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精选12篇)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1

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的效果研讨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有重要作用。当代网民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团体,他们创造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时新词汇或语句,尤其受到青少年团体的欢迎,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娱乐中都在悄悄地改变他们的说话方式。小学语文教学是影响学生语文习惯成型的重要阶段,面对当今网络用语肆虐的语言环境,我们的选择是规范学生的语言习惯,还是任凭网络用语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如何正视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并且提出可行的对策,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影响小学生的教学语言环境

网络语言不可一概而论,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缺乏管理的网络语言也是存在很多不健康的元素。网络环境使得人们之间可以无需面对面而且可以匿名发表言论,这就使得网络低俗语言横行,这些语言被带入小学校第 一 园之后,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就会沉溺其中,自发地将网络语言运用到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这时期的小学生都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且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轻者将网络语言应用到造句或者作文中,这种在语言运用中的.网络用语,表明网络语言已经存在于小学生的潜意识中;另一方面,重者不听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沉迷网络语言,引起青少年的犯罪。

(二)网络语言影响小学生的生活语言环境

生活是学生的第二大课堂。各类事物不断兴起,语言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像是成语和古汉语那般晦涩难懂,而是集创新和幽默于一体,为青少年所推崇,类似于刚刚兴起的类似于“喜大普奔”的新式成语也已经在对全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央视新闻出现过,语言学家已经表明,所谓成语就是大家约定成俗的词语因而叫做成语,所以随着“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等网络用语的逐渐普及,将来进入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也不是不可能的。网络用语的出现对汉语言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生命,同时也是对汉语言的冲击,这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我们如果不主动出击,只是一味的避让,肯定会对语言文化带来低俗的影响,使小学生沉浸在另类“幽默”的网络语言中无法自拔。相信看过当红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剧场版的观众都有感触,就是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这无形当中就是对小学生语言习惯的影响,如果不加以规范,后果可想而知。

二、针对网络语言对小学生语文教学产生影响提出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社会各界应当作为网络语言环境下的清醒者,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不盲从,要秉持文明和扬弃的原则进行使用。首先,网络语言对小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必将会影响学生对母语的掌握和学习程度,无论是社会各界媒体还是各商家,都要积极主动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规范网络文化;其次,语言的进步体现社会的进步,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也必定是某种程度上的优秀语言文化,要敦促小学生文明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不健康文化之所以存在是迎合了部分低级趣味的人,要鼓励和教育小学生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语言网络,那么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就会不攻自破。

(二)营造绿色网络语言环境

网络环境十分复杂,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直存在很多垃圾语言毒害青少年的心灵。要不断完善网络语言环境,同时老师再辅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语言也能正常在社会环境中得以发展,小学生也能学会分辨,从而实现双赢。其一,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力度,推广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引导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抵抗不健康语言。其二,将网络文化校园化,可以通过举办以自觉远离网络暴力第 一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通过各类设计以及手抄报形式,或者开展主题班会,倡导大家自觉杜绝网络垃圾的侵害;其三,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寻找网络上新出现的生僻字和生僻词,对其规范性进行解析。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规范性,而且在开展这项活动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另外,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和辨别,为小学生建立一盒健康干净的网络语言环境。

三、结语

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营造绿色网络文化,将新兴的网络语言进行净化,让学生在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下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灿群,雷婷。网络语言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07)。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2

一、以互动式作业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能力

所谓互动式作业,就是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或学生与家长等互动配合,进行语文练习。这种练习对刺激学生的主动记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十分有效。

例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学生识字写字时,若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抄写,学生必会感到疲累,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指导学生在初步读写认识的基础上,把生字制作成生字卡,然后拿去考考他的朋友或家人,并当小老师去教他们,效果就会好很多。学生都有“向师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崇拜和模仿心理。要当“小老师”去考别人、教别人,学生在制作生字卡片时就会认真地把生字读准,写正确;他在“考”、“教”别人时,会极力模仿老师的语言;当别人有问题时,他得自己组织语言解答。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自觉学习,课后能主动重温所学知识。如学习“碧”字后,学生回家学当“小老师”跟父母的互动中,就会积极回忆并再次念出教师传授的儿歌“有个王姑娘,穿着白衣裳,坐在石头上。”如果“学生”无意或有意把“碧”写成左右结构,“小老师”会按教师纠正学生的方法纠正:“记得,石头要够大哦,才能坐稳穿白衣裳的王姑娘哦。所以下面的‘石’字要写大些。”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和表达,就包装进一个有趣的游戏中。当“小老师”带来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识字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识字变得快乐而轻松,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识字目标。更重要的是在与他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激励和锻炼了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用情景说话作业启发和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

我们常见很多小学生用词造句,常常是干瘪瘪的一个短句子。虽说不算错,但缺乏想象力,毫无鲜活生动之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较弱。语言思维不发达,语言表达必定不畅。其实,学生的语言想象力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情景说话作业就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思维训练方法。

所谓情景说话作业,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某个情境当中去想象和表达。“情景”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才有生命力。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陈毅探母》一课,要求用“一边……一边”造句。一开始,很多学生只会说“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我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之类的简单的“典型化”的句子。对此,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能不能想象一下,你是在什么情况下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你为什么会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呢?”“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呢?”这里提示了学生联系生活的情景来说明动作发生的情况。于是,学生说出的句子就丰实灵动得多了。如,“周末在家里看电视,我学着电视里面的表演,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里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玩得可开心了。”“我喜欢听音乐,常常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

三、让学生在阅读作业中积累语言素材

阅读,是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可以说,没有阅读,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引导学生多读书。

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识字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要求学生尽量多读课外书籍,广泛摄取知识营养,博百家之长,促自身成长。比如,一二年级,可阅读儿歌和简单的图文故事,如当今备受推崇的绘本就是很好的读物;三四年级,可阅读童话和带连环画的故事类图书;五六年级,则可读一些较长的现代或通俗版(简略版)的古代书籍。学生唯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作业,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真正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我将新教育团队精心打造的《小学生阅读书目》编辑复印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对应书目,记录自己的阅读书目,定期组织开展学生个人阅读书目评比,表彰阅读量大的学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 指导学生读好书。

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修养,当然也能给学生提供优美语言的养分。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社会上的图书林林总总,良莠不齐。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要善于指导学生读健康的、富有知识性和艺术价值的书籍———好书。大量的绘本和经典儿童读物,都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如伟大的美国艺术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爱心树》、《失落的一角》,日本著名鼠小弟系列绘本等,都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好材料。

3. 开展班级同读活动。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

我借助班级家长微信群,开展《蓝鲸的眼睛》课外同读活动,并把这个活动作为班级最重要的课外作业。《蓝鲸的眼睛》一书作者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波,这本书的文字非常优美,故事情感浓郁,带着淡淡的忧伤,是非常适合学生同读的作品。每天晚上八点半,我们准时在微信群里开展朗读活动。我将文字做成一张张图片,图片上的文字的朗读时间一般在150字左右,朗读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蓝鲸的眼睛》一书,一共12000字,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坚持每天同读一分钟。通过这样的课外作业,既调动了家长、学生同时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轻松地得到了整体提高。

4. 坚持开展读书笔记展示活动。

要教育学生以书为师,以书为友,做阅读学习的有心人。好书之中有许多优美的语言和饱含思想哲理的句子,充满着艺术魅力,这些名言名句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经过多少年也不会失色。要求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把这些美言、名句或自己喜欢的语言片段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拥有一座语言精品的宝库,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四、使学生在演练性作业中增长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是一个将积累的语言材料经大脑思维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它不仅取决于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还受到说话人的经验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是需要不断实践锻炼的,多做演练性作业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可试用以下方法:

开展课本剧表演。如学习《半截蜡烛》,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将课文改成剧本,学生自由组合演一演。学生在排演中,通过自己担当的角色,体会人物的表情———“脸色苍白、心提到嗓子眼上”,动作———“轻轻吹熄、慢慢站起来”,语言———“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等,不仅能深读文本,理解文中人物“担心”的内心活动和“机智”的品质,发现隐藏在文字里的“真相”,从而体会文中的表现手法,并且通过“演”来将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外化展示,使之实现文我交融,在表演过程中学习、体验语言表达,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适时开展主题读书交流活动。比如,组织开展“聚焦人物”主题读书交流活动,要求学生交流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用事例加以证明。这样就“逼”着学生去认真读书,深入了解文本人物性格特征,理解“通过具体事例或是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作手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点尽可能地描述出来,不仅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样就达到了语言材料的深层内化和运用训练的目的。

布置“玩、说、写”一体化作业不失为好方法:

(1)只有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和精神需求的材料,学生才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这种材料哪里来?组织学生“玩”,在“玩”中观察、体会。给低年段的孩子组织“我会给课文画插图”等活动,组织中高年段的学生开展类似快乐大本营的“快乐传声筒”等活动,提供现成素材,解决无话可说的难题。再让学生“说”,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不会说,教师提供词语、句式等支架围绕“好玩、有趣、启发、感动”等中心讲清楚事件或人物。教师再通过“追问”等方式,指导学生说具体,说形象。如这样追问:“哪些动作让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没有素材就没有内容,但是素材毕竟不等于内容,所谓学生无话可说,主要不是没有素材可说,而是有了素材不能具体展开说。

(2)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越说越具体,讲述过程中就完成了一篇记叙文,只不过是“口头”形式,不是“书面”形式。这样的实践性口头作业,不仅可培养学生良好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交际的能力。学生言之有物,下笔就“有神”了,能当堂完成“写”的作业。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作业必须为实现这一目的服务。只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赞可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小学语文教育;教育对策

一、教育领域对网络语言传播的研究概况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媒体语言既是语言传播研究的重要对象,又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网络语言正影响着每个人的语言习惯、文字能力、情感交流,因此也掀起了国内学者研究的热潮,近几年,在国内学者的有关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的研究中,大体关注的领域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网络语言概念与性质的界定;

2、网络语言特点的分析;

3、网络语言所产生的教育及社会问题研究;

4、网络语言传播的教育积极因素研究;

5、网络语言负面影响的规避对策研究。

二、小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为配合本次研究,笔者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某地区小学学生、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此次调查发放问卷900份(其中三年级以上共计452人),走访学生家长150人次。

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调查结论:

1、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认同网络语言并曾经在考试作文中应用过网络语言;

很大一批学生认同网络语言的错别字、同音字和近音字,对使用这些非正常文字持宽容态度。部分同学承认,他们虽然知道网络语言最好能够限定在网络范围内使用,但是往往在考试和日常的习作中脱口而出,有时竟达到浑然不觉的地步。

2、小学生对网络语言会对传统国学造成的冲击认识严重不足;

当问及“网络语言是否会对传统国学造成损害”时,大部分学生持相反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大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源自于传统文化的改造品,网络语言的传播应该会对传统文化没有太大影响;部分甚至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国学的补充和发扬,更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3、学校老师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呈现年龄化差异,但总体对网络语言了解不足,持排斥态度;

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的语文教师对网络语言的了解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对网络语言最熟悉,几乎可以和现在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相近,45岁以上的教师对网络语言大多表示陌生和不可思议。但无论是否了解网络语言,90%以上的教师表示无法接受在作文中看到学生应用网络语言,认为这是学习的不认真和对教师的不尊重。

4、学生家长大部分难以接受学生应用网络语言,希望学校尽快采取对策;

通过对学生家长的走访了解到,学生家长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表示无法理解,已经造成了沟通上的障碍。部分家长曾认为孩子经常使用网络语言是学校教育所致,认为是教师的教育失职和学校的监管不严所造成,学校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三、网络传播对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冲击

1、不利于塑造学生的文化底蕴。

网络语言代表的是一种流行文化,精华和糟粕共存,其中的糟粕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使人的价值观变得浅薄和庸俗,尤其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不利于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网络语言一味求新求快,又不乏有大量的错字、别字,语法上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简化性,十分不规范。中学生由于好奇而模仿会助长他们浮躁散漫的心理和对语言随意生造篡改的不良习惯。另外,由于网络语言的形象生动和口语化、通俗化,而传统语言的文章大都讲究文采和谋篇布局、表意含蓄委婉,不像网络语言那么平白易懂,于是习惯于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就会对传统语言有厌恶情绪,对于文言文、唐诗宋词、大部头的经典著作就更加反感。

3、不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网络语言句式结构简单、松散,多为词语和短句,结构上也常常直接切入,缺少铺陈和描述,长期接触这类语言可能会造成一些学生写作文时语句简单、平白粗俗,文章的整体结构松散。另外,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时由于文字中夹杂着符号和图形,这些形象的符号没有相对应的语音形式。这样就打断了学生对整个句子结构和发音(包括语调、语速和情感)的把握,进而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应对网络冲击的语文教育对策

为减少网络文化传播对语文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冲击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笔者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结合实际经验建议坚持如下对策: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它有个清醒的认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学会扬弃与取舍,,在合理吸收的同時丢弃具有消极作用的网络语言。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时不妨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不盲从原则,即坚持传统语言主体地位不动摇原则;文明原则,即对经得起文明社会考验的语言元素虚心接受的原则;扬弃原则,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原则。

2、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努力营造绿色网络语言环境

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措施,多管齐下,使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言说方式,能够在健康、文明、尊重传统语言的基础之上平稳地进行,成为信息时代里成熟的言说方式,也使我们的学生能生活在一个健康文明的语言空间中。

3、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和国学的积极性

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自主地融入语文课堂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改变目前教学方式。在优化教学方式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和肢体,让文学鉴赏与学生亲身参与相结合,让学生不再感觉语文课的枯燥无味,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五、总结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性语言;应用效果

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除了发展科技和经济以外,对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应该加大力度,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学生的教育问题要从小抓起,因此,近年来,国家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激励教学法来教学,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1激励性语言的概念和重要作用

网络语言小学作文 篇5

这天,我走过一家饭店,突然从里面传出来一声大叫:“老板,这儿有半边小强(蟑螂)!”我闻声望去。只见老板走到刚才叫的那位打扮得很时髦的小伙子面前,说:“客人,请问您说什么?”那位小伙子瞟了一眼老板:“你是这里的CEO(老板)啊?土不土啊?”老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客人,您在说什么啊?我有点听不明白。”那位小伙子又瞟了一眼老板,说:“我说你这人菜(笨)不菜啊?我说什么都听不懂,Metoo(我吐)!”老板还是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小伙子把一张20元人民币拍在桌子上,说:“我也不和你计较了,TBZ(土包子)!”说完便开着车扬长而去。我纳闷了:为什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用“网语”啊?

还有一次,我在街上捡一本作文本,发现上面也出现了网文,是网上流行的“谐音语”,比如:津甜,莴荷把把区弓远完(今天,我和爸爸去公园玩)。呸呸呸,简直是乱七八糟,词不达意。旁边还有一句批语:请下次写作文的时候用中文写,老师不是火星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很多人都在现实生活中都用网语了。网络这个奇妙的东西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很多人都认识了网语,但毕竟还有很多人对网络还是一窍不通的,别人和他用网语交流,那岂不是鸡同鸭讲啊?于是,我把我的这个观点在网上发了一张帖子,呼吁网友们在网下少说网语不消几日,很多网友都认同了我的观点,我的心里比喝了20罐蜜糖还要甜!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6

工作队伍网络名单

工作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负责在相关的工作中做好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工作,落实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工作。组成及成员:

1、教研组组长:王艺澍、魏晋燕(兼任专职人员)、杨佑燕、2、各班级:胡广禄、刘秀国、吕玉霞、李廷凤、王君霞、张金花

3、政教处:万生金

4、少先队:万生金

5、专职人员:崔秀景、魏晋燕、胡广禄、秦国勋

6、语文组全体教师

西和明德小学

西和明德小学学校语言文字

工作队伍工作职责

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组职责

1、根据省、市、县语委办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语言文字法规培训学习,安排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2、制定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

3、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社会用字规范标准及管理政策,提高教职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现代意识;认真组织开展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

4、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目标,纳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活动中。

5、创建规范、健康的校园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努力营造“人人讲好普通话,个个写好规范字”的良好氛围。

二、政教处、少先大队部管理职责

1、认真组织开展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负责有关资料的积累。

2、组织开展校内外常用字纠错、街头推普活动等工作。

3、负责校园广播站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宣传。

三、教务主任管理职责

1、按期检查教师上课用语(100%做到使用普通话)和教案(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2、落实教师板书、批改作业、测试试卷等100%做到使用规范汉字的要求。

3、把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纳入教学管理,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活动之中。

四、语文教研组长管理职责

1、组织语文教师开展普通话和规范文字活动。

2、负责学校语言文字日常工作的组织和牵头工作。

五、语文教师职责

1、抓好“听、说、读、写”教学和学生的规范用语和规范用字。

2、协助学校组织好每年“全国普通话宣传周”各项活动。

3、抓好班级规范用字和规范用语的日常管理、负责推普黑板报制作等。

4、指导、督促教职工交谈用语使用普通话。

西和明德小学

西和明德小学小学语言文字工作

专职人员岗位职责

一、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现代意识。

二、负责校园语言文字运用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与监督实施。

三、建立学校各级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并有效开展相关工作。

四、负责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管理、检查和督促,使普通话确实成为学校工作和学习的语言,力争在校园内消除用字不规范现象。

五、负责校园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咨询;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经常检查校园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性,并同有关部门整改校园语言文字运用中发现的问题。

六、负责校园语言文字运用规范工作的宣传与相应调研活动,组织骨干队伍进行政策与业务培训。

七、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周”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

八、对推普工作和用字规范的个人进行推荐表扬。

九、完成上级语委交给的语言文字工作任务。

西和明德小学

西和明德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奖惩条例

及评选制度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全体教师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特拟订下列奖惩条例:

一、全校教职工必须讲普通话,使之成为学校工作语言,并且每位教师必须达到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二、全校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家长工作中必须正确使用国家通用的规范字和语言。

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检查小组对各教师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地的教师使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在校务公开栏中通报抽查情况。

四、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中的主渠道作用。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切实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习惯,对做得好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五、对在各类语言文字竞赛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向宣传媒体投递语言文字工作信息稿件并被采纳的,每篇给予适当的奖励;对积极参加市教育局、语委办和其他部门及学校组织的语言文字工作活动,并有突出表现的,给予适当奖励。

六、教职工使用普通话、规范字和用语情况同考核、评优相挂钩,凡被通报批评两次的教师,该学年度不能评为优秀;被通报批评三次或以上的教师,年度考核为不称职,同时取消职称评定、晋级的资格,限期整改。

七、将学生使用普通话情况计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考核之中。

八、各班级使用、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情况将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条件之一。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7

关键词:语言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语文科目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点积累的过程,学生考试中遇见的各种题型解答需要从日常的语言积累中获得,其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理解力的提高也需要从日常语言积累中得到,而这种积累通常可追溯至小学时期。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通过该科目各项要素进行知识积累,其中语言特点是其从课堂教学中最直观感受到的要素之一,语文教师通过进行规范的语言教学,可激发小学生对文字、文学的兴趣,从而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语言特点的必要性入手,对其具体应用方向进行分析。

1.语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丰富程度提高,其所包含的各方面知识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相应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向学生表达。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多以诗歌、散文、小故事等体裁为主,且大部分教学体裁都存在一定难度,故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语言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意的一个方面,其在授课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并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语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 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即是以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为总目标,向其传达准确、科学的语言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对当堂将要教授的词语的原始含义、引申含义、情感色彩等进行准确把握,当堂授课时应将掌握的词语信息通过精准、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通过举例等方法对词语所传递的语言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以提高小学生词汇运用的准确性。

例如,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曼谷的小象》一文时,教师应先指导学生学习小象的出生地即曼谷这一地名,由于曼谷中的“谷”字,学生容易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某一处山谷,这时教师应对曼谷是一个城市进行讲解,以免学生产生歧义。另外,教师在授课时应突出该文的重点为小象,故在介绍其出生地曼谷后,需相应的讲解小象的特征等其他要素,从而加深学生对该文的理解,并丰富知识存储量。

2.2 可接纳性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弱等特性,为让其可以自愿接纳语文教师的讲解,并对语文课堂上吸收的知识有所掌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选用学生易于接受且难易程度适中的说话方式,且应将课堂内容如词汇等尽量与其实际生活相贴近。同时,小学阶段分为一至六年级,一至三年级(低年级)学生具有联想力丰富等特点,故教师应尽可能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采用讲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并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四至六年级(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理解力,因此教师应在表达时选用严谨、规范的语言,以增强学生准确表达自身意思的能力。

例如,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若干庐山三叠泉瀑布的图片和多媒体影像,授课时将准备的图片及影像展示在小学生面前,以调动其学习该诗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加深对该诗的理解和对该诗作者李白当时作诗时意境的领会。再如,讲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时,教师应选用严谨的形容词描写月光曲展现出的美丽月光,并引导学生以发散思维对贝多芬笔下的月光曲进行联想,以提升对该文的整体理解。

2.3 典范性

现阶段学校教育已被置于和家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学校教育的直接传授者即是教师,学生不仅可从教师处学到各种知识,而且也可学习教师的各种品质,因此教师的言行在学生间具有示范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模仿教师进行语言学习,故教师需不断提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使自身语言表达具有典范性,从而让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达到更优的效果,并为将来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为确保中华优秀文化的有序传承,教师应在任教前通过“全国通用普通话”考试,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授课。

鼓励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张海森,是我们班的一名比较明显的学生,开学之初,他比较讨厌语文课,上课总是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从不写作业。那天我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我和他好好的谈了谈,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以前他就不喜欢教他的语文老师。仔细观察发现他还比较的信任我。我说:其实你很聪明,要相信自己现在学习还来得及。以后上课我总是有意无意的用眼神鼓励他回答问题,对于回答错的也从不批评。慢慢的语文作业也交上来了,语文课上也认真听讲了。记得他后来问我:“老师怎么您一教我,我就爱写作业了。”当时觉得很是欣慰。

古语说的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纵使铁石心肠在老师的千般呵护、万般鼓励下,他(她)也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何况是一名天性善良的小学生?在我的评价金语下,张海森同学慢慢地成长起来,他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了——看,下课了,一本“课外读物”在手,他津津有味地读着;听,课堂上小组讨论问题,他总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热爱语文的基础上,我又运用这种方法调动他写作文的积极性。我在他的作文本上这样写到:“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你更是个用心的孩子,能够根据所学课文联系生活当中的人和事来发表你的看法。老师相信长此以往,你的文学之路必定鲜花盛开。”

“你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让人读起来犹如潺潺的流水滋润着心田。继续努力,你会更出色。”

“小小年纪就写出这么有水准的文章,老师佩服不已。未来的文坛定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评价语言的精妙犹如“催化剂”激起其内驱力,海森同学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他的作业、他的作文经常被当作样板进行展览;他自信的笑容时常挂在脸上。在学校举行的写字比赛中,他取得了10分的好成绩(满分10分);在四、五年级的同题作文比赛中,他取得了一等奖;在班级阅读考级中,他顺利通过了七级……这些荣誉的取得,有谁能说不是“评价金语”的功劳?

小学语文品味语言与阅读方法 篇9

朗读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最优的鉴赏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利用这种方式提高鉴赏和品味的水平。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用真情实感去朗读文章,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并且能够在自觉中会消化理解文章的基础知识,更能感悟到文章的思想主旨,还能欣赏到文章的文笔艺术特点,将作者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形成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在朗读教学中,要珍惜朗读所带给学生的魅力,达到放情地朗读,尽情地去品味。

二、细读品味

文学作品的欣赏在于细读品味,“咬文嚼字”。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所以,教师要教导学生一定抓住那些富于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品读,将这些文字语言融化为心灵中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和作者形成共鸣,更能咀嚼出那些文字的美、文章的妙处。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让学生对课文的每个字,每句话不能粗放而过,一定要体味内涵,推敲深意,感知词的鲜明形象。

三、比较替换

我们常说,比较是所有一切理解问题的基础,正是因为用这个比较的方法了解到了一切未知。通过比较这种方法鉴赏文章是品味语言最常用的方法。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办法。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篇10

学生在写作文及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往往语言干瘪、苍白。怎样才能让语文生动起来,充满生命的活力呢?这是许多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在这次语文考试分析会中寨南小学的李丽老师的发言中谈到积累对学好语文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从语文教学实践中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有真正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而且,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才能形成有效的语言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的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每次写作文,语言平铺直叙,写读后感,就是先写读了什么,再写今后我要怎么做。想想,这是多么苍白的语文生活!多么吝啬的语文生活啊!我想,要传承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大古典名著的阅读和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当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时,在学课文时,储备的知识被激活,在强烈的表现欲望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急于表达的冲动。这种表现欲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探求未知的范围与领域便会越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丰富的积累,能形成好的语感

语感的能力,来自于语言的积累。书读多了,有了丰富的语言库存,感觉自然灵敏,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能力自然加强。学生通过语言积累的运用,既感受了言中之情,又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语感的形成是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心理结构中的积淀。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语感敏锐的人,能很快地捕捉到文章丰富的内涵,还可以体味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只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积累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真实感情与此产生共鸣,从而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

然而,仅仅局限于阅读,那还是表层的,深层次的在于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一本书读完,对很多学生来说,只是雨过地皮湿,大脑皮层没刻下深刻的印记。这就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好的语句,经常阅读。要使学生记住所摘录的优美语句,除了要求学生自己经常看看、背背外,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摘录的语句。这种形式多样的识记法,既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但积累只是手段,目的在于运用。在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写景状物的句子,可以叫学生用自己学到的语句来替换。也可以结合课文出一个小作文题,叫学生运用摘录下的句子做口头作文。至于每周的大小作文,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多多地运用摘录下来的语句。经过这样长期的积累与运用,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大为加强。

三、丰富的语言积累,开启灵感之门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思维和语言的统一。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教学中由于忽略了作文内容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空泛、单调,反映生活面过于狭窄,思想认识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许多同学因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了解,常常笔下无物可写,写出来的也是空洞无物,难以动人。又何谈灵感,即使有了灵感,也不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补缺心中的空洞。多给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对积累充满激情和神秘感,注重积累,定能为学生打开一个全新的窗口。

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大自然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增加学生的生活色调,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11

关键词:身体语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G623.2

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普遍较差。结合这个因素,教师的教学就必须具有形象性。单一的讲授和粉笔板书不能使学生很好地在头脑中形成大致的概念框架,教师必须借助肢体语言或者教学实物来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身体语言是一种有趣的信息传达方式,它可以将故事或者一件事用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增加了课堂的活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用身体语言表述某样事物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教师身上。除此之外,身体语言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使用身体语言教学,这种行为展现给学生的教师形象是幽默诙谐、和蔼可亲的,学生会知道教师也有可爱的一面,在平时和教师的相处中也变得自然起来,这就打造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下面笔者将介绍三种身体语言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一、眼神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交流是身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只是一个眼神,但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和师生相处的过程中,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首先眼神交流分为,眼神的鼓励、眼神的表扬和眼神的表扬。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的心思也是十分细腻的。教师的一个小动作,一个眼神或者表情,他们都够捕捉到其中的含义。为什么要注重眼神的交流?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比较敏感,身体语言能够达到目的就尽量不用口语的书面语。鼓励的眼神会比鼓励的话语更加让学生觉得有力量,学生觉得这个眼神仿佛是教师和自己的默契表现,提示学生不要违反课堂纪律,运用眼神的交流就能夠很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用眼神交流也能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三种眼神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比如一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谁能背诵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悯农》?”教师扫视班上的学生,发现一个成绩比较好但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想举手但是又不敢举手,这时教师应该像她投递一个鼓励和期待的眼神仿佛告诉她:没关系,试一试,你可以的。该学生也接到并读懂了教师鼓励的眼神,站起来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学生背诵到一半时教师突然发现有一个男生在开小差,但是教师不能打断学生的背诵,所以教师向那个男神投递带有提示和警告意味的眼神,学生接收到教师的眼神就立刻集中了注意力。在学生背诵完古诗之后,教师就给学生一个表扬和赞赏的眼神,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赞赏。

二、利用身体语言展示故事情节

语文教学中常常有故事的阅读与讲解,故事是有情节的。如何将语文故事演绎的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热情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其实,身体语言就能起到这个效果。教师在运用身体语言表达一个故事,演绎故事人物形象时,动作和表情要尽量做到夸张,幅度要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本堂课所学主要知识的印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协助自己表演,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讲授课文《小马过河》时,就可以将充分运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出故事主人物小马的特征,教师扮演小马的角色,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老马、松鼠和小牛的角色。教师要将小马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首先要将课文中间的动词领会到位,老马在叮嘱小马时,教师要做出温驯的表情,在小马去磨坊的途中,教师要做奔跑的动作,以及故事后面小马思考、犹豫、惊慌和最后过了河欣喜的表情,教师要面对学生表演到位。使得学生正确理解小马这个形象,教师用身体语言将故事展示了一遍,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就进一步加深了。在其他的语文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肢体动作突出故事人物特征,协助教学。例如,《狐狸和乌鸦》,教师模拟乌鸦嘴巴叼着肉的高傲神情,也可以用身体语言表现出狐狸的狡猾奸诈。

三、身体接触表达鼓励

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比如摸学生的头,拍学生的肩膀。这与眼神的鼓励有相似之处,但是笔者将身体接触鼓励单独提出就是要区别二者巨大的不同。眼神交流可以在小学阶段通用,不管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眼神鼓励都会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是身体接触鼓励只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如果教师对于五六年级学生使用“摸头”鼓励的方式,学生不但不会感受到教师的情感,还会觉得教师的行为很幼稚,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从而产生厌烦心理。但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和学生讲话时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拍拍他的肩膀,摸头表示喜爱等身体语言都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

四、结语: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同样重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身体语言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形象性,也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增强自信、拓展语文学习兴趣。以上是个人对身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浅见供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平.论教师的体态语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 篇12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口语交际不是以往单纯的听说训练,而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乐于表达的愿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

1. 课前准备

教师要在上课前一两天或更早的时间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使上课时有足够材料做话题进行交际训练。课前准备的内容可因课而异,同时有些口语课的前期准备需要学亲自动手操作。

2. 创设情境

人的情感在对物的认识、体察中产生,而人的情感又会触发语言表达的动机,促进词语的选择。想要让学生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场景的创设来源于生活,生活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生动的资源。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行交际,不仅可以锻炼交际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创新思维。

3. 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听说双方的互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二、着重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小学低段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倡导学生大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笔者以为,正确的阅读教学应该做到:

1. 营造阅读氛围,开启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培养听话习惯;边听边思,掌握听话方法;听说结合,提高听说能力。还特别注重班级书香氛围的营造。

2. 营造快乐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是实现阅读习惯培养计划的关键所在。然而学生的兴趣是最容易改变的,引导其兴趣的发展与深化对形成习惯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不断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跳起来摘着桃子的机会。

总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培养。这些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相互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全面的角度寻求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途径。

摘要:小学低段是学生接受语言教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小学生综合的语言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三个主要方面。

上一篇:协助工作表扬信下一篇: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