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拥有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合理传承和创新对现代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合理融合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可促进工艺美术作品的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深刻认识二者存在的异同是促进其实现合理结合的前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观现代设计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论现代设计生态观
摘 要:对设计生态进行阐述。当下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设计偏离了美的既定目标,变得不美了。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对设计生态进行思考。指出设计生态应当充满善意、合理创新、借鉴传统、以生灵为本,并进一步展望了以生灵为本设计生态观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生态;以生灵为本;以人为本
1 充满善意的设计生态观
好的设计首先要充满善意。所谓充满善意就是指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应当心存善意,要做到心中有人,对人及其他事物带来善意,并带来美的感受,否则就是恶意的设计。如将国画直接用于人体彩绘,初看起来似乎很有视觉冲击力,但是细细品味却不是这样。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设计师黔驴技穷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堕落。因为人体本身是很美的,纯洁无瑕,它容不得半点玷污。
而国画是国宝,有很高的意境之美,传统的中国画对“形似”一直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认识,在“形似”与“神似”的取舍中,往往以“神似”为宗[ 1 ]。把它画在宣纸上是很美的,可是画在人体上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同时,原本纯洁的人体因为国画的入侵也显得颇为怪异了,如此一来,两败俱伤,所以说这种设计是失败的。
2 合理创新的设计生态观
设计的灵魂在于合理的创新。此前,设计界一直呼吁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新,特别是国家近年重视文化创意产业[ 2 ]。这种口号的提出从设计人员接受设计教育之初就一直在各大院校风行,并似乎成为了设计行业的准则。事实上这种提法是不完全准确的,从前面的案例可知,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非常新颖,都很有“创意”,但它们的这种“创新”有些是充满恶意的,有些则是误入了歧途,注定要失败。回顾一些经典的设计,如埃菲尔铁塔,它在建造之初曾经轰动一时,当然更多是负面的。反对的人士担心如此庞大的工业革命的产物会破坏巴黎优雅的形象。但时过境迁,历史证明它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如今已经成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全世界每年前往埃菲尔铁塔参观的人士络绎不绝。诸如此类的创新,就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的,它们将引领设计的潮流走向正确的方向。
3 借鉴传统的设计生态观
好的设计应当借鉴传统。如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设计师是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律铭,它以中国的传统园林为创意,对苏州博物馆作了全新的打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他将国画的元素也融入其中,更让博物馆的设计充满了意境之美。
再如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的设计,它总共用了四万两千吨钢铁,像一堆巨型的钢铁矗立在首都的核心带上。建造之初,它也遭到了许多市民及专家、学者的反对。反对者称它是西方的设计师在中国的一种试验,并称它毫无中国特色,且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但主设计师瑞士人赫尔佐格和梅德隆提出抗议,他们称鸟巢的灵感来源于中国陶瓷,尤其是宋代的开片瓷,所以采用诸多的不对称线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宋代饮器的造型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植根于所依据的时代背景[ 3 ]。其次,鸟巢的不对称线条也源自中国传统的花窗格。
由此看来,它的确是源于中国的,与中国传统一脉相承。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国5000 年来的生活方式,更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合[ 4 ]。
4 以生灵为本的设计生态观
好的设计应当强调以生灵为本。过去一直强调“以人为本”,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已经不够完整了。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会发现,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以神为本的时代,当人们碰上困难时,都会向神灵祈求驱灾避难。到了14世纪,意大利发生了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人要把自身当作萬物之首,要尊重人的需求,一切以人为中心。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形態,也促进了人类在思想上的进步。但时间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不够完整了,因为如果过分的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人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自私,会对自然及其他生灵带去更大的破坏。
二十世纪70年代,发生过一件真实的故事。当时,陕西秦岭的人们正在大兴猎杀金丝猴,因为可以用它们的皮做成皮衣出口。当地百姓猎杀金丝猴的办法是,首先把山围起来,然后将金丝猴往开阔地带赶,等到它们无处可逃时,就展开人猴大战。金丝猴的惨叫声漫山遍野,场面非常惨烈。有一次,有一只母猴怀抱一只小猴拼命地跑,一直跑到悬崖边,猴子只好停了下来。两位猎人举起了手中的猎枪,就在这个时候,母猴将小猴抱在怀中,安静地喂奶。待小猴吃饱后,母猴摘下树叶,将剩余的奶水往树叶上挤,再把树叶放到离小猴较近的地方。最后,母猴用双手捂住了脸,意思是让猎人开枪。这时,两位猎人被感动了,果断地放下了手中的枪,而且从此以后再也不打猎了。这个故事表明,动物也是一种有感情的生灵,它和人类、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地球是万物共有的空间,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导致人类的毁灭。
5 结论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设计环境,设计师该何去何从,这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已经不够完整,充满善意、合理创新、借鉴传统、以生灵为本的现代设计生态观才是当下的设计准则之一,设计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所有的生灵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朱光耀,唐峰.中国画改良中的素描问题——由吕凤子国画中的素描因素说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3):123.
[2] 周静.多媒体交互设计创新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4(4):78.
[3] 韩荣,刘正棠,尹悦.宋代陶瓷饮器设计中的文人审美观研究[J].包装工程,2011(9):96.
[4] 黄玮雯.论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9):83.
作者简介:
王玲(1998-),女,江西上饶人,现为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生,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郭林森(1979-),男,江西吉安人,设计艺术学硕士,现为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及其理论研究。
作者:王玲 郭林森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异同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分析
摘要: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拥有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合理传承和创新对现代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合理融合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可促进工艺美术作品的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深刻认识二者存在的异同是促进其实现合理结合的前提。因此,本文以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二者存在的异同作为切入点,分析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旨在促进传统工艺美术得到更好传承,现代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现代设计 传统工艺美术 异同 影响
传统工艺美术可使得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加强对其进行保护[1]。合理地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二者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可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同时还可促进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均实现更好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二者的有机融合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须对其各自的性质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要全面了解并把握二者的精髓,然后才能实现二者的合理融合,推动二者均实现不断发展。
一、内涵概述
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出现对人们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工艺美术实质上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劳动人民通过充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相关工艺技术对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进行一定加工,进而创造出来的一类人工造物的一个统称[2]。在中国的民族造型艺术史中,传统工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工艺具备工艺美术应有的本质特征,同时,其还能够更好地向外界展示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不管是在形式方面,还是在内涵方面,工艺美术均始终将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二者集于一身。工艺美术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在工艺技术上极为高超,在艺术形式上极为丰富,其正是凭借这些特点,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现代设计在概念上指的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能够同时提醒审美和功能价值的设计活动的总称。创作是实施相关现代设计创作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创作出具备审美价值,同时有功能性的作品[3]。设计的发展可追溯至第一件产品的制造。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现代设计才真正开始。在此期间,在各种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涌出地推动下,现代设计开始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构成主义运动、荷兰风格派运动均是促进现代设计出现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极为悠久,且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丰富内涵以及精髓,自身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而现代设计更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所涌现的各种新文化、新思想地推动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实质上体现了新时代中所拥有的新文化及精神。二者有区别,同时又密不可分,现代设计的相关理论为传统工艺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其实现更好发展。因此,不断要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还要使现代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均需全面、深刻地掌握二者间存在的区别与共性。
二、二者异同分析
(一)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二者的区别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二者存在的区别分别体现在三点:第一,在创作过程方面,传统工艺美术更加注重体现功能美,现代设计则更加注重体现技艺美。
在所针对的对象上,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分别针对的是手工艺制品、工艺产品[4]。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分别偏向于体现人文思想和设计理念。传统工艺美术相当于艺术与技术两者的有机融合,现代设计则相当于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第二,包含内容方面,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主要为装潢、染织、服装、陶艺等相关工艺,而现代设计所包含的对象主要为平面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第三,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是针对手工艺制品,强调人文思想的传达,而现代设计则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注重现代设计理念的传达。
(二)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二者的共性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存在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平面構成上,现代设计、传统工艺美术二者存在相同的形式法则。例如,在平面构成基本理念上,两者均注重体现为夸张、对比等。其次,在色彩构成方面,二者极为相似。无论是传统工艺美术还是现代设计,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设计者均遵循透明度、色彩混合、色调、色彩冷暖、纯度等用色规律,二者在作品用色、内容研究上均表现出一致性。第三,现代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立体构成的设计手法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技艺手法,二者所研究的内容均主要体现为如何在三维空间中实现立体造型的设计。两者均是以一定造型原则作为根据,通过创新,重新创作出另一种立体形态美感。无论是现代设计还是传统工艺美术,均是通过对一个形体进行分割,使其成为一个组合形体,亦或是通过将组合形体分割,进而使其变成单个形体。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均可还原成为点、线、面三个要素。同样,点、线、面也能够组合成任何一种形体。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二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互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应使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工艺美术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积淀了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对于现代设计而言,传统工艺美术就像是一个深藏文化瑰宝的博物馆,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还应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造血”功能进行塑造[5]。传统工艺美术为产生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一种具有实践性的造型文化,其具有鲜明的族群、地区宗教、民俗及审美特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需求不断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现代设计必须要高度重视对传统工艺美术精髓的传承,同时又要充分应用创新精神进行合理的创新性创作。
三、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
(一)影响现代设计的“型式”
第一,造型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下,现代设计在造型元素方面拥有更为丰富和多样的素材。传统工艺美术抽象几何符号、动物图腾等均被应用于现代设计中,现代设计创作处理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原始美和古典美[6]。例如在现代设计中,追求传统剪纸工艺所具有的平面装饰性以及古代传统纹样所具有的镂空、线条风格等。图腾造型元素也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渗透。夏商周时期设计的铜器上,大部分均印制有各种动物图纹,见图1。
该樽象通体遍布云雷纹,象鼻尖有长喙猛禽,还有虎、龙等动物图案,各图案的整体布局极为紧凑,组织和谐。工艺美术中的抽象几何图案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如龙、凤等具有典型性代表的图腾均体现在诸多现代设计作品中。除此之外,将古代楔形文字作为原型的线条造型经过创新设计后,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例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徽标。该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在形式上极像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的“中国结”,同时又像在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给人的整体视觉如行云流水,充满运动感又不失和谐生动感。
在构图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注重统一、稳定、和谐的形式美,其在美学追求上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而在现代设计,尤其是图标设计中也普遍应用到对称和谐的“黄金比例”,在这诸多电视台的图标设计中以及产品的包装上均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色彩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工艺美术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元素进行艺术创作,使艺术作品给人于浓重、激烈的视觉冲击。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凝聚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族特色极为浓郁,色彩的搭配更是相得益彰,在互补色的搭配、色彩纯度对比等上均为讲究[7]。例如石窟壁画、桃花坞年画、佛寺唐卡等均是凭借其独特的色彩搭配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在现代设计中,诸多艺术创作者均积极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色彩元素应用精华,在现代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巧妙运用民间色彩,进而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艺术色彩效果,促进作品的流行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在现代室内装修、商品设计、服饰设计、建筑设计等作品中均广泛应用到传统色彩元素。例如,在现代设计中,通过黄、红等颜色的运用使作品体现出欢乐、喜庆的气氛。例如北京奥运五福娃标志(见图2)设计便充分体现了传统工艺美术色彩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色彩元素的应用使得现代设计的色彩应用手法得到有效拓展,同时还可促进现代设计的流行色彩的有效增加。
(二)影响现代设计的美学观
第一,哲学符号对现代设计美学观产生的影响。一直以来,在人类的精神文化中,艺术均与哲学存在密切联系。哲学以美学作为中介,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其影响力[8]。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儒道结合的思想观均对艺术家、文学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艺术、文学作品的审美评判上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儒道思想。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文人墨客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均高度重视从自然中进行素材选取,其艺术创作的核心观均体现为“天人合一”,追求艺术创作能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天人合一”也成为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苏州园林便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在现代室内设计上,设计师们也高度重视和谐美,其将自身的设计灵感应用于作品创作中,力求作品能够表现出丰富的人文气息。例如在苏州博物馆的建造上,建筑物的整体即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一个符号代表。该建筑的建造者在设计理念上传承了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同时又对该哲学观进行提炼和创新,见图3。
该博物馆以黑墙白瓦作为主色调,通体呈现出浓浓的“江南色”,在馆内设计有诸多碧绿的池水和错落有致的假山,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虚实结合、动静相宜、内敛沉稳的中国传统人文美学。
第二,“意蕴”对现代设计美学观产生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民族美术中,丰富多样的创造素材均是来源于民间文化。这些创造素材均是具有鲜活性的艺术语言,其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通常存在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拥有较强的感染力。在传统工艺中,“意”主要来源于民族大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民间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在现代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设计师主要从民族地域美术中借鉴或者寻找灵感,寻求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充分表现出地域生态美。在创作过程中,高度重视就地取材,结合实际创作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天然材质,追求设计作品能够更好地体现自然美,使设计面得到不断拓宽。例如传统工艺美术中鸳鸯、凤凰、牡丹等动物、植物形象常规被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创作者们通过抽象思维,对其进行抽象塑造,使其成为恩爱、吉祥、富貴的象征。例如海尔公司所生产的“中国风”系列家电产品,其将牡丹等中国传统图纹元素加入产品的装饰中,使其具有花开富贵之意。该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性融合使得海尔公司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现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性融合,传统工艺美术在色彩、造型、设计理念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对现代设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实质上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明,其为承接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的重要纽带。因此,在现代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应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掌握二者间的差异,然后在现代设计中对传统工艺美术相关元素进行传承和创新,进而设计出更加贴近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这实质上是促进中国现代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朱元吉.论“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12):435-436.
[2]周围.新时期社会转型下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研究[J].艺术评论,2016,(02):511-512.
[3]高原.青花瓷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策略探析[J].装饰,2014,(02):78-79.
[4]钱磊.工艺美术”与“设计”之争再思考[J].美术观察,2015,(03):108-109.
[5]张鹏辉.大众文化下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变迁[J].文艺评论,2013,(03):384-385.
[6]张欣.民间美术在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陶瓷,2015,(02):119-120.
[7]王远.中国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2,(07):755-756.
[8]张鹏辉.大众文化下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变迁[J].文艺评论,2013,(03):88-89.
作者:张丹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摘要〕 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有惊人的契合之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逻辑必然;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现实使命。因此,要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先进理念,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特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色;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实现路径
〔
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尽管两种生态观产生的时间相隔久远,而且地理上分属东西,但是二者的主要观点有十分惊人的一致性。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一大理论创新,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是克服工业文明下人类生存困境、应对当代人类生态危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选择”。 〔1 〕
一、“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契合相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前提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精髓,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借鉴。朱立元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有一个基本内核,超越时空,贯穿始终,它就是‘天人合一’。” 〔2 〕 (P2)“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数千年而历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西方文明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合理继承,它根据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和思考,揭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症结,并且找到了解决危机的道路。东西方两种自然观在诸多方面的契合共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基础。
(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产物。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死后,身体回归自然。自夏初始,就有所谓的天道观,及至周公“天命观”后,天人关系遂得到广泛地关注。《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它把天地看作是万物的来源,而人则是由天地万物而产生。老子也认为,天地一体,人是大地万物之一部分。老子进而提出“道法自然”的运行法则,道是“天地之母”,万物之根,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后,历经董仲舒到张载,天人合一观念得到进一步诠释和阐发,成为儒、道等先哲们奉行不渝的重要理念。尽管他们对天人合一的注解侧重不一,但均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这一基本观点,强调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青年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3 〕 (P128)他又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 〔4 〕 (P518)马克思这段精辟论述表明,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的存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前提,无论是人类自身还是乃以为生的物质生活资料,都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不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基础性和排他性,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自身的存在。
无论是天人合一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即人的产生上是一致的,二者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二者在人类本身来源上的契合相通,与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的思想高度一致,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前提。
(二)自然界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前提。人生天地间,万物哺育人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场域。人具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和超越自然。也就是说,人是靠自然界来生活的,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可能性,从而无法生存下去。庄子的气一元论认为,人和自然界其他万物都得到天地之气,禀天地之气衍化为具体性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这里所指人的外形、生死、繁衍等,都是一个自然过程。
人类自然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关系。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马克思主义,都始终强调自然界对于人的存在及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界休戚相关,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约束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3 〕 (P167)。因此,马克思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界的异己力量,把自然界视作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单纯的改造对象。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5 〕 (P42)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得出了“人靠自然界生活” 〔5 〕 (P45)的结论。当然,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可以有意识地思考并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转换,人凭借从自然界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得以延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人不能离开自然界,或者说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前提。
(三)人类与自然界应和谐共处。传统的“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界是和谐共生的统一体,其核心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道家的老子、庄子都主张人应该遵守自然规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道应该服从天道。庄子强调,“人与天一也”、“天与人不相胜也”,人与天应和谐相处。《荀子·王制》中也有关于“时禁”的精辟论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谨守时令,百姓方有“余食”、“余用”、“余材”。上述思想充分显示出先贤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视作一个整体,并认为如能做到方显“圣人之仁”,体现出顺应自然以休养生息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治世理念。与老、庄不同,荀子更强调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积极改造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提出“物无贵贱”。《庄子·秋水》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并从万物平等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以爱人之心爱万物的思想,彰显出推己及物的仁政之心。董仲舒明确强调要将爱民之心延及鸟兽昆虫等,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将人类关怀的道德价值尺度伸展到环境伦理范畴。这一思想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然价值,认识到一切生物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这就从基源上将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有机连结起来,也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保护自然等于保护人类自身,破坏自然无异于损害自己。
再次,崇尚生活简朴。道家以“道”为中心维度构建的自洽的理论体系,其终极目标是追求“本真”的理想境界,所谓返璞归真。这种质的规定性也为理解老子崇尚清心寡欲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注脚。老子引以为傲的“三宝”,其一即为“俭”。在老子看来,“知足不辱,知止不怡”,进而达至“无为而治”。荀子提倡节用,墨子更是生活简朴到极致,身体力行。这种近乎苛刻、崇尚本真的节制物欲,反映出他们期望统治者能施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从而建立起“既关心人又关心物”的生态伦理观,同时也透视出历经战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亟欲得到修复和重建的现实境遇。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认为人类只有正确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人的异化对自然的恣意妄为,破坏生态平衡,必然遭致自然界强有力的报复。一方面,要铭记历史教训,不要破坏生态平衡。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从事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4 〕 (P383)马克思明确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行为,并告诫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6 〕 (P251 )恩格斯反复强调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7 〕 (P519)。他以西欧以及其他地区为例,指出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不毛之地”的恶果。另一方面,要尊重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马克思提出建立一种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妙图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8 〕 (P925)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指明了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实现途径,那就是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
基于上述认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都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应当和谐共处,并认为这是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现实使命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这是我们党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新时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经验和成就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这体现了以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谐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自觉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导我国当前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根本思想。
(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根基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和谐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不同,同时和谐的程度也受到人们认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制约。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经历了人畏惧自然的原始社会、相对和谐的农业社会、急剧紧张的工业社会,生态危机凸显,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地球人关注的中心话题。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向度和行为准则,其核心立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与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互通,也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互契合。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自觉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生态问题愈发凸显,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态势不容乐观。如果坐视严峻的生态危机而不顾,可持续发展就必然沦为空谈。党的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中央集体的普遍共识,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后,又发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并在党的十七、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尽阐释和战略部署,规划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途径。同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建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的提出,本身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体现,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保护自然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理念对自然的关注和尊重,充分吸收了天人合一的精髓,将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置于中心位置,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马克思意义上的“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当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活动的视野中时,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直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地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步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是党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保护生态理念的合理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科学发展的要求规定了必须建设生态文明,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本身就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思想,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发展客观规律,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负荷最小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建设“两型社会”,秉承“天人合一”的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思想,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把人类社会视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把人的暂时发展视为主要的和唯一的目的。建设“两型”社会,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需要实现人类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积极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理念和思维范式的重大转换,为系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也就是将其融入具体实践,从培育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又体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价值诉求维度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良性发展。
(一)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先进理念,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渊源,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传承,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也为人类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生态观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尽管生态问题没有当今这样突出,但他们已将深邃的目光投向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并极富睿智地指出了破解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路径。马克思所提出并充分阐释的“两个和谐”的命题则从理论上确证了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在未来的社会——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在现阶段,按照马克思当年所设计的革命图表来推行社会革命以图生态问题的彻底解决显然不切实际,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在逻辑启示我们:在私有制的框架下寻求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坚信:只有破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回应和解决当前和今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也正是要从治国理念层面上实现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在全社会普遍树立生态意识,摒弃落后的发展理念,进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色。对于“天人合一”的实现,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追求一种自然恬静的生活,主张回归自然、清净无为。显然,当代社会不同于先哲们的理想社会。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向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制度依托。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发展问题,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内在规定性。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的逐利性及其无法克服的自身矛盾,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具有内在的反人道、反自然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维度就是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式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设条件。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3 〕 (P122)这种社会生产旨在满足人的实际需要,从而克服资本主义为追逐利润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生态危机。就当今世界而言,必须坚决反对以单一现代性为中心的新霸权主义,倡导多元性,确立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当前中国而言,只有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建设好生态文明,才能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开辟广阔的通途。为此,一方面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另一方面要着力从制度上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绿色GDP等考核指标,建立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同时,积极倡导合理消费、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营造生态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族特色。生态文明是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马克思主义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建设生态文明,要确保其为广大国人所接受,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民族文化的更新本质上是价值体系的转换。在多元文化背景映照下的当代社会,现代化既是理性的进步过程,又是民族文化的更新过程,正是这种多元性使得不同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共同发展。同样,这也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逻辑。我们建设的生态文明,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照搬,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而是将二者的优秀成分结合进而达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人对自然的崇拜与赞美,其思想精髓中包含的生态意识为许多思想家所推崇,并一直延续至今。“人畜同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其自然”等俗语早已是人所共识。这些都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打造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生态文明,赋予生态文明以鲜明的民族特色。
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倡导生态文明,一方面旨在对人类思维中心模式以新的变革;同时也警惕生态中心主义和环境中心主义意识的扩张,从制度上和意识上消除破坏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各种不利因素。信息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固然可以尽其所能地展示人类的自由意志,但也要警惕“文明”主导下的不确定性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正在实践的生态文明,既注意到现代性给人类带来的福音,也正视现代性给人与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有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契合,反映了我们在寻求解决生态危机路径上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孙成武.试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底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朱立元.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周 荣
作者:贾钢涛 潘祥超
推荐阅读:
设计的生态方法论文10-03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论文06-28
现代桥梁建筑设计论文10-31
规划设计领域下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论文06-16
现代校长的教师观11-08
现代家具设计中传统家具元素的应用论文07-20
新中式风格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论文09-09
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0-30
生态资源论文07-21
生态环保论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