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艺术论文(精选8篇)
乐浩明
一、引言:从缺憾美说起
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雕刻艺术作品“断臂的维纳斯”,则被认为是“奇迹中的奇迹、古典灵悟中的杰作,是理与情的结构,知与灵的合成”(罗丹)。虽然她的双臂残缺,但一点也不影响她的妩媚、优雅、宁静、纯洁,无论人们从哪个方位欣赏,都能得到美的享受。曾有人试图“恢复”她的断臂,但从没有创造出更美的维纳斯。为什么呢?其实,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甚至于更美。那种更美的获得是欣赏者发挥了想象力,进行了再创造,而形成缺憾美感。这是—种留白艺术。
艺术的美感总是相通的,维纳斯的缺憾美是“留白”的成功,而留白之始祖在中国。这原本是国画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中国画的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它通过虚实关系,无中生有,对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展示了中国画的独特艺术境界”(引用)。好个无中生有!在诗词创作中,诗人也擅用此法,创设意境,构筑“留白”,使诗词产生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创造出缺憾美:看似美中不足,却是更美有余。它是形象化的结束,却是意象化的开始,实现“山缺云补”。这种缺憾不是缺憾,简直是趋向完美。
比如,公刘的《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的心房里 爱情在酣睡
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这是一首爱情小诗,只写开头,没有高潮、结尾,留出许多空白。甚至最后给出一个谜,谜底给读者去猜测。在特定的爱情的背景下,读者发挥想象,自然会猜到谜底——即意中人,才能唤醒它。由此可见,设计“空白”的目的并非让它真正空白,而是通过空白去达到内涵丰富的目的。作者留下的并不空,而是一种巧妙的表现手法。留白的诗词不局限于诗句字面的意义,在联想、猜测、揣摸之中获得字面以外的蕴含,诸如感情、哲理等方面的某种含义。在诗的艺术空白中,那些故意省去的境况、那些虚化了的描写,并不是作者无法具体表现的东西,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给欣赏者以想象的空间,调动想象力,去填补字面中的残缺形象,往往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再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在结构上看,虽然写了“桥上”“楼上”“明月”“窗子”等景物以及某种思绪。但也只是开了个头,没有高潮和结尾,以“不全之全”构筑了诗的“空白”,使读者从“空白”之中获得“再创造”的审美需求;从字面看,诗描绘了一种奇特有趣的现象,但故意留下原因不说,画面上是桥、楼、明月、窗子、梦的巧妙安排,互相映衬,构成一幅清丽幽雅、颇具意趣的画卷。透过这字面意义,往深处探究,可以领略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原因:可能你是个美人,因为能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应是一代佳人无疑。“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美丽高雅的你,已被人深深地恋着,进入相思者的梦中,甚至到了朝思暮想的地步,然而“你”却又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及,无限的幽怨和伤感蕴含其中。这还只是感情的投射层。然而,这首诗构筑得尤为奇妙,读者在领略诗的语义层次和感情层次之后,在反复咀嚼之中还可以品出诗背后的哲理意义:你在诗中既是“看风景的”,可同时又是一道“风景”被人看;“明月”为你装饰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在转化着,这样,诗又告诉一种人生的哲理: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并且互相转换的,没有绝对一成不变的常态,万物的兴衰更替,人间的得失荣辱莫不为此。当然,由于诗歌留下的“空白”较多,未定性很突出,诗的“张力”很大,读者还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东西。
二、古典诗词的留白艺术:常见的三种技法
留白艺术是形象化的结束,却是意象化的开始。“山缺云补”始终为诗人们所追求,它体现出诗词的意境美,这种艺术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绽出无数奇葩。我观其线索,似乎有几种常见技法,在此列举,未必妥当,且以切磋:
一、结构留白。即在整幅“画面”或情节中留出空白空间。
这种技法很常见,王维诗作擅长此道,苏东坡曾赞其“诗如画,画如诗”。比如王维的《杂诗》三首,娴熟运用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使诗歌产生很强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只说说其中—首: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人以白描记言的手法写出一段故乡来人情节,以寒梅是否著花设问,以花喻人,以花含事,流露出无限相思,而这种相思却是由读者读出并丰富了的。
现代诗也会这么去构思: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曾轰动了当今整个诗坛。整首诗宛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由于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光明”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多义现象产生了,诗的空白也产生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填充空白,诗歌的意义也显多样性了。
二、修辞留白。即通过双关、比喻、暗示、借代、反讽等形成语义上的空白。
如下面利用双关的修辞方法写成的诗: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中辞前义是“晴”(晴天,雨停),辞后义是“晴”的同音字“情”(情意、情谊),前者可以在诗句的文字中直接获得,而后者要靠读者去思考才能填补。又如: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子夜歌》
《子夜歌》中的“匹”是“布匹”的“匹”,又暗指“匹配”的“匹”;“丝”既是织造之丝,又谐“思”音,乃思念之丝,一字含双义,形成语义上的空白。各类例证较多,不一一列举。
三、句法留白。则产生于诗词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规则和搭配方式的突破或反拨。它可以通过句子成分缺失(缺少主语、谓语、宾语),造成一种未定状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令人良久沉思。也可以在科学语言看起来的错误,在文学语言中往往成为恰当的艺术空白,如“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看不到的景象,某种程度上看存在错误,却把人引入愁绪之中。也可以通过词类活用产生一种复义感应或含混效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个绿字带给人无数美好想象。也可以通过反常搭配(如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等),改变语义而形成的意义空白;如历来为诗词家们称赏的宋祁的《玉楼春》(春景)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句和张先的《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句,就是因为“闹”字和“弄”字的反常搭配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感受空缺。
古体诗通过炼字炼句实现留白,现代诗也有类似技法。如雪莱的《西风颂》结尾有这么几句:
西风啊
要是冬天已经到来 阳春还会远吗
西风与春天反常搭配,读者沿着字面找到了外延义:随着季节春秋冬夏周期性的轮换,要是寒冷的冬天已到来,那么温暖的春天就不是遥远了。它隐含着另外一种更深邃的意义,这就是它的内涵义:冬天象征黑暗腐朽的旧制度的最后猖獗,象征着死亡;春天的温暖与勃勃生机象征着新生。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旧制度必然灭亡和对新社会必然产生的强烈愿望。从字面义到蕴含义构成了诗的“留白”,读后使人回味无穷。
以上可以看出,诗的“空白”艺术是诗人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既然是手段,我们就可以活学活用。也可以看出,以上技法既可相对独立运用,也通常互通共融,这便取决于诗词表达的需要和诗人创作的取舍了。
三、实践诗词留白:写什么?留什么?
诗歌的语言最具有张力,也最具有表现力,它差异于用大众语言写成的文章,尤其通过留白最能给读者以遐想。那么在我们的创作中,写什么?留什么?我们还是在优秀的诗文中寻找答案,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一、写情节,留悬念
比如,《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兒,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全唐诗九万八千首,金昌绪仅凭此一首小诗而名传千古。他写了一个春天早晨少妇做梦的情节。在花红柳绿的和风煦日里 ,黄莺经不住春天的诱惑 ,在枝上呼朋引伴、宛转啼唱,却被少妇赶走。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闺中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尽。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种留白也就留下了悬念,留下了多维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间,这将给读者的探索和想象提供奔跑的领地。
二、写物象,留意象
比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秋思》几乎全篇是名词,没有动词,没有行为,是大量物象的叠加,这是满与实,但省掉了历程的叙述,这是空与白。断肠人在时、空的边缘徜徉,他在苦苦追寻着一个千古不变的童话,他在热切地渴盼着那个魂牵梦绕的家园!
三、写形态,留神态
比如,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大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展现了不同人物与空间位置,这是满与实,但省掉了作者与亲人离愁别绪的面貌、神态,这是空与白。时空转换,乡愁积累。简单的文字却带给人无比的震撼。可见,诗需要用形象头脑,更考究跳脱与留白。否则,就会显得过于表实,过于刻板,令人无法想象,如果不需想象,那也就会枯燥乏味。
四、写谜面,留谜底
比如,前面中曾举列过,公刘的《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的心房里 爱情在酣睡
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这首爱情小诗给出了一个谜面,谜底给读者去猜测。读者发挥想象,自然会猜到谜底——即意中人,才能唤醒它。
五、写事物,留喻意
此类,竹枝词特别值得一提。竹枝词常用大量谐音做隐喻。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前篇曾说过,刘禹锡用晴的谐音暗喻“情”。后人在写男女恋情上常常用这种方法表达,甚至将一些歇后语也入了诗。如元人倪瓒有一首竹枝词:
心愿嫁郎郎不归,不及江潮不失期。
踏尽白莲根无藕,打破蜘蛛网费丝。
婚期快要到了,然而情郎还没回来,这位少女带有迷惘埋怨的心情,做了三个比喻。说丈夫该回来不回来,不如江潮那样如期;说踏尽白莲池也寻不到藕(偶的谐音),说打破蜘蛛网费了丝(枉费思)。这后一句是歇后语。《雷泽竹枝词》也用歇后语的:
燕子来时雁北飞,留郎不住别郎悲。
小麦空头难见面,春蚕作茧自缠丝。
后两句都是歇后语,以谐音比喻恋情。比喻之精妙,令人感叹。
由此可见,教学的留白更是一门艺术,做到它并不容易。首先,教师要做到观念上的转变。教师的教学不仅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更是一次教学创意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教学生命。其次,我们需要行为上的跟进。我们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更要对班上几十位生动活泼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其年龄、心理特征、生活经历等。在做到这些后,我们才能分析教学中留什么白?凡是学生知道的,要留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发现的,要留给学生探索;凡是学生点拨一下能开悟的,要留有工具,留有方法。
艺术的留白为了追求空灵,使其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教学的艺术留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让他们回味无穷,在课后不断深入,是为了留白于教师自己,让自己不断反思改进,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怀古诗;留白;赏析;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62-04
“留白”,雅称“余玉”,就是在整幅画面中刻意留出必要的空白,借以表达一种“空灵”美,以期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的余地。“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古老的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手法,称之为“计白当黑”。在虚白的背景上突出集中地表现人、物的状态,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的表现形式特征,目的、内容、形式得以高度统一。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之一,画面中留白部分即是“虚”是“无”,与物象的“实”(即“有”)体内容相依相存,“虚”从“实”来,“无”中生“有”。为了突出主体而留出大片空白,自从黑来,自与黑是正反对比的辩证关系。没有白的形态变化,黑色的形象也就无所依托,所谓“黑以白现”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很早就提出了“有无相生”的命题:“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十一章)以车轮、器皿、房子为喻,说明“无”与“有”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典籍中,也对“留白”问题多有精辟的论述与探讨:所谓“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清邓石如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清代张式《画谭》云:“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这种“以无胜有,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显示了中国传统艺术智慧,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西方社会追求对客观物象形貌的精细刻画与模仿,讲究再现。由于历史、政治和地域等诸元素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有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标准和理念,那就是重表现和含蓄,长于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局部”来表现“整体”,以“虚”来表现“实”,追求“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这种潜在的审美标准广泛地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这一特点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不仅产生了难以计数的作品,而且随之形成了深刻独到、科学全面的理论体系。按照前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的体裁也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不断地丰富、发展、完善,形成了从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为主流体裁的衍变路线。在以上诸文体中,唐诗空前繁荣,题材广泛。而含蓄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总体特征之一,对于篇幅有限的古典诗歌来说,含蓄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正是在中华民族传统而独特的审美思想的观照下,“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唐诗形成了趋于含蓄朦胧的“空白”意识,如“不全之全”、“黑白渗透”、“朦胧模糊”、“虚实”、“有无”等,以传达审美过程中的言外之意、无言之旨。这种空白的含义既指视觉形象、艺术结构的形式空白,又有寓寄的、情感的、意境的内容空白。这些“空白”意识与文学意境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一体,融会贯通,客观上增加了鉴赏文学作品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文学审美的趣味性,试结合具体的诗歌作品分别论述如下。
苏子在《赤壁赋》里感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辛弃疾《永遇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临江仙》),都表现了古人对时过境迁的感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即使曾经赫一时的繁华,也终究不可避免地湮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物是人非或物人皆非的沧桑之变,自然容易引发骚人墨客几多今昔之叹与慷慨悲歌。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原为楚国金陵邑。建安十七年(212)孙权重建并更名石头城,是建康西部的防守要塞,相传诸葛亮曾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六朝统治者都视之为重地,到唐初已是废城荒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成为历代诗人凭吊历史沧桑的对象。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于和州刺史任上罢归路过金陵,感慨六朝兴亡,作《金陵五题》以引古鉴今。《石头城》是组诗的第一首,也是最好的一首,历来备受赞誉。
首句石头城的地形之险见于言外。用“故”用“空”,时间与空间结合,唤起沧桑怅惘、苍莽悲凉的吊古意识。围绕故都的群山依旧,而那些国家久已不复存在了。这里曾经被诗家称为“金粉六朝”,但由于荒淫误国、相继迁灭,“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已经败落成一座“空城”,人事不修则险地又何足恃。“潮”水拍打着“空城”不见回应,方知昔日的车水马龙、纸醉金迷不再,只好惆怅地“寂寞回”,凄凉的潮声恰似失落的叹息。这两句总写江山依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盛衰浮沉,寂寞的是山、是潮、是月,是诗人、是历史。山在、江在、月在、空城在,虽然“青山依旧在”,但已是“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了:人不在、风流不在、繁华不在,王朝不在、时代不在。巨大的时空反差冰冷无情,正如矗立在面前的那堆废弃乱石。
三四句写月照空城,以明月作为古今治乱兴亡的见证,抒发更为深沉的感喟。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只有那一轮明月照常从“淮水东边”升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过来看一眼废墟遗迹。横贯石头城的秦淮河,曾经是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桨声灯影、彻夜笙歌,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吊古之情,从“围故国”的山、“打空城”的潮到照“女墙”的月而推向高潮,一切都包蓄熔铸在具体意象之中,意境较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更厚重、更深邃。
这首诗咏叹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怀、字字真情,景中寓情言外见意。六朝相继多少风流事,诗人并未涉及城内的草木人事,而是写城外沉寂的群山、凄凉的潮声、朦胧的清月。周边景物表面上似无关古城历史,实则每一句里都隐含着常与变、瞬息与永恒之间的对比。诗人把四周群山、
潮水、当空皓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自然又巧妙地融入变与不变的哲学之思。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仅二十八字,似“空”实赡,含蓄隽永、力透古今,境界雄浑莽苍、深邃幽远,读来悲凉之气彻骨。
《金陵五题》自序:“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日:《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唐诗品汇》载:山水月色皆无异于东晋,而“东晋之宗庙、宫室、英雄豪杰,俱不可见矣。意在言外,寄有于无”。《增订唐诗摘钞》云:“寓炎凉之情在景中。”清沈德潜评:“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题三闾大夫庙》是戴叔伦大历中出仕湖南期间,路过三闾庙时所作的五绝,被称为近体诗中的头号微型盆景。三闾大夫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官衔,三闾大夫庙即屈子祠,在湖南泪罗县汨罗江边玉笥山上。屈原忠君爱国,却两遭楚怀王、顷襄王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都,屈原极度绝望,自沉汨罗江殉国。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沅江、湘江是屈原第二次流放地的两条主要河流,其诗篇中多次出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屈原《怀沙》),“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屈原《湘君》)。沅水湘江汹涌深沉的水奔流不息,恰似屈子绵延不绝的深重怨恨,互文借喻。首句高亢如天外奇石直落,次句如浑厚古钟震鸣,开阖呼应,境界阔大纵贯古今。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招致腐朽贵族集团的嫉恨。忠心报国却横遭当道奸臣谗陷,“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汉贾谊《吊屈原赋》)。屈子“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哀愤慨和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弥漫在天地间。首句中“流”字实是水、“怨”双关,意谓屈子深重的愁怨,任那沅、湘两江之水流淌了千年也洗刷不尽。这样屈原的悲剧似乎跨越了时空距离而永恒,表达了长久以来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与赞颂。李瑛认为:“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清李瑛《诗法易简录》)洵为中肯之评。
仰望屈庙附近的枫树“层林尽染”如火,“(枫)玉霜后叶丹可爱,故骚人多称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屈原《招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千载而下三间庙周围的景色依然是江碧枫丹、风摇叶落的画卷。作者追昔抚今,化用屈原诗中的名句,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自然流出。落日余晖下,秋风拂过枫林落叶纷纷发出萧萧低吟,似也在诉说屈子千年的冤屈与不平。红叶飘坠如在眼前,簌簌作响似垂耳际。此时、此地、此景、此情,更觉幽怨绵延,无限伤感化入秋日寥廓苍穹。“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余韵难歇,深远的情思融会在特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身临其境而韵味绵绵。后两句由虚转实,以一幅秋景紧承前句之“怨”,含蓄点染,空际传神,深化了对屈原的不尽悼念之情,意超言外。“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唐杜甫《梦李白》),暗用《招魂》语含蓄自然。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称:“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钟惺认为:“此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明钟惺《唐诗归》)施补华评:“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包容性的艺术。本诗未述屈子生平业绩、庙宇砖瓦梁椽,而以屈原诗篇语词绘眼前景,字面上不及屈原而意义紧联着屈原。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意绪,一腔幽思含蕴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一唱三叹,情不能已。这首小诗语短情长、语浅情深、语近情遥,虽只寥寥二十字,却兼备明朗与含蓄之长,成为咏屈原的诗文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他的不幸遭遇令司马迁无限景仰与同情,诗人戴叔伦也情承一脉:“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唐戴叔伦《湘中怀古》)。
诗歌中的“留白”艺术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四十章),“无”中生“有”,“无”是“有”中的“无”,非绝对意义上的“无”。同样,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虚”其实也是“实”、是“有”,也非绝对意义上的“无”。清人戴熙云:“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肆力在实处,而索趣在虚处”。“留白”技法从形式上的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的空白,水墨之间的空白就开始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李戏鱼在《中国画论·神韵说》指出“诗之妙处在无字句处”,李白在《玉阶怨》中对女子在室内的两个细微动作的描写,足以引导读者感受人物内心千回百转的不尽幽怨。“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无比憎恶、对生灵涂炭的深切同情汹涌澎湃。“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诗歌重在抒写人的主体心灵,由于自身体裁的特点,加之中国重含蓄蕴藉的审美观念根深蒂固,因此推崇有所保留的写意、造境,借助于意象、依靠必要的“留白”,以极具暗示性和模糊性的象征意义,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或者更为广博深刻的蕴涵。“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清袁枚《随园诗话》),梅圣俞说:“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清郑燮《原诗》)大师们都一致肯定了“留白”艺术的重要审美价值与普遍存在性。这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艰,若不堪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境界,“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的艺术方法,留给读者一定的咀嚼、品味的“空白”余地,引导读者在曲径通幽、迷离恍惚中领略“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的求索之乐趣,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得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历来重视虚与实的结合,注重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宋代包恢说:“诗有表里浅深,人直见其表面浅者,孰为能见其里而深者哉犹之花焉,心其华彩光焰,含蕴蕴藉,隐然潜寓嗜反少,何也?知花斯知诗矣。”(宋包恢《书徐致远无弦稿后》)“空白”可以使文章虚实相生、富有张力,利于打开读者的情感闸门,推动、诱导他们进行开创性的想象和联想活动,实现“第二次创造”。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过:“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法国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读者的“猜想”解读,将大大丰富甚至超越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本原意义,一切已经被表现在作品中的东西将被发掘出来,作家、艺术家有意留下的空白、间隙、象外之意、盲外之情,活跃在读者的心际,从而可能远远超越作品表现的限度。读者在“空白”中的再创造,把创作与欣赏、读者与作者联结起来,共同创造、丰富余味无穷的深邃意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窦娥冤》语),是意境的艺术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凝聚着艺术家匠心的“留白”艺术,正是解读作品深层含义的密码。正是借助“留白”艺术,那些注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经典作品,才越发绽放出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二):形势门[M],仿宋建康府学刊本,光绪十三年,
[4]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一】
老子《道德经》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即是有;空,即是色 。大响,却没有声音;大象,却没有形状。这种大、无、空,就是留白。
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名家作画,都是惜墨如金,计白当黑。留白是一种境界,非高手而不能为。留白的前提,必须是惜墨,三笔两画,神韵皆出,简洁干净,下笔如神。往往看一幅画,看它的留白,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境界的高下。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以无胜有,以少胜多。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一舟,一渔翁,无水。读来烟波浩渺。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只画了数十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清八大山人,石涛的画,大部分是空白。空灵虚幽,如散僧入圣。齐白石画虾,虾透明,无水,满纸水汽淋漓。板桥画竹,稀稀落落几笔,风骨顿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人着迷。罗丹的雕塑《沉思者》那柔美忧郁的眼神,让人回味。这都是留白的效果,说了,但不说透,任你去遐想。
书法也讲究留白,虚与实,缓与急,轻与重,浓与淡,刚与柔,走与停,沉着与痛快,飘逸与厚重......矛盾着,对立着,统一着,和谐着。名家行草,字与字,大小错落;行与行,跌宕起伏。书中点画、线条把空间分割成无数黑与白。黑白巧妙地分割、晕染,便有了山水浮云的意趣。徜徉其间,可见满纸烟云,乱石危崖,山涧清泉潺潺流出;可见行云流水,游龙走蛇,老树枯藤,迤逦其中。书论说:“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之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沧漪杂见,而先后相承。”这样,才能抑扬顿挫,气韵生动,富有动感美。
金石治印,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墨,奇趣乃出”。齐白石的镌刻,大气纵横,酣畅淋漓。汉代的镌刻,古拙质朴,又不失灵动。布局,要疏密兼有,古朴厚重与飘逸灵动兼得,方为上品。过于均衡,则死板。过疏,则散。过密,则堵。要如经营山水园林一般,纳天地万象于方寸之间。
书画印的留白,讲究巧拙相生,于无为处有为。譬如一大片旷野中,猛然一座奇峰,拔地而起,叫人惊艳,平中见奇。又譬如奇峰迭起,高山顶上,突然一个天湖,明净,澄澈。见了,叫人激动得忍不住掉下泪来。
音乐中的留白——休止。可能比音乐本身,更有感染力。如骏马奔腾时,突然“驴”地一声,那马一下子立起,昂头挺胸,雄风乍现。音乐中片刻的休止或停顿,有张有弛,才能体现音乐的`节奏。白居易在《夜筝》里写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无语凝噎,这是音乐的留白——无声胜有声。
中国的戏曲,更是得了留白的神韵。每一种脸谱,都代表了不同性格;每一件道具,都有自己的内涵;每一声唱白,无不让人遐想,抽象中蕴含万象。金戈铁马,家长里短,闺阁相思……无不在小小的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中的留白——含蓄。唐·司空图《诗品·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让读者在空白中凭借想象进行再创造,余味无穷,深邃意境。古典诗词,注重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志”。李清照的“绿肥红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不是风流蕴藉,无边情思蕴含在只言片语当中。
现代诗中的佳作,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都是留白的经典之作。古代小说《红楼梦》,更是留白到了极致,读着高鹗的后四十回,总是深以为恨,曹雪芹的小说语言天赋,竟无人能及。佛语云:残缺就是圆满。残缺的双臂是维纳斯的留白。抱残守缺,余香幽远,世上事,莫不如此。
【二】
生活需要留白。围棋,要“留眼”;说话,要“留心”;手下,要“留情”;话不说绝,事不做尽,锋芒不全露,得理让三分。路径窄时,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俗话说:酒斟八分平,饭吃七分饱。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既要努力奋斗,勇猛精进,也要有闲云野鹤般的恬淡心境。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生活才会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
钱多的,少一分贪婪。位高的,少一分追逐。就会多很多幸福。有一则短语说:
给事业留点亲情的空白;
给欲望留点休止的空白;
给功名留点道德的空白;
给交际留点包容的空白;
给心情留点平和的空白;
给身体留点健康的空白;
给爱情留点理解和信任的空白......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人生的常态。花开半时偏妍,做事要留有余地,打仗要留有退路。
心灵需要留白。删繁从简,粗茶淡饭,享受简单的幸福。适当独处,适当静坐,痛快工作,安静休闲。把心放平,把心放宽,诗意地栖居。闲暇时静对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一江山水,释放自己,放空自己,让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适当减少欲望,简单地、淡然面对生活的种种。每天让心事归零,及时清空心中的垃圾,删除不必要的烦扰。随时释放心灵的空间,让灵魂清风朗月,让心灵海阔天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整个秋天只取一叶,这样轻松地活着,也挺好。
爱情需要留白。爱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爱也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是轰轰烈烈,海枯石烂,爱也是细水长流默默守候,平平淡淡静静欢喜。爱如雪小禅所说,“你若爱一个人,隔着山隔着水远远地欣赏着总是最美的,如此这般就够了。”爱可以飞蛾扑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可不浓不烈,不远不近。爱,太浓太烈,必不长久;太清太淡,则失去意义。有人说:“爱情,是朵花,半开就好。”适当保持一点距离,相敬如宾,有点距离,互相尊重有时更美。偶尔来点沉默,一个眼神即心领神会,感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微妙。
友情需要留白。君子之交淡如水。哪怕彼此久未联系,却一直深藏心底,即使相隔多年,却依旧不会疏离。天冷加件衣,饿了加餐饭,病了记得吃药,轻轻一声问候,便有了心的温暖。周国平说过:“距离是朋友的氧气”。不揭露朋友的隐私,不干涉朋友的生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朋友交往,应该有各自的空间,有自己的底线,能够自由呼吸,亦能拔刀相助。仿佛星星与月亮,彼此照耀,互相温暖。
亲情需要留白。给孩子一点独立的时间,让他们与朋友玩耍。给父母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适当独处。有时要远远望着,有时要默默关注。尴尬的事不要揭穿,钱财的事别分得太过清楚,谁对谁错有时并不重要。发火时悄悄走开,争论时淡然一笑,亲人永远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即使血浓于水,也要保持独立的空间,适当留白,太近,则伤。
留白是一门生活的艺术,绘画中有“计黑当白”,音乐有弦外之音,戏曲中有虚拟动作,诗文有意在言外,佛陀有拈花一笑。人生不能挤得太满,当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心处参禅。意蕴更显深远,生命更鲜活。人生贵在留白,能留白和会留白,是胸襟,是气度,是智慧,是境界,也是一种生命从容、淡然的生活方式。
我没有
*******
一小时前
我该做些什么
我没有
*******
一天前
我该完成什么
我没有
*******
一年前
我的计划是什么
我的半生
在徘徊什么
*******
我把多半的岁月做了留白
任脚印画出仓促的休止
戛然但无华丽
******
那些成了标本的脸
那些当作真理的存在摧残我心
就如饿狼遇见了兔子
*******
我把人生当作做戏
留白就成了的一笔重彩
就似一只杯子
空无的仅剩空气
******
为此
我嗓门沙哑
眼神逼仄
孤影模糊
连一个漂亮的转身都没有
*******
跌倒了
就挖掘属于自己的坟墓
然后
在碑上写下
速朽
*******
孤独者的孤独
悲哀者的悲哀
在这个崇尚英雄的年代
我成了典型
失败的无可挑剔的反例
*******
茫茫星辰
我若转身
被踩成尘土
就等待风的到来
那就是期待的解放
*******
我就可以飞了
到遥远的边度
连我存在的存在都无可考据
********
倏然清醒
或许
人不是艺术品
中国古代的著名画作《富春山居图》可谓将留白的艺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整幅画卷浑然天成,虽有笔触细腻的草木,却远不及大片留白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事实上,留白不仅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表现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不失为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画家在作品中巧用留白寄托自己的情怀,在生活中,适当留白也能使人生松弛有度。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崇尚自然而平静的生活,提倡把那些蝇营狗苟、荣华富贵都抛于脑后,细细品味生活中的.乐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一边身居官场为国效力,一边追随自己的内心,崇尚自然山水,将出世与入世的P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身处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古人这种为人生留白的智慧。在为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挑灯夜战时,或许可以多一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雅致;在为将来的事业与生活忙得焦头烂额时,或许应该多一点“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情怀。
为人生留白,不让身心为外物过分劳累,需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让世事喧嚣污染了心中的那方净土。
路遥在完成中篇小说《人生》后,曾给他的弟弟写过一封信。由于小说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太多的鲜花和掌声、有意无意的打搅都令他的生活偏离了原有的轨迹,在这种情况下,心神不宁的他只好向自己的弟弟倾倒苦水。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继续这样的生活将会让他再也无法创作出理想的作品。
庆幸的是,路遥守住了自己的内心,并最终创作出《平凡的世界》这样伟大的作品。
为人生留白,守住自己的内心,更要对世事洞若观火,坚定立场,不让人生的画卷沾染罪恶的火苗。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古便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肝义胆,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在面临道德与利益的抉择时,应坚定地为人生留白,绝不能因眼前的利益而失掉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一.背影中包藏了父亲的坚强
朱先生的父亲朱鸿钧是一个坚强的人。这篇文章写的是1917年朱自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那一年朱自清已经20岁左右。可见当时的父亲已经年老, 从文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也可以读出这一点。文章的开头写道:“那年冬天, 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又想起祖母,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1917年冬天, 作者祖母去世, 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 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情。在这个家庭变故中, 受到打击最大的人应该是父亲。因为对父亲而言, 母亲去世了, 这是一大打击;在人生的暮年公职被解除。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的父亲所承受的压力和受到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然而, 父亲却反过来劝慰我。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丧事完毕, 父亲要到南京谋事。”年轻的儿子, 外出求学, 年老的父亲外出谋生。本该颐养天年的父亲的背影是那样的羸弱, 步伐是那样的蹒跚, 然而羸弱中透露出刚强, 蹒跚中透露出坚定, 也透露出一丝悲壮。望着父亲这样的背影, 我们怎么不簌簌地流下眼泪呢?
二.背影中蕴藏了父亲的爱
在我们眼中, 最常见的便是慈母严父的形象, 但是《背影》中, 作者写的却是一个极度关心自己的父亲形象。从“我”将要上车北去开始记起, 父亲由于事忙说定不送我, 却最终还是不放心而决定亲自送我去上车, 而父亲的那句“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充分体现了一个为人父的心情。为什么他们去不好?因为他们不是父亲, 尽管再三叮嘱, 父亲还是怕他们照顾不周。这又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父亲那深藏的爱。此外, 父亲与脚夫的讲价与对“我”路上的嘱咐也均体现了父亲的爱。
父亲对我的爱还表现在“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尽管作者当时已经20岁了, 但在慈爱的父亲眼里永远是孩子。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父亲越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这是一种极为笨拙的爬的方式, 也是一个极为辛酸的爬的方式。其实橘子可以不买, 即使买也可以不用父亲亲自去。但从父亲“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的举动, 我们可以窥探到父亲的内心世界。父亲当时的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我又为儿子做了件事了, 这下儿子在路上不会口渴了!”同时也是为了不伤“我”的心, 故意显出轻松的样子。多么伟大的父亲啊!多么朴实的爱啊!望着父亲这样的背影, 我们怎么不簌簌地流下眼泪呢?
三.背影中隐藏着父亲的失败
父亲的坚强并没有换来成功。“他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父亲借的高利贷, 直到朱自清先生去世前才替他还清。因此“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父亲之所以待我不同往日, 是因为生活的不如意, 是因为生活的理想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巨大的差异而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当然, 也有和我关系失和的原因) 于是身体本无大碍的父亲竟然发出“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悲叹。不禁令人心酸掉泪。父亲是个旧知识分子, 他的心中认同并维护着这个腐朽的制度, 他也曾经是这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 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 知识分子朝不保夕, 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 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 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 “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父亲, 先是“赋闲”, 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 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 前途渺茫, 谋事艰难, 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 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 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 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 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 而且父子互相体贴, 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 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 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因此当我们读到“我身体平安, 唯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想像父亲颓唐的背影, 怎么不簌簌地流下眼泪呢?
四.背影中贮藏着父亲的宽容
文章开头一句:“我与父亲的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为什么作者不说“没有见到”, 而是说“不相见”呢?这“不相见”三个字, 其实是有很深的内涵的。从“不相见”可以领悟到“我”和父亲的不见面是故意的。“但这两年的不见, 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着我的儿子”。这里除了再一次强调“不见”是故意的以外还隐约交代了不见的原因:父亲年事渐高之后, 退化、颓唐得厉害。 (朱自清的传记材料表明, 1923年上半年, 朱自清回到扬州教书。父亲很失望。由于家庭拮据, 朱自清教书的收入又不高, 给父亲的钱就少了些。于是, 父亲就臆测是儿子变心, 还有朱自清后母的撺掇, 父亲就把自己内心不快都发泄到儿子身上。曾发生了父亲通过校长把儿子朱自清薪水全部给支走的事情。从此, 父子反目成仇, 形同路人。其时, 朱自清正好接到清华大学的邀他去任教的信函, 学期一结束, 他就辟下妻儿, 独自一人动身北上北京就职。这便是《背影》开头讲到两年余里和父亲不相见的原由。) 从“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着我的儿子”, 以及主动“写了一信给我”就可以看出在父亲的心中早已冰释前嫌。而我却一直到父亲来信之前都没有未能主动向父亲示好。比起父亲的宽容、仁爱, 我的心胸是多么狭隘啊。因此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怎能不顿生伤怀悲叹、羞愧忏悔之心?怎么不簌簌地流下眼泪呢?
【关键词】高中语文 留白 课前预习 主动思考 课堂提问
“留白”是一种美术技法,延伸到语文教学中,就是留有空白,借助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思维的想象空间,进而能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展开无尽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与领悟,从而使语文课堂达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佳境,使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留白”意识,在课前预习阶段和课堂教学阶段充分留白,给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可以从课前预习留白、教材讲解留白、课堂提问留白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课前预习阶段应进行知识“留白”
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路。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留白”方式,应该吻合学生的年龄特质及其心理特质,符合学生的思维进路,冲完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如此一来,使学生能够将先前所具备的认知系统同教学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二者实现有效的衔接,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领悟到解决问题的全新方式。笔者在讲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一文时,针对作品中的人物均为著名历史人物(毛泽东、鲁迅、贝多芬等)的情形,并未对这些人物的生平进行详细的介绍,原因在于学生先前已经具备了对于此类人物生平一定程度的了解,如若再进行介绍,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同时也无谓的占用了教学时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学生先前的知识体系,预留知识“空白”,是学生获益于自己探求知识的快感。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观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之前,学生并非一无所知。生活实践与以往的学习都扩充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基于此种考量,教师应注重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其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不应将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将学生定位于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因此,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留白”,契合了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基本理念。
二、对教材“留白”进行合理化处理
从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及编写体例来看,教材中存在诸多的“留白”。此种安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教材中的“留白”部分并未给出具体的答案,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对“留白”部分进行合理的把握与处理,从而借助“留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讲授《劝学》的习题时,要求学生结合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特质,分析荀子所提出的理念是否已经脱离当前社会实际,是否应该进行补充,从而扩大了学生的思维半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某教师讲授史铁生的抒情散文《秋天的怀念》时,围绕“情”字展开教学环节,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细节描写,体验作者的深厚,感受母爱的伟大。当指导学生用心揣摩“母亲就这样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句话的含义时,教师留了足足一分钟的时间,全场一片寂静,甚至有学生流出了眼泪。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酣畅淋漓地宣泄,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从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征出发,教师创设情境,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沉静思考;学生情感体验时,教师也不要急于评判或点拨,而应充分尊重学生;更可发挥集体合作探究的智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三、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为目的进行课堂提问
教师借助课堂提问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投入度,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获取。可以说,课堂提问环节乃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语文教师应购进此种“空白”,是学生藉由自身的深入思考实现对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具体而言,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定势展开提问,从而实现对学生原有认知状态的颠覆,进而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授鲁迅的《祝福》一文时,要求学生回答主人公的名姓,这个极易被忽略的问题使学生陷入沉思,笔者随即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认识到祥林嫂的低下社会地位造成其名姓无人所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进而使学生在日后的文章阅读中,注重文章的细节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流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吧!这些时间会让你得到百倍的补偿。”这虽然仅仅是针对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却也涵盖了语文课的“留白”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绝不是一个完美的感叹号,而应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号,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质疑的空间,这样的课堂才能言有尽而意无穷。巧妙“留白”,给学生充分的思维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懂得举一反三和欣赏美,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虚实相映,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并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J]. 才智,2012年01期.
[2] 安韶军. 谈留白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3期.
[3] 王连花. 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策略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留白艺术论文】推荐阅读:
留白作文600字06-14
人生需要留白的布局美文10-01
太极拳教学因课堂“留白”而精彩06-16
浅谈中国画中的留白07-28
拼贴艺术论文05-30
图形艺术论文09-12
古埃及艺术论文06-03
艺术硕士论文11-20
艺术设计论文论文范文07-11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