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现代诗歌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地之子现代诗歌(共7篇)

大地之子现代诗歌 篇1

我不能期望多数人的理解

甚至是少数人的支持

因为我把价值的河流引向了低处

那里的土地在焦渴中龟裂

我不能原谅自己的冷漠

那些凄苦的无助,悲愤的眼神

那些生命的夹缝里流泻出的微光

时刻在感动并刺痛着我

我实在不能转过身去,装作看不见

我不能对苦楚的老人停在门口,而无动于衷

那垂暮中伸来的风干的手臂,我拒绝不了

我宁愿十次的相赠只给对了一个人

我也不能寒了那一个人的心,真的不能

我想给悲悯的大地留下一条路口

我相信路口的远方,总会有一群人在迎候

我不能轻易的去对一个人,动用冷嘲热讽

因为我也曾经在彷徨的路上,茫然四顾

有一些理想在脆弱的防线上,苦苦的维持

压断最后希望的可能仅仅来自于,一些眼光

生命的强弱在不同的时刻,有着截然的表现

我不希望一点无意的轻视,断送了许久的坚持

有些生命生来就微光莹莹,太需要一点指引

卑微的起点饱受着无助的`煎熬,谁能体会?

同情的姿态随意的施舍,请予以善良真诚!

我忍受不了推土机在将收的麦地里,飞扬跋扈

如何也原谅不了燃烧汽的油瓶,掷向院落

那里不是奔赴的战场,而是生命的家园

我愿意相信人性本善的美好初衷

用一脉微不足道的细流向远方汇聚

我知道既然不能给以隆重的启程

也该退守到最初的起点给希望一点支持

给生命一点尊重

大地之子现代诗歌 篇2

一贫困与梦想的斗争

米勒从小就对绘画有极大天赋,因家境贫困,又是家里的老大,十八岁才有机会学习绘画。1 837年,米勒获特别奖学金去巴黎深造,在卢浮宫,米开朗基罗和鲁本斯富有动态的人体吸引了米勒的视线,普桑的理性构图亦将其深深折服,这些对米勒之后的绘画均产生了极大影响。为维持生计,米勒在深造及归乡后的十几年中,听从朋友的建议改画华托、布歇一派具有“洛可可”风格的画作,甚至画一些女人的裸体,如《斜卧的裸体》、《牧鹅女》等,以迎合都市华丽的资产阶级趣味和情调。一次偶然的机会,米勒在一个画商的画室看见两个青年在评论他的画,画作是一个正在洗澡的裸体妇女。一个青年说这幅画的作者专画裸体女人。刺耳的言语给米勒极大的侮辱和打击,回到家后即跟妻子说了他想转变画风的想法,可能日子比以前更苦,但心灵更愉快自由,更易实现他最初的梦想。妻子的理解、支持成为他创作的巨大动力,更成为艺术史上的一大美谈,《米勒夫人卢梅尔画像》就是对妻子肖像的描绘。此外,《欧普琳画像》中欲滴的眼泪,《6岁的安托瓦奈特.费阿当像》中跪在镜前扮鬼脸自我欣赏的小姑娘,均显示了米勒不凡的写实功底。

二希望与生命的律动

米勒家乡附近有个巴比松村,风景迷人。由于巴黎暴乱和经济因素,以卢梭、米勒为核心的画家们反对巴黎画坛的颓废风气,力主归返自然,到巴比松对景写生。可能是出身农民的缘故,米勒对农民题材有着特殊的情结,一系列朴拙而富有情趣的作品相继在此产生。他曾坦言:“我生来只知道土地,所以将我在土地上劳动的所见所感,都忠实表现出来。”然其作品描绘的并非巴比松的实景,更多是对故乡农民生活的回忆。

《拾穗》是米勒田园作品中最成功的代表作。秋收后到别人麦田拾取落穗这一风俗是由古希伯来人传来的,宗教上亦说:“自由的让贫苦人及孤儿寡母拾取,主是你的神,会使你的农地取得丰收,假若拒绝,明年必遭欠收厄运。”某种程度上,拾穗也是一种勤俭美德,在今天的法国农村仍可见到。画中的三位农村妇女被称为“平民命运三女神”。她们穿着粗厚朴实,在收割后的麦田里俯身拾取落在地上的麦穗,造型与远处隆起的麦草堆相呼应,富有律动美。从拾穗姿态上推测可能是祖孙三代,右边站的最高且一手扶膝盖的是年迈的祖母,中间最耐苦劳、拾得最多的是母亲,袋子装着重重的麦穗垂在前方,左边用蓝头巾遮着脖子以免被晒黑的是女儿,右手拾穗,马上由左手拿到背后,俯身动作敏捷且姿态优美。不同于米勒的其他作品,画中人物均设置在远景地平线以下,主题与背景紧密结合,清晰动人。

对宗教极为虔诚的老祖母经常教育米勒:“不要忘记你是一个基督徒,要为永恒的生命画画。”纵观米勒的作品,我们发现,米勒的创作不仅来自日常生活的自然情境,也屡次从《圣经》中寻找绘画灵感,《晚钟》即是这一题材最令人称道的杰作。夕阳西下,相对而立的一对青年农民夫妇在田野忙着收获,忽然远处村里的教堂传来晚祷的钟声,他们立刻停下工作,男的脱帽,女的双手在胸前合十,低头认真祈福。相较米勒其他画作中忙碌劳作的动态人物,《晚钟》沉静且令人振奋,唯美的色调加重了宗教信仰的神圣感,赐予人力量和温暖,令人心旷神怡。同样具有宗教色彩的《耶稣复活》是一幅素描作品,笔法师从米开朗基罗流畅的线描,画中基督从坟墓中站起后升天的一幕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米勒的铜版画也遵循了这种素描精神。

米勒一生的油画作品仅80多幅,多为小幅且以人为主,并不是他对绘画没有热情,而是他重于思考,总是对画作不满而一再修改。他常将画中男主角作为自身的缩影,以自画像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作为米勒最完美的作品之一,《接木》刻画了一个为家人不辞辛苦、终日劳作、慢慢衰老的父亲形象,意在烘托出温馨、和谐的幸福情景,而《施肥的男人》则以大篇幅的风景营造静寂、真挚、纯朴、肃穆的环境氛围,突显找寻美好栖息地的漫长跋涉,画面洋溢着无法遏制的生命力,通过品味生命的馈赠,与观者分享对自然的领悟。这两幅作品最后均被卢梭秘密收买,以此见证两人伟大而纯洁的革命友谊。米勒也创作了大量牧羊题材的作品,《牧羊女》中孤立沉思的少女在古典庄严的气氛下,表现出一种壮丽美,自然环境与大地的调和,赋予了画面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任何文雅、写实的艺术形式都无法表现的。也正是如此,米勒成为了一个用画笔传递情感、为农民吐诉心声、真正为社会服务的艺术大师。

三情感与激愤的碰撞

作为道德和情感上的朝圣者,米勒的作品总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感动,画作在描绘农村艰难生活的同时,也不时反映出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持锄的男人》描写了面带倦容的粗野农民辛勤劳作中仅有的休闲,《农夫在田园中小憩》表现了农夫忍受着夏日酷热的煎熬,有气无力的喘息着,《杀猪的人》更是戏剧性地表现了拼命抵抗的肥大生灵与生性卑鄙、满脑肥肠的人类之间展开的一场生死博斗。这些作品残忍的将人类从至高无上的地位拉到与禽兽无异的地步,正如罗中立的《父亲》,因为本真善良,所以尊贵无比。

如果说米勒笔下的农民形象庄严而崇高,那么其《播种者》无疑是对这类题材的完美诠释。画中的粗犷青年是劳工阶层的代表,他使劲播撒种子的姿势,被看作像天上投“紧握的手榴弹”的民众的威吓,饱含力量和气势,夸张了上统阶层对贫民阶层的专横,借以加重危机思想宣传造成的悲愤,乌云笼罩的天空作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的象征,具有革命的暗示。光线晦暗是米勒画作的一大特色,究其原因,首先,米勒曾患眼疾并几乎失明,这可能影响对色彩的辨别而产生色差;其次,由于出身农民且境遇贫困,致使米勒个性忧郁、不自信,画作中尽量避免使用刺激视觉与心理的强烈光线;再次,米勒喜欢在暮霭时分对景写生,对大地又情有独钟,因此所绘图景多为象征灰尘和肥料的褐色和泥土色;最后,米勒画作多为油画,重复着色致使画面模糊、厚重,甚至崎岖不平,加之受伦勃朗影响,色调遂相对昏暗。

作为米勒的崇拜者,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夕阳下的播种者》表现出对规则前所未有的强烈蔑视,和对整个风景画历史的弃绝。用艺术对抗疯狂是一场英勇的战斗。由于时运不济,凡高将精神上的巨变转为画布上的革命,以任性、偏激的笔触回应了米勒对于高尚体力劳动的诗意讴歌。画作色块纠结,情感浓烈,光影斑驳的互补色调营造了令人坐立不安的焦虑情绪和装饰效果,呈现出贫瘠与富饶、热闹与孤独间的对立,透视法的运用则营造出景深的幻觉,让目光自信的投向远处的地平线。正所谓艺术会在教会无能为力的地方胜出,带来救赎和慰藉,让所有人,尤其是穷人睁开眼睛,感受生命的神奇力量,也就是那些农民因为日常操劳无缘得见的图景。然米勒笔下的“播种者”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凡高的“播种者”则漂浮在炫目翻腾的亮色之上,沉醉在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的麦田中,烈日下,颜料的释放如同惊人的情感能量的迸发,在恐慌到窒息的气氛中,将“燃烧”的大地幻化为一个丰产的奇迹。

米勒也画过一些带有神性隐喻的作品,《死与樵夫》就塑造了一个被命运折磨的失去抵抗,一切呐喊和斗争终归无奈的男人形象,瘦弱憔悴的樵夫被肩上背负的柴木压驼了背,梦魇散去,沉重和痛苦也将就此结束,印证了那句“你必须满头大汗才能糊口,经历了长久的劳役与困苦,死亡终于向你招手”此外,米勒《四季》系列的作品中,亦通过达芙妮与克罗埃、丘比特等人物表现神话题材。

法国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曾评价米勒具有忍耐、爱、勇气和信念,且对艺术有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他善于运用深沉、含蓄的情感,描绘细腻、真实的瞬间,作品并非纯粹追逐感官享受,而是饱含人生哲理,充满诗情画意,赞誉为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毫不为过。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糸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紫都,刘慕.燃烧的太阳——梵·高[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大地之子的婚事 篇3

四兄弟背靠着背站立在一起,他们生长的轨迹与地轴的转动暗合。季节转换,人们相爱,婚礼举行,孩子出生……万物有序,岁月漫长稳妥,无数的生命在腾跃、繁衍生长,升起的太阳一次次把它们照亮。

鄂温克族

他们是“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也是爱鹿如子的牧鹿人。

驯鹿成了他们爱的信物,若是看上了哪位健壮漂亮的姑娘,不给她准备上几头同样健壮漂亮的驯鹿,如何能抱得佳人归?

大喜当日,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牵上驯鹿到女方家去。女方也以同样的队伍来迎接。两支队伍相遇后,新郎新娘拥抱接吻。接着新娘从男方带来的驯鹿中挑两头最好的,两人各牵一头绕女方的“撮罗子”走三圈,最后大家都进撮罗子喝酒。

河滩谷地上,燃起鄂温克人的“欢乐之火”。主婚人用桦皮杯斟满两杯酒,交由新郎新娘泼在火里,表示对火神的尊敬,接着再向双方父母敬酒。最后所有参加婚礼的人手挽手围成圆圈,载歌载舞。

而这种歌舞亦被鄂温克人称之为“欢乐之火”舞。牧人们的舞姿雄健有力,时而振臂扭腰,时而尽情欢跳。一人领唱,众人齐和。歌伴舞,舞随歌,时快时慢,高低错落,纵情狂欢。

鄂温克·春姻

在这严寒之地,没有比春更显得重要和迫切的了,它成了生活或者活着的象征。当森林回春,万物复醒,正是要爱一次婚一场,才显出生命之贵与肉身之重。

姑娘爱着的鄂温克骑手啊,黑色佩刀插在右边的靴筒中。他骑着那匹健壮的高头大马,挥舞起手中的套马杆如同舞蹈,驰过她面前时带起一阵烈风。那一个个惊险的动作激起人们的连声惊呼,可他只对着姑娘你一个人展开胜利的微笑。

“我心渴慕你,如同鹿在溪边饮水。”

可他家的媒人带上酒到女方家时,姑娘的阿爸却拒绝喝下这杯求亲的酒哟。姑娘的头抵在那头温顺的母鹿身上,眼中含满泪水。媒人自信的微笑,来求婚的可是“米阔鲁节”上得胜的骑手,要把最健壮的驯鹿奉给他爱的姑娘。阿爸的酒杯立刻就一见了底。姑娘笑得像牧场上的春花,可花瓣上还有未干的水珠。

赫哲族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赫哲人就是乌苏里江天生水养的孩子。

在赫哲姑娘眼中,捕鱼,打猎能手是她们眼中的英雄,也是她们最向往的如意郎君。族里经常举办滑雪、射箭,设伏弩、捕鱼,狩猎等比赛活动,其中的佼佼者少不了受女孩们追捧的。

黎明时分,正是赫哲人婚礼的开始,新娘先得接受长辈的训I话,由亲友中的老人手持用三道红布捆扎在一起的三根芦苇,要求新妇孝顺父母,尊敬丈夫,待人和气,好好劳动,勤俭过日子。这样的婚俗,自然是夫妻同心协力,幸福长久。

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赫哲·夏恋

“乌苏里江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传唱了大江南北的《乌苏里船歌》,唱的正是赫哲人的捕鱼生活。

传说这里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而那伴江而生的这个民族赫哲,就是对着那片最早的霞光撒下渔网的人们。

迎亲的新郎也正是在太阳升起时出发。赫哲人的终身大事,可是要跟天光同时展开的。那条迎亲专用的彩船已被装点得五彩缤纷,一路迎风破浪,溅开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他热切的心跳。这船歌唱得正艳,家住江边的好女子,也已经穿上红袄红裤,将单辫改梳成双辫。从今后就是人家妇了,千针万线愿为他缝一件鱼皮袍。

都说他们是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可赫哲人的血,定会跟乌苏里江一样奔腾不息。顶着红盖头的女子,从今夜起你将和那条母亲河一样宽广博大。

达斡尔族

契丹人的血仍在他们的体内奔流,只是如今他们将骁勇爱斗的天性深深掩埋,只求与世无争的守住嫩江两岸的农牧时光。

这群天性热烈的人们也和其他民族一样,以丰盛的酒宴,歌舞来庆婚,但其具体形式有独特之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过礼仪式。

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男方要带上礼物去女方家认亲,这种过礼的仪式又叫“端盅”。彩礼多为马一匹、乳牛和犍牛各一头,活猪一口,酒一坛,另有一些衣物和金银首饰。男方父母一般不参加过礼仪式,多请阅历丰富,才思敏捷的同辈为代表。在媒人的陪同下。由堂叔,堂兄赶礼车前往女方家。牛马和礼车,要披戴红布条,酒坛上要贴红纸,女婿乘马随于车后。在这些礼品中,带缰绳的马,表示联亲:乳牛送给丈母娘,以感谢她对姑娘的哺育:犍牛送给女方家,以表示对娶走姑娘后对女方劳力的补偿:至于猪,酒,糕点之类,主要是用来招待娘家亲人的。之后。男女双方向女方的双亲和家庭成员一一敬酒、行拜礼,熟悉彼此间的血缘关系和称谓。

达斡尔·秋缘

人们开始启程离开家乡

一路上他们还会不断想起那亲爱的达斡尔姑娘

野苹果树下的姑娘朝着秋天的方向张望

果子熟透时就是姑娘嫁人的好时光

姑娘你不用再焦急盼望,那正是他的媒人提亲搭桥来了。媒人头上戴顶帽子,帽子右边挂一块儿红布条,手里还要拎着“提亲酒”。别人一看见这装束,都笑着给他让道了。

九月恰是成熟的季节,姑娘你也就嫩嫩的嫁了吧。姑娘小伙们簇拥着你坐上送亲的马车,“送亲歌”唱得甜香四溢,欢声笑语走一路洒一路。

而新郎家则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派上两名素谙礼俗、办事干练的小伙子,端上双杯酒迎候于村头,喜车一到就迎上敬酒,为新婚夫妻祝福。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蒙着红色的头巾,踏着新郎家门前的地毯缓缓迈进新门槛。进屋后,新郎亲手掀掉新娘的红盖头,让新娘“亮相”。这时,人们向这一对新人身上纷纷抛撒五谷杂粮,祝愿他们婚后的生活甜蜜幸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然后,新娘步入洞房,由新郎的嫂子给新娘梳头,表示新娘已被正式接纳为新郎家族里的一员。

鄂伦春族

莽莽的森林中,他们既是主人,也是被庇护者,和一棵树、一头兽、一朵朝开夕落的花一样平等。

“媒人上门连遭两次拒绝——这是规矩。

认亲过礼后,小伙子就留在女家与未婚妻同居。

拜天地时,把小孩放在新人之间,显示新人是很合格的父母。”

此外,寡妇只要不满20岁。是可以改嫁的。要是婆家不同意,女方还可以联合新许配的男方家,用“抢婚”的形式达到再嫁的目的。不过,原配丈夫家可从抢亲人员的坐骑中选留两三匹。权当算作是“追回彩礼”。过去,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达斡尔人一样,还盛行收继婚,主要是兄死弟继,弟死兄纳。乃至于父子,叔侄之间也可以续娶。

鄂伦春·冬婚

整整下了三天的大雪,几乎淹没了所有声音,但一个女婴的哭声却分外响亮的打破了这深白色的寂静,1942年1月6日,我母亲出生在沾河边上的一个鄂伦春人部落里。鄂伦春人日子苦啊,13岁姥爷就把她说给了人家做童养媳了,母亲天天吃不饱,起早贪黑地干活,谁也不把她当人看。她叔叔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她送到对汤子躲了起来。

是他去对汤子打猎时发现的她。那时候,母亲正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像棵秀挺的小白杨。他就主动上前搭话,得知母亲还没有嫁人,就把她领回家来了。这个年轻的猎手,后来就成了我的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眼中闪着光,你父亲年轻的时候真精神,我见他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那天你父亲他穿着崭新的狍皮大袍和狍皮靴子,头上戴一顶猞猁皮帽,骑着大白马,肩上背着枪,又威武,又英俊,一下就把我迷住了。

我母亲说,她结婚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娘家人,但也特别热闹。婚礼上要拜太阳神、拜老人,还要鸣枪庆贺。大家为他们搭建了新的仙人柱,火塘里的火要从老人火塘引过来,说明又分出一个小家。接下来,篝火点燃了,酒宴开始了,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吃着大块的兽肉,喝着大碗的烈酒。酒酣肉饱之时,大家唱起悠扬的“赞达仁”(鄂伦春族民歌),跳起“罕拜舞”,热烈的场面一直要持续到深夜。

入夜后,新郎新娘还要用一个桦皮碗,一双筷子吃“老考贴”(粘粥):用一个盆,一把刀吃手把肉:用一个酒盅饮酒,表示二人如胶似漆,永不分离。

诗歌:大地 篇4

我在你怀抱中静静地走着,

你流下的泪水让我不得不在你身上无限地漂流。

你内心的血液在不停地翻滚,

巨大的响声把我的鼓膜震破,

让我不能再听见你的笑声。

强烈的冲击力把我的身体打散,

让我不能再感受到你的温柔。

短促的音波把我的大脑击碎,

让我不能再与你一起思考。

滚烫的液体把我的腿脚烧化,

让我不能再行驶在你那平稳的大道之上。

我是飞在你身旁的.黑鸟,

我那悲伤的歌声让你甚是厌烦,

对不起,

我无法叫出让你欢笑的声音。

我是奔跑在你手中的野兽,

我那凶猛的吼声让你不停后退,

或许这是我的无奈,

请你原谅我无礼的本性。

我是游荡在你血液中的鱼儿,

我那丑陋的身体让你恶心至极,

或许我臃肿的姿态不配在这儿生存,

请你给我一个离开的机会。

我是空中深色的空气分子,

恶狠狠地吸取着你发出的灵气。

我是大海中变质的黑色水气,

阴森森地啃食着你那柔软的血肉。

我是承载万物的土壤微粒,

凶巴巴地吸食着你内蓄的乳汁。

你把你酝酿出的灵气,

灌入我弱小而又丑陋的身体中,

让我一点点长大。

你希望有一天,

我能万物合一与你为伴,

让你不再寂寞。

可是我邪恶的行为一次次让你失望。

我希望你可以给我一次机会,

让我赎罪。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达到你的要求,

与你同在。

感恩大地的优美诗歌 篇5

诗歌:

我们出生无法预知

只有一种方式

我们怎样走进死亡之门

没有异样差别

当我们谈到土地

无论是哪一个民族

都会有自己的灵魂

在父亲和母亲的影子

大地赐予了我们生命

让人类的子孙

在她温暖的摇篮中繁衍生息

是大地给了我们语言

让我们的诗歌

传遍了这个绿色的世界

当我们仰望灿灿的星空

躺在大地的胸脯

那时我们的思绪

会随风儿而去

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大地啊,不知道为什么?

往往在那个的时刻

内心有着从未有过的不安

人的一生总在索取

而我们的奉献得太少

大海退潮后留下一片盐碱之地

大地总会留下东西给我们

尽管土地是如此的贫瘠

但它的果实却压断了枝头

大地养育了我们,我们不给以回报

人类啊,应该有颗感恩的心

请向它们鞠躬致以深深地敬意!

作者相关资料:

吉狄马加于1961年6月23日出生于中国西南大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父母都属于彝族中人数最多的诺苏部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在彝族谚语中,诗歌被称为“语言中的盐巴”,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的典籍、创世史诗、英雄故事、宗教仪轨、万物有灵的思想对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以及世界观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更为重要的是他最终将地方经验、民族经验有效地转化和提升为历史经验以及人类共通的经验。

吉狄马加的写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正值中国先锋诗歌运动如火如荼之际。他是早熟的优秀诗人,年仅26岁就凭借首部诗集《初恋的歌》(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获得中国诗歌最高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新诗(诗集)奖(1985—1986),“吉狄马加诗的最大特色是以现代的诗歌意识表现了本民族的心态和感情。他能够透过现代意识的观照, 从本民族的心态和感情中表现和发掘出一种纯朴健壮的美。无论是对生命、死亡还是对爱情、人生价值的判断等等 , 他都持一种坚定、乐观、超脱而又执着的态度。”(授奖词)当时与其一同获奖的还有“朦胧诗”(“今天”诗群)的代表诗人北岛。

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诗歌朗诵稿 篇6

夏日的气息迎面扑来

人们安居乐业

一切井然有序

美好、和谐、有序

而在远方

汶川县

刚经历了一场劫难

一座拥有10万人口的县城

一下子与世隔绝

如同在人间蒸发了一般

地震的梦魇让这座城市受到重创

昔日的繁华不再

留下的是一片惨败的景象

残垣断壁、废墟一片

地震的梦魇也让人们受到了重创

鲜活的生命转眼间就停止了跳跃

生存此时在这里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鲜血、眼泪,惨不忍睹

同一片天

似两重天

上天为何如此不公

想想那一个个被抬出的停止心跳的人吧

想想那被摧残后的千疮百孔吧

想想那被困在瓦砾间嘶声求救的人吧

怎叫人不起一片怜悯之心

都说上苍无情

真的余震、泥石流、山体滑坡

继7.8级地震之后

相继涌来

试图阻挠救援队伍的前进

都说人间有情

是的温总理亲自挂帅

指挥工作如火如荼

万名官兵

火速奔赴现场

等待他们的将是生与死的较量

此时

还有全世界所有同胞

都为之祈祷

捐钱、捐物

很快组织起来了强大的后盾

看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获得了重生

总理哭了

人们哭了

上苍也哭了

是为悲恸而哭

也是为感动而哭

大地之子现代诗歌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方式:

5、自读品味法

6、导读提升法

7、讨论交流法

8、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一、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多义性

2、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音乐性

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精读《河床》

㈠作者简介:

昌耀(1936--),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军,任宣传队员。同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期间发表处女作《人桥》。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头部负伤回国治疗。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88年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㈡精读探究

1、请体会主意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

外在 内在

地域(空间) 巴颜喀拉(源头 ) 高远

躺倒、屹立 横贯、气势、坚实

滋润、干枯、浩荡 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

父亲:慈爱、深情

历史 怀念黄河象 古老、浑厚

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 饱经沧桑

通都大邑、驰道

现实 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 富有使命感

色彩 丰富、华丽 不同流俗

姿态 体魄多毛 粗犷

纵、横、屈曲、下陷、切开 大千众相、包容万端

2、主要的语言特点

⑴不同流俗

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

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

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不拘小节,注重内在。大生命的大气概,有力的生命律动。

⑶修辞奇特:拟人、排比

3、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⑴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⑶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略读本单元其他几首诗歌。

1、郑敏《金黄的稻束》

⑴写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

⑵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⑶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

⑷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2、李保田《地之子》

感情:对大地母亲的深情。

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

安泰的神话传说。

“住在天国”,意寓离开了大地,离开了母亲,失去了力量。而失去了力量,便也失去了生命。这就突出了诗人作为大地之子对大地母亲的爱,把感情推向极至。

3、牛汉《半棵树》

⑴主意象一:半棵树。

特点:令人惊诧的`不只是半棵树的残损的身躯,而更是它依旧“挺立”“高”“伟岸”。

象征:这个意象颇为耐人寻味。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到来的时候,依然“长满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生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

⑵主意象二: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⑶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

4、洛夫《边界遥望》

⑴作者简介: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20世纪40年代去台湾。著名诗人,人称“诗魔”。常有奇异突兀之句,含深刻之美、奇崛之美。

⑵重要的词句:

乡愁

内伤

咯血

冷雾

⑶意象:

杜鹃

白鹭

鹧鸪

上一篇:自愿承担安全责任书下一篇:观看《底线失守的代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