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工程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化项目工程

信息化项目工程 篇1

引言

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下,经济、科技、都在迅猛的发展,在建筑领域工程项目管理的也不在局限于以前的传统管理方式,现在的管理方式将迎进新的时代,新的科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工程项目,促进项目管理的高效,高质量。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项目管理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中逐渐与国际接轨。

一、工程项目建设现状

1.目前国内在工程项目管理,实现信息化这方面,主要是软件不专业,多半杂、乱。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需要的各个软件不同,在前期工程计算上就有好几家公司制造的软件,像深圳广联达图形自动计算工程量软件、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神机妙算图形算量软件等;在项目招标的阶段,招标软件有易达清单大师、广联达工程投标报价软件以及各个科技公司等;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邦永PM2、新中大Psoft、易建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等;建设工程监理类软件等等。以上大多按照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进行划分,比较分散、杂、乱,只有少部分软件开发是根据特定单位而进行集成设计的。这样整个领域就会不统一,不规范,从而导致各家管各家的,没有一个准绳,标线。没有专门的统一的,综合的软件。所以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落后于国外的管理。

2.国内一些特级、大型单位广泛的应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很多二流单位,实力不算大的建筑单位,信息管理建设还是不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建筑企业配备的计算机有160万台左右,不少大型企业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并且在这一方面逐渐与国际接轨。甚至有些国家级、一级建筑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效能与效率。由于信息化的推动,催生了一些专门做软件的商家网站,像中国易建网集合了建筑行业动态信息、项目管理和采购、网上建材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决策数据分析以及客户服务等功能,专门对建筑企业提供专业的帮助。

3.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课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注意。针对如何建设好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正在一些有技术经济实力的高等院校中逐步开展,例如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深圳市斯维尔电脑公司联合组建的,深圳斯维尔软件,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府的专家学员也在研究这一课题。

二、信息化建设问题

2 .1专业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目前在国内,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中的建设缺乏专业的人才。所谓专业就是机动性强,他们不仅具备优异的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也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能掌握全局的问题,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能够策划并实施方案。但是如今这种复合型技术骨干极度匮乏,信息技术的要领知识有待研究。要想对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如果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不齐,那么就会导致这一板块的落后。

2.2 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模糊,不够坚定。很多建筑企业都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新软件费用高,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多,所以他们不愿意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花费财力物力。大型企业如此,那些小型企业更是没有积极性,所以在这一领域造成了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有些企业是引进了新技术,但是对信息技术的如何利用都是模棱两口,一知半解。发挥不了信息技术的作用。这样就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漠视,使信息化很难实现和发展。

2.3发展不平衡,应用范围较窄。建筑企业大多不重视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工程项目的技术主要用在设计阶段,预算,招标,采购等方面。而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则利用的较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仍然根据当时施工员的意思来做,很随机,很不科学。而且由于很多建筑企业没有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所以项目管理当中的业务流程还是传统的方式,机构设置还是以前的粗放式。按照传统的组织模式独立于整个管理中,网络不互访。这种沟通对项目管理的阻碍力非常大,会削弱正式信息沟通方式的效用。这样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改进。

三、完善项目信息化的对策

1.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实现信息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就必须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是否齐全决定着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否能基本运行,一般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在于企业是否盈利,在企业的.预算时间里,在成本核算的板块应该加上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费用。也可以引如民间的资本来入股投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果一个企业基础设施都不齐备,那么任何项目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它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

2.大力的支持信息技术管理工程项目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关键技术的研究,关键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如,在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可以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系统的对购买工程使用材料进行管理,减少人工作业,提高准确率 人工处理中大量相同数据的多次重复输入所造成的差错,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3.大力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一些最基本的技术技能,如计算机技术技能、通信网络技术技能等等,掌握这些技能是处理好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筑企业可以把相关员工送到专业的培训基地,集体培训。普及信息技术人才建设,另外,信息技术人才还要在各类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具有综合比较和灵活运用的基本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进行知识的全面培训。

信息化项目工程 篇2

1 工程项目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管理指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对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等进行整合的行为。

近年来,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这种社会工具对各种社会活动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社会活动和行为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借助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 保证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2 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2.1 技术化

信息化管理强调的一方面是信息化, 另一方面是管理。所以, 影响信息化和管理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信息化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当代社会的信息化也可以被理解为是电子化, 信息数据以电子化的形式被处理、存储和利用。要想提高信息化水平, 就必须重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电子化的发展, 积极研发适合工程项目的相关产品, 并且投入人力进行相关软件的研发, 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的软件水平。

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中广泛应用, 是因为计算机借助辐射范围广阔的网络环境加强了区域间的良好沟通, 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快捷方便的优点, 良好的网络工作平台是信息化管理软件运行的载体。而我国社会现存的网络方面的问题就是网速低, 网络覆盖面存在盲区和漏洞, 使用费用高, 这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关政策督促网络建设工作的实施。提高网速, 扩大网络覆盖面, 降低网络使用费, 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 降低它的管理成本。

2.2 理论化

工程项目虽然属于工业产业中的一种, 但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绝对不是纯粹劳动力投入的工作, 评判它的标准更主要的是理论支撑的水平, 所以在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都要重视理论化建设。管理工作所要处理的事项从计算机的应用开始就要遵从它所属的业务范围内的行业规范, 还有就是要有合理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合理程度和规范程度都从理论上影响到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尤其是在技术化水平存在缺陷时, 要用理论化的制度进行弥补, 防止出现大的漏洞。

3 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主要因素

(1)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工程项目的建设作为社会活动形式的一种, 人在项目管理中的参与也直接作用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结果, 不同的人员行为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效果。当代社会, 影响人为活动的主要因素就是人员的素质, 尤其是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员工个人观念,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 更会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一个员工如果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 没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那么他对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的适应力就很低, 这都不利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人是主观性非常强烈的, 加上人们个人追求的不同, 使得人们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就需要加强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 避免发生人员流动后工作的漏洞以及信息的遗失。

(2)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 而不是计算机技术。由于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一直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方式, 所以暂时在我国国内基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国情上的差别, 在对待工程项目管理时不能完全照搬照拿他们的已有成果和模式, 而是借鉴其中可用部分,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研究。

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系统工程, 不同部门之间对数据信息的需要有各自的业务需求, 所以工程信息管理模式的创立, 就为各部门的信息运用构造出了大的整体框架, 各自可以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具体需求。

4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形式, 是公司尤其是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主的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成功实施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它可以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大量项目管理的基础信息。

(1) 提起信息技术, 最容易被想到也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快捷、便利。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 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给项目参与人提供便利, 而且随着项目工程数量的增加以及涉及领域的不断拓宽, 也可以有效地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提高效率。作为信息化的主要载体,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在日常工作中则体现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大量工程管理信息。计算机在处理信息上提供的技术支持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率。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 对于某些信息的重复利用和要求都改变了以往旧式的人工抄录效率低下的情况,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的负担, 让人腾出大量的时间开展其他工作, 缩短了工程管理用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达到尽可能快的速度来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 从而为项目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保证。

(2) 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人数相对较多, 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 规范了管理参与者的管理活动, 增强了信息的自动型和规范性, 加强了管理者活动的合作性和协同性, 并且因为影响信息传递共享的客观因素较少, 而且发生几率很低, 所以极大的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及时性, 使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3) 工程项目信息细化管理是适应当代社会信息尤其是施工项目信息量激增的产物。利用比较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和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及整合, 为信息的运用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从而可以提高各种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4) 传统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是对各种工程项目纸质信息的整理保存。因为纸质媒介保存受纸张寿命的影响有一定年限, 并且纸质信息的保存也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和空间要求, 这是传统信息化管理的局限。新型的工程信息化管理, 则对人力和空间要求大大降低, 信息技术中的拷贝备份技术, 可以使同一份信息在短时间内实现多份复制和备份, 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5 小结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适应了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良好地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基础数据, 从而对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做出准确反应, 实现企业的创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项目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定要重视该项工作的建设, 适应市场发展, 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情报, 2005, 11∶204-208.

[2]齐维艳.建筑企业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2∶280.

[3]赵雪莹, 谢文靖.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民营科技, 2014, 12∶142.

[4]陈美娟.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J].商业经济, 2014, 04∶87-88.

[5]张晓静.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09∶1960-196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 篇3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93-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信息化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其本质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功能是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预测项目变化和提出项目预警等。

目前,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不少相关企业已建立了信息网络,将其应用于信息的交流和管理,并利用计算机这个平台对企业的招投标、进度、质量、成本进行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以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减少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人为信息交流的次数,保证信息的可靠性,方便各方及时查询工程的进展情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数据为中心,把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的方式存储起来,可以为项目的管理和进行提供指导方向。在有限的资源下,低成本、快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工程项目,以获取最大的企业效益。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工程项目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并且要迅速,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很好的方法和工具使管理者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迅速地预测和防范。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剖析.

近年来,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引起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重视,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相对落后

目前国产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与国外一些著名软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功能比较强大,但由于管理体制及组织形式的不同,限制了很多国外好的软件在国内应用;而且这些软件大多价格比较昂贵,在国内的运用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匮乏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并且相对稳定的信息化队伍,不仅需要掌握企业的管理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从目前从业人员的结构来看,构成结构不合理,人员数量不足,尤其缺少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熟悉施工企业的综合型技术骨干。

(3)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缺乏整体协作精神

工程项目需要各参与方互相协作,哪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引起信息的滞后与失真。但由于项目各方的组织模式、工作流程等原因,数据的相互独立为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增加了难度,不利于项目管理软件的运用。

(4)对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项目部认为能够上网和接发邮件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对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预测项目变化、识别项目风险等功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还保持着原有的形式,停留在过去的组织模式。

4.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措施

(1)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培训。

推广建设项目信息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的载体,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是消除从业人员对于相关信息化软件的抵触心理,这需要发挥政府和行业的组织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2)大力培养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

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速,需要大力培养项目管理信息化专门人才,尤其是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熟悉施工企业的综合型技术骨干。

(3)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创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项目管理过程是数据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和交叉工作,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必须以数据为中心,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利用”。

(4)强化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变现有的以事务为中心的工作流程,建立以信息为中心的流程,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连接,建立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5.结语

虽然近年来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在逐年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改变现有的以事务为中心的模式,建立以信息化为中心的工作流程,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建立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大大提高企业效益。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研究论文 篇4

摘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但是由于我国建设项目行业深受传统建设项目文化、理念、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速度相对较慢,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就属于初级阶段。但是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紧跟建设项目行业变革潮流,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就必须通过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建设项目企业工程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及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决策;管理人才;控制体系

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市场中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建设项目行业内部市场竞争趋势日渐激烈,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断的完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只有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做好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将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简要的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论文 篇5

1.1信息采集

但凡和项目安排相关的信息,都需要准确无误的采集,完成信息的合理采集要达到完整全面的效果。因此,需要建设合理的规章、依据各项条例的需求,条例信息应让项目负责人管理,单位质量技术部门是信息处理指责部门。需要组成条例管理信息部门,让项目负责人管理和指挥,以及进行信息处理的全面解决,和专职人士相互配合。

1.2信息加工、整理

工程项目信息的处理、完善的标的是最初采集的信息,依据管理的原则和规划,采用相应的方式、工具、手法和技能针对其进行解析调整,然后得到可保存、可使用以及切实有效的信息档案。让建设方采集的信息用系统的方式完成筛选、归纳之后,整理成各类信息,交给项目负责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另外部门采集的信息,要注意收集信息的正确性,收集资料的完整性,收集方式的可行性等要素参考,完成核实、归纳与筛选,让即时信息保持最新。

1.3信息传输

依据建设项目管控工程的规定与项目内部协调构造、工作成效以及环节的拓展。连接各部门及员工之间,各个管理层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要保证信息的交流通道的流畅,一旦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远离即时更新的信息,就会减弱控制的根基、决定的依据和调整的.基础,导致建设工程项目正常运转。

1.4信息储存

信息化项目工程 篇6

领导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决定其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各部门领导应开放思想,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能够为企业高效地创造财富和效益,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应该把实现信息化的项目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管理。[6][7]企业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第一,以企业的最高领导为核心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第二,各个部门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强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提高每位员工的技术水平,打造一支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并举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第三,完善企业的网络和计算机硬件条件,配备先进的设备,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化条件。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对软件开发公司和建筑企业合作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实行鼓励政策,对企业实现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建立充分的保障,充分提高企业对应用信息工程技术于项目管理中的积极性。

3.2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升级

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时应综合考虑项目的施工工序和要点,首先,对于目前已有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跟踪,不断完善和升级,打造更好的服务效果;其次,加大对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并逐步推行使用,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8]此管理系统应综合各个部门,将各项管理工作系统联系起来,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远程监控、各方工作协助和知识交流等多个层次。这样一个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建立,对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供了外在条件。组织设计、合同概预算、设备管理、人员统计管理、施工工艺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系统升级等都将包括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该系统由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研发。同时,在使用该系统过程中应定期对其进行漏洞检测和升级,不断完善系统的功能,促进信息化管理有效推进。

3.3重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后,难免会遇到一些系统问题,如操作不正确、系统故障或升级等,如果因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而不能进行及时处理,那么整个系统就可能运行不良甚至处于瘫痪状态,若如此,就会给企业带来困扰甚至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9]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宝贵资源,也是挖掘企业管理资源的核心,在进行项目管理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推动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企业应该重点培养既懂业务又善于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这是促进信息工程技术运用到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一环。施工企业更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加大培训投入,培育出一批技术人才,并不断吸收一些IT业的精英人才,善于和充分利用他们的潜质,并培养他们的技术能力,通过不断加强和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4结论

将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规范企业管理程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坚守信息工程会提高项目管理的理念,提高对项目管理人员对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将信息工程技术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短板进行修正、补齐,促进信息工程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将会从中得到实在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重党.浅谈建设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城市建设,(9).

[2]周茂刚.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J].施工技术,(11):100-103.

[3]张智钧.浅谈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J].工程技术经济,(4):34-38.

[4]袁永博,张明媛.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燕山大学学报,(6).

[5]吴铁成.信息网的建设对于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J].价值工程,2010,29(18).

[6]方天培.国外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3).

[7]金玲.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外建筑,2010(12):121-122.

[8]欧阳真.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1):53-56.

浅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7

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这个阶段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是集中在进度编制和优化方面。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大型的国防和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第二阶段:该阶段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其功能主要包括进度计划、费用计划与控制、竣工资料编写等方面, 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第三阶段: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 该阶段的软件系统为项目参与方提供一个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 可以满足项目多方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实时传送和共享数据信息等功能, 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的信息平台及网络虚拟环境。

(2) 基于网格技术的项目协同管理平台预计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首要发展趋势。网格计算机技术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 它是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 实现资源、软件、信息、知识等多方面的共享, 构建以网格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2 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管理方法相对落后, 管理手段陈旧, 管理制度也不健全。虽然, 施工企业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离企业信息化管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建筑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准确。企业从领导到职工普遍存在一种思想:信息化就是配备几台电脑, 能上网, 用电脑代替手工劳动等等, 这就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对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识别项目风险和提出项目预警等功能没有概念

3 案例分析

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是以建设大型航务工程为主的国有独资股份有限公司。随着企业的发展, 在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之前, 也进行了大量的信息化建设, 包括财务、物资管理软件, 船机设备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部门级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各自部门的工作效率问题, 但因为没进行系统的整合, 系统间的数据流转是大问题, 各个部门成为了信息孤岛, 无法实现工程管理中各个部门间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业务处理无法实现流程化。同时产生诸如信息重复录入工作量非常大、业务与财务缺乏有效监控、资金设备材料人力等资源缺少统一调配管理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 公司进行了信息化变革, 将应用体系分为三大平台分别是:协同办公平台、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应用了以成熟的I T技术并结合项目管理习惯开发出来的广联达梦龙项目管理系统。建设了一套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的项目管理平台, 把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 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流程化操作水平, 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 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持,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4 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主要因素

综合上述具体案例, 将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成本、质量、进度、合同、物资材料等, 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协作, 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 只能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2) 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项目管理信息化还没有做到对整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的控制、优化、量化和精细化管理, 虽然工程信息化已经渗透到设计制造环节, 财务信息化也已经渗透到每个核算的表单信息中, 但项目管理还没有做到。

(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 员工的观念和素质, 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I T技术, 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严重匮乏,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5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强、发展快, 以及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 使得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可以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 可以大大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 减轻项目参建各方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 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做出决策。

(2) 可以实现项目信息共享、及时采集、存储和分析项目全部信息以及协同工作: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 既有利于项目参建各方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又有利于项目参建方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

可以将项目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起来为项目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

(3) 可以促进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给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6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1)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软件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研究机构、项目建设单位、软件开发企业等,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软件规范, 指导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各项目管理软件厂商应该联合起来, 共同开发和维护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从而使项目管理软件快速健康发展。

(2) 强化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在管理过程中,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 积极推动信息化, 让各参与方尤其是业主感受并认可信息化的重要性。要把企业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技术服务的信息化这个“后勤”武装推到管理的前线上去, 转变信息化工作为管理工作才能赋予信息化长久的生命力。与此同时, 对信息化观念淡薄的人员, 加大对实施建筑业信息化意义与作用的宣传教育。

(3) 要以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把软件应用作为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只有企业具备了各种信息化管理的软硬件条件, 建立适合该公司的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工程技术、质量检查才能实现项目的信息化施工。

(4) 加强项目管理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大力培养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自上而下的为项目管理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7 结论

建筑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管理, 这样才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 才能保证企业的有关人员及时获得各自所需的信息, 为实现施工企业的动态管理服务。并为企业做出最优决策, 取得良好经济效果和预测未来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本文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其问题所在, 并结合实际情况, 论述了应该怎样提升我国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项目工程 篇8

【关键词】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改革的深化,一大批医院工程项目如医技大楼、住院大楼、病人康复中心、综合大楼等医院工程项目纷纷建成投入运行。这些项目投资额一般比较大,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由于医院建设医院工程项目有着建筑行业通行弊端,工程大,时间长,使审计工作范围更广,工作量大增。因此,加快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可以对医院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有利于促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提高医院投资效益的作用。

一、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通过在医院工程项目审计实践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审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审计的效率,锁定目标,实现精确打击。与传统审计相比,避免了传统审计用人工大量地看账看资料,耗时费力的不利局面,有效地增强了审计部门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化审计方法可以广泛运用在各种工程软件、数据库的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提高了审计技术生产力。

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均可在审计实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改扩建办公楼、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建办公楼,上海仁济医院等等,发现了建设单位违规应招标未招标、违规发包工程给无资质单位、超额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串标围标、工程结算不真实等问题,对相关单位进行了处理处罚。

二、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不利于审计信息化规范管理

医院工程项目一般专业性比较强,而且目前的工程造价由于各个行业不同而导致造价定额不同,并且定额种类烦琐,造成了从事医院工程项目的审计人员对于各种定额掌握程度不深。同时困扰审计人员的还有诸如非标项目的定价问题、材料的价格问题等,如何将这些价格收集和统一也对信息化规范管理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2.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医院工程审计效率

审计机构在医院工程审计过程中,由于与建设单位及其过程参与各方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目录,无法形成信息交换体系而导致信息共享性差,导致单个计算机成为信息孤岛。医院工程审计的过程中的审计信息不对称,严重地影响了医院工程项目的审计效率。

3.资料来源渠道有限而致使结果失真

我国许多医院工程审计工作还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还依赖于纸质文档,如合同文档、图纸变更文档以及签证等。这样就使得审计信息的查找渠道过程繁杂、渠道不畅,并且最终收集到的信息结果还容易失真。

4.从业人员知识结构难以达到信息化的要求

审计专业人员应该有相应的工程专业基础,并且综合多方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懂得经济、法律、管理以及计算机等知识,而从我国当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并没有规定严格的知识体系,而且从整体上来看,其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很难达到标准要求,执业水平个体差异相差也比较大。

三、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改善策略

1.建立健全医院工程项目审计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医院工程项目审计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为项目建设单位,审计管理点以项目实施过程,并构筑一整套处理流程:分析医院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医院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招投标、投资控制、资金管理等环节。重点运用计算机对医院工程投资审计的跟踪审计方法,为规范医院工程投资审计业务、增强医院工程投资审计监督能力,加大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工程投资审计力度和深度、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通过采取不同的工作流对业务进行管理。应用信息共享和工作流机制,使得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业务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消除医院工程项目审计执行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2.建立健全审计信息门户和医院工程审计窗口

随着医院工程项目审计的不断深化使得审计成果的日益累计,审计手段不断创新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以便于审计人员研究、学习、交流和拓展。从医院工程施工企业角度看,建立健全企业门户网站的医院工程审计窗口可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搜索、访问和分析功能,帮助审计人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分析和判断从而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绩效。

3.建立核心数据库

首先是法规资料库。在这个资料库中应涉及到医院工程项目所有的法规资料,高度融合法规与信息技术,并借助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法规资料库的查询和检索,并对法规资料及时更新和维护。

其次是财务数据库。基于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集成审计功能模块,实现财务数据与医院工程项目数据自动导出对应,比如,相类似医院工程项目的技术参数和造价、甲方供应才来财务数据和造价以及资金支付财务数据和施工进度等之间的关系,为构建本区域的医院工程项目造价指数、想买卖投资估算的数学模型打下基础。

最后是医院工程造价信息库。随着医院工程审计业务资料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可构建“建筑、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等专业的综合单价数据库,将以往已完医院工程项目造价资料存储起来,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标。同时,可对各专业造价信息进行趋势及关联分析,从技术经济的角度优化医院工程管理,实现科学决策。

4.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

医院工程审计信息化需要大量高科技和人才来支撑,高科技只有依靠人才才能完成最终的信息化审计工作。因此,在信息化爆炸时代,医院工程审计人员要树立急迫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调整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新的前沿的信息技术。同时,审计部门应对人才培养加以重视并引进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医院工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才能为提高医院工程审计信息化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飞,周和生.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信息化的构想[J].建筑经济,2013(8)

[2]冯彦.工程审计信息化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3(7)

信息化项目工程 篇9

一、把信息化管控模式规划和工程管理机制设计作为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与信息化建设任务相配套的工程管理模式,并逐步建立起包括信息化组织架构、信息化管理流程、目标和考核、标准和规范的一套信息化管控模式。

二、建立适应大型信息化工程建设需要的组织架构。

在信息系统整合过程中,建立项目管理论文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基层组织和各项目团队等三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组织架构。通过这一组织框架,实现了专业化归口领导。

所有业务需求、系统开发和运维,以及相关经费划拨、人力资源调配都做到归口信息办管理,统筹推进。实现了联合管理。对内,由专职领导统筹指挥和协调技术、业务、行政部门实施信息化的相关工作,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减少内耗;集中各方精英,从整体利益出发,通盘考虑需求和预期效益,避免重复建设、规模失控等问题,实现人才使用培养的一体运作。对外,在引进“外脑”的同时,统一组织外包事项管理,发挥各方优势,用好各种资源,强化沟通及监管。实现了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和信息化建设组织架构的有机融合。信息办主要进行方向性决策和宏观管理,负责合同管理、需求管理、开发立项管理、开发监督等职能,基层组织和项目团队具体负责工程实施和执行。

三、引入国际先进的工程和项目管理方法论,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机制。严格需求管理。采用标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方式,规范和细化业务需求的收集、分析和确认工作,并建立严格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内外沟通机制。采用定期的项目例会、工程办例会、专题会议、项目进度报告、工程进度报告、工程简报等形式,在项目层面、工程层面、内部和外部及时有效地沟通各类信息和解决问题。严密计划和进度管理。各个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例会报告的形式对进度严格监控,对重要节点实施动态跟进和监控,使得各项目和工程整体进度得到保障。建立动态问题跟踪和风险管理机制。采用标准的问题日志工具及处理反馈流程,记录、跟踪解决和汇报发现的各类问题和潜在的风险,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强化对工程和项目管理流程、文档标准、系统测试等决定质量的关键环节控制,确保系统整体质量。加强版本管理。

强化各个系统的版本信息管理,明晰各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周密计划各系统的发布和变更,较好地避免单个项目变更影响其他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采用积极稳妥的上线策略。严格试运行管理,密切管理、业务和技术角色上线协同,保证系统上线前全面验证。

四、建立健全运维管理模式。

构建运维三级架构,形成了市局计算机信息中心运维团队,直属机构、区(分)局计算机科,基层分局系统管理员的运维网络;建立问题处理“三快”机制,即集中受理保证快速、专业处理保证快速、反馈信息快速。实现运维三线支持,一线支持是123663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台,负责监控系统检测到的故障事件;二线支持是系统运维部门,负责解决信息服务台转交的运维请求;三线支持是供应商和开发商,负责对运维团队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支持。经过努力,深圳国税顺利完成了信息系统整合工程的各项任务,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要建立与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紧密组织的决策框架,做到充分授权、职责明晰,改变过去决策统一性、及时性、细致度不够,以及分散执行等问题,切实提高工程领导力。另一方要面向任务型管理的需要,做到科学组织内部行政、业务、技术部门,统筹外部资源;疏通信息交流渠道,提高问题反馈、筛选和解决能力,有效推进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的不同项目,保证工程建设的执行力。

二、要重点处理好整体最优和局部最优的关系。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工程必然是多项目同步推进,要保证工程建设如期、高质竣工,就必须在全局和局部、计划和变化、成本和产出、价值和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依靠精确的计划、及时的沟通、准确的执行,既有效控制工程总体架构所确定的范围、质量、时间等因素,又控制好每一个项目的相关要素。

三、要着重解决好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充分供给和管理问题。信息系统建设是智力密集型工作,应高度重视建立与信息化工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保证人力资源的组织效率和激励效果,全面提高实施团队领导力、执行力和学习力。为此,在集中各方面最优秀人才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做到对人员选调与释出、项目调配、知识技能传递、绩效管理、奖惩机制、能级制与职业发展的整体管理;必须建立完整的工程级和项目级的知识管理制度,保证参与信息化建设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得到必要的、及时的知识与信息供给。

四、要依托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强,适时获得专业的咨询、开发、监理等外包服务,对于工程建设非常重要。应把信息化建设中的税务部门、IT企业和咨询机构,以一种产业链条的方式固化在电子税务建设的进程之中,进一步形成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良性生态链,以此解决好信息化建设中的宏观发展研究、项目规划制定、技术指导提供、系统设计开发、项目监理保障、工程质效评估、定制论文用户培训和运营与维护等多方面问题,努力将信息化建设的风险降到最小,合理降低成本,争取最佳效益。

五、要及早重视运维工作,处理好系统建设与运维的关系。

信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论文 篇10

人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源,总体上能降低成本。对公司中有技术潜力的人员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利用本公司职工了解公司情况、熟悉公司业务的优势,结合外雇公司的技术指导共同完成项目开发,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2.2设计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让每位项目组成员明确认识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要各个步骤环环相扣、各个环节环环相连。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软件、设备,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结合各种方法,缩短验收时间,杜绝返工现象,取长补短,使得各流程最大程度把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开发阶段。

2.3信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2.3.1项目工时统计控制

可按以下程序统计各项目工时:项目组成员填写工时统计表—项目经理审核—部门领导审批—上报—汇总,这个阶段是项目人工成本核算的关键,因为工时统计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人工成本核算的准确度。核算出各阶段实际耗费的工时,并与预算对比,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亦可及时调整预算实现成本控制。

2.3.2项目材料的控制

信息项目中搭建系统会产生如下费用: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的购置费;购置计算机、扩建机房、机柜等费用。要在信息工程建设期间,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该系统可能用到的硬件环境及软件环境情况,使用最适合项目的系统和设备,而不能“顶级化”购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利旧”及与开发厂家联合出资采购的方式来控制材料成本。

2.3.3建立全员的成本控制观念

信息项目的成本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领导者提供正确的经营决策,而经营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关键在于决策前科学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及准确分析,这和市场部门是分不开的,还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专业的技术意见和人才支持,财务部门做好资金预算和计划等。由此可知,一个项目的成本控制需要全体成员建立成本控制意识才能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3结语

信息化项目工程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体系建设;体系工程;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49-02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信息化建设已渗透到各领域,在使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力发展加快的同时,信息化建设也由单个的、分散的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为涵盖网络基础、信息服务支撑、应用系统等信息化体系性建设。

信息化体系性建设既是一个技术过程,也是一个管理过程,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结果,它把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工程管理技术作为信息化体系性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进行综合管理控制的科学方法,是现代管理科学中发展很快的分支。

1 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管理的特点

工程管理作为体系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进行综合管理控制的科学方法。管理对象是信息化体系性建设项目,管理范围覆盖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的整个过程。

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三个

方面:

(1)管理工作内容具有方法整体性、应用综合性的特点。体系工程的工程实施管理涉及项目建设的各个系统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具有“全系统、全寿命、全方位”的特点。

(2)管理工作组织涉及面广。体系工程的工程实施管理与项目建设的投资单位、建设单位、承建单位都有关联,特别是设备采办部门、最终用户、设备研制生产单位等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

(3)管理工作体制需要根据用户的变化而变化。与一般的系统工程建设不同,体系工程更关注“满意”而不是“最优”,因此体系工程应注重用户体验。体系工程的工程实施管理制度上既要具有较高的规范性、科学性,又要有较高的灵活型,根据用户的变化不断演化,能够“随需应变”,服务于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等多个环节。

2 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模型及相关工程管理技术

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工程管理技术是指把用户需求转换为用户实际可用系统的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从工程实施的角度看,体系项目是以追求用户满意作为目标,强调各个组分开发运行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与复杂背景和运行环境不可分割,强调体系建设是逐步演化的动态进化过程。因此,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工程管理不同于信息化单系统建设的工程管理,存在着管理对象复杂、管理技术新颖、管理信息量大等问题。信息化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已成为管理学科新的研究方向,如何科学认识和解决信息化体系建设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以最优的方法、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好的效果,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信息化体系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强调通过平衡“投入”与“产出”来寻找适合用户的体系设计方案,并在使用过程中持续循环、演化,使用户需求与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断地形成一系列的平衡解决方案或建设成果。这一过程的描述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体系工程建设的反螺旋式模型

整个建设项目可能会包括多轮建设,每一轮建设都要经历“规划→设计→实施→集成→验收→维护”的多个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建设周期,并产生一个可以交付用户的阶段性成果。鉴于体系工程注重“适用”而不是“最优”的特点,在维护期内,随着用户新需求的不断涌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原本适用的系统将会不再适用于新业务和流程,因此将进入新一轮的建设循环,最终生成一个新的、更接近“最优”的阶段性成果,多个建设周期,将形成了一条螺旋曲线,产生向“最优”目标成果逐步逼近的的成果序列。

换言之,体系工程的工程建设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多轮的“规划→设计→实施→集成→验收→维护”步骤,形成一系列用户“满意”的基准成果,并向“最优”目标逐步迭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用户需求逐步展现,基准成果不断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工程管理技术的有效性,应该按照系统建设的六个环节,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地开展工程管理技术工作,包括:建立适应项目建设、贯穿全过程、涉及建设各方的的工程组织机制,明确机构各方职责。制定涵盖各方责、权、利的工程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合同管理、综合计划管理、技术状态管理、工程信息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软件开发与基础数据管理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综合集成环节,不断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技术状态管理的手段和制度,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3 结语

体系工程方法继承了系统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它在体系的描述、设计、集成、演化、测度等方面探索提出了一批新的方法,丰富并发展了系统科学理论。从体系工程方法的角度看,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工程管理的内涵可概括为: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理论为指导,从项目全局角度和体系目标出发,将全部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控制,在优化配置管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整合、总结提炼、丰富扩展而形成以过程为基础的、以项目为整体的体系建设工程管理,用以规定和指导体系建设全寿命过程建设并保持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张琴,南建设.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化体系工程方法与应用研究[J].电讯技术,2012.

[2] 张维明,刘忠,阳东升,等.体系工程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爱已成为往事下一篇:《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