经济环境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日渐兴旺,我国的会计目标体系也应该得到不断完善。

四、结论

会计环境从不同方面对会计目标产生影响。不同政治经济体制環境下,会计目标的定位会有差异,这是为了适合具体环境状况做出的必要调整,作为会计本身也是为了社会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会计目标受到具体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目标不应强制指定为哪个模式,还是应该根据具体的会计环境做出判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所处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峰.从经济环境看财务会计的目标.当代财经,1995.11

[2]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会计研究,2005.

[3]李国柱.我国高等学校会计目标定位.财会通讯.2009.

[4]田璧.会计目标的发展和演变——兼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J].财务与会计,2012.

[5]王永超,张梅.会计目标:回顾与思考[J].财会通讯,2011.

作者:刘洋

环境会计目标研究论文 篇3:

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推进环境会计发展

山东工商学院青年基金资助(2011QN087)

[摘 要]我国目前的环境会计发展缓慢,研究较为滞后,理论与实践结合尚不紧密。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当加强环境管理,构建实施保障体系;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全会计法规与会计准则;加快推进环境会计试点工作,以进一步推动环境会计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企业 环境会计 问题 对策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它深刻的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通过建立环境会计,加强对自然资源及其补偿的核算,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是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手段。

一、环境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环境会计的含义。环境会计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又称绿色会计 (Green Accounting) 或环保会计,是针对环境资源恶化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环境会计是以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基础建立的,其目的在于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改善社会环境资源状况,提高社会总体效益。

2.环境会计的主要特点。(1)生态资源的存量有限。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2)生态资源的权益社会化。生态环境资源应当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而不仅是所在地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从而使绿色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3)效益相关性。生态效益与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活动效益普遍联系、不可剥离,必须建立起多个生态资源变动与效益相关性的模型、多指标、多时点的测定、评估、比较、计量,以此形成生态建设和绿色会计持续运作模式。(4)复合计量。绿色会计不能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要把一个流域的生态资源状况与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草场质量、水土含氧量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度、水资源的含沙量、沙尘暴强度等内容统一在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里。

二、我国环境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环境会计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其研究还处于理论探讨之中,且深度不够,企业的环境会计实务在我国企业界已经存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很多人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敌对关系,唯经济发展才能造福一方,而环境保护的规定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因而不惜牺牲环境来追求经济增长。企业的一些投资者也往往只注重投资回报,而进行环境保护的努力又会减少其短期利润,因而对环境污染熟视无睹。社会公众由于对企业环境问题不甚清楚因而环保意识也不夠强烈。社会普遍对于环境保护重视不够阻碍了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2.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的会计法中缺少环境会计内容,所颁布的环境法规也缺少环境会计内容,因此企业对环境会计的应用缺乏法规的支持和约束。此外,我国对环境犯罪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对环境方面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企业牺牲环境得到的收益在弥补企业受到的处罚之后还绰绰有余。只有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可以使企业及其领导者更加重视企业的环境保护问题,从而更有利于环境会计的实施。

3.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不完。(1)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大多数研究只注重绿色会计理论的某一方面,而没有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将绿色会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整体来研究的较少。(2)研究方法单一。目前我国会计界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仍是以规范性研究为主。尽管近几年也有了部分实证性研究成果,但实证研究仍可谓是凤毛麟角。(3)研究成果尚欠实践指导性。多数学者较为注重理论性研究,诸如绿色会计的目标﹑对象﹑基本假设等,而对转借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应当如何运用于绿色会计实践的操作性问题缺乏具体的研究。

4.企业对会计信息批露不规范。(1)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且可操作性差。迄今为止,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法规只有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申请上市的公司进行了规定,且过于笼统,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在实际中,非上市公司如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现得相当突出。(2)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信息主动性不足。只有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一些环境信息,且多数仅在“管理费用”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色费”项目予以披露。(3)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一般是围绕环保投资、排污费、资源利用、绿化、税收优惠、环境认证等内容进行披露,而这些内容是企业可以轻松获取的,但是对于与环境相关的资产、负债、收益等内容,我国还少有企业进行反映。(4)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反映的主要是历史性的信息。如企业对过去环境治理进行的投资、费用的支出以及一些因污染环境产生的赔偿损失等,并没有对一些不确定性的信息给予反映,这些信息可能对企业未来产生一定的财务影响。

5.企业对绿色经营理念认知少。现行的企业会计的对象,是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根本没有考虑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未将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主要内容涵盖在内加以系统核算,不全面,不完整。企业会计目标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企业应加大对绿色经营理念的认知。

6.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低。环境会计由环境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环境学、生物学等,要求财会人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掌握多学科知识技能。但目前我国培养会计人员还是以传统会计为标准,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导致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三、推进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对策

要改变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健全环境会计体系,需要从理论研究和实务两方面予以推动,同时还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予以保证。

1.引起社会更广泛关注。企业必须推行环境会计,将环境信息予以充分可信地披露,那么社会公众才会真正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也才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建立和发展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强调环境会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明确它对会计发展、企业行为的调整,会计的转轨变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无疑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将环境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强有力的保证。尽快出台环境会计准则,环境会计准则是对具体环境会计核算操作的规范,涉及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有了它,才能为环境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共同遵守的标准。会计制度也应逐步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具体规定,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3.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1)加大研究力度,拓宽研究视角。在研究时应充分注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努力形成完整的绿色会计体系。建议首先由多方面专家对绿色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企业行为规律、产品市场规律、价格体系变动、会计核算项目、法律体系变动等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此基礎上,对部分产品或地区市场进行试点。如果试点效果满意、可行,可开始研究立法或修改有关法律,考虑市场调节手段,调整会计教育和管理,以及审计制度。

(2)改进研究方法,注重实证性研究。首先,要注重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研究,将会计学与生态哲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诸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其次,要注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既要有理论设计,又要有实证检验,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再次,要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加强和改进定量研究方法,以增强实际应用与操作。

4.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批露制度。建立以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披露机制。由于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企业往往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而另一方面,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需要以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进行宏观决策。因而,有必要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同时,为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需要营造一种“披露光荣”的社会氛围,调动企业自愿披露更多信息的积极主动性,以弥补强制披露机制下存在的信息量不足和相关性差等缺陷。另外,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以取信于社会公众,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5.树立企业绿色经营理念。企业为了求得长期资本收益率的最大化,就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认同,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佳的社会氛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环境方面所产生的问题千差万别,企业应当及时明确应关注的环境问题的范围,明确企业应承担哪些环境责任。

6.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企业除了增强会计人员环保意识,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环境会计的专业水平。一是加快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争取在各种高等或专科学校会计专业中开设环境学选修课程,努力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环境知识培训,使他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有充分的认识。三是加强会计人员与企业内部的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协作,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消除环境会计在实务操作中的障碍。四是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以指导我国的环境会计实践。

四、结论

环境要保护,企业要发展,环境会计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通过环境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全面了解环境决策的实际财务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决策进行控制,以消除或减少负面的影响,最终实现环境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双赢。大力推行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会计,充分运用会计手段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探索环保道路的创新之举。

参考文献:

[1] 莫筠.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环境会计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00-104.

[2] 林祖乐.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6:P7-10.

[3] 徐小琴.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财会研究,2007.5:P25-26.

[4] 张宏亮.我国宏观环境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6.7:P63-64.

[5] 曲君.实施环境会计的几点建议[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6.4:P45.

作者:王泽淳

上一篇:我国财务会计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物理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