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全文(精选5篇)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支持搭建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邮政、农党网体系以及大型龙头流通企业、电商企业,重点促进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交易,电商进农村体系建设等,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创新推进。坚持规划先行,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与县域服务业集聚区、电子商务“三示范”(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现代流通示范县和商贸镇建设等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创新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和发展推进机制及配套政策措施。
整合资源,畅通信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市场、信息资源,积极引导电商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将存量整合与增量投入有机结合,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与供销、邮政、农资网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务信息应用与共享机制,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避免平台孤岛、重复建设。
突出特色,深化应用。坚持因地制宜,因县而异,优先选择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流通行业开展示范,取得重点突破,不断深化应用,立足本地,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探索具有农村特色、可复制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企业主体,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政府加强示范引导、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环境改善,充分调动和发挥流通、电商、供销、邮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发展目标
三年内,在省级统筹规划下,创建出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县,力争在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示范县电子商务网购网销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寨,电商氛围浓厚,配套体系健全,与“三农”发展融合。纳入示范的日用消费品、农资网点和农产品流通设施基本具备电商终端服务能力,实现与企业总部联网。开展农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农村特色商品销售的网商或网店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电子商务物流成本逐年下降,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一网多用、城乡互动、双向流通、平急共用、融合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二、主要任务和支持重点
(一)主要任务
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需求,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支持电商落地农村,提高电商在农村应用范围,引导电商服务企业深入农村,培育开发农村电商企业。充分发挥电商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居民生活类电子商务生态链。
1.支持搭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农业农村改革专项小组要求,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引入电商龙头企业,支持搭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
2.支持电商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在县(包括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市、区,人口在200万以内的市州可以作为一个申报主体)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乡镇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和全省农产品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等作用,支持电商企业与骨干流通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上通道,提高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扩大农村网购网销规模,提高农村电商应用领域,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目标。
3.完善企业信息网络。以参与企业为重点,构建完善企业总部、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直营商场(超市)、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联网互通的企业信息网络。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处理订单、报表等业务,实现内部供应链(门店、配送、总部)和外部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生产厂商、下游客户)的信息及财务数据交换;实现农家店线上购销存,订单管理,办理增值业务;并实现对流通企业、农家店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4.拓展终端服务业务。充分利用乡镇商贸中心、乡镇农家店、乡村庄稼医院、乡镇邮政所、村民活动中心、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等现有资源,支持供销、邮政、电商、流通和家电维修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终端服务网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各类产品代销和配送服务,积极拓展金融、通信、咨询、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
5.加强区域信息对接。示范县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将消费品、农资流通企业、农家店以及农产品产地市场等纳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交易撮合、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提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效果和政府调控市场效能。
6.扩大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扩大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线上和线下交易的融合;依托已有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企业,支持社会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创办电子商务企业或开展网络销售,拓宽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标准化;适应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需要,将网络零售方式引入农村,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及农家店参与“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推进农家店向实体店与虚拟店融合发展,成为网购提货终端和网销服务点、成为农民居家消费的贴心店。
7.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培训与宣传,提高基层政府、涉农流通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推广应用电子商务能力。多渠道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增强农村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促进网购网销规模的扩大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支持重点
1.支持网络建设。引入和支持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及交易网络平台,支持骨干商贸物流企业(包括供销、邮政等)探索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实现途径,改造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服务和交易功能。
2.支持网点建设。扶持进入农村市场从事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农产品流通的骨干企业、供销社、邮政和电商企业,支持商品配送中心、商场(超市)、农产品集配中心(批发市场)、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庄稼医院、邮政服务网店等实施信息化改造,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电商服务农村发展,融合电商与流通、电商与配送服务结合的新型商品流通方式。
3.支持培训。支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对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创业青年等。
4.支持其它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服务电商进农村的物流配送企业、配套农产品网销的相应设施等。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示范县要创新机制,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金融、土地、收费等方面政策,探索制定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标准、统计、信用制度等。
四、推进方式和步骤
(一)申报示范县基本条件
以县为单位,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示范县应具备以下条件:
1.县级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工作协调机构,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及相关要素支持政策,县级商务部门配备人员力量充足精干,有能力推进该项工作。
2.县域消费规模在我省靠前,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农村人口相对集中。
3.全县交通、通信、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较完备,公路、宽带网络基本实现“村村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基础条件较好,农村流通网络健全、农家店成活率较高,建有消费品、农资等配送中心。
4.县域内有国内及省内知名电商企业入驻,或有入驻意向并已与当地政府正式接洽,拥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流通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初步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条。
5.拟实施的项目明确具体,符合政策支持方向,项目建设数量符合县域实际,企业有投资电商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当地政府有财政配套等相关扶持政策,项目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能较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放大效应。
6.知名电商企业、骨干流通企业以及供销、邮电企业合作较好,具有共同推进电商深入农村发展的愿望。
7.整合商务、邮政、供销、农党网等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共用的服务平台。
8.人口少于200万人的市(州),可以以市(州)作为单位申报。
(二)承担项目建设的主体
1.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
2.实施区域内具有流通网络的供销社;
3.实施区域具有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邮政机构;
4.实施区域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
5.院校科研单位,其他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类企业和青年创业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村个体经济组织等符合实施方案要求的新型流通服务企业;
6.各乡镇基层政府及村级组织。
(三)实施方式
以县(市、区)或人口少于200万人的市(州)为单位,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分推进实施方案,企业作为投入项目建设的主体。通过资金支持,逐步探索和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
(四)工作步骤
1.启动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
9月下旬,财政厅、商务厅联合制定和下发“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各市(州)财政、商务按附表所列名额要求,择优选择示范备选县(200万人口以下的市(州),以市(州)为单位报送;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市(州),可以放弃此次报送),并通知示范备选县(市)以政府名义,制定申报文件、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等资料,于10月30日前上报省财政厅、商务厅,逾期不报责任自负。省上组织对各示范备选县(市)项目方案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选择确定7个县(市)作为2014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经公示无异议后,省财政厅及时下达补助资金。示范县(市)进一步修订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厅、商务厅备案。拟搭建的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流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招标法》及有关规定及时开展招投标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实施。
2.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8月)。
推进项目实施。各示范县(市)及省级有关单位认真依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
开展业务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政府、企业等各行业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能力。
加强检查交流。分层级加强检查调研,督促进度,发现问题,改进措施;适时开展参观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平衡推进。
开展中期评估。各示范县对规划实施及时开展中期评估,切实调整建设项目,完善推进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2月)。
全面检查和验收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省财政厅、商务厅组织开展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作为今后是否继续支持及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4.全面推广(2016年1月-2016年12月)。
在总结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上成立由分管省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四川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来组织领导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各示范县(市、州)也要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成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和协调辖区相关部门、企业深入扎实推进工作。当地商务部门要落实2名以上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员,乡镇落实1名以上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助理员(可由商贸流通企业兼任),负责收集生产、生活资料需求信息,做好信息收集、上报和购销对接服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实行“属地推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办法。省商务厅和财政厅负责行业指导和及时下达资金;示范县(市、州)人民政府是推进责任主体,要在总体工作方案指导下切实制定好当地具体的实施方案,负责引导和支持电商企业、电商服务企业等进农村打造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推进农村流通设施、县域(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县域商务服务信息联网等项目的实施。
(三)加强业务培训。各示范县(市)要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计划,编制农村流通设施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合理安排相关培训经费,适时培训相关部门和企业操作人员,使参与示范工程的项目实施单位服务人员基本接受培训。培训经费控制在整个项目经费的10%以内,确保应知应会。
(四)抓好智力支持。重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鼓励各级电子商务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和大专院校开展服务,举办学术与科研交流,提供商务信息服务政策与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和市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加大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扶持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促进通信、金融与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县人民政府要落实政策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示范企业及项目的扶持。
一、长汀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 长汀县电子商务发展已步入健康快速增长期, 其产业发展基础和做法现状主要有:
2015年3月, 长汀县与阿里巴巴签署农村电商项目合作协议, 成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福建省的第二个试点县, 2015年6月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并于7月获评全国农村淘宝最具潜力示范县[]。目前, 全县共有24个村级服务点, 其中4个村进入全国10强。全县有电子商务企业314家。2015年第一季度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83亿元;5月份营业额达148万元, 单量8500单, 客单价174元/单, 营业额和客单价均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6月, 针对杨梅丰产、大范围滞销的问题, 借助“互联网+”发力, 快速制定销售应急方案, 在全县52个村淘服务站设立杨梅代销点, 通过微信营销、淘宝、O2O等营销模式, 应对“卖果难”。据统计, 活动仅两天时间, 帮助销售杨梅近3.75万斤, 为今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探索出一条新路。
1、领导重视, 推动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 把电子商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建立电子商务工作联动协作工作机制, 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电商中心牵头抓总, 有关乡镇、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各司其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并向社会作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主体责任承诺, 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编制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 确定2015年为“电商发展年”, 开展“电子商务进万村”等系列活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2、政策扶持, 引领发展。制定出台《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电子商务企业快速规范发展二十条实施意见, 从办公环境、产业建设、税收优惠、数据统计、人才培育、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实现电商企业“零成本”办公、鼓励电商进农村、强化人才保障、加大财税金融扶持等政策。
3、打造平台, 带动发展。加强与阿里巴巴合作, 推进邮政公司惠民优选项目电商平台、供销社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 壮大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重点加强与阿里巴巴合作、组建电商协会、打造供销社系统农产品信息网站、打造邮政“邮掌柜”信息网点和建立农村配送和物流快递网络。
4、加大宣传, 提升发展。通过政府公众号推广、电视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协会和民间电商企业传播等方式, 大力营造发展电子商务新兴产业的良好环境, 引导全县上下形成共识。营造电子商务企业抱团发展、集团突击的深厚氛围, 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二、长汀县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 长汀县电子商务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基础较弱, 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参与度不高, 应用范围不广, 主要表现在:
1、规模较小。传统企业对于推动互联网的应用积极性不高, 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创新和创业动力不足, 企业在创新上缺乏后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还没真正形成。企业对电子商务在未来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普遍认识不足, 导致从事网上采购和销售企业比例很小, 虽然有部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但规模都较小, 发展缓慢。
2、资金不足。由于互联网基础条件相对薄弱, 有线宽带网络速度、移动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冷链仓储中心等硬件投入需要大量资金, 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电商生态缺乏可持续的财政投入, 省、市专项资金规模较少, 资金问题成为困扰老区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3、农产品上行困难。农产品生产规模较为分散, 深加工水平不高, 优势产品没有形成优势产业, 如河田鸡、长汀豆腐干、三洲杨梅、汀州酒娘、涂坊槟榔芋等。农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 农产品服务配套业不够完善, 与农产品电商发展相配套的服务支撑体系发展刚刚起步, 专业化水平不高, 没有精细化分工, 服务质量不高且收费标准不低。
4、人才匮乏。人才紧缺是制约长汀县电商发展的重要瓶颈。农村空心化现象仍然存在, 长汀县大量优秀电商人才流向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发达地区。本地电商运营、软件设计、美工摄影、仓储物流、方案策划等方面人才紧缺。
5、物流快递行业成本较高。长汀县是山区县, 区别于相对成熟的城市物流,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 配送路径较长, 需求规模较小。农村物流发展面临商品种类稀少, 派生出的物流需求和供给量较小, 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物流成本较高, 不易形成规模经济, 信息资源匮乏, 内外信息交换水平不高等问题, 涉及到农村村级商业网点的配送难度较大。
三、长汀县发展电子商务措施建议
针对长汀县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现存的问题, 建议:
1、加快长汀电子商务核心园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对长汀县产业集聚、市场培育、企业成长到形成区域辐射与示范效应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2、全力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结合覆盖全县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 线上线下相结合, 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生态链, 实现村民“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 享受与城镇一样的、无差异化的电子商务服务。紧紧围绕长汀的农林产品特色, 如红菇、汀菇、笋干、竹荪、小黄姜、灵芝、长汀淮山、山茶油、龙门红茶、金线莲、红豆杉、玉扣纸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在特定区域打造针对特定产品品类的电子商务转向服务中心, 帮助长汀农林产品打通网络销售通道, 构建具有长汀特色的网络品牌优势。
3、加快农产品上行速度。积极探索农产品上行经验, 加速特色中国长汀馆的筹建。按照“一乡一品”的思路, 充分挖掘、整合各乡镇特色农产品资源, 引入阿里巴巴“满天星计划”, 探索在线销售模式, 尽早实现长汀特色农产品的上行。
4、打造红色旅游资源平台。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革命圣地、优美的生态家园。长汀县应紧紧围绕创建优秀旅游县的目标, 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打造旅游精品景点, 优化旅游服务环境, 创新旅游体制机制, 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特色长汀旅游文化, 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设计精品旅游线路, 实现长汀名城之旅、客家之旅、红色之旅、生态之旅的愿景, 从而让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推动商旅互动。
5、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一个以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和电子商务培训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 包括电子商务专才培训、高级研修班、大讲堂、专题沙龙、论坛、大赛等各种形式在内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鼓励企业组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适当奖励。
6、加强物流服务配套。整合现有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物流信息资源, 推进物联网等先进物流技术及装备的应用。大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业。完善乡镇物流配送体系, 支持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县的配送网络, 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难题。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仓储、配送等物流设施, 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融合发展, 建立高效通畅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根据2015年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 围绕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这一目标, 加强政府引导, 坚持市场驱动,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以应用创新和商务模式创新为动力, 以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为重点, 以拓宽县域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为发展方向, 以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为载体, 以商务电子化和“两化融合”为抓手, 实现长汀县电子商务产业资源的集聚和协同发展, 促进电子商务在各个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摘要:长汀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态势, 积极顺应信息化新常态和互联网经济发展大势, 抢抓中央和省、市全力扶持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 做活“互联网+”这篇文章, 把电子商务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 促进县域电子商务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县域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4月
[2]陈越.抢占县域电子商务市场“蓝海”[J].浙江经济, 2014, 20:40-41.
[3]牛丽丽电子商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辽宁经济, 2005, 3:45-50.
[4]江鹏余帆.闽西日报:长汀县主动“触电”打造辐射闽粤赣电商集聚区[N].http://fj.people.com.cn/n/2015/0914/c234955-26372855.html
[5]胡美东彭娟.政商聚首福建省县域电子商务峰会福建农村电商迈入“新纪元”[EB/OL].[2015-05-12].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5-05/12/content_20690026.htm
[6]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7]http://scjss.mofcom.gov.cn/article/cx/201507/20150701044344.shtml.2015-07-14
[8]闽西日报:长汀获评全国农村淘宝最具潜力示范县.http://www.mxrb.cn/xspd/content/2015-07/12/content_1426385.htm.2015-07-12
为有效推进我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XXX省商务厅、XXX省财政厅、XXX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以农村产品上行和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深入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农村产品供应链与营销体系,着力培育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构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使农村电商成为推动我县城乡协同发展,加快城乡市场一体化步伐,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电商企业主体地位,通过加强示范引导、统筹协调、改善环境、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充分调动电商、商贸、物流、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注重实效,助力振兴。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思想,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注重培育农村经济实体,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三)强化服务,聚焦“上行”。
加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农村工业品、乡村旅游及服务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化、标准化,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突出特色,融合发展。
整合全县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乡镇商贸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网店微店等资源,把我县本土诗词、书法、民俗、宗教等文化元素和地方产品深度融合,突出产品的地域、品牌、文化特色,通过发挥农村电商网点作用,加强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和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三、发展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在我县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推广,建立健全支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的XX县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一)建成1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营。
(二)建成1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并投入运营。
搭建全县各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的物流配送网络;搭建开放、共享的物流信息数据应用平台。(三)完善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确保行政村全覆盖。
(四)实现全县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五)培育1个以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
(六)建设我县农产品追溯和质量认证体系,重点建设以“山头芦大米”“八斤子杂粮”为主的农产品二维码溯源体系。
(七)完成各类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4000人次以上。
(八)建设较为完备的地方农产品上行体系,健全完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优化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一批可推广应用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电子商务打造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四、实施内容
(一)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造。
县政府投入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建设用房,用于建设改造“XX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40万元(不高于专项资金使用额度的15%,前期210万元,后期30万元),改造建设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室内办公区、功能中心、室外牌匾和产品拍摄、商品展示、形象展示、品牌培育、质量追溯、数据中心、订单管理、客户服务、微商服务、电商培训等场所(不含土建)的设备设施。承建企业投入50万元,主要用于线上线下产品体验销售运营、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系统升级及运营维护等。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实行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方式,根据政府部门、生产、流通等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其他增值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体系化支撑服务,实现优势资源对接与整合。
(二)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改造。
投资2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48万元(前期198万元,后期50万元)、承建企业投入50万元,在全县建设改造15个乡(镇)级服务站、109个村级服务站(点),为农村群众提供电子商务终端服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48万元,主要用于装修装饰和购置安装电脑、移动终端设备、监控设备、大屏落地一体机、室内外牌匾(牌匾左上角要标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字样)、产品展示货架、物流货架、办公桌椅、配送电动车等设备设施。承建企业投入50万元,主要用于站(点)管理系统维护升级、培训指导、运营维护等。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负责向村民宣传服务站(点)各项功能,为村民提供网上费用代缴、话费充值、车票代购、代收代发快递、物流到村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级服务站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小额取现、生产贷款等金融服务。支持服务站(点)与运营商配合,共同与饲料、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切实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三)建设完善县域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支持承建企业运用市场化手段与当地物流、快递等公司合作,改造建设集货物、仓储、分拣、配送、流通等于一体的县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28万元(前期242万元,后期186万元),用于建设改造农村物流集中配送仓储中心,建设农村物流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完善农村物流运输体系(冷库装修、购置乡村配送车辆、冷藏车等),改造县、乡两级电商服务站(点)作业场所仓储物流设施(用于电商包裹接收、分拣、存储的货架、传送带、地拍、快递框等分拣设备)等。承建企业投入180万元,用于平台升级、人员开支、车辆燃油、运营维护等。
承建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制定县乡村三级物流解决方案,采取对接第三方物流平台的方式,整合县内物流信息资源,优化物流节点布局。鼓励支持邮政、顺丰、圆通、韵达等快递企业在乡村设立配送点,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县域内主要乡村“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覆盖,县到乡、村每周具有较高频率的配送班次。同时,承建企业要建设开放的、支撑对接各个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电商包裹接收、登记、投递信息反馈、跟踪查询和质量管控等功能,有效解决农村“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实现城乡物流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四)建设完善农产品上行保障体系。
投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630万元(前期430万元,后期200万元),依托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运营平台,建设面向本地的农产品追溯和质量认证体系,加快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一是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引导,分析市场导向和趋势,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指导生产企业、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进行产业优化和调整,培育经营主体,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紧密的供应链条。采取与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模式线上推广销售特色农村产品,鼓励县内企业在域外建设本县农产品销售旗舰店,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助推农产品上行。二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分等定级、包装、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提供可控、溯源、品牌培育等服务。打造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以大数据为基础,洞察消费趋势和市场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提升网销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有资质的第三方合作开展农产品追溯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通过条形码或二维码等方式来溯源,与商务部农产品追溯平台等国家权威第三方溯源机构及XXX省商务诚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等信用服务机构合作,构建农产品追溯平台和数据库,做到“全程溯源,有依有据,安全放心,知根知源”。
(五)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投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80万元(不高于专项资金使用额度的15%,前期160万元,后期20万元),采取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聘请电商讲师及优秀创业者分享及在线培训、重点培训、线下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4000人次以上。依托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培训基地,免费培训县(社区)、乡(镇)、村(屯)基层干部,培训供应链企业负责人、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人员。充分发挥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络的作用,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技巧、网购操作等技能培训,提高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懂信息技术、会电商经营、能带动致富的本土电商队伍。承建企业投入30万元,用于企业到乡进村培训、以岗带培,培养乡村创客、致富带头人等。
(六)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宣传与推广应用体系。
投资12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94万元(占专项资金使用额度的4.7%,前期80万元,后期14万元)、县级财政投入30万元,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宣传与推广应用体系。中央财政专项资金94万元主要用于制作电商专题宣传片、电商服务站悬挂宣传标语和利用LED移动显示屏开展多点电商宣传等,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知识、成功案例、重点企业的宣传力度,培养更多网民、网商、网企,增强县乡村基层干部、各类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对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同时,组织全县电商、微商、实体企业参加全国各大展会及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开展各类创客沙龙、创业大赛等活动。县级财政投入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制作擎天柱广告、报纸专栏、宣传图册等。
(七)建立乡村振兴大数据服务平台。
投入资金2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80万元、承建企业投入20万元),用于建立乡村振兴大数据服务平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80万元(占用专项资金使用额度的9%),用于将原扶贫大数据系统改造为乡村振兴大数据服务平台。服务平台核心版块包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管系统、产业振兴系统、生态振兴系统、组织振兴系统、文化振兴系统以及人才振兴系统,各版块功能如下: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版块。重点对全县脱贫后的成果巩固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监管,对在前期通过产业脱贫、就业脱贫、电商脱贫的脱贫户的情况进行数据跟踪,实时监控其在脱贫后的就业、创业及收入情况,助力我县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产业振兴版块。通过与县内已有的智慧农业平台、农产品溯源平台、电商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于全县发展较好的基础种养殖产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农产品网货加工产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基础数据、销售数据、市场客户数据、市场反馈数据等数据源进行采集、监控和分析,定期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建立县内农产品及电商龙头企业的网络门户展示平台,为企业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其网络知名度。
3.生态振兴版块。以农旅结合为切入点,对于XX县域内的主要旅游景点、县内及乡镇村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土壤酸碱度等指标通过小型气象站及物联网检测设备进行定向、定点的采集、监控和公示发布,结合生态环境数据,面向网络宣传XX域内的绿色生态旅游、文化手工艺品及农特产品。
4.组织振兴版块。着力实现全县党务工作面向社会尤其是乡镇、村屯的公开发布,让基层党员和群众及时了解县委县政府的政策,了解政府及党组织的动态。主要通过小程序的形式,对接县融媒体中心,将县政府的新闻动态、政策导向实时发布到乡镇村群众的手中,并形成互动机制。
5.文化振兴版块。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之乡、林枫故居等文化符号、传统美食、历史数据、传承人等信息提供数字化的管理、展示和查询功能。
6.人才振兴版块。通过对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退伍军人以及在以往电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中的学员信息及优秀的毕业学员信息进行分类建档管理,形成XX县人才振兴档案系统,为县域产业发展形成人才储备库。建立全县电商致富带头人、电商大咖、知名网红的名人档案和展示门户网站,鼓励更多的电商人才在实现创业、就业转化的基础上成为我县电商行业的示范性人物。
承建企业投入20万元,用于大数据系统运营维护。
(八)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县级财政投入30万元,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XX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重点围绕我县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发展现状,全面分析形势及存在问题,审定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功能布局和重大项目,明确产业重点、工作任务,科学编制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五、投资规模及预期示范效果
(一)投资规模。
全县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总投资23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30万元。县级财政提供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建设用房和投入60万元资金。
1.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造项目。投资2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40万元(前期210万元,后期30万元)、承建企业投入50万元。政府提供不少于1000平方米建设用房。
2.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改造项目。投资2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48万元(前期198万元,后期50万元)、承建企业投入50万元。
3.县域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体系项目。投资60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428万元(前期242万元,后期186万元)、承建企业投入不低于180万元。
4.农产品上行保障体系项目。投资6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630万元(前期430万元,后期200万元)。
5.电子商务培训体系项目。投资2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80万元(前期160万元,后期20万元)、承建企业投入不低于30万元。
6.电子商务宣传与推广应用体系项目。计划投入12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94万元(前期80万元,后期14万元)、县级财政投入30万元。
7.建立乡村振兴大数据数据服务平台。计划投入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80万元、承建企业投入20万元。
8.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县级财政投入资金30万元。
(二)预期效果。
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拉动农产品销售和工业品消费,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1.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推进,逐步改变农村传统消费方式,促进农民物质消费品种多样化,并享受网上购物、订票、充值缴费等便利服务,拉动农村消费,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2.带动城乡居民创业就业。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实施,给城乡居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县乡村电商服务站、电子商务企业及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企业、电子商务网店等都将新增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实施,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机制及服务支撑体系,培育一批电商企业及人才,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六、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分阶段有计划的推进,共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筹备阶段
根据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要素保障和支持政策,积极做好前期调研和考察学习。
(二)全面启动阶段
成立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构。建立工作机制、考核体系,制定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启动业务培训和宣传工作,抓好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的落实。
(三)组织实施阶段
全面落实具体项目建设,推进县、乡(镇)、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上行保障体系等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项目实施。
(四)巩固提升阶段
项目实施收尾工作,通过自查、总结和完善相关工作,做好验收、总结上报工作。
七、项目推进和资金管理
(一)企业选拔。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实行承办单位企业法人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内容及承办企业的条件,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选拔相关项目承办企业。承办企业项目建设方案须报县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示后组织实施。为保证承办企业信守承诺,履行契约,承办企业在项目实施前签订建设运营协议,保证优质运营服务时限为6年。(二)项目管理。
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按照国家及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制订和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和项目资金安排方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上报省商务厅、财政厅、乡村振兴局网站和县政府网站公示。项目实施方案公示后不得擅自更改。因需要增加或更换项目承建企业、创新或完善项目实施方案、调整或更改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安排方案的,须按相关规定,说明变更理由,履行变更程序,重新在相关媒体公示。(三)检查验收。
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财政、审计、商务、乡村振兴等部门督促承办企业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时限、内容、投资额度落实项目建设,并负责加强对项目跟踪检查,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承办企业项目完成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收到企业验收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分期分批对项目及时进行审核验收,并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验收结论。项目验收合格后,在县政府网站上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按相关规定和标准由财政部门将项目资金拨付项目承办单位。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相关工作文件、招投标文件、票据等进行妥善保管并存档。(四)资金管理。
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根据XXX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办联合下发《XXX省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黑商联发〔2018〕40号)文件要求使用,不得违规使用,违者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各乡镇人民政府、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商务局)、乡村振兴局、审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发展和改革局分管商务工作负责人担任,县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审计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主任。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具体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规划落实、组织协调、考核评比、日常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会议,不定期召开电商企业、行业协会和运营商座谈会,研究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解决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配备人员,具体负责在辖区内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成员单位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补。(二)注重公开公正。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向社会公示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及其承办企业的条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拔承办企业,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在省商务厅官方网站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决策和建设进度等相关信息,设立征求意见窗口或纪检窗口。(三)明确职责分工。
XX县人民政府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推进的责任主体,负责向上申报方案,监督落实方案。电子商务进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协调、方案制定和项目落实。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准时到位和资金管理。乡村振兴局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具体方案。审计局负责专项资金安排使用的监督。各乡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协调、配合支持。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责,全力组织配合各自领域群体参加各类培训、电商创业,做好本职工作。(四)出台推进政策。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从扶持县域电商发展的角度,适时在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出台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有效开展。(五)营造电商氛围。
充分发挥全县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题专栏,积极将电商发展优秀的企业、突出做法及典型案例向省级商务、财政、乡村振兴网站上推送,加大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力度,让群众知道电商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让企业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形成人人参与、全民接触的社会氛围。金使用管理办法
为加快我县电子商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5]60号)和《黑龙江省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的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规范合理使用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资金,特制定本办法。
一、支持范围和标准
(一)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嫩江县电子商务展示中心及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资源,全面升级改造嫩江嫩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设嫩江县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运营服务中心主要划分为展示大厅、运营中心、客服中心、物流仓储中心等核心区域,共计2000平方米。中央财政资金补助420万元。
(二)乡镇、村级服务网点建设。依托供销社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整合邮政、农业银行和传统流通网点,在全县14个乡镇、147个行政村选择建设或升级改造150个服务站点,为农村群众提供电子商务终端服务。中央财政资金补助530万元。
(三)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依托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和乡镇、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和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范围覆盖全县14个乡镇、147个行政村,实现商品的 品控分拣、打包配送、集采统储、互采分销、统配统送及协调售后服务功能,打通农村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中央财政资金补助440万元。
(四)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县级运营服务中心和嫩江县职业中学的培训场地,建设电子商务培训基地,面向政府部门人员、企业负责人、农业合作社、农村创业青年及电子商务进农村三级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及技巧、网购操作等技能培训,计划开展电子商务普及讲座13场,培训政府工作人员820名、合作社340家、农民2300余人次。中央财政资金补助400万元。
(五)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商务领域权威的国家级专业第三方机构合作,试点先行、逐步建立具有示范效应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购置环境监测、影像采集、网络传输等设备设施以及溯源标签印制等,开展资质认证,信用认证,做大做强嫩江特色品牌。中央财政资金补助210万元。
二、申报审核和资金拨付
(一)项目的申报。承办企业将已经建成并符合支持条件的项目向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并附承建项目的相关材料。
(二)项目审核公示。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承建企业所报项目的材料进行初审,并在材料审核后对承建项目进行实地调查评审,确定材料内容与实际项目实施内容的一致性。项目评审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 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通过实地评审和会审会商评审的方式,对每个项目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验收结论。对验收合格项目和拟补助资金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
(三)补助资金拨付。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财政部门会同商务部门按支持标准拨付补助资金。
(四)建立项目档案。县商务、财政部门负责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对项目评审、建设、验收、补助等各环节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做到资料详实、手续齐备、程序合规。
三、工作职责和监督管理
(一)县人民政府是资金使用和监管的责任主体,研究解决专项资金立项、分配、使用、监管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二)县商务局负责编制专项资金预算,组织项目申报和审核,会同县财政局下达项目及项目资金计划;会同县财政局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扶持情况。
(三)县财政局职责审核专项资金的预算;会同县商务局下达项目及项目资金计划,按国库管理有关规定拨付资金;会同县商务局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
(四)项目承办企业负责如实提供相关的审批资料;制定项目投资预算,落实项目实施的条件和配套资金;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对专项资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验收;按要求提供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及附属材料。
(五)项目承办企业必须具有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配备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有关 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并自觉接受商务、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相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申请和审核资料,以备核查。
评价组专家孙艺军、杨帆参观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查看了“田也品牌”在京东、淘宝、建行善融商务、工商融e购、邮政邮乐网等自营和合作线上平台的网络营销店铺及销售情况,对我公司的电商服务平台给予高度评价。
孙艺军专家表示,世纪粮行作为内蒙古龙头企业、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凉城县电子商务重点帮扶企业,在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紧跟商务部的脚步,将电商进农村落实到实处,并且要做好,带动农民一起走向电子商务的科技前端。让更多的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绿色健康的“田也杂粮”。
随后,孙艺军专家一行人员品尝了田也工作人员准备的藜麦、燕麦和小米等熬制的营养粥品,观看了谷物在加热后可以发芽的整个过程,一致认为“田也杂粮”色泽鲜亮、口感润滑。
我公司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引领作用,在公司电商运营中加强诚信体系、产品优质和品牌发展的基础上,完善溯源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带动和引领全县其他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全文】推荐阅读: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全文09-09
四川省《生育保险条例》全文11-09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07-20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12-04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电话11-26
“平安四川”行动工作方案07-20
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安全管理办法12-08
综合知识四川事业单位01-09
200#年四川省执法监察工作总结06-12
乡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