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以《政府会计制度》为研究视角,研究其对事业单位工作带来的影响,探索会计核算的全新模式。首先,简要分析了会计核算工作现状,新制度带来的变化和一体化平台建设。其次,指出了新制度对基层各级单位会计核算带来的改变。最后,探索了新制度下各单位会计核算的工作路径,尝试提升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效,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料高效交互共享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会计核算;资产;事业单位;

引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事业单位事务工作中,会计核算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在新制度发布后,有助于各单位会计事务有序进行。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应对制度改革问题,利用优化措施,提升财务操作的标准性,确保资金分配合理,为资金决策给出有效的参考依据,展现出新制度的制定价值,助力会计核算工作稳步进行。

一、会计核算现状

(一)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原有精准制度无法准确将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出来,尤其近几年经济发展逐渐趋向平稳化,财政收入呈现减少趋势,此时成本核算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但过去的会计制度多偏向与预算会计,未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操作,对股权投资持有期间也缺少核算,导致实际和账面的成本存在差异。

此外,原有制度无法对单位财务报告的信息进行完整且准确的分析,导致负债与资产核算存在漏洞,成本无法准确归集。预算执行人在此情况下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数据存在差异的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严重影响企业做出正确决策。

且多种会计制度无法将事业单位形成有机整体,各种核算标准存在差异,数据无法进行比较。而这种不能以整体来看待的会计核算,使得政府无法全面把控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因此必须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新制度带来的变化

首先,新制度是一种全新的核算体系,采取3+5要素的方式,将预算和财务会计结合在一起。其中,单一的支出更换为费用,此时不仅能够将单位的支出明确出来,还融入了成本的概念,将单位运行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其次,将完整的报表提供了出来,使得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以及现金流情况完整的反映了出来,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财务信息数据。具体变化如下:

其一,“双功能”。在相同会计核算体系中,融合财务、预算两种会计职能,借助资产、负债各要素,有序落实会计核算工作,确保核算职能的全面性。

其二,“双基础”。在财务会计体系中,积极使用权责发生制度。在预算工程中,合理融合收付实现制。

其三,“双分录”。在某种经济业务形成后,结合会计科目与规定要求,参照预算科目,综合进行分录设计。

其四,“双报告”。在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下,生成财务报告。在预算核算结果基础上,获取决策报告。

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一个整体,共同实现政府会计的功能,两者在政府会计体系里的关系需要适应改革要求而变化,联系更加紧密,两者既适度分离又相互影响。

(三)河北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情况

1.一体化平台

2017年,河北财政部门全面启用了会计核算模块,借助模块的一体化流程,为各级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创设技术环境,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性。构建使用的一体化平台,能够确保预算、核算各项工作资料的统一性。2019年,河北财政部门要求各级基层单位全面完成平台建设,积极运行会计核算软件,高效进行新旧制度关联,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资料的互通性,使其能够服务于集中支出、资产管理等工作,形成财会信息联动体系。

2.电子档案

构建项目完善、内容全面的会计档案,发挥电子资料管理优势,积极联合公务之家网络平台,加强差旅费用核对,形成线上报销费用体系,缩短财务处理时间。在线上档案构建时,河北省区域内的预算单位,以差旅费用为节点,进行了全范围的费用优化。同时使用预算管理平台,进行差旅业务审批与办理,提升各项财务业务资料的互通性。

二、新制度对各级单位会计核算带来的改变

(一)确保会计资料真实

会计工作给出的新制度,显著提升了会计管理能效,提升了预算管理有效性,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全面贯彻权责制度,切实增强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新制度的实施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事业单位盈亏资金动态情况,展现出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助力事业单位发展。新政策体系中,使得会计核算内容更为全面,增强了会计工作的平稳性。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

各单位积极贯彻“业财融合”的会计工作思想,促使经济产出业务与会计工作的深层次融合,坚持以《政府会计制度》为融合契机,全面落实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业财平台的互通性,增强数据共享性,围绕各类经济活动构建信息系统,提升经济活动的信息交互能力,给予有效的技术支撑。在新制度施行后,对于各单位各岗位权责关系加以明确,提升会计核算功能完善性,增强会计核算信息使用效能。

(三)明确资产与负债情况

《政府会计制度》在资产方面提出,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采取权益核算的方式,将净损益纳入了资产金额中。对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方法等进行了明确与分析。在负债要素中,纳入了核算范围。以上种种,使得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更加清晰,能够保证账外资产负债情况的发生率最低,且调整了企业资产投资与回报的比例,进一步明确资产与负债的真实情况。

(四)统一会计制度

采取统一的会计制度,使得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能够横向对比,更便于财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其业务能力的增强。同时,还能够使得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更加规范、更加标准,尤其在上级管理层进行决策时可以更加高效。

(五)提升财务人员工作能力

新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有制度理念以及相关知识都无法适应其要求,因此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制度内容,学习新制度的相关知识。以此,能够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尤其在掌握两套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更能够提升其审核能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成本的控制能力。

(六)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

大部分事业单位当前都引进了会计信息系统,且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建设。但《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预算和财务会计平行记账,因此需要更强大的系统平台来完成相关工作,才能不断减少工作内容,提升工作准确率、工作效率。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若不进行升级与变革,将无法适应新会计制度,致使工作量增加,无法完成相关工作。因此,进一步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改革。

三、新制度下各单位会计核算的工作路径

(一)完善管理体系

树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理念,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政府会计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因此管理层应当加以重视,在传统观念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引导所有人员了解、使用《政府会计制度》,并树立新的财务理念,学习新的财务知识。

另外,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操作流程,使得管理制度能够覆盖到所有的环节,以及相关流程,让管理工作能够与改革同进步,适应新的变化与需求。同时,要基于会计管理制度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方法,并融入管理理念,以保证奖罚分明,增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将会计制度贯彻的更好,落实更全面。

(二)提升资源配置指导作用

首先,财务管理工作贯穿至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要利用财务管理实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其中,利用账务、资产系统,将现有的资源进行登记,以数据形式进行整合,以了解当前的实际运行情况。其次,利用指标计算等多种方式,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预判。在配置过程中,要秉持节约的基本原则,将所有资源利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且在调配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置方法,以帮助管理层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出发展方向,以便合理安排年度预算,以此方式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控制财务成本,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及利润空间。

(三)费用管理精细性

在旧制度中,事业单位尚未对于事权处理、成本支出等工作给出明确标准与操作流程。在新制度中,对于各项会计核算工作,依据权责制度进行规范,对于资金收支加以清晰管理,以此提升资金管理合理性。与此同时,在管理体系中纳入了各类成本费用项目,借助数据显示方式,反馈资金运转情况,对于各项业务资金需求给予准确估算与绩效测评[1]。

其一,在新制度落实一段周期内,事业单位需要构建内容完整、功能完善的预算管理考评体系,在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最大化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信息交互与共享作用,逐步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能效,增强资金管理效果,切实减少预算与资金实际收支之间的偏差,提升资金使用合理性。

其二,合理划分会计核算类目,对于资金各项收支项目,融合模块化思想,逐一进行单项管理,使财务核算各项工作稳步进行,减少主客观因素带来的不利作用。在新制度构建而成的核算体系中,能够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果,使其收支状况受控于会计核算,有助于系统化运行核算工作。

其三,有序融合新制度。事业单位针对收支实况、固定资产进行有效分析,切实增加资产与负债的核算项目,提升会计服务全面性。与此同时,融合数字化技术,提升会计制度改革能效,编制电子式报表、凭证等资料,提升财务信息共享性与整合性。在大数据环境中,努力构建核算全新的工作体系,建立高效运行、准确有效的核算管理流程,助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四)提升财务税收机制的优化性

其一,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给予高度重视,确保信息资料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顺应税收体制规定。与此同时,借助会计核算方法,有效提升税收管理有效性,积极展现预算制度作用,提升单位内控调整效果,增强管理方式新颖性,逐步提高各部门的交流效率。在各部门通力协作的情况下,逐步增强事业单位内控效果,促进会计职能管理性的塑造效果,达成业财融合目标,稳步激活单位内部生命力。

其二,会计核算工作的贯彻,是其他各类会计事务进展的基础。因此,财务人员应熟知与掌握预算方法、核算标准等内容,借助合理的核算方法,有序落实核算管理工作,以此逐步提升会计核算效率,带动事业单位内部机制优化调整。

其三,事业单位在调整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参照会计核算类目,整理报表内容,客观呈现单位经营收支实况,以真实情况为切入点,准确测算盈亏。在会计核算资料的辅助下,针对单位内部资金收支、分配、盈亏、负债等问题,进行准确判断与有效梳理,便于后续投资活动给出准确决策,提升融资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其四,事业单位在优化改进核算工作时,需要明确财务与事务之间的权限,在财务管理体系中有效融合新制度,确保税收体系、财务机制处于逐步完善与细化状态[2]。

(五)河北省新旧制度衔接实例

其一,有序落实业务宣传工作。在新制度出台后,河北省依据制度要求、核算工作实况,给出了新制度宣传与培训规划。在省级业务专网空间内,进行人才培养计划工作的发布,在短时间内以通知公告形式,传送至各部门平台,便于各级单位接收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加强各类信息工具使用,比如官网、公众号等,加强新制度宣传,确保各单位成员熟知内容。

其二,完善核算系统功能。河北省财政部门在限定时间内,高效组建技术团队,围绕会计核算工作,构建核算系统,进行功能完善、内容细化,顺应要求。全面完成会计核算各级系统功能完善、平台升级,保障新旧制度衔接顺畅,有效过渡。此一体化程序的完善与升级,能够高效落实各类财会工作事务,为《政府会计制度》贯彻给予支持。与此同时,组建高质量程序运维小组,借助线上端口,比如工作群、人工热线等,为各部门财务工作提供全天候的系统服务,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稳步落实[3]。

其三,全面落实资产核查。各级单位内部设立的资产管理部门,在开展基础资产清查工作同时,依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清晰设计资产责任体系,厘清资产账目与实物,确保计提折旧、权益归属等工作进展顺利。围绕资产与财务构建联动体系,动态进行资产与财务资料的匹配工作,有效增强数据质量,促进新旧制度衔接工作顺利完成。

其四,提升人才专业性建设的有效性。结合各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需求,进行财务岗位人才建设,先后开展多次专业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承办方为省级财政厅,对于各级财政单位、财会事务从业人员,集中进行技能培训和讲解,以确保财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掌握熟练。再组建系统运维小组,结合各类新旧制度衔接工作,给予详细说明,增强财务岗位成员对平台运行的熟练性。以线上客户答题形式,为财务岗位成员给予相应的技能指导、常规使用引导,以保障人才建设效果,确保新制度有效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体系优化、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优化与规范,切实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依据财务管理资料综合给出经济决策方案,确保事业单位各项事务进展顺利,减少资金供应与分配问题。依据新制度指导与规范,提升核算方法新颖性,细化核算各项内容,助力会计核算高效落实,带动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春梅.试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核算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10):68–69.

[2] 吴蔚.《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对策[J].纳税,2021 (23):49–50.

[3] 马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 (15):36–37.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论文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