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90后”的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如何对具有独特思想特点的“90后”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使“90后”大学生成长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一代,是教育工作者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论文 篇1:

当前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 要: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对贫困大学生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三是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五是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六是培养贫困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七是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成长

进入新时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但思想、心理问题并没有缓解的迹象,反而越来越严重,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思想、心理问题可能比经济问题更难解决,影响也更大。“贫困大学生”这一概念是随着高校扩招及收费制度改革出现的。现在学界对贫困大学生这一概念用的很多,但作出界定的却很少。陶传谱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上学时负担不了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或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大学生。”[1]黄春杰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2]教育部有一个统计资料,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人数在240万左右,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人数的5%~10%,人数在60万~120万之间[3]。综合以上认识,我们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经济上在当地处于中等以下水平,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费用的群体,并且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一、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问题

在笔者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中发现,当前总体而言,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性格乐观开朗,道德品质良好,学习认真刻苦,意志坚定顽强,生活勤俭节约,能吃苦耐劳。另有调查显示,21.9%的贫困大学生的成绩居班级前十名,39.54%居中等偏上,50.37%获过奖学金,3.6%曾获“三号学生”称号[4]。还有数据表明,59.3%的贫困大学生表示会参加班干部竞选,38.1%的贫困大学生担任过院系团委、学生会干部,35.4%的贫困大学生担任过班级干部[5]。这些调查和数据说明,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状况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而这种结果也和我们多年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不开。但目前贫困大学生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贫困大学生政治观念淡薄

贫困大学生从小封闭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思考和关注政治问题,对社会形势缺乏正确判断,政治意识淡薄。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大学里边,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对政治非常疏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政治漠不关心。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社会风气下滑等现象,他们把自己的贫困归结到社会、归结到政治体制、归结到政府。

2.贫困大学生经济观念易走极端

贫困大学生生活往往靠家庭艰难维持,或者靠亲友赞助勉强度日,甚至有些贫困大学生完全靠自己在校外打工、在校内勤工俭学维持生活。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生活简朴,省吃俭用,长期的这种生活,使他们对经济、金钱产生了特殊的心理,一部分贫困大学生觉得金钱是丑恶的,财富是丑陋的,对所有经济行为持有仇恨心理,另外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则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产生了金本位思想,唯利是图,往往不惜一切手段追求金钱。

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贫困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和其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其中不少问题就是直接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由于长期的经济压力以及封闭的生活方式,导致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大学生活反差很大。在大学里,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而综合素质才是更重要的评判指标。而贫困大学生往往只关注学习,缺乏其他方面的锻炼,综合素质不高。大部分贫困大学生不擅长人际交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压抑、自卑、自闭、偏激等症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而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邓小平反复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代,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提出了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和建设,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到了大众教育,中国高校中出现了大量贫困大学生。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而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很大的群体,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如果把贫困大学生培养好了,他们将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如果培养不好,就会影响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即面临很多机遇,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如何进行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难题。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生,而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因此,高等教育要健康发展,离不开贫困大学生的发展。离开了贫困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全面的,而且贫困大学生中有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不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的智力、潜力挖掘出来,这是高等教育的损失。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内部管理,实行高校主要领导工作责任制,把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作为大事抓紧抓好。要把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好校风[7]。国家的相关文件和精神给我们指出了方向,那就是高等教育要实现良性发展,那就要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3.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发展如何、成长如何,影响很大。而让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当然也包括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贫困大学生的贫困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的,而贫困大学生的现实表现也是很不相同的,因此,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为了让贫困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不攀比,不迷茫,不动摇,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知难而进,挑战自己,刻苦学习,全面锻炼自己,早日成才。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关心、关怀、关爱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经济、生活、学习、心理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当他们遇到这些问题时,渴望得到关怀和帮助,渴望得到重视和尊重,因此,当贫困大学生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贫困大学生的信任,也才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另外,贫困大学生因为贫困,导致两个倾向,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很自卑,一部分贫困大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因此我们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贫困大学生,重视他们的需求,不要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要以施舍的眼光来资助大学生,否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那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贫困大学生。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在大学里,我们也在创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对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从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关心贫困学生,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问题。过去我们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较浅,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出发,有助于满足贫困大学生不同的内在需求,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把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更高层次上。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教育的宗旨所在,所有的教育活动都不能偏离这个宗旨。在实际工作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状况,其教育效果自然不可能好。近年来,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生存等压力明显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我们要对贫困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定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要对心理有问题的贫困大学生及时进行跟踪关注和危机干预。

3.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做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关心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就业中的困难。单就经济生活角度来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出台了很多政策,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具体而言,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等等,并且资助的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这些政策的出台对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和生活压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把这些国家政策落实好,实施好,确确实实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另外我们也要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和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4.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贫困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比一般大学生要多得多,因此要开展自立自强教育及挫折教育,让他们在贫困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培养贫困大学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要让他们知道困难不是厄运,不是灾难,而是一笔财富,一段阅历,同时要让他们知道如果在困难中成长起来,发展起来,没有被困难吓倒,以后的人生发展空间将非常开阔。

5.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够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马克思也说过:“就个别人来说,他的一切活动,都要经过他的头脑,一定要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的行动进步。”[8]教育分为他教育和自我教育,他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但真正决定人生命运的是自我教育。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锻炼、自我提高,最终形成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合力。

6.培养贫困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科学研究表明,智商在人的发展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真正决定人的最终发展成就的是人的智商,就是人的情绪控制能力。责任是指要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一个成功的人士一定是乐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责任的人。情绪情感调控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日常教育中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7.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校园文化概念本身来看,它属于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校园文化不是脱离贫困大学生生活的,而是贫困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它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因此,在大学里边,要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和助人功能,而这种校园文化一定要能接纳贫困大学生、融入贫困大学生、促进贫困大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2]黄春杰.浅谈高校特困生及其解困工作[J].教育科学,1999,(2).

[3]教育部.关于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与资助政策措施[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99efbed998fcc22b

cd10dc6.html.

[4]魏伟.贫困生特征与解困工作[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2).

[5]宋术学.关于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10-15].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Z].国办发[2004]68号,[2004-09-0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责任编辑:杜 玲)

作者:王海龙

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论文 篇2:

“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90后”的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如何对具有独特思想特点的“90后”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使“90后”大学生成长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一代,是教育工作者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90后”贫困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

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中贫困大学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人数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随着高校在校生年龄主体的变化,“90后”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90后”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90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90后”贫困大学生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目前家庭经济贫困,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没有能力交纳学费,日常生活也没有保障的大学生。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加速、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90后”贫困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过分强调自我忽视他人的利益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90后”贫困大学生相较于以往的贫困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和爱护。大多数“90后”贫困大学生能够对社会的帮助产生感恩和奉献的意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帮助不断地提高个人发展。然而少数“90后”贫困大学生则认为,他们接受他人的帮助和爱护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他们滋长了经济上的依赖、依靠、等待的心理,甚至产生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心理。有些“90后”贫困大学生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不惜编造各种理由,在师生中到处借债消费。更有甚者,用“贫困”当做武器获取利益,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欺骗他人,造成了大学生诚信度下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危害。

(二)多重压力下导致心理失衡

城乡二元体制的消极结果已经延伸到了大学校园中。贫富差距在大学生之间不仅体现在“吃”和 “穿”上,更体现在交往、消费和价值追求中。少数“90后”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学业、就业以及外界舆论环境的多重压力和新兴多元文化的刺激下,“自卑、焦虑、敏感”的心理特征更为明显。 这使得他们在自我封闭中维护自尊,害怕暴露自己的寒酸和窘迫,消极地对待生活。他们不与同学交流沟通,不参加集体活动,抗挫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心理阴影越发严重,性格更加孤僻,仇视社会和他人,最终导致人格扭曲,做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三)冷漠、消极和厌世的人生态度

贫困学生在普通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而富裕学生不但可以在学校食堂随意选择,还可以常常下饭店。贫困学生业余时间只能到处寻找打工的机会,或到图书馆闷头读书或回到宿舍看书,用学业上的优秀来武装自己;富裕学生则打网球、看演出、逛街花钱、泡咖啡馆、谈恋爱,业余生活多姿多彩。贫困学生大多买不起新衣服,而富裕学生手机、电脑、高端电子产品一样都不少,更有开车上学者。另外,社会上趋利的价值观念,媒体对“富二代”、“官二代”的有失偏颇的报道,使普通人都认为这个世界是“金钱至上”的,更何况经济拮据的贫困家庭学生。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道德上的冷漠。

二、“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匮乏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般可理解为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目前,针对“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较少,在研究论点上也多是从宏观上分析“如何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而针对某一地区、某一城市、某一高校的“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际调查报告并不全面,对“90后”贫困大学的贫困家庭的背景调查较少,调查过程缺乏深度,调查结果也是泛泛而论。

(二)资金保障和认定机制问题阻碍“90后”贫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资金保障是对“90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在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国家资助资金数量和贫困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部分地区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另一方面,国家资助政策和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例如对于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资助的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说,资金的帮扶并未对其人生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反而滋长了其“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三)“90后”贫困大学生认定机制不完善

“90后”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经济线”对大学生进行是否贫困的认定,而“经济线”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国家并无统一标准。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90后”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贫困程度及划分标准也因地而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对“90后”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其他“不和谐”因素对“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目前,不少高校对“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法与时俱进,教育方式缺乏创新,趋于形式化。有些学校甚至还停留在“灌输性”的教育方式中,缺乏引导和对话。教育者对“90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无法进行全面把握,缺乏人文关怀。同时,网络、社会舆论、西方文化对“90后”贫困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侵袭等都是“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三、“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转换视角看待“90后”贫困大学生问题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在教学工作中,应从“90后”贫困大学生实际状况出发,不应过分强调其“特殊性”,不需刻意地加以宣传优秀学生的“贫困”身份,不需特别地培养和塑造谦恭、克制和无私的贫困大学生形象。应采取一种尊重、理解、认同和平等的态度,减少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增加人文关怀,全面积极地做好引导工作。

(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有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在“90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有教育者都负有育人的崇高职责。除了在课堂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之外,还可以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和良好的品德及人格,以德育人。其次,将体现“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精神的教材元素融于授课内容当中,贯穿当前典型话题,如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和热点形势政策(其中包含国内、国际形势教育)。同时精心组织编写并及时更新能够全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科教材,不断创新灌输性原则与启发性原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走下讲台,走进“90后”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最后,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潜移默化的长期教育中。定期做好贫困大学生问卷调查,师生思想动态调查,同时不要固执地认为“90后”贫困大学生仅仅来自农村,要善于做好城市和农村的“90后”贫困大学生的统计工作,更新贫困大学生档案。这样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也可以为今后在贫困大学生中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三)实事求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合理地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心理咨询并不是单纯依靠心理咨询室来发挥作用,还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开办形式活泼、内容健康的心理讲座来发挥作用。此外,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校刊及校园网来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大学生可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咨询,以心灵平等对话的方式,缓解“90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实现自身和谐。

其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定期举办艺术文化节和技能培训班,举办有领导干部和校友参加的座谈会,不断探索出体现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校外,重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机会,组织贫困大学生参加暑期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充分调动“90后”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促进“90后”贫困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再次,发挥党团组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党团组织应积极开展党团员培训班课程,将优秀的“90后”贫困大学生吸收到党团队伍中来,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宣传活动,如中共党史展览和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同时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辅导员和教师也应经常参加党团活动、班级活动, 走进宿舍,以真诚、真实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侧面了解“90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与“90后”贫困大学生产生共鸣,主动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秉承和谐理念营造育人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个别人的身心发展,而是实现整个人类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整体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帮助“90后”贫困大学生脱离物质贫困,走出精神贫困,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上,还要大力营造育人的和谐环境。使健全资助体系和资格审定制度相结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加强网络监管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关心、关爱和关注“90后”贫困大学生,努力构建具有优良风气的校园育人环境,网络健康环境和社会文明环境,让“90后”贫困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从而缓解和消除他们的精神贫困。

“贫困的家庭无法选择,人生的价值可以创造。”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只有从“90后”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高校发展状况,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贫困大学生教育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郭浩.“90后”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现实思考[J].科技信息,2011,(24).

[2] 郭涛.我国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11,(4).

[3] 张萍.高校“90后”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6).

[4] 林绸花.构建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体系的途径探索[J].学理论,2011,(1).

[5] 韦世友.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2,(10):84.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韩娜   杨宏

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论文 篇3:

武汉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措施

〔摘 要〕 武汉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其积极方面包括:在政治上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在理想信念上一般能积极立志,相信前景是光明的;在精神面貌上一般能奋发图强;在道德上一般能坚守人格和底线。其消极方面主要体现在,某些贫困大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如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偏执和自卑心理、封闭和敏感的心理、嫉妒和虚荣心理等。要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做到:在教育中注重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在教育中要体现针对性和人文关怀;在教育中注重创新,并结合多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文关怀;协同推进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转变了培养机制,学费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使越来越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使得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规模日益扩大。[1]把贫困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责任之一,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武汉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为了了解武汉市各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笔者特地组建了由10人组成的调研团队,并采取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各种调研方式。一方面,调研团队对武汉市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本科院校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65名贫困大学生和12位辅导员进行了访谈;另一方面,调研团队对上述7所本科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2份。通过此次调研,总结出了武汉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具体如下:

(一)武汉市贫困大学生心理的积极方面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武汉市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总体是积极健康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上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在笔者进行的访谈中,91%的贫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以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并认为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在问及是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时,99%的贫困大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必须坚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发展成为繁华、安定、富强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很多大学生耳濡目染的。而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在父母的教育下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中,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信心。

第二,在理想信念上一般能积极立志,相信前景是光明的。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许多贫困大学生会很努力地学习,勤奋地从事兼职工作。他们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与人交往上,都表现得比较积极。他们往往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与周围同学相处融洽。很多贫困大学生甚至愿意担任班级干部,责任感较强。部分贫困大学生虽然内心深处有一定的自卑和焦虑感,但他们往往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希望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做事往往能持之以恒,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良好的自律性。这些学生会给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并积极努力地去实现。

第三,在精神面貌上一般能奋发图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很多农业家庭中,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和落后地区,他们从小养成了艰苦朴素、谦虚诚实、吃苦耐劳、尊敬师长等优良品质,对逆境也有着较强的承受力。他们学习认真刻苦,表现出拼搏进取、积极克服困难的精神,能以坚强不屈的意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类贫困大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这体现了当代深处逆境的大学生“人穷志不短”的精神风貌。他们并没有因为经济困难而自暴自弃,而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并力求在毕业后开拓进取,成为社会的创业先锋。

第四,在道德上一般能坚守人格和底线。贫困大学生很多来自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他们受父母和亲属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具备一定的传统美德。很多贫困大学生善良朴实、勤俭节约、谦虚谨慎,能孝顺父母,尊敬老师。俗话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深知学习机会的难得,特别珍惜大学期间的时光,因而在学习上比较刻苦。正如高爾基所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2]很多贫困大学生能认识到困境是暂时的,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的磨练后,更能驾驭生活,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有些同学还把经济困难看作人生的一笔财富,用感恩的心对人对事,感激亲人的帮助,并适时地回报社会。甚至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奖、助学金时,宁愿把机会让给更困难、更需要经济援助的其他同学,而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取生活费。

(二)武汉市贫困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

我们在看到武汉市贫困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积极方面时,也不能忽视其消极方面,这些消极方面包括:

第一,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某些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参加勤工俭学或在校外做兼职以养活自己。这些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部分业余时间,这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由于成绩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感觉对未来没有把握、对现实无能为力,从而产生一些紧张、担心的情绪。长时间的焦虑会导致抑郁,情绪低落、心境忧郁,或对生活兴趣减退、缺乏动力,这更不利于对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少数贫困大学生甚至会表现出内心苦闷、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厌食等抑郁反应,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

第二,偏执和自卑心理。某些贫困大学生会养成以偏概全、以点盖面的看问题方式,从而形成偏执心理。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放大了自己各种不足,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卑情绪会让人心灰意冷或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变得郁郁寡欢、离群索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某些贫困大学生拥有各种才能和潜力,但自卑心理使他们遇事往往倾向于逃避,这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在社交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其自卑心理。另外,有些贫困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是孤儿,他们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更容易形成偏执、自卑等心理特点。

第三,封闭和敏感的心理。为了凑齐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些贫困大学生会做两三份兼职,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和同学交往,也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久而久之,他们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淡漠和疏远,再加上经济困难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压力,很容易引发他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些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参加需要花錢的集体活动,并害怕别人问及家庭状况。他们不太愿意与别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遇到困难时宁愿自己默默承受也不向同学和老师求助。他们交际范围狭窄,形成了不合群的性格,不敢大胆而坦然地与人交往。少数贫困大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宁愿节衣缩食地过日子,也不愿意接受社会或个人的资助。此外,有些贫困大学生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并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大学校园的。但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着深深的伤痛,这种伤痛使贫困大学生变得敏感而易对他人产生猜疑。

第四,嫉妒和虚荣心理。随着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不断更新和体制变革的日新月异,再加上社会利益的不断调整、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以及各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让很多人应接不暇,难以适应。同时,西方国家也在积极进行价值观的渗透,这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理念伴随着腐朽的生活方式进入我国,并广泛影响着大学生群体。[3]在大学生群体中,“一切向钱看”的风气日益浓厚,人际关系也逐渐变得势利和冷漠。对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多物质欲望无法满足。某些贫困大学生看到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衣着光鲜、打扮时髦、花钱自如时,会感觉心理失衡。有些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造成自己经济困境的真正原因,而把自己的经济困难简单归因于社会的不公,从而对他人产生仇视、嫉妒等不良心理。有些贫困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会因为嫉妒心理而引起人际关系恶化。此外,某些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也难以实现自己的许多计划和理想,他们只能通过不适当的攀比来获得内心的虚荣和精神上的满足感。在人际交往中,这些贫困大学生会试图掩盖自己和他人在经济上的差距,盲目攀比,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

二、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要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需要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境,还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心理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和教师要本着物质资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等原则[4],大力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育中注重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对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即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在贫困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毕竟只占少数。对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应立足于预防,增强其心理免疫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外界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立足点,首先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积极生活态度。[5]对于贫困大学生群体,教师和辅导员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与同学、老师建立融洽的关系。内因决定外因,自我教育更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自我教育主要包括:对自身有全面、客观的评价和认识;积极进行自我反省,经常反省和改进自己的言行;遇到挫折与困难时,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并力求实现自我超越。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如果出现苦闷、压抑、自卑等不良情绪,应积极寻求帮助,主动从心理咨询师那里获得心理治疗和精神疏导。

(二)在教育中要体现针对性和人文关怀

所谓针对性,是指要深入分析贫困大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把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细,做好。当今,随着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不断深入,要解决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能采取过去那种以点盖面、粗糙化、撒网式的方法。教师和辅导员应针对贫困大学生出现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解决。心理健康工作是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工作,不能表面化、流于形式,更不能仅凭驻守在办公室的空想或坐而论道就去解决问题。教师和辅导员应深入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他们的言行,体会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思想症结,有的放矢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某些贫困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就要设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某些贫困大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或其他变故而导致自卑、抑郁、厌学等心理,就要对其多关心,让他们在班级中能体会到家的温暖,逐渐帮助其走出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6]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本。教师和辅导员在工作方式上,不能采取强硬态度,不能简单粗暴,而应深入贫困大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切身需求和真实想法,以人性化原则开展工作。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的困境,会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比其他同学更需要尊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与贫困大学生互动时,应有耐心和长远心,谆谆教诲,循序渐进,不急于一下子扭转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在开展集体活动时,应采取贫困大学生容易接受的人性化方式来组织,使贫困大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参加集体活动。

(三)在教育中注重创新,并结合多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今天,随着贫困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这些高校的努力重点是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扶持,通过“勤、贷、免、补”等手段,以解决他们经济上的燃眉之急,而忽视了对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这会导致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缺乏具体的、有实效性的措施。培养和塑造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不仅是学校、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因此,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和优势,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中的具体问题,营造良好的家庭、校园和社会环境。在学校中,应协同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专业教师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在健康心理的塑造过程中,各心理健康因素(如性格、意志、品质、认知等)也应协同发展,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构建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状态。如果偏重于其中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导致各心理健康因素的失衡,从而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在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通力协作,并结合时代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高校管理部門和教师要结合社会新形势和学生新特点,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以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时,需要多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工作理念,优化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渠道。[7]除此之外,高校还应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对话等),加强与贫困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具体工作中,教师和辅导员应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培训和情感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在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时,应做到三结合:一是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高校在对进行物质扶持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精神上的关心、引导和鼓励,避免他们形成“等、要、靠”的想法。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在逆境中成才。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贫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避免他们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三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紧密结合,共同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家庭中,家长应积极改善家庭氛围,以良好的行为、和善的语言去教育和感化子女。

总之,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曲木阿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

[2] 康 桥.名人名言[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124.

[3] 张晖,等.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3).

[4] 贾 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32).

[5] 廖军和,等.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5(5).

[6] 高云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5(6).

[7] 杨明霞,张雯昱.试议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亚太教育,2015(8).

责任编辑:徐 芳

作者:吴恺 弓江明

上一篇:名师工作室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粉体工程课素质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