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和信任机制,为物流行业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环境。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技术互融下的物流业改善了传统物流模式下“信息孤岛”现象和数据信息流动性差等问题,也推动了物流会计的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篇1:

基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商业信用融资

摘要:商业信用是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得到市场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越高,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越大。除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起决定作用外,赢利能力、公司规模、融资需求等因素,也因为影响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而对评价结果有积极意义。因此,对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来说,关键在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并根据自身情况衡量披露成本,扩大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缓解融资约束,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对于商业信用的提供者来说,通过了解并评价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可以降低商业信用融资风险,提高系统内的商业信用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商业信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较高。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银行贷款总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呈总体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这一指标表明,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从银行贷款中获得了较大的支持,其他的融资途径如证券市场却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物流行业对资金的需求具有季节性与周期性,其对资金的需求并不连续,而是表现出周期性需求高峰。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可以用来提供质押、抵押的固定资产等。在金融市场化情况下,这对其通过商业银行借款融资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对物流企业寻找其他有效融资渠道来满足融资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而商业信用不失为一条可供选择的出路。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weiss)、皮尔逊和拉詹(Petersen&Rajan)认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备会使银行业产生“信贷配给”行为。陆正飞等提出我国银行业在“信贷配给”过程中表现出对国有上市公司更大的偏好,这引发了其他上市公司的“信贷饥渴”。

信贷资源的分配也与宏观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尼尔森(Nilsen)、菲斯曼和拉佛(Fisman&Love)提出,货币政策紧缩加剧了“信贷饥渴”现象。这使商业信用成为解决上市公司“信贷饥渴”的重要途径。

葛和秋(Ge&Qiu)、陆正飞等提出,对于资本市场不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商业信用融资给予了国民经济发展非常大的支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银行贷款。

博卡特和埃林森(Burkart&EHingsen)提出,商业信用的供给者在这一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将成为商业信用提供者最重要的依据与参考。阿什博(Ashbaugh-Skaife)、刘启亮等以及陈汉文等¨叫提出,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正向相关,这为商业信用融资的供给者提供了更为高效的评价方式。

郑军等得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影响其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结论,为上市公司融资提出了新途径,但并未涉及特定行业。

商业信用融资提供者对商业信用融资需求者内部控制水平的判断主要通过外界的内部控制评价,但外部市场选择的评价标准除了内部控制质量本身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据道尔(Dovle)等、阿什博(Ashbaugh-Skaife)等、刘启亮等、陈汉文等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业绩、规模、业务内容、成长性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组织结构、审计师情况以及披露成本关系密切。蔡吉甫认为,赢利能力强、财务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也有较强的意愿公布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反之则不会。林斌等认为本身具有较充足的内部控制资源,更愿意向市场披露其内部控制情况以获得较高的评价。方红星等、宋常等认为,有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希望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从而降低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难度,以及由于潜在投资者搜寻、沟通与监管等行为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使投资者产生对该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及应对能力的积极评价,最终降低资本成本。因此,若以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为其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标准,就需要解决可能产生的由于自选择而引起的内生性问题。

本文以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赫克曼(Heckman)两阶段模型,控制内部控制评价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并为物流企业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获得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融资以缓解“信贷饥渴”提出新的思路。

(二)研究假设

由于“信贷配给”现象的存在,物流行业上市公司需要获得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与银行业相比,商业信用的提供者与接受者往往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同一合作关系中,对彼此的市场信息、竞争能力与生产经营较为了解,并能够通过持续的购销关系掌握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来调整商业信用规模。而为了持续获得一定额度的商业信用融资,商业信用的接受者具有较强的利用信息不对称以掩盖真实情况的动机。因此,掌握对方真实的财务信息对商业信用的提供者来说尤为重要。

如前所述,拥有较高内部控制质量的物流上市公司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评价。此外,对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还受其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意愿与规模影响。由于行业特性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限制,其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的规模依然非常有限,2009-2013年該行业上市公司仅有4家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筹集资金。但这并不能成为忽视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评价自选择问题的理由。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依然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满足其融资需求,获得银行贷款依然需要通过银行审批,而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与内部控制情况是银行进行信贷配给的重要依据,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在需要取得银行贷款时也会尽量向市场传递内部控制高质量的信号。债权人若采用市场对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就有可能产生自选择问题。

由此,本文推论:在控制了自选择问题后,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能够获得较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反之亦然。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在该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商业信用(tc),根据陆正飞的研究结论,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以通过获得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预收账款为渠道来取得资金,因此将商业信用确定为以上三种信用融资方式之和与年末总资产之比,在解释变量中,最主要的内部控制(dib)仍选择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来反映,以验证本文假设。同时根据Love、陆正飞以及郑军等的研究,选择将上市时间(age)、通过银行借款获得的信贷规模(bank)、资产抵押能力(captial)、经营活动所产生净现金流量(cfo)、赫芬达尔指数(comp)、成长性(develop)、财务杠杆(lev)、上市公司注册所在地的经济环境(lgdp)、赢利能力(roa)、公司规模(sise)以及是否为国有股控制(gov)作为控制变量,各类型变量的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三、实证及结果分析

(一)统计性描述

表3对第一阶段Probit回归所涉及的各变量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为降低极端值对实证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本文对连续型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并按照内部控制质量选择变量(dib_dum)的取值,将样本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市场评价高内部控制质量组与市场评价低内部控制质量组。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与市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样本组相比,市场评价高内部控制质量组各变量检验的结果都比较显著,市场评价高内部控制质量组拥有更高的赢利能力,公司规模也较大,融资需求更高,拥有更大比例的外商投资,对外部审计的治理作用要求更高,同时公司发展速度较慢,存货水平较低,股本结构变动较少,因此承担的风险也较小,是否为国有股控制在两个样本组中并不显著。

表4对第二阶段主要变量进行了统计性描述,按照整体样本信用融资(tc)的中位数为分类基础,将整体样本分为信用融资规模较小组与信用融资规模较大组,通过对比可以得知,虽然结果不显著,但还是可以看出,信用融资规模较大组的内部控制质量高于信用融资规模较小组。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

在Heckman两阶段回归的第一阶段,首先针对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不同质量内部控制信息的可能性进行Probit回归,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赢利能力(roa)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系数为14.6003,说明赢利能力较高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获得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概率大。公司规模(size)在1%的水平上正相关,说明规模较大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越有可能获得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市场评价。融资需求(f-needs)在5%的水平上正相关,说明具有融资需求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获得内部控制高质量评价的概率较高。

另外,对于其他控制变量,在相同条件下,存货水平(inventory)在5%的水平上负相关。当年聘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auditor)在10%水平上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显著,其余变量影响并不显著。

在第一阶段的Probit回归完成后可以求出各上市公司的逆米尔斯比,并将其按照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中位数作为分类基础,分为对外披露高内部控制质量组与对外披露低内部控制质量组,并进行检验。

从表6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t检验还是z检验,两组样本所对应的逆米尔斯比的均值检验结果都是非常显著的,这说明其能够发挥对自选择偏差矫正效应。

在第二阶段,控制逆米尔斯比(imr)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考察商业应用融资与其他控制变量的关系。

通过表7可以看出,商业信用(tc)与内部控制质量(dib)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系数为0.0004,说明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物流上市公司能够获得较高的商业信用融资,这与本文提出的假设相一致。在控制变量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cfo)与商业信用(tc)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对于物流上市公司来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越小,这与郑军的研究结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充足代表越高的偿债能力,进而可能会获得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不同,可能是因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若能够获得足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反而不会选择商业信用这种融资途径。发展能力(develop)和财务杠杆(lev)与商业信用(tc)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对于物流上市公司来说,净现金流量越大、发展能力越强,对财务杠杆使用越充分,获得的商业信用就越高。另外,上市时间(age)和银行贷款规模(bank)与商业信用(tc)在10%的水平上正相关,说明物流企业上市时间越长,能够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越大。同时,获得银行贷款规模越大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也越大,获得较大规模的银行信贷代表了较高水平的信用水平,因此能够获得较大规模的商业信用融资,这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对资金较高的需求水平密切相关。赫芬达尔指数(comp)与商业信用(tc)在5%的水平上负相关,证明市场集中程度越高,使用的商业融资信用规模较少,抵押能力(capital)、地区经济发展水平(Ingdp)、赢利能力(roa)、公司规模(size)以及是否国有股控制(gov)等控制变量与商业信用的关系并不显著。

2.稳健性检验

为增强本文实证结论的稳健性,进行如下稳健性检验:(1)选择Heckman极大似然法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与上文基本一致;(2)選择按照其他研究的方法将商业信用定义为应收账款占本年末总资产的比重,重新确定被解释变量值后进行检验,所得结论与上文基本一致;(3)本文的样本期为4年,为了控制潜在的异方差与序列相关性,选择将回归模型按年度进行Cluster处理,所得结论与上文基本一致;(4)对连续性变量进行了上下5%的缩尾处理以控制极端值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所得结论与上文基本一致。以上检验结果因篇幅限制不在文中体现。通过上述检验,证明本文所得出的结论是具有稳健性的。

四、研究结论

商业信用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0-2013年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的影响,经过实证检验得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得到市场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越高,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越大,市场在对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时,除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起决定作用外,赢利能力、公司规模与融资需求因素也因为影响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而对评价结果有积极意义。因此,对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来说,关键在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并根据自身情况,衡量披露成本,增加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使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得以缓解,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对于商业信用的提供者来说,通过了解并评价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可以降低商业信用融资风险,提高系统内的商业信用资源配置效率。

责任编辑:林英泽

作者:雎华蕾

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篇2:

区块链保理融资主体间信任机制研究

摘 要: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和信任机制,为物流行业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环境。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技术互融下的物流业改善了传统物流模式下“信息孤岛”现象和数据信息流动性差等问题,也推动了物流会计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可能性,创新的建立起多方参与的物流联盟链,并探析了物流联盟链建立后物流会计体系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会计应用;物流行业

Key words: block chain; supply chain; accounting applic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0 引 言

近年來,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不断推行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疫情期间,物流保障着企业的复工复产和个人的日常消费。由于传统物流行业的“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无法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减慢了物流配送效率。物流行业的竞价成本和合同签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降低了物流企业的利润,也增加了物流行业客户的物流成本。如何实现更高效率的核算和更低的物流成本成为了学术界和物流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会计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就是把企业的信息真实高效地传递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手中,而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上的运用正好加强了会计的信息传递作用。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物流会计体系中会加速物流企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流程,也会减少成本费用使物流企业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因此需要把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纳入到物流企业会计体系中以实现物流会计更快的核算和信息传递。

1 文献综述

物流会计的工作是进行物流行业的会计核算和根据物流行业的会计工作内容来为物流企业和相关责任人提供会计信息。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下较多关注的是物流成本费用核算体系的问题,邵瑞庆[1]提出根据物流企业经营业务的特殊性把企业分为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两个部门单独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核算。黄英等[2]提出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中的风险防范,建立有效的结算流程管理。2013年后物流行业进入自动化、信息化的阶段,会计开始关注信息化下会计体系的建立和供应链会计的应用。向宏志[3]在分析了会计信息化的人机智能、信息公开等特点后,提出在会计信息化后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傅奇蕾[4]提出在供应链环境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有局限性,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数据技术建立更加开放和可扩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会计的发展方向是利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近几年来,区块链在会计和审计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姚祎[5]探讨了在财务云计算服务中心下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3.0的财务共享模式以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公开透明和会计信息传递的高效。同时,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宣布将区块链运用到审计的研究项目,周坚等[6]提出利用数学审计模型和计算机语言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云审计方案。在物流企业供应链会计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学术界对于区块链会计的研究,提出区块链与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的物流会计体系创新研究。

2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

2.1 区块链特性

区块链是一个可以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账本系统,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库系统。区块链有四个特性:去中心化与信息开放、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基于这四个特性区块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并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2.1.1 去中心化与信息开放

区块链上没有中心管理机构,通过计算机数学模型使每个节点实现网状分布来建立节点(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的信任,从而保证每个节点有均等的权利和义务。区块链上的信息是开放的,每个节点都有完整的数据库备份,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已经上链的交易信息。去中心化和信息开放意味着区块链上的节点可以获得更多的其他节点数据,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可以获得更多的企业外部信息。

2.1.2 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中的数据加密原理来源于非对称密码学,节点在上链的过程中使用非对称密码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满足了信息安全性的要求。在区块信息上链后,区块链上分布式存储的特性使得链上的数据是很难篡改的。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保证了区块链上节点间的交易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不可能虚假构造信息,让会计工作获得了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

2.1.3 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信息的可追溯性是指供应链上所有的交易信息都会被区块链所记录,节点可以追溯每一笔交易信息,而且这些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唯一确定的。基于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客户可以追溯物流供应链上的一级供应商到多级供应商,保证自己的货源质量好并且数量充足。同时,税务可以追溯物流企业的每一张发票的来源,监管企业的偷税漏税现象。

2.1.4 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

区块链是开放式存储数据库,需要所有节点就交易规则达成一致,此时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可以信任的。假设有物流企业A打破区块链共识,便在区块链上产生了不良记录,此时需要服务的客户也不会找物流企业A进行物流运输,因此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约束着区块链上每一个企业遵守交易规则。

2.2 供应链特性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从供应商、运输商、制造商一直到客户连成整体网链结构,其功能是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企业管理会计通过供应链上的信息节约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

2.2.1 交易企业复杂

在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不同,一条供应链往往由多个类型的、不同的供应商、物流企业、加工企业等组成。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通过物流、信息流的共享来实现资源的共享,每個企业之间都有相等的权利和义务。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给建立物流区块链提供了交易节点数量的可能性。

2.2.2 协调性和整合性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协调的系统,链上的多个企业为了同一个目标协调合作,紧密配合。供应链上的协调实现了企业之间稳定的资金回收,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供应链整合了各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间交易的快速反应,减少了物流的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

2.2.3 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结合

供应链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技术不仅提供物流的运输信息,还提供供应链上货品的数据信息,使得供应链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可以看到更多货物的信息。同时,物流信息还伴随着资金流信息,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实时的物流信息确认收入和支出。

2.3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分析

区块链和供应链在主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相似给双方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在主体上,区块链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包括供应商、物流企业、加工企业、客户等,在区块链上还可以加入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环境下交易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企业资金、监管、信息等多方面的融通。在信息上,供应链已经实现了链上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结合,区块链加入后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还把供应链上单链的信息传递变为了网状的信息传递,拓宽了信息传播途径。在技术上,供应链已经在物流信息技术中加入了数学模型和物联网等技术,区块链的上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为供应链提供了会计核算的可能性,技术上可以突破供应链“信息孤岛”和记账问题,扩宽了供应链的技术使用。

3 区块链与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物流行业会计体系应用

3.1 物流行业会计体系建立

基于上述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可能性,物流行业会计体系需要建立起多方参与的联盟链。物流联盟链是指由所有物流企业及其客户、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参与建立的一种网状区块链(如图1所示)。

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参与使得区块链上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信息都是可以被信任的,因此物流联盟链上的信息可以基于双方信任的情况下给予权限查看信息。例如,客户根据权限可以查看区块链上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和费用的信息来决定选择哪家物流企业配送。税务、海关等政府机构可以查看企业的税务、海关等信息来保证监管。银行可以查看企业的现金流、库存商品等信息来提供贷款。同样的,物流企业也能根据物流联盟链上的信息实现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税务等会计实务的创新应用。

3.2 财务会计应用

3.2.1 收入核算

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其向客户转让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模式,在特定的时间段或者时间点确认收入。物流企业因为票据错配、管理繁琐、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较难准确地确认收入。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先在区块链上与客户签订智能合约,然后根据供应链上真实、透明的信息实时确认货品的状态,并在完成运输时确认收入。区块链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及时根据企业服务的进度进行收入核算。

3.2.2 运费保理

近几年,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费用赊销成为物流企业与同行业竞争的优势,这样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费用就需要先行垫付,如果遇到物流客户不支付运费的情况就会发生大量的坏账损失。在区块链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在区块链上的物流交易合约向银行提出物流费用保理的申请。银行根据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和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物流费用的确认,在确认后将物流费用扣除融资利息和保理费用后支付给物流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坏账损失,也实现了物流企业资金的快速回流。

3.2.3 物流保险

物流企业因为其业务的特殊性需要买货物保险,而在现实情况下物流保险发生的事件较多,但是保险机构对于保险的处理速度慢,这使得物流企业往往需要垫付大量的货物赔偿。在区块链与供应链结合的情况下,保险机构可以观测到供应链上和区块链上货物的信息,由于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可以使其信任货物发生的损失,保险机构可以快速进行保险理赔判断并通过区块链把保险理赔金付给物流企业。

3.3 管理会计应用

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标志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程度。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率,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仍然较低,与部分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我国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23.79%下降到2019年的16.9%,但是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由此看来我国物流行业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还需要继续进步,要利用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来改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物流行业对于成本的管控。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环境下可以实现物流企业成本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管理控制。以作业成本法为例,每一条与企业的合同投标成本、签订成本、运输成本等全都放到企业的区块中,同时区块还可以收集同行业相似交易的成本信息,根据交易时间的前后形成物流企业成本信息链式结构。企业的管理会计可以将区块链中收集的信息利用敏感性分析工具来对比企业不同业务成本变化的原因和对比行业成本变化的原因,最后对于影响企业成本的敏感性因素进行管理与控制。

3.4 审计应用

在供应链的环境下,物流企业的审计依靠供应链数据库上的信息,对被审计物流企业的财务收支、物流作业流程、物流成本、物流资源等进行评估和分析。这种审计模式利用了供应链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分析比较客观全面,但是还存在部分不足。首先,物流企业的审计往往是事后审计,无法针对特定的违规事项和风险事项进行报警;其次,对于物流企业的审计只能用到物流企业的核心数据,物流企业客户的数据无法得知,银行等机构信息获取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最后,物流企业的审计报告无法及时有效的与其他单位共享。

在区块链的环境下,区块链和供应链技术的互融能弥补供应链审计的不足。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物流企业审计分为四步:数据收集、数据转换、实施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如图2所示)。

(1)数据收集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收集供应链数据库中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信息及物流流程数据,也可以收集在区块链节点中税务、银行、物流企业客户的数据。由于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性和信任机制,保障了数据收集阶段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降低了审计的检查风险。此外,数据收集阶段会计师事务所还节约了纸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也节约了物流企业的审计费用。

(2)数据转换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密码学的方法很容易将区块链中各节点的数据转化为需要的审计数据,解决了传统物流企业中心化模式下繁琐的转化过程,提高了数据转换效率。

(3)实施审计阶段,会计师事务所由传统模式下的审计分析扩展为数据分析、审计模型分析和多维分析等多种方式实施审计程序。数据分析指的是利用数据转换得到的审计数据进行实质性分析,这是传统物流企业的审计模式。审计模型分析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直接对区块链和供应商的数据进行审计,这实现了审计流程的自动化。多维分析是指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下,审计公司可以利用权限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供应链中客户、银行、税务、海关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这使得审计报告更加全面和真实。

(4)出具审计报告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审计程序和审计预警机制两方面的信息出具审计报告。前三步的审计程序大大降低了审计风险,审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出具更加客观的审计报告。另外在审计报告阶段还增加了审计预警机制,此机制可以实时监测区块链发生交易时和上链过程中的虚假和无效事件,在每笔交易的发生过程中进行审计,实现了现有审计达不到的审计预警及时性。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可以上传到区块链节点上,审计报告可以快速传播,有利于客户、税务、银行、证监会等利用审计报告开展他们的工作。

3.5 税务应用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环境下,物流企业收入和成本的数据区块可以直接被税务机关提取,解决了在传统会计模式下物流企业计税困难、虚开发票等问题。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开票方需要把开票后的信息上传到税务局,持票方需要拿着发票到税务局核实抵扣,在此过程中双方为了发票的验证都需要人力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同样的,税务局需要多次核算票据信息,也增加了工作量。同时我国物流企业还存在成本和进项的真实性无法判断和虚开发票等问题,给税务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供应链上所有的物流企业和供应商的发票、对账单、合同和银行流水等票据信息都上传到区块链节点上,由于在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票据互联互通,税务和所有企业都可以实现自动结算、自动对账和自动开发票,提高了税务局的核算效率并且减少了大量的纸质成本和人工成本。

以图3中物流企业和客户的交易为例,首先物流企业和客户把物流信息、收发货明细、交易价格等都上传到区块链上,系统基于税务局制定的规则进行自动对账。对账后完成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并且根据智能合约的结果开具发票。发票开具之后税务局就可以根据双方的交易自动计税,在多方互信的基础上保证了每笔交易真实计税。

4 结束语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物流上还处于前期的研究和开发阶段,未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間去发展完善,但是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视角对物流会计的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的创新。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会计的各种局限性在区块链的环境下得到了解决,区块链技术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税务方面都显著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和传播的效率,给物流会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互联网技术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而会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技术用到解决会计问题上,用会计的发展推动物流企业进一步控制成本费用和提高配送效率。

参考文献:

[1] 邵瑞庆. 试析物流企业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J]. 财会月刊,2006(21):43-44.

[2] 黄英,黄明. 第三方物流企业会计结算管理中的风险防范[J]. 中国流通经济,2008(10):44-46.

[3] 向宏志. 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 物流技术,2013,32(5):130-132.

[4] 傅奇蕾. 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 企业经济,2016(4):94-97.

[5] 姚祎. 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再优化——基于业财融合视角[J]. 财会通讯,2020(7):134-137.

[6] 周坚,金瑜,何亨,等. 基于区块链的云数据审计方案[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6):1799-1803.

收稿日期:2020-12-10

作者简介:单景毅(1997-),男,山东枣庄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企业治理;吴国庆(1973-),男,安徽枞阳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

作者:胡卿汉 何娟

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篇3:

烟草物流实行单独核算的思考

我国烟草行业在物流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物流核算方面仍然存在核算范围较窄、核算内容不全面、物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提供烟草物流会计信息,统一协调烟草工商之间以及与零售的物流运输关系,已经逐渐成为管理的重点。

一、烟草行业物流核算存在的不足

(一)烟草物流核算内容不全面

现代物流的观点指出,物流应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企业内部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从物流核算内容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许多烟草企业仅将其支付给外部的用于烟草运输和仓储的费用列于物流核算的专项成本之中,而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则常常被企业忽视,与日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混在一起,导致企业物流成本模糊,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二)物流核算指标单一

烟草行业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当前烟草物流核算量不断增加,现有的物流核算指标已经不能满足其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虽然我国烟草行业已经制定了部分相关标准体系,但全行业仍然缺少一套完整的与烟草物流相关的物流核算指标体系,同时,现有的物流核算指标并不能如实反映烟草行业的物流状况,如现有的全国统一物流核算指标——单箱物流费用,其指标特征决定了其并不能被作为最为客观的评判物流核算绩效的标准,但却被广泛使用。各烟草企业对烟草物流的绩效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的这一现状与当前烟草行业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并不相符合。

(三)烟草物流成本过高,信息不准确

烟草行业过高的物流成本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方面。目前我国实行卷烟配送到户的物流模式,由于我国卷烟零售户众多且小而分散,每笔订单的订货数量也较少,因而卷烟物流的配送成本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因卷烟库存量大、配送频次高而增大。同时,由于缺乏对众多销售点送货路线的科学合理优化而造成的高配送成本也成为了制约烟草行业物流核算体系健康发展的瓶颈。

另外,由于物流活动贯穿于烟草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因而部分烟草企业或将卷烟运输、装卸等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与企业发生的其他成本费用混合计入相关科目。这种核算方式将物流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会计信息混杂,造成烟草物流成本核算信息不准确,不利于企业进行合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与管理。

(四)“重商流、轻物流”的观念依然存在

虽然物流建设已经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但“重商流、轻物流”的传统观念仍然长期影响着烟草企业。同时,烟草行业内部仍存在将烟草的物流与烟草的运输作为等同概念,不能清晰认识到物流建设对烟草行业发展促进作用的现象,这使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物流会计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物流管理的理念在烟草行业出现得较晚,因此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的不足对烟草物流发展的阻碍现象已经逐渐在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中显现出来。

二、烟草行业实施物流单独核算的建议

(一)转变思维意识,加强专业人才的投入

当前,物流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后勤的一部分,烟草行业应当彻底纠正物流即运输的思维概念,转变“重商流,轻物流”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物流对于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特别是物流核算的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所聘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会计核算、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另外,烟草企业应当定期对其从业人员开展加强专业知识和提高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训,积极打造优良的物流管理团队。

(二)设置烟草物流核算中心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卷烟物流的成本费用等会计信息,烟草公司可以参照农行对基层营业所独立经营的改革做法,设立单独核算的卷烟物流核算中心。该中心所核算内容将包括所有涉及到卷烟物流的资产、费用等内容,即在该核算中心内部重新设置专职会计和出纳人员专门负责处理核算中心业务,包括卷烟从入库、仓储、分拣、打码、配送及零售的卷烟实体流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会计信息。

(三)设置内部往来账户

各市烟草公司应当设定与烟草物流核算中心之间进行内部往来账户核算的会计科目,如分别设置“内部应收款”和“内部应付款”。其中,“内部应付款”作为核算中心和烟草公司核算的中间科目,表示核算中心对烟草公司的应付款,而“内部应收款”表示烟草公司代付的各类税费等。具体而言,对于烟草公司新增加或减少的物流资产,核算中心进行同步的增加或减少处理;与核算中心相关的应缴纳的税费和应发放的职工薪酬等,则由烟草公司统一缴纳与发放,核算中心进行同步虚拟核算。月末,核算中心通过“内部应付款”对费用类科目进行结转,再由烟草公司将实际费用归集到相应的科目列示。

(四)完善烟草行业物流核算指标体系

为了使烟草行业可以准确地核算出各领域所产生的物流费用,方便全行业管理者对烟草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烟草企业应当单独设置物流核算科目,加快烟草行业物流核算指标体系的形成,并尽可能保证全行业物流核算指标的统一,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做出一些明细方面的调整,保证烟草行业物流核算方法和数据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五)加强烟草物流信息化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烟草行业目前的信息系统已经成功覆盖了大部分的经营业务,但仍缺乏对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现代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还没有得到普遍地实施。为了保证烟草企业预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顺畅,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真正实现烟草核算中心的建设及其与烟草公司的有效互动,应当积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不断提高烟草行业物流信息应用和服务的水平,使信息化成功推动烟草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市烟草专卖局)

作者:赵金杰 孙月姣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总结3篇下一篇:数学高中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