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领取方式

2022-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养老保险领取方式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策略

[摘 要] 随着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不断增加,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尽管这些年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但是依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冒领瞒报等问题,这导致了养老保险金的大量损失。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对于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一个全面的探讨,以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程序、方法。文章对于对于当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存在的不足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文章所提出的觀点和建议,能够给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实践中解决经常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带来一点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养老保险待遇 领取资格 确认 策略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项常规且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的快速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我国领取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了1.8亿。数量庞大的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导致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杜绝各类瞒报冒领行为,成为了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虽然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这客观上要求社保经办机构加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的持续改进,堵住各种瞒报冒领漏洞,减少社保基金流失,确保养老金这一“保命钱”的安全。

一、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存在的不足

目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存在比较多的不足,文章将比较突出的不足梳理归纳如下:

(一)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很多退休老人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也不高、信息比较闭塞,因此对于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够及时,加上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的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容易就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不了解资格确认方面规定而无法确认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另外就是政策宣传不充分,容易让部分退休老人及其家属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瞒报冒领也不会有啥大的问题,不是违法犯罪,占小便宜的心理以及对于瞒报冒领行为违法属性认识不到位导致这些人铤而走险,不正确地对待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

(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

目前民政部门、社会保险部门、公安部门等在信息共享方面不够及时,这就给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容易给瞒报冒领提供一些可乘之机。举例来说,民政部门管理的死亡信息、公安部门管理的户籍信息等不能够被及时提供给社会保险部门,结果导致部分人员死亡之后还可以继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三)监督举报不够完善

社保经办机构普遍存在人手不足问题,加上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的确认工作量太大以及存在的一些漏洞,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因此仅仅依靠社保经办机构来开展这一工作是不够的,发动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举报非常有必要,但是这一工作目前并不完善。群众监督举报的热情不高,意识也比较薄弱,这导致一些不符合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无法被及时发现。

(四)惩罚措施不到位

目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的惩罚措施比较少且力度比较小,基本上就是局限于追回冒领的养老金或者通过丧葬补助费扣除,实在没有办法追回的也就不了了之。这样的惩罚性措施不足以震慑部分心存侥幸的群众,在较低的违法成本面前选择瞒报冒领,没被发现最好,即使被发现了也仅仅是退还本不属于自己的资金,可以说是有利无害。

(五)稽核手段有漏洞

从目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稽核手段来看,虽然手段在不断创新,但是依然存在很多漏洞,在现场指纹确认不够人性化的情况下,社保经办机构于是推出了人脸认证、远程视频认证等等,但是人脸认证也存在漏洞,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加上一年认证一次,间隔时间比较长,这都会影响对资格确认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不足带来的危害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不足带来的危害很大,文章将具体危害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造成养老金大量流失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的问题将会导致养老金的跑冒滴漏,从而造成养老金的大量流失。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冒领社会保险待遇金额多达上亿元,很多的养老金一旦被冒领就难以追回,造成社保基金的巨大损失。尽管每年通过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也能够追回来一部分的资金,追回的资金仅仅是“冰山一角”。

(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不足所带来的瞒报冒领等行为也容易导致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一些冒领养老金的行为会让群众感到不公平,甚至到了自己身上也会瞒报冒领,这样就会让不诚信之风横行,不利于诚信社会的建设。

(三)损害参保人员利益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瞒报冒领等行为,直接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利益,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空账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养老保金的空账金额高达4万多亿元,同时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保基金持续运行压力极大,参保人员的缴费负担很重。而瞒报冒领等行为导致了社会基金巨大流失,毫无疑问加重了参保人员的负担,并降低了其退休后的待遇水平,这极大地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三、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问题解决策略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需要多措并举,围绕上文所谈到的各种问题,文章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以解决。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升群众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的各种问题,关键还是要让群众自觉如实进行资格确认,这样才不会再有各种资格确认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依赖于社保经办机构的大力宣传,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的政策宣传,让群众对于政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瞒报冒领行为的危害、这种行为的违法违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严格按照政策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切实减少各类瞒报冒领行为。

(二)部门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共享

社会保险部门需要与民政部门、公安部门等加强信息的共享以及沟通,沟通越及时、越充分,那么越是有利于开展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从而减少信息共享不足导致的社保待遇领取资格方面的漏洞,避免给一些人可乘之机。社会保险部门需要主动与民政、公安等部门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获取这些部门所掌握的一些信息,从而参照对比进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确保资格确认更加准确、及时。

(三)完善举报监督机制

社保经办机构可以在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引入检举举报机制,向群众公开举报热线,并提供一定的奖励,鼓励引导群众举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问题,从而弥补社保经办机构自身力量的不足,打击各种瞒报冒领行为。在举报监督方面,需要重点发挥好社区的重要作用,毕竟目前随着养老保险社会化水平的提升,社区在公共养老服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四)创新惩罚措施

从惩罚措施来看,仅仅局限在追回冒领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大惩罚力度,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惩罚,也可以将那些瞒报冒领人员加入诚信黑名单并进行公示,甚至可以采用一定刑法措施,通过严厉的惩罚来制止各种瞒报冒领行为。举例来说,对于故意瞒报冒领养老金,且数额比较大,性质比较恶劣的行为,给予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事处罚,同时还要给予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经济处罚。严厉的处罚将会震慑部分瞒报冒领人员,让其不敢去瞒报冒领。

(五)创新稽核手段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稽核手段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各种新的手段来从源头上解决好冒领瞒报等问题。在稽核手段创新方面,需要考虑两点,一点就是要给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充分体现出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则是要考虑稽核手段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远程认证、人脸认证、指纹认证等手段来全面提升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的策略,从而减少瞒报冒领等行为的出现,降低上述行为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文章在解决策略的探讨方面,一共提到了五点,这些策略不仅仅有自己的思考,也有对于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当然各个地区在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除了要做好文章所谈到的几点,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力求解决好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姜新丽.关于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18(10).

[2] 徐炯权.“证明自己还活着”,养老金領取资格认证难题如何破解[J].法治与社会,2019(03).

[3] 陈蓉.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问题探析[J].财经界,2017(32).

作者:丁欣

第2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制度探析

摘 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完善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制度,改进认证工作措施和手段,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绩效,维护广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人的合法权益,构筑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防火墙。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制度

近年来,时有媒体报道死亡或不符合领取社会保障资格人员冒领社会保障待遇的事件,可见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保障经办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日益扩大,目前全国约有1.24亿城乡居民领取基础养老金,如何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提高城乡居民主动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本文着重分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什么是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指对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是否符合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资格进行审核和查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主要包括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领取伤残津贴、护理费的工伤职工,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的供养亲属,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员,领取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的人员,领取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人员。如果按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的居住地来分类,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可以分为属地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和异地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既是社会保险经办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保障基金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领取社会保险人员开展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可以有效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和财政专项基金的安全,封堵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漏洞,预防社会保险基金的跑冒滴漏,维护待遇领取人的合法利益。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基本现状与面临的困难

1.覆盖全国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具雏形。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6月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到2012年9月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纳入国家两项试点,全国两项制度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其中,1.24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再加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已超过7亿,中国基本实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尚处起步初始阶段,各级保险经办机构及队伍建设亟需充实与完善。作为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制度,中国全面施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时间不长,各地在制度建设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能力方面差异悬殊,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在2009年以前已经开展了试点,保险制度和社保经办机构已得到完善与充实,而西部偏远地区此项制度则刚刚全面推开,尤其是基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亟需加强,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操作流程和认证标准亟需规范,经办人员的业务技能与专业化水平亟需提高,工作责任心亟待加强。

3.城乡差异及交通地理条件影响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开展。国务院规定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每月55元,虽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但较低的待遇标准影响了领取人认证的主动性,尤其是在中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领取人对认证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西部偏远地区受地广人稀,居住相对分散,交通不方便,居民外出打工挣钱等因素影响,领取人认证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认证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与人们较快的生活节奏不相适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技术和手段较落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认证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基础之上,验证效率往往“事倍功半”,离认证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精确化、专业化的要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三、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制度的探索与建议

1.落实各项认证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完善认证制度。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广,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千差万别,应当因地制宜,采用集中认证与实时认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各地区可以选择合适的认证方法,每年规定一个期限集中办理一次集中认证,认证人本人应到场,并携带领取待遇的凭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等证明材料,如实办理认证手续,对因重病、住院、行动不便、外出暂居住在异地、本人不能亲身前来办理认证的,可以采用异地认证的方法,领取人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受托代办人按规定提供认证人的生存证明,出示认证人和受托代办人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由经办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备案,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复查。实时认证则需要借助于完善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和公安、民政、卫生等公共人口信息资源系统,每月定期通过系统进行数据比对来完成。

2.建立岗位目标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社保经办机构的经办能力建设。对社保经办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定期开展业务轮训,采用定期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监督,提高经办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提高经办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尤其是基层经办工作人员要动态掌握本地区领取人员生存状况及户籍变动情况,加强与本地区民政殡葬部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的联系协作,对不符合领取资格的人员应及时暂停待遇,做好停发登记备案。对经办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要责令其追回冒领的保障待遇,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教育,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3.明确界定各类保障待遇享受的资格与条件。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管理政出多门,涉及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残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多个部委部门,国家应统筹考虑各个部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明确界定哪些社会保障待遇可以同时享受、哪些社会保障待遇不能同时享受,哪些社会保障待遇可以合并发放,比如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的供养亲属与由民政部门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不能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重度残疾人员领取的伤残补助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基础养老金则可以同时享受。保护领取人的正当权益,提高困难人员的保障待遇,减轻其生活困难,保证特殊领取人的保障待遇不降低,生活不受影响。

4.加大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宣传力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主动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意识,营造广大城乡居民主动参与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每年办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集中认证之前,可以利用电台、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介发布认证公告,在本地区各个街道(镇)、社区(村)及人口集中居住地张贴宣传告示,让认证对象充分了解掌握认证信息;集中认证工作结束后,及时将认证结果进行公示,扩大群众的知晓率,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出台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举报奖励政策,对举报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经济奖励,对冒领人加强批评教育,责令退还冒领的待遇,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加大法律法规的震慑力度。

5.逐步推广领取待遇资格实时认证,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绩效。完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建立本地区、本省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跨地区比对系统。首先要制定实施统一的数据比对标准和比对措施,提高采集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人口信息的精准度,建立本地区的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比对系统,按月定期将认证信息与其他人口信息进行比对,及时查验出死亡冒领及骗保情况,对筛选出的问题信息数据逐条核查落实;其次要加强与本省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比对系统跨地区联网建设,强化跨部门技术协作,由省级人社部门统一与公安、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的人口信息比对,以防范省内重复领取养老金行为;最终要加快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待遇状态比对查询服务系统联网工作,以便在全国更大范围内防范跨省重复冒领保障待遇的行为,着力提高社会保障人员待遇认证的效率,加大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力度。

6.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待遇资格认证措施和技术手段。一是借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经验和做法,增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领取人员享受一次性丧葬费待遇的政策,用领取人若干月领取标准或本地民政部门公布的基本丧葬费用水平作参考发放一次性丧葬补助费。待遇领取人在死亡后,其继承人持相关证明至社保经办机构报告死亡信息,终止发放待遇,申领一次性丧葬补助费。二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和科学手段做好认证服务工作,可以开发建立“指纹认证”、“视频认证”应用系统,采集认证对象指纹信息及视频信息,开展指纹和视频认证管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开展认证工作。三是研究探索与发放保障待遇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利用金融机构的网点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待遇资格认证,为认证服务对象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提高待遇资格认证质量和认证效率,减轻待遇资格认证经办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切实维护认证对象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中国建立城乡居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善城乡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不会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规范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流程与认证标准,改进认证措施和手段,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认证管理和监督力度,才能杜绝社会保障待遇的冒领和骗保现象,才能有效维护领取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为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监管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实现广大城乡居民“共同富裕”、“老有所养”的目标,让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国家改革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Z].2009.

[2] 白天亮.新农保,让农民“养老不犯愁”[N].人民日报,2012-10-12(01).[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刘文峰

第3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冯峰,(1978.10-),男,汉簇,籍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人,大专文化、中级经济师,现从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摘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社保部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涉及服务对象广、社会关注度高且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健全完善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关机制,不断提高改进资格认证工作方法与手段,对维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人合法权益,提高社保基金监管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我县开展的资格认证工作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应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资格认证;对策研究

前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涉及人员最广的重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制度的实施与推进,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断扩大,时有发生冒领、超领甚至骗领养老金等行为,待遇资格认证越来越成为社保部门的重点及难点工作。如何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提高广大城乡居民主动及时进行资格认证,不断优化创新认证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本文结合我县实际,重点阐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资格概述以及发展现状

我国人社部颁布的有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中第三十三条明确指出,县级社保经办部门需要每年对管辖区域内的老年人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并将认证核对情况通知给老年人,根据规定,县社保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核对时间、方式、相关证明资料。如果老年人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资格认证,那么当地社保部门需要暂停对其发放养老金,待人员补办好相关手续完成资格认证后,方可从暂停放发养老保险金的月份起补发并续发养老保险待遇。从我国人社部颁发的相关规定来看,这类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后文简称老年人),其如果想要按时领取到养老保险金,那么每年都需要进行至少一次待遇资格认证[1]。

我国大部分省市社保机构都对老年人身份、生存状态核查开展了多种新的工作方式,目前最为推广的当属手机APP人脸认证了。而大部分地区完成线上资格认证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将资格认证步骤进行公示,然后由老年人自己或家属子女按照指示说明帮助其完成资格认证。第二种途径则是委派当地的基层社保协管工作人员,针对子女不在身边或智障等人员,入户到老年人家中了解其资格认证情况,帮助其去完成线上认证。

我县在通过两种途径认证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又通过线下两种方式认证或核查生死状况,一是对手机APP人脸识别认证不能完成通过的部分老年人(因老年人年老患病、智障等,致面部特征与预存信息相片不一致或不能按照线上人脸识别认证流程做基本动作的),由村级协管员上门手工办理线下认证手续并报回县级经办机构。二是要求村级协管员每月月初报回上月本村老年人死亡情况,通过线下+线上资格认证两种模式进一步确保资格认证的广度和精度。

相较于线下人工资格认证方式,APP人脸识别认证的时效性更强且不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力、物力成本,可靠性较高。首先,人脸认证采取的是全年认证模式,其更加人性化便捷性,老年人只要在一年内完成资格认证即可,不仅可以省去老年人来回到社保部门办理业务的麻烦,还可以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2]。

开展线上APP资格认证方式,是一项便民、惠民的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社保管理服务水平,而且保障了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但从实际的工作中不难发现,线上APP人脸认证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政府本身的惠民措施,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因此需要对城乡居民老年人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进行深度思考。

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老年人无法及时完成资格认证导致养老金发放延迟

很多常年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其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电视机和村内广播,有些老年人不会上网。对新的政策规定不了解,直到其因为没有进行资格认证而领不到养老金后才会想起到社保部门去进行咨询。但即便很多老年人知晓了该项政策,但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操作,并且部分老年人还没有智能手机,因此难以自己独立完成资格认证,必须在家属子女及社保协管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即便我县基层社保协管工作人员帮助老年人完成资格认证,但针对一些人户分离、户在人不在、常年在外居住,无法联系的老年人,其养老金会停发,导致这些老年人无法及时领取养老金[3]。

2.2 资格认证队伍不健全,经费短缺,未充分调动基层力量发挥保障作用

众所周知,針对城乡居民老年人的养老金资格认证需要依靠基层村组织来完成,老年人的个人资格认证服务也需要由基层人员提供。但就目前的实际工作情况而言,我县完成对当地老年人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主要是依靠村级社保协管员组织宣传实施,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用于协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工作队伍。而县级管理者也没有为其拨发充分的工作经费,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乡村老年人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的性质,还是按照其他工作性质来为其拨发经费的。而基层工作人员在接到经费后由于经费不足,不能够尽心去协助完成资格认证工作,甚至会因为待遇不高而脱离此项工作[4]。

目前我县完成城乡老年人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主要是通过两种模式,一是由村级社保协管员对当月本村的常住老年人口进行生死状况调查并在次月月初上报核查出的死亡老年人信息,县级经办机构依据上报死亡信息及时停发其养老金, 二是我县2018年后就逐步探索开展了线上“互联网+人社”认证模式,后又按照上级部门相关政策,通过“民生山西”及“老来”手机App线上认证,实现了快捷方便认证,目前我县基本实现线上+线下(线下主要针对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智障、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等特殊人群,进行上门入户方式)认证。大部分村级社保协管人员都是由村委会成员兼职构成,本身村里工作繁杂,再加上这些人员本身缺乏对相关政策知识的掌握,加上经费短缺,大部分乡村级社保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处于一个被动且效率低下的状态。并且镇村两级的基层工作人员并没有在系统内查看管辖区域未经资格认证老年人的名单、认证时间等权限,只能被动地等到县里工作人员将未经过资格认证人员的名单发来后才能知晓自身管辖区域老年人的认证情况。这一方面导致镇村两级社保管协管工作人员无法主动对所管辖区域内为符合条件资格认证的老年人开展资格认证,需要不断重复地进行认证,且认证工作非常零散,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大。

2.3 资格认证监管存在不足,致冒领、超领行为发生

根据目前的养老金发放情况,发现发生养老金流失的主要人群有两种,第一种是长期在外老年人,这些人员由于基层相关工作人员无法确认其生存状态,因此经常会出现人已经去世但养老金还在持续发放。第二种由于资格认证每年仅进行一次,与次年认证时间长达一年时间,认证周期长给骗保行为留出了空间。基层工作人员很难确认去世人员的去世时间,而部分家属为了多领去世人员的养老金经常会选择将死亡时间瞒报、迟报,出现冒领养老保险现象,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

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资格认证基层队伍建设和政策宣傳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基层经费、奖惩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平台引导作用

虽然我县于2018年就逐步开展了线上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但介于部分农村老年人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完成资格认证。因此需要将线上线下两种办理模式相结合。首先是需要让所有老年人都了解到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的重要性,而对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的宣传则需要依靠基层工作人员来完成。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资格认证主要是由乡镇社保人员以及村协管人员共同完成的。因此需要让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其职责,深入到农村中去,了解农村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确保所有农村老年人都对养老金资格认证知晓熟悉。对于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年人,镇村两级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入户宣传工作,到老年人家中耐心为其讲解政策内容,告知老年人资格认证的重要性,并当场协助老年人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并充分利用乡村的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来进行宣传,比如广播、海报、村党员、村民微信群等[5]。

其次所有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县级社保部门可以定期召集乡级、村级社保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培训内容需要包括政策的讲解、专业技能培训等,通过培训,增强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执行能力。

建立完善基层社保工作人员的奖惩、考核制度,并依据辖区内享受养老保险人数与工作量大小来确定合理的经费,鼓励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老年人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宣传、协助工作中去。形成以制度推进资格认证效能,以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最终使资格认证工作高质量运行,使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实现广大老年人的满意幸福感。

3.2 精准及时更新优化线上资格认证系统信息数据,实现县、镇、村数据信息共享

对每年到龄人员个人信息及时纳入资格认证系统内,确保到龄人员适时能认证成功,对部分老年人因高龄、重病、残疾等特殊情况而在人脸识别认证中出现因面部表情与提取相片不符或其它原因不能认证的,社保经办部门要及时对个人信息、面部表情相片进行更新优化,提高线上认证通过率,真正实现资格认证的便捷时效性,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老年人养老保险领取资格认证随着大数据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数据的共享对资格认证工作起到了高效高质的提升。以前是县级社保部门在年底向乡级和村级社保局公布没有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的人员名单,随后 乡级、村级基层工作人员收到相关名单后才能够在其管辖区域内开展资格认证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往往会使得部分老年人无法及时领取到养老金。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实现县级社保与乡级、村级社保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下放乡镇、村级查看权限,方便基层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资格认证情况,有利于及时督促未完成资格认证的老年人完成资格认证,缩短人工经办时间,提高了为民服务效率。

3.3 建立多部门联动核查认证机制、严厉打击冒领、骗保行为,创新推动认证大数据网络平台建设

基于目前我县经办机构掌握老年人生死状况信息来源主要由镇、村上报的每月老年人死亡人员花名,如果常年在外生活的老年人不幸死亡,基层人员无法掌握死者的死亡时间等信息。获取生死状况信息单一且不完整,因此,必需建立多部门联动核查机制,从政府层面主导公安、卫健、交通、疾控等相关部门发挥各自领域作用,联动系统性地对老年人死亡状况进行及时核查比对,以此减少冒领养老金行为的发生。针对骗取、冒领老年人养老金的不法人员,要依照《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严厉打击,并视情况轻重依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惩戒、发现冒领行为的,必须要在媒体上曝光其事实,以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数字时代,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大筛查、比对等强大功能,对我们的资格认证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仅增强了时效便捷性,而且确保了认证工作的精准度。因此,创新推进大数据网络认证分析平台刻不容缓,可以借鉴学习其它省份例如山东、湖北等省份就养老保险资格认证推出的“静默认证”系统,在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数据实现省级集中(或者更高级别的集中)基础上,利用大数据认证分析平台交互自动搜索、自动识别符合认证条件的老年人。例如一名老年人住院治疗,大数据交互平台通过关键行为获取到了她本人医保结算信息,这样,就自动给予认证通过了。使广大老年人领取养老金享受到“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扰”的“免申即享”新体验。这种省时省力又省心的认证方式,让我们的老年人生活更方便、更有尊严、更幸福。

4 结语

古人云“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爱老年人,切实做好养老保障工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址的现实映照,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真实践行。随着老年人养老金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的不断优化与创新发展,相信线上认证更生动、线下服务更贴心。使广大老年人切身感受到新时代带来的快捷便利,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得到体现。使社保经办部门服务管理水平更加规范化,为民服务意识更加人性化。社保基金运行更加安全平稳。实现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彦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19):100-101.

[2] 河北西柏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群众带来真实惠[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1(07):22-23.

[3] 春明,李鸿,志云,永林.河南省潢川县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J].人才资源开发,2021(03):78.

[4] 解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20(17):35.

[5] 丁岚燕.试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J].就业与保障,2020(10):23-24.

作者:冯峰

第4篇:失业保险金领取方式

辞职后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到失业险?

领取条件:

1、失业前所在单位及个人已参加失业保险

2、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3、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4、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哪些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呢?

(1)终止劳动合同的;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

(4)因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6)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按照规定,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4个月。

具体领取期限为:

1、累计缴费时间1年以上不满2年的,可以领取3个月失业保险金;

2、累计缴费时间2年以上不满3年的,可以领取6个月失业保险金;

3、累计缴费时间3年以上不满4年的,可以领取9个月失业保险金;

4、累计缴费时间4年以上不满5年的,可以领取12个月失业保险金;

5、累计缴费时间5年以上的,按每满一年增发一个月失业保险金的办法计算,确定增发的月数。

第5篇:湖南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及领取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凭证享受以下优待: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月发给5至20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夫妻双方均有工作单位的,由双方工作单位各负担一半;一方有工作单位,另一方没有工作单位的,由有工作单位一方的工作单位支付;夫妻双方均无工作单位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支付,所需费用由各级计划生育经费分担。

第6篇:养老保险重复领取 总结

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处理方案

根据《平顶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和市局领导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处理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我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处理领导小组,社保局局长***任组长,县城乡居保中心主任***副组长,张***为成员。

二、精心组织,严格落实。一是认真做好信息比对,按时填写上报《市(县)、省本级重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情况统计表》、《重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处理整改情况进度表》。二是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在五楼会议室召开了由各乡镇社保所所长、经办人员、中心经办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本次核查出498人,金额1387120元。其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为487人,机关养老保险11人。会后,各乡镇社保所将《双重领取待遇退费告知书》带回,经村里发给重复领取待遇人员,并要求其在6月20前退回多领取的养老金,同时携带相关证件办理终止参保关系。

三、不打折扣,严格处理。针对核查出的重复领取人员,我们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处理,坚决追回所涉金额。截止6月15日,已经追缴330人,退回金额900788元。其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退还人数:332人,机关养老为8人。现仍有

1 168人,486332元养老金没有办理退还手续。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克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由中心工作人员具体分包各乡镇工作,负责督促、跟进、落实、定期汇报追缴情况。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重复领取待遇核查追缴工作。

***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20**.6.12

第7篇:失业保险领取说明

什么是失业保险? •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

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等一起构成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

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确定原则及比例是多少?

一、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确定原则: 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确定原则:

1、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调整生效日在每年 4 月 1 日。

2、保险基数调整一次,生效一年。即:保险基数的有效周期为当年 4 月 1 日至次年 3 月 31 日。

3、保险基数是根据员工本人上一自然 12 个月内的月平均收入确定的(若员工上一自然在 联想工薪发放不到 12 个月,则按该自然年的实际月平均收入计算基数)。

4、基数在同一家单位一旦确认将在有效周期内不再更改。如果期间定级工资有变化,社保基数将 不会变化。

二、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1、企业缴费比例:1%

2、个人缴费比例:0.2%

失业保险待遇与户口类型及所在地的关系

1、外地农村户口个人不缴费,只由企业为本人缴纳企业部分的失业保险。

2、当本市农户、外地农户及外地城镇职工失业时,按规定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社保中心根据 用人单位的实际缴费时间,核定农民合同制工人的生活补助费金额,通过银行拨付给用人单位,由 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本人。

3、当本市城镇职工失业时,根据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

在什么情况下失业人员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重新就业或者办理了就业登记的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届满。

3、应征服兵役的。

4、考入中等以上专科学校的。

5、移居境外的。

6、达到退休年龄的。

7、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8、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职业介绍机构介绍的工作的。

9、连续两个月无故不领失业保险金的。

员工申领失业保险金的程序

一、北京市户口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 北京市户口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 户口人员

1、失业人员应当在终止、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之日起 60 日内,持用人单位开具的终止、 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证明及有关证明材料到户口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

记,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同时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手续。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 计算。

2、因病不能亲自领取的,可委托亲属持失业人员《身份证》、 《失业保险金领取证》及《求职证》、 医院诊断证明和代领人的《身份证》代为领取。

二、外地城镇户口人员(申

请失业保险金清算): 外地城镇户口人员(申请失业保险金清算):

1、本人签字的申请书原件 2 份

2、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复印件 2 份

3、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在离职后 20 日内将相关资料交至新大厦五层 HR 服务平台李冰,由薪酬福利专员为员工办理后续申 领事宜。 注:累计缴费不满一年无法申领失业保险金。 外地农村户口由于失业保险个人不缴费,所以不能办理失业清算。 申领失业金.doc

领取失业保险的条件?

1、劳动(聘用)合同到期中止,公司不再与本人续签合同。

2、因用人单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如: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经济裁员、用 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关闭、清算,根据《劳动法》第 32 条与用人单位解除劳 动合同等)。

3、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

4、被用人单位辞退。

5、被用人单位除名或者开除的。

6、符合法律、法规或者市政府有关规定的其他情形。 符合以上任一条件,即可申请失业保险金。

备注: 备注:

1、北京市城镇户口员工:领取失业金需要去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办理相关手续,企业无法办理。

2、外地市城镇户口员工:需要在离职后 20 天内,将如下资料准备齐全后,向新大厦五层 HR 服务 平台社保专员提出申领失业金的申请方可办理。

第8篇:生育保险津贴领取

生育保险津贴、晚育津贴申领办事指南

一、受理范围

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发生生育后,或已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配偶发生生育且符合晚育条件的,可由用人单位办理此事项。

二、业务经办流程

1、用人单位持相关材料及《北京市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登记表》到区 社保中心基金支付科进行申领;

2、用人单位于次月中下旬收到生育津贴款项后须及时支付至申领职工本人,并留存相关凭证。

三、业务办理需提交的材料

1、《北京市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登记表》(简称《登记表》);

2、《北京市生育服务证》或《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 原件及复印件;

3、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

4、《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5、《婴儿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四、注意事项

1、业务办理时间:每月5日至25日;

2、业务办理岗位:基金支付科;

3、需提交的材料需统一使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全部加盖单位公章;

4、需填写的各类表格可到基金支付科领取,或通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专区进行下载。

第9篇: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

导读: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项目之一,是为因失业暂时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的保障。但是很多人认为只要没有工作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其实不然,领取失业保险金也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并不是所有失业者都可领取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申领失业保险金要具备哪些条件。

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

首先,必须是参加失业保险的参保者才有机会领取失业金,并且所在单位和参保人按照规定缴费至少满一年。

其次,失业并不是失业者的本意,其本人并不愿意中断就业,但是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而被迫失业的人员。根据劳动保障部门的相关规定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属于不是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劳动合同终止,职工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因用人单位违法或者违反劳动合同而导致的职工辞职。以上所述的四种情况均属于被迫失业,可以根据相关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

最后,有求职要求并且已经办理失业登记的暂时失业者。办理失业登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失业者的基本情况,评判其是否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但是这些失业者必须要有求职要求,失业保险金只是给失业者的一种帮助,并不是长期支持其生活,失业者必须要上岗再就业,促进再就业是失业保险的一个重要功能。再就业是失业者的义务,也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前提之一。

相关阅读:

1.2015年最新保险公司排名_历年中国保险公司名 http:///zt/baoxiangongsipaiming/ 2.车保险【哪家好_一年多少钱_第二年怎么算】

http:///zt/chebaoxian/

上一篇:山西晋城文化下一篇:干部作风自查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