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学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工业大学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冶金工程是湖南工业大学最具特色的两个学科之一,是继“包装”特色之后的又一面旗帜。本文通过分析冶金工程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在新形势下湖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举措。

第一篇:工业大学论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人才培养特色

●实施完全学分制

●实施学生学业导师制

●部分专业实行全英语教学

●部分专业第一年实施专业群培养

●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组织更多学生参与海外学习与实习项目

特色专业与试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工程、机械工程

●上海市特色专业:物流管理、机械工程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机械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网络工程、信用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7年上海普通本科批次专业组设置

●专业组1(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环境工程、环保设备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教育试点班)、工业工程

●专业组2(不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英语、日语、公共关系学、物流管理、信用管理(金融风险控制)、财务管理、投资学、税收学、国际商务、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工业设计

2017年上海秋季本科招生计划850人

(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计划为准)

●普通类本科计划754人、艺术类本科计划96人

●2017年上海秋季高职(专科)招生計划44人

第二篇: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

[摘要]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大学;大学教育;大学教师;大学逻辑;大学治理;张维迎

[

从政府层面的“211工程”、“985工程”到社会公众对于种种名目的大学排名及其排行榜的过分关注,昭示了一个强大的、和平崛起的中国迫切需要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建设高水平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使中国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日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诸多利益在博弈中的难以平衡,更由于改革对于现实利益格局的巨大冲击、传统习惯势力和利益既得者的种种阻挠,任何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缩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差距的改革尝试都变得极其艰难。如今北大的改革,之所以令人深受鼓舞,因为改革者提出了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不仅仅是北大师生的北大的口号,并着手进行了指引北大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快速迈进的制度变革,如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推行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等。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尽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种种非议,但张维迎不仅有着对于大学理想的憧憬,而且坚定不移地推进了北大的改革。《大学的逻辑》一书,则记载了他参与推进北大改革、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这里,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所阐述的大学逻辑与大学治理的关系,不仅切中时弊,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如‘近亲繁殖’、‘家族式组织’,‘武大郎开店’和‘官本位’及其所导致的学术评价不公等问题),而且坚持现代大学制度变革的学术趋向,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里,大学的逻辑,用他的话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果说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很好的治理结构,其中,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是最重要的方面。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标准、教授在学校中的权力等,都具有内生性。在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下,大学变成了‘家族组织’。不废除大学的‘近亲繁殖’,不实行教师岗位的分级淘汰,不引进外部竞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行政本位,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文化。”[1]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内在联系。

1关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

探讨大学究竟是什么,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可以说是常谈常新。因为大学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于大学的期待也会因时而变,加上各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故人们对于大学是什么的追问,无论就本然状态下的现实际遇而言,还是就应然状态下的理论解读而言,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尽管如此,所有这些讨论还是有一个逻辑上的预设前提的,即大学是社会所需要的、用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文化组织或机构。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构成了大学逻辑的起点。为了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更好地促进大学教育由应然逻辑向实然历史的转化,就有了一个大学的治理问题。

大学的理念是关于大学性质、目标(使命)和功能的一般性认识。从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官员的行会组织,到以英国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作为“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践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从哈佛特许状中明确规定大学的使命在于“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所有现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进”,到德国洪堡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2],以及发端于美国的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大学理念经历了由中世纪行会组织向传统的社会知识中心、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向进一步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不断演变。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学作为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的性质却没有丝毫变化。大学在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不断满足社会对于学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拓展自身功能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其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而且固守创造知识、传授知识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了批判、反思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大学的治理是为了实现大学的理念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应该保证始终不移地不偏离大学的核心理念,不偏离基本目标[2]。这里,大学的治理实际上是对于大学教育的治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的控制权究竟应该掌握在谁手里?是校长、教师、学生、抑或政府?也即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中谁应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大学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如何规范和约束大学的掌控者,使其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即维护社会在知识生产、传播方面的公共利益?三是如何选拔最适合的人作为大学教师?也就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的问题;四是如何激励大学教师?如果能够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就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北大为例,在变革大学制度、改善大学治理的过程中,他们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眼学术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将创造对其他方面改革的强烈需求,推动行政和后勤体制、学术评价体系、博士生培养体制、科研资金分配体制、大学决策体制和干部任命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北大的改革及其制度设计,体现了大学的逻辑,因而对于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典型意义。它提醒每一个大学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鼓励的(如进行规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什么样的行为是必须的(如在匿名评审的一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更重要的是,它会明白无误地告诉每一个大学教师,不那样做会得到什么惩罚(如up or out等)。这样,无疑会大大促进包括学术市场规范在内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大学治理结构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2关于大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

由大学究竟是什么的探讨,必然引出大学能够为社会提供什么,也即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的事业的问题。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大学教育是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即“一方面,我们招来的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一种人才,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又取决于大学教育”[2]。他进一步从知识传授这个角度探讨了大学教育是怎样把客户变成产品、使大学拥有忠诚的客户和自己的品牌的,并对大学教育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科学概括。事实上,大学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知识中心和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而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它所从事的大学教育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其他活动,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功能。无论是张维迎所强调的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还是通常所讲的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大学教育都离不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且必须将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加以实现。这是因为,大学教育中所传授的不是一般性、常识性知识,而是变革思维方式、能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或获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高深知识。在大学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这些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则分别是由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性活动加以完成的。以往大学教育中对教学强调的多一些是应该的,毕竟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但要传授高深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光靠教学传授已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以便尽可能地将所掌握的高深知识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创新。为此,就必须加强所属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以知识运用和获取社会资源为手段、以实际问题解决或重大理论创新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只有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传授的是高深知识,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知识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区别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而具有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独特功能。

大学教育具有把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促使大学基业常青的特点。历史上,大学因其所从事的事业对于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特贡献,享有着崇高的社会声誉和地位。那么,大学教育又是怎样做到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呢?研究发现,这是与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定性定位和大学教育准入制度特别是学术标准的确立分不开的。大学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把它与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区别开来,也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学术趋向。比如,在供给方面,大学教育始终坚持学术取向的准入标准,即按照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而不是根据谁出钱多就录取谁的市场经济原则或谁出身好、有家庭背景就录取谁的政治原则,来决定是否提供大学教育机会。在需求方面,大学所提供的大学教育能否吸引学生,不仅取决于大学教育的质量和价格,甚至主要的并不是取决于质量和价格,取决于还有谁在上这个大学,也就是取决于其他客户的质量。与此相类似,任何大学对教师的吸引力也取决于其他教师的质量[2]。就是说,大学教育是一个关联品,注重的是品牌价值。这种品牌不是短期内所能够塑造的,而是通过多年办学积淀特别是优秀校友资源的积累和无数往届毕业生的杰出表现打造起来的。正是大学对于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追求,与教师和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成就及其预期、政府促进社会知识生产和学术及文化发展的努力、捐赠者获得的社会声望和个人名声、社会公众包括当地居民得到的由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的种种好处,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将上述大学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并融入大学以增进人类知识和引领时代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共同体,为不断提升大学教育的品位和质量提供了持久动力,也吸引了优秀生源和高水平的师资。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做过一个统计,1520年之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现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15个是宗教团体[2]。这一点,足以说明大学教育具有强大凝聚力,不仅能够为大学积聚无与伦比的社会资源和品牌价值,而且也可以培养无限忠诚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产品和客户,从而把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延续了大学的生命,确保了大学基业常青。

大学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作为大学逻辑的中介,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性活动,在不断塑造大学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过程中把大学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教师、学生、管理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校友、捐赠人、投资者、周边居民,等等)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大家作为利益相关方是可以从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中获取实际利益或其他好处的。但是,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源于大学为社会所作出的知识贡献、得益于往届毕业生的杰出成就或工作表现,最根本的是要靠大学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学术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搞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由于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内的大学教育都属于社会文化领域里的学术性活动(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为特征,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目的),区别于社会经济领域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竞争中的等价交换为特征,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也不同于社会政治领域中政府的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以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运用为特征,以争取社会公众支持为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术发展尤其是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上,把是否有利于学术发展作为推进大学改革、改善大学治理的根本标准,突显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和大学治理中的学术主导,从而将大学应然逻辑上的内在要求与大学实然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尽可能一致起来。

3关于大学教师的选拔与激励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都还只是制度设计的范畴。要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促进和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还必须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必要的大学治理结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作为大学的教师?如何选拔和激励教师队伍?[2]说选拔和激励大学教师非常重要,是因为大学教育的功能主要都是通过大学教师完成的,大学教师队伍在大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校的其他所有机构都是衍生工具,是派生出来的而非原始需求。在张维迎看来,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只有当教师队伍是由最具有学术兴趣、最具有创造力的人组成的时候,大学才会有真正的学术自由,才会追求卓越,才会注重自己的名声。试用期基础上的终身教职制度是保证大学教师质量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是能否实现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教育体系及其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由于大学的品牌价值和学术声誉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水平,大学教育的水平取决于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而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质量,故选拔最优秀的学者做大学教师、并且激励他们去努力奋斗是大学治理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大学实现核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大学创造并传授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对此,张维忠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不是一个给人提供铁饭碗的地方,而是提供给那些最具有思想、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去创造的地方。大学教师的选拔,目的是选一个优秀的学者,讲师、副教授都只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试用阶段[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实际上是一个选择、试用、最终确定优秀学者人选的过程,涉及包括学术评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决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制度安排问题。为了能够将最为适合的人选拔出来,除了设置准入条件、任职资格、选拔程序之外,还必须确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实施规范而又公正的学术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问题。一般而言,学术评价只能由同行来做,不可能靠外行。因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只有和他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才能说得清。但是,同行评价需要解决好“武大郎开店”(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和“近亲繁殖”(把自己培养的学生留在身边)这两个制约学术发展的前提性问题。为此,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确立学科末尾淘汰制度、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就成为目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此外,学术评价本身还必须有一个同行认可的专业(学术)标准。一个教授有没有成就,学术界都有杂志,有学术会议,大家都是看得见的。学术成果信息的这种透明化为公开招聘、到学术市场上去选人提供了可能性。问题在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中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是“外行评内行”,尤其是内部评价体系中学术评价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做出而非由相关领域的学术同行做出,直接导致学术评价的标准因过于注重易操作性而片面强调学术成果数量、忽视了质量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大学外部的学术市场,制定一个同行认可度较高的专业标准,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就显得日益重要。事实上,学术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可以观察(甚至不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学术贡献,通过学术市场上的在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的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等市场评价手段,变得可以证实,从而形成对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实上,Tenure track制度恰恰发挥了学术市场的上述功能,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向每一位申请人明确地发出信号:有望成功的申请人必须首先通过在同行公认的权威匿名评审期刊公开发表文章等方式,向同行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实力;另一方面,则在于使包括学术委员会成员在内的所有同行形成相同的预期:在众多的申请人中,具备哪些条件的申请人才可能授予终身教职。上述制度可以使无论同行,还是申请者本人都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形成客观评价,而最终使每一位真正有实力的申请人“确定地”获得终身教职,因而是目前比较好的选人制度。

大学教师的激励是大学的治理能否促进学术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激励大学教师,主要靠大学之间自由、充分的竞争,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鼓励公平竞争、形成学术争鸣的学术环境。当前,对于学术发展最大的伤害是官本位及其行政主导下缺乏学术上的公平、自由竞争。学校的官本位,除了激励制度扭曲外,还与学术规范和学者水平有关。如果没有好的学术规范,学术成就不能有效比较,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只能寻求学术之外的标准。毕竟,官本位还有一个序列。一般来说,学术水平越低的人,官本位思想越严重,因为低水平的学者在学术上竞争不过别人,就会拼命找一些其他的关系来压制别人,如靠行政级别来提高知名度。如果大家水平都低,社会上就只能根据职位来推定学术水平,大家就会拼命去争当“官”,这样更没有人热心搞学问了。事实上,一个组织越是水平低的人多,就越是着迷于内部权力斗争。与此相反,高水平的学者通常很自信,更喜欢以自己的创造和学术上的成就来衡量自己的地位,对当官反而不太容易看得上。可见,高校的官本位不利于学术发展,只会把大家的精力引向内部权力斗争及其所关注的分配问题,而不是激励大家创造价值。只有自由、充分的学术竞争,加上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也就是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使优秀的人才获得公正的评价和充分的学术自由,使其忙着去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知识贡献,从而确保越优秀的学者就越能得到好的待遇和高的职位。一句话,学术上的自由、充分竞争,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创造知识的激励,而且会引起人才流动,进一步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术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学理念的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抑或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都充分说明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组织是为真理而生的,它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保存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知识,并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以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大学的价值在于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和保存文明。而大学价值的实现,则离不开热心大学教育、从事知识创造和传播等学术活动的学者,这需要有一个能够选拔一流学者充任大学教师、并激励和保证他们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的大学治理结构。毕竟,大学不同于企业,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或价值取向,而是以学术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始终以大学理念即社会所赋予大学的社会知识中心地位和社会文化组织特性作为学术发展的逻辑起点,以大学教育即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作为学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大学教师即热心大学教育、能够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学者作为学术发展的依靠力量。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大学治理,主要是以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价值中立作为大学治理的根本原则,以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作为大学治理的制度保证,以培育大学文化尤其是学者个人的学术声誉、事业心、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大学治理的最高境界。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功能,但它们都不可能自动实现,而是通过大学治理结构、最终由大学教师加以实现的。因此,大学必须以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作为立身之本,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大学教师必须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作为终生追求,这便是大学的逻辑。概言之,大学的逻辑是学术的逻辑,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促进大学能够始终维护社会在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保存文明等方面公共利益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3,6,8,10,5,48,31.

作者:毛锦茹 张博文

第三篇:湖南工业大学“特色”冶金学科发展探析

摘要:冶金工程是湖南工业大学最具特色的两个学科之一,是继“包装”特色之后的又一面旗帜。本文通过分析冶金工程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在新形势下湖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举措。

关键词:冶金工程;学科建设;发展举措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冶金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加上我国工业能源又以煤炭为主,从而导致冶金生产过程排放总量大且总能耗也特别大。因此,发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及综合利用冶金二次资源是我国冶金工业发展中非常紧迫的任务[1][2]。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和强化冶金工程相关技术的结合,形成冶金生产新工艺,以工艺技术发展为基础,提炼、融合与完善冶金工程相关理论,是冶金工程学科可持续性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冶金工程是我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优势特色学科,学科方向有着较好的基础,形成了较好的学科建设架构,在湖南省内高校学科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06年,以株洲工学院为主体合并升格为湖南工业大学后,学校组建成立冶金工程学院,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教育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冶金工程学科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学质量评估一直位居全校前两名,国家级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冶金材料工程”二级硕士点开始招生,并进一步完善了该学科培养的课程设置。在我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背景下,继承“特色”优势学科,搭建学科建设平台,有必要对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科发展动态

资源、能源及环境是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的三个瓶颈,从冶金工艺和技术路线的源头上解决问题是冶金工程学科发展的长远和主要目标。近几十年来,冶金工程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结构,随着自身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进步,也在发生变化[3]:

(1)学科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具体研究内容在越来越细化的同时,学科间的联合也越来越紧密,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形成了大量新的研究领域。

(2)学科研究的方法与手段越来越精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先进检测与表征科研仪器,使冶金、材料相关科学理论和工艺的研究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逐渐趋向基于精确且定量的微观结构知识体系方向的深度发展。

(3)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联合越来越密切,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源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基础知识的更新与创新。

(4)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及具体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各个层面紧密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学科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气候、环境的恶化对冶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节能、环保、高效”的要求,“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日益增强,西方国家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逐渐衰退,而我国抓住机遇,则能获得冶金学科的大发展。湖南省是“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这为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金属材料的需求不断高涨,这为冶金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此,以当前冶金学科发展趋势为契机、以国内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为基础、以社会的需求为前提,这为我校冶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我校冶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国内冶金学科的发展相对集中,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在有色冶金和钢铁冶金方面有针对性的重点发展,地位难以撼动;而昆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一枝独秀。冶金工程学科在能耗与过程排放、环境与生态面临综合性的挑战,也将向着“低碳、环保”方向迈进,这对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三、学科发展前景

21世纪,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仍将是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冶金、材料相关工程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改变,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有色金属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支撑材料的地位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国内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快速与持续增长的态势,冶金工程学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面临矿石品位的贫化和矿石结构的复杂化,冶炼提取过程强化与节能降耗,产品的精细化,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的新问题,冶金工程学科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学科方向定位看,学科着眼于未来冶金科技,以新材料冶金制备工艺与理论为导向,以发展新材料冶金制备技术为牵引。这一定位结合了本学科现有基础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了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将有望在相关研究方向取得突破,形成自身学科特色,形成实用性技术,实现理论积累与发展创新。

从人才培养方面看,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实践与创新,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始终以培养面向现代工程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以教育带动科研上水平、出成果,以科研推动产业上规模、出效益,以产业促进教育上质量、出人才。积极发挥学校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开发优势,主动走出校门与企业联合,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联系,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建立富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开拓了新路。

从学科建设与发展地缘环境来看,在我校巩固发展冶金工程学科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学校所处的湖南省株洲市是我国南方工业重镇。株洲冶金工程相关行业发展迅速,拥有众多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如轨道交通(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硬质合金材料(株洲硬质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我校创新性地发展该学科,可以更紧密地联系本地产业,使相关研究更具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可以推动本学科在实用技术和基础理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合作解决冶金工程研发与产业的技术课题,有利于推动学科良性发展,推动整体学科水平的提升。

四、学科发展举措

1战略举措

建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冶金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统一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对学科方向、科研团队、研究方向采用“合理引导、突出特色、重点支持、公平竞争、注入活力”的原则,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学科专业建设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学科专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

加强对学科专业发展的指导与评估,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总体布局,使学科专业具有开放性、成长性,以增强学科专业对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的动态适应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以及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2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学科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冶金工程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学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学科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建立一整套学科建设检查评估制度,严格考核,奖优罚劣。理清冶金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具体目标和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力争在学科建设工作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健全政策与机制保障,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贯彻落实冶金工程学科建设规划,推进学科建设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和机制。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总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建设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高效运行;学科带头人与研究方向负责人组成学科建设小组,负责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经费使用和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建立学科滚动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多方面筹措经费,加大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完善各类科研奖励办法,对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予以奖励,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的力度,鼓励高学历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对在学科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予以奖励。

(4)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科研水平。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发挥现有学科优势,突出特色学科,巩固基础学科,积极扶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相融、科学渗透、结构合理的良好态势,重点抓好实验室,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科研成果的产出。以科研支撑学科,以学科带动科研,在短期内使科研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5)汇聚学科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以人为本,积极选拔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强化学术梯队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及学历结构。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培养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骨干群体,加强学科学术队伍的继续教育,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为其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和进行国内外讲学或研修提供便利。积极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及时跟进与之配套的人才政策、制度、市场等平台建设,使引进来的人才不但留得住,还能在新的环境中发挥更大的潜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霍天强,樊桂清.关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84—88.

[2]张新明,高德平,华德贵.关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1996(4):42—43.

[3]王梅.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jjg2013-35];

三亚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yxyjy120506]。

作者简介:汪源(1984—),男,安徽歙县人,硕士,三亚学院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工电子技术、虚拟仪器技术。

作者:蹇海根 唐娴敏 杜民献 陈滨

第四篇: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能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教学教育改革是国家教育部近期下发的通知,现已在各大院校开展了实施工作。通过调查各大工科院校对体育教学方面的措施改变以及国家教育部对体育教学方面的政策颁布,根据比较,对内蒙古工业大学的体能基础课程改革作出了相应分析,对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所做的各种举措有了透彻分析,以及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政策颁布之前体育工作的开展滞后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体育事业;滞后原因;举措;后续发展

一、教学教育改革文件的颁布和其意义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此文件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体育方面提出了如下意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要以院系为单位,加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场地经费和人员保障。要将体育锻炼时间算到考核成绩之中,合理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这份文件的颁布也带给人们警示,体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长期生活积累的成果,这份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国家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决心和力度,这就意味着大学生不能光顾着上文化课,而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最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对于体育教育方面,更是多次强调要重视体育教学,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在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印发了纲领性文件,提出要强化体育锻炼。从国家教育部下发的通知可以看出来体能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这件事情刻不容缓,越来越多的政策表明体育事业不仅仅是中小学生教育事业发展中应该注意的,更应该将体育事业的发展融入所有学生中,不能将这个事业的发展只存留在一部分学生中,体育事业应当是全民都在努力发展的事业。

二、各个院校对体能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举措

自从教育部印发了《意见》文件之后,全国各大院校都相应进行了体能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安徽某师范大学在举办的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全体会议上,该校的体育学院院长就表示,如果应届毕业生的体测成绩不合格就不予颁发毕业证书。并对体测成绩不合格的应届毕业生准予补测一次的机会,如果补测成绩依旧不合格就只能等到毕业后回到学校再次进行相应体育课程的培训以及考试。针对一系列体育教育新规的颁布,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的体育政策,上海某师范大学在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有一重大举措。其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表明全校的体育课均采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其政策是针对当前学生体质状况低下,身心健康水平堪忧,意志力薄弱,活力不足,性格孤僻,焦虑抑郁等突出问题实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30多年持续下降的现象,二是大多数学生即便上了很多年的体育课,但也未掌握任何一项运动,三是学生喜欢自己运动,但不喜欢在体育课上运动的严重问题。据了解,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已经在许多高校进行,已经经过了三年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现如今国家开始加大推行高校进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行力度,此举证明了该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所取得的成果显著,从而更多的院校要求全院的公共体育课任课教师都采用此模式进行教学,切实提高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并提升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江苏省某高校长期坚持实施着早锻炼的制度,帮助推行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举措的实施。不仅在国内开创了早操制度的先河,更让学校早操的出勤率闻名遐迩,其实行了“定时、定点、定人”的“三定”早操制度。江苏省另一大学提出“让锻炼成为一种人生习惯,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将培育体育精神,大学精神和优良学风建设有着紧密结合,不断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進而全面实施大学生体育精神培育工程工作的进行,并在后期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家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威严之下,各地政府纷纷落实政策并积极将行动落实到位。部分地方政府按照国家对工作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制定完善方案,狠抓工作进度,落实各项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体育教学看作是立德树人的载体。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功能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凝聚民族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弘扬拼搏精神,提高抗击打能力等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才更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精气神,也更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的高低。

三、内蒙古工业大学对体能课程改革作出的举措及滞后原因

在教育工作改革之前,内蒙古工业大学的体育事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导致其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硬件设施严重滞后给体育教学带来的影响,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形式上都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使学生既能获得从体育运动中挥洒汗水的快乐,又能够从轻松、有趣的课程教学中收获知识,但我校由于体育场馆设施的严重滞后,使得一些球类课程诸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课程无法得到长期进行,同学们喜爱的体育项目的开课率受到限制。二是因为课程时间的安排受到限制,对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开展体育课的必要性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都达成了共识,而内蒙古工业大学只在大一、大二低年级的学生中每周安排一次体育课,在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体育选修课,由于场馆设施老化的缘故,为其开设的体育选修课不仅门数少,而且只有部分学生上过该选修课,从而导致大部分三四年级的学生几乎不参加体育活动,并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体质下降。三是业余训练和课外的体育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排课时间较满,各个项目训练队的学生并不能保证完整的训练时间,且学校只有一个田径场,在课外活动的时候操场上的人数太多,训练工作并不能正常地进行。在开始实行改革措施之后,内蒙古工业大学制定了《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提出了教学理念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深入进行,其措施如下,一是要给业余训练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二是在学校特招运动员的时候放低门槛,让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来学习;三是保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充足,在排课的时候留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四是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力度,要让硬件设施与国家标准的差距拉近等。

四、结语

体能基础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对国家教育体制的一大改变,更是对全国各大高校的教育方针进行调整和完善,更是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整体身体素质状况起到了一个督促作用,可以说这个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孟克其劳,白云,李秀娟,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2).

[2]许治华.工科院校体育综合课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2016(1).

(责任编辑:李凌峰)

作者:佟长江 勾凤云 仲杰 晓梅

第五篇:广东工业大学的国际化设计教育之路

如果考察我国由工艺美术转向艺术设计的现代设计教育历程,则可发现其萌发于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国产业快速发展所释放出的强烈现实设计需求,由此引起设计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并着手引进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设计教育体系,呈现出实践驱动和设计启蒙同步推进的特定时代特征。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现代工业设计的发源地,广东高校的一批设计教育工作者得风气之先,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为探索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经验、本土立场”的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奋力开拓,在我国高等设计教育国际化的征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就是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典型代表。广东工业大学的设计学科始于1990年,30年办学历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设计教育国际化之路。

一、十年助力国际协作:协助日方举办“百利达东莞工业设计研修班”

广东工业大学设计教育国际化的起点,可追溯到1997年开办的“TANITA百利达国际艺术研修所工业设计研修班”。1980年代中期,日资东莞百利达健康器材有限公司成立;其产品投放市场后,引来很多仿冒者。面对中国工业化初期的设计抄袭现象,这家日资企业的董事长谷田大辅萌生了开设工业设计研修班来培养中国本土原创力量的念头;因为日本在工业化初期,亦大量仿冒欧美的产品。作为百利达工业设计研修班的促成者、推动者、亲历者、见证者,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首任院长杨向东教授积极与百利达企业合作,会同日方专家松丸、佐野等人一道制定研修班教学计划,积极联系国内各院校招募学员,参与研修班的组织管理等相关事务,是我国最早推动设计教育国际化实践落地的高校设计教育工作者之一。

当时正值中国设计教育发展初期,“百利达东莞工业设计研修班"在为培养社会和行业急需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教育工作者方面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自1997至2007年,该研修班连续十年为中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和部分学生免费提供研修培训,不仅为学员提供往返路费、食宿,还提供了国内当时难得一见的麦克笔、色粉、绘图工具,油泥、油模型制作工具和各种珍贵的图书资料,百利达工厂也成为中日设计合作办学的实训基地。这些在今天看似平常的举措放在当时语境来看都是推动我国设计变革的创举。

研修班学员来自国内46所大学,累计240多名。如今他们都已成为设计教育界和中国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例如,第一期学员谢斌现任华为终端分公司负责人,第七期学员汤震启现任华为手机终端工业设计部主创设计师;第二期学员李勤,现任美国Fuseproject副总裁,兼任美国设计师协会董事局主席;第九期学员刘恩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光华龙腾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又如,第二期学员张凌浩、第三期学员陈国强分别任江南大学和燕山大学副校长;在第三期学员中,黄涛现任教于美国南依利诺伊大学,宋武现任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韩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第五期學员刘洋现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久前,第七期学员清华美院副院长赵超当选为国际设计联合会副主席。

研修班育人成果及其产生的辐射效应,为我国设计产业与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毋庸置疑的巨大贡献。正如尹定邦教授所说:“百利达研修班成效卓著,完全可以载入中日友好和设计交流的史册,并留下光彩的一页。”该研修班能为中国设计教育界培养一批业界精英,除了日方企业和设计专家的大力支持外,无疑也凝聚着中方协作者一广东工业大学的心血。2019年12月14日至15日,中日工业设计教育高峰论坛暨百利达工业设计研修班22周年纪念会在广东工业大学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隆重举行,实际上是从历史回溯的角度对这一成绩的高度肯定。

就广东工业大学而言,合作举办百利达工业设计研修班直接开启了其设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之路,并一举奠定了以国际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的办学思路,并持续践行20余年。杨向东教授更因在设计教育国际化和设计产学研上的重大贡献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荣誉称号和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

二、十五年持续推动国际大赛:以“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集聚全球设计资源

回望20世纪90年代的东莞,“工业设计”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十分陌生的概念。当时东莞处于全国“加工大省”的产业环境,企业管理者抱着“拿来主义”、以模仿快速抢占市场的“供方”思维定式,很少有人意识到“设计”对于企业的价值。面对“模仿与低价值”的恶性循环困境,如何提高企业对设计价值的认知与重视,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如何以设计作为驱动力,推动东莞制造升级转型?这就是当时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科肩负的时代重任之一。

2005年,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工业大学承办了第一届“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次年,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的由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建的设计产学研平台。

“东莞杯”是我国首个以城市命名、由市政府主办的、ICSID认证的国际赛事;后更名为DiDAward,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并从原来单纯的工业设计比赛,发展成为贯穿全年的系列设计活动,包括举办工业设计研修班、工业设计进产业集群、设计众包、优秀作品展览、设计创新高峰论坛、颁奖典礼等。据不完全统计,大赛共征集到23个国家的40000余件参赛作品;累计参赛者26000余人;先后邀请国内外专家162名,包括德国iF国际论坛设计有限公司总裁RalphWiegmann、iF设计奖评审委员会主席AndreasHuber、欧洲体育用品工业联合会(FESI)主席AntonelloMarega、designaffairs董事总经理MichaelLanz等;共计开展宣讲会124场,参与人数多达31万人次。大赛通过公开征集、评选作品及举办系列设计活动,集聚国内外优质设计资源与东莞市优势产业形成对接,提升东莞工业设计氛围,促进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已成为进一步发挥工业设计在企业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毫无疑问,作为大赛的承办方和实际执行者,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与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为之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同时也受益匪浅。通过连续承办“东莞杯”大赛,广东工业大学不但锻造出一支能教善学、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的设计产学研师生队伍,学院“以赛促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进国际设计交流”的设计产学研氛围异常浓厚,办学实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以“东莞杯”为纽带,不仅学院逐步增强了与国际一流设计教育资源的对接,更将国际设计大师导入东莞制造产业,为东莞制造的升级转型出谋献策;还将东莞的企业介绍给国际设计大师,帮助东莞制造逐步迈向国际设计舞台。因此,某种意义上,这一国际设计赛事的创办和持续举行,可视为广东工业大学尝试集聚全球设计创新资源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提升自身设计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探索之举。

三、深度国际化:引入国际一流设计科研团队后的新飞跃

一般而言,高等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活动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将国际设计要素融入既有的课程中;二是将国际生、海外交换生、国际教师等融入设计课堂的教学和学习历程中;三是举办国际设计大赛和跨文化设计活动等;四是在国际化设计研究层面,举办国际设计教育会议、发表国际设计期刊论文、设立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建立国际访问学者并使其融入校内学术活动等。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这四个层面的国际化活动皆有体现且更加“接地气”。

2011年,广东工业大学进行全球公开招聘,成功引进方海教授出任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次年,从北欧引进“工业设计集成创新科研团队”,这也是迄今我国设计学学科获得政府资助单项金额最多(2000万)的科研团队。该团队以芬兰工艺与设计协会前主席、芬兰总统授予的“艺术家教授”汉诺:凯霍宁(HannuKahonen)为带头人,结合广东工业大学本校资源,搭建出一个立足广东省、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涵盖_工业设计前端与终端,并与产业化紧密结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直接促进了省内外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以及整体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国际一流设计团队的引入给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科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国际化教科研水平得到迅猛提高。

团队专注于工业设计先进理念与广东创新模式的适配性,主要包括总结研究北欧工业设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先进模式及其特征,并结合广东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特点进行趋势研究。创新团队先后在广州、东莞、阳江、云浮等地成立科研工作站和大师工作室,与美的、广汽、万家乐、万事泰、永强汽车、三雄极光、中科新.知等企业展开设计合作。例如:方海教授与国内家具企业阿旺特、竹产品龙头企业“大庄”等对接,以传统竹材料向现代化设计转变为突破口,“东西方竹家具系列”成功实现设计产业化,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数亿元;VesaHonkonen设计的成都基督教光音堂入选2014年芬兰建筑双年展;“广工大一美的USD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项目于2016年获广东省第八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钻石奖(最高奖),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亲自为其颁奖。

与此同时,我院与芬、美、德、英、荷、加、韓、日等国际著名设计院校和设计机构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建立起了长期联系和广泛合作机制,在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与国际设计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拥有芬兰阿尔托大学杰出校友,芬兰总统授予的艺术家教授等国际荣誉教授和20余位来自芬兰、瑞典、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等欧美亚国家的外籍教授,进行全英文授课。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和拉赫提应用科技大学、瑞典皇家艺术学院、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加拿大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韩国城均馆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广泛合作,形成了国际设计工作坊、国际化课程、讲座式课程、国际交换生、中外合作办学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课程联合设计、联合培养机制以及师生交换学习交流等方式的“深度国际化”。

此外,我院还以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为依托,建成国家级大学生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和省级协同育人基地。2014年,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成为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成员。2017年9月,“深度国际化的集成创新设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与实践”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四、回归常态:向世界嗌出中国设计的声音

通过“百利达东莞工业设计研修班”、“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的不断推动,今天,“常态国际化”已成为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科的特色之一。

1.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常态化

常态国际化,不仅仅意味着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的常态化运行,还应在国际舞台,上嗌出中国设计的声音,做出中国设计的原创性贡献。2018年9月27日,方海教授在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上进行主题发言,倡导对中国传统技艺的恢复、改造和中国文化精神的挖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借鉴吸收全球最新科技、绿色生态、服务体验等成果,得到了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的高度赞许。方海教授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新中国主义理论产生了广泛、持续、深远的国际影响,相继获得了芬兰“阿尔托大学杰出校友奖”“芬兰狮子骑土团骑士勋章(KnightofOrderoftheLionofFinland)”、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orldGreenDesignOrganization,WGDO)颁发的“2017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等荣誉。

首席教授陆定邦教授为文化艺术类国家级高层次海外人才,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数字化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毕业于全球知名设计学府“新包豪斯”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IT),是美国最早一批取得设计学博士学位者,同时也是我国台湾地区最早参与博览展示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科学等新兴领域的推动者。曾任台湾亚洲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中华设计学会理事长。他致力设计学的学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整合创新,首创“正创造/镜子理论”,创办亚洲第一本国际文创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

执行院长胡飞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体验设计研究的青年学者之一,其体验设计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产业、帮助企业获取了十亿级的经济效益,其原创新方法SAPAD框架先后获得国际跨学科工程会议的“最佳学术论文奖”、亚洲设计工程会议的“最佳论文奖”等。胡飞教授也相继获得教育部高层次青年人才光华龙腾.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2.国际化设计交流的常态化

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科也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实现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设计形态的转化与重塑。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渠岩教授自2016年起扎根佛山顺德青田村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实践,提出的“青田九条”规约了当代乡村发展的方向,引起了全国各界广泛关注,青田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张亮丽名片。2019年,由该院教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优秀作品海外巡展”先后亮相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莫斯科和意大利米兰,并同步举办高水平的国际时尚创意论坛,将中国优秀的非遗文化、设计创意作品推向世界舞台。作为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最广泛、资助金额最大的服饰与设计文化展演与传播项目,其在海外举办的展演与论坛活动引发当地各界追逐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热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网、凤凰卫视等国内主流权威媒体密集报道和专访高达近百次。

3.国际化设计启蒙的常态化

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科注重推广现代设计文化和科普文化教育。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浩泽莱德设计博物馆建立,成为全国“首个省内高校设计博物馆”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新名片。该馆由广东工业大学杰出校友吕明泽先生和著名设计师熊浩先生向广东工业大学60周年校庆捐赠藏品和捐资建设而成。博物馆展出15世纪至20世纪共约4000余件欧洲经典工业设计产品,估价约150万欧元。设计博物馆目前主要有交通、音乐、家用电器、摄影摄像、器械机械和钟表六大类藏品。这里所进行国际设计史相关的研究项目,已成为广工大学术交流的中心之一。

4.国际化设计论坛的常态化

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以促进中外设计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研讨与创新为目的,连续主办六届“集成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主办三届“国际服务.体验设计研究高峰论坛”、连续主办两届“设计文化创新与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学术研讨会”,累积主办、承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50次。会议继续秉承历届会议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关注当下,着眼未来。围绕新时代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体验设计”“绿色设计”“服务设计”为路径,探讨设计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

5.国际设计获奖的常态化

近年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屡获国际国内设计奖。以2020年初为例,余宇老师团队作品《Puzzlefairfaredconcretebrick》与赵璧老师团队《ClickPackX》分别荣获2020年度IF设计奖,赵璧老师团队的另一件设计作品《HiPackSolar》获得日本2019年度GoodDesignAward设计奖。学生黄家兢团队作品《UVAchargingstation》(导师张晓晨)和学生陈依琳团队作品《Solitor》(导师徐兴)各获1项2020年IF设计新秀奖,学生贺奕团队(导师陈朝杰)《“Sunbath一——ClothesDryerforSunlessRoom》获得CUMULUSGREEN2020·循环经济国际设计竞赛ExcellencePrize。

广东工业大学的国际化设计教育始于中日协作,兴于中芬协同。經过三十年“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跨越式发展,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科已发展成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和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和2019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均进入A类(前10%)。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与环境设计两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集成新工科、融合科产教、常态国际化、服务大湾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正昂首迈进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

编辑_Edit李杰李叶

作者:胡飞 张晓刚 甘为

上一篇:工程项目融资论文下一篇:广告招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