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

2022-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认可、传承的生活文化。一般情况下,百姓的文化就是社会的基本文化。但一定时期以来,中国的百姓都不能理直气壮地展示自己的生活文化。从十九世纪始,文化先锋们经过深刻的反思后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当时的民众生活方式,因而给民俗文化贴上了“封建”“落后”“迷信”的标签,要求劳动人民学习、接受外来的精英文化,破除“旧风俗、旧习惯”,彻底地改变自己,创造新时代的文化思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以来,民俗文化的作用逐渐显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其作用尤为突出。但精英文化的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村落空心化等却使之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思考民俗文化的传承,提高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民俗文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民俗文化可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幸福家园

民俗文化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社会意识,是平民大众的精神家园,与经济、政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它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和作用。而社会稳定从根本而言,就是要使人们形成一种文化认同,唯有形成文化认同,才能将个人、族群、国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局面,历经千百历史淘洗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正是形成这种文化认同的重要精神底蕴和价值基础。同时,民俗文化还维系着族群的社会秩序,并在言传身教或潜移默化中影响、约束着族群成员,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事实上,拥有相同民俗文化的人们,无论居于何处,无论各自过着怎样相互陌生、方式迥异的生活,只要一触及其曾经参与或熟知的某种族群习俗,便会得到共同的心理和精神慰藉,从而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进而维护不同社区、族群的稳定,共建幸福家园。

(二)民俗文化蕴含天人合一的哲理,有利于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内心的物欲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膨胀,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惜破坏已有的人际关系和自然法则,致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现象。而民俗却一直在传播着天人合一的车轱辘话,就像一位睿智的哲人在传递一条千年不变的好人逻辑,提醒人们放慢脚步、回归人性、体谅自然。正如艾伦·布鲁姆所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到了自由市场经济出现的时候,其带来的后果威胁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解构了共同发展的社区。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由衷地会对那些质朴无‘文’的传统文化表示赞赏;它们引导人的经济动机和贪欲走向崇高,不允许自由市场经济的出现。这样一来,在经济学家心目中那些非理性的传统事物(今天只有在不发达国家才能看到)恰恰成为研究人的合宜理论,成为我们时代疾患的诊断,成为走向未来的召唤。”

(三)民俗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信心

全球化进程中,民俗首次被界定为人文精神的代表作之一,优秀的民俗文化已不仅仅是地方的“小家碧玉”,而是被推至人类共同遗产的“大家闺秀”,用于揭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奥秘。这一界定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民俗文化,重新审视近代文化精英们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不可否认精英文化是俗文化的精髓,但离开了俗文化这个基础,精髓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错误地将精英文化与俗文化对立起来,形成了一种你死我活的文化斗争,致使民众一味儿追求“洋文化”,其结果只会导致民众文化自信心不足。近年来,反复强调要有“文化自信”,其“文化”即指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独特性与世界文化多样性等观念日益兴起的时代,独特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将是提高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四)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可以形成独特的区域经济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产能出现过剩的端倪,经济学家呼吁增加民众节假日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事实上,公众节假日除了国际、国家重大节庆外,还可以根据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做一些安排与调整。因为民俗节日都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气息,是维系和沟通民众的一种有效工具,如将之变成增加的节假日,与休闲旅游、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有效地拉动内需,还可以发挥其文化再生产的作用,形成独特的民俗节日经济,如丰收节、民歌节、泼水节、三月三旅游文化节等。现实中,与城市林立的高楼、喧嚣的闹市、精细的食品相对的是农村开阔的视野、静谧的小院、原汁原味的有机食品。人们紧紧抓住了这一商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家乐,让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到农田去采摘农民自家种植、无农药化肥、无转基因、无水土污染的农产品,按照农村特有的生活习惯进行烹煮,享受民俗生活特有的乐趣。这种看似与现代社会进程相悖的生态经济,既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又满足了游客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心理,同时还形成了特色的区域经济。

二、城镇化建设中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以非遗保护为契机彰显地方民俗文化的特殊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现存民俗保护地方特有遗产也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民保护非遗的一种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民俗传承代表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平台,补充和丰富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内涵。而要让民俗代表真正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平台传承民俗文化,必须改变地方政府为了谋取政绩强行剥夺民众意志、扭曲和过分依赖民俗文化发展经济的做法,关注民俗传承人在这一行动中的主导地位,尊重当地民众的情感需求,依靠当地民众自身的力量,亦即以特定的实践原则和自由意志来“把曾经备受冷落的活动主体邀请回来”,让他们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将不同民族、不同民俗文化在生活中尽情展示出来,在国际视野下彰显其保护遗产的价值,继而使民俗文化得传承与发展。

(二)合理规划社区和街头文化,实现民俗的融合与创新,丰富民众生活

民俗来源于民众,依靠民众的群体生活得以传承和发展。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迅速膨胀,文化交融的脚步也进一步加快。原本只在一定地域、一定群体范围内被掌握和传承的民俗如山东梆子、西北秦腔、洛阳唐三彩、天津的煎饼果子、广西的粉……便有了融合、交流和碰撞的机会。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高龄少子家庭的矛盾日益凸显,物质经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年人改变了昔日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对外部社会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减少了对儿女的依赖,衍生出候鸟迁徙、抱团养老、结伴娱乐等新的养老方式,秧歌、小调、山歌、广场舞、街头体育、公园KTV、民间戏曲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日常。然而,城市相对狭小的空间使得他们的活动难以开展,甚至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地方政府应该从实际出发,在每个社区适当规划一些功能性的活动场所,满足民众的需求,让南腔北调同时唱响,东酸西辣一齐飘香。同时加强监管,适当引导,防止粗俗低级趣味文化的传播。

(三)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传播民俗文化

文化与教育是一对孪生姐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注重村委、社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自古以来,民风民俗的传承就是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的。生活在同一个村委、社区的成员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相对于与其他的交流来说,更为亲密频繁而长久,这种情况下的民俗教育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村委、社区可以充分利用村社的文化学习场所,组织村社中的民俗传承人或德高望重的长辈向年轻人讲述分享当地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事项等,邀请村民一起举办特色饮食或习俗节庆活动,让年轻人参与其中,这样既可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又可让晚辈了解、习得当地的习俗并将之发扬光大。学校应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传承形态各异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进入学校教育不仅是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国家传承民俗文化的需要,更是在全球化中不同文明之间在多样性对话和撞击中保持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需要。学校可以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将史乘典籍中的民俗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或邀请民俗文化传承人进校指导,开展多样化民俗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和禁忌、民族信仰、民间故事与传说等;或组织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塑造学生民族性人格并凸显其民族个性。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特性,传承民俗文化。在覆盖面广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普及民俗知识,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由陈晓卿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2012年5月14日CCTV1《魅力记录》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地域特色美食为源,平凡人物日常生活故事为线,以轻松快捷的解说和精巧细腻的画面组合,向观众展示中国不同地域、异彩纷呈的饮食民俗、中国人在饮食积累中的丰富经验及其独特的味觉审美,并将之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进而揭示中国民众独特的生活价值观。这部纪录片播出后即风靡大江南北,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促使普通民众尤其是海外民众第一次正视中国传统饮食民俗,并通过这个窗口,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

此外,新兴媒体微信也使民俗传播有了突破性进展,一些热爱民俗文化的传承人自发创建微信平台、微信群,他们通过现场直播、视频发送、分享朋友圈等方式传播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6]。地方政府可加以引导并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聚集有识之士、专业人才,对当地民俗文化分门别类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制作,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民俗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来。

(四)建立地方性的民俗博物馆

谈到民俗传承和保护,我们就会想到村落和农民,村落里的房屋、祠堂、庙宇等等村落中公共建筑。祠堂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可以凝聚家族力量,庙宇是民众精神依赖、信仰的中心。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城市化迁移、村落空心化使这些建筑或被摧毁或变得死气沉沉,民俗事项了无踪迹。

各地村委可以将乡村原有的祠堂、庙宇重新修缮并统一规划,将之建设成地方性的乡村民俗博物馆,展示当地民俗用具、民俗视频、民俗电影、民俗书刊、民俗报纸、民俗画册,利用民俗节日组织当地民众在其内进行民俗展示和演出。这样既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又给民俗的保护和传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摘要: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认可、传承的生活文化,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维护稳定、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民族自信心等。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民俗生存之源的村庄出现空心化, 致使其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抓住世界非遗保护与实践带来的契机, 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弘扬、传承民俗文化, 形成文化认同, 提高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城镇化,民俗,传承

参考文献

[1] 罗志佳.高校文化维稳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 2015 (3) :88-92.

[2] 钟敬文.民间文学和民众教育[J].民众教育, l933 (l) .

[3] 艾伦.布鲁姆, 缪青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388-389.

[4] 户晓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新东西——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理念[J].文化遗产, 2014 (1) :1-8.

[5]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1.

[6] 邰山虎, 陈玉文.微信中少数民族民俗传播——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微信传播为[J].新闻论坛, 2015 (6) :67.

上一篇:对基层银行保卫人员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下一篇: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会计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