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工程项目融资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据悉,当前整个国际承包市场项目并不多,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多数定位并集中在下游市场,企业数量多而市场小,相互压价现象严重,利润越来越薄。鉴于此,融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筹码。对外承包工程增长迅速2003~2012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投资增长接近10倍。

第一篇: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浅谈工程项目融资的BT模式

摘 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开始采用建设—转让即BT模式进行建设。文章介绍了BT模式的概念、特点、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指出目前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BT模式的投资回报及利息计算方法,给项目融资管理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项目融资;BT;投资回报

1 概述

1.1 概念

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1.2 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年20号),明确规定“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利用特许权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此政策背景可谓是BT模式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发展BT模式的意义

BT模式的作用显而易见,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BT,使未来的财政性收入即期化,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而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引导了民间资本的合理投向,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第二,BT模式能缓解当地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暂时短缺,因为政府项目的公共品特性以及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等特点,使得必须由财政性资金建设的项目必然出现财政资金供应的暂时缺口,而BT模式的分期回购正是弥补财政资金供给缺口的有效方式;第三,政府强大的资信能力,为投资者、金融机构、工程承包公司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收益预期;第四,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散风险,BT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引入社会资本,多方共同承担风险,获取收益。

1.4 BT模式的特点

1.4.1 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

1.4.2 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内的。

1.4.3 BT模式仅是一种新的投资融资模式,BT模式的重点是B阶段。

1.4.4 投资方在移交时不存在投资方在建成后进行经营,获取经营收入。

1.4.5 政府按比例分期向投资方支付合同的约定总价。

2 BT的运作模式

2.1 模式主体

BT模式中三个主体:

2.1.1 项目业主。是指项目所在国政府及所属部门指定的机构或公司,也称项目发起人。负责对项目的项目建设特许权的招标。在项目融资建设期间,业主在法律上不拥有项目,而是通过给予项目一定数额的从属性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项目建设、开发和融资的支持。在项目建设完成和移交后,将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2.1.2 BT投资建设方。BT方通过投标方式从项目所在国政府获得项目建设的特许权。负责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安排融资和组织项目的建设,并承担相应的项目风险。通过招投标方式产生相应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备、原材料供应商等。

2.1.3 贷款银行或其他相关单位。融资渠道在BT模式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一般是投资方自有资产、银团贷款、政府政策性贷款等。而贷款的条件一般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BT方的管理能力和资金状况,以及政府为项目投资方提供的优惠政策。

2.2 运作过程

2.2.1 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项目立项,完成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工作。

2.2.2 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的时间及数量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

2.2.3 项目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工作。

2.2.4 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2.5 项目的移交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3 BT模式的风险及风险规避

3.1 风险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开始采用建设—转让即BT模式进行建设。实践中,由于目前整个行业对BT模式的认识不够,有关立法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诸多问题无据可依,BT模式频频被滥用。有的以BT之名行垫资之实,有的仅有招标单位自身出具的还款承诺而无任何实质性担保,有的在用地、立项、规划等方面明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等等,诸如此类的不规范之处给介入BT项目的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风险较大,例如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需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最大的风险还是政府的债务偿还是否按合同约定;安全合理利润及约定总价的确定比较困难。

3.2 建筑企业的风险规避

BT系由BOT(建设—经营—转让)演变而来,作为一种投资方式,BT项目同样具有BOT项目的根本特征。作为BT项目的投资方,建筑企业的权利不仅应通过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这一法律身份加以固定,还应设定有效的担保以确保其投资款的回收及相应投资回报的如期获取。鉴于此,对于那些拟通过BT模式提高竞争力的建筑企业来讲,在介入BT项目前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深入分析相关招标文件以确定BT项目真伪,防范假BT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二,积极开展对BT项目的调查,包括项目合法性以及项目运作前景预测等。

第三,重视对BT项目中招标单位回购担保的审查,以确保担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四,对于实践中有关部门由于对BT模式不了解,仍按一般工程承包办理相应手续的做法应主动要求纠正,以避免该类登记方式不当,降低对承包商的保护力度,加大投资风险。

第五,重视BT项目的签约管理和履约管理。可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全过程把关,积极防范相当长的建设周期内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由于我国BT诞生的时间短、经验少,是新生事物,因此,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合同法律保护,同时,在管理上,对项目的投资概算、设计方案的确定,工程质量的检验以及财务审计都应从法律上确定政府权力。但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BT的专门立法,所以更应加快立法步伐。

4 BT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4.1 法律环境的缺失

目前没有BT或BOT等相关方面的法律,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合同文本,BT模式中涉及的回购协议和融资担保也没有法律条款支持。

4.2 建设期中的产权界定模糊

业主和BT方签订合同之中有一个“回购协议”,即在项目移交时候是属于回购的性质,因此在签订合同后项目移交之前的这段时间内,项目产权属于BT方还是属于业主方难以界定。

4.3 项目活动谈判时间长,消耗大

BT项目大多没有先例可循,项目的发起人(BT方)和政府机构要花相当长的时间相互阐明各自的意愿。其中涉及到如何分担项目中风险问题上往往双方谈判中难以达成统一。

4.4 涉及环节多,成本高

BT模式的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BT有关的建设合同,移交,回购等阶段,涉及到政府的许可、审批以及贷款担保等诸多环节,操作的难度大,人为障碍多,而融资成本也会因中间环节增多而急剧上升。

4.5 项目相关方多,协调沟通难度大

BT模式中,涉及到的项目相关方很多,很多参建方均出于个体利益考虑而损害项目整体。如BT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希望施工承包方的报价尽可能低,而施工承包方则要保证自身的最低盈利标准,而采取相应有损BT方的策略。

4.6 融资监管难度大,资金风险大

目前我国尚没有相应的BT模式方面的法律法规,而BT模式中法律关系,合同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融资监管难度大。例如银团是以政府或政府机构的全额付款保证作为担保,而不是BT方出具抵押作为担保,未来的责任主体难以界定。

4.7 分包现象严重,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业主只直接与BT方发生业务关系,项目的落实可能被细化,导致项目分包现象严重;BT方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项目的建设标准、变更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项目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业主方聘请的专业咨询公司也可能存在道德风险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4.8 应用前提缺失,政策风险加大

BT项目建立的前提是未来政府财政收入的真实增长,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长无法支撑BT项目时,BT项目属于盲目扩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行为,扰乱国家的宏观建设环境,同时极大损害投资人的经济利益,破坏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太平洋建设集团就利用这一点,在政府或政府机构无力支付时候乘机收购当地的国有企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未来BT模式的可能受到政策钳制,这也加大BT模式的政策风险。

5 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全长约4.718 公里;其中道路长约2.93 km,隧道长约0.45 km,大桥长约1.338km。全线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5 米,大桥采用双向四车道,桥面宽22.5 米,隧道采用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隧道横断面宽度2×17.5m。本工程项目范围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移交及保修。工程造价55397 万元,总投资建设期为62个月(具体包括三个阶段:(1)施工准备期2 个月;(2)施工期36 个月;(3)质量缺陷责任期,自交工日起24 个月。)

5.2 投资回报及利息计算办法

5.2.1 投资回报利润的计算

投资回报利润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报利润和回购期投资回报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V=Ft*5%

式中:V—累计至计算期投资回报利润总额。

T—若建设期不发生提前回购,t从第2 年起计算;若建设期发生提前回购,t从第1 年起计算。

Ft—自开工时至第t年累计投资总额。若建设期不发生提前回购,F值为经双方确认的自开工起至各年度止累计投资总额;若建设期发生提前回购,F值为经双方确认的自开工起至各年度止累计投资总额扣减甲方已支付的回购款后的余额,但未计算过投资回报部分的不得因回购款的提前支付而扣减。

n—计算期。按当年投资产值时间起点至计算回报时间点的年值。

5%—年投资回报率。

如工程在2011 年5 月1 日开工,至2012 年4 月30 日建设期第一年累计投资总额4 亿元,2012 年5 月1 日至2013 年4 月30 日建设期第二年投资总额3亿元,2013 年5 月1 日至2014 年4 月30 日建设期第三年投资总额3.5 亿元(以上各季度产值无论是否等值),工程于2014 年5 月1 日交工验收合格。按不提前回购和提前回购两种方式计算如下:

(1)不提前回购模式

假设回购期按累计投资总额平均分三次间隔一年支付回购款,第一年不计算投资回报,总投资回报如下:

V=(4+3)×5%+(4+3+3.5)×5%+(4+3+3.5-3.5)×5%+(4+3+3.5-7)×5%=1.40 亿元

(2)提前回购模式

甲方于2013 年5 月1 日进行第一次回购,共支付7 亿元,2014 年5 月31日甲方进行回购期支付3.5 亿元,第一年计算投资回报,总投资回报如下:

V=4×5%+(4+3)×5%+(4+3+3.5-7)×5%+3.5×5%×(30/365)=0.7394亿元

5.2.2 资金利息的计算

利息以实际投入资金和投入时间开始计算,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利息按甲方、乙方、监理三方确认的季度产值、从该季度中间日至计息日的时间为计息期乘以贷款利率计算利息。公式如下:

I=Ft[(1+i)t-1]

式中:I—至计息日累计利息。

Ft—第t年某时间点确认的投资产值总额。

i—贷款基准利率(若甲方当年付清利息为单贷款利率,否则为复利贷款利率)。

n—计算期。

如2011 年6 月30 日我方支付拆迁款2 亿元,2011 年第二季度建筑安装工程产值为1.5 亿元(资金投入点按2011 年4 月15 日起计算),2013 年7 月1 日为计息日,贷款年基准利率暂定为5.4%,第一笔款项的计息期为2 年,第二笔款项的计息期为2.2164 年,则此两笔款项的利息为:

I=2×[(1+0.054)2-1]+1.5×[(1+0.054)2.2164-1]=0.4072 亿元

6 结语

发展BT模式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全新对接,形成了一种新的融资格局,既为政府提供了一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周转困难融资的新模式,又为投资方提供了新的利润分配体系的追求目标,为剩余价值找到了新的投资途径;BT模式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了稳定的融资贷款利息,分享了项目收益;积极推进融资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大胆破解资金要素制约途径,合理利用、发展BT模式的渠道优势并对其进行嫁接,方能凸显其优势,才能更好地开拓融资的新渠道,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张玉魁,刘卫功.BT项目实施模式分析[J].市政技术,2007(4).

[2] 周磊,周正康.市政项目的BT融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9).

[3] 周江华.采用BT模式进行项目运作相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5(4).

[4] 叶晓甦等.政府特许项目(BT)融资模式的设计与探索[J].管理工程学报,2005(B10).

作者:唐红芳

第二篇:关于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现状调查与加大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比重的对策研究

[摘要] 中小企业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过程中融资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6. 013

[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关注。

但是,据调查,中小企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不理想。在主板市场上市的1 000多家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中小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500多家,在创业板市场有200多家,主要是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大多数中小企业也不具备发行债券的条件。

一、为中小企业项目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的必要性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4 200万户(含3 130万个体工商户),占总企业户数的99%,它不仅雇用了全国80%以上的城乡劳动力,每年还新增就业机会80%。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80%,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2.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是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战略选择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壮大,大型优质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对银行的间接融资需求减少;银行同业竞争日趋加剧,商业银行议价能力不断降低,利润空间被压缩,其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必要。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对资金的需求为银行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金融服务市场。伴随着小企业群体的成长,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将持续扩大;而且中小企业项目创新性的特点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商业银行对优质或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项目发展,应该积极介入、长期合作,这是银行降低对大企业、大项目融资集中度,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小企业项目融资难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抗风险能力低。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项目行为短期化,经不起原材料成本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特别是有的发展项目属于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不符合环评要求,这对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特别是中长期信贷融资造成了很大困难。

(2)受担保抵押物所制约。2011年以来,国家从宽松货币政策转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资金流动性趋紧,使下一步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求更加苛刻,提供第二还款来源成为必要条件。但中小企业担保受许多因素制约,主要表现在: 一是符合银行抵押要求的企业自有财产多集中于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但很多小企业使用的厂房、土地等产权手续不全,甚至存在法律纠纷,不符合抵押物要求。二是中小企业落实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大企业一般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而愿意提供担保的其他中小企业有时又不能满足银行的第三方担保的条件。三是有些专业担保公司的实际代偿能力不足,影响担保的有效性,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不积极接受此类担保。

(3)部分中小企业中存在道德风险。不可否认,大的知名企业也有道德风险,但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信誉度还不够高。有的企业经营者信用观念淡漠,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信息失真,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重大项目与财务决策存在盲目性,有的甚至为达到融资目的,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使银行放贷审查条件比较严格。此外,个别中小企业还在项目建设中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贷款,悬空银行债权,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誉水平。

2.金融机构的思想观念与经营体制不适应中小企业项目发展和融资需求

由于传统的观念和习惯,金融机构缺乏对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正确评估,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把中小企业不加区别地划归“散、小、差”客户。在信贷产品设计、信贷经营体制和审批管理体制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短、频、急”的特点。虽然有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小企业项目贷款审批程序和发放相对较灵活,贷款审批时间较短,但其发展能力不足,对当地中小企业项目发展所需金融支持有限。

三、加大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比重的对策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银行信贷间接融资还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在项目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困境,需要银行、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形成合力。

第一,政府方面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一是要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小企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网络,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二是形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银行适度风险补偿,对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成为风险可控与效益可观的业务,调动银行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综合性信息数据库,以便于银行掌握中小企业资信状况,形成信用资源共享机制,加快信用法规机制建设,完善社会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

第二,银行方面要切实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意识,实施差异化服务。目前,做好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服务已引起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但部分基层银行在认识上还不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惯性”思维。因此,牢固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意识,把中小企业项目融资作为战略性业务来抓,对高科技、新材料等符合产业政策的优质项目要提前介入,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实行银企互利双赢的发展战略。要推行差异化服务,针对中小企业高成长性、较低资产负债率等特点,细分客户和市场,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产品有销路,符合环评标准的中小企业,可减少审批层级和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频、急”的特点,切实提高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的审批效率。

只要政府、企业、银行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就一定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作者:张金颖

第三篇:国际工程市场考验融资能力

据悉,当前整个国际承包市场项目并不多,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多数定位并集中在下游市场,企业数量多而市场小,相互压价现象严重,利润越来越薄。鉴于此,融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筹码。

对外承包工程增长迅速

2003~2012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投资增长接近10倍。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新签合同额15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013年1~5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新签合同额565.2亿美元,同比增长28.9%。2013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71个,合计金额312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8%。

一直以来,东南亚、中东和非洲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重点地区。不过,从2012年的情况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在亚洲的集中度有所下降,在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市场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据了解,在所承包行业方面,以前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电力工业,现在逐渐向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延伸。

通过工程承包带动产品出口,是近些年我国一直力促的事。对外工程承包集中度的市场平衡和所分布行业的新变化,对于相应产品出口和行业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不过,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承包工程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业务模式、市场、融资、风险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融资和风险问题比较突出。例如,非洲很多国家发展资金不足,难以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中国企业不得不融资才能承接。同时,在国际工程市场,企业面临业主拖欠、汇率、战争、汇兑限制、原材料和价格变动等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带来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

“这时候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和规避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信评估中心处长王福俭在4月份举行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称。

未充分利用金融工具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做的是分包和施工业务,处于低端,且风险高,而去做BOT或PPP这样的项目,需要企业有更强的能力。与此同时,一个项目可能会有众多企业去投标,造成企业之间竞相压价,项目利润微薄。

市场方面,大型央企有众多分支机构,市场能力很强,但是更多的企业没有分支机构,它们获得项目的渠道有限,往往依靠代理获得项目,在承接项目过程中未能发挥真正的优势。也即是,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没有找准在国际市场上的位置。

除此之外,便是项目融资和规避风险问题。“现在走出去的融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王福俭认为。

目前中国正在引导企业向高端业务发展,通过投资带动承包,通过承包带动机电设备的出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意识到:只有具备很好的融资能力,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项目。

不少企业在境外都有一线商务人员,但是融资是在企业后方。这就可能造成由于对融资条件不了解,很多项目签了商务合同,资金却迟迟不能落实。

对此,王福俭举例说,中国信保一个客户在非洲有70个项目,其中有50个需要融资,每个项目经理都希望公司支持他的项目。而跟踪项目的成本很高,中国信保为其筛选了有价值的项目,将有限的资金投到可行的项目上,同时节约了大量前期开发成本。

2012年,中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及对外工程承包额约1900亿美元,其中中国信保承保300多亿美元。而实际上,很多企业认为成本高,并没有充分运用这个政策性的金融工具。

根据中信保的调查,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简单地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比如把非洲的经验带到欧洲去。第二,决策前风险评估缺乏多角度,往往自己做风险评估,并没有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第三,重视商务谈判轻风险研判。第四,前期风险投入很少,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第三方机构解决融资难题

对于企业在项目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王福俭提了几点建议。

从融资的角度选择和策划项目 从原来的投标变成议标,从议标变成策划。也就是说,企业要有自己的融资手段和方法,选择项目要挑经济效益好的,符合自己企业利益的。最好选择当地政府支持的项目,这样信贷资金有保障。找到更多的融资和担保方式,降低风险,这也是挑选项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有的项目动辄十几亿美元,这不是一两家金融机构能够解决的。除此之外,选择的项目类型和规模要与企业能力相配备。有些企业遇到的项目很好,但是企业能力差强人意,很难获得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处理好商务和融资的关系 要清楚项目后继的信贷资源有哪些,包括中国的银行和外资银行能为你解决多少资金,能从中国信保获得哪些帮助,投行是否也能提供支持等,然后将这些信贷资源组合起来,放到一个项目中去。考虑这些之后,企业可能感觉问题复杂又棘手。实际上,如果企业能充分利用这些融资条件和方法,就会发现,可能竞争会大大降低,只有你能做这个项目。

做好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国家风险是最基本的需要分析的风险。目前中国信保成立了国家风险研究中心,提供两个层面的报告: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及便利化报告。不管企业是走出去投资,还是承接工程,第一要看国家评级,接下来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财务、技术、法律方面的尽职调查。还要看业主的资信状况。项目再好,如果业主资信不够好,这个项目也是有风险的。

王福俭举例说,有一家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承接一个垃圾焚烧电站的清洁能源项目,该项目利润可观。不过,对方能提供80%的贷款支持,剩余20%的配套资金,大约2000多万美元,需要到国内寻求帮助。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中信保能为他们提供信贷服务,或帮其寻找投资商。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第七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嘉宾演讲内容)

作者:李前

第四篇:基于项目融资理念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稳步发展,小微企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需通过融资获取发展资金。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在融资模式中所处的地位比较低,话语权比较小,导致小微企业获取融资的能力比较差,这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如何提高小微企业在融资模式中的地位,使其融资能力得到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贵阳市小微企业为例,对贵阳市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项目融资理念,展开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的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项目融资;贵阳市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模式

一、贵阳市小微企业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贵阳市通过有序、渐进的对小微企业实施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3个20万元”、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征收等,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的同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从贵阳市工商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资的资金共计8.16亿元,带动就业人群达到4.05万人。可见,小微企业发展已逐渐成为推动贵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小微企业在融资模式中所处的地位比较低,话语权比较小,导致小微企业获取融资的能力低下,极大地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如何转变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使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得到提高,已逐渐成为贵阳市如何有力推动小微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贵阳市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模式

(一)以“企业人脉”为支撑的融资模式

以“企业人脉”为支撑的融资模式是小微企业凭借自身的人脉资源来进行融资,获取扩大运营的资金支持。

优势:完全靠人脉,成本低,速度快;

劣势:资金额度有限,资金供应中断的风险比较大。

(二)以“发行股票、债券”为基础的融资模式

以“发行股票、债券”为基础的融资模式是小微企业通过向外界发行股票、债券来进行融资,获取企业扩大运营的资金支持。

优势:资金量大;

劣势:适用性差。

(三)以“担保物”为抵押的融资模式

以“担保物”为抵押的融资模式是小微企业以自身的资产、产品、信用等作为质押或担保物来进行融资,获取企业扩大运营的资金支持。

优势:资金量与企业担保物的价值对应,担保物价值大,资金量就多;

劣势:因小微企业可用于做抵押的担保物资本价值小,因而,融资难度大。

(四)以“市场借贷”为渠道的融资模式

以“市场借贷”为手段的融资模式是小微企业通过向市场上放贷的私人用户或企业进行融资,获取企业扩大运营的资金支持。

优势:手续简便、快捷;

劣势:成本(利息)高。

三、贵阳市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因素

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的难易程度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而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又因选取的融资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偏差。因此,要想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其顺利获得融资支持,关键就在于小微企业所选取的融资模式。为此,本文针对影响贵阳市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因素设计出一份关于《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贵阳市100家小微企业进行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调查,找出能够使贵阳市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得到提高的融资模式的影响因素,为下文设计出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提供数据支持。问卷的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内容

影响因素具体问卷题目问卷选项

融资资本因素

信誉度高的企业易于获得融资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

规模大的企业易于获得融资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

融資能力因素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易于获得融资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

风险抵御能力强的企业易于获得融资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

偿债能力强的企业易于获得融资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

融资环境因素

有政策支持的企业易于获得融资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

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稳定性高的易于获得融资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同意;4=同意;5=完全同意

(一)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融资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所有100家样本企业都认为企业的信誉度越高,企业越容易获得融资,有98家企业认为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越容易获得融资,但规模并不是企业获取融资难易程度的决定的因素。根据问卷选项的赋值情况,将各个选项的样本比例加权取平均数得出融资资本因素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程度平均分为4.99分。可见,小微企业所具有的融资资本越强,其获得融资支持就越容易,即小微企业的融资资本因素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

(二)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综合计算得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因素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程度得分为3.4分。可见,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受融资能力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这与现实情况相悖。进一步分析得知,虽然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程度得分为4.5分,且所有的调查样本都认为,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对其获得融资支持的帮助越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偿债能力越强的企业越容易获得融资”表示不同意和一般同意的样本企业共有75家,进一步计算影响程度的得分为2.9分。可见样本认为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程度并不大。这可能是导致企业融资能力因素对融资模式影响程度不大的原因。如下图1所示。

图1企业融资能力因素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

(三)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融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受融资环境的影响的情况如下图2所示。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2家企业认为小微企业所处的市场行情越稳定,越有易于企业进行融资。只有30家企业认为受到政策支持的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越容易表示赞同,但有38家企业对此表示一般同意,有12家对此表示不同意。综合计算得出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受融资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分为:3.9分。可见,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因素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程度一般。

图2融资环境因素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

四、基于项目融资理念下贵阳市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通过上述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小微企业的融资资本、融资能力以及融资环境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融资资本、融资环境和融资能力。因此,在一定的融资环境和融资资本不变的条件下,影响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效率的主要因素,重在提升小微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项目融资的理念核心即是在于通过使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得到提升,以此来推动小微企业更加容易的获得融资支持。因而本文认为,基于项目融资的理念下来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进行创新,关键在于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或是提升小微企业在融资模式中的地位。单个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比较差,在融资模式中所处的融资地位比較低,假若以项目为基本单元,拉动项目的各方企业主体,就项目的融资问题形成一个融资的战略联盟共同体,共同向除联盟共同体之外的主体发起融资需求,会大大的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因为小微企业形成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相当于扩大了自身可用于融资的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进而增强自身在融资模式中的融资地位,视同提升了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而且为确保基于项目单元下形成的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内各个小微企业的良性运营或者说是避免小微企业间个体机会主义的出现,融资联盟共同体间根据个体在项目中的效用,以资本价值或股权作为利益的分配物。这样,当第一个项目投入运营后,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在各自从第一个项目中获得相应的收益的同时,继续与对方或与另一个主体合作形成另一个项目融资的战略联盟共同体,共同就第二个项目向第三方提出融资资金的支持申请,并以这种模式不断扩大项目投资的规模,形成投资循环,最终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的共同发展,是对现行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一种创新。

例如企业X作为项目A的主要承建方,现针对项目A的建设需要进行融资,而单个企业X的融资能力有限,企业Y作为项目A的另一个分工程的承建方,企业X可以与企业Y就项目A形成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以一个整体共同向第三方发起融资申请。而企业X与企业Y之间则根据二者在项目A中所具有的效用或承担的建设责任,来作为分配项目A投入运营后产生的经济价值或资本价值的划分依据,以避免二者中的任何一方发生个人机会主义问题。因此,当项目A投入运营后,无论企业X与企业Y被分配到多少经济价值或资本价值,相比未建立融资联盟共同体之前,二者所具有的融资资本,或本质上说是融资能力均有所提升。这样,即使是单个企业X或企业Y,对于另一个项目B的融资而言,所具有的融资能力均会提高。企业X与企业Y既可以以项目A的融资方式为例,继续合作开展项目B的融资。或各自与另一个企业Z开展合作,就项目B的融资形成一个新的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共同向第三方发起融资支持申请。以此模式使企业X与N个企业合作进行N个项目的融资申请,进而不断扩大项目投资的规模,形成项目投资循环,最终在促进企业X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中的其他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即在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发展中不断实现自身资本或能力的提升。

简而言之,单个小微企业基于项目单元,以共同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并形成战略联盟共同体,协作与之外的第三方主体就项目相关事项展开合作,其中也包括项目的融资,这样既可以促进联盟共同体的发展,也可以增强单个企业个体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贵阳市小微企业由于在融资模式中所处的地位比较低,话语权比较小,导致小微企业获取融资的能力比较差。另外,小微企业规模、信用度等融资资本、盈利能力、风险抵御能力等融资能力、政策支持、市场稳定性等融资环境等因素对小微企业获取融资支持的难易程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项目融资理念的核心即在于是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基于项目融资理念,单个小微企业间建立融资战略联盟共同体,共同发起战略融资,以此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进行完善或创新,对于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

资助项目:贵州省教育厅创新计划省级一般项目“基于项目融资理念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201410671024)。

参考文献:

[1]李节平.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3,12,85-86

[2]李茹.评述几种主要的项目融资模式[J].新西部.2013,32,80-87

作者:陈楚鹏 彭兴燕 周敏捷 李运红

第五篇:“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项目融资视角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以往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来建设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多种亟需的公共支出项目相互叠加,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资金缺口很大,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面临严峻的挑战。相对落后的“一带一路”沿线的欠发达地区应积极吸收非财政资金参与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宜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資源环境状况选择由政府主导的以BOT和RCP为主、以PPP和TOT为辅的市场化的项目融资模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项目融资

一、 引言

2013年,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至2015年,已有六七十个沿线国家先后表达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意愿。在我国国内,新疆、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北6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5省市,以及内陆的重庆市,共18个涉及“一带一路”国内段的重点省市也已将“一带一路”建设列为了未来的工作重点。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石。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先从基础设施入手。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的欠发达地区还比较多,而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大多比较落后,建设和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的任务都还非常的艰巨。

改善基础设施首先必须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1994 年税制改革后,“两项资金”(系城乡维护建设税与公用事业附加的合称)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有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同时,中央财政也在通过转移支付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两项资金”加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这二者的总和仍然难以满足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需求,基础设施建设不得不较多地依赖非税收入和政府借贷。土地财政兴起以后,财政资金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土地毕竟是有限的,土地财政终将不可持续。通过非税收入弥补财政支出缺口也遇到了问题。而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还在持续扩大,公共财政安全受到了威胁,政府借贷也不可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必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商业银行贷款、国债转贷、国际金融机构专项贷款、地方政府所属企业融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融资等都是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的好办法。这些做法在我国的发达地区运用较多。但,“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自身的财力薄弱,制度不健全,市场不成熟,很多时候,只能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做法容易助长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的依赖,使中央财政背上“包袱”。更为严重的是,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步入中高速,中央和全国各地的财政收入增速也都随之放缓了,中央财政的压力也不小。因此,在继续给予“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寻找新的方法来创造性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已有文献探讨了国际范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模式,鲜有文章从项目融资视野来讨论我国国内“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本文尝试分析典型项目融资模式在欠发达地区的适用范围,希望能够通过项目融资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来解决“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二、 典型项目融资模式的主要特征

1. 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是由政府和私营企业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合作双方“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全程合作”。但,政府的部分责任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转移给了合作的私营企业。PPP模式分散了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风险,在项目建设的初期,风险就已经分散了,政府只承担了一部分风险,参与投资的企业的风险比较低,项目融资容易成功;而政府的财政压力也比较小,这有利于治理地方债务。PPP模式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在不同项目中的具体运营形式有些不同。按私营企业出资数额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标准,PPP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外包、特许经营、私有化三大类。在项目融资视野中,PPP模式与BOT等其它模式也可以并列看待。

2. BOT模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通常由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签订协议,由政府部门给予私人部门一定的特许权,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用于某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允许其管理、经营该项目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允许其通过向用户收费或出售产品来回收投资成本并获取收益,在协议约定的运营期限届满时,由私人部门将项目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相关部门。这种融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私人部门的富余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节省财政资金,减轻财政负担。在BOT模式中,政府特许私人部门建设、经营并获取收益。筹资、建设和经营由政府授权私人单位全权负责,私人部门几乎承担了其中的所有风险,有利于抑制基础设施投资失控现象。在当地民间资本充裕时可以考虑将民间资本有效地吸收加以利用;而在当地民间资本短缺时还可以考虑吸引其它地区资本或者国外资本流入。BOT模式利用了财政以外的资金同时又降低了政府部门的风险。

3. TOT模式。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模式。这种模式下,政府及相关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待项目建成后,再通过合同的形式将一定时期以内的经营权有偿转让给私人部门,由私人部门经营管理,合同期满后,由私人部门再将项目的经营权无偿地归还给政府。TOT模式适合经营性项目。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可以通过转让项目的经营权来取得收入,这笔收入可以用来补偿建设资金;企业则可以通过向用户收费收回成本、获取收益。

在TOT模式中,企业只参与后续经营。参与程序相对简单,避免了征地拆迁等复杂环节,这可以将不同规模的企业尽可能多的吸引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一些重要项目,外来资本虽不能直接参与建设,但,它们却可以参与后续经营。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灵活运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充足时,不必通过民间筹资就能完成项目建设;财政资金紧张时,转让项目的经营权就可以回收前期投入的建设资金。TOT模式中,不同阶段的利益主体不同。建设阶段,政府负责全部工作,承担所有风险;运营阶段,企业成为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独享收益、独担风险。这种安排使双方的责任交叉较小,相互影响小,有利于双方协调安排各自的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

4. RCP模式。RCP(Resource-compensate-project,即“资源—补偿—项目”)模式,它主要针对的是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一般的做法是,先成立针对性的企业,由政府与企业签订授权协议,授权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负责整个项目建设、经营和维护,企业则可以向用户收取少量费用以回收部分项目成本。在特许期限届满以后,企业将项目的所有权无偿地移交给政府,再由政府出让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周边的一定数量的资源(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开发权给企业作为补偿。这种模式由政府通过给予企业资源补偿的方式使其回收成本,也保证了项目投资方能够有合理的收益回报。在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运用这种模式建设基础设施,还可以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推动当地的发展。

三、 典型项目融资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的适用范围

在我国,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最好由政府来掌握,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一带一路”沿线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且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其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更应考虑项目的控制权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需求也是多元的,有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较低层次的需求,也有教育、医疗等较高层次的需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TOT(transfer- 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RCP(Resource-compensate-project,即“资源—补偿—项目”)等典型的项目融资模式各具特点,在适用范围上也会有所区别。

1. 项目规模与融资模式。PPP模式能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但是,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PPP模式也存在较大风险,尤其是在大型项目中,如果政府投资过少,项目将不易控制。而欠发达地区的财力又比较有限,政府的实际投资不可能很多。这样一来,在欠发达地区,在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采用PPP模式就比较合适。

BOT模式在国内应用也比较广泛,这种融资模式对于企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参与项目的企业规格高、资金实力雄厚,这对于资金欠缺的欠发达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具有积极意义。建设资金由企业负担,地方财政压力很小。在财政实力较弱的“一带一路”沿线的欠发达地区,BOT应当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主要模式。

在TOT模式中,政府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再将其承包给企业来经营,参与企业的风险大大降低。另外,通过TOT模式也可以将那些在BOT模式、PPP模式中未能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小型企业的闲置资金吸引过来。在BOT模式为主的情况下,将TOT模式作为一种补充还可以扩大资金筹集的范围。

可以说,基础设施项目规模大小不同,其所适用的项目融资模式也就有所不同。表2是基础设施项目按规模大小不同所适用的项目融资模式的一个简单归纳。

2. 项目类型与融资模式。根据项目区分理论,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纯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种基本类型 [7]。纯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强调经济效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如通信、收费公路、石油天然气开发、电力和供水、供气等。这类基础设施的收益稳定,PPP模式、BOT模式、TOT模式都适用。其中,TOT模式既可以使政府获得大笔建设资金,又可以使政府对项目实施灵活、有效的控制。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追求社会效益,同时也兼顾经济效益,它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体育场馆、飞机场、轨道交通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城市热力供应、燃气供应、污水处理等,这类项目需要收费,但费率应维持在较低水平,完全推给市场也不太现实,所以,准经营性项目采用PPP模式融资,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比较合适。

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归入非经营性项目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还只能被列入准经营性领域(如一些城市公园、植物园等),这类项目采用BOT模式融资比较合适。这类项目在政府接管以后,再实行免费政策使之成为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提供纯公共产品就可以了。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提供纯公共产品,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如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城市防灾等,这类项目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PPP模式、BOT模式和TOT模式都不太适合。这类基础设施可以考虑采用RCP模式。RCP模式通過资源补偿的方式弥补参与企业的投入成本,有可能使参与企业通过补偿的资源获得不菲的收益,对企业有一定的吸引力。采用RCP模式,相当于使政府从市场上获得了建设资金。“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相对丰富,而财政实力却比较薄弱,RCP这种新兴项目融资模式的运用将有利于降低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

四、 结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突破口。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和体制机制原因,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才能筹措到足够的建设资金的并保持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有效控制。这是当下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在所难免,必须创新融资模式。

典型的项目融资模式(如PPP、BOT、TOT、RCP等)虽各具特色,但也都能适用于“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甚至维护,它们也都是利用非财政资金弥补基础设施建设因财政资金不足而产生的资金缺口的有效手段。以BOT和RCP为主,以PPP和TOT为补充的市场化的项目融资模式将是“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符合实际而且又比较合适的选择。

经营性基础设施,可以采用PPP、BOT、TOT模式;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可以考虑适用PPP模式和BOT模式;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则可以考虑使用RCP模式。

小型项目比较适合采用PPP模式;而在大型项目建设当中,BOT模式的适用性更强一些;TOT模式作为补充形式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它可以将那些分散的、规模较小的民间资本加以吸收,使之参与到大型和小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维护和运营中去,这对于弥补财政投入不足而形成的资金缺口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几种项目融资模式综合运用不仅能解决“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对于缓解经济增速步入中高速、财政收入增速减缓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日益增大的压力和地方财政自身的支出压力也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的依赖。

参考文献:

[1] 毛腾飞.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财政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求索,2003,(6):41-42.

[2] 徐丽梅,王贻志.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2009,(11):56-63.

[3] 王焕祥,段学民.东西部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实证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7):115-116.

[4] 刘薇.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改革, 2015,(1):78-89.

[5] 李明,金宇澄.BOT与TOT相结合融资模式的应用[J].国际经济合作,2006,(11):41-44.

[6] 郭峰,舒灵智,廖博.西部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应用RCP融资模式的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1):18-21.

[7] 崔国清,南云僧.关于公共物品性质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的探讨[J].经济学动态,2009,(3):39-42.

[8] 姚公安.公用事业类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2):71-75.

[9] 张平.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模式的困境及突破路径[J].经济纵横,2015,(4):69-72.

[10]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

[11] 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3BJL08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姚公安(1971-),男,汉族,陕西省扶风县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税收经济、区域财政等。

收稿日期:2017-01-11。

作者:姚公安

上一篇:工业生产论文下一篇:工业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