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共9篇)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篇1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主要工作做法。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工作队和北乐村两委班子各屯屯长组成的7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全村4个屯6个村民小组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二是抓宣传教育。通过召开两委班子、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养殖种植大户代表座谈会,统一了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讲清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工作组深入村屯和农户家中进行广泛宣传和调查走访,使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势在必行,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增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三是确定工作思路,找准推进工作的切入点。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全村4个自然屯都确定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流转地块加以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在工作中我们运用了对比方法。一是算账对比法。为农民明明白白的算了一笔账,把农民自己种地为收入主要手段的和土地流转后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人员的收入进行对比。二是种植技术对比法。把农民自己种的地与附近农场管理的地从地的质量和产量及改良程度进行对比。是农民认识到现在自己经营土地已经不能够成为主要的致富手段,必须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二)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一是北乐村基本情况。北乐村有四个自然屯,设六个村民小组。农户总户数673户,人口2600人,其中老年人和儿童占人口总数四分之一。常年在外打工人员980人,在家种地利用农闲期间短期打工人员356人。离土离乡外出打工250户。拥有耕地22148亩。其中,土地自主流转面积7400亩。北乐村在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

二、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大量的工作,已经有户农民工作被做通,可以流转的土地大约可达到6400亩。有名农民有打工意愿。有35户农户同意搬迁进城。一是把市委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精神实质传达到了村屯,宣传到了农户家中,使受灾后茫然无措的农民看到希望,有了新的寄托。

(二)切实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受灾群众捐款30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土地流转还处于开始阶段,此项工作涉及面广涉及农民切身利益,通过调查走访当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部份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有的农户存在老守田园和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一旦有人流转,他们就存在涨价的想法或有的业主租赁土地经改良后,部分农民就有收回土地、出现违约毁约的想法。这种观念势必阻碍经营业主的信心和土地流转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二)部分农户大型农机具和小四轮车流向问题。

(三)部分农户存在后顾之忧。土地流转后就业问题,特别是岁数稍大人员就业难和各种待遇落实问题。进城后城市或城镇住房房价高及各种开销比居住农村大承受不了问题。

(四)受灾后的农民欠银行贷款无法偿还,农民请求市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沟通一下,能否让他们还上利息后将贷款转接下年。

四、对策与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首先,解决好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牢固树立发展的观念、创新的观念、市场的观念、效益的观念。其次,要切实把土地流转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个大局来认识,正确引导规范,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将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

(二)加强引导强化规范,建立机制。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促进土地流转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要政策引导。要加大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土地流转示范工作。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向农场流转、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业主加农户等方式,鼓励、支持、引导农民大胆试点,以点带面,滚动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要加强服务。加强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为农民、土地承包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主动做好政策、法律的咨询和指导调解工作。土地流转应抓好时机,当前应尽快抓落实,与流转对象对接。

(三)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形成规模。首先,要解决土地难以成片,形不成规模的问题。村委会要统一规划,科学安排,把暂时不愿意流转又处于流转土地夹馅地段的农户土地与进行合理交换,保证土地规模流转。第二,充分尊重农民自愿,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拟流转的土地集中统一管理,使之形成规模开发。镇政府要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业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土地流转的规模经营,体现规模效应,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四)资金扶持,政策支持。从多方面加大对土地流转所需资金的扶持力度。一是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贷款支持。二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三是通过农场、公司、业主的投入解决资金问题。采取承租反包、购买土地使用权、股份合作等模式,让农场、公司、业主和农户共同投入资金搞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从而降低业主和农户风险,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资金困难的问题。四是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积极引进,集中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建议村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将农户需要流转的土地集中起来,然后转包给业主经营。解决农民直接面对业主的纠纷、打消农户的顾虑。农民在土地流转后可以得到土地租金的收入,还可以外出打工挣钱,农民的实际收入将大大提高。这些措施的实现就需要政府在引进经营业户和农场对接上狠下功夫。另外,在土地流转以后,还可以反雇农民在其租赁的土地上干活,业主付给工资。业主雇佣当地农民干活,其年龄、性别不限。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篇2

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2012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2.57%, 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地方强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时, 往往顾此失彼, 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结果, 一方面导致工业化、城镇化挤占耕地, 另一方面由于青壮劳力外出而造成土地撂荒普遍。因此, 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城镇化道路, 以城镇化来带动实现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 是党和国家决策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但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1苏州的城镇化实践与城乡一体化

苏州市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 历史悠久,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上世纪80年代, 曾经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 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90年代开始, 苏州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加快了城市化、国际化步伐;进入新世纪, 苏州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历史性跨越, 加快了现代化步伐,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8年苏州市被江苏省委及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后, 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的推进、中心城市辐射功能的增强、中小城镇互联互补、城市功能和形态日趋完善, 不仅使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得到迅猛发展, 而且也使苏州走出了一条颇具地方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目前, 苏州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72.3%, 远高于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

1.1“三集中”、“三置换”助推城乡规划一体

苏州提出的“三集中”、“三置换”, 其本质就是解决城镇化问题。新世纪初, 苏州共有2.1万个自然村庄, 农户户均耕地不足3亩。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水平不够, 农民增收幅度低于经济增长幅度、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广等问题, 通过实行“三集中”:即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农户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在集中居住区的建设上始终贯彻高标准, 对5000人以上的较大型集中居住区, 按“靠镇区、靠开发区、靠市场”选址, 并确保实现配套公共设施、突出公共服务、加强公共管理、丰富公共活动、扩大公共民主。使城乡能在空间上融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从而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转变。

为鼓励农民进城进镇, 又积极推进“三置换”工作。2010年, 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若干意见》, 鼓励农民从在城镇落脚变为到城镇落户。《意见》明确, 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成土地合作新股权或社会保障;以现有宅基地置换成城镇住房或三产用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成社区股份合作新股权。愿意进行“三置换”的农民原则上安排在所在城镇落户, 享受城镇居民同等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 并通过保留其股权、5年内可继续享受农村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奖励等优惠政策让他们安心进城进镇, 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换。另外, 根据国家的《城乡规划法》, 苏州市区在2011年底完成了村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村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的不同而科学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2006年, 全市有20914个村庄, 现已整合为2517个农村居住点, 缩减88%, 居住人口减少46%。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定位, 加快落实“四个百万亩”布局规划,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合作化、农场化、园区化发展, 着力构建以“高效低碳、绿色生态、生物科技、文化休闲”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城乡规划的互相协调, 打破了以往城乡、部门之间规划分割的局面, 使土地等各种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优化, 从而使苏州农业和农村呈现出“生态优美、生物集聚、产业融合、营销现代和文化休闲”的欣欣向荣之貌, 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开展。

1.2制度创新助推城乡保障一体

要使城乡居民享受相同的待遇水平, 唯有实行城乡统一的政策制度。多年来, 苏州市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 除了涉及土地承包、集体经济、农业生产等方面, 其余凡是关于民生的政策, 均不再区分城市与农村, 实行城乡政策统一制定、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为统一全民社会保障, 苏州坚持“先行先试”, 积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大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2003年起, 苏州在全国率先探索新农保, 正式建立并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年为91.5万人。随着镇级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 苏州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从而各县 (市) 区能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农保转城保步伐, 尽快实现城乡保障的接轨。早在2004年, 昆山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 推出农保转城保政策, 并进而突破身份限制扩大“转保”人群。吴江则在2006年开通城乡社保的互转通道。2009年初, 张家港市出台一系列推进社保扩面、加快农保参保人员和被征地农民进城保的政策。在深入推进城保扩面工作过程中, 南丰镇在张家港全市率先出台了农转城补贴奖励办法, 从而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到城保中来, 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养老待遇。通过制度设计、政策扶持、优化经办服务等多项举措, 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衔接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 这也是城镇化成果惠及全民, 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础。针对农民建立起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就学保障、就业帮扶、创业扶持、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 为农民提供了与城市居民基本均等的社会保障。2013年1月1日起, 苏州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市居民实现并轨。加上此前已经完成的城乡“低保”并轨, 从而提前1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三大并轨”。这标志着苏州市已在江苏省率先建成一个覆盖全民、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 也意味着300多万苏州农民在社保制度上真正开始享受“市民待遇”。

1.3产业联动助推城乡经济一体

长期以来, 农村发展农业, 城市发展工业, 这种泾渭分明的城乡产业分工, 是城乡二元结构得以强化的重要原因。而苏州则以明晰的思路实施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 根据各地不同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苏州把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与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放大龙头载体的品牌效应、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 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 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 着力培育作为创新型城市的先行行业——现代服务业,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公共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基础性服务业, 全力推进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苏州的制造业发达, 并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 这就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需求和坚实的基础。苏州工业园通过“转型、优化、创新、提升”, 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 提升了城市化发展质量;其次, 对农业规划区、生态保护区, 苏州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明确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推动一产与二、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注重现代农业园区功能区规划, 构建“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现代营销—休闲观光—生活社区”等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培育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吸引和集聚一批优势产业化经营主体, 形成一批特色产业群。大力发展信息化设施农业, 推进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感知农业技术的应用。建立起一个符合时代特征、具有领先优势、体现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使现代农业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2苏州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2.1小城镇遭遇发展瓶颈

经过多年发展, 苏州有相当一批小城镇已建设成为人口过10万, 财政超5亿元的大镇、强镇。但社会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 这给小城镇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 政府却处于责任大、权力小、效率低的窘境。一方面管理权与执行权的不匹配导致小城镇政府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特别是在执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时, 缺乏必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等, 而且还要承担责任。同时, 从经济实力来看, 苏州的一大批经济强镇甚至强于欠发达省份的县乃至地级市, 但在进一步发展中, 这些强镇却只能受制于小城镇政府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上的不足。另一方面, 上下级的机构职责关系并未理清。设在乡镇的一些行政机构, 特别是涉及部门利益的, 上级职能部门牢牢把持, 小城镇政府无权干预;而对于那些不能产生利益的事业单位, 即便需要上级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的, 却被当作“包袱”甩掉。小城镇的公安、税务、工商、土地、城建等站属于条线垂直管理, 由县 (市) 政府直接领导, 从而实际把小城镇政府的管理权限架空, 小城镇政府不再是职责清晰完备的一级政府。这对于小城镇政府结构的合理布局与协作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也有碍于小城镇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小城镇发展的资金不足, 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瓶颈”。在建设资金方面, 现行体制下, 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 所得税收需上缴县 (市) 财政, 由此造成了小城镇的财政能力不足, 苏州不少的小城镇还是“吃饭财政”, 维持正常的开支已经捉襟见肘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另外, 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投资的最重要来源仍然主要是政府, 以前政府可以通过抬高土地及其附加在其上的配套费用获得建设资金, 但近几十年的大开发大建设中, 小城镇的建设已经消耗了大量耕地, 再加上国家对用地指标的控制越来越紧, 各地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土地动不了, 建设资金也相应短缺。因此, 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软肋。

2.2农民城镇化遭遇利益障碍

苏州以及东部沿海的其他发达地区, 在土地越来越值钱的前提下, 由于农村土地早晚要变成巨大的财富, 许多农民不愿放弃土地进城, 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把户口从城市迁回到农村的现象。究其原因无非是回迁所得到的好处大于拥有城市户口。“逆城市化”现象离不开户口两个字。苏州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户口的集体土地, 通过搞开发出租等, 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农民不愿意进城的想法也就不难理解。户口在农村的, 可以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分红、征地补偿、回迁安置等收益。农村户口在农村涉及的经济利益是十分巨大的, 除可以获得宅基地、盖房子外, 农村户口还可以拿征地补偿费, 并每年从村集体资产出租、物业等经营收入中获得分红。苏州部分地区目前有三大合作社模式, 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例, 由农户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而组建, 按年享受每亩600元到1200元不等的股红分配, 依据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对内或对外公开招标落实经营主体, 发展现代农业或从事二三产业, 俗称“土地分红”。目前, 苏州市各类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已达3928家。平均每百户农民中, 有96户是股份合作股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0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户户有资本, 家家成股东、年年有分红”, 是苏州城乡一体化探索出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路径。股份合作也为农村集体经济找到了新的载体。因此, 在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 农民即使什么工作都不干, 仅靠参加各种股份合作社, 也会有不菲的收入, 所以他们不愿转为城市户口。由此可见, 所谓的“逆城市化”并非人们的自由选择, 而是束缚于户籍的非正常流动。

2.3农村发展遭遇特色危机

近10年来,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进行了乡镇合并、撤村改居等行政区划大规模、大跨度的大调整, 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 错误地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局限于“建城市一样的房屋, 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在“大干快上”、“推倒重来”、“全部翻新”的思想之下, 一律拆旧房建新房, 大部分的农民虽住进了集中居住区, 但农民住房建得千篇一律。由于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到位, 在对农村面貌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 百年大树被挖出来, 只为换成统一的所谓“城市风景树”;翠绿的竹林变成了和城市一样的人工绿化带;百年老屋因为不够新潮而被拆除。从南到北的农村都被宽阔的水泥路或柏油路所包围, 空旷的休闲广场上一到夜晚无一例外地都是跳着健身舞的农民。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机下, 昔日充满田园风光的农村已经荡然无存。以城镇的标准改造农村, 结果把农村变得城不像城, 村不像村。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完成拆迁安置、农民变居民的过程时, 随之而来的是大片农田转为工业用地, 且工业的无序快速发展, 破坏了原生态的田园风光, 而原生态的风景一旦破坏就很难复原。另外, 一些农村发展缺乏特色, 没有整体规划和有力指导, 农业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工格局尚未建立, 部分地区还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

3关于苏州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 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实现的。如日本、韩国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 将80%左右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后, 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此, 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充分发挥城市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功能, 才能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协调发展, 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城乡一体化。

3.1卫星城市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由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 构成城市组群。他的追随者雷蒙·翁温进而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 即在大城市附近, 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卫星城市往往是城市聚集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对苏州而言, 环绕在城市中心区周围的部分发展较快的小城镇, 完全有条件发展成卫星城市。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规模划定标准进行了重新设定。根据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进行认定, 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中等城市则上升至50至100万, 大城市则上升为100至500万。此外, 增加对超过500万人的城市认定为特大城市。在认定标准改变后, 城市数量将会大幅提升。苏州市将成为特大城市, 苏州55个小城镇中有一部分也有望改变成“市”。因此, 可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 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走上大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大城市周围, 以中小城市或镇域为基本单元, 相互之间在空间上连绵而不连续, 联通而不连接, 相邻空间可由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大型产业项目、大型文化商业综合体、大型生态绿地等镶嵌间隔, 每个城镇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颇具特色的景观, 从而形成生态环境优良、交通条件便利、生活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均衡的城镇化模式。让镇级政府承担起建设城市的职能, 由镇级政府承担起县级管理的能力, 推动城镇向城市转型。由“镇”到“城”, 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将赋予小城镇在现实建设开发和未来拓展方向的巨大发展空间及想象。

对于小城镇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如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给农村集中供给水、电、气, 三通一平及办学校、医院等所需资金, 则应由省、市和县级财政承担。当然, 由于政府财力的有限, 小城镇的建设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地方财政, 很大程度上还要利用市场机制, 可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小城市建设, 这样有利于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 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推向市场, 扩大对外开放, 吸引外来资金和启动民间资本共同建设城镇, 促进城镇资本的优化配置, 变劣势为优势, 将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外, 还可积极对接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 争取它们增加扶持项目、扩大信贷规模。用好各级农开资金等政策性资源, 从而积极参与小城镇、新社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3.2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30多年, 户口早已不再涉及公民吃饭穿衣的问题, 但是户口的附加功能仍然存在。因为户口身份不同, 公民权利地位并不平等。在苏州, 城郊农民不愿放弃农业户口, 无非在于农村户口意味着土地与宅基地、住房, 意味着不菲的集体分红, 其含金量比城市户籍更高。因此, 村民未必想变成居民, 居民想变村民也变不了。由于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附加值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不仅会导致人口的非正常流动, 也可能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停滞, 这无疑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必须通过户籍改革予以改变。但户籍改革的关键不是出台小范围的内部改革举措, 也不是简单地将“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 而是应通过剥离在薄薄的一纸户口上附着的复杂的权益差距, 实现公共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福利待遇等均等化。因此, 有必要实行户产分开, 把户口与产权关系分开, 使农民在农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不因户口转换而改变。通过深化和明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并以颁发权证的形式, 来依法明确其享有的各种产权 (包括股权) 。同时,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 “量化到人、固化股权、允许继承”。届时, 对于享有各种产权 (包括股权) 的农民, 分配的依据将是股份而不是户籍, 即使户口迁走了, 原先享有的股权也不会被取消。户籍制度的突破, 将会扫除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政策障碍,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3.3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将会有接近一半农民离开农村土地进入城镇, 这就是城镇化过程, 而留下来的一半则继续生活在乡村,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美丽乡村和城镇化是共同发展、持续发展的关系。近年来, 苏州抓住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等机遇, 积极先行先试, 大胆创新实践, 加强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 着力调整镇村布局, 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已基本形成由1个中心城市、4个县级市城区及55个镇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涌现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典型村庄, 例如张家港永联村、吴中区旺山村等。但能够称得上“美丽”的村庄还不多。在此基础上, 为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 苏州提出要打造一批美丽村庄, 从而全面推动全市村庄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文化传承、风貌保护、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因此, 提升内涵、挖掘传统是关键。对一个村庄来说, 特色和个性是灵魂, 是反映一个村庄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因此, 首先, 合理规划。在整个规划设计中, 要注意布局合理。农村与周边的大中城市、县城、乡镇之间阶梯设计, 从文化、经济结构、空间利用等方面整体考虑, 从而做到和谐统一。其次, 挖掘特色。在不断创新理念的基础上, 立足于农村现有的资源禀赋, 注重挖掘、保护和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同步发展。突出农村特色, 坚持以特色取胜, 差异发展, 力求避免同质化。再次, 可持续发展。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 对规划保留村庄提升建设水平, 培育产业发展, 形成“一村一品”, 不断创新经营机制, 实现村强民富。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载体和支撑。在不同地区和阶段, 其发展重点也不同。苏州城镇化的地方实践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面临挑战。如何应对挑战,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以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农民,农村

参考文献

[1]董遵.苏州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与发展路径商榷[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75-76.

[2]张建春, 王英.苏州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 2010 (27) :105-107.

[3]顾杰, 卢水生.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与展望[R].苏州:中国苏州发展报告, 2008.

[4]苏州农村经济研究会课题组.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小城镇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苏州市小城镇调查研究[J].2009 (3) :67-71.

[5]青舟.以三大法宝推进新型城市化[J].城市观察, 2012 (3) :1.

[6]万正晓.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问题——以苏州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 :1316.

成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实践 篇3

成都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成都结合大城市带大郊区,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等“三个集中”,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场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有力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2011年,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5.1%,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

一、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

成都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城乡一体化制度安排,着力打破区域分割和城乡壁垒,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互补性对流。在国内率先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元规划,率先设置了区域规划管理所,实现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布局,努力使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更科学。并通过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破解城乡二元难题。成都市在国内率先用三年时间,通过法律手段,对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颁证确权,彻底明细了农民的财产权利,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现代保障制度。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农民的自由迁徙,无论到城镇还是留在农村,不仅保留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还享有公民权益和财产权益,摆脱了土地对户口的约束,使农民转变为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完整社会权益的社会人。

(二)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

成都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先导,着力推动交通、通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并向农村延伸,有效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

一是加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通道建设,建成为西部高速公路枢纽。加强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路和城乡客运一体化。

二是加强通讯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网络和基础通讯设施改造升级,开通了中国中西部首个国际出口通道,实现了互联网运行,大力实施电话村村通,三级网络基本覆盖全域。

四是加强市政建设,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实现每个乡镇有标准化的污水处理厂。确实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城乡绿色走廊,城市栖息绿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3%。

(三)发展重点支柱产业

城镇化和产业化相辅相成,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就是一座空城。成都大力发展重点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一体协调发展,有效支撑了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将原来规模小,布局小的116个工业开发区,优化调整为21个区域。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天航空、光伏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先后引进了飞利浦等国际著名企业。目前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成为了“成都制造”。汽车产业积聚了大众、丰田、沃尔沃等品牌效应。

二是发展金融、物流服务业,高端楼宇和连锁品牌,整体提升服务的发展水平。成都现有各类金融机构121家,是中国中西部市场规模最大的城市。成都还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集装箱,开通直达中国沿海货运的专列。

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和都市农业,鼓励农民居家就业,利用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了古朴典雅的古镇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四)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公共服务结构,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实施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国内率先实施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标准化,加强城乡校长、教师队伍的培训,实施城乡学校结队互助等工程,使城乡学生能够就近入学,并享受较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二是提升城乡卫生服务水平,在国内率先实施标准化的公立卫生院,对农村地区进行药品配送,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体检的公共服务。现已实现城乡社保的全面覆盖,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并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成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体会

(一)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城乡二元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顽固的瓶颈,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稳步实施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自由地选择居住地,才能有效地激发活力,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和有效配置,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活力。

(二)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均衡问题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是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做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坚持城乡整体提升,同步推进各类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高质量的平衡。加大农村建设投入,引导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努力让农民不出农村,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三)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发展融合的问题

进城农民是破解“双二元”问题的途径,要注重提升新市民的劳动技能,让新市民能掌握一技之长,在城市站稳脚跟。要转变新市民的观念,开展文明宣传,增强新市民对城市市民身份的认同感,丰富新市民的文化生活,在每个社区建立文化站,让进城农民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持续问题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大量消耗,现已暴露出诸多弊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依据城镇资源,环境容量,提倡城镇节能、节水、节地和综合利用;着力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完善城市绿地体系,以推动城市化的持续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篇4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07:38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文慧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河南省南阳市围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比较,有五个特点:一是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二是产城互动,坚持以产业兴城镇、依城镇促产业,同时依托新型农村社区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三是严格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四是破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五是以人为本,融合城市现代文明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开放包容、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多元一体的新文化,为工业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文化条件。目前,南阳市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期。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都需要空间,而城镇化本身就是城镇空间拓展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对土地具有刚性需求,这成为当前制约南阳市发展的突出困难。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创新思维,从提升空间使用率上寻求突破。这就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了紧迫要求。

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联动发展。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和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坚持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民就业的原则,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历史沿革、生态环境、居住习惯等因素,采用城镇带动型、园区辐射型、特色产业型、村庄合并型等建设模式,分期分批将行政村整合为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享受和城市同等的社会服务。二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深刻认识南阳市具备建设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紧紧抓住筹备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新区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等机遇,全面实施中心城市振兴工程。三是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以县城为依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产业支撑,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就近转移就业。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科学规划,破解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保障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快速推进。首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无论选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地点,还是发展产业,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实施环境“面源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打造绿色水源地,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涉及产业布局、村庄撤并、基础设施、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住宅建设等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谨慎决策、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合力推进。第三,拓宽筹资渠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县财政出资作为引导资金;积极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力度,探索通过土地、房产抵押等办法加大对农户建房、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动农民自己量力投入,多渠道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问题。第四,认真研究、灵活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和土地综合整治等制度措施,最大限度挖掘农村土地潜力,多举措解决新型城镇化用地矛盾。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篇5

十七届三中全会以为,国家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在城镇化发展格局中,小城镇是联结农村、迈向城市的支撑点,加强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是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通过小城镇建设可以整合自然及社会资源,促进产业转型、人口转移,实现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践反复证明,单靠发展大中城市将使城市和农村的两级格局越拉越大,无法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发展。而要泛泛地在农村搞城市化也是不现实的,这必然要求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找到一个联结点,既能缓冲大中城市的人口、就业、人居等各方面压力,又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落脚点和归宿地,而加快小城镇建设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没有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将难以实现。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以往的发展模式,农业与工业联系不紧,加工企业与基地建设脱离。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使一些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积聚到小城镇,促进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就近、就地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最佳结合,形成企业建在小城镇、基地建在农村的新的产业格局,将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农牧业产业化企业有市场、有基地,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朝着农村工业化道路发展。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在以往,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住房紧张、房价贵;道路承载能力有限、交通拥堵;就业岗位紧张、就业难;农民工社会保障欠缺、生活条件差等等。而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就地安置。与此同时,小城镇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供可能,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能够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

衡量农村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水平、人口素质、生活条件、幸福指数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资源,为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找到载体,使农村人口享有城市化发展成果。这对于提升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索

一直以来,六户镇作为全县北部中心,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特别是六户镇被确定为全盟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后,全镇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加大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从六户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实际着眼,对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行思索。

(一)要合理确定建设重点。

要按照大中城市、二级城市、城关镇、重点镇的四级网络格局,结合区域布局、产业布局、人口规模、交通位置等要素,合理确定一批重点镇作为小城镇建设重点。以六户镇为例,六户镇被确定为全盟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有着比较优势。一是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比较而言,六户镇是突泉县除城关镇以外的最大集镇,人口规模相当于普通自然屯8至10倍。从人口结构来看,除农业人口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外来人口,并且呈流入性增长趋势。二是具有一定的承载带动能力。六户镇政府所在地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政府机关外,医院、学校、农村信用社、邮政、电信等事业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服务功能,拥有一定的承载带动能力。三是六户镇为突泉县北部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必须品的集散地。六户镇个体工商企业为本地农民提供生产生活物资流通,为农畜产品提供销售中介服务,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四是六户镇已成为当地交通运输和对外联系的枢纽。六户镇位于县城和乌兰浩特的中间地带,并且距离适中,加之突宝公路、永巴公路在六户镇交汇,这一地缘优势使六户镇成为商贸物流的中转站。

(二)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找准发展定位对于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要发挥小城镇区别于大中城市的特有优势,建设既有乡村气息,又能提供城市功能的宜居型城镇。打特色牌,走创新路。同时,加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以优美的乡村风光、浓厚的人文气息、完善的公共服务及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创业者流连忘返,使游览者心情愉悦。结合六户镇发展实际,六户镇的发展定位是:力争通过五至十年时间的努力,把六户镇建设成为集工业、商贸物流业、服务业及人居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中心城镇。指导思想是:坚持城镇带动、产业拉动、项目推动的原则,收缩第一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劳务转移输出,不断扩张城镇居民、转移富余农民、富裕在家农民、和谐一方人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体解释为:围绕“扩张城镇居民”,加强城镇基础建设,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围绕“转移富余农民”,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围绕“富裕在家农民”,做大农畜产品基地,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围绕“和谐一方人民”,抓好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

(三)要精心谋划整体布局。

小城镇建设不仅是中心镇自身的功能完善、市政设施的投入建设,而是要将镇村纳入一体化发展范围,通盘考虑。要坚持规划先导,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合理流动,通过市政建设提

高吸纳承载能力,通过社会事业建设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以六户镇为例:在全镇整体布局方面,六户镇将以政府所在地建设为支点,将镇区规划为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休闲区等几大区域,按照规划摆布产业,由产业发展来带动区域布局的形成,把镇区打造成为乡村工业、商贸、居住集聚点;以突宝、永巴公路为轴线,利用交通优势发展沿路经济,引进和发展商贸物流、粮食收储等产业,打造沿路交通经济带;以中心村屯为支撑,以养殖小区、设施农业小区、脱水蔬菜加工等中小企业为载体,打造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要完善镇区基本功能。

完善的镇区功能、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商贸流通就像一个城镇的名片,对于加快城镇化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分步骤、有侧重,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六户镇镇区将以现有东西两条商业街为框架,依托建成区改造,建设农贸交易市场、生资日杂交易市场、食品蔬菜批发市场等几大专业市场,开辟南北两条联结通道,形成两纵两横、专业市场与街道门市相结合的网状商贸交易区域,把镇区中部、南部、西部打造成为精品商贸区;依托蛟流河水资源及镇区东南储备土地资源,引进中小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制造业龙头企业,把镇区东南部打造成为沿河加工业区;依托永巴、突宝公路,建设集货物仓储、车辆给养、能源配送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形商贸物流园,把突宝、永巴两条公路联结区域打造成为商贸物流区;依托六户北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展绿化美化,并进行商贸住宅楼开发和标准农家院建设工程,把镇区北部沿山部分打造成为精品住宅区。

(五)要建立牢固的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引擎”。只有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才能促进人口流动、企业兴旺、环境改善,才能不会让小城镇建设成为无源之水。六户镇在产业发展方面,将以禽类养殖、设施农业、脱水蔬菜三大产业为主导,以红干椒、中草药、肉鸡肉羊、奶牛、生猪五大种养基地建设为依托,把龙头建在镇区,把基地建在农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同时,致力于收缩第一产业战线,减少和转移农民,做强做精第一产业。以镇区为支点,依托招商引资和现有农牧业资源,大力发展建筑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制造业,扩张第二产业规模。以吸呐人口、增加就业和优化环境为目标,繁荣发展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产业。

三、几点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但从发展实际来看,还存在很多困难,有些政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是乡镇政府自身所无法克服的,亟待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一)在政策上给予小城镇建设倾斜。

从国家的政策导向来看,建国以后,国家的发展重点在城市,相关政策大幅度向城市倾斜。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总方针,相关政策又极大幅度地向农村倾斜,致使小城镇建设处于政策辐射的“真空地带”。当前,加快小城镇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建议上级部门尽快出台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关政策,从政策上扶持小城镇发展。

(二)在项目上给予小城镇建设倾斜。

目前,本地区发展项目以涉农项目居多,涉农项目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的项目居多。而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项目、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的社会事业项目缺乏,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项目倾斜力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项目支撑。

(三)在资金上给予小城镇建设倾斜。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篇6

**县城建局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城建部门如何做好小城镇建设工作作如下表态发言:

一、加快规划编制步伐,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城乡规划体系。一是逐步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明确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抓好县域范围内的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突出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二是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按照《**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的要求,加大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及早实现控规全面覆盖。三是加强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县城城北区规划编制和审批,为启动城北区开发建设奠定基础;尽快开展绿地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四是抓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督促完成**镇、**镇、**乡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督促完成**、**、**等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督促完成**村、**村等铁路、公路沿线重点村庄的规划编制任务,将村庄规划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加快村庄规划编制进度,逐步形成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并按规划实施好镇区建设、村庄建设和农村危房集中改造建设任务。

二、加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确保城乡规划实施到位 全面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和《**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实施阶段管理,建立运作规范、运行高效的城乡规划管理机制,依法保障城乡规划的全面实施。一是规范规划行政许可管理。严格按照《**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所规定的条件、程序、内容和时效办理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规范许可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加强规划设计条件把关。把工作重点从侧重审批规划与建筑方案向科学制定规划条件方面转移,对所有建设项目均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规划设计条件,并在后续审批、审查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规划设计条件得到全面执行;切实把好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关口,增强规划实施的有效性;要严格实施土地出让中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强化对城市土地储备的规划管理。三是加强规划批后监管。进一步健全项目批后管理机制,在谁审批、谁监管的基础上,实行规划验线、规划监察等跟踪监督制度和相关股室综合验收制度,强化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四是加强规划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对严重影响规划的,依法查封施工现场,坚决予以强制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相关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的规定开展工作,对不遵守程序、不执行规划的有关行为,今后将依法严肃处理。

三、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城镇建设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篇7

2010年6月, 应组织安排, 我作为挂职干部到基层进行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作, 并在基层工作生活了两年, 下边是我眼中看到的“三农”。

1. 农民的现状

我所在的县 (镇) 各村几乎没有学校和幼儿园, 农民为了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 以期改变目前生活状况, 采取的直接办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子女送到镇上或教育资源更好的地方上学。这就致使农民生活分化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人农闲时在镇上租房居住照顾子女, 农忙时回家务农。他们的生产方式没变, 生活方式已接近城市生活;一部分人在外打工, 父母在县 (镇) 上照顾子女读书。只有过年时, 一家人才回家团聚。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虽已融入城市, 但他们的身份及无法割舍老家的房子, 土地等情感使他们仍然是农民。以上两部分人占据了农村现在绝大部分人口, 他们是农村的主体, 城镇的边缘人员。一部分人具备了城市生活的生存技能, 依赖城市的教育、医疗资源;一部分人则任然依赖于土地, 他们都共同向往城市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一部分务工人员的子女已成人, 和自己一样在城市劳作。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得他们年迈的父母在家无人照料, 老无所依, 使他们无法从心理上融入城市生活。

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多为青壮年和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农民, 农村留守生产者大都年龄大、文化程度低, 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更严重地是, 不管是与务工父母随行的子女还是留守的儿童, 都无法享受与城镇相同的基本教育和医疗资源, 使得下一代的城乡差距更大。

2. 农业的现状

我国农业的现状是集体土地承包制,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农民进城务工后,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土地就租赁给留守的农民, 农业生产条件不好的地方就荒芜了。一方面留守的农民没能完成原始积累, 不能规模化、设施化的经营, 导致租赁来的土地越来越贫瘠;另一方面, 城市的资金很难投入到农业中。农业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为农户分散经营的集体土地, 集约整合过程中阻力很大, 而且很难形成固定资产, 使得他们的投资与现代的商业金融、保险等很难对接。农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周期很长, 基础设施投入很大, 投资效益低。所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令它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土地释放, 重新集约整合分散经营, 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的现代化经营。只有解决了农业、农民问题, 才能解决农村问题。

我们必须加快探索制定土地流转、抵押转化成资产的方法政策, 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提供空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更重要的是应该实现农业规模化和集约的现代化经营, 为城镇化提供源动力。

3. 农村的现状

尽管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 农民工平均收入不断增长。但城镇家庭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却由1990年的823.85元扩大到2009年的12 021.7元, 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值。如果算入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 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还要更大, 这与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极不相符。

城镇化建设的源动力是释放农民唯一占有的土地和宅基地 (房产) 资源, 使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能够转化成资产。这样农民便没了牵挂, 又有创业、购房、子女上学的资金, 才能彻底融入城市生活。另外, 我们应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提供与城市同等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 使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合作经济组织) 和各类新型的农业公司, 有条件从事生产。逐步消除分散的农户经营, 逐步消除分散的农村居住。

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1. 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问题

城乡教育是“二元结构”的教育。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 极少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培养人才, 严重不适应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的贫困。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很小, 农村教育的投入更少。无法享受与城镇相同的基本的教育、医疗资源, 使得下一代的城乡差距更大。

我们在制定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时, 更应该加强教育问题。不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还是在城镇建设都应该令教育、医疗设施先行。

2. 城镇化过程中农业经营体制和农村土地制度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 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基石, 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下, 这个政策必须要改革。达到既能稳定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 又能使农民离开土地后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的目的。我们要立足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进行又一次的伟大创举。

三、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并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

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 是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农民唯一占有的是土地和宅基地 (房产) 资源, 通过新的土地制度使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能够转化为资产。使它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土地释放, 重新集约整合分散经营, 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的现代化经营。城镇化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的政策为即将改变生活方式的农民提供了进城创业、就业的机会;提高了生活质量;令其享受到了均等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平台, 达到了城乡共同富裕的目的。

摘要:城镇化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的政策, 为即将改变生活方式的农民提供了进城创业、就业、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平台。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及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推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政府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篇8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而可持续地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要在正确判断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注重以项目为抓手,整合资源,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采取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确保城市支持农村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老鹰山镇城市支持农村工作的现状

(一)经济概况和基础设施

我镇地处工矿区,境内有水城钢铁(集团)金河公司、观音山矿业分公司、观音山水泥公司、白云石矿、六盘水市鑫源公司、六盘水市佳联铅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小河水泥厂、滥坝油库等十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旗盛、昌兴、大器、泰隆等招商引资大型企业落户辖区。,全镇财税总收入完成10308.4万元,为年任务9376万元的109.94%,同比增长38.49%。成为全区第一家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

境内有贵昆铁路、株六复线横贯东西,水纳公路、贵烟公路交叉穿越境内,村村公路相通。天然林植被保护完好,有天然林退耕林6.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全镇95%以上组通路,70%以上组通自来水,电、电话、广播电视实现组组通。现我镇已纳入六盘水市第三轮城市规划修编,六盘水市工业园区、煤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干部人才的管理和引进

近年来我镇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将民主的理念融入了执政理念,探索多种选任方式,营造广纳群贤的用人氛围。采取群众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推选“村官”,把选择权交给群众,真正选出有一定能力和技术,组织满意,群众放心的人任村干部。现今,走群众路线、遇事与群众商量已成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众,也把民主的理念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积极监督领导干部工作,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已成为主流。

为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开展,我镇积极采用招考、调任、聘用等方法不断吸纳各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到各镇直部门和村、居委任职工作或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现今已拥有硕士生3名,本科毕业生19名,大专毕业生56名,各种专业技术人员41名,同时已有9名大学生在村挂职,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奠定人才基础。

(三)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和推进

借助国家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镇政府管理手段的局限性

现今我区财政实行的是“乡财县管”的政策,镇一级的财政收入无法进行自行分配,同时辖区内的很多部门都属于上级直管。这就使镇政府在应对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是以获取最高利润为终极目标,而政府规划是以科学可持续发展为行政指南,同时群众利益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这就使各种大型项目在我镇建设投产之后,往往会无可避免与政府的总体规划以及一些民众的个人利益产生冲突。而在这当中,我们镇政府是首当其冲站在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管理运作的权限,很难对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产生实质的影响。

(二)民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

我镇村民因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制约,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必需的积极理念和人文精神。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原来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却依然如旧。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也具有很强大的反作用力。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逐渐发生一些转变,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传承性,这个转变的过程会很漫长,往往会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于社会现实而阻碍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基础设施不足

虽然我镇涉农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在路网质量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如我镇通往外界的水纳公路路面段坑洼众多,致使车辆难以通行;陆家坝村公路洗煤淤泥堆积,无法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仁活洞村的三岔地组尚未通自来水,而近期水井多已

干涸,再加上地处偏僻的山间,村名往往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用塑料壶靠人工背水以供家用,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各种基础设施的不足,致使村民与外界沟通不畅,政府所掌握的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更新以及各种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落实中消耗大量的社会成本。近年来,党委政府虽然已经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对基础设施有了大力的投入和完善,但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也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四)贫富差异悬殊导致各种矛盾和隐患

我镇原本是由传统的粗放型种植业为主导的典型农业经营方式,但近年来经济总量保持了全区第一的业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近些年来煤炭工业发展以及各大型项目的落户。高速的经济发展为我镇带来各种效益和优势的同时,巨大的贫富差异也无可避免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些人因贫富差距引发心理不平衡,再加上自身条件的局限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往往会采取违法犯罪手段来获取不义之财,或对政府的各种福利措施以及征地赔偿等工作采取无赖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利益,迫使我镇的治安维稳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相当一部分企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改进和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吸纳劳动力数量减少,而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劳动技能、就业观念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我镇农村劳动力还对工资要求较高,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广大涉农地区还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上明显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六)涉农社区居民持续增收困难

在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涉农地区居民失去了土地收入,加上我镇拆违力度的不断加大,短期内部分涉农地区居民的实际收入可能会部分降低,而涉农地区居民的非农化就业又十分困难,加之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镇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之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信息化网络尚未形成,商品信息流通不畅,农技专业人员少,整体素质不高,科技设施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产、供、销链条不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尚不健全,一体化社会服务还不完善,因此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生产变革。致使部分涉农地区居民的收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但增收困难,而且可能下降。

三、对策建议

(一)推进城乡经济利益一体化

在各种项目建设投产过程中,征地的赔款难以达到群众的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各种事件,是我们基层政府所面临最频繁、最严重的矛盾纠纷。建议借鉴广东、重庆等省市已经试验成功的投资方出资,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经济运营模式,从制度层面上缓解建设发展先期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将农村集体土地升值后的利益保留在农村。实现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捆绑,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这才将从根本上消弭征地拆迁等大型项目中难以调和的深层次矛盾。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借助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契机,增强城镇承载和辐射能力,加速实现农村与城市对接。整合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完成客运站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通过公路等级化改造和各村路面硬化,在有条件的地方开通农村公交车,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快速、便捷。积极支持铁路沾六复线建设,配合做好绕城环线、毕水兴高速公路过境路段等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借助煤化工基地等大型项目的建设投资,挣取尽量多的资金,加快各村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市场物流、金融商贸、信息中介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消防、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发挥聚集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小城镇和中心村转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流动与共享。以农村远程教育为平台,整合远程教育、党务信息、政务信息、劳动保障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等资讯,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加快推进城乡信息一体化。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发展农村电信,抓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三)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着眼于促进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面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支持煤化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在用水用电用地、项目贷款贴息方面给予优惠便利,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观音山养鸡及石板河养猪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金融、信息、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等现代物流业为支撑,推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范文网】

要按照“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让农民能够享受城镇社保,探索建立可退可转机制,吸引大批农民创业、就业;实行个人出资,政府补贴,引入商业保险,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退耕还林补助和地质灾害搬迁、困难建房补助等资金,加大对不适宜居住地农户的异地搬迁和住房困难农户的建房补助力度,使城乡居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居有定所。

(五)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以企业学校移交地方为契机,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整合人事、劳动、农技、职教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民和拟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从土地以外获取收入的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享受能力。抓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促进各种社会公益设施向农村开放,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要。加强农村卫生院建设,实现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构筑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共同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全体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六)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浑江城乡客运一体化调研报告 篇9

白山市浑江区,辖8街道,4个镇,54个行政村,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全区公路总里程950.9公里,其中农村通公路810公里,占全区通车公路的85%。全区营运客车231辆,农村营运客车144辆,城乡客运一体化76辆,农村班线44条,行政村通车率达100%,以市区为中心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2008年以来,我们在立足客运实际,以繁荣和发展农村客运为突破口,创新经营方式,发展中型客车,方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惠农服务意识,完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便、快捷、舒适、周到的客运服务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衡量农村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现,农民群众对客运班车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方便出行的呼声越来越高,渴望客车能早日通到家门口,要求改善山区、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但是,由于我区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人员居住分散,虽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非常重视,但要全部实现

1城乡客运一体化谈何容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重重困难,为此,我们从优化现有班线结构入手,抽调得力人员,专门解决城乡客运一体化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和规律的综合调查分析,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认真详细地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运力、运量以及班线规模,力求使新规划的客运班线通得了、稳得住、有效益、受欢迎。同时,对距离市区、集镇较近的村,我们则开通了以小型面包车为主的“小客运”,使干线与支线得到了有机的衔接。通过新开通的7条农村班线,使群众出行方便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运管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周密的方案和科学的规划,使我区的农村客运市场步入了一个良性的运营轨道。

二、整合客运资源,努力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我区城乡客运一体化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有一些偏远山区,客流少,与其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有个别村孤立于通化县交界,长期处于两县市客运的盲点。如果发车会造成车辆空驶率高、油料消耗大等问题,所以经营者都不愿意去,一度使这项工作不能往下进行。面对广大群众对解决交通问题的强烈渴望,我们决定由长客公司发展8个座位的小型面包车经营,统一车型、统一管理。在办好了

营运手续后,每天从较偏远山村发往市区,采取灵活排班的办法,由公司调度和安全监管,解决了较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基本杜绝了黑车参运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村村通和客运一体化的实现,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自发组织修路护路外,还为夜住班车司乘人员帮助解决许多实际困难。

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点对点比较优势,但如何把点上的旅客合理疏送到主干线,从而实现干支线公路运输的有机结合呢?为此,我们立足于优化原农村客运班线,大力对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客运一体的运营改造。即由原来从客运站正班正点发车后,客车只在少数客运停靠点停靠的传统客运模式,改为每天分不同时段,调整发车密度,不间断发车,把整个线路的聚集点连接起来,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方便、快捷及周到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

为了使这项工作稳妥地向前推进,我们特意选择了区内白山至板石、白山至道清、白山至红土崖、白山至五间房等六条客运线路作为城乡客运一体改造的试点。这些线路辐射我区大部分农村,且运营这些线路的是我区二家客运企业。宣传发动后,企业和车主有以下顾虑:

1、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担心实载率低的车辆中途倒客后返回,时间久了会打乱运营秩序;

2、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和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方案,精心设臵了每个班点的车辆行驶路线和功能,及沿途进行具体规划,对所有的车辆实行轮班式的循环经营,以市区为起点,旅客集中时段每15分钟一个班次,非集中时段每20分钟一个班次,由公司稽查、运管监督。运行伊始,因为实载率低,称损害了他们既得利益。运行一段时间后,公司及车主普遍感到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压班压点的现象不见了,不间断的循环发车增加了客运密度,也使沿途出行群众对客运有了进一步的依赖,实载率逐渐增加,车辆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自2008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们逐步对二家公司原经营的76车辆鼓励报废淘汰,对车型、颜色、标识进行了统一,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对市区与村镇实行对接,尝试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城乡居民的一致好评。

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一项新生事物,虽然在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尚有少数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由于种种原因,至今通不上班车,群众出行仍比较困难;二是从事农村班线运营的企业内部管理、客运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及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受利益驱使,部分农村班线上仍有少数非法“黑车”从事客运,严重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并且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以上是我们运管所自2008年以来,在实现“村村通”工程和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工作中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实践给我们无限的启迪,使命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以人为本,让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丰硕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农村客运这项工作做得更细、做得更好。

上一篇:股票分析论文下一篇:初中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