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研究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迈向了新的发展台阶。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持,本文将具体探讨江苏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电子商务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村电子商务研究论文 篇1:

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 广东农村电子商务事业刚刚起步,农村信息化在过往没有提及农村电商的发展思路,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农村电商,成为亟待解决而又无过多经验参考借鉴的实际问题。课题组调研了广东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描述、关联分析,挖掘相关模式存在的问题,得出调研结论。根据调研结论,阐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农民网商、城市资源及政府支持3个核心要素的基本关系,进一步厘清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结合参考相关省外成功农村电商模式,提出促进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农民网商;信息服务;信息素质;广东省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710.1134.019.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7/10 11:34:00

中国工业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中国农村的工业必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农村信息化是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2],但就我国农村人口9.7亿[3]庞大基数而言,农村网民的普及率仍不高。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的环境下,农村网民进一步普及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农村信息化的推进也遇到更大的困难。在农村网民的信息需求多元化,信息助农的要求日益加重[4],农民对商务类的信息服务更加感兴趣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农村信息化的新型推动器,是农村信息化的有效手段。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5],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农村地区网民借助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电子商务事业,或整合资源、或建设平台、或发展品牌,创造出多个适合农村经济条件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其中并没有典型的“广东模式”。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现211个淘宝村,数量与2013年相比剧增10倍以上,淘宝村活跃卖家数量超7万家,直接带动就业28万人以上[6],淘宝村迎来了空前的快速发展阶段且具有促进农村信息化及解决就业问题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以农村电子商务为切入点,问卷调研491位广东地区农村农民,以此了解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评估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信息化途径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最后,基于数据的结论提出针对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广作为农村信息化新手段的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典型模式的形成。

1 问题的提出

“三农”的建设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重点。在互联网时代,农村的信息化显得更加迫切,农村的信息化借助互联网能够一定程度地缩小城镇与农村的差距,缓解数字鸿沟效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7]。但是,现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大多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或结合农业生产建设信息平台的阶段。信息服务的便捷使得部分农民接触互联网成为网民,但这样的农村信息化并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些年轻的农民迫于生计,只能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农民则因为“不会电脑”等原因成为非网民,农村的信息化对他们而言只是电话、电视的开通使用。现在,农村网民更加注重商务类的网络应用,希望通过农村信息化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从而从“要农民信息化”向从“农民要信息化”的主动局面演进,达到信息化的脱贫致富[8]。农村电子商务为他们提供了极好的途径,这既是农村信息化的进一步成果,同时也能为农民带来更多商机,吸引外出农民返村经营,也可部分解决农村人口外流、生产力不足等农村社会人口问题。

广东作为经济发展强省,农村電子商务发展排名仅次于浙江。了解广东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发现广东农村信息化新手段——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对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迄今为止,针对农村信息化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农民信息素质研究[9]、经济特性与发展策略[7]以及信息服务的需求挖掘与评价[4]等,即使有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也仅仅针对某个模式[10]或我国整体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11]作探讨,少有研究针对局部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鉴于广东电子商务尚属研究空白,我们提出了“广东农村信息新手段——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农民接受程度”这一个命题,通过问卷调研广东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发现存在问题,厘清发展路径,丰富地区性电子商务的研究,同时也为广东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建议。

2 广东农村电子商务现状调研

2.1 问卷设计

在前期的文献搜集以及专家学者访谈的基础上,参考Churchill量表开发程序[12],将电子商务普及程度、电子商务创业情况等构念转化成若干便于理解的量表题项。参考量表设计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量表模块划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收集,第二部分为受访者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与评价,第三部分为受访者所在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查;第二阶段纯化量表,去除有导向性的题项,对有歧义的题项重新组织描述语言,第二阶段量表共30个题项;第三阶段小规模测试,对10个受测者进行测试,团队成员对每一个题项进行访谈确认,根据反馈内容进行增加、删减、修改形成最终量表,共26个题项。问卷架构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

2014年12月5日课题组正式发布问卷,由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大一至大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发放。截至2015年1月25日,共发放问卷537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4%。课题组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2 问卷数据分析

2.2.1 样本信息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的主要对象为居住在广东省农村地区的居民。样本性别比例为男性59%、女性4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1~30岁区间,共206人,占样本的42%,其次集中在15~20岁区间,共110人,占22.4%。可见本次受访者的年龄均较为年轻,是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的主要生产力群体。如图2所示,本次问卷的受访者主要来自粤东地区、粤西地区(322人),占总样本的65.5%,其次是珠三角地区,占25.2%,粤北地区仅占9.3%。

2.2.2 问卷统计性描述

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表示有网购经历,表明电子商务的消费市场已经逐步扩展到农村区域。2014年,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为55.7%,虽然本次研究的样本数较少,数据波动会较大,但67%的受访者有网络购物经历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民的电子商务消费普及率与城市市民相似。随着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及道路建设的日益完善,农村居民也开始接触并熟悉电子商务,享受着网络购物的便利。

如图3所示,在经营电子商务的农村受访者中,其销售商品的品类主要集中在服装及玩具等日用消费品,共172人,占比61.87%。问卷数据反映,农产品并不是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销售的主要产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为农业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范围则更加广泛,经营的模式也更加灵活。农产品不是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销售产品,说明广东省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摆脱以前涉农电商的狭隘思路,已经开始利用周边资源,或者以经销、代销等商业模式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这样的农村信息化更加丰富和精彩,也更容易使农民开展经营,调整经营方向。

调查显示,在对“电子商务发展是否必然趋势”的问题上,大部分受访者选择“是”,占比82%,说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得到农村居民的认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电子商务已经开始渗透进广大农村地区,我国农村地区已经享受到信息化的丰硕成果。

对村内是否有人经营网店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7%的受访者表示有人经营电子商务业务。广东农村电子商务方兴未艾,面对63%的广东农村电子商务空白区域,我们更应该认真总结广东省优秀电子商务村的发展经验,助力广东农村电子商务这片蓝海的蓬勃发展。

2.2.3 网购经验与电商创业意识关联分析

受访者中有网络购物经验的占主要比例,共238人(达样本数362的65.7%)。没有网络购物经验支持的农民对电商创业的认同度不高,仅占该群体中的29%,共36人;反之,在有网络购物经验支持前提下,农民对电商创业的认同度有了显著的翻倍提高,达该群体中的51.7%,共123人。可见,网络购物的良好体验,可增加农民对电子商务有用性的认识,加深农民电商创业的兴趣。由此可推断网络购物经验对农民的影响,受访者对于电商创业的认同程度与网络购物经验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丰富农民电子商务的经验,对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3]。

2.2.4 农民事业选择关联分析

在选择电商创业的农民受访者中,选择全职,或者先兼职、后期再全职经营网店的人数占主要部分,共有86%的农民选择全职或者兼职经营,仅有14%的人选择没考虑全职经营。受访的电商创业农民中,将电子商务作为终身事业的选择属主流选择,说明农民对于电子商务接受程度已经普遍提高。

在图4中可以看到,考虑全职经营的以及先兼职后期再全职的,在粤东、粤西地区选择的人数比例较高,分别为粤东占比70.91%、粤西占比66.67%。由此我们推断,粤东、粤西农民电子商务接受程度在广东农村地区普遍较高。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及城镇密集区,已从“核心-边缘”的城市化模式转变为“多中心”的结构特征[14]。城市的产业发展选择因“多中心”的结构特征而比较丰富,因而个人的事业选择范围也相对较大,所以电子商务事业的选择比例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会相对较低,因为其他事业的选择同样可以获得相当利润。

2.2.5 农民电商价值判断关联分析

根据受访农民对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肯定与否,将样本分为肯定电子商务发展为必然趋势与否定电子商务发展为必然趋势2组。图5(A)为肯定趋势的样本,图5(B)为否定趋势的样本。两图对比明显看出,肯定发展的样本里,认为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其“致富梦”的比例在各个地区均达一半以上,其中粤东56人、占该地区人数54.37%,粤西58人、占该地区人数56.86%。两图对比还可以看出,各个地区肯定电子商务发展的比例占主要份额,其中粤东最高、占该地区人数82.4%。电子商务发展为必然趋势的事實在受访农民问卷的回答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受访农民对电子商务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其创业致富梦想的认同也在问卷的回答中得到体现。

2.2.6 政府扶持力度关联分析

在政府扶持力度的分析中,根据受访农民村内是否有人从事电子商务经营业务,将样本划分为2组,分别于2个统计图中展示。从图6(A)、(B)可以看出,政府的扶持对村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两图对比,有政府投入的村里,普遍反映有人从事电子商务业务,最多为粤西41人、占比83.67%;反之,无政府投入的村里,没有人从事电子商务业务的反映居多,占52%以上。政府投入支持电子商务,对村内经营电子商务有促进作用。同时,两图共同反应出一个现状,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普遍较低,反映政府无相关电子商务支持投入的样本占比高达78%,共358人。

3 调查结论

经过历时1个月的问卷发放与回收,我们一共收到有效问卷491份。对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多层关联分析等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电子商务已经渗透进农村市场,农民普遍有电商购物经历,农村在消费端已经开始电商化,并逐渐成熟,农村信息消费潜在需求强烈。农民网民使用信息服务不再单纯为了了解资讯或娱乐,农民网民的商务类消费诉求正在提高。

(2)多数农民认为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趋势,并愿意进行电子商务创业,作为自己的全职事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受访农民的信息素质正在提高,农民对于信息服务如电子商务的认可接受程度有了普遍提高。

(3)开展电子商务经营的农村占比仅1/3,广东农村电子商务销售市场方兴未艾。现在比较著名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如:沙集模式、遂昌模式等)均不在广东省内。广东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根据广东省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特色,发展出符合广东省发展思路的、可复制的农村电子商务成功模式。

(4)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能够激发起农民的电商创业热情。如增加农民电商购物经验,宣传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等。虽然农民的信息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这只是基本的使用信息的入门条件,是信息观念素质的提高。信息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能力素质方面,即它是人们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和更新信息的能力[15]。只有提高信息能力素质,农村电子商务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新一轮信息化。

(5)政府对于农村电商的投入力度还需加大。政府的扶持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中,政府如何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6]。政府的作用是除开农民的主观能动核心因素外的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因素[17]。

(6)粤西、粤东等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情况比较突出。粤东地区的揭阳市政府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到战略高度,希望建设粤东地区农村电子商务辐射中心。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资源丰富,农村的发展路径较多,电子商务并不是其唯一最佳发展途径。

4 发展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十二五”乃至更远的未来在农村发展战略上的部署和发展路径选择。根据问卷调研了解的实际情况,结合前期调研的资料以及参考相关文献,我们针对广东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引进,努力提高农民信息观念素质及能力素质,提高其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本研究发现,农民信息观念素质已经有一定的提高,但能力素质及电子商务观念仍有待加强。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信息化,人才资源十分重要,人才是农村信息化的根本所在[18]。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开展创业培训,鼓励大学生村官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带领农民通过电子商务脱贫致富。同时,也要进一步消除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偏见。“沙集模式”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模式,充分显示只要农民在农村电子商务中获得利益,在农村信息化中享受便捷,他们的内生积极性问题就会解决,只要学习到基本电商知识,学以致用,包容性增长的成果也会出现。

(2)积极宣传农民网商的成功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我国农村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对成功电子商务建设经验的扩散十分有利,关键是要有成功者的有效示范。我们需要对广东农村基层进一步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和总结成功典型的经验。通过与政府联合,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成功典型的传播,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农民开展电子商务的动力,进一步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特别要重视和鼓励年轻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热情,重点鼓励有互联网经验的农村大学生、回乡农民工带头开展电子商务,给更多农民网上创业和就业提供示范。

(3)重视农村周边城市优势资源的利用,辐射电子商务效益,带动城市电子商务化。

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巨大,方兴未艾。应该正视农村资源的不足,积极利用周边城市可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联动效应,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集约式发展及农村电子商务的城镇化发展。在我们先前调研的揭阳军铺农村商务模式中,其以农村作为战略支点和辐射源,依托周边城市的有利资源,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大力引导下,实现自身电商行业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电商行业发展,通过城市与乡村相互协作,正在逐步实现城乡电子商务产业一体化。

(4)政府摆正心态,努力探索思考如何在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形式相当于走过场。作为地方产业的引导者,政府对产业集群成长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适当地干预能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19]。农村电子商务集群在运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系列市场和系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有所作为[11]。政府部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初期应该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服务,包括硬件设施的投入到政策等软件环境的建设。应以市场为基础,以创造市场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目的,以规划为主要的引导手段,以服务为政府的基本工作内容,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总结起来,农民网商、城市资源及政府支持是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3个核心要素。如图7所示,这3个要素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农民网商需要有创业家的典型示范出现,带动农民的电商創业热情,提高信息素质;农村周边城市依托丰富的产业资源自然资源等,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必要资源;政府以规划和服务为主要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健全配套产业,同时也为当地农民网商提供创业扶持及电子商务培训等增值服务。3个要素也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突破发展,促进农村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5 结语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同年,广东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县域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智能物流骨干网等领域展开合作,打造阿里巴巴华南区域中心,3年内共启动50个县,电商覆盖1万个村点。农村电子商务正在高速发展中,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也正在逐渐加强,54条淘宝村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二。广东农村信息化正在借助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普及迎来新一轮的深化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491位广东地区农民,以了解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瓶颈。根据调研结论,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阐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农民网商、城市资源及政府支持3个核心要素的基本关系,进一步厘清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今后的研究将加强实地调研的开展,深入一线考察现实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发掘典型,总结归纳出可复制的广东电子商务发展经验与模式。

(本论文为2014年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赴揭阳市军埔电商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成果之一,除论文作者外,团队成员还包括林之琳、谢子豪、陈伟鸿、林惜免、杨胜巧、郑佳念。)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5-03-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EB/OL].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2012.

[4] 李静.陕西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村居民需求[J].图书馆论坛,2014,34(3):53-59.

[5]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地方数据】2014年广东电子商务交易额2.63万亿元[EB/OL].http://www.100ec.cn/detail--6230955.html,2015-02-10.

[6] 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EB/OL].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0049.html.2014-03-17.

[7] 陈晓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數字鸿沟效应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1):38-42.

[8] 汪向东,张才明.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6-9.

[9] 苑春荟,龚振炜,陈文晶,等.农民信息素质量表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J].情报科学,2014,32(2):26-30.

[10] 汪向东.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模式——以沙集电子商务为例[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5(2):194-200.

[11] 凌守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5,(1):104-109.

[12] Churchill Jr G A.A paradigm for developing better measures of marketing construct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9,31:64-73.

[13] 刘占文,王继成,潘飞.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3,(6):114-115.

[14] 晁恒,马学广,李贵才.珠江三角洲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12-18.

[15] 徐津铭,张军.论竞争情报战略中电子商务企业CIO信息素质的提高[J].科技信息,2010,(20):9.

[16] 汪向东.衡量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成败的根本标准[J].中国信息界,2011,(3):5-7.

[17] 周海琴,张才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2,(1):17-19.

[18] 汪礼俊,初蕾.浅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战略、模式及文化意义[J].中国软科学,2007,(12):22-27.

[19] 吴晓军.论地方政府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长[J].企业经济,2003,(10):7-9.

(责任编辑:丁志祥)

作者:许怡婷等

农村电子商务研究论文 篇2:

大数据背景下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迈向了新的发展台阶。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持,本文将具体探讨江苏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2014SJD771)。

前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其与经济领域的融合更加紧密,催生了互联网经济这一模式。江苏省发展迅速,整合了农村经济与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变革。在大数据背景下,江苏省应该把握机遇,依靠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赚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1、大数据背景下江苏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在大数据背景下,江苏省政府对信息技术更加关注,充分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推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鼓励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展了江苏农村电子商务的规模。江苏省享有地域条件优势,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获得巨大突破,构建了完整的电子商务运行体系,实现了农产品的创收。近几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多,农产品类型得到丰富,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1]。很多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下乡,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打开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大门,使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江苏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经济模式的桎梏,很多企业都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探索了互联网销售渠道,采用了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政府担任着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始终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保驾护航,部署了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且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正处在稳态发展阶段。

2、大数据背景下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资源涌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与城市相比,农村信息接收速度较慢,农产品推广受到阻碍,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传统经济模式并不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经济模式的不足,拓宽了农产品销售范围,打开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在2014年,阿里巴巴启动了下乡计划,投资上百亿构建了农村服务站,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随后其他电商平台陆续下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电子商务实现了农业的开放化经营,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2]。

2.2 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响了共同富裕的口号,但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悬殊,农村长期处于滞后位置。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农村电子商务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延长农产品的销售链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仅对农民有裨益作用,且对周边服务行业产生裨益作用,串联了农村快递业务、农村仓储业务等等,有利于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3]。

2.3 刺激农村就业

在大数据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繁荣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难的问题。电子商务增加了农产品销售量,需要构建完整的货运体系,优化农产品包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使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村电子商务兴起后,农民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农民可以投入到农产品运输岗位、农产品包装岗位之中,缓解个人的生活压力,助推农村电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大数据背景下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不足之处

3.1 基础建设不足

想要开展电子商务,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现代化的信息设施。从整体上来看,江苏省城城镇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4]。江苏省地域辽阔,农村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东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建设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信息技术建设水平偏低。除了信息设备较少之外,江苏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并未构建起来,物流质量比较差。江苏农村并未形成完备的货运网络,物流辐射范围很小。农产品的保质期比较短,需要储存在特殊环境下,快速送至消费者手中。由于货运速度慢,农产品承担着变质风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陷入困境。

3.2 专业人才匮乏

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对专业人才提出需求,但农村缺乏专业电商人才,无法为电商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多,不能应用专业知识运营网店等,影响了农产品的快速推广[5]。很多高校毕业生愿意留在城市,不愿意回到农村就业,导致农村电商人才少之又少,人才梯队建设受到阻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内部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无论是生产管理还是销售管理,都需要引入专业人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农民掌握的专业信息知识少,不具备实践操作技能,且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意推陈出新改进销售路径,都对电商发展产生制约影响。

3.3 产品标准欠缺

农村电子商务产品主要为各类农产品,但农产品缺乏行业统一标准,消费者无法对农产品进行合理评价。为了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江苏省政府主导兴办了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了农产品销售网站,但这些网站大多具有同质化弊病,内容非常粗糙,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多网站未能及时发布农产品信息,导致农村电商沦为了形式化的产物,无法为农民创造实际价值[6]。

4、大数据背景下江苏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

4.1 优化发展环境

当前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外部环境的支撑作用较小,导致农村电子商务缺乏发展活力,江苏省应该不断优化农村电商环境,为电商发展提供更多支持。第一,江苏省应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承担着社会发展的重任,需要为农村经济发展负责。政府需要拨出款项,引导农村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购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为电子商务运行奠定坚实基础。政府应该着手布置公共网络,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使农民对电子商务有所了解。第二,江苏省应该提供优惠政策。电子商务在我国处于新兴事物,农民对电子商务的接受度仍然比较低,政府应该和农村企业建立联系,为这些企业提供政策福利,鼓励企业采用电子商务模式,推广宣传农产品。第三,江苏省应该加大监管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之中,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对企業运行进行动态监督,增强企业的诚信经营理念,并完善奖惩制度,对企业进行资格审核[7]。对于部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企业,政府可以提供荣誉称号;对于部分违法经营、投机取巧的企业,政府应该予以惩罚。立法部门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行外部约束,对产品质量检验等提出硬性要求,使企业自觉遵循法律规范,保证农产品质量。

4.2 壮大人才队伍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技术的竞争与人才的竞争,当代企业对人才更加渴求,江苏省应该立足人才培养,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吸引更多电商人才的注意力。第一,江苏省应该为人才提供补贴。政府需要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设置相应岗位,通过财政补贴吸引人才注意力,并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实现人才的专业化成长。第二,江苏省应该发挥高校力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担任着人才培养的任务,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高校需要和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保留一线工作人才,使农村电子商务业务顺利开展。高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下乡工作,为农村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成为时代先锋和社会模范[8]。第三,江苏省应该加强培训教育。政府应该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传授给农民基础的电子商务知识,使农民了解电子商务的运行流程。

4.3 完善物流体系

想要推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须构建完整的物流体系。物流体系是电子商务的依托,也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关键。第一,江苏省应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设置不同的物流网点,并发挥邮政的带动作用,为农民提供邮政物流服务。邮政物流的建设成本比较小,能够缓解政府的经济压力,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第二,江苏省应该形成完善的物流网络。除了要发挥邮政的带头作用外,还需要整合各个快递公司,布置多个物流代收点。政府应该鼓励电商平台下乡,为农民提供快递服务,并在区域内建构物流中转站,形成物流中心,使物流系统持续运行。第三,江苏省应该提高网站建设水平。政府需要为农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鼓励农村企业构建电子商务网站,推广销售农产品。在网站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农产品特色优化顶层设计,明确网站主题。企业应该构建统一的网络资源系统,在系统中共享信息数据,加快信息的流转速度。

4.4 制定产品标准

当前江苏省农村电商推出的产品缺乏统一标准,消费者无法对农产品进行衡量评价,影响了农产品销量。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需要制定统一标准,企业需要创建特色品牌。第一,江苏省应该注重行业规范。相关部门需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采集农产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并确定农产品的保质期,为消费者提供精准信息。第二,江苏省应该善用自然资源。政府应该挖掘农村自然资源,鼓励企业输出特色农产品,实现农村资源配置、城市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不断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第三,江苏省应该打造特色品牌。我国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较多,电商企业数不胜数,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成为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农村企业应该对区域农产品进行包装,凸显农产品的质量优势,逐渐打开网络市场,提升农产品销量。企业应该善于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农产品宣传造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繁荣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改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江苏省开展了农村电子商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不足,政府应该担负重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壮大农村电商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韩允.农村电子商务富民效果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宿迁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例[J].知识经济,2018(22):55+57.

[2] 赵婧,唐清泉.乐山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路径——基于有为政府的视角[J].农业工程,2019,9(06):146-149.

[3] 严敏,马卫东.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下小微企业发展路径创新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商论,2016(23):49-51.

[4] 赵宇新,陈凯.“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05):82-86.

[5] 蒋澎涛,李苗,熊新宇,周路遥.“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34):48-50.

[6] 葛平平,高远秀,吴洪侠.基于“互联网+农业”构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12-13.

[7] 张鸿,刘修征.“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析——以陕西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5):324-328.

[8] 高文海,魏子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痛点及破解路径——以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为例[J].商业經济研究,2017(24):68-70.

作者简介:

李云,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

彭海静,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作者:李云 彭海静

农村电子商务研究论文 篇3: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个案研究及其启示

[摘 要]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将有效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能急于求成,应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行试点,以渐进的改革模式,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对我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县——仁寿县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并分析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得出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启示。建议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结合,带动多主体参与,实现共建共享;关注农业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引导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整合资源,规划先行,引领产业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电子商务; 个案研究

我国网络技术普及率日益提高,电子商务也得以快速发展。2014年,“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制订“互联网+”的行动计划。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子商务必将有效支撑乡村振兴,为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供契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能急于求成,应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行试点,以渐进的改革模式,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因此,以我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县——仁寿县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其意义在于:一是借助国家试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梳理试点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发现问题,明确其阶段性发展的重点;二是归纳与仁寿县区域禀赋条件相匹配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为区域“三农问题”的有效推进提供现实的助力;三是借助区域农村电子商务模型的建设,发挥其在我国广大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中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特征

(一)全面迈进与瓶颈制约并存

“互联网+三农”的融合模式快速发展,如“互联网+农村”的淘宝村、“互联网+农业”的农产品网商和“互联网+农民”的农民网络消费,近年来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淘宝村数量2009年仅为2家,至2016年达到1311家(见图1),增长势头强劲。

农产品网商建设发展迅速,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连年翻番。农业部和商务部有关数据反映,我国2013年农产品电子商品商务交易额为500亿元,2014年增长到1000亿,到2016年增长到2200亿元,预计2020年交易额将达到8000亿元(见图2)。

农民网络消费方面,2015年CNNIC提供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巴巴平台上农村地区消费额超过1800亿元,2016年超过4500亿元。截至2015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接近28%,达到1.86亿。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存在瓶颈制约,如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低、质量差,道路交通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阻碍,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二)发展环境向好与落后观念制约并存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在一定阶段的发展积累之后,包括政策环境、网络平台和物流配套等环境条件都得到很大发展,发展环境向好。2015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鼓励开拓农村市场,力度空前。2015年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以京东和阿里巴巴等企业为代表,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搭建了适宜的平台。2015年,“京东帮服务店”在贫困县开店近250家,阿里巴巴则联合日日顺建立近20万多个村级网点。物流方面,各大物流企业纷纷进军农村市场,目前,快递网点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乡镇。但是,受到文化教育水平、信息占有和吸收能力、传统消费模式与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居民主动认识、接受电子商务的意识不强,传统的交易模式仍旧是他们的首选。

(三)双向需求与非均衡性并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社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线下选择有限性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习惯于网络消费。而城市居民对健康消费的追求,则为农村依托地方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提供了市场机会。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品、农资产品下乡的规模和速度要明显高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需求的非均衡性十分明显。

二、四川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分析

(一)四川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

2014年底,仁寿县成为首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縣,其农村电子商务获得重大发展机遇,为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脱困开辟了突破口,并取得系列成绩:一是政府主导推进“互联网+”的改造进程,培育打造了如“赶场小站”“幸福仁寿”“家园帮”等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应对“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借助知名电商平台搭台,促进品牌建设,已成功培育仁寿枇杷、枇杷饮料、清见、不知火、血橙、张记芝麻糕、张二心牛肉干、贵妃笑、农二哥食品等30多个网络品牌。三是携手电商平台,培育地方产业,扶持地方企业,促进农民增收。2016年,成功销售枇杷20多万公斤、脆桃10多万公斤、不知火27万公斤、清见15万公斤、血橙16万公斤,以及核桃、蜂蜜、土鸡蛋等农副产品,销售额共计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40%。仁寿县的电商企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卢元国入围四川自主品牌“十大领域创新人物” [1 ]。四是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赶场小站”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及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工作,发展、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的“仁寿模式” ①。

在與相邻区域地市的比较中,不难发现,自2012年以来,仁寿县所在的眉山市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处于领先水平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成效,及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贡献(见表1)。

(二)“政府+平台+企业+种植园+农民”的县域电商“仁寿模式”

在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仁寿县逐渐形成了“政府+平台+企业+种植园+农民”的县域电商“仁寿模式”。一是政府搭台,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铺路。在政府的支持下,仁寿县为首批获选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之一,为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赢得了先机,争取了有力的政策条件;争取与知名电商平台之间的合作,实施引进来战略;推进电商园区建设、本土电商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品牌建设等①。二是平台帮扶,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动力。如“京东帮服务站”的建设,为“仁寿枇杷节”的品牌推广提供了支撑。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通过广布网点的方式,一方面将自己的业务触角延伸到了农村,另一方面也客观地促进了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提质增效。三是培育企业,提升仁寿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组织水平。一方面,政府支持电商园区建设及本土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建设诸如“赶场小镇”等本土电商平台,有效解决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牵头,有效解决农村电商发展中“双向需求”面临的非均衡问题,补齐“走出去”道路存在的短板。四是拓宽渠道,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空间。仁寿县是农业大县,具有众多特色种植业,其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输出的是特色农产品。电商双向需求渠道的畅通和增容,为仁寿县特色种植业的规模化经营开拓了空间;种植园建设则为仁寿农村电商成功走出去建立了供给保障。

(三)四川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特色

“仁寿模式”是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代表,其主要特色在于:一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利益协调模式。在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中,实现了政府、平台、企业、种植园和农民共同参与,利益共享。开明政治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开拓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平台的帮扶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提质增效,也为平台自身拓展了生存和发展空间;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弥补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短板,同时也赢得了市场地位和利益;种植园借助“互联网+”极大地摆脱了与市场对接的难题,保障了电子商务供给,赢得更高的价值实现;农民则是最终的受益群体,在电子商务引发的变革中,其生存的物质基础和质量都将大大改观。二是利用后发优势。将积极宽松的政策环境、电子商务园区与电商龙头企业培养、特色主导产业、潜在的市场需求与有利的外部协作条件结合起来,创造、把握机遇,建立并发展与自身条件适宜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也使得县域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三是以特色种植业为基础。仁寿县利用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多品种经营,发展了枇杷、脆桃、青见、不知火、血橙等生鲜水果品种,并实现规模化种植,优化产品品质,兼顾季节供求 [2 ]。

(四)四川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成功的条件

抓机遇,合理利用外部条件,立足、优化内部禀赋条件,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由此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1.外部环境条件

一是仁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政策导向与政策支持为其开辟了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互联网+”为其准备了技术前提。三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发展,为其提供了平台支撑。四是电子商务在生产与生活中不断融入,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五是关联战略的实施,蕴含众多发展机会,如天府新区建设、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一带一路”倡议等。

2.内部禀赋条件

一是地理、气候条件,为仁寿县发展水果种植,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提供自然条件,奠定了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基础。二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仁寿县在水果种植方面的技术禀赋,有助于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规模化、品种开发和品质创新等问题,保障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走出去”方向的有效供给。三是开明的政治环境,保证了仁寿县电子商务建设过程中优质制度资源的供给,强化、优化了政府的服务功能。

三、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尚需面对的问题及对策

(一)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尚需面对的问题

1.物流成本高

由于农村居民点较为分散,且有些村距离城镇较远,导致运送成本较高且所耗时间较长。目前仁寿县物流仍配送到乡镇,“物流最后一公里”仍待解决。生鲜类农产品运输的交通工具往往选择空运,运费高;冷链物流目前在农村地区建设较为落后,还需要进一步投入建设;农产品价格往往并不高,物流成本却占据了一大部分。

2.落后观念的阻碍

一直以来,仍有不少村民观念陈旧落后,难以接受新型消费模式,对网上买卖农产品持有怀疑态度,农民工大量外出,留守的妇女、老人等会加剧此问题的严重性。此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城镇资源和农村资源分配不均,社会整合乏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3.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标准化体系缺失

一方面,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农产品的品质化差异性较小。有些品种的种植范围较广,并不是某一个地区特有的,这会使得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品质相差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的标准化难以确定,或者某些农产品的标准化鉴定缺失,这将会使得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只能依靠商家的信誉与消费者自己的判断。即使某一地区的农产品品质较好,但因标准化的鉴定困难、以地域作为一种品牌,使得该农产品网上销售陷入“公地悲剧”。

4.农村电商人才缺乏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与城市存在巨大差距,使得高校毕业生、科研工作者等相关主体因为条件艰苦而不愿参与其中;对于已经引进的电子商务人才,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其工作效率较低,缺乏主动性,长期下去也将导致人才流失。

(二)优化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路径

1.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一,提高乡村道路的硬化率。第二,在资金投入方面倾向冷链物流,同时借助京东的冷链物流,满足生鲜物流的特殊需要。第三,整合当地交通。根据当地的农村客运线适当布局物流的站点,借助乡村客运,有选择地配送快递。对于有交通工具的农户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出行需要与“赶场小站”配送中心协商签订配送合同,酬金根据配送的物品进行结算。

2.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农村居民普遍对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深刻,导致传统销售模式仍在农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提高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第一,政府通过报纸、村里广播、宣传标语等媒介宣传农村电子商务。第二,由点及面。政府要对村干部、种植大户、青年等人群进行农村电子商务的培训,大力宣传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创业成功的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作用。第三,由村委组织开展相关的电子商务活动,让农民切身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感受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农村带来的益处,增加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可和信任 [3 ]。

3.农产品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

借助地域特色找出差异化,进行农产品特色卖点的挖掘。寻找营销公司进行宣传和包装,加强品牌核心价值的传递。线下开展文化节、农产品的采摘等农事体验活动扩大品牌效力。政府应制定整个产品供应链的标准化体系,对包括生产、加工、运输、装卸、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品质的资质认证、诚信认证、食品相关安全认证等行业标准。逐步发展智慧农业,完善农产品的溯源体系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4.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创新激励机制

政府支持推动地方农村电子商务与区域高校合作,为高校大学生在校实践和自主创业提供平台。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者自愿加入的,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并加强对其进行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培训,提高电子商务营销、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站运营推广、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等专业的商务和营销方面的知识技能。此外,政府应和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各级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参与者,开展定期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4 ]。

5.引导创业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的融合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学生回乡创业,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与联系。走进校园进行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宣讲,要紧紧抓住大学生创业这个群体,为农村电子商务注入新鲜血液。政府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一是根据不同的创业项目的内容、创业主体,创建不同的培训体系,组建导师团队,实现精准指导。二是推荐创业项目。借助精准扶贫中的产业扶贫政策,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筛选风险较低、投资较少的项目给当地困难农民,进行电子商务的创业与扶贫的融合。

6.加强农业生产与电子商务市场的相互融合

农业的生产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基调,在农产品供应方面,增加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产品的供应。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利用IBM云卓越计算机的大数据应用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整合仁寿当地及周围县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扩大批发市场的规模,发展农业的专业批发市场。在线上建立虚拟批发市场,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结。这种发展适合于“赶场小站”这种O2O的平台模式。“赶场小站”作为仁寿的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应该根据西南地区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招商引资,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便捷的服务。

7.提高农业参与主体在电子商务中的积极性

仁寿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农业参与主体主要包括農业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农业生产主体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其独立性较差。例如,在与平台签订网上销售订单的时候,往往需要政府的引荐与指导,其主动性有待提高。第一,政府应该首先做好思想工作,积极鼓励农业生产主体参与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第二,政府应该加强对种植大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人员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技能与电子商务方面的培训。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要加强管理,进行与电子商务相关对接方面的组织管理改革。

四、基于仁寿县个案分析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启示

(一)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结合,带动多主体参与,实现共建共享

仁寿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政策引导上抓住“一个中心、两个面向”,即以电子商务创业为中心点,面向企业提供相关政策上的绿色通道,面向村民确实提供网上买卖的基本技能培训。政策做到精准,着力解决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以政策为基本引导点,激活仁寿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力。以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载体,不断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吸引创业团队,招纳从事电子商务的商家。另外还要吸引物流、包装、美工、营销及金融机构等为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入驻,营造电子商务发展良好氛围。

(二)关注农业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

农业供给侧的改革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当前,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要同仁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联系起来,扩大农产品进城的品种与数量。扩大农产品的生态、绿色、无公害等方面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等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完善适应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农产品生产、采摘、检验检疫、分拣、分级、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三)引导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

创建大学生与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俱乐部,利用大学生的知识,返乡农民工带回家乡的资金及其相关的社会经历,加强俱乐部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政府为俱乐部提供场地经费等支持,开通专项的电子商务创业资金贷款的金融通道;挖掘可供当地施行的创业项目,建立项目创业项目库。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寻找创业的社会服组织或者创业咨询公司合作,聘请相关的创业导师,建立专业导师库。对于招商引资的企业,在创新创业部建立信息库,为农民工或者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释放就业压力。

(四)整合资源,规划先行,引领产业发展

政府充分发挥其公信力,帮助企业寻找优势资源。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电子商务领导小组以及电子商务协会。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实地考察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促进电子商务企业与协会的交流。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中扮演着全局规划的角色。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近两年国家出台的相关的农业农村的发展的热点问题,融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如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城镇化建设”“农民工”等热点问题编写发展规划。

五、结 论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农村电子商务已然成为适应市场需求,调整消费结构,提高经济运行速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势在必行。然而,在农村电子商务实践发展中,农民消费观念未完全转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人才短缺,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依然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须面临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诸如此类问题,清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阻碍,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佚名.主流电商平台抢滩四川农村,仁寿枇杷企业获京东投资[N].华西都市报,2017-06-12.

[2]白雪.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程丽丽.基于区域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特性与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3(4):10-11.

[4]缑苏霞.西部地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责任編辑:吴寿平]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commerce; Case Study

作者:苏奎 何凡 刘玉洋

上一篇:调生管理工意见下一篇:市保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