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人工智能的再审视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工智能从产生到现在仅有60多年,但因其产生的社会巨变却越发深刻。人工智能逐渐从生产领域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并正在引导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解决时代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的发展使人的存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但也不乏人工智能威胁论、技术决定论,以及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性的争论,等等。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责任、有能力去解答这些争论。当人工智能技术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就不再是一个机械工具,而是一种具有拟人化能力的智能人。智能时代人机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最终带给人类的是“奴役”还是“共存”?关于这个问题,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的实践、自由、本质、价值、发展方面的影响,以人学视角把握当代人机关系,思考当代人工智能对人的现实意义,构建未来人工智能新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人工智能;人机关系;哲学审视;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变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因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不断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所展现出来的利与弊都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带来影响。积极探讨与把握哲学问题争议与现实影响,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剖析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影响根源,不仅是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对人工智能哲学问题进行自我反思与理论再审视,以便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实践的理论武器。

一、关于当代人工智能的概述

1.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

智能,是智谋与才能的总称。“智”是对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心理认识能力,“能”则指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机器和大数据算法程序相结合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人类“思维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智能人工机器,其核心基于算法而存在,是人类的技能、方法在机械设备上的延伸、模拟和扩展。人类智能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认知性的反映和实际性的技巧本领。人类智能的核心在于人类意识,人类智能的特点主要是反思性。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首先,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机器集合体,是以计算机算法程序为媒介创造出来的。人类智能是人类主体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集中展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来说,人工智能是人类基于自身认识和改造能力,在机器组装与制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高科技机器统一体,是人类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延伸与扩展,是人类智能实践活动发展的产物。具体来讲,人类智能是以人为实践主体而进行的自身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自我创造、自我开发、自我突破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自主性、反思性和无边界性,这种思想的自由是其他任何物种都无法企及的。而人工智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中介工具,它是基于庞大的数据算法对人类智能的模仿、延伸,不具备创新与主体性能力。人工智能是无法独立于人类智能而发展的,不然人工智能为何没有先于人类智能而产生呢?这是分析哲学家们的观点。或者说“算法程序上的界限就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界限”,再进一步说,“人类思维的界限就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界限”。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便是语义的表达;无法被人类语言所表达的,则说明事物或者实践活动是人类思维无法达到的,即不可思维。如果没有语言,便不会产生思维,那么人工智能也就不会产生了。

2.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

任何工具设备产生的最初、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简化劳动过程,把人从纷繁复杂的、极度耗能的社会劳动中解脱出来。20世纪50年代,图灵提出,当一台机器在和人类沟通交流过程中不被人类发现它是机器,则可以将它定义为智能机器。这个大胆的假设,启发了一代人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人工智能主题的研讨会,研讨并提出了一些前沿性的问题。比如,如何让一台机器拥有思考能力,如何让它与人自然地对话,如何让机器进行简单动作行为,等等。在这次会议之后,“人工智能”开始作为独立的学术概念与新兴专业学科在现代社会确立下来。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明显乏力。由于研发资金难以支撑,且成果一时难以呈现,各国学者的研究热情受挫,人工智能研究一时陷入停滞。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问世,互联网科技领域重新吸引了大众兴趣。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乘着科技创新的快车,产生了众多标志性成果,如清华大学智能学生华智冰、央视总台AI智能手语播报员、特斯拉汽车无人工厂、百度无人驾驶技术、小米智能家居等等。人工智能在科技领域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给人类生活带去便利。

3. 人工智能研究现状

现阶段,学界大致将人工智能分为初级人工智能、高级人工智能与超级人工智能三个等级。初级人工智能本质是基于庞大的数据算法而显示出来的“智能”,还远未发展出“意识”,如谷歌Alpha Go仍处在初级人工智能水平;高级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出了类似“人脑”的思维能力,如“判断”“推理”等,且具有知情达意的感知能力;超级人工智能则拥有完全的自我意识与超越人类的思维能力,完全独立于主体人类存在,甚至能够主宰人类的命运,如漫画作品《复仇者联盟》中的“奥创”。

近年来,一些激进的社会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将在50年内完成对人类的奴役。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人工智能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自我意识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大瓶颈的。人工智能的“奇点”何时到来、以何种方式到来,还有待考证。但就现阶段来看,人工智能要想实现质的跨越,尚存在思维与技术的难题。现在人工智能在“初级智能”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主体思维、抽象推理等“高级智能”方面发展滞缓。

人工智能逐步被列入国家顶层设计,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积极倡导构建普惠型智能社会,人工智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发挥出卓越功效,对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产生革命性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立足传统产业结构,突破思想藩篱,为进一步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路径,如“无人工厂”“智慧生产线”“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向人们提出哲学问题:由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红利与技术革命,将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利与弊?仅凭人有限的认识能够实现人工智能“奇点”降临吗?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一匹烈马,那么进行哲学反思就是人类驾驭这匹烈马的缰绳。

二、关于人工智能两个哲学争议问题

1.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我意识”?

任何一种智能机器,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人工智能的危险性不在其强大的算法能力,而在其是否会发展出“自我意识”,即人类能否有效控制它的演变与发展。假如人工智能发展出了“思想”,那么对于人类来讲必然是灾难性的。意识在其展开过程中是作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产物出现的。劳动是意识产生的源头,在实践活动中作为思维的现实表现———语言也随之产生。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实践形式,语言则是思维的外在化表现,由此人脑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人脑是人的意识产生的物质载体。人类是生物界唯一可知的拥有自我意识的生命,因此创造具有“自我意识”的物质体必然要基于人的思维创造,然后使其发展出语言和劳动。但是问题在于,人的思维创造真的已经发展到能够对世界产生无限认识的阶段了吗?换言之,人类真的了解自己的思维吗?答案显而易见,人类对人脑和思维的认识显然还处在有限认识的阶段,一个基于有限认识的人脑“自我意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创造出一个具有无限认识的存在物的。因此,超级人工智能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2.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不仅是一个法律道德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积极乐观派学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实现“主体性”的塑造,形成与人类同等的主体性地位,那么由此将会产生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变革。如何区分一个世界中的两个主体?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和道德地位?悲观主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在技术和思维层面无法实现主体性。有学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人工智能仅是人类思维的物化产品,不会产生利己的私欲,因此不具有主体性。还有学者从意识层面分析,认为人工智能很难在自我意识方面取得进展,人工智能在思维能力方面无法实现对人的超越。此外,有学者认为,人可以与人工智能实现“共生”局面,彼此促进发展。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危机,从本质上讲,是人自身的不确定性危机。人的本性除了善之外,还存在恶的方面,人类应该合理处理这种“共存”关系,提前谋划。

三、人工智能对人的存在的影响

1. 人工智能对人的实践影响

人的存在具有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构成人的实践活动。

首先,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与他物的最大差异在于能够自觉地进行社会劳动实践,以满足生存所需。但是当人工智能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之后,人的实践似乎受到某种“排挤”。人工智能作为高智能、高熟练度、高效率的机器工具正在逐步取代人类在生产领域的地位,人类开始失去劳动。被智能机器人“排挤”出物质活动之后,人的劳动价值就很难实现了。换言之,当人工智能替人类生产出了一切物质性产品之后,人类就沦为坐享其成的单一消费者。因此,当作为人类独特的活动方式———实践,缺少物质性活动的时候,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其次,人工智能削弱了人类进步的动力。恩格斯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1]375劳动作为人的生产生活与社会交流的基本展开形式,通过社会间的劳动形成社会交往关系。劳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一方面,劳动实践生产社会所需的物质精神必需品,促进社会财富积累;另一方面,劳动不断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是技术得以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的主体属性和发展动力———劳动的时候,人类又该如何继续往下走呢?

2. 人工智能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自由一直是人类向往的,人工智能对人的自由的影响就体现在对人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领域的解放与满足。

首先,人的物质生产必将得到极大满足,人类将从异化劳动中解放。人工智能以其高效、智能的工作方式使得人不再被束缚在工厂或者生产线上,人可以逐渐脱离那些效率低、成效慢的工作,真正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的异化将得到有效缓解。人的实践活动既是人争取自由的基础,又是人们实现自由的途径。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思维创造的产物,它的应用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基础。当大量的工作交由机器人去完成的时候,人们才有闲暇时间去关注人的心灵与自由的实现。当前,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还处在弱人工智能层面,人们仍然感受到被“束缚”,主要原因是人的认识与实践水平较低。

其次,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束缚将被打破,人们对自由时间的需求将得到极大满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活动时间可以分为社会上必要工作劳动时间和归属自己的自由闲暇时间。社会上必要工作劳动时间是指主要用于生产自己和社会生活必需品所用的时间;而归属自己的自由闲暇时间,是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时间,不再被劳动工作所占有。由此可见,真正隶属人自己的时间,人能自由支配并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是自由时间。但是人始终是社会的产物,剩余劳动的多少决定着人的自由时间的多少。“剩余劳动一方面是社会的自由时间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2]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生产力的提高带来强大推动力,人们可以不再被繁杂的文牍工作所挤压,从科层制的管理中抽身出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可以支配。就整个社会进程而言,人的发展可能性越大,整个文明的前途命运也就越宽广。

3. 人工智能对人的本质的影响

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劳动是最主要的属性。劳动是人所独有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说:“人的类特征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6“一旦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开始是把自己和别的动物区别开来。”[3]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分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深刻变革人的社会关系,丰富了社会关系形式。

电影《她》讲述未来社会中人与人工智能系统从相识到相恋的故事。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刚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机缘巧合下,他了解到一家高科技公司生产的人工智能系统OS1,这个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具有完美女性特征的虚拟的智能形象。在与OS1交流之后,男主逐渐被“她”吸引,他们成为灵魂上的伴侣,由此开始了一段人机相爱的故事。虽然科幻故事是虚构的,但就延伸出来的哲学问题———人机社会关系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这种虚拟实践技术的应用,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与创新,也是对人的本质多样化形式的构建。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机械关系,还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关系。人工智能质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人机关系,重新思考人的本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交往方式,变为一种虚拟现实的交往。人们建立社会关系的途径更自由,范围更加广阔。包括实践关系与虚拟的情感关系,特别是这种虚拟的情感关系建立,是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释放,是人的本质实现深层次发展的独特形式。

4. 人工智能对人的价值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人的价值是指人在社会中发挥的能动作用,满足一定的有用性。人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究其原因,就是存在一种需要和被需要的价值诉求。作为实现这种价值关系的实践手段———人工智能,却起着双重影响。人工智能不仅促进着人的价值的实现,也抑制着人的价值的实现。

首先,人工智能促进着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需要考察的是人或社会具有的主客体及实践中介的关系。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活动中的客体则是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所要改造的对象,实践手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所使用的工具方法。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型的虚拟实践中介工具。人们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作生产效率突飞猛进,人们可以完成那些难以完成、不能完成的工作。工人通过高效的劳动完成了生产活动,是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工资报酬就是工人个人价值实现的表现形式。社会是个人价值得以充分展现的场所,也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场所。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手段、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实现了人的价值的“跳跃式”发展。

其次,人工智能也抑制着人的价值的实现。资本主义初期,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土地掠夺和殖民扩张两种方式。圈地运动中出现的“羊吃人”现象,绵羊创造的经济价值使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的土地被绵羊占有,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变得一无所有,进入城市谋求生路,他们变成工会学徒、工厂工人,成为被工厂主剥夺的“生产机器”。放眼现代社会,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不正如“羊吃人”一样吗?智能机器人把人从工厂中赶了出来,当人们失去劳动、失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的时候,仅存的精神性活动能否支撑人类文明继续向前?

5. 人工智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社会是包含一切人的大集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人工智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工智能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需求的满足。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投入社会生产环境中,深刻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变革了生产结构,极大地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充分实现了人的需要的满足。譬如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人工智能以其智能化、高效化的生产与服务,不仅节省了一倍的人力投入,还高效产出多于原先两倍的产品。

其次,人工智能还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基础。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人的劳动消耗,将那些强度高、损害人体健康、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交由机器人去完成,不仅是对人的劳动的解放,也是人自由发展的实现;另一方面,人因此得以从复杂、高消耗的劳动中抽身,利用自由闲暇时间去实现自己的自由发展,去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最后,我们还应该警觉人工智能对人的思维的“反噬”。人工智能因其智能化的算法程序,使得人们盲目信任人工智能所执行的一切行动与决定,这对人的主体性思维造成了严重侵蚀,是对人主体能力的削弱。

四、未来构建人工智能何以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不仅延伸了人的主体机能,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拓宽了人的实践领域,而且深刻变革了人机社会关系。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实现了将人类从工厂中“排挤”出去,智能技术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用辩证理性的态度审视人工智能的未来构建,将人工智能摆在以民为本的这个关键点上,是很有必要的。

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人学思想,以历史观与实践观把握人工智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系统认识与评价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摒弃“坐井观天”“一叶障目”的错误思想,全面评析论证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和制度安排。如各国纷纷明令禁止克隆人技术,究其根本是对其产生的人伦禁果有着清醒认识。因此,我们也必须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人工智能发展建立全面、科学、清醒的认识。

其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人类社会之本,主张在人类社会中必须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为了人、成就人、实现人这个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人工智能发展不能违背人创造它时的初心与意图,要以实现人的福祉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人工智能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符合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为人民造福的初衷;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需要配备相应的人为的、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规范,使其始终循着人的价值观与道德法律发展而发展,让科技红利造福每个人。

其三,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人工智能的主客体的人机关系。人作为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存在,是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把握历史中的人始终是客观世界唯一性的主体性存在。相反,人工智能这一实践产物永远不能超越客体存在的范畴。如果突破这一主客体的人机关系,那么现代社会精心搭建起来的科学理性、伦理道德将会遭到颠覆。因此,正确把握主客体的人机关系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最后一道警戒线。

五、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高效、便捷,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人的存在的哲学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势必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其强大的科技力量颠覆传统人类的认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对未知、不可控技术的过分依赖实则是对人类命运的不负责。我们要对人工智能技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加以审视,要继续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在技术开发、伦理构建、规章制度上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加以规范和治理,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人类迈向新文明形态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上一篇: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的现状及对策下一篇:小学低段语文游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