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论文 篇1:

“全产业链”农机类专业校外实践研究

为提高农机类相关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沈阳农业大学对本科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农机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研究”项目,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校外实践基地体系并组织实施。本文结合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具体特点及实际情况,构建了全产业链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体系”并完善了运行机制,其目的是培养具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和创新型拔尖人才,实现校企效益双赢。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学生必须将掌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桥梁就是实践教学。而校外实习基地是各种校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何建设好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行业相关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针对我校具体情况,就农机类相关专业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基地体系及运行机制,旨在为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农机应用人才奠定基础。

为了培养创新实践型农机专业人才,沈阳农业大学以“与行业结合,全产业链渗透”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相对应的一条龙“全产业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体系;同时,为保证校外教育实践基地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加强了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校外实践基地长效运行机制。

为了培养创新实践型农机专业人才,沈阳农业大学以“与农机行业结合,产、学、研全产业链渗透”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相对应的“专业认知型校外实践基地——专业基础强化型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践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条龙“全产业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体系,并完善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长效运行机制。“全产业链”校外实践基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专业认知型校外实践基地

针对学生的专业意识模糊、专业思想淡薄和就业形势悲观的问题,首先对学生进行“认知实训”,结合专业对应的行业领域,广泛建立实践基地,形成“工厂、农场、市场”三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实践训练模式,聘任行业内专家兼职讲师、教授,担任学生专业导师,入学就对学生进行“认知实训”,通过走访实训基地,了解专业特征及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为学生“学专业、爱专业、励志从事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推进在农机全产业链框架下校企全方位合作,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我们先后与8家农机工厂、2家农机销售企业、1家大型农场、25家农机合作社(2012年1家,2013年3家,2014年9家,2015年15家)建立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2012年以来已经接受企业和个人提供155万元助学金。自2012年沈阳农业大学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双方以“服务和引领中国农机行业,奉献国家农业现代建设”为共同目标,以面向行业需求培养人才为重点,发挥各自优势,以推进本专业就业为切入点,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开启了学校与行业相融合的“全员动员、全国覆盖、全产业链覆盖”的“走进行业、服务行业、引领行业”的育人实践模式。

项目实施以来的每一个假期,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农机市场》杂志社共同设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中国好农机”社会实践活动,对覆盖农机“产、销、用”全产业链框架下的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机工业进行了高密度的抽样调查和研究分析。调研内容涉及“农作物种植、土地利用情况、农机具、农机补贴、农村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等。5次假期累计统计的调研问卷已达25000份,上交调研报告3000份(在专业期刊公开发表145篇)。

2012年至2015年,工程学院先后调研了盘锦凯地农机合作社、辽宁现代农机公司、铁岭调兵山蔡牛农合作社、张庄农业合作社、海城丰沃农机合作社、喀左县鼎晟农机专业合作社、北票市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北票市丰田农机专业合作社、黑山周顺农机合作社,与辽阳新光农机合作社建立教学科研基地。2015年8月,与省农委和各市农机局联系推出“中国好农机—农机合作社社长助理计划”共选择2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派学生50人担任理事长助理。引导学生以振兴产业和成就事业为人生目标走进企业,贴近行业,夯实专业,定位职业。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的行业建设者和可靠的、负责任的产业接班人。2016年,与辽宁省大多数合作社一同开展了“最牛理事长”计划,向辽宁省的大部分农机合作社推广和农机直通车农机服务软件,学生发现了用武之地,极大地调动了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

通过实践与锻炼,既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信心又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获得了宝贵的生产实习经验,同时,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初步达到了促进学生“感受农业机械化生产力,为行业服务,树立专业思想,立志从事专业”的学习目标。同时,积极乐观的“90后”科班生进村进厂服务,引起了厂长、场长、社长和村民的重视及称赞,建立了稳定的农机信息调研网络,推进了校企合作的进程和范围。

专业基础强化型校外实践基地

实践类课程为《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基础课的校外实习,也是农业机械化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对培养“宽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意义重大。

为此,工程学院要求学生进入实训工厂模拟实际生产进行全方位实习,已和黑山县辽宁现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已经完成了多轮《机械制造工艺学》校外实习任务。2010年开始,工程学院与辽宁现代农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鞍山经纬海虹农机公司等知名企业协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近两年,又新建了吉峰农机集团、中国农机流通协会、西安亚澳、浙江四方、现代农装、奇瑞重工、常发集团等校外工厂实习基地,满足学生亲自工艺实习实践的需要。本科生实习期间,采用“专业教师+企业工人”的双导师制度,即专业教师负责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学习、校内实训指导等,企业工人负责本科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提升等。

同时,在原有黑山县辽宁现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校外实习基地。针对实习指导书资源相对较少,没有高质量、系统的实习教材,以及企业难以安排学生具体操作,造成参观实习,甚至部分学生漫无目的的在车间游走等问题,编制了“机械制造工艺学产学研实习项目”和“机械制造工艺学实习指导书”,制订了完善的校外实习制度,编制了《校外实习管理与考核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管理规定》《校外实习学生实习手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管理文件,已经初步形成了管理制度稳定、实习质量稳步提升的校外实践基地教学体系。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实习模式,即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式实习模式”,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结合、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等实践过程。

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对学生在业务上进行训练,在工作纪律、团队精神等方面,也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提前进入机械制造的技能培养阶段,并熟悉工厂生产过程,对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专业、锻炼学生基本工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顶岗实践类校外实践基地

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专业实训”,以提高学生农机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运用能力。经多方联系和沟通,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已与农机行业各类相关的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如已与西安亚澳公司、吉峰农机公司、抚顺农机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典型的农机合作社——辽阳新光农机合作社签订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协议,已在其实习基地完成几轮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和机化专业毕业实习及实践环节。

2014年5月,沈阳农业大学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辽阳新光农机合作社实习基地进行插秧作业顶岗实践(图一),使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专业技能训练效果。2014年8月至2014年9月,2011级农机化学生到辉山乳业牧业分厂完成农机化顶岗实践(图二),安排农机类专业本科生参与集团的实际生产环节。经过一个月的生产一线实习,本科生充分了解了奶牛养殖、牧草收割以及农业机械使用、保养及维修等环节的工艺流程,加深了对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2015年10月,农机类专业本科生到昌图11个农机合作社进行机械化收获实习即顶岗作业实习,实施专业技能培训型实践模式,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2016年推广“最牛理事长计划”,共300名学生深入农机合作社成为理事长助理,将所学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真正用到了生产实践中,并协助合作社使用和推广“农机直通车”软件。这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力能力,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另一方面,辅助合作社管理人员使用先时的高科技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互利双赢。

结束语

农机类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模式的实施,初步满足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利益追求,形成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促进了学校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与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企业参与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但要想真正做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沈阳农业大学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我们要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深入合作,将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具体特点及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校企联合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长效运行机制,以实现校企的双赢。

【资助项目:辽宁省本科教学研究项目(UPRP20140769);沈阳农业大学教改项目(2014-11)】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作者:田素博 柴宇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论文 篇2: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战略探析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文章以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为例,探讨农业工程研究生创新培养教育理念在特色学科建设中的转变,剖析学科导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奠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科战略发展要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培养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人才;学科

2012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习近平总书记简单明了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而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最佳结合点。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1],清华大学探索和建立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创新性实践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提出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是全面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选择[2]。华中农业大学刘震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阐述了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1958年建校之初工程学院便开设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在此基础上,2001年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2003年被省教委批准为“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农业工程学科目前拥有农业机械化工程一级博士学科授权点和农业工程一级硕士授权学科点以及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硕士授权学科点。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具备培养工学博士、硕士、学士等多层次人才的能力。

然而,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国家总体教育科技政策、资源配置,文化环境和市场需求,也涉及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教育多年形成简单划一的教育观念,如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大纲、授课方式、考核等,基本强调了教育统一,而忽视了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求知的欲望。笔者所熟悉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也存在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创新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如何冲破旧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与科研结合中培养创新人才,现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际,就这一问题作出研讨。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育改革[4],必须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刘延东副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育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科技结合,支撑创新,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基本思路,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完善结构类型,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撑。黑龙江省正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推动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面向黑龙江省、垦区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攻关,在今年获批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规模优质水稻全程技术及装备研究与示范,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总局级的科研项目,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多项科研奖励。先后成立了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农业机械研究中心、精准农业及数字化农业研究中心,分别有明确的科学研究方向。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研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与科研融合、互促共进是一个学科能形成特色,保持优势,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保障。统筹安排研究生培养阶段,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学科特色,精简课程设置。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科研资源,将一流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用先进的研究技术更新实验课程,开设前沿课程,建立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研究生才能接受新思想,理解新要求,掌握新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在科教融合体制下,教师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学术创新,进行科学研究。

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构成了完整的大学学术活动,因此建构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机制,要坚持教学的学术性。作者李祖超利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策略研究”,发表了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值得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借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要根据自己特色和发展定位,科学制订协同创新战略规划,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全方位协同创新环境氛围,突出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研究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人是导师,这是各国高校的普遍共识,其作用不仅仅在于系统化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研究能力,对学生治学品格的培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4]。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较强的责任意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教会学生做学问和做人。导师以渊博的学科知识,宽广的眼界,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才能引领和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工程学科2001年开始遴选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年龄结构年轻化,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更需要提高。导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与科研,坚持走进实验室参与动手做实验,多角度思考研究问题。同时要与学校、学院、学科相近的专家多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带领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内外会议,接受学术熏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在研究生创新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一)设立完善的导师遴选程序

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导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其中博士生导师以学校管理为主,硕士生导师以学院管理为主。由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核实申请人有关申报材料,同时审核其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实际学术水平和能力是否符合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要有研究项目和经费来源。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应进一步严格遴选过程,高度重视导师角色,体现导师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

(二)健全导师责任机制

导师要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就业、创业等全方位的引导。具体体现在对课程讲授、论文开题、写作指导、论文答辩等研究生的学业指导工作内容及程序均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导师的指导来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评价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依据是知识的创新性,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继承,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任务。导师应熟悉学生的特点、思想、和生活背景,并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引导。

(三)实行严格的导师考核机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每三年按照考核机制进行一次资格认定。除了资格认定外,还应进行8年或10年的评估,包括研究生院评估、院系评估、学生评估和同行评估等。建立导师退出机制,保持整个队伍的活力和水平。

三、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实行弹性学科专业设置,发展交叉学科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按照课程分类设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其目的是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开设的课程应把握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国内外发展动态。专业外语和二外的开设,使研究生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通过系统学习,研究生应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必须对学科专业设置深入研究,大力发展交叉学科[5],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特色,设立机械、农学、畜牧、信息、生物等领域的交叉学科,才能吸引优秀生源,通过学科交叉形成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指导实际生产,做到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中的寒区大规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就是主要针对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农业寒区大规模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及其土壤和气候特点,根据农业生产模式、农艺要求,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制造工艺,采用优化设计、虚拟设计、并行设计和信息技术等现代设计方法,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技术”项目开展的与先进的耕作方式、先进的农业物料加工及处理工艺相适应的水稻生产机械设计与开发的研究。

(二)规范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学校要在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学科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必须建立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来支撑。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通过聘选优秀教师担任管理机制岗位,使科研平台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最大效用。学校应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避免单一化,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允许学生根据研究方向和课题需要,跨专业选课。 在教师示范创新基础上,引导研究生实践创新,推进师生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6],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在严格的管理之中,健全监督机制。学术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来制定,学术质量体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社会服务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产教结合,实施协同培养

利用社会资源,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深度开展合作与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协同培养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黑龙江省于2013年5月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组建“校协同创新中心”,结合黑龙江省重点发展规划,面向科学技术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探索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邀请国外高水平专家进行学术访问,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指导研究生;也可选派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以访学、交换生、攻读学位等形式,到国外大学学习或研究。拓宽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国际视野,加强国际竞争和合作意识,利用世界多元文化,发现前沿问题,落实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拓展课外平台,鼓励自主创业

建立课外平台,利用我们现有的垦区大农业发展的优势,开展科技与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依托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基地,鼓励自主创业。创业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创新的品质和创新的意识,将研究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研究生教育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担负起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使命,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能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7]。

四、加强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传承创新文化思想的平台是学科,学科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8],在黑龙江省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期,面临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农业院校应加强学科建设,科学定位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学科实力,特别是与国内外同类高校、同类学科进行比较,找差距,确定特色,重点进行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核心竞争力是学科队伍。学科队伍中要有领军人物,即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应该学术功底深厚、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同时学术民主、淡泊名利、胸怀宽广,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对学科队伍起到引领、整合和管理作用。同时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形成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善于科学攻坚,能够团结协作的学术团队[9]。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服务学科的作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面向和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学科来创新知识,通过专业去培养人才,将科技变成社会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建设立足黑龙江垦区,依托大庆,服务龙江,面向全国,为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制造业等上述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提供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成果。

“我国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继承创新,坚持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10]。改变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很大困难,关系到国家创新教育的实现,关系到高层次人才竞争战略,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创新的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

年大会上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2]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J].清华大

学教育研究,2012,(1).

[3]刘震,黄巧云,刘凡等.寓教于研: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

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赵文春.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制度[J].黑龙江

高教研究,2013,(5).

[5]刘丽娜.发达国家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与借鉴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

[6]张慧茹,赵红月,赵银丽等.交叉学科与研究生创新人才

的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7]龚旋.学术评价标准的国际化与学术期刊的编辑实践

[J].社会纵横,2009,(10).

[8]徐迎红,李非.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2005,(4).

[9]刘向华.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策略

[J].高等农业教育,2014,(5).

[10]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

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作者:万霖 车刚 张伟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论文 篇3:

立足农机现状 拓展发展空间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突破了主要依靠国家、集体投资兴办的模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形成了面向市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机制;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开展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形成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这些发展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置、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快了机械化发展进程,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1.1机具结构明显改善,农机配套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日益扩大,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机具结构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吉林市2009年有80%的农户购置了拖拉机,同时配备了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插秧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如小型收割机、脱粒机、农机配套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1.2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显著 据统计,2009年吉林市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水平分别达到80%、90%、20%,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1.3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不断扩大、农机跨区作业效果良好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进一步创新和涌现,形成一批农机作业集团承包、股份合作、联户经营、农机专业服务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快了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进程,提高了农机户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1.4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吉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投入、金融信贷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明显突出,主要是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水稻机械化水平高,其他作物机械化水平低;农机化科研相对落后;农机服务不到位。

2.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从新世纪开始,吉林省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将面临新的挑战,而且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

2.1“十一五”计划的实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农产品供给上,我国有13亿人口,又是发展中大国,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必须立足国内。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生产,特别是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方面,既要保护耕地,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并将此作为拓宽农民增收领域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化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个环节,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提高整个农业水平,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所有这些,都要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中,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改造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2.2加入世贸组织,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外开放成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方面要向世界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及投资机会,农用工业和农业发展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将为农机化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为农机资源配置创造更多的条件。特别是在发展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降低农产品成本等方面,农业机械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多地学习、借鉴和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及管理经验,促使农机结构化和产业素质提高。

2.3 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当前,农机科技教育的重点是,加强技术的创新,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与发展,要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以及农产品分级加工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加强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做好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程,抓好农机安全工作,才能使农业机械发展更好。

作者:林光烈

上一篇:关于年终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