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的中医病机与微观辨证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胆石症病位在肝胆,肝胆疏泄失常,胆液郁滞日久化热,湿热熏蒸胆道而致本病。其中,肝郁为本病发生的基础和关键,湿热为本病迁延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胆石症相关微观指标与肝郁证、湿热证密切相关。肝郁证胆石症患者的胆汁黏度指数、谷酰转肽酶升高;湿热证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β内啡肽升高等。胆石症的辨治应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继续深入研究临床证候的微观量化指标,可针对胆石症肝郁证、湿热证的生物学基础与药物干预机制展开研究。

关键词:胆石症;肝郁证;湿热证;微观辨证

胆石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胆汁成分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多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按发病部位分为胆石症和胆管结石。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目前该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并面临术后并发症以及丧失胆囊等问题。中医治疗疾病更重视疾病的基本病机,对“源头”进行把握与调控,强调“治病求本”与“标本兼治”。胆石症病位主要在肝胆,二者互为表里,肝胆疏泄失常,胆液郁滞日久化热,湿热熏蒸胆道而致本病[2]。本文从肝郁为本、湿热为标两个方面对本病的病机特点、证候内涵与微观辨证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1肝郁为胆石症发生的基础和关键

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肝胆依靠经脉相互络属,二者互为表里;肝之精气化生胆汁,胆汁的化生与排泄受肝之疏泄调节,正如《脉经》所言:“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同时,胆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正常情况下,肝升胆降则气机运行正常,病理情况下,“肝气郁而不宣,则胆气亦随之而郁”,胆气郁滞,升降失常为逆,故重在“肝郁”[3]。

《症因脉治》言:“肝胆主木,最喜条达,不得疏通,胆胀乃成”。肝郁导致肝失条达,疏泄失职,使胆汁化生异常、排泄受阻,胆汁瘀阻日久,结聚成石。可见,肝郁导致肝胆疏泄失常为胆石症发生的基本病机[4]。

霍清萍教授提出了“病位在胆,责之于肝”的观点,其认为肝病累及胆腑,胆腑失和,以致胆不能固摄精汁而致病,阐明了肝脏对胆病的重要影响[5]。汪得利等[6]提出,肝气郁结会影响肝胆疏泄条达之性,胆汁疏泄失常,日久郁结成石。韩柯鑫等[7]认为,肝郁导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瘀积,最终积聚成石,二者皆突出肝失疏泄对成石的关键作用。邵启峰[8]指出,胆石症的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寒温不适及虫积等,导致肝胆郁结,郁而化热,煎熬胆汁,日久成石,说明了肝郁化热对成石有重要影响。梁丹等[3]提出胆石症多因情志抑郁、蛔虫入胆、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疏泄不及,胆汁郁滞,浊而不清,日久凝结成石,说明肝郁会导致胆液浑浊不清,浊液久积而成石。邵铭教授认为,情志郁久导致肝郁气滞,胆汁排泄不畅,瘀久成石,出现两胁不适、喜太息、性情急躁等症状[9]。马献中[10]研究提出,情志失调会影响肝胆疏泄,损伤脾胃,导致肝郁脾虚,肝脾不升,胆胃不降,胆汁瘀结成石,出现胁痛、食少纳呆等症状。可见,肝郁导致肝胆疏泄失常是胆石症发生的基础和关键。

2湿热为胆石症迁延发展的重要因素

胆石症的发生与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等有重要关系,其中感受外界湿热邪气,或饮食不节,过食油腻厚味之品,伤及脾胃,痰湿内生,郁久化热,而情志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津液失布,日久亦可化生湿热[11]。湿性黏滞,热可耗气伤津,湿热熏蒸肝胆,煎熬胆汁以致胆汁浓缩,或湿热煎熬痰浊,日久结聚成石,阻于胆腑,最终促生胆石,同时又因胆石为有形之邪,形成后阻滞胆腑,气血壅滞,久滞久郁而化生湿热,进一步加重病情,导致胆石症迁延发展。

刘名扬等[12]认为,肝失疏泄,胆汁瘀滞,郁久化生湿热,湿热蕴结肝胆,阻滞胆道,肝胆湿热,易生砂石,出现胁胀灼热、腹胀、口苦等症状;同时湿性黏滞,湿热难除,使胆石症迁延发展,日久难愈。说明湿热的黏滞性是导致胆石症迁延发展的重要因素。张绪初[13]提出,胆为洁净之腑,湿热久郁,胆汁不洁,凝聚成砂,说明湿热会造成胆汁浑浊,浊物结聚,易成砂石,又因湿热难以祛除,胆汁日益浑浊,导致胆石症进一步发展。周新强[14]认为,饮食不节,蕴生湿热,湿热中阻,熏蒸肝胆,导致肝胆湿热,同时湿热留连,煎熬胆汁,易形成结石,突出了饮食对湿热产生的重要影响,饮食方式不改变,湿热难以祛除,胆石症则难以治愈。王继新[15]提出,湿热体质者易患胆石症,体质难调,结石难除,体现了湿热体质对胆石症病情发展的重要影响。以上各家观点均认为:湿热为胆石症迁延发展的重要因素。

湿热不仅是胆石症迁延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胆石症发生的重要病因。许会平[16]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酿生痰湿,湿郁化热,湿热熏蒸肝胆,煎熬胆汁,日久成砂石。沈湛等[17]提出,外感湿热,侵犯胆腑,湿热郁结肝胆,胆汁瘀积成石。因此,过食肥甘酿生湿热或感受外部湿热邪气亦是胆石症发生的重要病因。

3肝郁、湿热与胆石症微观辨证

现代医学认为,胆石症的发病机理包括: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汁胆固醇成核异常;胆囊功能障碍。其中,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胆汁胆固醇的浓度升高,导致浓度过饱和。引起胆汁胆固醇浓度升高的原因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环节包括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胆固醇合成与转化过多、肝脏胆固醇摄取过多以及胆汁酸合成转运减少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正常的胆固醇代谢,从而导致胆汁胆固醇浓度升高、过饱和,浓缩结晶形成结石[18]。此外,胆汁中存在一些相关的促成核因子和抑成核因子,二者影响胆固醇结晶及结石形成,促/抑成核的动态平衡对胆石症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胆汁中促/抑成核平衡被打破,整体平衡表现为促成核,并且有其他相关因素参与,最终导致胆石症形成[19]。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排空能力下降,胆汁胆固醇过饱和形成结晶而不能及时排出,胆囊内瘀滞日久,最终成石[20]。

不少研究发现,胆石症相关微观指标与中医肝郁证、湿热证具有密切关系。侯淑英等[21]研究发现,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的胆汁黏度指数较健康组明显增高,肝气郁滞,肝胆失于疏泄,胆汁浓缩,故见胆汁黏度升高,此指标变化可提示中医肝郁气滞证型的存在,为临床胆石症肝郁证的确定提供病理辨证依据。王萍[22]观察利胆化石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胆石症的效果,发现其可以显著降低直接胆红素水平,疏利肝胆,促进肝脏代谢作用,调控直接胆红素水平;反之,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可推断有肝气郁滞,进而辅助诊断肝郁证。王瑞超[23]研究指出,胆石症肝郁气滞证患者经舒肝化石汤治疗后,谷酰转肽酶降低。可知,疏泄肝胆,增强肝胆的排泄功能,能降低谷酰转肽酶的水平。同理,当谷酰转肽酶水平异常升高,提示肝胆疏泄不畅。亦有学者[24]探讨胆石症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发现肝郁气滞型红细胞比容、血沉等明显高于正常组,肝失疏泄,机体代谢缓慢,血液浓缩,故会出现红细胞比容、血沉异常升高,此相关异常指标对肝郁证体现出特定指向性,可作为辨识胆石症肝郁证的有效参考依据。夏苏英等[25]实验研究发现,胆石症肝胆湿热证患者β内啡肽高于健康人,经清肝利湿汤治疗后,β内啡肽水平降低。湿热内蕴,机体温度升高,刺激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β内啡肽水平升高,以确保体温恒定,经清肝利湿汤干预后,祛除湿热,β内啡肽水平降低,此指标的特异性变化提示β内啡肽可以辅助胆石症肝胆湿热证的诊断。朱盛宣等[26]认为,胆石症患者以肝胆湿热证为主,此证型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脂代谢异常也最为明显。湿热证患者脾胃功能虚弱,加之后天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易酿生湿热,机体脂代谢失调,故脂代谢指标对湿热证具有一定指向性,其代谢水平异常可作为辨识胆石症湿热证的辅助客观指标,改善脂代谢也可为湿热证的治疗提供思路借鉴。王博[27]观察利胆排石口服液治疗胆石症肝胆湿热证的疗效,发现其可以明显改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湿热证患者机体的湿度与温度满足了细菌的生长条件,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故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经治疗,指标显著降低,此类异常指标与证型的密切联系为湿热证的微观辨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胆石症湿热证的治疗提供了方法[28-29]。

4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肝郁、湿热为胆石症的病机关键,其中肝郁为胆石症发生的基础和关键,湿热为胆石症迁延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胆石症相关微观指标与肝郁证、湿热证密切相关,这也为胆石症的微观辨证提供了多种辅助客观指标。在胆石症的辨治过程中,应当做到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的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且继续深入临床证候的微观量化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未来可针对胆石症肝郁证、湿热证的生物学基础与药物干预机制展开进一步探索,以更好地挖掘中医在辨治胆石症方面的潜在优势。

参考文献:

[1]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下)[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79.

[2]林天碧,肖广远,梁晓强,等.锦红片对肝胆湿热证胆石病术后证候影响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128-2131.

[3]梁丹,赵雪君,王紫璇,等.胆石症的证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157-159.

[4]朱培庭.胆石病“从肝论治”要点[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6):1-3.

[5]梁芳,霍清萍.霍清萍运用疏肝利胆方辨治胆病经验[J].上海石的临床观察[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6-7.

[17]沈湛,张稳,刘文生.中医辨证论治胆石症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7):30-32.

[18]吴欣.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244-247.

上一篇:浅谈基于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下一篇: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