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研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脑潜力无限,创造力人人皆有,关键在于能否“挖”出来。日前,专家告诉我们9个小方法,值得借鉴。用蓝色装饰环境。色彩心理学研究发现,看到两次蓝色物体,人的想法会更积极。快给自己营造一个“篮色港湾”吧。适当喝点酒。研究人员发现,社交活动中少量喝点酒,思维能力更强,更容易“灵感突现”。做白日梦。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色彩心理学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色彩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1:

色彩心理学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色彩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色彩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发展学科,在预防和抑制犯罪及改造罪犯的运用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犯罪心理与色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揭示色彩心理学与人格形成的深刻内涵,探索色彩心理学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特殊作用,对实现罪犯人格复苏、回归社会的目的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监狱环境布置;颜色疗法;罪犯改造

生活在缤纷多彩的有色世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色彩对自己心理的影响。现代科学证明,极其鲜艳的红色会使成年男性荷尔蒙分泌增多,情绪兴奋,同时,在红色灯光照射下的色情图画更加炫目,使目光无处躲避,从而唤起性欲和情绪上的冲动,最后导致犯罪率的上升。由此可见,色彩与犯罪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犯罪心理与色彩之间的关系,探索色彩心理学在罪犯教育改造过程中的运用,为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一、色彩、情绪与犯罪

色彩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表明:色彩通过对视觉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知觉、情绪、记忆、思想、意志等,色彩具有代表某种具体事物特征和表达抽象情感的功能,其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刺激着人们在潜意识深处关于生活经验定势思维以及情绪情感的直接表露。

(一)不同的色彩变化引起情绪波动

1.色彩通过光刺激影响情绪

情绪是指人们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好恶的一种体验,具体表现为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喜悦和赞叹等。其中快乐、愤怒、恐惧、悲哀被认定为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两个人进入不同色彩装饰的房间,让其中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的红色系房间;让另一个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让他们感觉一小时后从房间出来,结果在红色系房间中的人40~50分钟后便出来了,而蓝色系房间中的人70~80分钟还没出来。为什么在不同颜色房间里对时间的感觉不同呢?这是因为在红色的环境下,人的脉搏和心跳会加快,血压会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激动;而处于蓝色环境下,人的脉搏和心跳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现代研究表明,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理、化学和物理过程,色彩的物理光刺激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诱发不同的情感。在上述试验中,红色和蓝色所发出的波长不同,使人眼睛接触到不同的颜色,大脑神经对红色和蓝色所做出的联想和反应也不一样,不同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肾上腺素及荷尔蒙的增大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

2.色彩特性影响情绪状态变化

贝卡利亚认为:“犯罪人是受快乐和痛苦两种动机支配的感知物,是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选择自己的行为的。”根据贝卡利亚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犯罪人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犯罪行为的发生。那么色彩是通过哪些方式影响人们的情绪呢?色调、明度、饱和度通常被认为是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它们的变化导致色彩变化。不同的色彩变化对我们心理产生的直接反应具有很大的差异。色彩的魔力是不可思议的,色调直接影响人对冷暖的温度感觉,色彩知觉影响人对物体重量轻重的判断,色彩的膨胀与收缩影响人对物体面积感觉的差异,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影响人对距离的主观感觉。正是由于色彩具有以上的特性以及人们对色度辨别阀值的感知能力,进而影响人们情绪的波动和变化。

(二)色彩通过影响情绪变化引发犯罪

1.犯罪之所以产生源于色彩效果的象征意义

歌德曾说,色彩对于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唤起那些使人激动使人痛苦或使人快乐的情绪。色彩如何唤起如此不同的情绪呢?色彩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以下的效果:心理效果、象征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传统效果、创造性效果。色彩在政治领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色彩往往将政治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政权变更、宗教暴动往往又通过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非暴力不合作方式进行政权变更的颜色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伊拉克的紫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等。又如缅甸的藏红色革命体现颜色在宗教信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印度教中藏红色是火的象征,印度教传统使用火葬,藏红色因此也象征着俗世的易逝,在2007年的反军政府示威中,大批佛教僧侣身着藏红色僧袍,表现出激昂、愤怒的情绪,逼迫政府最终妥协。当然色彩还通过其他的效果例如心理效果、文化效果等影响人们的情绪,由此可见色彩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对我们的情绪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色彩多层次的象征意义给我们提供了罪犯情绪变化产生原因的重要突破,为我们研究色彩影响情绪变化引发犯罪提供了理论支撑。情绪在一定的心理变化以及特定的情境诱发下引起犯罪行为。常见的引发犯罪行为的情绪有自卑、嫉妒、激情、情绪性障碍等。

2.犯罪之所以产生源于色彩对情绪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这样写道:“色彩能引发相应的精神感应”,“色彩直接作用于心灵”。抽象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堪比音乐中的音符,色彩同样具有音响和旋律效果,甚至具有交响乐般的震撼力量。用色彩来展现音乐中的心灵震荡的效果,并直接到达精神深处,这是一种深邃自然并持久的能量,让人激情澎湃。同样,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提出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颜色会有莫名的亲切感和安全感,色彩对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深藏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不为人们所发觉。

颜色对人们情绪的影响为什么会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呢?当我们长期处于一种颜色的环境之下时,从生理学来说,颜色会与我们身体中的某种神经细胞之间建立长期且稳定的联系。但当我们在身体里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叫作“胜肽”,胜肽会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围成千上万个感受器所接受,并与之建立长久而稳定的联系。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安装白色街灯与蓝色街灯的两个社区中,其中安装蓝色街灯社区的犯罪率要远低于安装白色街灯的社区。难道犯罪分子害怕或厌恶蓝色?其实,根据上述的“胜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蓝色有使人冷静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蓝色灯光的刺激之下,“胜肽”就发挥作用了,体内感受器对“胜肽”会有某种特定的反应,从而抑制人的攻击情绪。

人们在看到不同颜色时经常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这些联想源于经验,这些经验我们经常体验,所以我们的情绪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应激反应。因此,我们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受到一定颜色刺激时会犯罪。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更高层次的则涉及人的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念。色彩通过对人心理的影响来指导制约人的行为,调节人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色彩来研究犯罪。将犯罪与色彩心理学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监狱布局的合理优化,改善监狱内部管理,帮助罪犯完善人格,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色彩、性格与犯罪

(一)食物色素累积与罪犯异常性格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告子是一位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者,其“食色性也”的观点在我们今天看来也不无道理。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食物色素通过具体行为由外往内影响到人的习性。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应英国食品标准局的请求,进行食物色素在人体累积以及对性格形成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体长期过多在饮食中摄入某种同一颜色的食物,会在身体里累积太多的同一色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导,刺激大脑神经而出现脾气暴躁、不安、狂恐、好斗和其他怪异举动等症状,进而引发犯罪。

不同食物的摄入对人体器官色素的累积量就会不同。《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以五脏为中心,认为绿色属木,是肝之色;红色属火,是心之色;黄色属土,是脾之色;白色属金,是肺之色;黑色属水,是肾之色。基于《黄帝内经》的五色理论,在临床医学上可以通过摄入不同的食物色素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番茄红素、枸杞子红色素等能有效地辅助治疗忧郁症及畏寒怕冷等病症。类胡萝卜素等黄、橙黄色素具有增强食欲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吸收的功能。通过控制罪犯的不同色素的食物摄入,增强身体健康,稳定罪犯情绪,矫正罪犯异常的性格及行为。

(二)通过颜色偏好了解罪犯异常性格

通过色彩研究人的性格源于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传说在公元前400年,西方“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将西西里哲学家恩培多克斯提出的宇宙万物都是由气、土、水、火四种元素生成的“四根理论”运用于医学,成就一个“四体液学说”的性格分析工具,希氏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黑胆四种体液组成,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黏液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

那么这四种气质类型与个体颜色偏好之间存在何种特定的联系呢?关于人的色彩好恶与性格的关系,日本的色彩心理学家稻村先生分析如下:红色,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坚定的自强精神,可归结于多血质;黄色,冷静而深邃,胸怀远大理想,可归结于黏液质;黑色,强硬而干练,野心大,可归结于胆汁质;蓝色,内向,偏于保守,可归结于抑郁质。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对色彩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美国的心理学家泰勒·哈特曼博士提出“性格色彩密码”理论,将色彩研究与性格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然,还有色彩学界的权威人物菲尔·巴波兰和日本色彩学第一人野村顺一教授,通过从时装和设计第一线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为依据,分析人的性格与颜色好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喜欢同一种颜色的人大都有着相同的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

通过罪犯对颜色的偏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罪犯异常性格以及心理特征,让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能有的放矢,达到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矫治。

三、颜色疗法在监狱教育改造中的运用

(一)颜色疗法对于罪犯教育改造的意义

颜色疗法就是利用颜色刺激人体的能量变化,影响人类心情及心理平衡,进而影响身体机能。当身体机能出现状况时,便可借色彩所带来的能量平衡调整。

在罪犯的教育改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用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治疗、森田疗法等心理矫治的方法。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进行这些心理治疗时,求助的罪犯与干预者之问特殊的人际关系有时会发生颠倒和混乱,使得罪犯本来就很不理想的人际关系模式变得更加糟糕。由于这些心理疗法绝大多数来自心理学家个人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其中必会掺杂心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罪犯进行矫治的效果。颜色疗法将主客观因素融为一体,既避免了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臆断,又充分利用了客观资源。

(二)颜色疗法在监狱环境布置中的具体运用

监狱环境在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监狱环境建设单一、风格单调、色彩乏味,缺少审美与精神文化功能载体的特色。

在监狱客观环境布置中,我们要认真使用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面积对比、色度对比等方法,营造良好的色彩空间,改变监狱客观环境布置的单调性、枯燥性。使罪犯一天中不同的生活时段处于不同的色彩之中,使其身心愉悦,心态平和。

在罪犯休息环境中的布置,墙面设计上可以将牢房漆成淡粉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监狱把原来白色墙壁涂成了淡粉色,据说从此以后囚犯之间发生打架和暴力的次数大大减少。淡粉色可以放松情绪,减轻紧张感。然后,要特别注意在监狱中使用的粉色不能偏红,要尽可能地淡。这是因为红色太强的话,会使成年男性情绪兴奋,适得其反。因此将牢房漆成浅粉色可以为罪犯打造温馨的环境,安抚他们的情绪。淡粉色式的牢房将对以往白色式的牢房无异于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改变罪犯休息环境死气沉沉的氛围。

在罪犯工作环境中的布置,应进行多层次的色彩设计。潼本孝雄在总结环境生理学家大岛正光先生研究色彩在理想环境创造过程中具备的功能时提出:“多层次色彩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感,提高舒适度,激发劳动热情。”因此,我们在罪犯工作环境中的色彩设计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灰蓝色的墙面、浅褐色的地板、白色的照明灯光。增强安全感,可以在危险场所或用品上涂上黄色,以唤起劳动者的高度警惕。提高舒适度,可以在周围放上绿色植物。激发劳动热情,可以挂上红色的装饰物。

作者:许旺林 陈胜

色彩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2:

激活大脑能力九个小方法

大脑潜力无限,创造力人人皆有,关键在于能否“挖”出来。日前,专家告诉我们9个小方法,值得借鉴。

用蓝色装饰环境。色彩心理学研究发现,看到两次蓝色物体,人的想法会更积极。快给自己营造一个“篮色港湾”吧。

适当喝点酒。研究人员发现,社交活动中少量喝点酒,思维能力更强,更容易“灵感突现”。

做白日梦。一项研究指出,爱做白日梦的人,各项创造力测试得分更高。赶快抽点时间,让你的思维天马行空。

把自己想象成孩子。当一个人想象回到童年时,大脑更容易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保恃一颗童心,你的心理就不会衰老。

放声大笑。有人发现,当人们看完一段惹人发笑的喜剧短片后,能够比平时多解决20%的问题。笑容,可以拯救我们疲劳、紧张的神经。

想象自己身处远方。研究发现.想象自己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人的能力似乎更喜易发挥出来。

少说晦涩的词语。如果总把一些专业用语挂在嘴边,人的思维也会不自觉地变狭隘。建议我们还是多说“大白话”,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换个工作坏境。“环境影响心态”,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待着,思维也容易受限制。换个地方,哪怕换把椅子,也会大有不同。

走到外面看看。开放的世界给人开放的思想,睡觉大脑枯竭时,不妨站起来到外面走走,让大干世界带给你灵感和创意。去繁华的地方。研究发现,在繁华的城市中,人的创意能增强15%。不妨用“花花世界”刺激一下大脑。

色彩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3:

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作业分层设计

【内容摘要】通过对高中男女生地理作业的比较,提出基于性别差异的地理作业分层设计。提出具体的作业分层设计方案,首先是颜色分层,其次是必修和选修的“两部四案”。

【关键词】性别差异 分层作业

日本筱井旭高中的家庭作业和美国数学家庭作业都已经实现了分层布置,我国作业分层布置在各个学科都有研究,从早期提出由教师将学生分层,到后期提出自主分层与自然分层相结合,研究越来越成熟。目前也有一些教育者提出反对意见,不管是作业的分层还是学生的分层都存在很多问题,这里的“分层”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建立在学生在学习中基本是积极向上的基础上的。作业分层布置的本意是好的,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既然如此,那么个体差异就应该是作业分层的依据,所以我认为地理作业必须要分层布置,我仅仅从性别差异这一个角度来分析。

一、高中地理作业中的性别差异

国内外有很多人从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等方面研究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地理教育中的性别差异,那么在地理作业布置中是否也应该有性别差异呢?

从生理角度来说,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女孩更多地依赖触觉、听觉等感知,形象思维突出,天生更擅长语言表达、形象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差异较大。

从实践角度来说,我深深体会到男女生在地理作业和考试试卷中的差异。男生在读图、综合性逻辑性思维等发面突出,花费时间较短;女生在答案组织、卷面工整等方面突出,花费时间较长。我喜欢批阅女生的作业,但喜欢男生回答问题。女生的作业干净整洁但缺乏灵气,让我身心舒服但很少眼前一亮,男生的作业潦草而精简,但从他们的作业中可以让我看到他们的思考,也由于精简,很多问题轻松暴露,便于我及时指正。

如何平衡男女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差异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觉得可以从地理作业分层设计着手。

二、高中地理作业分层设计

首先,高中地理作业利用颜色来分层。台风根据距离影响本地的时间和风力强度,分为白色、绿色、黄色、红色、黑色5个警报信号等级。我也依葫芦画瓢,首先明确一学期的重难点,在布置作业时选用红色或黑色纸张布置作业,重点或者难点的章节内容用黄色纸张,其余的根据学生掌握状况用白色和绿色纸张。比如必修一的“地球运动”是难点,也是必修一学习的基础,但会考和高考中的地位下降,所占分值减少,所以在学习这一章节时的作业时选用橙色纸张,介于黄色和红色之间;而气候特征、成因、分布在整学期甚至整个高中阶段都是重难点,就用红色纸张;“自然灾害——洪灾”内容相对简单,但在区域地理中仍旧涉及,就用绿色纸张。我虽然对色彩心理学研究不多,但还是了解红、橙、黄等暖色使人血压升高,情绪高涨,紫、蓝、绿等冷色使人脉搏减缓,情绪沉静,我需要学生在重难点面前情绪高昂,充满战斗力,在一般知识点面前沉稳冷静,不能因为易于掌握而骄躁。利用彩纸布置作业,不仅在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官,尤其是刺激有视觉优势的女生,也有利于学生一目了然的掌握一学期的重难点,尤其便于男生对一学期学习的宏观掌控,更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有张有弛,张弛有度。

其次,将地理作业分成必修与选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克托费德罗维奇·沙塔洛夫曾经提出编两类练习题集:必修作业的难度适合所有学生,选修作业难度适合学优生。踩着前人的足迹,我也将地理作业分成必修和选修,所不同的是,在此基础上,我还将必修和选修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所以总共是“两部四案”。必修作业一般为书面、口头类作业,为短期作业;选修一般为实践、探究类作业,为中长期作业。我认为必修作业为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选修作业为提升地理素养、地理思维,培养地理兴趣的,所以我并不认为选修作业就只面对学优生,我要求学生完成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作业。

在考虑男女生在地理学习中生理、心理的差异,在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对地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必修作业在设计时,方案A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构建、示意图及其变式图和分布图等的绘制设计与运用等,方案B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整理、地理规律总结及运用等。选修作业在设计时,方案A主要表现为观察、实验、制作模型、对时事热点进行评价的分析型作业等,方案B主要表现为撰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小论文、通过网络搜集构建主题知识库的网络作业、调查报告等。其中在必修作业中的书面作业中的试题训练选择上,方案A偏向于综合题、一图多题,题型丰富多变;方案B偏向于材料题,以常见题型为主。例如,同样考查我国西北棉花种植区位条件,方案A以区域图呈现,探究西北是否可以扩大棉花种植规模,方案B以材料呈现,依据材料分析西北种植棉花的优势和劣势。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方案A偏向于男生,方案B偏向于女生,但是学生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可以必修选择方案A而选修选择方案B,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自知之明”。

以上只是我从性别差异这一角度来对地理作业进行分层,性别差异只是学生个体差异的冰山一角,随着关注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地理作业分层研究也会越来越丰富,越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

作者:俞敏

上一篇:初中学习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