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现状。新一代高校教师应具有怎样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树立新一代高校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途径与方法。得出高校教师努力正确认识基本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正确结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篇1:

浅析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摘 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高等学校的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工程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顺理成章的。本文集中探讨了教室道德的范畴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希望对高校师德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键。这要求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则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广大人民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道德职责,那么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教师道德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道德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内容。

一切社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思想左右着整个社会,各种职业思想和规范也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规范的具体化和体现。教师道德也不例外,就其本质而言,教师道德乃是社会经济的反映,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化。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化,正因如此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教师的道德和其他一切社会的教师道德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崇高的境界。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看一看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般特点:

(一)历史悠久。教育是人类社会共存亡的事业,在人类文明史上,教师职业活动历史悠久,教师道德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科学和教育思想,而且为我国教师道德建设做出了极为宝贵的建树。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提出了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要求。这些教育伦理思想和道德要求,不仅受到孔子弟子们的衷心拥护,而且对后世教师人格的形成也产生深刻影响。

(二)层次较高。教师道德不论是在道德规范上,还是在教师个人的品格素质上,都具有较高的层次,因为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的一代,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道德,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必须首先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更纯洁美好的心灵。

(三)典范性强。教帅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学生多是青少年,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以师长为自己的楷模,因此,要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就得有道德高尚的教师作示范。

(四)影响广泛深远。所谓影响广泛 是说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家庭,亲友,整个社会。所谓深远,是指教师道德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其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直到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的新型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就是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就是学而不厌,勇于创新;就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就是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就是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对历史上优秀的教师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纵观历史,教师道德尽管从整个体系来说带有剥削阶级的烙印,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不同,但是其中也有许多具体内容是前人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闪耀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思想光辉。因此我们对教师道德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使其成为今天所需要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因素。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渗透在教师道德中,在封建社会,教师对学生来说拥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师生之间是金钱关系,教师与学校经营者之间是雇佣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相合作关系体现在教育领域中,就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这种民主平等关系充分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之中。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创新。当前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同其他事业一样,也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是改革那些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变改革的封闭状态为开放状态,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教师道德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同时也包含着社会主义民主平等关系。充满改革开放时代气息的新型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更是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 高等学校教师要具备高尚师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作者简介:李晓磊(1984-10-),湖北省襄阳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教员,财务管理方向。

作者:李晓磊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篇2:

浅谈当今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现状。新一代高校教师应具有怎样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树立新一代高校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途径与方法。得出高校教师努力正确认识基本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正确结论。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教育

职业道德是一个特殊领域,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与人们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准则和规范。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师的为人师表,是我们这个古老文明民族中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应起表率作用的观念却代代相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面前树立起更高的道德形象,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和典范。笔者以为,对教师除学术、业务、教学水平方面的要求外,还包括对教师思想品质、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进行师德的修养自觉性,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等学校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现状

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他们除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科学知识传授外,还要时时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其道德教育内容不但要体现全民性的道德建设要求,而且还要体现对社会先进分子的道德建设要求,因而教师道德的内容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比一般职业要求更高,更全面。

目前,大多数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在:

1.忠诚教育事业,能够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和未来的巨大作用,并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教师不追求个人利益,发扬“蜡烛”精神,不愧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和典范。

2.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在把学生当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认识基础上的。许多教师对待学生能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但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教书又育人。

3.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多数教师能够正确估价个人与集体的作用,尊重他人的劳动,教师之间互相团结、互相支持,努力克服文人相轻和业务封锁等不良风气。

然而,也有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受市场经济副效应的影响,计较得失趋于公开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有的工作不安心,时刻想跳槽;有的只满足于应付课堂教学,不考虑教学效果,很难做到尽心尽力;还有的经商、炒股票等,更有甚的甚至把手伸向了学生,巧立名目敛财。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切实改进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部分高校教师因势利导,促进向积极方面转化,阻止和克服向消极方面转化。这种现象如不引起重视,不加以正确引导,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必将贻误教育事业。

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应是教师的基本素质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道德规范。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身体力行。青年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极大的可塑性,教师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知识见解、治学态度,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就要要求教师在语言上要讲文明;在传授知识时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在仪表上,应衣着朴素,整洁大方;对人应当热情、诚恳,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工作上,要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在品德上应当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富有正义感。教师的师德面貌主要是通过其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而且也是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形成和加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还不能说是品德的形成,只有道德行为成为道德习惯才是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以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去自觉地、经常地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发扬好的,纠正不恰当的行为,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教师的道德影响不仅在校内,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学生家长影响整个社会,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体现着一定社会的要求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和方法起着决定的作用,学生信服教师讲授和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知识和按教师的要求做;教师的表扬和批评能深人到学生意识中去,并唤起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地强化正确行为,纠正错误行为。学生把教师看作榜样,产生在活动中模仿教师高尚品行和优良性格特点的意向。因此,教师的道德影响不仅反映在学生在校期间,而且影响其终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和未来。既然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教师的教书育人就不能忽视,教师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书育人尤其重要。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既教书,又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在教学中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并结合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及道德品质的教育。

三、实现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方法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复杂的管理工作中,既要使教师加强自身修养,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又要使教师在这一动力之上,不断陶冶情操,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自觉不断地从整个社会生活中吸取精神营养,充实自己。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适应这些特点,以思想教育为主,辅之以行政措施,从点点滴滴上的小事管起,通过有效的途径把教师规范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道德行为。那么,如何进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加强道德建设呢?

1. 从高校教师自身来说。

《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第一项规定: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把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列入法律范围还是首次,可见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教师法》已颁布两年多了,教师除了用该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外,还必需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首先,应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通过有计划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能使广大教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待遇与工作态度的关系,努力培养勤奋严谨、献身真理的治学态度和安贫乐教的优秀品质。

其次,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刻苦磨练自己,努力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把“为自己”与“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应从执法高度,严格遵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法规条款的规定。据以自觉矫正自己的行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进行自我剖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从外部环境来说。

首先,应努力创造条件,使全社会真正做到“尊师重教”。由于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塑造社会所需的人,学生的品德培养,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面貌,所以,较之其它行业,社会总是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但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也有着普通人所有的合理的欲望与要求,教师的职业特性可以使他产生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众传媒应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道德和世界科学文明为己任,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伸张正义、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旗帜鲜明地谴责落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高校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以及对国家和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把教书与育人视为个人道德行为的准则,积极主动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国家应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我们提倡献身教育的精神,但若只是一味地强求或要求教师如何如之何,而长期漠视他们切身利益的实现,忽视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冷落他的正当要求,那么他就难以在利已与利他关系上始终维持善的选择,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也难以在生活中得到切实的体现。目前,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资低、住房差,这个问题不解决,教师队伍很难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的要求也不容易落实了。在教师待遇、职称晋升、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以足够的支持,鼓励优秀人才去从事高等教育事业,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必须从教育开始”的思想深入人心,使高校教师真正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

其次,国家应加大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行政约束力度。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针对职业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不断提出新要求,完善新规范,制定实施考核细则。

总之,高校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时代要求高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献身教育是师德建设体系中的基本要求。教育的功绩在于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人才。这项永恒的伟大事业,没有一支有觉悟的、道德高尚的、学识渊博的、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的改革开拓、奋力拼搏,忘我勤奋、乐于牺牲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态度,要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社会、学校、教师都重视和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要的良好环境,才能逐步使教师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觉行动,成为真正的“人师”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邓晨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2):121~122

[2]吴建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3):65~66

[3]刘长祥 王士诚.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高校理论建设,1996(3):37~39

[4]吴文广.谈谈高校教师师德修养问题[J]经济与管理,1994(5):47~48□

作者:职丽娟 崔世峰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篇3:

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1.对师德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缺乏事业心。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的多样、招生人数的增加,一些学校忙于教学管理,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一些教师也放松对理想的追求和世界观的改造,政治方向迷失,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的负而影响,一些教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长,出现教学态度马虎,教学工作不负责,教学水平下降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从而降低了学校的声誉,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2.教师忽视自身师德修养,育人意识淡薄,示范作用降低。近年高校发展的步伐较快,师资力量不足,所以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造成教师素质能力水平良荞不齐,在政治态度、工作作风、言谈举止、仪表着装等方而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他们存在单纯的专业教学意识,育人意识淡薄,认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降低。

3.思想认识滞后,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少数高校教师存在底子差、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他们大都安于现状,不重视学科研究,思想僵化,总是以师道尊严对待自主性、个性极强的成人学生,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很好地与学生沟通,造成教育服务不到位。少数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更是一无所知,遇到学生出了问题,不分青红皂白,便指责埋怨学生,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严重地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4.教育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加强师德建设,教育是基础,日前有些高校在师德建设的宣传教育方面广度和深度不够,宣传教育形式单调,手段落后,对教师平时思想道德情况掌握不够,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缺乏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师德建设措施不够得力,缺乏总体规划和对教师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明确具体的规定。对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1.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道德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都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高等学校更要特别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3.是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改革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因为,制定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就会使教师的行为有道德上的标准。这样,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校的要求变成为教师的自觉的行动,从而使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保证教师很好地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贡献力量。

4.是搞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大学教师队伍,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是要大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在当前一些教师不注重职业道德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完成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任务。

三、大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1.应该有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之德。热爱祖国是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大学教师更不应该例外。爱祖国不是空的,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大学教师的起码要求。大学教师只有满怀爱国激情,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2.应该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之德。教师的职业是最神圣的,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最受人尊重的。古往今来,人们把教师比作浇灌幼苗成长的“园丁”,比作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的“红烛”,比作攀登科学高峰的“云梯”,比作为人类编织幸福的“春蚕”,这些都是对教师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的赞扬,大学教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道德风尚。献身教育事业首先是要热爱教育,应该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感到自豪,从心眼里迸发出热爱自己职业的感情。

3.应该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之德。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传授知识上的“保守主义”和自私心理都是不符合师德的。因此,教师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启迪学生的智慧,做到诲人不倦。

4.应该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之德。教师必须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作风等方面给学生做出好的样子来,否则,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没有力量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不正之风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把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为自觉的行动,用执著追求真理,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

5.应该有治学严谨,勇于创新之德。科学是无止境的,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然而,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不能苟且的,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大学教师只有治学态度严谨,勇于创新,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情况,从而把学生引向学科的前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

6.应该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之德。培养学生的任务,不是由某一个教师可以单独完成的,而必须有整个教师的集体努力。在教师的集体中,有各种分工,只有这些教师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才能办好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教师做教学工作,主要是靠个人的努力,这是教师工作方式的特点之一,但教师还要结合在一个有机的教学集体里,要善于依靠和吸收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否则,就会自命不凡,过高地估计个人的价值以致脱离群众和集体,影响学生的成长。

四、加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策

1.要创造有利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优良环境。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决定着教师的思想感情和道德面貌。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受社会制度、社会风气影响和制约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把教育列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这是搞好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还存在着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这是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利因素,因此,要大力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学校而言,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净化校园环境,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2.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有明确的方向。一个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搞得好不好,与这个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端正与否有直接关系,办学的指导思想端正,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就好,否则,就差。因此,高等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从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出发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这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方向。

3.要制定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加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制定教师的道德规范。教师道德规范是教师的法规、准则和行业的纪律。当前,对于制定教师道德规范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教师是自由劳动者,如果它们的工作、活动、言论还要有个规范,这就等于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会影响他们的业务发展。其实不然。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基本特点就是在共同劳动中形成了特有的社会性、组织性,不管你是否愿意,每个人都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机构中,每个人的言行活动都要受到这些机构的保护、支持和限定。因此,自由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才能得以实现,假设自由不受限定的话,那社会将会出现难以想象的混乱局面,甚至人在马路上也寸步难行。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定对保障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术思想的活跃,保证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要树立榜样,大力表彰道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也要树立先进的榜样。一个学校,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总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付出心血,作出贡献,进而产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教师道德感情。学校对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怕困难,不计得失,团结协作,多作贡献的献身精神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彰,使教师获得鼓舞和支持。对那些在教育改革中,在教书育人中,在提高教学质量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应给予重奖。这是组织上对教师劳动的承认和尊重,它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5.学校领导要把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来抓。虽然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靠每个教师自觉的努力实践,但是不能只靠教师个人,领导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真正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当成学校教育改革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就一定能够搞好,广大教师一定能够形成良好的师德风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人才奉献自己的一切。

(作者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徐松江

上一篇:新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初一下一篇:国土局普法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