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1

年,民政部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开始实施。截止到××年底,全国有万人参保,积累基金亿元,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农民的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例很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比较缓慢,其中原因很多,除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的保险意识较差以外,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养老保险的软肋

1.制度的整体设计未体现出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社会保险应该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第二,保险费通常是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第三,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而现行《方案》因过多地考虑到农民的保险观念不强而强调“自愿性”,资金筹集上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可以认为,这种保险模式基本不具备社会保险的含义,而是较多地体现出商业保险的特征。

2.制度覆盖面小、共济性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一般是以区县为单位。但是,这种管理办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般而言,保险系统的覆盖面越大,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而在一个区县的范围内,一些与保险有关的统计指标的差别很小,这就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济性很差。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所必须的不变成本也较为明显地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特征。

3.筹资模式的缺陷。《方案》规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为:“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但在上述三个渠道中,除了对个人缴费规定了具体标准外,其余两个渠道都缺乏硬约束。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普通农民很难享受得到集体补助。而《方案》又没有对国家的责任通过约束性的规范加以具体规定。这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

4.保障水平设计缺陷。考虑到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费率水平也设计地较低。根据测算,如果按照《方案》设定的最低缴费标准元/月缴纳保险费,年之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元,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元,这很难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参加保险的农民都选择了最低标准缴费。不仅如此,《方案》没有按照国际通行的养老保险测算模式进行保险费和养老待遇的设计,养老金一经领取终身不变,使《方案》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变化。

——农村养老保险的破局之道

5.制度的设计应与国家的农业政策相适应。国际经验证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与国家一定时期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农业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一是鼓励离农政策。为了达到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目的,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土地经营权转让养老金的制度,鼓励农民离开土地。二是返农政策。世纪年代以后,由于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其农业政策也转变为“鼓励返农”,土地权益转让养老金便被取消。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又是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消除离开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只有与国家的农业政策相配合,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6.坚持“强制投保为主、自愿投保为辅”的原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凡达到全国农村平均收入水平以上的农民必须投保;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收入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贫困线以上者鼓励投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可以按人群和地区分类、分步进行。首先在农村的不同人群中分类推进,如乡镇企业职工和民办教师,强制其必须参加保险;其次在较为富裕的地区,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强制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

7.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土地保障相结合,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的政策。现阶段,农村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政府为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弥补传统养老方式的不足。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应建立农民土地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城镇职工不同,农民有土地保障,尽管保障功能已经弱化,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只应是补偿土地保障功能的不足,而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又成为保障农村老年人口最后的一道生活保障线。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2

1、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1951—1981)

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1951年2月, 国家政务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草案) 》, 1953年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意见的决定》, 1955年国家出台实施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规定》, 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草案) 》。规定将企业和机关事业两个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办法进行了统一, 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1966—1977年间 (十年动乱期间) , 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停滞、倒退的阶段。文革结束后, 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退休制度得到了恢复。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在当时保证了社会的安定, 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但其特点也使其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面临巨大挑战。

2、社会统筹阶段 (1981—1991)

这个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提高,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个企业内部自保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隐含的企业间负担的不均衡以及退休人员保障与所在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 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此, 从8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了由“传统制度”向“社会统筹”变迁的过程。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要求国有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这直接冲击了企业自保下的企业之间负担轻重不一的矛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退休费社会化统筹机制开始在国有企业试点推广。

3、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和实施阶段 (1991—)

随着经济的发展, 面对社会统筹的种种弊端,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 文件明确:三方负担———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 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三个层次——责任的重新定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家、企业、个人三者责任开始了重新定位, 从而产生养老保险的三个层次, 即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针对各地养老保险改革出现的混乱局面, 国家于1996年开始研究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并于1997年7月, 由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明确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统一模式,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为基本模式的补充。

20世纪末, 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规定了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的多元化筹资渠道,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计发办法, 从国家到地方均有专门的机构管理, 并且基本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模式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模式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模式已经确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实践模式。从原来的现收现付制逐步过渡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特点的深刻认识, 借鉴国际上社会保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把社会统筹的长处与个人账户的优势结合起来, 创造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质就是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 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 把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勤奋劳动结合起来。该模式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 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 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随着该模式在我国实践中的不断完善, 必将对世界养老保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绩效评价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绩效

第一, 基本上建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实现了由“国家包揽费用”向“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方面共同分担养老保险费用;形成了费用合理负担和基金稳定筹集的新机制, 从而减轻了国家、企业负担, 增强了职工的投保、缴费、积累等自我保障意识。第二, 对养老基金实行社会统筹, 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了社会互济, 体现了分散风险和均衡负担的“大数原则”。第三, 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其中个人账户体现的是劳动者的贡献大小相联系的效率原则, 而社会统筹部分则是贯彻了公平原则, 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 这样把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 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格局, 而国家只确立基本保险, 企业发展补充保险, 个人办理储蓄保险, 换言之国家只承担基本保障即“有限责任”, 这样可以避免陷入“高福利”的泥沼中。第五, 在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实施上由“现收现付制模式”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转变。第六, 基本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第七, 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养老保险储蓄基金管理得到重视。

2、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第一, 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不稳定, 养老保险缺乏充足可靠的资金保障。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 国家扮演担保的角色。但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 企业和个人有时无法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 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不稳定, 整个养老保险体系得不到保障。第二, 存在较大隐性债务, 形成“空账”运行规模大。我国当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但是,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已经退休的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过去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 以致造成了这部分个人账户的空账;同时目前我国用社会统筹部分来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 也根本不能满足, 所以最直接便利的办法就是挪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的资金, 这样就使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债务不断增加, 进而使已按规定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所有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全部或部分变成了空账。第三, 现行的退休制度滞后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没有形成激励机制, 也没有把人力资本发挥到最大限度, 落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主要表现为退休年龄偏低, 且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太大。第四, 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不适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养老金的替代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养老金替代率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水平的高低, 即养老保险基金替代率越高, 养老保险金的支出水平就越高。我国当前已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替代率为80%, 有时甚至高达90%以上, 这个水平远高于40%—60%的国际水平。因而我国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大, 不适合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第五,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形式单一, 缺乏增值的有效途径。第六, 我国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还比较小, 但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不能够一下子把全部的人都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第七, 社会保险的法制建设落后于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要求。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受制于其他相关的法律配套。而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险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善建立起来, 与社会的发展步伐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就制约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1、多渠道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通过建立起有效的法律制度来管理养老保险基金, 使养老保险基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使养老保险基金得到有效的运用, 安全的进入市场, 使其得到真正的保值增值, 把养老保险基金做大, 做实。

2、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

第一, 从国有资产或土地地租收入中划出一块转入养老保险基金。第二, 通过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途径来筹资解决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第三, 适度地利用财政支出来填补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第四, 发行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融资债券。第五, 发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资金偿还养老保险基金的隐性债务。第六,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本身, 使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得到有效管理。

3、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第一, 加强管理, 划分清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 实行个人账户专管体系和社会统筹专管体系, 从而避免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借”的风险。第二, 通过法律制度来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部门来负责个人账户管理, 使其基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营运, 确保其保值增值。第三, 国家应建立有效的制度来明确责任, 对“老人”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财政补贴, 使养老保险金能够按时发放。第四, 国家应在不同的适宜时间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充, 发展个人储蓄与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使个人账户制度得到有效的施行。

4、改革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

第一, 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提高退休年龄还可以在减少退休人口的同时相应地增加在职人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降低赡养比率。有研究表明, 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如果各提高5岁的话, 当前退休人口会减少1000万, 在支付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养老金的支出可以减少1/3。第二, 建立激励相容的养老金给付机制。把退休时间和待遇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根据不同的退休时间调节养老金的给付, 体现公平与效率结合。第三, 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退休收入具有某种弹性的、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本, 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压力。

5、解决养老金替代率高的问题

第一, 逐步降低“老人”养老金替代率, 适时上调“中人”“新人”中低收入者的养老金替代率。通过养老金替代率的调整, 将使养老保险收支状况得以改善。第二, 加强财政补助力度。养老金替代率自动调整所需要的成本原则上由社会统筹账户承担, 但是这可能引起社会统筹账户出现缺口。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由国家财政建立专门基金, 进行转移支付, 从而改善了养老金收支平衡。

6、提高我国养老基金运营效率

第一, 拓宽养老基金投资渠道, 在保障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 实现基金资产增值;第二, 允许养老保险基金在保障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 实现基金资产增值前提下境外投资;第三, 鼓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基础设施与大型建设项目, 这样即有利于支持国民经济建设, 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

7、逐步把我国所有人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并在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 以适应我国不同的人口群体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 我们首先要完善城市养老保险体系, 然后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使城市养老保险体系和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协调共同发展, 这样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就会覆盖全国, 所有人都得到保障,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完善和顺利发展。促进经济有效的发展。

8、强化社会保险法制建设

建立成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并有利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法律体系。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 并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思锋、温海红、赵文龙:社会保障概论[M].科学出版社, 2003.

[3]钟仁耀:养老保险改革国际比较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5]郑伟: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经济效应[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史柏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M].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7]侯文若、孔泾源:社会保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我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探索试点阶段。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第二阶段,1992-1998年,为平稳发展阶段。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第三阶段,1998-2002年,为衰退整顿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政府机构改革、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第四阶段是2003年至今开始进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试点阶段。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一是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不低于每人每年30 元补贴,激励性不强。二是政府补贴在新农保基金中的比例低。三是政府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调查发现,农民参保时,在进行定补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少缴,参保的目的是为了能拿到政府补贴。四是基层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基层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较重。

(2)农保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1998 年以前民政部门集各地农保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发放三权于一身,1998 年以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仍集三权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且由于我国的农保基金是县级管理,这样很容易受地方政府的干涉,地方官员很容易利用权力侵占、挪用农保基金。

(3)农保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差,《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由于农保基金实行县级管理,运营主体过多、运营层次过低,资金过于分散,其保值增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的限制,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参保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很遥远,对参保关心程度低,存在观望。

(5)养老金有限,农民积极性不够,现行的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以及消费水平不太适应,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退休后他们每月拿到的养老金是有限的,这些养老金只能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一小部分生活补贴而已,这也大大地打击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三、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各自国情、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各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存在很大差别,但是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福利公平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居民与城市职工应当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主张将农村居民纳入全民社会保障制度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民建立了缴费型的农保制度,强调养老的个人责任,政府在筹资上给予一定的补贴。

(2)筹资模式方面。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例如德国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模式,智利和新加坡采用的是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模式,而瑞典在改革后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制。

(3)政府财政责任方面。第一种是社会保险模式下的政府财政责任,以德国、美国等为代表。第二种是福利保险模式下的政府财政责任,例如英国、瑞典等为代表。第三种是储蓄保险模式下的政府财政责任,以新加坡和智利为代表。

目前国外学者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成果,使得我们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探索、研究夯实了基础。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建立,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政府补贴方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参保人缴费补贴和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补贴都存在正负面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补贴分担机制。参保人缴费补贴能提高农民缴费意愿,激励效果较好,能提高农民参保人缴费能力和保障水平 ,具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增加了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加重了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负担,多缴多补的鼓励办法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补贴直接提高了参保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减缓了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压力,体现了新农 保的公平性、普惠性,但没有缴费补贴的激励效果大。目前中央政府只进行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补贴 ,在条件成熟时,中央政府也应该两头补贴。目前我国政府对新农保补贴与国外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相比,还缺少对基金保值增值及最低回报率保证的财政补贴以及养老保险账户特别是个人账户存额发放养老待遇时全部支付完后政府财政兜底的承诺,国外在这方面基金不足时由政府财政兜底。

(2)在缴费机制方面,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应该借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内含部分调整机制的相对标准确定方法从而使其更加合理。目前缴费标准按照绝对额度进行设计和调整,这种调整机制简单,易于操作,但此种调整机制动态调整性不强。应该采取相对缴费率的方式缴费,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方式,以职工的工资水平作为缴费基数,按照一定的缴费率进行缴费,这种缴费方式内含了部分调整机制。城镇职工的缴费基数为职工月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可以人均纯收入为缴费基数,并规定一个缴费率的范围供不同的经济水平的参保人选择。待遇调整机制也应该逐步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致。

(3)在基金保值方面,经办处及财政厅等有关政府单位负责基金管理的日常业务操作,基金的保值增值由选定的信誉较好及实力较强的基金或者金融投资公司负责的基础上,提出分别负责基金日常业务操作管理和基金保值增值风险控制的“两条线”内部监督机制,有效管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

(4)在未来发展方向,建设“一号一网一卡”全国统一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 让国民社会保障建设插上“信息化”翅膀。利用“一号(咨询服务热线)、一网( 社 会保障系统网站)、一卡(社会保障卡)”三项信息化公共服务手段,逐步建立起覆 盖城乡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卡在现有医保卡的基础上增加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业务,国民只需用一张卡,便能全面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类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总之,建立并完善新农保制度,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纳入到制度化的社会保障轨道,对于稳定社会公众的预期,减少对未来保障不确定性的压力,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政策效益。所以,构建新农保制度,不仅有利于农民的养老保障,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彭敏.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1.

[3]刘振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创新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

[4]云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5]罗榆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立法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1(12).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4

摘要: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障制度中被保险人身份最稳定、享受时间最长、费用开支最大的项目,其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其改革的艰难。因此,调整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顺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和改革的现状,在此针对制度改革当中出现的一些困境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提出一些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对策。

关键词:养老保险 改革 问题 对策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无论是创造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还是推进企业经营的理性化;无论是活跃的劳动市场,还是启动事业机制;无论是保证人民的日常正常生活、身体健康,还是应对老龄化高峰等等,都离不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需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来维系和润滑。

一、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在社会经济转轨、人口老龄化加快及社会经济条件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这一改革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在计划经济时期,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城镇职工主要的养老模式是现收现付制得企业或单位保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但历史的原因使各企业退休人员多少、养老负担轻重差异很大,形成了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不公平竞争,为解决这些问题,从20世纪80 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改革至今我国新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

改革的具体内容:

1.建立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制度,确立新的资金运行模式

新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是混合的式的。其特点是综合考虑了“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先收现付部分考虑的是横向平衡。基金积累部分考虑的是纵向平衡。这种包含着部分积累式的混合式的基金筹集方式,适合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2.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简称为“统账结合”。所谓社会统筹,是指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先收现付的形式,将一部分上缴资金做统一调配,按统一标准发放。以地域作为统筹范围,最后过渡到省级地域统筹。这种方式超出了单位管理的范围,以克服单位核算的弊端。实行个人账户制度,将个人投保与企业投保的一部分记在个人的名下,有利于落实个人的责任,与个人利益挂钩,调动个人投保的积极性,并且便于劳动者在不同体制和单位之间的自由流动。

3.扩大养老保险金的来源,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金的费用

建立个人缴费机制,是我国养老保险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由国家或企业负担养老金的传统格局。这种办法也可以转变传统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习惯,有利于调动职工个人自我保障的积极性,实现了投保交费与养老金标准挂钩的机制,体现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相一致、贡献与待遇相联系的分配原则。主要资金来源是企业和个人的缴费。企业和个人的缴费都是强制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只要劳动关系存在,双方都必须缴费,不能逃避和拖欠。国家负担的部分是指财政补贴以及税收、利率倾斜政策等。在社会保障支出迅速增加的形式下中央财政发挥托底和补充作用。

4.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对城镇全部劳动者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现社会公平,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要求在享受保险的权利上是统一的,具体的是说要在保险项目、待遇和投保标准各方面达到统一化,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劳动者,逐步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养老保险。统一标准、全面覆盖的做法可以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问题,克服劳动力市场化的瓶颈。

5,建立养老金增值的机制

个人账户基金制必然要求基金保值增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未来的养老保险金标准必然是逐步提高的,而且养老金的管理也要一定的成本。一般来说,由政府部门依法管理养老基金,其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增值的任务更加艰巨。而实际上,建立养老基金,为其增值创造了条件,对于开辟投资渠道、获取一定的回报奠定了基础。

6.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

首先是退休金标准与物价变动挂钩。一般来讲,社会经济处于发展过程中,物价和工资水平呈逐步上升的过程,养老金水平也大都表现为上调的过程,从而使老年人生活水平不至于出现大的滑坡。其次是建立老年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这种做法一般是根据在职人员工资增长情况对离退休金做出相应的调整。7.由单位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过渡

(1)管理的社会化。在很多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险局等职能机构。(2)发放的社会化。发放工作由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承担。(3)日常管理服务的社会化。除了养老金发放的工作,管理与服务社会化工作也在向基层发展。

二、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创始至今,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为促进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发挥了积极地作用。然而,这些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尽管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也遇到了很多突出的问题。

1.现行制度模式中的政府、企业和个人责任不清,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范了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交纳与发放,从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的老年福利问题。然而,对于在该制度实施之前就已经或即将退休的职工而言,他们并没有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积累,或积累得非常少,而单靠社会平均工资的20%形成的养老金又非常有限。但是,老职工在旧制度下积累起来的养老金权利仍然必须兑现,这就形成了养老金债务。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漏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离退休人数和养老金水平的刚性要求与养老保险金基金供给的弹性性质,二者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养老保险改革的角度将城镇职工分成三类,在1997年改革前退休的职工为“老人”,在改革前参加工作而在改革后退休的职工为“中人”,而在改革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为“新人”。其中,“老人”没有个人账户也从未交纳过相关的养老保险金,而其养老金是按照他们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的,那么这部分养老金的来源必然是社会统筹资金。“中人”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的养老金采用“过渡性办法”计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那些改革前参加工作时间较长,而改革不久就退休的“中人”,他们个人账户积累有限,养老金主要来源于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而这部分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也理所当然的从社会统筹资金中支出。由此看来,真正拥有“个人账户”并且确实交纳过养老保险金的人,只有改革前不久才参加工作,改革后还要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人”和“新人”,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社会统筹资金有了资金来源。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社会统筹资金来支付老职工的养老金,偿还养老金债务。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统筹资金不足以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特别是在一些老年人口赡养率很高的老工业城市,企业缴纳社会统筹的负担很重,由于在过去一直以来推行现收现付制的惯性作用下,“老人”、“中人”以及 “新人”之间的代际转移支付压力过重,致使改革前不久才参加工作,改革后还要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人”和“新人”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给改革前参加工作时间较长,而改革不久就退休的“中人”和“老人”,结果使得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资金被混合使用,而“名义上 的个人账户”其实已经被逐步挖空。

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本质上仍然是没有基金积累的。长此下去,将难以抵御即将来临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所带来的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使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危害。

2.隐性债务巨大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下,有如下三达债务:(1)“老人”的“空账”和“中人”1993年前的”虚账“

(2)制度模式设计之初平均余命、缴费年限估计错误以及利率变动等因素而造成的“欠账“。

(3)我国至今仍未实行机关、事业、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且两者实行不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由于计发办法不同导致了机关、事业和企业养老金待遇的较大差异,不对称的计发办法造成了基金的缺口。

三大债务相加形成的总债务非常大。这样的巨额负债,必然导致现制度模式的崩溃。即使不考虑个人账户被挪用造成的亏空。仅仅现收现付的平衡也无法维持。

3.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较低

首先,城镇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职工、三资企业职工和自谋职工者及效益较差的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大都游离于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之外。另外,城乡一体化平台为建立。有的省、市虽然已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农保)、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在范围、水平等方面,农村与城镇差距很大。“城保”、“镇保”、“农保”三者间尚缺互通平台。

其次,外来劳动者大多没纳入社会保险。尽管在有的省、市,在外来劳动者中实施“综合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外来劳动者的特殊性和政策的不完善,除了少部分有固定工作单位和稳定职业的外来人员外,多数人都不在保险范围之列。

再次,户籍人口中也存在社会保险死角。

更突出的问题是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越来越难。其中原因很多,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缴费率过高。由于过高的缴费率大大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及赢利水平,致使很多企业以各种方式逃避参保。覆盖面难以顺利扩大,使得有关保险制度必须以高缴费率甚至不得不通过进一步提高缴费率来维持收支平衡,进而陷入扩大覆盖面越来越难、费率越来越高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不利于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和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4.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

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遗留负担相差悬殊、历史责任划分不清、宏观调控不到位,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养老保险停留地市乃至县级统筹层次,统筹层次难以提高。

5.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方式单一

第一,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个人缴费和政府财政补助。基本保险基金受国家政策限制运作渠道少,收益不高;补充保险资金没有形成市场运作机制。总体上社会保险资金运作缺乏市场竞争和有效监管,运营成本高,回报不理想,社会保险基金增值不容乐观。第二,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缺乏法律依据。比如,目前采用缴费制筹集社保基金,但筹集的主体、客体、对象、方式、费率和结构比率都缺乏必要的国家或地方法律依据。

第三,名义费用率过高。企业按规定应负担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率包括公积金高达职工平均工资的40%以上,给城市综合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6.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够科学

一是简单地以缴费年限满15年成为能否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分水岭”,未能从制度上激发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加之基金征缴缺乏制约手段,造成一部分人员在缴费满15年后停止缴费,坐等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缺乏激励机制。

二是权利与义务脱节,未能体现多缴多的效率原则。缴费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不论缴费多少,也不论缴费时间比15年长多少,基础养老金水平都不与缴费年限挂钩,“一刀切”地确定为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20%。目前,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在退休年龄已延长至65岁的同时,延长享受全额退休待遇的缴费年限。如英国已享受全额退休待遇的缴费年限延长至不低于受保人全部就业生涯(40年),在法国这一年限也延长达150个季度(折合37.5年),日本则为25年。未达到领取全额退休待遇所规定的缴费年限者则减发退休待遇。

三是制度设计与人均寿命延长的趋势不相适应,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设计缺乏精算基础,过于慷慨,使基金在财务上不可持续。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储存额除以120,是以退休人员平均余命10年为基础的。2002年,企业职工平均退休年龄为53岁,而城镇人口平均寿命已达74岁。目前我国退休人员退休后一般要生活25年以上,按现行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储存领取10年后就没有钱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年限与实际领取年限之间有高达15年的差距。这意味着个人账户养老金有相当一部分要从统筹基金中透支。平均余命延长、退休人员高龄化是规律性现象,这将导致透支现象日趋严重,酝酿着严重的财务风险。

7.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不理想

由于基金收益的预期收益率低,仅为银行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收益率,这会导致高费率,高费率又导致低覆盖率和低征缴率,直接加重了制度的现行负担并减少了个人帐户的积累额,还间接减少了统帐制度的收入。实际收益为负,基金贬值,加剧了收支不平。

8.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种制度要得到较好的实行必须以法律作为后盾,立法先行。而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在50年代颁布的,有许多具体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虽然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涉及到了社会保险的问题,但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由于尚未出台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只能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条文,造成管理体制的不顺、松散和混乱,养老保险费拖、欠缴现象严重,跟不上社会保险实际工作的需要。

9.缺乏社会化的监督,稽查审计机制尚未完善

社会保险基金由单位和个人缴纳,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基金,每个公民和单位都有了解、监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险基金运作的情况。但目前我国缺乏一种社会化的监督机制,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缺乏有效监管,透明度差。

三、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研究的深度,还需要强调实物,必须把理论和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统账结合,积极推行年近制,夯实“三支柱”基础。以统筹层次的提高和地区、历史的平衡,确保达到多层次、保基金、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目标,充分体现政府公共财政的职能,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综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研究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商业保险的替代率。在设想的某种模式下,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商业保险三个不同层次的保障水平分别达到一定的目标,可以比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人分别享受基本型、普通型、享受型三个不同生活水平。

2.完善多元化城镇职工模式基本养老保险筹资结构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在筹资模式中存在渠道单

一、筹资水平过高、结构僵化、模式变异等问题。因此,应该在权衡基金收支关系,又充分考虑到改革的社会成本和承受程度的基础上,探讨公平、适宜、可持续确定筹资水平,拓宽筹资渠道,合理调节筹资结构,力求对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企业和个人责任进行科学、准确的界定。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办法:(1)建立公有财政收入机制

(2)以国有资产变现融资、债券融资、税收融资、产业融资等渠道,作为补偿资金来源。

(3)城乡二元结构的弱化对资金的补偿分析

(4)统筹费率。城镇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职工、三资企业职工和自谋职业者及效益较差的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之间的协调平衡。

(5)建立基金的灵活调剂机制。

3.调整养老金增长方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基本采取的是与社平工资增长率挂钩的养老金增长机制。然而,这种单一挂钩的增长机制异化了机制设计的初衷(保证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因物价的上涨而下降),缺乏与物价变动的内在关系。此外,现行办法采用以个人养老金为基数,按照同一比例进行调整的做法,一方面造成了基金支出的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养老金高地人员多加,养老金低的人员少加的不合理现象。同时,以个人养老金的全额作为调整基数,也模糊了政府应承担的责任界面。因此,应采取以下办法增长养老金增长方式。

(1)养老金增长与社平工资及物价挂钩。改变养老金单纯与社平工资挂钩的增长方式,使社平工资和物价指数的变动率在决定养老金的增长幅度时占有同等权重(即各为50%),以体现物价补偿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2)养老金增长采取同等绝对值增加法。改变按同一比例计算养老金增长额 的做法,使每一个退休人员按同一绝对值增加养老金,有利于缓解养老金水平差距扩大的矛盾,体现公平性原则。

(3)调整养老金增长基数。将增长基数由现在的个人全额养老金调整为基础部分养老金(即社平工资的一定比例),以体现政府保基本的原则。

4.采取科学方法应对老龄化高峰

(1)对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隐性债务进行科学的测定,以科学的测算数据为依据,深入探索应对老龄化高峰的对策。

包括分利率、分年龄、分段计算1993年男职工18~60岁,机关女职工18~55岁,企业女职工18~5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现值;分利率、分年龄计算男职工、机关女职工、企业女职工支付年限差异形成的隐性债务;中人养老金债务发生值的测算;老人养老金债务发生值的测算。同时,进行老龄化与基金支付的相关分析,对于长期趋势的时间序列,运用时间序列趋势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并进行统计分析。适时推出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等。

(2)模拟按照不同比例做实个人账户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模拟分析在不同的替代率水平及变化情况下,按不同比率做实账户后养老基金缺口。

5.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

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调整是养老金保险制度改革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养老金给付水平的变动。而给付水平的“刚性”也决定了办法调整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既要权衡基金收支关系,算好经济账,又必须充分考虑到改革的社会成本和承受程度。在近阶段,对计发办法的改革应该贯彻两个“衔接”和两个“符合”的原则,注重把握两条:一是改革前后的待遇水平。既不能落差过大,尤其不能与前一年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形成倒挂,又要考虑到基金的支付能力;二是要留有制度“接口”,为将来逐步走向“三支柱”的目标模式奠定基础。具体操作中,可采取以下三种改革方法:

(1)改变现行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即将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挂钩,以体现激励机制。

(2)还原确立新的账户。即将1993年前参加工作的“中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合并,通过还原其个人账户中养老保险费计账数额(包括历史“欠账”和“虚账”部分)的方式,确定全新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并以此作为退休时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依据。

(3)重新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系数。即根据平均期望寿命、老龄化程度的发展趋势以及利率变动等综合因素,重新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系数。

另外,不同的计发办法导致了机关、事业和企业养老金待遇的较大差异,给大统筹体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带来了相当突出的矛盾。因此,应该从有利于维护社会保险公共基金的公平性原则出发,理顺和统筹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

6.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监管机制

按照国际惯例,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运作和监管应相互分离,以更好地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运作的高效性。国务院文件也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障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建立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职工代表和专家等组 成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和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因此,建议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快建立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在内的社保基金的独立与体制外地基金监管机制,进一步增强基金管理和运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实行社会化、民主化的基金管理和监督。包括:垂直化管理,统一拨付,实现社会化发放;组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委员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全方位监管体系(内部稽核、行政监督、社会化监管、法律监管);建立养老保险基金预警预报系统等。

结束语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时间跨度长得系统工程,涉及利益机构的重新调整。我国在历史欠账沉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必须慎重把握,分阶段推进。最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制度。

参考文献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5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正由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轨,其中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社会统筹依然保持现收现付制。因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并不等于隐性债务,其仅仅是转轨时刻显性化的隐性债务。

当前参保人员和新加入者在向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的同时,也积累着未来的养老金权益,这又形成新的隐性债务。所以,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进行研究,不应局限于转轨成本,而要着眼于其对整个社会统筹基金运行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测算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仅仅局限于计划终止时债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收现付制依然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占很大比重。测算当前参保人口债务和开放系统债务规模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有参考价值。前者可以告诉我们,如果不依靠改革后的新加入者偿还债务,政府需要从制度外筹集多少资金来填补缺口。后者则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统筹基金长期的运行情况。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未充分认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特点所造成,所采取的解决办法也注重短期效应,并未从长远认真考虑,不利于我国建立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具体体现在:

首先,代际不公平阻碍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从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实践看,国家承认参保人员在改革前所积累的养老金权益,但是,无论是国务院26号文,还是国务院38号文都规定这部分养老金权益由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也就是说,政府是想利用新加入者的缴费来偿还这部分显性化的隐性债务,即转轨成本。实践证明,依靠企业长期负担高费率来消化转轨成本已难以为继,既不利于搞活企业,又不利于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近年来,各地为了保证当期养老金的顺利发放,借助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使个人账户有名无实,形成“空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8000亿元。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国务院年38号文规定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提高到20%,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并且强调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要分开管理,要求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这一系列举措都可视为国家为解决个人账户“空账”,建立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是,这种做法的效果却不容太乐观,直接原因就是:让新参保者来承担转轨成本严重违背了代际公平原则,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及职工个人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带来了很大阻力。即使他们被强迫参加,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缴费,比如少报缴费基数等等,到一定程度后,提高缴费率并不一定会导致缴费额的增加。

其次,从短期来看,新参保者的缴费可以缓解社会统筹基金的支出压力。但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来看,新参保者能否真正为偿还债务作贡献,还要取决于缴费和养老金收益的现值之差,若大于零,新参保者会为减少开放系统债务作贡献;否则,新参保者会使整个开放系统债务规模越变越大,出现“滚雪球”效应。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视其为解决转轨成本的“救命稻草”,但是却忽视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完善制度设计,扩大覆盖面可能会带来整个开放系统债务的膨胀,短期的社会统筹基金收支状况好转可能隐藏着未来更大的支付危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有养老保障,是体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题中之义,但在扩面的同时,必须重视完善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才能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四、相关政策建议。

国务院2005年38号文提出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政府必须立足长远,重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因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不仅与转轨成本有关,也与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有关。

要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隐性债务问题、建立养老保险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度外筹集资金消化转轨成本,以顺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办法之一是从制度外筹集资金,尤其是在制度转轨时期,加强政府投入更显必要。政府应该在以下两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承担制度转轨成本。政府至少应该主动承担一部分转轨成本,这不仅是实现个人账户由“空账”变为实账的前提,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走上良性轨道的开端。政府承担转轨成本后,扩面“新人”

的缴费率无疑可以大大降低,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由于养老保险所涉及的时间周期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但在承担转轨成本的责任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仅仅将扩面工作当成解决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的一种手段。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首先,享受养老保障是所有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次,扩面人群的缴费不能完全替代政府偿债。虽然在短期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迅速增加会大大缓解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是,在职人员在缴费的同时也积累了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权利,能否为解决隐性债务作贡献还取决于其缴费与养老金的相对大小。因此,如果片面地把扩面工作当成“救命稻草”,而不重视养老金制度设计,虽然在短时期内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会大为改观,但从长期来看,只不过是延迟了养老金危机爆发的时间。等到我国养老保险扩面潜力耗尽以后,养老金危机才会真正显现。所以各级政府应该明白——新参保人群的缴费不能完全代替政府偿债。否则,将会导致缴费率畸高,阻碍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推进。事实上,从近些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来看,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养老保险的补助支出来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转轨成本,顺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二)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立足长远,科学地进行养老金制度设计。

解决好转轨成本问题只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真正要实现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重视加强养老金制度设计的精算基础,要建立新参保人群的财务自平衡机制——即新参保人群的缴费和其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在精算意义上保持大致相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不会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而膨胀,避免“滚雪球”现象的出现。所以,从长期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能满足于解决转轨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的变化情况以及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运用精算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以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应该在了解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越位”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增加养老保险补助支出,以顺利完成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并同时注重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设计,才可能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机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高建伟。2004.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经济数学(2)。

郭树清。2000.养老基金的筹集与隐性债务的补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5)。

贾康,王瑞,杨良初。2000.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减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重要途径[J]. 财政研究(6)。

李明镇。.历史欠债怎么来还?——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口研究(5)。

李绍光。2004.划拨国有资产和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J].经济学动态(10)。

王晓军。2002.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估计与预测[J].预测(1)韦玮,刘永涛,潘瑞。.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偿还及其政策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

吴敬琏,林毅夫。. 关于划拨国有资产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社会保障基金欠账的建议[J].比较(6)。

夏鹰,潘广云。 200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5)。

叶响裙。2000.转型期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詹明月。 2001.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隐性养老负债的清偿[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

周渭兵。 2000.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11)。

Hagemann, R.P. and G. Nicoletti. 1989. Population Ageing: EconomicEffects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 for Financing PublicPensions[J]. OECD Economic Studies, 12.

Kane, C. and Palacios, R 1996. The Implicit Pension Debt[J]. Finance& Development.

Robert Holzmann. 1998. Financing the Transition to Multipillar[C].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9809, World Bank.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6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养老保险具有资金规模大、计划周期长的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的重点工作。

1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及效果

目前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宏观领域,如探讨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若干规律,实现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及探讨全球社会养老保障发展趋势,这对我国城镇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总体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尝试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更多的引入到微观层面如养老基金的筹资机制、管理体制、养老资金的运行机制等研究,深化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国内进一步从微观上研究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的一项基础性,不可缺少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制度自20 世纪50 年代建立以来, 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05年12 月, 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发放力度、范围、计发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办法, 在扩大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做实个人账户、建立基础养老金的激励机制、让养老金与物价变动挂钩方面提出了实质性的举措,被称为“新制度”。但是, 该制度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家对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巨额隐性负债如何偿还;二是如何解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三是养老保险基金如何实现保值增值的问题;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 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差距较大等问题。

在各地先行试点的基础上, 我国2009 年开始全面试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最低发放标准不会低于每年1800 元的低保平均水平, 而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预期还会不断提高。新型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包括三个要点: 一是建立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保障农民的养老金能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进行有效流转, 能在不同保障方式之间进行有效接转。二是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降低农民参保门槛, 提高保障水平。在面向农民的筹资上, 降低门槛, 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 以政府投资为主, 低水平起步, 建立农民的最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三是坚持政府统一管理,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建立动态缴费增长机制, 缴费标准随着预期领取的养老金标准的变化而调整, 参保人员预期领取的最低养老金水平可与农村低保水平衔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险种。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就有一个如何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城乡居民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目标。

2深化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1现行制度缺陷要求深化当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1.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缴费基数与领取基数的问题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是我国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基金运作状况,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目前,不管是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严重的地区,还是收支有结余的地区,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上普遍存在着跑、冒、滴、漏现象,主要表现在缴费基数不实。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基数就是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6个部分。参保职工个人一般以本人当月全部工资收入(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不实,严重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从企业情况看,大多数企业领导人对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意义认识明确,能够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自觉为职工参保。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对交纳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回避缴费义务,漏报、瞒报的问题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劳动制度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化,职工收入形式多样化,给缴费基数确认的准确性、真实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1.2“统账结合”制度运行中的个人空账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正由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模式转轨。“统账结合”模式中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社会统筹依然保持现收现付制。从养老保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要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成份转轨,都无法回避隐性债务问题。这是因为改革前参保人员没有建立个人账户,也就没有相应的基金积累,但是,他们在以前的现收现付制下又已经积累了未来的养老金权益。这意味着在转轨过程中这部分养老金权益,即原制度下的全部或部分隐性债务将变得显性化。转轨时刻显性化的隐性债务实质上就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原则上,国家要想办法筹措资金来解决这部分显性化的隐性债务。

从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实践看,国家承认参保人员在改革前所积累的养老金权益,但是,无论是国务院1997 年26 号文件, 还是后来的国务院2005 年38 号文都规定这部分养老金权益由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也就是说,政府是想利用新加入者的缴费来偿还这部分显性化的隐性债务,即转轨成本。改革后,各地为了保证当期养老金的顺利发放,借助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不断透支个人账户,使个人账户空账规模迅速扩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5 年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8000 亿元。如果个人账户“空账”规模持续扩大,那么,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改革模式必将以失败告终。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国务院2005 年38 号文件规定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提高到20 % ,并且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强了缴费和养老金收益之间的联系。如果这些措施能够使社会统筹基金在未来年份收大于支,那么,目前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就不会继续扩大下去,个人账户“空账”就变成一个存量概念。8000 亿的空账规模分摊在未来年份逐步解决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对未来年份社会统筹基金的收支状况进行测算将有助于我们分析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的变化趋势,理顺改革思路。

2.1.3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统一

企业职工退休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之间,由于是两套体制,所以衔接相当困难,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过低。从2005年开始,中央连续七年提高了企业的养老保险待遇,但是仍然能听到企业职工和企业退休人员存在意见。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要统一建立一个养老保险制度,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攀比。这在国际上已有先例,美国和日本均在上世纪80年代实行了类似改革,最近还有一些欧洲国家,都把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起来,目前看来效果比较好。2.1.4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及基金监管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是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一个保障,并且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制度顺利进行的保障。老龄化的到来给我们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更多的关注,毫无疑问,监管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挤占挪用等违法现象、监管模式混杂不清、监管立法不健全且过分依赖行政监管、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职责不清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对于法律法规,政府行政监管行为,监管独立体系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依靠和有所所建树的循环体系,能够对于监管形成合力。

2.2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条件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 2.2.1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基金积累的需要

针对于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状况,我们有必要加强改革。保护好老百姓的保命钱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法律体系还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是随着2010年10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的通过,我国的立法机构会逐渐的完善。另外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模式上会对监管部门的独 立性会逐渐的体现出来。改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提高基金投资效益,使有限的养老保险基金得到保值、增值,以应对我国提前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充分发挥其“稳压器”、“调节器”、“减震器”的作用,是我们当前养老保险工作的重中之重。

2.2.2维护社会公正,“一体化”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制度。不仅可以为人民生活一视同仁地公平提供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覆盖的人群大都是低收入群体,通过这两项制度建设,可以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他们倾斜,更好地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深化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3.1深化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社会保险制度的性质、政府责任和基本国情考虑,提出了12字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既是建立健全这两项制度的基本思路,也是工作要求。

3.1.1.深化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

中国未来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应当是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职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在内的三层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路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1)完善城镇保障制度与探索农村保障制度相结合,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城镇职工为主向城乡居民的重大转变。在城镇,继续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注意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城镇没有参保的困难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无工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总之,要把全部从业人员和居民逐步纳入覆盖范围,做到城乡各类人群都有制度上的安排,实现制度全覆盖,工作上可以逐步推进。注意把握城乡统筹不是城乡统—,城乡居民在保障项目和待遇标准上应有所区别。

(2)制度建设与管理监督相结合,形成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精减高效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社会保障责任主体和管理主体。切实纠正重制度轻落实、重政策轻管理、重资金轻服务等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为社会保障对象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切实加强基金管理,基金监督要贯穿基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不能有特殊和例外,使社会保险基金成为“阳光基金”、放心基金。

(3)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当前,坚持把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加强扩面征缴工作,着力解决待遇差距过大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着眼长远,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完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高待遇水平,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提高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比例,建立转制成本的财政清偿机制。通过明确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持基金长期平衡,实现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4)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相结合,构筑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改变目前主要依靠基本保险、保障形式单一的局面,按照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自愿建立、市场投资运营、政府加强监管的原则,积极发展企业年金,支持发展商业保险,提供多层次的养老保障。

(5)改革探索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将养老保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应总结20多年的改革实践,把成熟的政策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定社会保险法以及养老保险条例、基金监督条例、企业年金条例等配套法规,形成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法律政策体系,使养老保障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可靠的保证。

(6)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理论和战略研究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科学的理论能够增强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的.战略能明确目标和方向。要总结我国社会保障的生动实践,充分认识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社会保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实现社会保障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的实践。要在认真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条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对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主要任务和保障条件,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通过理论和战略研究,解决制约社会保障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

3.1.2.深化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的原则

一是保基本。就是要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免除贫困为政策目标,使保障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国家、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实行城乡居民均等享有的、不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养老金与能满足参保人个性化需求的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障制度,并建立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缴费补贴和待遇调整机制,使全体国民生活有保障、有质量、有尊严。

二是广覆盖。就是要调动单位和个人参保的积极性,明确政府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险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模式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尽最大可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普惠、可靠的公共保障服务,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三是有弹性。就是要在人人能享有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实行政府分级、分类定额补贴的激励机制与参保最低缴费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建立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群体、不同个人能力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的可选择、有效率、精细化的保障制度,使制度既可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收益偏好、家庭结构、整个人 生的不同的生命周期来进行相应地匹配和安排,又能适应人口、经济、社会的可能变革。

四是能转移。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通过建立以个人帐户为主的制度模式和新型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参保人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维护参保人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五是可持续。就是要在缴费阶段建立国家、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在基金投资管理阶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在待遇给付阶段建立财政供给约束型的待遇调整机制,全过程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

3.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3.2.1、合理确定缴费标准和缴费方式

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一般以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为缴费标准。具体标准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按精算平衡原则和预期领取标准测算并公布,可确定不同的缴费档次,最低缴费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参保人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缴费标准。参保人可选择在户籍所在地或临时居住地缴费,可选择按年、季、月缴费或补缴,也可一次性大额缴纳。缴费有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可由政府提供社会保险补贴进行代缴。

3.2.2、合理确定补助、补贴的标准与方式

村集体、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可根据其财力对其参保人实行定额或一定比例的补助。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计入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实帐管理。各级政府根据财力对参保人给予定额或一定比例的补贴,参保补贴的一定比例计入个人帐户,其余计入储备调剂帐户,主要用于防范基金风险和养老金待遇的调整。

3.2.3、合理确定保险费收缴方式

在自愿的前提下,城乡居民个人缴费可由街道或乡(镇)劳动保障部门代收,开具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有条件的地区可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代收,也可采取其他符合参保人意愿的缴费方式。具体收缴办法由各地制定。地方各级财政要在个人缴费到位后,及时下拨补贴资金。不得弄虚作假,套取上级财政补贴资金,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

3.2.4、合理确定计息标准和计发标准

个人账户基金按实际缴费时间和一年定期银行存款利率实行分段计息,高于计息标准的收益计入专项调剂金。个人账户基金计息利率按一年定期银行存款利率实行同步动态调整。

按照精算平衡原则和平均预期余命,确定计发标准。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标准的月领取额,为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总额除以计发月数。

3.2.5、合理确定领取年龄

原则上,参保人不分男女,年满60周岁后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特殊情况下,经县级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提前1—5年领取养老金,每提前一年减发1.5%的养老金。鼓励推迟领取,每推迟一年增发1.5%的养老金。不满领取养老金年龄或领取不足10年去世的,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个人帐户余额,并及时为养老金领取者办理注销登记等相关手续。参保人领取的养老金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3.2.6、建立待遇调整机制

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养老金计发标准要根据物价指数定期调整。中央政府负责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地方政府负责个人帐户养老金调整。

3.2.7、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规章和制度,加强基金的内审稽核、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督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部门要将基金纳入日常监管业务范围,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基金的筹集、使用、投资运营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对事关基金安全的事项及时进行处置;同时,要加强财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建立基金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对运用不正当手段多领、冒领养老金的,追缴有关当事人的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加强培训,提高干部的素质,不断提高经办服务能力。

3.2.8、建立基金分层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要专户专管,封闭运营。基金在以县级为核算平衡单位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省、市、县分级管理办法。县级难以保值增值的,应将基金上解到设区市或省级管理;逐步实行业务经办和基金管理分开,基金管理和基金监督分开。基金要全部进入经办机构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设的“新型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对已经进入’当地财政管理的基金,要按照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规定,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保值增值、定期结息。基金投资管理的具体办法按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建立基金帐户管理系统,选择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作为基金的帐户管理人和托管人。规范业务程序,逐步推广和运用新型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发放社会保险卡,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个人保险编号、缴费、给付情况等基本要素的完整准确。把新型养老保险管理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网络为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切实做好帐户管理、政策咨询、查询服务、养老金支付等工作。

3.2.9、拓展个人帐户服务和发展功能

参保人原则上不允许退保,但允许其在发生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绝症难以支付医疗费、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突发意外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经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审核,可以借支部分或全部保险费积累余额。到期确实无力归还借款的,可以按正常退保处理。创新城乡金融,探索通过金融机构用保险证质押贷款的方式,给参保人发放小额贷款,解决其生产、生活面临的资金困难,把帐户做实做活,增强制度吸引力,支持城乡经济和金融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部分条件具备的地区对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我国实现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将指日可待,国内学者应在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议。参考文献

[1] 丁开杰,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268~293。

[2] 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与运作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9~103。

[3]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02~138。

[4] 杨宜静、吕学静,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99~125。

[5]魏加宁,养老保险与金融市场—中国养老保险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197~296。

[6]张新梅,国际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改革的启示,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08期:35~37。

[7]许浩、孟繁峰,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思考,经济论坛,2005年,22期:20~21。

[8]王伟,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与中国养老保险立法探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期:5~8。

[9]边恕、穆怀中,对我国养老金名义个人账户制及其财务可持续性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5期:22~26。

[10] 阮儒雅,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特区经济,2005年,07期:34~35。

[11]赵志伟,也谈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经济论坛,2005年,12期:12~14。

[12] 孙永勇、李珍,养老金个人账户与现收现付定要非此即彼吗,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18~20。

[13]宋朝新,养老保险之国际比较及借鉴,财会月刊,2005年,12期:10~ 13。

[14]张瑞辉,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商业经济,2005年,04期:18~20。

[15]段曼丽、梁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形成及解决方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29~32。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7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模式

1.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到目前为止,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己有20多年的历史, 一般认为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 试点阶段 (1986-1992年) :1986年, 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确定以一些发达地区为试点, 并在这些地方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

2) 推广阶段 (1992-1998年) :1991年6月, 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方案》, 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 1992年1月在全国公布实施。1992年12月, 民政部在张家港市召开了“全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会议”, 重点总结了江苏省的经验, 并向全国各地推广。

3) 整顿阶段 (1998-2003年) :1998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个阶段农民参保人数下降, 基金运行难度加大, 官方认为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业务, 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向商业保险过渡。

4) 恢复阶段 (2003年至今) :十六大以后, 中央逐步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2004-2005年, 更是在事隔18年后连续两年,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村问题的第六、第七个一号文件。在这种大背景下, 东部地区一些地方渐渐恢复了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努力。到2005年底,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全国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00多个县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此项工作, 5364万农民参保, 年末基金结余305亿元, 有270多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参保农民的养老问题[1]。

1.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模式

1) 山东模式:从2003年开始, 山东省几个地区开始实行“新农保”制度, 其中以青岛市推出的“大账户、小统筹”的“新农保”模式制度最为完善, 参保人口和覆盖面大, 在全国发达地区的几个“新农保”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农保”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三方面分担保险费的筹资机制。它规定村集体以不低于6%的比例为每名参保人员进行平均补助, 乡 (镇、街道办事处) 、区财政分别按3%的比例补助, 从而明确政府财政投入的责任, 建立起政府与对养老保险有迫切需求的被征地农民之间的信任合作关系, 对农民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山东模式的推广之处在于明确规定了地方财政部门的资助比例。既保证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我保障作用, 又保证了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稳定, 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作用。

2) 苏南模式:彭希哲等认为苏南农村目前的老年保障模式是一种多形式并存的局面, 其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 社区保障为核心, 商业性保障为补充”。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这种社区保障是在社区范围内统筹制度, 社区成员一般都享有类似的保障福利而不受其就业的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影响。在资金上主要依赖于社区公共资金的投入, 而社区公共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乡镇企业的盈利。苏南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乡镇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乡镇企业在享受地方政府给予的积极政策的同时创造财富, 以盈利支撑当地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注入。既缓解了政府的压力, 又能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3) 广东模式:广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乡镇企业中的年龄股和集体股的股份合作制来实现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所谓年龄股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股份数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因此老年人能够拥有较多的股份;集体股是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或企业所有者所有, 主要作用之一是作为公益金, 作为老年福利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广东模式将农民工纳入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即直接将农民工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对政府而言, 该模式能够使政府无需另外单独制定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设立新的专门管理机构, 便可以顺利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在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基本养老基金带来支付压力的同时, 还有利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 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对企业和社会而言, 该模式有利于均衡各类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责任, 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农民工而言, 该模式能够使他们在参加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真正享受到“市民待遇”, 切实保护了农民工的正当权益[2]。

2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社会性, 共济性差

从保障的性质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具备“社会保险”性质。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其保障机制的社会性。现代社会养老保险虽然强调个人参与的自我保障意识, 但它是以国家、集体和社会各方面为主体的, 由国家或政府统一管理, 保险基金来源于政府、单位 (或企业) 和个人三方面, 是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然而,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绝大多数保险金, 都基本或完全是由农民个人交纳的, 这就背离了“社会保险”的根本特征。此外, 目前农村地区开展的社会养老保险缺少社会统筹部分, 所采取的个人账户模式实际上是个人储蓄, 农民取得的养老保险基金完全是自己账户中的积累, 人与人之间没有互助互济, 这与社会保险应具有的社会性、互济性相违背[5]。

2.2 覆盖面狭窄, 保障水平低

与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比,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过于狭窄, 保障水平过于偏低。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要远远落后于东沿海部地区。而与全国农村老年人口的总数比起来, 目前能享受到农村养老保险好处的人数比例也非常低。据新世纪初,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对全国10084个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抽样调查, 其中不享受养老保险的占96.9%, 享受养老保险的仅占1.5%[6]。此外, 与城市社会养老保障的水平相比, 农村养老保障的总体水平更不尽如人意, 很多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2.3“保富不保贫”现象突出

目前在农村采取的完全个人帐户, 即完全积累型的养老保险模式, 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大部分是收入较高的居民。这部分人即使不参加养老保险, 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 可是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低收入农民和贫困农民则不能从养老保险中受惠。而且在许多地区, 干部和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的差距过大。干部补得多, 群众补很少或不补, 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农村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险的目标之一是减少贫困、减少收入不平等和地位不平等, 显然这种“保富不保贫”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这一目标是相违背的, 不符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1]。

2.4 筹资比例不合理

《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较多地强调了农民的自我保障, 规定个人缴费的比例不得低于投保额的50%, 却忽略和淡化了政府和集体的责任, 没有对集体补助和国家政策扶持的最低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 因而存在明显的筹资比例不合理[1]。而按照利益对等原则, 政府用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物品, 这些服务及公共物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为财政资金的积累做出贡献的人。农民作为财政资金积累的功臣理应与城镇居民一样, 成为其享受的主体, 事实上其享受的待遇却远远不如城镇居民。

2.5 基金管理存在风险

按照规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 保值增值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 不直接用于投资。但实际上基金管理中, 存在着挪用、挤占、委托不当的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缺乏监管力度, 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严重威胁着基金安全[5]。与此同时, 由于管理的不完善, 基金运营盈利的水平也比较低。此外, 近年来所出现的养老保险基金“空账”问题尤为突出, 个人账户只是一个剩下空壳的“名义账户”[7]。

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缺乏法律支持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较大缺陷, 可持续性差, 不能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农村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 社会保障工作都是依靠国家政策、方案、部门规章来进行, 功能单一, 缺乏力度, 而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从而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发放、运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3.2 政府责任缺失, 职能定位不明确

现行《方案》虽然在保险金筹集问题上体现出将国家、集体、个人责任相结合, 但其更强调的, 是摆脱国家所应尽的责任, 以不给国家财政背包袱为出发点, 重点在“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仅仅给与“政策扶持”。由于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未通过约束性规范加以具体规定,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 “以个人缴纳为主”则变成“完全由个人缴纳”[6]。尤其是随着集体经济的式微, 农民完全依靠个人投保存在较大困难, 而国家的投入却相对欠缺, 导致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比例不合理, 社会性与互济性水平低下, 这说明政府存在明显的责任缺失。同时在对待应享受养老保险的对象方面, 由于政府的职能定位不太明确, 对于农村大多数贫困而无力缴纳保险金的弱势老年群体, 没有提供积极的财政补助和政策扶持, 相反富裕的农民借助于养老保险的好处越来越富, 而出现“保富不保贫”的不公平现象。

3.3 农民收入水平低, 参保意识不强

由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所导致的城乡贫富差距悬殊,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过窄和不均衡的直接原因。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 差距依然十分遥远,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仍存在数量众多的贫困人口。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下, 个人缴费能力差, 无法进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上农民的投保意识普遍淡薄, “养儿防老”意识强烈, 愿意参保的人数非常少, 也导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的狭窄和保障水平的偏低。

3.4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监督机制缺失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主要是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部门分工混乱, 无法对养老基金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和调度, 而致使诸多问题的出现。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 加之某些部门官僚主义与腐败问题的作祟, 而致使“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大批养老基金被掏空和挪用, “空账”危机也随之出现。

4 建立与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对策

4.1 加快立法进程, 规范基金管理

学者们普遍认为,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加快立法进程, 制定并颁布正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我们要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性质、组织结构;规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运营办法;规定乡镇企业、村级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主的法律责任;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扶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方式等, 从而保证基金筹集的稳定性、基金管理的规范性、基金运作的科学性和基金增值的安全性, 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得以健康发展[4]。

4.2 建立多层次、非均衡与梯度推进的养老保险体系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以及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与结构性差异, 有关学者提出应因地制宜, 建立一种多层次、非均衡与梯度推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1]。这种养老体系的特征在于:在发达与欠发达的地区制定不同层次的缴费标准, 在保障水平与时间推行上遵循非均衡性原则, 实现三大地带 (东、中、西部) 、三大地形 (山区、丘陵、平原) 与三大产业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梯度推进, 从而建立起一种以社会养老为主体, 乡、村集体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并存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体系[8], 进而逐步缩小各个地区的保障差异, 提高社会化水平。

4.3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正确进行职能定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逐步完善, 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制度供给、法律供给、财政供给、组织供给、道德舆论供给等方面的主导作用9]。首先在政策制定上, 政府要担负起立法责任, 并在考虑公平性、合理性、可行性与操作性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制度创新。其次, 政府管理要逐步实现由控制向服务的转型,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10], 并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与角色分工, 从筹划组织实施、沟通协调服务、运营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行政职能[11], 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补给力度与舆论宣传力度, 避免政事不分、相互推诿与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 以此保证政策在底层的落实, 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真正受惠于民。

4.4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增强农民投保意识

全面解放与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面对日益扩大的城乡贫富差距, 我们必须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措施, 让城市反哺农村, 加快乡镇企业建设, 发展科技农业与绿色农业, 提高土地流转效率与经营水平, 增强土地保障功能, 以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个人缴费能力。此外, 针对农民投保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使其认识到社会养老对于个人养老的好处, 以使更多的农民朋友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当中来。

5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要评述

以上对学者们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于: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以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并在充分尊重国情的基础上, 合理借鉴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之处, 同时对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 并挖掘出问题的真正根源, 以对症下药,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前人的不足之处在于, 重定性研究, 轻定量研究;重理论分析, 轻实证研究。因而在今后的研究中, 要进一步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 加强对东中西部不同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 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人口环境, 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了解不同地区政府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了解不同地区劳动力的年龄分布状况, 了解不同农民群体的生活状况、收入水平与养老需求差异, 从而使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方案更加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孙丽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满悦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08.

[3]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4]马红坤.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D].南昌大学, 2007.

[5]刘彦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6]李迎生.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反思[M]//景天魁、张志敏.中国社会政策:特点与经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 12) .

[7]孙祁祥、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保险改革与商业保险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7) :44.

[8]朱庆仙.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 2006, (12) :35.

[9]薛惠元.农村社会保险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农业经济.2007 (, 10) :36-37.

[10]叶响裙.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困境与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 :250.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8

摘 要 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民福祉的必然要求;改革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应采取一揽子和一次性改革策略,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走向统一,从而完成改革重任。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 统一模式 职业年金

2009年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下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5个试点省市启动这一改革。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一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其改革要点和制度设计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几乎完全一致,换言之,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将大幅降低。

一年过去了,五省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阻力重重,毫无进展,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某些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出现了骚动,一些高校教师开始申请提前退休,这说明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出现了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一、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阻力——单兵突破的困难

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年来成为新一轮全社会议论的焦点。抛去社会保障制度“能上不能下”的“制度刚性”的基本特点,我们认为试点主要遇到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公平问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中间层次,上有公务员下有企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事业单位当中产生不公平的原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公务员退休金高于事业单位养老金,但此次改革试点却未被纳入其中,且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自然使事业单位职工深感不公;(2)企业属赢利性单位,工资与绩效挂钩,某些垄断性行业职工的退休金要远远高于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退休金只是处于社会平均水平,退休前不能向高收入企业看齐,退休后却要向低收入企业看齐;(3)此次改革范围是事业单位中的一部分,主体是医疗卫生部门和大学等,在这个“小群体”眼中,与整个事业单位那个“大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被放大了数倍,事业单位改革被人为的划成三六九等;(4)事业单位中的“小群体”又仅仅在五省市中进行试点改革,这必然引起遭遇改革的事业单位人员的不满。如果说前两个原因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话,那么后两个原因就是五省市改革遇阻的直接原因。

二是改革方案的技术问题。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无论是在缴费负担比例还是在待遇计发方式方面,都与企业养老保险无太大差异,因此,养老金水平下降不可避免,替代率可能从80%~90%下降到50%。然而,改革方案中并没有详细论述改革后养老金水平的变化范围,只涉及到建立职业年金的概念,使得改革范围之外的事业单位任意猜测, 参加改革的事业单位人心恐慌。

二、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思路——统一模式的改革

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民福祉的必然要求;改革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由之路。

郑秉文教授认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三个联动”和“大过渡”。

所谓“三个联动”,一是公务员退休金制度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改革,避免两个制度在待遇水平上的断层;二是所有性质的事业单位一起改革,避免养老保险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呈现“碎片化”特点;三是建立职业年金与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进,以弥补参加改革后养老金水平降低的那部分,维持生活水平的不降低,为所有人创造一个稳定的养老制度环境。

在“三个联动”中,改革要得到社会支持,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退休待遇水平的弥补机制。鉴于此,即将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应首先制定出公共部门职业年金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建立职业年金提供政策支持。一方面,这有利于消除待遇差距,获得企业的认同,同时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基础。《社会保险法》应明确公共部门职业年金体系的基本思路,即总体方案应与现行企业年金完全保持一致,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包括统一的缴费方案,统一的投资工具,统一的运营方式。

所谓“大过渡”,指老人中人采取老办法,新人采取新办法,即改革从新人开始,实现制度的平滑转型。这是减少社会震荡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改革成功实施的最佳路径。然而,有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认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4000万人要实现一次性过渡,会出现“双重支付”的问题:政府既要支付新人建立职业年金的单位缴费部分,又要支付老人中人退休金部分;造成财政当期负担过大,反而达不到改革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对“统一模式”改革的投入或收益、长期或短期做一个权衡。

首先从职业年金的财政负担上来看。假定从2009年起为新人建立职业年金,个人和单位按4%缴费,其中单位缴费来自财政补贴,那么,在短期(2009-2013年)内,年均财政补贴均未超过GDP的0.02%,其中2009年仅为7亿元,2013年为63亿元;在中期(2009-2020年)内,年均财政补贴仍占GDP的0.02%,到2020年为154亿元;长期(2009-2070年)内,每5年以占GDP0.01%的幅度增加,到2050年达到峰值0.11%,此后一直保持在这个比例上。综上所述可看出,职业年金的单位缴费对财政的压力非常小,财政完全有能力负担这个所谓的“双重支付”。

其次对改革前后的收益以进行对比,实际这是对短期与长期、当期与长远利益的取舍(参见表1)。如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改革采取“大过渡”的办法,那么,将于2049年首次出现收益拐点,改革效果开始显现,老人的数量以此为界逐年减少,到2070年仅为190万人,退休金占GDP的比例下降到0.12%。,但是,如果不改革,到2040年退休金占GDP的比例将比2006年高出1倍,到2070年退休人员总数将高达1512万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是短期和长期收益权衡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财政是有承受能力的。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采取“三个联动”和“大过渡”的办法,在短期内在并没有对财政造成太大的负担,在长期内是利大于弊的,收益远远大于投入。因此,只有采取一揽子和一次性的改革策略,才是走向统一制度、完成改革重任的唯一成功之路。

三、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对策——职业年金的建立

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统一纳入养老保险改革,关键在于为其建立第二支柱即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年金制度相对应,我们将其称为职业年金制度,用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下降所带来的养老金差异。所谓职业年金,是指事业单位职工在依法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费用由单位或单位和个人缴纳而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在这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务员职业年金制度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按照惯例,在实行统一模式的国家,一般都为公务员建立一个很好的自愿型职业年金,旨在补偿和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稳定公务员队伍。美国的政府公务员建立第二支柱职业年金的前提条件必须是首先要加入基本保险即OASDI,再此基础上才可建立职业年金。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职业年金被称为“TSP职业年金”,它由政府出面专门建立,由雇主和雇员协商建立并在市场上选择运营商,各州政府公务人员养老基金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作为受托人,基本进行集中投资管理,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资产池,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投资策略,效益非常好,联邦政府在为其雇员建立的职业年金中,还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关照。美国联邦政府“TSP职业年金”是根据美国1986年制定的《联邦职员退休制度法案》专门为美国联邦政府的文职人员和军职人员设立的一种储蓄与投资型自愿性养老金计划,由独立的“联邦退休节约投资董事会(FRTIB)”统一管理。TSP职业年金的缴费公式很有特点,深受欢迎:当一个雇员踏进政府机关的大门,单位缴费就会自动为其拨入其工资1%;此后,为鼓励雇员建立职业年金,雇员每增加缴费1%,单位就配比追加缴费1%,一直到4%为止,即使雇员个人继续增加个人缴费,单位再也不为雇员缴费了。当然,个人缴费还可以继续增加下去。现假定,即使按10%缴费方案(雇主和雇员各5%)来计算,并按美国社会保障总署官方的7%回报率为基准来计算的话,对于一个年薪4万美元的普通文员来说,10年后个人的滚存余额将为5.78万美元,20年后市17.4万美元,30年后40.7万美元,40年后将高达87.6万美元。TSP的平均替代率高达110%,如果再加上基本养老保险(OASDI)42%的替代率,合计就高达142%,高于工作时的工资所得,就是说,如果他工作时年薪是5万美元的话,退休后的养老金(两项合计)将高达7.4万美元左右,反倒高于他在职时的工薪收入。美国政府官员廉洁、高效、勤勉、忠诚,与他们良好的退休预期有很大关系。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业年金之所以回报率很高,是因为联邦政府提供了“政策帮助”:联邦政府为其建立了G、F、C、S和I五只基金,这五只基金被统称为“个人基金”,每只“个人基金”委托不同的公司管理,雇员可根据个人偏好进行资产配置与投资决策。此外,政府还提供了“生命周期基金”即L基金,以2008年10月为例,它有5个组合:L2040基金(适用于2040年以后退休的雇员,下面以此类推)、L2030、L2020、L2010和L Income(适用于已退休人员每月领取养老金),联邦雇员可根据自己的年龄和退休时间对这5个组合进行自选。根据以往的业绩,“个人基金”和L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在正常年份均高于前述假定的7%,7%只是一个参照系而已,例如,在过去的15年里,美国全国职业年金年均回报率高达10.6%,所以,美国联邦政府的TSP职业年金的替代率事实上比前述的110%还要高一些。

就我国而言,与目前企业年金制度模式相比,职业年金制度应采取信托模式,并且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可分别建立两个资产池,每个省份可以分别建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两个资产池,也可合二为一;每个资产池应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采取独立封闭性运行方式,实行完全市场化运行规则。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这些养老基金专门建立若干基金。

参考文献:

[1]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路在何方.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5.

[2]赵俊康.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区域比较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2.

[3]臧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4]陈宗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北京:经济出版社.2006.

上一篇:现代远程教育成果转化下一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