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应对策略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论述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策略,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背景,运用叙事研究方法,选取四位高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提出坚持学习以更新知识,营造职业发展的良好风气,创新职业发展策略,提供灵活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营造科研气氛,做好科研规划等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应对策略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应对策略论文 篇1:

浅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只是其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时的极端反应,更是教师伴随于长时间失衡心理体验下,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上的一种消耗殆尽的状态。本文结合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联系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长期以来的多重困惑,分析导致其出现职业倦怠的普遍原因,进而从教师自身的视角探讨其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成因 应对策略

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把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即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即指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Maslach,1997)。事实上,职业倦怠并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各行各业职业倦怠的形成及危害都并非偶然。大学英语教师这一群体是比较容易受到职业倦怠伤害的一组群体。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而且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全球化人才的培养起到制约作用,值得引起社会及个人的广泛重视。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困惑及职业倦怠成因

笔者先后于国内两大外语院校从教大学英语八年整,常有这样的体会:非英语专业(俗称大外)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及热情相对较低,而教师较早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的机率也较高。面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压力与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的迫切要求,教师不得不在应试教育与课堂创新二者中游走,企图找寻中间道路的同时却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工作付出与其成就感难成正比,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出于社会偏见,或是传统的错误看法,大学英语教师在专业圈子里似乎被看作是处于类似二等公民的位置。同样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大学英语教师本身也有着较强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在长期的大外教学中,专业没有增进反而退化,在教学科研、业务发展及专业深入研究方面不如英语专业教师。于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思进取,面对压力困惑感到力不从心,放弃努力的情况不在少数。以下,将从通过了解大学教师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种种困惑入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进而从教师个体的视角提出有关应对方法。

成因一——教学工作量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的困惑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很难像专业英语那样实行小班教学,通常都在50人以上,多则是上百人的大课堂,其教学工作的强度是小班教学的多倍。而面对学生人数众多的课堂,教学效果实则难以把控。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后备课及作业批改量都异常繁重,迫使教师处于非正常的高负荷运转中,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且身心互为影响,健康状况亦令人堪忧。长此以往,不少教师尚不到七年之痒的工作阶段,就已经在工作中提前出现衰退的迹象,职业倦怠状况由此产生。

成因二——应试压力与教学创新冲突的困惑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地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待逐步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上教师的教学日程。然而,一方面要求素质教育,一方面却仍需强调考试的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虽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但却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考试,掌握足够的应试技巧。尤其是当下的诸多考试仍将一些连英语是母语的人也常犯的细微的错误来体现考试难度,大外教学自然就难以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而教学创新、兴趣课堂则无从谈起。事实上,作为教师,深知这样的教学活动与提高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毫无关系,反而往往会把学生引入歧途,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则和测试目的,但也只能慨叹一己之力实在有限,但求不要误人子弟。于是,面对课堂上无精打采的学生,不少教师也坦言其内心迷惑而无助,甚至会感莫名的亏欠与自责。

教改原本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校方如若过度强调教学创新,学生也一味期望课堂的趣味和新颖,教师则不得不否定自身既有的传统教学经验,以迎合多方的期待,把原本熟悉并行之有效的老方法都抛掉,竭尽全力使自身在课堂上改变原有的风格。即便如此,跟前卫的教法相比,仍自觉落伍老套,岂能不心有戚戚焉?

成因三——疲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职称上不去的困惑

由于教学任务过重,备课量大,同时还必须兼顾家庭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业余能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疲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职称因此也久久上不去,这也令许多教师叫苦不迭。尤其是评职称期间,不得不以牺牲睡眠及健康为代价,经常挑灯夜战,以期早日发表论文,评上相应的职称。为此不少教师选择去研究容易发表论文的其它领域,无法兼顾专业兴趣。写论文成了疲于应付,毫无成就感可言。为了评职称,大外教师们还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来补习那些完全没用武之地的第二外语。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职称评定大多是以发表相应档次的论文及规定数量为重要参数指标的,这使得长期以教学为重,经历了多年论资排辈等待的教学型教师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教学能力平平,亦或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尽管上课时间不长,但由于有相应论文发表,很快评上了高级职称,其岗位和工资都遥遥领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前者的工作积极性,或导致原本敬业爱岗的心理失衡。

成因四——教师进修发展的困惑

许多大外教师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属于教学型的人才,多年以来紧紧地围绕着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指挥棒转,如何提高本校学生的过级率几乎是他们工作的全部意义。他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失去了进修学习的最佳时机。令人深感困惑的是,虽然大家都知道专业危机感和生存危机的存在,却没有合适的办法加以解决。

国内外语类的硕博点、进修点较少,竞争激烈,入学门槛高。对于当年的一批因本科成就优异而留校任教的教师而言,校方并无专门的继续培训计划,于是随着新进的硕士、博士的涌入,前者就由先进变为落后,此种落差难以调试。不少人也自行完成在职研究生学习,但要拿到学位的关键却不在专业上,而是取决于全国的二外统一考试,为了体现“宽进严出”的宗旨,其试题难度之大,非一般研究生考试可比,通过率之低堪称众考试之冠,其本末倒置程度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此外,公派出国进修的机会名额相当有限,能落到大外教师头上的更是鲜见,加之僧多粥少,校方更无力顾及这一群体的广泛需求,亦无法做到以人为本,照顾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教师。正如戴曼纯(2004)曾尖锐指出的那样:“大学英语教师的进修和科研经历非常有限,这也影响了他们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如果此类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产生倦怠心理是无奈的,但也将会是难以避免的。

成因五——教师评估求全责备的困惑

当前,各类评估盛行,学生给教师打分,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虽然有其特定意义,但过多片面的甚至不公正的负面反馈深深刺伤教师们的自尊和热情。多年的观察发现,学生们喜欢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幽默开朗,能做学生良师益友的教师。这样的老师善于与学生交流,也往往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但由于科研成果不够理想,学校的考核成绩平平,无法客观体现该教师的综合素质。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灵活性和幽默感、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虽也是一心一意搞教学,却也往往遭到学生有失公允的比较和排斥。这样的情况,表面看来是学生或校方的原因造成,但实际上却是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后的另一主要矛盾的体现,即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都不得不共同面对的双重素质评价标准这一矛盾。由此可见,我们一贯呼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却往往忽略了教师也需要人文关怀。

成因六: 学校人际相处的困惑

学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它对个体行为既有助长作用,又有削弱作用。学校氛围好,尊师重教,上下级关系融洽,沟通顺畅,教师就会有安全感、自信力,就有助于缓冲其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降低教师倦怠的发生。如果学校同事关系紧张,则容易丧失归属感,并感到压抑,迁移到工作中则是导致压力加剧,从而诱发倦怠。通常来说,缺乏直接上级(如教研组长、系部主任等)的支持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而上级缺乏同情心、办事效能差,通常是教师抱怨的内容,也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曾玲娟,2002)。因此,当职场人际关系恶化,并缺乏一个宽松和谐的外环境,也会导致职业倦怠。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综上所述,职业倦怠起源于个人、组织与社会等各个环节,大外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是客观事实,具体到个人或各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有较大差异。对于组织和社会方面的改良和应对策略,已有很多的文章涉及,本文毋庸赘述。但是自身的能动作用不可小视,基于上述倦怠成因分析,笔者有以下几点教师个人应对策略可供参考,一旦发现倦怠状况,第一时间从自身做起,使危害尽快消除或缓解。

首先,作为任何一名大学教师,面对知识更新迅猛的时代,自身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工作中也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知识。在这个“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就淘汰)”的时代(Hanson,1998),更应当不断提高学习和研究能力。尽管存在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但科研工作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素质具体表现的形式之一,故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有责任克服对科研产生的畏惧心理。刘润清教授在《一个英语教师的自述》一文中指出:“科研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关键是有没有科研的意识,能不能处理好科研和教研的关系。”科研上去了,职称上去了,内心的底气和自信也就充满了,成就感就必定取代倦怠感。

那么,如何应对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处理好教研和科研的关系呢?夏纪梅教授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法: “在大学任教必须具备研究能力。任教者应该为教学搞科研,或为科研搞教学。能够用量化手段和质化手段研究语言教学及语言学习(2002)。” 因此,这意味着大外教师要在强化科研意识的同时,还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理论和量化手段。再结合自身的兴趣或结合本校、本学科的需求,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地培养自身科研兴趣,变压力为动力,变课堂为科研的基地,努力使科研与教学相长。只要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再通过教学工作的积累和结合教学改革中所发现的问题,使科研工作走上正轨,最终就有望获得教学科研的双丰收。

其次,进入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都应始终保持一个虚心受教的心态,这样才能在比较和借鉴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借助他人的引领,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会胜过自己许多次课的摸索。同理,经常与那些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同事交流,不但能帮助自己尽早确立科研方向,还能少走些弯路。有时同事的一个观点,一句话,一种做事的精神和态度都会使自己终身受益。比如,当前,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组织教学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一些中年教师缺乏学习新技术的冲动并难以开口向青年教师请教,只对新事物加以抱怨。殊不知师亦不必贤于弟子,另一些同龄教师却能在技术上虚心请教同事,甚至学生,主动抓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交流创新体会,改进原有教学的模式,因而深受学生好评。这正如Donald Freeman所言,心态是先于技术和知识的。只要勇于尝试和探索新事物,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难。

此外,有意识的改变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坚强、乐观、幽默等,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已出现倦怠症状的教师在自己有意识的情绪调整过程中克服倦怠。当然,还可借助于他人力量,找同事朋友倾诉、或找有关专家咨询都是缓解倦怠的良好途径。

再次,有了良好的心态,接下来就要有一个合理的目标计划克服职业倦怠,如制定一个一年、三年、五年的自身发展规划,静下心来分析并逐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然后将计划付诸行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本人,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是问题的关键。同时在制定计划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学会适当放松,也有利于防止倦怠的出现。

三、结语

教师的职业倦怠对自身、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现实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教训让我们看到其危害无异于庸医误诊病患所造成的伤害。虽然这二者有诸多不可比之处,但却都属于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范畴。大学英语教师在高校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解决其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衷心期待有关部门切实关心教师的困难和需要,建立对教师的合理的角色期待,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大学英语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和压力,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端正心态,逐步挖掘自身潜力,从大局出发,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创建和谐社会首先从个人做起,愿广大教师们早日告别或远离职业倦怠,重塑美好师者形象。

参考文献:

[1]Leiter, M. P., & Maslach, C. (2005). Banishing Burnout: Six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Your Relationship with Work[M].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2] Farber B. A. (1991). Crisis in Education: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American Teacher[M].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3] Kathleen M. Bailey, Andy Curtis & David Nunan, 2004, 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elf as Sourc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2.6.

[5] 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2002,05.

[6] Victor Davis Hanson and John Heath. Who Killed Homer? The Demise of Classical Education and the Recovery of Greek Wisdom[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8.

[7] 刘润清.《一个英语教师的自述》[J].外语界,2006.2.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作者:江 玉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应对策略论文 篇2: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策略叙事研究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策略,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背景,运用叙事研究方法,选取四位高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提出坚持学习以更新知识,营造职业发展的良好风气,创新职业发展策略,提供灵活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营造科研气氛,做好科研规划等策略。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师 职业发展策略

一、研究背景

当前国内高职教育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是提升高职改革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部于2009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教师素质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促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保证”,提出“各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鼓励他们在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与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要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可见,教师发展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体的需要,同时还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需要。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当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这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师个人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社会美誉度。

目前大多数研究从“应然”的角度出发讨论高职英语教师发展应该采取的方式、应该达到的要求等,但对于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却是知之甚少。高职院校一线英语教师在面对职业发展的要求时,他们在教学、科研、生活方面的状况如何?他们所经历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本文以质性叙事研究方式聚焦某高职院校的四位一线英语教师,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成长历程进行特写式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索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的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策略,以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研究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研究范式出现了两个方面的转换:一方面是在研究内容上由“课程开发”向“教师实践”的转换;另一方面是在研究方法上由以数字、数量為主的量化研究向以课堂观察、访谈等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的转换。Connelly和Clandinin(1995)认为教师知识既与教师自身的人生、生活经历紧密相连,又受到他们所处文化环境、人文要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以往的研究忽略了教师知识的整体性,忽略了教师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所处于的复杂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对教师知识的影响。因此,他们提出“叙事探究”的概念,要求研究者以当事人的身份,从“内部”的视角去记录包含复杂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故事(包括人生历史、生活场所、各种人物、情感等),以此观察和分析教师的生活,从整体角度去理解教师的知识,发现具体场景、复杂的人、物、历史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触发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反思性实践”,达到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通过访谈、课堂观察等质性方法,对高职英语教师在职业成长历程中所遭遇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策略框架。

(二)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是广西Z学院的四位高职英语教师,职称涵盖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均有研究生学历,教龄由12年至28年不等,每人每个学年均承担4至5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年均授课数在480节以上。四位老师是该学院英语课程教学骨干力量,本次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该学院的英语教师群体。

在研究开展前,向研究对象如实告知了研究数据的收集方式及用途,并征得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同意;在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撰写时均不使用真实姓名而是以字母作为代号(见表1)。

(三)数据收集。具体如下:

1.访谈。以Jack C.Richards的著作《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Strategies for Teacher Learning》中所述的十一种教师发展策略为参考,事先准备一个半结构型的访谈提纲,包括教育背景、与同事的交流互动情况、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对前述十一种发展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喜好程度、职业发展规划、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实际访谈方式有面对面交谈、参加业务学习活动或工作会议时的发言与交流,也有打电话、QQ聊天、微信聊天等方式;采取的是自然聊天形式,也允许被访谈者提问,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相互有问有答。每一次访谈的内容与时间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目的是为了尽量不给被访谈者造成压力与不适,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四位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与访谈获得的数据相互印证。

四、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四位老师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虽然都遇到过来自工作或是个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是她们都能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合理使用各种职业发展策略,寻求解决方法。她们善于抓住机遇,利用进修培训机会加强学习,充实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和分析教学工作问题,在提升自我素养的同时,也实现了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是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A老师多年来一直在坚持每天阅读英文报刊。她说:“经常阅读英文报刊既能够随时学习或是复习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还能够了解到时事新闻、社会变化,让自己的课堂可以及时更新加入新鲜内容。”她认为这样才能够更紧密地贴近学生实际,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C老师对此表示赞同,而她的做法则是在手机里安装英语学习APP,坚持每天利用空闲比如吃饭时间收听《新概念英语》等音频节目,保持自己对英语的语言感觉,还不定时收听BBC、VOA的英语新闻和文化历史节目,以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管理能力和教学效果。访谈中,四位老师都不约而同谈到,作为教师,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等内容最好也能够掌握一些。D老师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读大学时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她谈到,对自己教学工作开始最初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感性的成分多一些”,在面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学生的一些“反常”表现,认为“我以前当学生的时候课堂不是这样的啊”,感觉无所适从,“有时候自己的目光都不敢直视学生”,因此,在刚开始教学工作的最初几年D老师的课堂管理有时候会因为准备不充分或是应对不当而影响教学效果。后来,D老师通过在职学习方式进修了相关课程,平时也经常与经验丰富的同事交流并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其课堂管理能力也获得了不断进步。现在,当我们观摩她的课堂教学时,发现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学生的状态,通过与学生适当互动或是调整教学内容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例如,一天下午D老师在上公开课时教室外突然天降暴雨,她就随机应变地教授了“It rains cats and dogs”这个新颖有趣的句子,既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回到课堂上来,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学到了生动有用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展示了D老师良好的课堂管控能力。

(三)积极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机会,跟踪学界新闻、趋势发展,获得理论指导、实践操练等方面的资讯。A老师谈到,参加各种在职或脱产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譬如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能够使自己及时了解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掌握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变化。C老师表示自己更喜欢参加一些短期的专题性脱产进修项目,因为能够相对集中一段时间专门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会更好,而且较短的时间也不会太过于影响日常工作。B老师则谈到,校内定期召开的教学业务交流会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能够与其他老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和课堂管理手段、提出思考和困惑所在、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并就近期资讯互通有无、讨论教学科研规划等,这也是参与学习、提高自我的有效形式。

(四)对教师职业发展的理解。四位老师在访谈中都对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持肯定意见,也表达了对开展教师职业发展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态度。B老师谈到,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推行高职英语课程教改,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压力;为教师个体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职业的促进,也是学院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A老师谈到,教师职业发展应该是“持续的过程”和“螺旋向上的良性循环”,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更新和提高,也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积累和总结。D老师认为,教师职业发展能够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把个人需求与学校要求相结合,找到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合适的职业发展策略方法。C老师认为,教师职业发展要获得实效,各种发展策略的合理使用是关键,最好是对各种发展策略进行科学规划,既要有针对性,也要有实用性,既要提升教师的理论认知水平,也要完善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

五、反思与启示

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更新知识的追求、不断反思、敢于实践,是四位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成长的内因。学习进修的经历、教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榜样作用、Z学院对教师成长的要求和关心,是四位老师职业发展成长的外因。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动着她们不断探索合理可行的发展策略并加以实践,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良性成长。

(一)坚持学习以更新知识,反复实践以提升能力,不断反思以拓宽视野。四位老师虽然在访谈中都谈到在自己教师生涯开始阶段的“懵懂”“迷茫”或“无奈”,但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让她们都坚持了下来,通过不断学习,自我更新,调整适应,步入“明朗”“坦然”的良性阶段。访谈和课堂观察所收集到的数据表明,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得到经常性、持续的学习进修机会,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营造职业发展的良好风气,促进教师职业素养共同提升,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持续动力和前进方向。根据Joyce(1991)的研究,成功的教师发展,可以在同事关系、教师科研、信息共享、课程开发、教学创意等五个方面促进学校的进步。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这些传统模式的积极作用,构建教师共同体,发挥优秀同行实践性、经验性的积极示范作用,激励和启发其他教师寻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创新职业发展策略,提供发展的灵活空间和机会,促进高职英语教师整体素质提升,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职业发展策略,能够促进高职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同步提升。Jack C.Richards的著作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Strategies for Teacher Learning从“教师学习”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英语语言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十一种教师发展策略—— 工作坊、自我监督、教师支持小组、教学日志、教师同行观察、教学档案袋、分析关键事件、案例分析、教师同行辅导、团队教学和行动研究。这些发展策略兼顾了教师个体、教师集体以及学校的角度,在注重理論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同时,也突出了实践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作为我国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提升职业素质的有益参考。

(四)营造科研气氛,做好科研规划,搭建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课堂教学的桥梁。对高职英语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职称晋升既需要教学成绩,也需要科研成果。而从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科研也是教师职业发展有效持续的重要策略。当前的高职教育已经由初期的粗放型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要求如何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信息化时代如何体现,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转变,要解答这些问题,高职英语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寻找解决之道,构建课堂为科研提出课题、科研为课堂寻找出路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

高职英语教师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中坚力量。职业发展既是教师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提升理论认知和积累教学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激发教师对自身素养的不懈追求、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忠诚度、促进教师对知识和课堂的反思理解、推动教师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究。做好教师职业发展策略规划,既是教师个体的愿望和职责所需,也是学校的管理要求和工作重心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桂松.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2]李晓博.有心流动的课堂:教师专业知识的叙事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董金伟.外语教师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基于G大学的案例研究[J].英语教师,2011(11)

作者:陈桂松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应对策略论文 篇3:

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中的学生、学校、教师自身三方面的因素,提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措施:政府、社会层面,加强对中职学校扶持和建设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政策法规;学校层面,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多考虑教职工的利益问题,为教职工创造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教师自身层面,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善于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有研究发现,中等職业学校英语教师的倦怠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中学英语教师,对教学没有兴趣,没有进取心,工作中出现逃避、敷衍等状态,对职业产生严重的厌倦,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这种不健康的状态不仅影响英语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学校的整个精神面貌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一、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总的来说,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绪上的倦怠感。中职英语教师的情绪时刻处于疲劳状态。早上一想到上班就头疼,无精打采,容易沮丧,焦躁;对待学生没有耐心,对工作心灰意冷。

第二,行为和态度冷漠。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不写教案;下课后宁愿回宿舍,也不愿在办公室待着,不愿意接触学生,更谈不上课后对学生的辅导;学校安排的公开课和竞赛任务没人愿意承担,认为是自找麻烦,缺乏竞争意识和上进心;不开展课题研究,不撰写论文,即便是学校的业务笔记、教学随笔或心得,也只是敷衍了事,下载完事。

第三,缺乏成就感。因为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学科,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严重,虽然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收效有限,老师体会不到教学的成就感;再加上近年来职称评定名额少,条件苛刻,虽然许多人都达到了职称年龄限定,但要么有业绩无名额,要么有名额可是业绩不够,导致职称迟迟上不去,体会不到从事职业的成就感。再加上教师的工资相对其他行业从业者较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被社会“另眼看待”,教师自身感到自卑。

二、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中职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长期的工作中,由于不能顺利应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不适,久而久之而产生的身心疲劳状态。具体来讲,其职业倦怠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首先,学校的生源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没有打好英语基础,有些甚至连英语字母都没认全,更谈不上读课文、记单词。目前普高扩招导致中职生源数量急剧减少,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中职学校只能降低入学的门槛。不少中职学生自身有自卑情绪,往往有“破罐子破摔”心理,厌学情绪严重,即便老师想出了很多办法,但上课很少认真听讲,老师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逐渐失去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平时的课业负担也不重,所以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和他们以后的生活或工作没有多大的联系,所以对英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时在睡觉或玩手机,如此现象恶性循环,最终也会导致老师心灰意冷。而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后就全部指望学校和教师管理,自己不进行家庭教育。英语教师的教育管理得不到家长的有力配合,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管理和教育学生的难度,长此以往,英语教师逐渐失去教育的热情,产生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厌倦。

(二)学校因素

1.课程设置方面。因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轻文化课而重专业课。英语课程在中职学校被边缘化,往往是每班每周两节的课时。教材方面,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的教材比较简单。以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学校选用的教材相当于七年级的难度,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挑战性不大,而且年复一年讲授同样的内容,教师已对教学内容产生倦怠感。

2.学校环境。根据兰州市的“腾笼换鸟”规划,兰州市的 10 所中职学校从繁华的市区搬到了距离市区 50 公里远的职教园区。老师每天不得不花费来回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奔波于市区和校区之间,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孩子。虽然由于工作所需,教师们坦然接受这个现状,不辞辛苦奔波,但长此以往,势必会消磨教师的激情。

3.学校的制度缺乏人性化。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个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调查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对学校的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有一些意见,因为考勤和请假都会影响工资、绩效的发放。虽然该制度对于懒散的人员确实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学校的管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语教师的积极性,造成英语教师倦怠。

(三)教师自身

英语教师的倦怠与其自身的素质也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师中极个别的懒散人员,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推诿,不愿意积极承担。一些已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缺乏新的奋斗目标。此外,英语老师女性居多,她们有些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既要进行管理班级,还要操心家庭事务,没有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部分英语老师与时代发展脱节,不能及时更新知识,也不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法,刻板老套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与学生的默契和有效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三、对策

根据英语教师倦怠的成因,要解决英语教师的倦怠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社会层面

国家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扶持和建设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社会对中职学校和英语教师的关注将会加大,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高,真正实现尊师重教,教师才会有荣誉感,减少倦怠感。

政府应给予学校一些权利,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政策法规。如在助学金的发放上,不能一视同仁,应有所差别,对于个别不学习、行为差的学生剥夺其获得助学金的权利,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英语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该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问题上,如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方面盡可能多地为教职工争取名额,评选过程透明化、公开化、公正化,让英语教师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心,激发教学热情;制定政策时应设身处地地为教职工着想,为教职工创造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消除他们对工作的抵触情绪,避免职业倦怠。

学校要合理调整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课时比例,定期开展培训或派老师外出学习,条件允许时可以安排短期的国外培训。这样既能让老师感受到学校对英语老师或文化课老师的重视,又能激发英语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和上进心。

(三)教师自身

首先,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认真反思自己的懈怠心理,时刻用“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鞭策自己,坚守“教书育人”的誓言。英语教师要为讲台下的诸多孩子着想,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去爱护、教导,虽然自己的努力不能使所有的孩子迷途知返,但只要有孩子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能转变孩子的学习状态,教师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次,英语教师要设法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课前,教师要备好课,简化教学内容,制作新颖的课件;课中,要有亲和力,用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课堂穿插英语歌曲、游戏、比赛、表演等,吸引学生;课后,与学生常沟通,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业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再次,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英语教师除了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技能和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坚持每天接触英语阅读和听力,提高口语水平,让自己更自信。

最后,英语老师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英语教师要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正视不足,学会释压,多培养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职业倦怠。

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积极研究策略,帮助他们逐步走出职业倦怠,继续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翟菲菲.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

[2]关淑诗.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刘 林.对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

【作者简介】朱玉燕(1976— ),女,汉族,甘肃高台人,硕士,甘肃省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教育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责编 刘 影)

作者:朱玉燕

上一篇:消防安全整治方案2篇下一篇:县域道路环境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