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应当重视它,研究它,不能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予以排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网络语言失范的原因作讨论,力求对这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切实的认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篇1:

网络语言对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力研究

内容摘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针对网络语言对其双面影响及成因进行分析阐述,在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客观对待网络语言,提高网络素养等方面提出操作性更强的对策,以发扬网络语言的现代优势,规避不利影响,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用科学、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使其沿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言 高职学生 规范 影响力 网络素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8月13日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1],其中20至29岁青年网民达26.8%。

语言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人类进行理性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是近年来在网络环境下现代汉语的变异而产生的新兴语体。于根元在《中国网络词语词典》中,把“网络语言”定义为:“‘网语’是网民为了提高输入速度,在使用过程中,对一些汉语词汇、英语词汇进行适当改造,对文字、符号、图片等内容加以随意链接与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将‘网语’中的数字、汉字、英文字母糅杂使用,势必会产生一些错字、怪字、别字,甚至在语法规范的语境下,完全可以认为是病句。但在虚拟的网络中,它却作为正宗语言,为广大网民所喜爱[2]”。

网络语言简洁、多变、时尚、幽默、风趣,增加了语言的实用价值,使交流更加高效便捷,是当下年轻一代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观念为导向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语言时尚。一部分網络语言因其简洁实用、方便快捷,已从网络平台走进日常生活,成为交际中的新语料。但网络语言使用也存在弊端,归因有三:一是部分网络语言偏离现代汉语规范;二是因缺乏监管趋向粗鄙化、庸俗化;三是一部分粗俗、浅薄、表达不符合规范的网络语言被青年学生盲目崇拜,滥用于学习场景之中,对教育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到了现代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一.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力及成因分析

网络语言是只存在于网络上,还是走出网络进入现实生活应用,引起相关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极大关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可以使丰富语言、表达生动,为人际交往增添活力和乐趣;反之,因猎奇心理而使用文明失范的网络语言,则对网络道德秩序形成干扰,将会阻碍当代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下将以高职学生为调研群体,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一)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1.培养创新思维,实现求新求异心理追求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高职学生主要以在集体授课的大环境下接受老师面对面传授知识为主,属于被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网络的出现使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多途径、多手段辅助学习,拓宽视野,活跃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学生通过键盘相对自由发表言论,充分发挥想象力,自行创造新鲜的网络语言,彰显与众不同的个性。由此可见,对网络语言的积极创造和正确运用,能不断激发大脑在语言模块分工上的功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下高职学校课堂,一些科目课堂授课内容单一枯燥、所学知识缺乏利于操作的实践性,教师教学方式使其对课堂失去兴趣。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所学知识与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关联不紧密。因此,将兴趣更多的转移到互联网上,体验生活的多样性。高职学生在不断推陈出新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克服现实生活交往互动过程中的“失语”现象,用通俗的语言、形象化的表述来满足表意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创新网络语言,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

2.人际交互方式多样,满足自主话语权需求

网络的出现,在空间上克服了距离的阻隔,使人际交互方式趋向多样化。现在在校的高职学生大多数是为90后青年,甚或有部分00后青年,好奇心强、性格活泼外向、时尚新潮,与外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随着网络的普及逐渐减少,网络语言作为共通语言成了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形象、生动、幽默的全网络无障碍交流方式,拉近距离,减少隔阂,为不曾谋面的陌生人创造了平等互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实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亲密度。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渴望自由,希望自主掌握话语权,自由开放、约束力较少的网络平台为其提供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结交朋友的新通道。同时,网络语言能多样化组合、自主性搭配,不囿于传统语言形式中词汇组成、语法结构等的约束,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满足追求自主话语权的心理需求,受到高职学生网民们的喜爱。

3.缓解现实生活压力,培养健康快乐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遣的压抑情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有了自由的、私密的宣泄通道,在虚拟网络上,能向陌生人倾吐心声获得安慰,通过网络游戏发泄不满情绪,缓解现实焦虑感,成了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减压方式。为了使交流更通畅有趣,他们还有意识在沟通交流中解构传统语言表达,用独具个性的自造语言来活跃气氛,甚至有时被及时接纳,随后广为传播,渐渐成为新的网络词汇。

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可以多角度、多层面表达学生网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念,用充满活力、风趣幽默的网络语言释放生活压力,增添无限遐想,有助于高职学生健康快乐的良好心态塑造,增强自身消化压力、抵抗挫折的能力,在磨砺中不断成长。

(二)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语言如同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契合当下青年学生性格特点和审美范式,颇受青年群体偏爱,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成长带来新鲜的活力;另一方面,缩略谐音、胡乱套用等不规则和失范问题层出不穷网络语言已不局限在特定网络交流中使用,高职学生早已广泛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生成自由随意英汉杂糅、语法错乱、具有随意和粗浅的负面特点,加上不分场合滥用,既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形成干扰,又因其不规范、随意性极强的开放式语言表达方式,也容易造成错觉,使青年学生产生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的行事态度及行为表现。

通过调查分析,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语言运用规则及表现内容失范,冲击传统汉语结构

网络语言发展迅猛,生命力强大,对向现代汉语规范提出严峻挑战。因其使用时追求速度和效率,出现语言运用规则及表现内容失范现象:不顾及汉代汉语的语法、句法结构;对话中省略语法规范中正常句子成分缺失;错字、别字大量替代规范词汇;重新解构汉语词语,改变原有规范语意,比如“可爱”一词,解构为“可怜的没人爱”;“天才”一词,解构为“天生蠢材”等,与完整性和规范性相差甚远;甚至重新生造网络词汇,如“人艰不拆”等,意思令人费解。

青年学生群体一味追求快捷,追求趣味,追求个性另类,很多重构词语辞不达意,不符合构词规律及语法规范,给人们的语用造成干扰,违背语言本质。尤其在各类重要的文本写作中,网络语言的出现,影响了文章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同时,违背传统语用规则,内容粗鄙失范,严重冲击传统汉语结构。

除此之外,部分网络语言内容恶俗、格调低下,在现实生活中不忍卒听,但凭借网络肆意蔓延。频繁出现的网络脏话、趣味低俗的网名、攻击人格的放肆嘲讽,通过网络渠道以最快速度传播,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误导价值取向;还有部分青年学生认为这是追赶潮流,盲目崇拜,无视场合、随处滥用网络语言。这种对网络语言的优劣不能加以甄别后再合理使用的做法,极不利于当下精神文明建设。

2.追求用语新奇简便,降低优秀语言文字吸引力

語言习得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汉语言文学以其独具魅力的文字表现形式、隽永深长的意境含蕴,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成为文化强国大背景下极为关键的环节。那些广为传颂的诗三百、恬淡惬意的山水田园风光、慷慨激昂的悲歌、边塞的风卷残雪,在诗人词家的笔下绽放异彩,是值得当下青年学生细细品读的。

互联网的出现给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催生出各种形式的网络作品。偏离汉语构词结构、不合语法规范的网络“快餐文化”因其内容浅显易懂、阅读方式碎片化而更受青年学生青睐,其新奇的改编方式更符合高职学生的猎奇心理,使他们在内心对合乎语法规范的优秀白话文作品、字字珠玑的古代文言文产生抵触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青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结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降低了祖国优秀语言文字的吸引。

3.缺乏必要自我约束,影响正确人生理想树立

当下我国总体社会环境氛围,是极其有利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修养锤炼此时还需要进一步涵养完善,心智和思想上都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外界影响。前途未知、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受挫等因素,对学生以往的认知产生冲击,使其产生茫然感和无力感,从而产生情绪波动,导致思想意志消沉,无法静心学习,更有甚者因找不到合理的排遣方式,导致患上抑郁症等一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此时,进行心理辅导、疏通郁结的方法很多,比如求助于老师、同学、心理咨询师等。同时,适度通过网络宣泄,寻找倾诉对象,寻求解压方法,也能够适当放松身心,对情绪进行良性干预,可以自我缓解压力,使身体和心理恢复到健康状态。

但如以为互联网为法外之地,不加约束地过度宣泄,使用不文明网络语言,甚至出现网络语言暴力,将会影响青年学生塑造自身性格,干扰正确的人生观念的树立。同时,过分依赖网络、沉溺于虚拟时空,迷恋使用网络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自制力,缺乏必要自我约束,容易被网络上居心不良者利用,冲动地发表不当言论,养成随心所欲、玩世不恭的心态,从而缺乏社会责任感,无法担当其建设祖国的重任。

二.优化网络语言环境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策略

当下社会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全盘否定:有部分学者认为网络语言违背语言学中的词汇、语法的构造规范,无序随意的网络语言走下网络,成为青年学生现实生活学习、交流常用口头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主流语言的作用,趋向书面化,应采取强硬措施抵制网络词语泛化,保持汉语语言规范。二是完全肯定:时代的发展进步促使网络语言的出现,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粗俗浅薄的网络话语终将被淘汰,应推陈出新而非固步自封。三是理性认知:去伪存真,汲取精华,使中华民族语言更加多样化。

语言变革是反应时代进步的其中一个环节,网络语言是网络高科技时代的必然产物。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双面性,提倡科学运用,汲取精髓,弃其糟粕。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尤其是高职学生更不应盲目最求潮流,要客观看待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影响。健康向上的网络语言应被积极提倡,应从网络语言中了解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于网络语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无序低俗的网络语言甄别扬弃,防止泛化。针对高职学生现状,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开始给予重视,采取有效的科学措施加强。

(一)强化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加强道德自律意识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任何情况下的自由,都是相对自由,都是有界限的,网络交流也是如此,是以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最底线的。如果超越底线,就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中,纳入网络话语规范化建设的内容,运用各种手段促进青年学生从自身做起,形成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并不断强化。要坚决抵制和摒弃低俗、粗陋的网络语言,在法律知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鼓励学生使用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网络语言,从自身做起,加强语文文字规范化知识的学习,自觉对网络语言加以甄别使用。正确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绿色健康的网络素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强化校园网络文化的正向感染力和影响力,创造良好规范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

(二)利用公共传媒教育,提供良好网络运行环境

网络信息是个开放平台,具有丰富、海量、繁杂的特点。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其中,年龄在19-29岁的学生群体占比26.8%,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共传媒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期,各类公共媒体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大众喉舌的社会职能[3],自觉对相关产品加以甄别把关,为青年学生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

公共媒体在运行过程中,要坚持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主题,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媒体宣传,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堪称时代楷模的青年偶像,如:庚子抗疫战争中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为祖国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等,来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当下青年学生手机使用普及,手机新媒体成为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新阵地,移动、联通、电信通信运营商要积极响应党团组织的号召,与团中央密切合作,遵从维护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旨,以提供绿色、健康内容为核心内容,全面落实青年学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专属网站建设任务,宣传主流价值观、选用正向网络话语,将两者有机结合,保证把健康有益的内容提供给青年学生。

(三)倡导优秀校园文化,引领网络语言正向发展

对高职院校自身管理而言,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力发展校园网络道德建设,运用好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倡导优秀校园文化,增强组织感召力,培养学生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教师要依托《高职语文》《中国传统文化鉴赏》《应用文写作》等高职学生通识课课程教学,在课堂上规范教学语言,挖掘汉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充分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语文素养语言提升语言审美品位,提高学生规范语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多途径多角度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正向发展。如以网络语言为主题,举行网络知识竞赛、优秀网络语言征集、大专生网络辩论赛、校园网络主持人大赛、“一‘网’情深,以书会友”活动、网络诵读比赛、优秀古诗文诵读大赛等各项活动,线上与线下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倡导学生“说文明语,写规范字”,推进优秀校园文化建设。

另外,在校园里建立微信公众号、论坛、微博官方平臺、QQ群、校园APP、手机微信群、美篇推送、校内网网页、直播网站平台等,网站上的内容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才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网上发表观点,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了解校园活动,组织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网上征文活动,促使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知识等。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网络语言研究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网络语言的使用几乎涉及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结合笔者学校高职学生的特点,针对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双面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不断开创新思路,针对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客观对待网络语言,提高网络素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和可操作性更强的对策,以其发扬网络语言的现代优势,规避其不利影响,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用科学、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使其沿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www.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9.8.13.

[2]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44.

[3]柳斌杰.现代媒体的社会职能和公共责任[OL].http://www.ewe.cn.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调研课题(SKL-2019-1273),获二等奖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薛新萍

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篇2:

网络语言的失范与规范

【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应当重视它,研究它,不能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予以排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网络语言失范的原因作讨论,力求对这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切实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语言 规范化 传统文化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它与现实中的语言传递最大的区别在于交流对象部分信息的缺失。但是,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也有共通性,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人格、以诚相待、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然而,在现实中却存在网络语言失范的问题, 尤其是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主要是指网络中存在的不文明语言,通常只局限于狭义的网络语言即出现在网民的聊天话语中。处在彼此隐去真实身份的网络世界这样一个虚拟社会中的人们很容易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也很容易产生被解放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网络语言失范现象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一、网络语言失范的种种现象

网络语言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规则的失范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国人陷入了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而汉语的地位岌岌可危,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1.汉字的哭泣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流长,现有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渐变演化而来,形成了独特的方块字系统。看一看学生的课堂笔记才发觉汉字的危机;看一看学生的请假条才发觉汉字的悲哀。当我们面对“苏市”、“韩玉”式的唐宋八大家,当我们面对“我的KEY丢失了”的请假条,我们不禁为汉字而哭泣。著名文学家王蒙指出,“如果摒弃汉字原本的规律而不顾,一味追求拉丁字的拼音,则从根本上违背了汉字的本意。……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2.语法规范的迷失

1)关联词的迷失

因果、假设、递进复句均用“然后呢……”连接,俱混为顺承矣。

2)副词的贫瘠

曾几何时,“好”字满天飞,而今从“好”到“蛮”,似乎所有的副词都可用“蛮”代替。

3. 新洋泾浜的出现

汉语面临中英文拼盘化的危险。英语缩写词直接嵌入汉语系统,反差极大,破坏了汉语系统的内在和谐及形体之美。

“APEC的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的发展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读MBA的张小姐原来想到IT业发展,今后目标是当CEO,现在感到加入WTO后,中国IT业风险很大,转而去了Nike公司。相反,读MPA的李先生感觉良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大幅度改革,MPA的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随后,我们去了KTV包房,大唱卡拉OK,大家相继关掉BP机,也不上Intel网,兴高采烈,通宵达旦。”汉语形象如此难堪,岂非杂色拼盘么?

某个学生的作文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那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200。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也在2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PMP,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我和一个同学到网吧‘打铁’去了……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国家汉办兼职副主任杨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语言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的语言,一个国家的语言发展对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中国也不例外。传播广泛的语言也是强国的标志。中国语言的发展,需要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相称。”

4. 语音的变形,主要体现在:

尖音的出现:zingcingsing 。

误以为嗲音是温柔的表现。

普通话语音被方言占领。

(二)语言道德的失范

1.网络语言中亦存在语言暴力现象,用下流粗俗的语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2.网络虚拟人名的不文明化。当你随意进入任何一家聊天室都会发现,名字千奇百怪,叫什么的都有,许多名字读起来令人恶心。

网络谩骂语言猖獗。

尽管大多数网民能够做到文明上网,但也难免有些人趁机发泄。虽然有的实属在这种无人监督的环境下做纯粹的情感宣泄,但为何不采取另外的表达方式呢?

二、网络语言失范的原因

(一)网络的虚拟性、私隐性为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提供了客观的滋生土壤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阅读的载体。回顾历史,竹简时代的语言不同于金文、甲骨文时代的语言。纸上的语言,又更新了竹简时代的语言。到了印刷术普及的年代,白话小说就开始风行。如今到了键盘、网络语言的时代,语言革命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所致,网络媒体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埋下了社会关系失范的隐患,正是网络的私隐性与虚拟性消释了现实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弱化了世俗道德规范的制约,为崇尚自由的青少年创造了宽松的舆论氛围。我们利用表格的形式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作一比较:

由此可见,操作上的私隐性与形式上的虚拟性使得网络媒体从一开始就将它的接受者置于无人监督、疏于管理的状态中。在缺乏一种健康舆论、他人监督的环境中,本来不牢固的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根本就经不起“网络自由”的“风吹雨打”而逐渐走向失范、衰亡。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成为了没有规章纪律等藩篱的约束、没有父母、老师的管制、没有任何思想道德牵制、可以完全自我、可以把平时现实生活中完全不能的所思所想进行任意放肆与发泄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许多网民的生存状态可谓一半是人一半是鬼。网络中每个人看似都被赋予平等的机会、平等的权利,事实上,这里根本没有平等。“菜鸟”“爬虫”们(网络新手)经常会受到“大虾”“骨灰级网民”( 网络高手)的指责与讥笑。

在网络世界中,广大青少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而在此状态下,受好奇心与畸形的破坏成就感的驱使,青少年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自然是越来越“新奇”,越来越不文明,越来越失掉规范。

(二)青少年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语言失范的主要根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行为及其变化归因于动机,动机的产生又来源于五个方面的基本需要:①生理需要(the phgsiological needs)②安全需要(the safety needs)③爱的需要(the love needs)④尊重的需要(the esteem needs)⑤自我实现的需要(the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渴望和他人交流,现实的现代社会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他们就选择网络作为自己情感交流、宣泄的场所。这里,他们可以尽情享受由网络带来的“思想解放”与言语自由。受好奇心与畸形的破坏成就感的驱使,他们喜欢在聊天室里“畅所欲言”,选用、造出一些其所谓的新鲜词儿,并互相传播,否则就会被视为不跟时代、落伍。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薄弱,明辨是非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如果没有正确理论与信念的指导与支撑,很难把握控制住自己,严重的会走向网络犯罪。

(三)对“语言工具论”理解的偏差为网络语言的失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所有社会学家、语言学家的共识。然而,大多数青少年却仅从“工具”一语认知语言文字的价值,而对其中“最重要”一词缺乏清醒的认识,从而导致在交际活动中对我们的母语的使用极为随意的现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早已写入我国宪法,网民们热衷于创制仅仅流行于青少年网民之间的所谓新词新语,这明显是欠妥的。

另外,许多人认为,语言的规范化是语言专家的事,再说,语言也是要经过优胜劣汰的,不规范的语言早晚会自生自灭的,不必杞人忧天。殊不知,语言最本质的属性便是它的约定俗成性,如果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中不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让“损人之语”“辱人之语”成为新的约定,我们的语言还是美的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规范同样“人人有责”。

(四)传统文化的迷失与青少年道德的断层

21世纪被称之为“读图时代”,在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当代青少年对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这在中华社会伦理与道德的传承上无疑会形成一个明显的断层。传统的道德多是靠外界道德规范、道德舆论的监督与控制,靠服从来实现道德秩序的有条不紊的,而网络道德不一样。在网络中没有了他人和外界的监督,良好道德的实现转为完全依靠网民的道德自律,转为对网民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的高层次的要求上来。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强调“知行合一”与“慎独”“内省”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道德道德自律的重要理论根据。

慎独的意思就是指在自己独处、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依然遵循道义,能够做到谨慎处事,严格要求自己,无丝毫违悖之心。“慎独”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想保持“道”的须臾不离唯有慎独。慎独在当代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当代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失范、道德的滑坡很大程度上与其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有关。他们缺乏自律,一旦他们进入网络,便立刻觉得进入另一番天地,认为这里没有父母老师的管教、没有同学朋友的监督,便在“自己”的天空中“畅所欲言”“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内心道德观念的成熟、坚定,才能保证外在道德表现的持久和稳定。

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措施,使这种新兴的、信息时代最重要的言说方式,能够在健康、文明、尊重传统语言的基础之上平稳地进行,成为信息时代里成熟的言语方式。也许随着汉字输入法的改进,这一问题会得到最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仁武《加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1年1月23日。

[2]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余英时文集》(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闪雄《汉语的纯洁破坏网络语言》[J].《语文建设》2000年第10期。

[4]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5]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见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

[6]赵 越《网络语言:信息时代的言说方式》[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第4期。

[7]陈原《社会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0年。

[8]苏新春《汉语语汇文化内涵的多角度考察》[A].《语义文化的钩沉探迹》[C].广州出版社,1997,转见于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教育指定读物(单元七至八)。

[10]谢佑民《信息时代的语文规范化问题》[A].《新技术革命与信息革命》[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11]戴昭铭《规范化——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A].《规范语言学探索》[C].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郭笃凌,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文法系;郝怀杰,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

作者:郭笃凌 郝怀杰

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篇3:

碎片化学习真的会影响学习效果吗?

摘要:在线学习活动随时随地开展的特性,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学习的讨论。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分散学习能够加强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在每次学习中消除错误,保留更多的知识并促进知识的迁移。碎片化的在线学习与分散学习方式非常类似。在线学习中是否存在分散学习效应?不同时间间隔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如何?基于某大学74名大学生的分组实验显示:采用短时间间隔方式在线学习的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采用长时间间隔方式在线学习的控制组,短学习时间间隔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对知识的深度认知加工行为,且学习时间间隔以首次练习正确率为中介因素对最终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该结果说明在线学习中存在分散学习效应;只要保证学习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相对完整地完成所有知识内容的学习,碎片化学习有可能对在线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应将学习时间安排纳入到在线学习设计之中,探索不同类型知识的最优学习时间间隔并进行学习推荐,以更好地适应越来越普遍的碎片化学习。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在线学习;学习时间间隔;分散学习效应;实验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优先关注课题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未来学校研究”(CHEA2020024)。

作者简介:李葆萍,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875);张贤茹、陈秋雨、张丽峰,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周颖(通讯作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在线学习逐渐摆脱了通过有线网络和固定终端接入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的状态。然而在学习愈发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学习活动发生时机具有一定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学习时长波动较大等特征。张克永等(2015)将这种通过任意媒体一点一滴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片段式学习的方式称为网络碎片化学习。王承博等(2015)将碎片化学习与正式学习相对比,认为其是学习者利用碎片化阅读或碎片化时间,从互联网上挖掘有意义的知识碎片,并对知识碎片进行存储、汲取、加工等的过程。这些定义都强调了碎片化学习工具的网络化,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零散性,因而也引发了一些教育者对碎片化学习、尤其是碎片化线上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担心(王竹立,2016a)。如有学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可能导致学习内容的组织顺序和完整性受到一定的破坏,容易造成学习资源逻辑体系松散、学习内容难度降低等问题,而长期接收这种短、平、快的碎片化知识,容易引发学习者产生自己学习到大量知识和技能的错觉(黄建锋,2018;董彦良,2020)。胡姣等(2019)认为,碎片化学习中零碎、非线性式的学习信息组织方式,容易导致学习者思维跳跃化,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李亭松等(2020)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有关碎片化学习的调研也显示,尽管大学生们对碎片化学习方式表示比较喜欢,但依然有43%的同学认为碎片化学习会影响到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整体理解,進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时代知识的载体已从线性的纸张、书本变成超文本、视频、音频、图像等,知识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化、超链接式的,知识内容也在学习者之间不断的流动进化(王竹立,2016b;田浩等,2020)。这些都将颠覆传统知识生成的精英模式和传播的课堂模式,使得碎片化学习无法回避(陈丽等,2019)。而且,解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颗粒度各不相同,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由超链接组成的“目标寻径”世界中,问题和目标之间往往不存在确定的逻辑关系和路径,此时由逻辑关系串联起来的学科系统知识往往存在实践指导力不足、解决机制不全等问题,而知识颗粒度更小、组合更加灵活的碎片化知识则能够因不受整体逻辑约束而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陈丽等,2019)。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学习中存在分散学习效应,分散学习能够产生长期的记忆优势。

那么,碎片化学习方式对学习的影响究竟如何?在线学习中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干预,以有效调节在线学习灵活性与学习结果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呢?这些都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

二、碎片化学习与在线学习效果干预研究

对碎片化学习最大的担忧主要源于碎片化学习方式可能造成学习者深层次学习不足的设想,而深层次的学习又往往和高级认知目标达成以及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穆肃等(2019)认为,能够提高学习过程参与度的学习行为是在线学习过程中促进深层次学习发生的重要途径。当前大量研究试图通过探究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表现和在线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关系,针对性地设计在线学习策略以达到提升在线学习质量的目的。贾积有等(2014)发现,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与在线时间、观看视频次数、观看网页次数、浏览和下载讲义次数、论坛参与程度(发帖、回帖)等在线学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郭芳侠等(2018)指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在线学习时间、论坛参与程度、查阅资料、视频次数等学习行为呈显著相关。曾嘉灵等(2018)将慕课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归纳为任务学习行为、交互学习行为和学习参与三个不同维度,构建了包含视频观看完成度、作业提交次数、每周学习时长等12个学习行为的指标,发现学习成绩与论坛发帖数量、作业提交次数、视频观看主动性等存在相关性。麦克法迪恩等人(Macfadyen et al.,2010)的研究也证实查阅学习资源的次数与时长、论坛发帖次数等对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基于这类研究发现,很多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在线学习干预措施。如赵慧琼等(2017)设计构建了在线学习干预模型,分别从学生参与讨论交流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7个方面提出干预对策。舒莹等(2019)通过跟踪分析在线学习中学习者登录平台总时长、论坛活跃程度等,确定了在线学习危机预警因素,采用电子邮件以及学习诊断报告等干预策略对学生进行干预。

这些干预措施主要通过监测学生学习时长、学生与平台或者学习同伴之间的交互质量、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投入度和认知参与度等来实施学习干预。然而有效的学习不仅要考虑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设计,还应考虑学习时间的安排(Dunlosky et al.,2015)。所谓时间安排不仅包括学习的时长,还包括学习的时机、学习时间的分配等。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当前有关在线学习时间安排策略的研究较少,而时间碎片化是碎片化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造成碎片化学习行为的主要原因。因此,考察时间安排对碎片化学习的影响,是探究碎片化学习规律与效果的重要途径。

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将材料分割后以“学习—间隔—再学习—间隔—再学习—测试”的学习方式比将学习材料集中在一次或者较少的次数中学习,记忆效果要好,这就是分散学习效应。数百项的单词学习、阅读、记忆等任务的心理学实验验证了分散学习效应,发现分散学习能够加强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在每次学习中消除错误,保留更多的知识并促进知识的迁移(Bjork et al.,2011)。近年来借助于功能性核磁成像等技术进行的研究进一步为分散学习效應提供了神经学基础(Xue et al.,2013)。

除实验室条件外,在自然的教学实验中分散学习效应也得到了验证。如巴德(Budé)等让学生以分散学习的方式学习统计学知识,结果显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Budé et al.,2011)。有研究将10个数学问题采用每周练习5个问题、练习两周(即分散学习)的方式,和一周内练习10个问题的方式(即集中学习)进行分组比较,学习结束四周后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分散学习策略的学生比采用集中学习策略的学生学习效果要好(Rohrer et al.,2006)。

分散学习效应认为,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者的信息加工模式产生了影响,使得学习过程中知识提取的活动大大加强。学习时间间隔会导致学习内容的部分遗忘,从而迫使学习者不得不提取之前学习的内容并对后续学习材料进行更多的认知加工,而认知加工越多,学习者对信息的记忆表征就越牢固(Zulkiply et al.,2012)。比如,与阅读材料相比,学习测试活动更能够驱动学习者主动地根据测试中的信息线索进行知识的检索和提取,从而强化了知识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效果保留得更加持久(Roediger et al.,2006;张锦坤等,2013)。分散学习产生的长期记忆保持优势,主要在于分散学习的学习时间间隔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遗忘,遗忘导致了学习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学习或重现学习材料,因此不得不对先前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重新检索和提取,从而增强了记忆并保持了长期记忆(Rischke et al.,2011)。相关研究也认为,在分散学习条件下,由于时间间隔导致的遗忘使得学习者在回忆和提取信息时更加复杂,所以使得他们在分散学习中付出了更多的认知资源,从而建立了更加牢固的记忆(Vlach et al.,2019)。

分散学习效应启发我们可以将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分配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而不必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一次学完。碎片化的在线学习与分散学习方式非常类似,如果分散学习效应在线上学习中依然能够发挥作用,就不用过于担心碎片化的学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了。那么,学习时间间隔是否会对在线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如果会,什么样的学习时间间隔会产生学习分散效应?我们又应该如何设计与组织在线学习内容和活动呢?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学生线上学习表现,探索其中是否存在分散学习效应,并试图解释时间间隔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研究选取北京某大学参与C语言课程的大一学生,共74名,其中男生27名,女生47名,学生平均年龄19.05岁(SD=0.55);学生的学科背景涉及心理学(58名)、物理学(5名)、化学(5名)、环境科学(6名)等非计算机专业。

2.研究工具

研究选取了可支持学生程序设计练习的移动端应用DQuiz。该工具主要提供了与C语言教材同步的小容量(Bit-Sized)学习内容供学生学习,功能设计与研究目标比较相符(Zhang et al.,2019)。学生可以通过如图1所示界面选择有题目的日期进入系统开始学习并及时获取反馈和学习指导。为了防止学生随意作答,系统设定学生必须在完成练习并发表有意义的评论后才能查看答案解析。学生可以对完成的练习进行提问或解答,也可以对已经完成的练习进行收藏以便随时复习。同时系统的日志文件可记录学生的所有操作行为。

3.研究过程

为了保证同一个班级教学条件的公平,所有学生均在手机上安装了DQuiz系统。DQuiz每天都会给学生推送2~3道练习题,每周练习的内容与教师上课内容同步。经过一学期学习,DQuiz共发布227道练习题。本研究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学生的学习内容均一样,即截至学期结束,所有学生都要对系统中的每道题至少练习一次,差异就在于每次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前期开展的预研究发现,在不给学生任何与练习间隔时间有关的指示和干预的情况下,学生自然状态下使用DQuiz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6.83天,基本和课程进度同步,因此本研究以间隔小于一周作为基准筛选合理的时间范围(Zhang et al.,2017)。本实验将实施一个学期,考虑到学生的坚持程度,认为一周至少练习一次,两周累计练习三次是学生可接受的标准,因而选择5天作为控制间隔时间的标准。实验组38人,为短时间间隔组,设置学生每次练习时间间隔不大于5天。控制组36人,为长时间间隔组,设置学生每次练习时间间隔不少于5天。研究将学生的编程知识和编程水平作为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分别在课程第一周进行了前测,课程第9周进行第一次后测,第16周课程结束后进行了第二次后测。

4.数据收集和分析

研究收集了包含学习行为数据的日志文件,并调研了两组学生每周除上课和使用APP练习之外在C语言学习上平均花费的时间,并将其作为学习行为数据,以排除在线学习以外造成的学习效果差异。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来揭示不同分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方面的差异,通过相关分析以及路径分析来呈现学习策略与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中收集的数据指标如表1所示。

四、研究结果

1.学习时间间隔与学习效果相关分析

对DQuiz采集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全体学生平均练习时间间隔为5.58天,最大值为16天,最小值为1.11天,中值为4.86天,52.7%的学生学习时间间隔小于5天,9.5%的学生学习时间间隔大于10天。短时间间隔组学生平均间隔3.31天(SD=1.55)练习一次,长时间间隔组学生平均间隔7.99天(SD=2.99)练习一次。结果说明DQuiz可以支持学生随时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差异,符合实验情境。

研究将学习效果与学生学习行为指标做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练习间隔与新题正确率、总正确率、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均显著负相关,表明练习的间隔越短,学习效果越好;学生的平均练习时长和新题正确率、总正确率和期中成绩都呈现显著相关,表明学生在每道题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

2.短时间间隔组与长时间间隔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

短时间间隔组新题平均正确率是63%(SD=0.08),总正确率为67%(SD=0.07);长时间间隔组新题正确率是55%(SD=0.14),总正确率为61%(SD=0.05)。

研究对两组学生前后测成绩、新题正确率、总正确率等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如表3学习效果部分所示,两组学生前测成绩无显著差异,但是后测1成绩和后测2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从效果量来看,随着应用时间累计,效果量在变大,预示着差异在增大。新题正确率和总正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表3学习行为部分记录了短时间间隔和长时间间隔两组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均完成了所有题目的练习,练习时间间隔差异显著;而在在线总时长、平均练习时长和其他学习时长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总练习量上有显著差异。

为了进一步验证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使用前测成绩作为协变量,后测1成绩、后测2成绩,以及后测2中各个题型成绩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协方差分析发现,前测成绩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后测1成绩(期中)和后测2成绩(期末)中,短时间间隔组显著高于长时间间隔组。在后测2成绩中选择题、调试程序题和编程题均有显著差异。

3.学习时间间隔和学习效果的作用路径分析

分散学习效应理论认为,学习材料被分割在不同时间段学习时,中间产生的学习时间间隔会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产生一定的遗忘,而遗忘会迫使学习者再次学习时主动在大脑中进行信息检索和提取,从而不断强化知识的记忆,使得记忆更加长久。据此,本研究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时间间隔组学生会逐渐积累前期知识学习的优势,并在随后的练习中逐渐显现,最终影响到学期末的成绩。

因此研究按照题目顺序统计了学生练习的总正确率,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短时间间隔组学生练习总正确率始终高于长时间间隔组。

进一步将学习间隔时间(TI)作为自变量X,首次练习正确率(FCR)作为中介变量预测其对期末学习成绩(S)的影响,拟合出公式S=0.693×FCR-0.17×TI。结果如图3所示,学习时间间隔对学生成绩的总效应为-0.415,其中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成绩直接效应为-0.17,通过首次练习正确率的中介效应为-0.245(-0.353×0.693)。在固定的学习周期和固定的练习数量的前提下,两次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说明学习被分割的次数越少,每次练习题量就会越多,学习更趋于集中化。T1与S和FCR效应量为负值,说明了分散化的练习方式比集中练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讨论和启示

1.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实验结果清晰地表明在线学习中存在分散学习效应,学习时间间隔对在线学习效果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前测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学习内容相同、练习总时长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采用更短时间间隔的学生在平时学习表现(新题正确率、总正确率)、阶段性学习表现(期中成绩)和最终学习表现(期末成绩)上均显著优于采用较长时间间隔的学生,从效果量看这种优势伴随着学习过程的推进越来越明显。

本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间隔组学生练习新题的数量与长时间间隔组一样,但是他们的总练习量却存在显著差异,即短时间间隔组学生有较多的重做题目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访谈得知,采用更短时间间隔的学生每次进入系统时可供练习的新题数量相对较少,为了使得每次登录花费的时间代价能够产生足够的收益,他们更倾向于在收藏区复习从前做错的题目,查看题目解析或浏览讨论区。而长时间间隔组的学生,因为每次进入系统后积累了更多的题目可以练习,所以当练习完所有新题后,已经使他们觉得这次学习产生了足够收益,没有足够的动机再来回顾以往的练习内容。虽然同样是登录学习,但是两组学生的学习模式有较明显的差异。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遗忘是伴随着学习过程发生的,记忆的保持不在于復述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加工方式和加工层次的不同。主动对信息进行检索和提取对于记忆的保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Karpicke et al.,2008;Soderstrom et al.,2016)。分散学习使得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多次的间断,这些间断造成了学习中的遗忘,每次重新开始,学习者都不得不重新在大脑里检索提取过去学习的线索,这就会让学习者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更多的因素和细节进行再编码,信息的图式因此得到了加强与细化,促进了记忆的保持和深度的学习(Son,2010)。而集中学习时学习者较少遭遇遗忘的情境,反而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已掌握知识的假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便会展现出来。结合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关理论解释,本研究认为少量多次的在线学习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加工模式和学习深度,并且随着学习的推进这种差异效果会逐渐累计。本研究发现学习时间间隔通过首次答题正确率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的路径,这提示我们可以将首次答题正确率作为一个监控和预测学习效果的指标。

2.学习时间间隔对于不同认知目标作用效果的差异

表4显示不同的题型,长短时间间隔组之间的差异有所不同,选择题差异最为显著,调试程序题目差异最小,编程题目效果居于两者中间。期末考试中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本语法知识、语法规则、表达式及运算规则等内容的记忆,从认知目标来说属于识记和应用类,从题目作答形式来看属于有较多提示线索的再认活动。调试程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语义和算法的理解,从认知目标来说属于应用、分析、综合等高级层次,从题目作答形式来看需要利用较少的线索进行回忆、心理演算和验证。编程则是考察学生对于现实情境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认知目标来说属于创新、创造的层次,从题目作答形式来看需要独立的设计、规划和创作。

现有研究也发现,分散学习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记忆任务中的表现,然而当学习时间间隔超过一定的限制时,学习表现会呈现下降的趋势(Cepeda et al.,2009);而在不同的学科知识领域最优化的学习时间间隔并不一样,记忆任务、语言学习和阅读理解领域最佳时间间隔相差较多(Balota et al.,1989;Rohrer,2015)。在本研究中,针对不同认知目标层次知识点的学习时间间隔是一致的,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认知层次较为优化的学习时间间隔。

3.分散学习效应对在线学习的启示

由于师生的时空分离,在线学习一直非常重视学习内容和交互活动的设计,以弥补有可能产生的学习内容阐述不清晰、学习临场感不足、学习者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相对而言,除学习时长外,其他在线学习时间要素几乎很少被专门考虑。本实验中,学习时间间隔越短,其单次学习的容量就越少,整个学习的碎片化程度就越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更加碎片化的学习并没有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还促进了学习者的深层次学习行为。这个研究发现既可以缓解我们对碎片化学习的担忧,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关注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时间安排。根据分散学习理论,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基于学习时间安排对在线学习进行设计和优化:

首先,在线学习内容设计方面,可以适当打破传统按照知识逻辑体系安排学习内容顺序的方式,将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分散在不同的学习主题单元呈现,通过学习内容的顺序编排人为制造该知识点的学习时间间隔,引发学习者信息检索和提取等积极的认知活动。也可以将相同知识点或者类似知识点的学习内容进行拆分,放在若干个较小的学习单元中,使其可以多次向学习者呈现,每次呈现时还可以通过如变化媒体形态、感知学习者状态(如不同学习场所)等方式,改变每次内容呈现时的学习情境,不断增加学习者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信息提取编码的线索,促进其对知识的学习。

其次,在学习单元设计上,可以适当减少每个学习单元的新知识容量,同时增加深层次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习者登录后为了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自觉参与到如讨论、回看等主动学习活动之中,提升单次学习的学习效率。

再次,在学习预测和干预方面,研究发现学习时间间隔通过首次学习正确率为中介影响最终学习效果,因此在线学习可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嵌入测试、做题等学习活动,一方面促进学生的知识提取和检测,另一方面将其作为追踪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通过首次正确率的发展趋势来预测在线学习的效果,进而提供学习干预。相较于当前多使用日志文件中记录的学生特定学习行为作为监测指标而言,该指标易于获取,统计分析手段相对简单,结果比较直观,容易被教师和学习者理解和使用。

最后,可以引入学习分析技术对不同类型及不同认知层次的知识点学习效果进行追踪和预测,发现其相对优化的学习时间间隔,以此为依据在特定时间节点为不同学习者推荐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六、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学习时间间隔下学生在线学习表现的分析发现,在线学习中存在分散学习效应,而学习时间间隔通过对所学知识产生适当的遗忘来促进学习,这对于传统的学习观念提出了挑战。在线学习由于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其在学习时间上的灵活性给分散学习效应提供了更多的应用空间和可能性。根据分散学习的相关规律,本研究提出在线学习中可通过重新编排知识点的学习顺序,拆分学习内容同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和深层次的学习活动,将新知识学习效果作为在线学习效果预测和监控指标,以及探索不同类型知识的最优学习时间间隔进行学习推荐等建议,以将学习时间安排因素纳入到在线学习设计之中,更好地适应越来越普遍的碎片化学习。总之,本研究认为,因为分散学习效应的存在,只要保证学习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相对完整地完成所有知识内容的学习,碎片化学习就有可能对在线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未来研究还将进一步对分散学习行为特征、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学习内容最优化的学习时间间隔等开展研究,以期为在线学习设计和规律研究提供更坚实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丽,逯行,鄭勤华(2019).“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知识回归与知识进化[J].中国远程教育,(7):10-18,92.

[2]董彦良(2020).大数据时代成人碎片化学习:趋势、痛点与提升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16):4-10

[3]郭芳侠,刘琦(2018).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基于Blackboard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1):8-13.

[4]胡姣,张文兰,陈思睿(2019).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归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40(12):36-43.

[5]黄建锋(2018).碎片化学习: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 (5):21-26.

[6]贾积有,缪静敏,汪琼(2014).MOOC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大数据分析——以北大6门MOOC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9):23-29.

[7]李亭松,張洪泰,吕林海(2020).新时代新学习方式的利与弊——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43(2):1-5.

[8]穆肃,王孝金(2019).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发生策略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10):29-39.

[9]舒莹,姜强,赵蔚(2019).在线学习危机精准预警及干预:模型与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8):27-34.

[10]田浩,陈丽,黄洛颖等(2020).cMOOC学习者知识流动特征与交互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8):15-24,76.

[11]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等(2015).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36(10):26-30.

[12]王竹立(2016a).碎片化,你能拒绝得了吗?[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8):70-71.

[13]王竹立(2016b).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 34(4):9-16.

[14]曾嘉灵,欧阳嘉煜,纪九梅等(2018).影响MOOC合格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行为特征分析[J].开放学习研究, 23(6):1-9.

[15]张锦坤,连榕(2013).有效学习的三个易控变量:间隔、顺序与提取练习[J].心理与行为研究,11(2):276-281.

[16]张克永,李宇佳,杨雪(2015).网络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5(2):88-94.

[17]赵慧琼,姜强,赵蔚等(2017).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绩效预警因素及干预对策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38(1):62-69.

[18]Balota, D. A., Duchek, J. M., & Paullin, R. (1989).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Spacing, Lag, and Retention Interval [J]. Psychology & Aging, 4(1):3-9.

[19]Bjork, E. L., & Bjork, R. A. (2011). Making Things Hard on Yourself, but in a Good Way: Creating Desirable Difficulties to Enhance Learning [J]. Psychology and the Real World: Essays Illustrating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2):59-68.

[20]Budé, L., Imbos, T., & Van De Wiel, M. W. et al. (2011). The Effect of Distributed Practice on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Statistics [J]. Higher Education, 62(1): 69-79.

[21]Cepeda, N. J., Coburn, N., & Rohrer, D. et al. (2009). Optimizing Distributed Practic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J].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6(4):236-246.

[22]Dunlosky, J., & Rawson, K. A. (2015). Practice Tests, Spaced Practice, and Successive Relearning: Tips for Classroom Use and for Guiding Students’ Learning [J].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sychology, 1(1):72-78.

[23]Karpicke, J. D., & Roediger, H. L. (2008).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Retrieval For Learning [J]. Science, 319(5865): 966-968.

[24]Macfadyen, L. P., & Dawson, S. (2010). Mining LMS Data to Develop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ducators: A Proof of Concept[J]. Computers & Education, 54 (2):588-599.

[25]Rischke, A. E., Roberts, K. P., & Price, H. L. (2011). Using Spaced Learning Principles to Translate Knowledge into Behavior: Evidence From Investigative Interviews of Alleged Child Abuse Victims [J]. Journal Of Police and Criminal Psychology, 26(1):58-67.

[26]Roediger, H. L., & Karpicke, J. D. (2006). The Power Of Testing Memory: Basic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181-210.

[27]Rohrer, D. (2015). Student Instruction Should Be Distributed Over Long Time Periods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7(4):635-643.

[28]Rohrer, D., & Taylor, K. (2006). The Effects of Overlearning and Distributed Practise on the Retention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J].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20(9): 1209-1224.

[29]Soderstrom, N. C., Kerr, T. K., & Bjork, R. A. (2016).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Retrieval-and Spacing-for Learning [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2):223-230.

[30]Son, L. K. (2010). Metacognitive Control and the Spacing Effect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6(1):255-262.

[31]Vlach, H. A., Bredemann, C. A., & Kraft, C. (2019). To Mass or Space? Young Children Do Not Possess Adults’Incorrect Biases About Spaced Learning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83:115-133.

[32]Xue, G., Dong, Q., & Chen, C. et al. (2013). Complementary Role of Frontoparietal Activity and Cortical Pattern Similarity in Successful Episodic Memory Encoding [J]. Cerebral Cortex, 23(7):1562-1571.

[33]Zhang, L., Li, B., & Zhou, Y. et al. (2019). Can Fragmentation Learning Promote Students’ Deep Learning in C Programming? [C]//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Smart Learning. Singapore: Springer: 51-60.

[34]Zhang, Q., Zhang, L., & Li, B. et al. (2017). Can Distributed Practice Improve Students’ Efficacy in Learning Their First Programming Language?[C] // 25th International Conf 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CCE 2017. Asia-Pacific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Education: 427-432.

[35]Zulkiply, N., Mclean, J., & Burt, J. S. et al. (2012). Spacing and Induction: Application to Exemplars Presented as Auditory and Visual Text [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2(3): 215-221.

責任编辑 汪燕

作者:李葆萍 张贤茹 陈秋雨 张丽峰 周颖

上一篇:税务局副主任工作报告下一篇:林业局绿化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