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心得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可以说,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令教学一线的我喜忧参半。喜的是, 舞蹈教育终于能真正走进中学课堂了;忧的是, 课标中新设计的另外五个模块特别是舞蹈模块, 毫无任何既定模式可循, 需要音乐教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与总结, 面临着很多困难。而且,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以北大、清华为奋斗目标的普通高中生, 而不是准备报考舞蹈学院或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对学习舞蹈是否感兴趣呢?他们对舞蹈艺术的了解认识又有多少呢?

带着这些疑问与不安, 我尝试着在第一堂课先请学生从感官上欣赏、体验各个舞种舞蹈的“美”, 带着他们“走近舞蹈”, 以拉近学生与舞蹈艺术之间的距离。可是事实上, 学生只有在看街舞表演的时候有那么点兴奋、活跃, 其他舞种, 比如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等, 不仅是相关舞蹈知识非常匮乏, 而且在观看时还流露出抵触、厌恶的情绪。现在的学生追求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发展, 喜爱时尚流行的街舞本也无可厚非, 但对本民族的舞蹈精髓如此无知和麻木不得不说是很遗憾的, 如何加以有效引导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我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了学习兴趣, 就等于有了自觉求知、主动探索的动力。所以, 我因势利导, 没有马上向他们灌输民族民间舞等等在他们看来是“恶心”、“老土”的东西, 而是从他们喜爱的街舞入手, 当然, 是那种较为健康的健身街舞, 不那么张扬、反叛, 但学生还能接受。因为无论学习音乐还是舞蹈, 一个人的节奏感都是相当重要的, 而我觉得街舞对于训练人的节奏感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很有帮助, 可以加强学生对自己身体肌肉、关节等的支配力, 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因此, 我首先配合着节奏鲜明、拍点清晰的街舞音乐着重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 并逐步要求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辨、用心去感受音乐, 包括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转变等并通过自己的舞姿把它们表现出来。加里宁曾说过:“人要是学会了跳舞, 连走路都可以美观和文雅一些。”于是, 在获得了初步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之后, 我对学生进一步提出了形体上的要求。考虑到芭蕾以及古典舞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特别是男生来说高深了一些, 我就选择了校园华尔兹来做形体训练。众所周知, 华尔兹被誉为“舞中皇后”, 舞姿优美、高贵、挺拔, 对学生的体形、体态有很好的纠正和训练作用。而校园华尔兹则是把华尔兹与校园集体舞加以融合, 既保留了华尔兹最基本的一些要素又适当降低了难度, 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协作, 更适合高中生学习。在欣赏完一系列精彩的国标表演特别是电影当中华尔兹片段之后,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于是, 我趁热打铁, 示范校园华尔兹的片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加入到学生中去, 与他们共舞, 并及时加以纠正和鼓励。在这种师生互动当中, 学生情绪比较高涨, 学习的效率也很高。

同时, 在教学中我也注意把舞蹈鉴赏和表演、创编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收集与舞蹈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自己喜爱的舞蹈作品, 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课件, 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研讨, 增强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选择、判断和分析能力。并逐步增加舞蹈名作赏析的内容, 向学生介绍中外优秀舞蹈、舞剧作品, 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舞蹈形成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风格特点、评判标准等, 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舞蹈表演与创编, 通过现场观摩、观看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舞蹈语汇, 特别是在参加排练和演出舞蹈过程中, 通过表演实践和切磋体验, 逐步提高学生表演与创编水平。

在模块教学的评价方面, 首先, 我会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以过程性评价, 这是贯穿于整个模块学习始末的;期末有总结性评价, 分基本要求和拓展性要求两部分, 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举例来说, 曾有一位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某个舞蹈组合分解, 然后加入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 融合成一个全新的组合, 较好地理解和完成了拓展性要求。

通过对音乐与舞蹈模块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让我认识到:舞蹈教育, 已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虽然前面的路还很长, 困难重重, 但它的普及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舞蹈教育也必将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闪光点。

摘要:高中音乐新课标中关于“音乐与舞蹈”模块明确指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 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 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舞蹈课中, 既要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 又要注重对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音乐与舞蹈,教学,审美情趣

上一篇: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策略初探下一篇:浅谈杨山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