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地艺术的概念与特征,然后从“规则几何地形”“自然抽象地形”两方面阐述了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最后阐述了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促进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更好的将艺术化理念融入其中,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地艺术影响景观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摘 要:大地艺术是20世纪重要的艺术流派,与景观生态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厘清大地艺术设计的特点,依据大地艺术的特点,由意象互通上升到托物言志的精神层面,并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规划进行改造,进而引发人类对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哲理性思考,给现代设计提出建议,并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大地艺术;现代设计;工业废弃地;意象互通;景观生态
0 引言
19世纪末期,艺术领域众多的现代艺术流派涌现在欧洲美术史中,纷繁复杂的艺术流派使艺术家们突然意识到艺术创作不可模仿。正是由于这一思维的转变,艺术家们纷纷转变自己的创作方式和内涵,追求自己作品的独特性。到了20世纪50年代,艺术家们表现出对工业化的欣赏与支持、对现实社会的忽视与淡然。于是在这一条件下,大地艺术产生了,其反映出对现实的一些反叛和挑战。
1 大地艺术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大地艺术产生于时局动荡的美国,工业发展一方面带给人丰硕的物质成果,另一方面带来种族叛乱等一系列动荡性灾难。极简、波普等艺术形式再不能满足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需求。环境污染加剧,海德格尔从哲学高度上进行了反思,他引导人们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并考虑在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等社会伦理问题。于是远离纷繁都市,以大地為主的艺术流派应运而生。艺术家们开始思考要通过艺术创作来激发人类关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大地艺术的特征
2.1 原型特征
大地艺术要体现出时间维度,展现出自然和时间的魅力。大地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关注自然因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关系,重视自然的艺术美感。其是现代景观园林艺术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与建筑物、雕塑等共同汇聚到景观学这一知识理论体系框架中,扩展其含义。大地艺术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其注重空间、场所,并用非语言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带领大众体验“场所”精神。
2.2 场址特征
“siteworks”一词就体现出大地艺术与场址间的关联性。[1]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中表明:在选择场地进行设计时,对整个场及其周围环境要进行透彻分析。要体现勘察场所分析,适应地质构造,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结合土地现状、反映气候条件,并依据自然要素特点,考虑人为因素,发扬本土特色,整合多种要素特点。大地艺术将艺术作品深深根植于自然环境这个特定场址中。艺术家在开放场域中创作作品,使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这是自然人文重构的体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麦克哈格创立了初期千层饼模式的分析法则,他科学地分析场地环境特征,在竖向地形研究、科学选址以及在自然干预度最小化方面起着促进推动作用。[2]
2.3 自然互动性
艺术家创作大地艺术这件作品,目的就是要做人与自然之间精神纽带的桥梁,让人通过接触作品引发思考和联想,因此大地艺术必须做到与大自然进行沟通,接受风吹日晒雨淋和时间的销蚀。在创作大地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勇敢地走出了传统,提出了革新挑战,走进自然寻求创作灵感。大片荒无人烟的土地被用于创作中。石头、树木、砂石这些原本的自然材质被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人们通过材质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詹姆斯·特瑞尔在1977年购买了亚利桑那州北部荒漠火山口的土地,创作了《罗丹火山》。他运用光线、空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光线随时光变换,沙漠空间、头顶上方的宇宙与周围环境交织在一起,打造出介入沉浸式的空间感体验。大地艺术通过自然材料和艺术的介入,以此提升自然的人文气息。
2.4 时效性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和永远不变的,世间万物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当中。大地艺术以大地作为主要载体,不仅自身会发生变化,而且会和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安迪·戈兹沃兹创作的《抛撒红泥》,向天空抛掷红泥,让它自由地进行造型组合,而随着泥土抛掷空中到落下地面,作品也由创作成功到不复存在。德·玛丽亚在70年代初期也说过:“艺术家不仅运用泥土来创作艺术作品,而且也运用时间来进行创作。”大地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思维空间的艺术。
2.5 符号语言抽象性
大地艺术的艺术家们多运用点、线、螺旋等几何元素创作出抽象性造型,在极简主义的基础上创作。大地艺术的几何抽象造型在受到精神美学等影响,尤其是仁尔·古斯塔夫·荣格的理论影响下,抽象性更为显著。当代艺术作品创作中对材料、媒介、符号、图像、形态意向、意蕴等层次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大地艺术在创作时不仅要考虑艺术品创作的形式,更要关注其生发状态,这也意味着大地艺术作品结构的开放性特点。
2.6 不可陈列性
大地艺术家们将艺术作品从美术展览馆解放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大地艺术家们对社会工业化发展造成影响的深刻批判,对人类生态环境发展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具有反叛革新精神,对原有绘画创作形式以及文化限制的反叛。
罗伯特·史密森1938年出生于新泽西州,他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带了冰冷、空洞、陈腐。为了达到和自然的沟通,罗伯特·史密森开始寻找新的创作方式。罗伯特·史密森在创作螺旋防波堤时,在犹他州盐湖旁荒凉的沙滩上使用推土机、自动倾泻卡车挖掘了6650吨土壤和石头,并将其堆在湖中,最后形成逆时针、螺旋形状的堤坝。整个螺旋长约450米,一直延伸到盐湖深处。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这里的水是血红色的,由耐盐性细菌和海藻形成,这被人认为是原始海域的显著体现。
3 大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3.1 对人精神的感知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提出五感的觉醒这个展览,启迪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如何创造,而是对人类感官进行创造性质的唤醒,感觉之间互相触发、转换,并形成伴随体验。意象互通是通感中最高层级,“象”是人类感官感受到的形状、色彩、质感、气味、声音等;“意”是人的思绪意志,是中国传统中的“传神、抒情、言志”的体现。[3]将客观设计作品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强调以情类物、以物拟情。大地艺术在创作中就考虑到运用人类五感去设计,进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的精神层面的深度思考中。[4]
德行修养高尚的人顺应自然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变化,尽情遨游在无穷境地之中。这也是康德美学中审美自由的体现。审美愉悦的本质为自由,在审美共通感的前提下,情感的传达性才可能体现出来。由意象互通達到托物言志,表达的是人内在的精神层面和思想情感,激发人类对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大地艺术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的雏形期转向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转型期,艺术家开始注重精神层面,思索历史发展和人类生态学等深层次领域。德国国会大厦作为共和时期的代表象征物,被修建于19世纪末期,希特勒于1933年纵火烧毁国会大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出资将其修复;因苏联政府害怕使用修建后的国会大厦会激怒纳粹分子,国会大厦就被作为国会议院象征物,不投入使用。
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夫妇创作位于德国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通过丙烯原料和深蓝绳索将大厦包裹起来,形成抽象陌生的艺术品;随后在进行半个月的艺术品展览后,拆除包裹外皮,恢复原貌。艺术家将人们常知的蕴含丰富内涵的建筑包裹起来,在面对充满陌生新奇感的建筑时,引发人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政治国际因素进行深度思考。
阿尼亚·加拉乔的作品《绿上红》用鲜花反映自然生态衍化系统,随着时间的流逝,万株玫瑰逐渐衰败,由娇艳欲滴到枯萎衰败,作品引发人们对自然、人生等哲理性思考。阿尼亚·加拉乔的艺术构想与古典文学作品中《红楼梦》的黛玉葬花场景相契合。《绿上红》的精神性探讨与书中的葬花吟的表达内涵不谋而合。
3.2 对工业废弃地改造关注
大地艺术在总体设计中遵循原有场地设计的发展脉络,为场地的恢复发展找到一个合适惬意的方式。大地艺术对传统美学的设计观念提出批判,并进行创新改革。认为美学的基本原则在于强调艺术的和谐性,并且重视艺术和场地之间的融合性。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希望将人类的感受融入其中,引发人们深入理解和思考,希望人们关注自然和生态。艺术与废弃工业土地相结合,在沙漠低质量土地中创作。大地艺术用批判的方式创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自然环境。大地艺术的艺术家们普遍认为,在废弃工业场地上的破败美更具有意味,它是人类技术和工业文明前进的体现。[5]
大地艺术最初是渺无人烟的地方,艺术家们对社会进行批判,并期望通过逃离人群,达到人和自然的沟通。随着大地艺术创作的深入发展,艺术家们发现废弃工厂用地与大地艺术的氛围更加贴切。废弃工厂用地一方面不会影响生态环境的恢复,把对环境的干预度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大地艺术保存了文明的痕迹,引发人类深入思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地艺术选择工业废弃地作为艺术创作,不仅能恢复因为工业生产造成污染破坏的资源,而且在改善环境、提升景观质量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3.3 形式语言上对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在设计中采用螺旋线、方、圆等几何形体,体现了大地艺术的抽象、秩序美。艺术家哈维尔最初为装置艺术家,之后投身于大地艺术创作。他通过摄影将自然中的几何数列、神话传说、古老图腾的神秘图案进行整理编辑,将具有美感的图形投射到之前选定好的植被景观上,给人带来新颖的视觉幻化体验和丰富的心理感受。几何语言随着摄影机开关来决定出现或消失,唤醒人类去反思与自然的关系。
3.4 自然因素受到设计师的重新认识与组织
后工业文明对环境影响的思考,从思想上影响设计师,使自然主动参与设计生活当中,让自然活动主动伴随人类活动,让人们感知和体验自然,同时能够回归自然。大地艺术使设计师们想到,自然元素也能作为强有力的设计手法,它是大地艺术重要的设计手段和方法。[6]沙漠、农场、森林、废弃地则是关注的事物,是大地艺术的真实表现,是与自然相结合的前提;使人们从更深的角度理解大地艺术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大地艺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
卡塔尔多哈氧气公园位于西亚地区,该地气候高温炎热,降水量较少。设计师以风化石头和流动沙漠作为设计的提取元素,设计一系列地面上下通行区域,热气球更是多哈氧气公园的标志性元素。其体现出多哈氧气公园是人造绿化体系的显现,设计师结合自然环境的水域、绿化、风化石头、流动化沙漠等要素成功设计出氧气公园,完美解决了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干燥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打造出绿色呼吸的城市体系。
氧气公园将景观生态学、心理学、大地艺术等艺术学科知识融入设计中,让人充分体验和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下的舒适度,此后为更多设计师提供了指向参考。自然始终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和内容。大地艺术一方面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态意识,另一方面又为当代设计提供丰富的鉴赏与参考元素。
4 结语
大地艺术的一些艺术素材选取是根据现实的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的,泥土、沙滩、岩石、火山堆积物、河流高山都是大地艺术创作的自然素材,是未经雕琢以及人为改造的自然素材,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强烈原始感觉更加深了与场地之间的密切联系。由通感到言志体现出大地艺术对人精神层面的感知。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地艺术,让人们在设计中树立“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增强景观生态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 华晓宁.从大地艺术到大地建筑[J].艺术评论,2010(05):71-78.
[2] 林楠,丁圆.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景观专业[J].设计,2019(24):146-149.
[3] 陶瑛,孙宁娜,张凯.通感设计中的意象互通解析[J].设计,2020(02):78-79.
[4] 牛宛琼.大地艺术的审美形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30-62.
[5] 赵邦崇.大地艺术——自然的人文重构[D].四川美术学院,2018:01-29.
[6] 李静.大地艺术的产生与观念[J].美与时代(上),2017(03):24-25.
作者简介:韩笑(1995—),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王明惠(1997—),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赵孟麒(1996—),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韩笑 王明惠 赵孟麒
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地艺术的概念与特征,然后从“规则几何地形”“自然抽象地形”两方面阐述了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最后阐述了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促进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更好的将艺术化理念融入其中,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 :大地艺术 ;城市景观设计 ;应用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1)07-0106-02
隨着大地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人越来越注意地理环境带来的潜在视觉效果。大地艺术应当考虑地形的设计,合理利用地形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地的毁坏,利用土地最原始的情况来开展设计,把农地地形作为艺术设计的画板。将艺术灵感和地形进行搭配设计,以表现出当代景观艺术的美好形式。
1 大地艺术概述
1.1 大地艺术的概念
以大自然为创作背景,将极简主义艺术理念和行为放入大自然中,把地表自然物质和人类文明痕迹作为艺术载体,创作出具有代表艺术性的整体情境或者土方工程,便是大地艺术。它脱离了艺术传统思维的束缚,把艺术和地形结合在一起,用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打破了传统环境艺术的局限性,将艺术利用最原始的东西进行诠释,富含个人浪漫主义色彩。1968 年,大地艺术出现在世人视野,并在之后的几十年慢慢发展成熟,追溯早期大地艺术作品,多数是在地表现场施工完成,主要用处并不是用来观赏 [1]。
1.2 大地艺术的特征
大地艺术最独特的特征是它的材料。大地艺术所使用的材料与基地紧密结合,例如把沙漠、荒田、废旧工厂作为场地,大地艺术的材料都很简单朴素,没有任何的污染,例如木材和砂石。英国艺术家迈克尔 · 海泽的石雕艺术、戴维 · 纳希的木雕艺术,都把自然文化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在元素。从自然材料出发,运用新颖的艺术手法,探索艺术与自然的新关系。
大地艺术的另一特征就是打破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将其置身于大自然中。纵观大地艺术作品,可以这么理解,其是把大地艺术看作是艺术融入自然当中 [2]。例如,传统的艺术作品是通过展览馆呈现出来,人们要欣赏艺术必须进入到室内当中,而大地艺术则完全抛弃了这种观念,艺术品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欣赏艺术就是置身于自然中,完全和自然融为一体 [3]。
2 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张红卫、哈格里夫斯认为我国对于传统的地形设计,不管是从功能的角度看还是造型角度,都已处于成型阶段 [4],这些创作手法为现代景观的地形设计具有良好的铺垫作用。本文立足于艺术化理念,将其应用于地形设计中,并借鉴了一些经典案例。其中,主要有两大类 :规则几何地形(图 1)和自然抽象地形(图 2)。
2.1 爱丁堡现代艺术画廊“上田”案例分析
在有关规则几何体的地形设计中,主要是以土地作为景象的基本元素,从生活中寻找,例如圆台、圆锥、圆环等,利用这些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对地形进行设计。这样一来,几何图形既可以以重组、叠加的形式再现,构建成组合型的规则图形 [5],又可以以个体的方式出现,独立成景。
在设计中,设计者巧妙地把植物与地形设计进行结合,制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 [6]。例如,查尔斯 · 詹克斯创造的“上田”地形于 2002 年 8 月完成。它位于爱丁堡国家现代艺术画廊前,其地形的设计与建筑相互交织、完美融合,当时的“上田”对传统地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人工痕迹颠覆了自然斜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查克斯将下层空间的地形坡度设计为约 38°,这样的角度可以让人们斜靠在这一片草丘上,欣赏水中画廊建筑的倒影,通过不同的坡度和阶梯去引导或者暗示游人行走的流线,当人们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行走时,身处周边的“地形”可以成为人们可观赏的风景。同时,会让漫步于其中的人们在一天之中感受到光与影随着不同高度间的变化而变换,带来了一系列出乎意外的“惊喜”。
2.2 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地形案例分析
自然抽象地形指的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创作,把大自然中的元素加工设计为抽象的地形设计元素,利用“山谷”“山峰”等地貌结构反复表现,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设计者在对场地中的景观创作时,会对地形进行不同理念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造型,有的设计是为了展现水平的美感,而有的设计则是为了突出其高度的变化。
在场地尺度不是足够大的情况下,要想把设计地形全部呈现出来,设计者可以对其进行整体设计,与周边的环境元素进行整合,使环境元素与地形设计相匹配。例如,林櫻设计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它位于美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该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长500 英尺的 V 字型碑体构成,东翼指向华盛顿纪念碑,西翼指向林肯纪念堂,在黑色的大理石碑墙上,刻着五万多个战争中死去的人的姓名。整个碑墙被置于大片草坪中,用绿地衬托碑体。在设计时,地形设计是一大亮点,林璎用两边低、中间高的高差形成了天然地形,使碑文所铭刻的名字从两边向中间不断增多。设计者对地形坡度的把握很准确,尽可能做到了高低不同、大小不一,使游客在身处不同的位置时其发生的心理变化和视觉感受各不相同。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而且可以在无形中放大空间。
3 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大地艺术重视生态的思想开拓了景观设计师的视野,对人们的自然生态观念的提高与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其作品试图唤起人们对生态自然的关注,同时,它还考虑降低环境污染(沙漠化、工业废弃地等),并通过作品来拯救被现代文明侵蚀与遗弃的环境。
其次,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是带来了抽象化的地形设计观念。随着城市建筑的大量崛起,许多绿地面积有限,抽象化地形的处理方式改变了这一现象,使绿地既能与周边环境相融,又不失自然的浪漫。这种艺术化的地形设计以土地为素材,用完全人工化、主观化的艺术形式改变了大地的面貌。例如,林茵在密执安大学的一个庭院设计“波之场”中,由单一草坪构成波浪形的造型,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大地艺术作品,它在融于環境的同时也恰当地表现了自我,给人带来视觉上和精神上的冲击。而且大地艺术不仅可以创造出宏伟壮观的景象,也可以塑造亲切宜人的空间。
最后,大地艺术拓展了景观设计的内涵,使艺术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找到灵感的源泉。大地艺术设计有利于改善人文环境,充分发掘自然地理。二者的有机统一可以促进城市景观更好的发展。在大地艺术景观设计中,其艺术形式和功能特点与自然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土地功能和人文关怀,这才是大地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完美体现。
4 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空间中的应用方法
4.1 将自然因素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内容
在大地艺术中,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常用的材料。沙漠、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这是大地艺术对传统艺术概念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城市景观空间规划设计中地形是最基础的要素,大地艺术充当着绘画艺术的体现形式,在景观设计中艺术化典型表象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设计师可以在自己的专业水平上结合现代景观的实际情况,为现代景观创造出更多的艺术感和美感。
4.2 将原型形式作为创作的形式语言
大地艺术的形式语言追求简单化,点、线、环、螺旋、金字塔是最频繁使用的形式,大地艺术家认为这些基本几何形的意义,根植在人类的集体意识之中,能够通过无意识进行解读。 在观赏景观的过程中,不同地理位置会体现不同层次的美感和艺术感,利用地形与景观的相互融合显现出不同的景观空间序列,让人们身临其境并且流连忘返。
4.3 将时间因素作为创作的表达内容
在城市景观空间设计中,大地艺术能够达到拓展空间大小的效果,特别是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进行现代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艺术化的地形可以给游客带来一种时间、空间被无限放大的交错感,还能够减少施工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占用。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大地艺术相关文献及案例的搜索与总结,研究了大地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对现代艺术化地形的应用及表现手法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今后艺术化地形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艺术化地形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通过自然手法来将地形景观的独特内涵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在进行艺术化地形设计过程中,应将自然环境、艺术形式及功能特性相结合,将人性关怀和土地功能体现出来,这才是景观艺术化设计应用的完整表达。
参考文献
[1] 刘楚佩.浅谈大地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5):110-114.
[2] 杨海蓉.春回大地万物生福满人间处处情一漫谈“福满大地组壶”的艺术效果[J].江苏陶瓷,2015(02):66+69.
[3] 石聶.浅析大地艺术和风水思想的融汇 [J].江西建材,2014(17):19.
[4] 张红卫.哈格里夫斯 [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92-93.
[5] (英)马尔科姆 · 安德鲁斯,大地成为风景与风景进入大地 [J].新美术,2004(4):6-27.
[6] 朱建宁.法国风景园林设计先驱雅克 · 西蒙 [J].中国园林,2002(2):44-48
作者:邹松琳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
本文归纳了大地艺术相关理论经验,对基于大地艺术的生态景观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以大地艺术为手段的废弃垃圾场修复再生的实现途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美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废弃垃圾场,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产物,严重威胁到周边地区人居环境卫生,导致区域范围内生态失衡、污染过度、景观资源受损,对其进行景观重建和生态恢复,不仅可以使废弃场地获得新生,更可以赋予其特殊的美学价值。然而,城市废弃场所的生态恢复并非一项单一的一元工作,需要工程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多项专业性介入,环境艺术设计在其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地艺术由于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及更为贴近生态的精神内涵,在环境重建等相关领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大地艺术为手法改造城市废弃地,最终可以实现生态、经济、美学等多方面价值平衡而有效地结合。
大地艺术形式简介
1.主旨及概念
大地艺术,旨在批判流行于当代艺术界的商业性气息,部分欧美艺术家将目光投向自然,选择位于远离人群聚集地的沙漠、荒地,并展示自己在自然里面的活动,希望以此摆脱来商业对于文化艺术的侵蚀。他们以自然界的峡谷、平原、山体、丘陵、森林、沙漠、湖泊为背景,同时以土壤、岩石、水、砂、冰雪、火山灰、植被等自然物质形成物以及人工改造自然留下的痕迹(建筑物、工业废弃地、垃圾场等)作为创作元素,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大地艺术萌芽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同时期正值观念主义、极简主义、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盛行,大地艺术家们受其启发,将艺术创作安置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走出画室,打破了博物馆、美术馆对于艺术品精英化、私有化的限制,与传统的架上艺术形式背道而驰,不再固守一成不变的艺术观念,用简单直接的手法创作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与周边生态相和谐的艺术作品。大地艺术不仅展现出自然界神奇的力量,更是艺术家们对于环境、生态、艺术感悟理解的最好诠释。
从生态学角度而言,大地艺术往往被看做是当下人们所推崇的生态主义的艺术表达,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地艺术更能合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有效介入公共空间,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大地艺术发展
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国康奈尔大学的“Earth Art”展览和美国纽约举行的 “Earthworks”展览往往被看做是是大地艺术起源的标志,大多数早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地艺术作品均在这两次展览中有所展示——迈克尔·海泽《双重否定》(1969年);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夫妇《包裹海岸线》(1969年);史密森《螺旋形防波堤》;德·玛利亚《闪电原野》等。这一时期的大地艺术作品特征鲜明,主要表现为:
一,大地艺术运用点、线、圈、圆、锥、螺旋、柱等简单的基本几何体(同样,这也是极简艺术所强调的艺术特征之一),强调艺术创作或作品演变过程中的时间延续及生态过程的表达。
二,多数大地艺术作品在正常的观看角度下无法看清全貌,必须在平面以上的距离才能够欣赏到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
三,艺术与生态可以有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运用艺术手段应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对于工业废弃地等,更是引起了不少大地艺术家的关注,通过艺术改造,更可以重新评价认识这些废弃场所的审美价值。
四,大地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环境微扰的修饰,希望能够提升环境景观质量并且给予观赏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出人对于对自然的尊重,更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地艺术的艺术语言、创作材料、观念取向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一些艺术家试图在赋予大地艺术作品自然审美的基础上引发人们关于环境发展、社会责任等公共问题的深入思索,由此带来的不同社会意识和不同价值观的对立问题一度造成了人们热议的某种社会效应,艺术家们意识到,大地艺术可以是纯碎审美的艺术品,亦可以成为与社会沟通的介质。同时,大地艺术创作观念、素材语言等方面的变革也为当代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借鉴——一方面,景观作品汲取了大地艺术大体量、室外创作、运用自然语言、作品具有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打破了景观与艺术的界限,从传统的展示装饰功能延伸到空间雕塑创作等艺术活动来;另一方面,大地艺术为现代景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抽象语言素材,同时为后工业社会中的废弃地修复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大地艺术的出现,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开辟了新路,突破了传统的创作形式,形成了具有鲜明创作语言的艺术流派。
大地艺术表现手法
1.自然方式
创作时采用自然界原有材料,使艺术与自然有机结合,更加方便化人与自然的沟通交流。其创作时以三角形、方形、圆形等简单几何图案为元素,突出其象征含义,强调创作对象的整体感。基本材料包括海洋、风雨、雷电、沙石、草地等等,结构严谨,风格辨识度较高。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螺旋状防波堤》——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利用推土机等现代建筑工具将河滩石头淤泥堆积成巨大的螺旋形状,随着潮汐的涨退若隐若现,作品表现了由于自然侵蚀而逐渐消融的生态过程,更作为一个标志性景观暗示着时间与生命的缓慢流逝。
自然方式的创作更加忠诚于自然本身的客观环境,艺术家尽可能尊重自然的客观元素,抹去自己参与作品创作的痕迹,观赏者需要置身于大自然方可体验作品与环境的巧妙融合。
2.人工方式
这类作品由人工材料构成和展现,运用现代技术和工具改造土地,对生活在当下的观众感官产生深刻影响。其最大特点是突出艺术作品本身,并希望通过作品传达作者的观念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深层次思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沃尔德.玛利亚的《闪电原野》及克里斯托、珍妮克劳德夫妇的《包裹海岸线》。闪电原野这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中,作者将几百根金属杆直立于新墨西哥州的旷野之中,每年的多雨时节,数量庞大的金属杆成为了连接天地的媒介,接引雷电与大地相连,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包裹海岸线》以几十公里的玻璃纤维绳和数十万平米防腐布料捆绑于澳大利亚的小型山峰上,如此的大尺寸作品,同样传递了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
大地艺术在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伴随人类工业化活动的进行,失去原有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废弃场地处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性问题,如何通过艺术手段恢复工业遗迹的环境生态,也成为当代大地艺术家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废弃场所的人文历史、自然要素等为大地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通过艺术形式促使公众对于环境破坏的反思,进而能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得大地艺术成为现代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手段。其主要设计方法有:
1.运用原始简单的形式
挖掘场所精神,形成创作原型,用抽象朴实的语言表达,是大地艺术的内在诉求。抽象几何元素不仅能给予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这些简单的元素往往能够成为承载文化历史的符号。在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作品中,推土机推出的螺旋形图案或使人联想到具体的自然形象,或使人意会到某種神秘的象征意义,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标志性景观。
2.利用自然环境元素
德国科特布斯附近的数个巨大废弃矿坑大地艺术作品,也极具代表意义——各国艺术家以废弃矿区为创作背景,工业文明、当代艺术、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震撼人心。巧妙的运用自然材料,并将作品融入到背景环境之中已成为当前设计趋势,随着时间流逝,作品逐渐腐蚀消失,废弃地的生态却在重建、恢复。
3.对于场地的微扰性
针对废弃地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历史文化以等情况进行细致调研分析,是利用大地艺术修复生态环境的必要准备工作。尊重废弃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精神,在展现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凸显人文特色,同时实现对场地的最小干扰,是一件成功的大地艺术景观艺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园充分考虑了场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设计时保留了原有的砖墙及设备,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植物元素营造大地艺术,在对场所进行最小干扰的前提下进行修复。
总结
当下,大地艺术因其运用自然元素、关注生态、艺术设计语言抽象简单等特点,更多地被运用到城市废弃地的环境改造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艺术特性不仅能够因地制宜地概造型成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能够保留废弃地的历史记忆,凸显文化内涵,实现场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持续再生。
(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作者简介:杨诚(1987-),男,汉族,江苏泰州人,硕士学历,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
作者:杨诚
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大地的话》教学设计09-17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思路09-07
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春回大地》教学设计06-05
艺术设计论文论文范文07-11
电脑艺术设计论文10-18
读《大地恩情》有感05-24
家乡的大地作文06-05
大地电影院线运营10-13
在中华大地上10-20
大地的呼唤初一作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