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局工作要点
县畜牧局工作要点
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促进畜牧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畜牧科技推广和畜牧行政执法,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加快高标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狠抓畜产品加工流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畜牧业发展目标是:生猪生产量55万头,其中存栏26万头,出栏29万头;牛生产量2万头,其中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羊生产量1万头,其中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家禽生产量600万只,其中存笼250万只,出笼350万只,农民人
均增加畜牧业纯收入30元以上。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发展举措,抓好今年畜牧事业的各项工作。
1、抓畜禽养殖产业化不放松。“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一要抓好品种改良。全面提高品种质量,做到引种改良、淘汰改良、培育改良三管齐下,进一步优化我县生猪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二要抓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居、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想,引导大户向小区集结,指导小区内的大场、大户把猪场当企业办,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生猪产业化发展。养殖小区的建设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力争每个乡镇今年建起1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养殖小区。三要抓龙头创建。提升养殖效益,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对
有基础条件,有市场前景的县畜牧良种场,鲫鱼湖养殖小区通过兼并整合,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要千方百计调动各乡镇和社会力量,择优选项,竞争立项,争取项目,带动生产发展。四要抓肉牛、奶牛生产。目前我县奶牛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奶源供应严重不足,要加快发展速度,一方面引进高产奶牛,另一方面可利用品种改良技术,引进高产奶牛冻精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力争用5—6年时间把我县奶牛培育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五要抓草地畜牧业。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养畜,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牧草,推行“牧草当粮咱、牛羊当猪养”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山区乡镇积极发展种草养牛,平原湖区乡镇重点发展种草养鹅。
2、抓动物疫病防治不放松。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搞好防疫工作的优惠政策,同
时,对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上级规定生猪防疫面必须达到95%以上,家禽防疫面达到80%以上,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的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猪、牛、羊、家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3%和13%以内。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扎实开展防疫工作,做到以检促防,防、检、监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落实责任。要将防疫工作任务分解到人,签订好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抓密度和质量。防疫工作的四性重点是强制性,核心是统一性,要把这两性讲深讲透,强制性体现在愿防要防,不愿防的也要防,统一性体现在一个地方统一时间防疫,不允许各行其事,切实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等六不漏,杜绝死角。三是健全制度,完备手续。免疫证、免疫登记、免疫标识三位一体,免疫登记必须是村干、组长、防疫员、养殖户“四方”签字,
各地免疫情况要登记造册,存档备案。四是抓检查督办。站长同志要深入到防疫工作的最前沿,掌握了解和随时解决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局按照领导分工,在防疫时全部到乡镇同吃、同住、同战斗,及时协调各乡镇抓好防疫进度,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各站解决不了的问题。五是结硬帐。防疫工作情况要与职工工资全部挂钩,实行奖惩,对工作玩忽职守、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六是抓防疫费的收取。收费标准按照年收10元/头的标准执行,不能抬高,也不能降低,做到边打针边收费,对确实不能收起的农户,先打好针、登好记、签好字,然后在牲畜出栏时连同产地检疫费一并收起来。
3、抓动物检疫不放松。检疫的重点要放在产地检疫这一环节,切实把好关口,严格做到没有经过防疫的生猪,不能开具检疫证明,必须经过补防才能出具证明。在产地、屠宰、市场各个检疫环节严格把关,加强源头控管,检疫面
和检疫率必须达到100%,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检疫,无标开证,非检疫人员检疫和隔山开证、一证多头以及非属地开证等现象,严格做到临栏检疫、合格出证、凭证出售、一畜一证、证货同行、见证屠宰、换证调运。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县局的规定办事,对出售的生猪,检疫员要验证免疫证明,有证明才能进行产地检疫,经产地检疫健康合格的,才能出具检疫证明,收取产地检疫费和防疫费,回收产地检疫证明;进入屠宰的生猪由检疫人员先验证,并回收产地或运输检疫证明,有产地检疫或运输检疫证明的生猪才能屠宰检疫,经屠宰检疫合格后的生猪胴体,加盖验讫印章,出具产品证明并收取屠宰检疫费,才能准许屠宰和销售。对无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的,有标的实施补检,收取防疫和补检费,无标的要补防疫,留栏观察15天,并经检疫合格后,出具检疫证明,加倍收取防疫费和产地检疫费。对检出的非传染病畜禽要就地治疗,检
出的传染病畜禽和病害肉,要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实做到把动物疫病控制在源头,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4、抓监督执法不放松。为切实抓好依法监督,打击不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法律培训和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力度,全面提高防检人员的执法能力,对从事防检工作的人员,以县为单位至少要培训学习4次以上,使防疫检疫人员全面掌握法律法规,防疫检疫要领以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严厉查处动物防疫违法案件,依法打击屠宰经营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严格监督防检人员的依法行政,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要在系统内部重点对隔山开证,非属地开证,无耳标开证,防疫不带标,检疫不到点,无产地证而实施屠宰检疫或运输检疫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饲料兽药质量监督,实施药物残留控制计划,坚决查处在饲料中使用违禁药品和滥用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
为,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5、抓动物防疫机构改革不放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和鄂政办发〔〕144号文件精神,开展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坚持“精简效能”、“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要求,在全县建立健全适应畜牧业要求,机构设置合理,执法监督有力,防检队伍精干,服务管理规范,诊疗市场活跃的基层防检体系,建立起“县为基础、强化监督、防检统
一、诊疗放开”的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
6、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一是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严肃财经纪律,制订规章制度,防微杜渐,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性所发,做到不正之气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二是要抓好计划生育。要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要重点抓好挂
靠户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能清理出去的坚决清理出去,不能清理出去的要签一份保证书、找一个担保人、交一笔保证金等“三个一”的管理办法,要抓好育龄妇女透环等重要环节,做到不漏人、不漏次数,确保无计划外生育现象发生。三要抓好综合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教育广大职工遵纪守法,搞好安全保卫,确保无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四要抓稳定工作。稳定压倒一切,不能稳定,无从谈工作,要各包各的门,各管各的人,做到大事不出县,小事不出站,积极化解矛盾和纠纷,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不得遇事绕道走,见事踢皮球,特别是做好退休人员、老职工的稳定工作。要按照上级规定,想尽办法兑现好各项政策,能办的、能解决的事,要尽最大能力及时办好,一时难以办、办不好的事,也要讲明原因,取得别人的理解,更不能出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拒之不理或一推了事。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八日
2012 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2 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加快畜牧业科技 进步为重点,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完善政策,狠抓 落实,强化科技,力促“三保”(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着力强化监测预警调控,着力加强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 1.稳定生猪生产。 1.稳定生猪生产。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调控预案,推动标准化规模养 稳定生猪生产 殖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养殖场户搞好饲 养管理。 扶持牛羊肉生产。 2. 扶持牛羊肉生产。深入研究牛羊肉生产的限制因素,加大协调力度,争取牛羊生产的扶持 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牧区和南方草地的优势,着力保护基础生产能力,推进规模养殖和加强 技术服务,促进牛羊生产加快恢复发展。 3.提升奶业生产水平。 3.提升奶业生产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奶牛品种改良,鼓励企业建设稳定可控的 提升奶业生产水平 奶源基地,转变奶业生产方式;加快青年公牛后裔测定步伐,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水平;扶 持奶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支持建 设 50 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加大苜蓿生产加工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力度,落实苜蓿良种补贴 政策,推进草畜配套,提升奶业整体素质。 4.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继续强化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 适时提出启动生 4.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 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 猪调控响应机制建议,稳定生产,防止价格出现大的波动;在 100 个养羊大县开展生产监测, 密切跟踪生产发展动态,指导生产加快恢复。 5.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分别召开半年和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 召开全国 5.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 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 饲料行业形势分析会, 定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发布,试行定期开展畜牧业经济运行
—1—
分析并发布有关报告。 6.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 6.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灾情调度 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 系统,协调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害救助工作。
二、推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7.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
殖。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组织好集中培训和现场 7.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指导,继续遴选 1000 个国家级示范场;强化已挂牌示范场监管,完善示范场生产信息数据库, 落实地方责任,淘汰不合格示范场;加强标准化示范场的宣传,总结推广各地推进适度规模养 殖的有效模式, 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组织召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 组织实施“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8.大力推进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 8.大力推进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支持适宜地区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推广根瘤菌拌种技术,继 大力推进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 续开展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 印发《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科学饲养技术手 册》,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组织编制并推动实施内蒙古及其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 提质增效示范工程、 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青藏高原牧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工 程及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规划。
三、建立现代畜禽种业 9.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继续实施生猪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 指导核心育种场规范开展生产 9.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 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 性能测定工作,推进遗传物质交流;抓紧制定并实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制订蛋 鸡遗传改良计划,组织起草肉羊遗传改良计划。 10.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10.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召开项目启动会,部署项目实施工作;开展生猪、肉牛良种补贴 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制作羊和牦牛良补项目工作管理光盘,组织开展项目督导检查。 11.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 11.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种畜禽场监管,完善种畜禽管理平台,开展种畜禽质 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 量安全监督检验。加大畜禽资源保护力度,完善国家级场区库保种机制。
四、加快建设现代饲料生产体系 12.做好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施工作。 12.做好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施工作。修订并公布实施新饲料和新饲料 做好新修订的
—2—
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等配套规章,推进与新 条例同步实施;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工作会议,部署《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各项制度的 组织实施工作。 13.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 13.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按新的准入条件严把饲料生产准入关。组织开展获证饲料 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 生产企业大
检查行动,做好现有持证企业集中换证工作;扩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试点 范围,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饲料经营门店大检查,重点清查拆包分装 行为,督促建立完善购销台账制度;加强秸秆养畜项目管理,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五、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4.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 14.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继续组织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开展饲料中未知风 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 险物质排查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制定公布《饲料原料目录》,修订《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打击饲料生产中滥用非饲用物质的行为;组织各地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使法律 观念深入每一个企业和养殖场户。 15.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15.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巩固奶业整顿和振兴成果,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 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大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实施生鲜乳违禁物质专 项整治,严厉打击违禁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监管,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 设与管理;对分布偏远、 设施落后、管理松散、水平较低的生鲜乳收购站,重点加强日常监管; 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 16.坚决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行为。 16.坚决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行为。继续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组织实施养殖环 坚决打击违法添加 节“瘦肉精”监测计划, 做好“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缴工作; 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 饲料环节重点加强对销售网点的监督检查, 养殖环节重点督促完善养殖档案、推行质量安全承 诺制度和活畜出栏抽检制度, 收购贩运环节重点推行证明材料查验制度和收购贩运信息记录制 度,探索建立经纪人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完善跨省案件协查机制、涉嫌犯罪 移送机制和信息通报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3—
17.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 17.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 认真总结 2011 年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 经验,指导地方制定补奖机制实施方案,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规范动态管理;积极协 调,争取将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草原补奖机制实施范围。 18.加大推进草原承包工作力度。 18.加大推进草原承包工作力度。按照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的要求,进一步规 加大推进草原
承包工作力度 范草原承包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起草进一步推进草原承包的指导性意见,分区、分 类深化草原承包工作,争取将牧区半牧区县可利用草原全部承包到户。 19.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19.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和游牧民定居工程,推动启动草原自 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然保护区建设和南方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加强草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动启动牧区草原防灾 减灾工程,加强草原火灾防控和草原鼠虫害、毒害草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0.加大草原管护力度。 20.加大草原管护力度。加强农牧民和基层草原管护员培训,强化草原监理机构执法条件和能 加大草原管护力度 力建设,依法严厉查处非法征占用、乱开滥挖等破坏草原、损害牧民合法利益的行为,加大对 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的监督检查力度。
七、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21.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 21.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召开现代畜牧业产 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 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做好 11 个首席科学家的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体系综合 试验站调研, 推动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推广对接; 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培训, 为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22.推进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 22.推进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组织实施好 24 个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和 2 个科 推进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 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强项目指导管理,组织开展“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科技”等项目调研,促 进项目顺利实施;结合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畜牧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依 托畜牧业科技推广机构,强化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重点示范推广应用畜禽标准化生产、母畜 繁殖障碍诊断和调控、 畜禽养殖粪污发酵处理综合利用等技术,着力破解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 的技术难题。 23.加强畜牧业标准制定推广。 23.加强畜牧业标准制定推广。组织召开标准审定会,审定报批国家和行业标准 50 项;组织开 加强畜牧业标准制定推广
—4—
展标准制定培训班,提高标准制定水平;组织编制畜牧业标准汇编,加快标准应用推广。
八、加强畜牧业基础性工作 24.开展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 24.开展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组织开展畜牧业融资担保调研,推动解决规模养殖发展贷款 开展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 难问题;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积极争取扶持政策;组织开展饲
料资源开发 利用及散装饲料与规模养殖场对接调研,推动缓解饲料资源不足,节本增效,保证饲料质量安 全;组织开展牛羊等草食畜产品供给形势和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情况等战略研究。 25.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 25.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组织举办主要省份畜牧兽医系统计划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开 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 展项目和资金管理相关内容培训;组织开展基本建设和财政资金项目督查,以畜禽良种工程和 “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为重点,强化过程监管,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促进项目顺利 实施和资金安全使用;组织开展中央投资项目进度季报工作,加快中央投资项目执行进度;做 好畜牧业财政项目年终总结工作,促进财政资金高效安全使用。 全面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 26.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切实履行畜牧饲料生鲜乳管理的法定职责, 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合执法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执法工作;继续实施畜牧法省间交叉执法检查,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和做 法;强化饲料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添加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
九、加强畜牧系统自身建设 加强畜牧系统自身建设 畜牧系统 着力宣传党和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充分报 27.做好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做好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道畜牧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亮点,努力营造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做好信 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报送有价值的信息。 28.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依 加强作风建设。 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推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开展调查研究。在畜牧系统全面开展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 履行工作职责,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按照为民、务实、清廉、 高效的要求,推进畜牧行业政风行风建设;坚决落实好党风廉政各项规定,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工作落到实处。
—5—
2020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以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保一推”为总体要求,以生猪稳产保供作为第一要务,以实施“四大行动”为总抓手,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主要工作目标是:生猪存栏达到1044万头、出栏达到1800万头,恢复到稳产保供目标任务的8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以全面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为抓手,全面开展畜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行动”。
(一)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完善防疫和治理设施设备,在做好生物安全和污染防范的前提下积极补栏,推动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提档升级,稳步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标准化猪场,促进新建产能落地投产,着力增加市场供应。大中城市周边、资源禀赋条件有限的地区可积极探索发展多层式集约化养猪,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保供自给率。苏北、苏中主产区要集聚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加快恢复生产进度,实现稳产增产,为全省做贡献。苏南主销区要紧盯自给率目标不动摇,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确保地产生猪的保有量,同时可通过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签订长期协议等方式提高掌控猪源和市场稳价保供能力。
(二)加快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
坚持产业规划与用地保障联动、稳产保供与环境保护并重、种养结合与畜地平衡兼顾,推动养殖区域布局调整方案落地落实。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规划调整机遇以及当前设施农用地政策机遇,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协调配合,将生猪产业发展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规模种植基地中安排一定的一般农用地,配套建设生态循环型生猪养殖场。大力推广把适度规模的养殖基地与基本农田相配套、产业兴旺与农民增收致富相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响水模式”,以及将生猪养殖基地纳入土地总体规划、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实行永久性保护的“扬州模式”。
(三)加快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
继续推进规模畜禽千亿产业规划实施。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公司+家庭牧场”、“公司+产业基地+农户”、租赁兼并、生产托管等新型合作经营,带动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中小养殖场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到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0%。按照“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粪污利用有效、产出高效安全”要求,综合运用自动饲喂、自动清粪、自动环境控制、智能监控等现代化设施,大力推广节水、节料、节能生产工艺和臭气减控技术,着力提升畜禽养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水平。持续开展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普及行动,推进部省示范创建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联动,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场,新增一批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场。
(四)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同步推进规模养殖场和非规模养殖场户治理提升,指导养殖场配套完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督促畜牧大县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扫尾工作,继续支持非畜牧大县整建制推进,以农牧结合为主要利用方向,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在养殖密集区建设集中处理中心,建立受益者付费、第三方处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合理收益的运行机制。将管网和储粪(液)池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农田建设予以用地保障,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到2020年底,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五)加快发展家禽、牛羊等其他畜禽生产。
积极发展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的肉鸡、肉鸭和蛋鸡生产,大力推广肉鸡笼养、肉鸭笼养、蛋鸡层叠式饲养技术,着力增加禽肉禽蛋供给。加快优质肉羊扩群增量,推行高架舍饲养羊模式和全混合日粮(tmr)加工饲喂技术,提高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扩大奶牛生产性能(dhi)测定范围,推进奶牛精准饲喂管理,提升奶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促进奶业振兴。因地制宜发展肉兔、肉鸽、鹌鹑等特种畜禽生产,丰富市场动物蛋白消费种类。
二、以全面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为重点,全面启动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强基行动”。
(一)推进防控能力提升。
进一步压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全面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的防疫主体责任,推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管理,保障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强化基础免疫,指导养殖场(户)由集中免疫向常年免疫和程序免疫转变,开展免疫效果评估,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双达标。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切实做好主要动物疫病定点监测、集中监测、飞行监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评估疫情风险、查找疫情隐患。持续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完善相关政策,落实技术培训、指导示范、观摩学习等措施。畅通疫情举报渠道,严格疫情举报核查,对可疑疫情要按程序及时规范处置,及早消除风险隐患。
(二)推进生物安全措施升级。
加强养殖、运输、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控,不断提高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各环节动物防疫制度,重点加强人车物出入场管理及清洗消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细化和落实日常人员管理和科学消毒等制度和责任。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大力提升规模猪场、种猪场和生猪屠宰企业生物安全水平,加强洗消中心建设,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生猪屠宰企业应有配套的洗消中心并确保正常运行。
(三)推进体系队伍建设。
稳定和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确保各项防疫工作有机构负责、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强化兽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省动物防疫技能竞赛和检疫技能竞赛,着力提升人员素质水平。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和能力比对,力争所有生猪主产县(市、区)均有非洲猪瘟检测授权实验室。强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强化应急队伍演练及培训,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及技术规范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制定印发《江苏省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布局和建设规划》,争取将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大力推进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优化升级行动,重点解决收集处理体系生物安全、环保安全不到位等问题,调动资源要素集聚,尽快落实各环节的升级资金和升级主体,切实提升无害化收集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水平。
三、以“突出三坚持、实施五强化、实现五转变”为主线,全面启动屠宰管理“提升行动”。
(一)持续推动生猪屠宰转型提升。
推动生猪屠宰产能从销区向产区转移,鼓励苏南地区生猪屠宰企业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到苏中苏北生猪养殖主产区建设标准化屠宰企业,减少活猪调运及代宰比例。积极扶持发展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全产业链经营企业。淘汰桥式劈半锯、敞式生猪烫毛机等落后屠宰设备,淘汰牛、羊、禽手工屠宰,不再批建年屠宰生猪15万头及以下、肉牛1万头及以下、肉羊15万只及以下、活禽1000万只及以下的屠宰建设项目。大力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底,全省30%以上的生猪屠宰企业达到省级以上标准化水平。
(二)持续规范牛羊禽集中屠宰管理。
全面完成不合格牛羊禽屠宰场点的清理工作,鼓励猪、牛、羊、禽屠宰集中设置、区域隔离、分车间屠宰,推动建设一批符合防疫、卫生、环保等规定要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工艺布局科学合理的牛羊禽集中屠宰企业。推进屠宰品质检验提升,加强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培训,切实落实屠宰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牛羊禽屠宰检疫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检疫工作水平。
(三)持续强化屠宰监督执法。
规范监督检查活动,注重检查结果的应用,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现象。强化远程视频监控巡查,充分发挥“天眼”监督威慑作用,建立远程视频巡查“月通报”制度,杜绝巡查工作组织管理不到位、问题查处不及时等问题。严格执法查处,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持续保持打击私屠滥宰、注水注药、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严禁以行代刑。
四、以平安畜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全面开展行业安全发展“护航行动”。
(一)强化消毒灭源推进动物防疫安全。
组织开展全域集中大消毒、重点区域持续大消毒,彻底净化环境。指导科学选用消毒药品和消毒程序,全面做好养殖、运输、屠宰加工、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制度化、常态化、机械化、科学化的清洗消毒工作,突出强化历史疫点、疫区以及掩埋点、无害化处理场所、交易市场、运输车辆及规模猪场、种猪场等重点目标的集中消毒、突击消毒、反复消毒措施。督促指导各防疫主体完善清洗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确保动物防疫安全。
(二)强化检打联动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
严格落实检疫监管,建立以风险评估、疫病监测等措施为主的产地检疫分级管理机制。加强外埠入苏动物及动物产品备案管理,强化指定通道管理制度。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联动,加强外埠动物及其产品落地监管。持续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试点行动,推介一批减抗技术、模式和替抗产品,组织实施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行动。坚持检打联动,做好畜禽产品、生鲜乳、“瘦肉精”、兽药、饲料等质量安全和风险预警监测,主动排查发现安全风险隐患,实施精准打击,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三)强化保处联动推进生态环境安全。
综合运用畜牧生产、动物防疫、财政奖补等措施提高养殖场(户)保险积极性。大力推进能繁母猪、育肥猪和仔猪养殖保险,做到应保尽保。会同保险机构完善保处联动机制,将保险承保、查勘、定损与无害化处理收集转运工作同步进行,提高工作效能。鼓励成立社会化服务队伍,协助开展保处联动工作。加快保处联动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全面应用,努力提升养殖保险覆盖率、无害化集中处理率。
(四)强化专项整治推进畜牧业生产安全。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对全省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再排查,建立完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高危化学品等重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指导,提升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梳理安全生产风险点,强化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探索将安全生产内容纳入兽药、饲料生产和畜禽屠宰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范畴,构建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
五、强化推进机制,有力提升畜牧业支撑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加快扶持政策落地见效。
推动落实好国家和省扶持生猪生产各项政策,用好非洲猪瘟防控及恢复生猪生产、现代农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积极保障生猪生产、疫病防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有效落实,重点支持规模猪场恢复和扩大产能。主动推动相关部门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等问题。配合财政部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更好发挥政策效应。
(二)加强科技支撑与指导服务。
强化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加强地方猪品种保护,支持种猪培育、仔猪保育、商品猪饲养等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强化种公猪站、种猪扩繁场建设,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良种供应能力。进一步落实规模猪场指导员挂钩联系制度,实行生猪恢复生产信息定期调度和通报制度,对标对标抓落实。进一步加强产销监测预警,做好规模猪场月度监测和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强化形势研判,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适时出栏。加大非洲猪瘟防控核心技术、母猪繁殖和育肥猪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力度,通过远程培训、现场培训、专项培训、分区培训、手机app推送、专家入户指导等方式,推广大型养殖企业有效防控模式,宣传复产成功经验,提高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畜牧兽医信息化建设。
加大推进畜牧兽医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畜产品质量追溯一张网信息化监管。以“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立省级管理平台,建设监管对象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加快推进各级畜牧兽医机构信息化管理,加快建设涵盖畜禽生产、经营流通、屠宰加工、动物防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动物卫生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内容的畜牧兽医信息化系统,实现在线化管理、可视化监控、实时化服务,全面提升畜牧业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生产、流通、加工全过程的精细化、高效能监督管理,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强化调研督导。
建立完善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地方责任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聚焦恢复生猪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建立问题清单,交办相关地方和部门协调解决、跟踪落实。及时总结各地恢复生猪生产、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阜南县2012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12年畜牧行政执法工作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安全、促发展为总目标,以规范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查处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为重点,以抓监管、抓源头、抓基础为手段,着力强化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促进我县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2012年畜牧行政执法工作目标:加大假劣兽药、饲料和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饲料生产秩序;强化兽药、饲料监管,提高兽药、饲料产品监测合格率;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杜绝在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有效防范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一、加强兽药市场监管,提升兽药质量
(一)认真落实兽药GSP认证,规范兽药经营行为。对申报进行GSP认证兽药经营单位进行初审,将初审合格的兽药经营单位及时上报市局,确保顺利完成全县兽药GSP认证工作。
(二)加大兽药抽检力度。按照监督抽检计划,及时组织实施兽药抽检,完善兽药监督抽检制度,规范兽药抽检程序,建立兽药产品抽检与执法联动机制,加大假劣产品处罚力度,提高兽药合格率。
(三)加强兽药市场管理。加大兽药市场日常执法检查力度,对辖区内经营企业开展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全面检查,保证监管
1 不留死角,加强兽药违法案件查处,净化兽药市场。
(四)加强养殖环节兽药使用指导。对养殖户开展兽药安全合理使用政策、技术指导,建立兽药使用制度,完善养殖用药记录,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养殖用药水平。
(五)完善兽药监管工作档案,做好日常检查工作记录。
(六)严厉打击无证行医、无证经营兽药、使用人用药品、假劣兽药的违法行为。
二、强化饲料市场监管,保证饲料质量安全
(一)扩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检范围,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二)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行为。对饲料经营企业、畜禽养殖场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集中力量对饲料经营企业、畜禽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加大活畜出栏环节“瘦肉精”检测力度,防止含“瘦肉精”活畜流入市场。
(三)强化饲料原料使用监管。饲料原料是饲料质量安全源头,要将养殖场和饲料生产企业使用的饲料原料作为重要检查内容,督促使用者落实原料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做到来路清晰、采购把关、使用有记录、产品可追溯,防止不合格饲料产品进入养殖环节。
三、加大动物防疫违法案件查处,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加强防疫工作监督检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促进依法强制免疫工作的实施。
(二)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做到应检必检,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开展重大节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开展生鲜乳专项治理。加大对中岗民族犇鑫奶牛场监管,开展饲料、生鲜乳质量检测,保证生鲜乳质量安全。
五、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六、加强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不断提高品牌形象。
七、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增加从业人员的自律。结合“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工作,使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进场入户,树立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起保障质量安全的义务。
文章标题:县畜牧局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促进畜牧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畜牧科技推广和畜牧行政执法,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加快高标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狠抓畜产品加工流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
展。
2006年畜牧业发展目标是:生猪生产量55万头,其中存栏26万头,出栏29万头;牛生产量2万头,其中存栏1.8万头,出栏0.2万头;羊生产量1万头,其中存栏0.7万头,出栏0.3万头;家禽生产量600万只,其中存笼250万只,出笼350万只,农民人均增加畜牧业纯收入30元以上。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发展举措,抓好今年畜牧事业的各项工作。
1、抓畜禽养殖产业化不放松。“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一要抓好品种改良。全面提高品种质量,做到引种改良、淘汰改良、培育改良三管齐下,进一步优化我县生猪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二要抓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居、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想,引导大户向小区集结,指导小区内的大场、大户把猪场当企业办,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生猪产业化发展。养殖小区的建设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力争每个乡镇今年建起1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养殖小区。三要抓龙头创建。提升养殖效益,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对有基础条件,有市场前景的县畜牧良种场,鲫鱼湖养殖小区通过兼并整合,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要千方百计调动各乡镇和社会力量,择优选项,竞争立项,争取项目,带动生产发展。四要抓肉牛、奶牛生产。目前我县奶牛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奶源供应严重不足,要加快发展速度,一方面引进高产奶牛,另一方面可利用品种改良技术,引进高产奶牛冻精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力争用5—6年时间把我县奶牛培育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五要抓草地畜牧业。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养畜,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牧草,推行“牧草当粮咱、牛羊当猪养”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山区乡镇积极发展种草养牛,平原湖区乡镇重点发展种草养鹅。
2、抓动物疫病防治不放松。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搞好防疫工作的优惠政策,同时,对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上级规定生猪防疫面必须达到95以上,家禽防疫面达到80以上,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的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猪、牛、羊、家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
4、
1、3和13以内。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扎实开展防疫工作,做到以检促防,防、检、监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落实责任。要将防疫工作任务分解到人,签订好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抓密度和质量。防疫工作的四性重点是强制性,核心是统一性,要把这两性讲深讲透,强制性体现在愿防要防,不愿防的也要防,统一性体现在一个地方统一时间防疫,不允许各行其事,切实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等六不漏,杜绝死角。三是健全制度,完备手续。免疫证、免疫登记、免疫标识三位一体,免疫登记必须是村干、组长、防疫员、养殖户“四方”签字,各地免疫情况要登记造册,存档备案。四是抓检查督办。站长同志要深入到防疫工作的最前沿,掌握了解和随时解决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局按照领导分工,在防疫时全部到乡镇同吃、同住、同战斗,及时协调各乡镇抓好防疫进度,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各站解决不了的问题。五是结硬帐。防疫工作情况要与职工工资全部挂钩,实行奖惩,对工作玩忽职守、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六是抓防疫费的收取。收费标准按照年收10元/头的标准执行,不能抬高,也不能降低,做到边打针边收费,对确实不能收起的农户,先打好针、登好记、签好字,然后在牲畜出栏时连同产地检疫费一并收起来。
3、抓动物检疫不放松。检疫的重点要放在产地检疫这一环节,切实把好关口,严格做到没有经过防疫的生猪,不能开具检疫证明,必须经过补防才能出具证明。在产地、屠宰、市场各个检疫环节严格把关,加强源头控管,检疫面和检疫率必须达到100,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检疫,无标开证,非检疫人员检疫和隔山开证、一证多头以及非属地开证等现象,严格做到临栏检疫、合格出证、凭证出售、一畜一证、证货同行、见证屠宰、换证调运。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县局的规定办事,对出售的生猪,检疫员要验证免疫证明,有证明才能进行产地检疫,经产地检疫健康合格的,才能出具检疫证明,收取产地检疫费和防疫费,回收产地检疫证明;进入屠宰的生猪由检疫人员先验证,并回收产
为推进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各项工作进位赶超,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2010年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思路
围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条主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业各项工作,用现代畜牧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以“促增长、保安全、强基础”为总要求,以“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环境改善”为总目标,以畜禽清洁生产为总抓手,加快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禽健康养殖;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进产业化经营,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畜牧兽医饲料各项工作进位赶超。
二、目标任务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增长6%、5%、8%。其中生猪出栏增长6%,存栏增长5%,能繁母猪增长5%;畜牧业产值增长8%,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饲料产量增长10%;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增加60元。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疫制度进一步健全,防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两个力争、两个确保”的目标。即:力争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力争少发生或不发生高致病性
1 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一旦发生确保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生鲜乳合格率达到100%,饲料产品合格率达到99%,兽药产品合格率达到87%,“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检出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不发生大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原种猪场、一级种猪扩繁场、出栏万头以上商品猪场以及我市“三河二江二库”源头的年出栏5000头以上商品猪场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全年工作思路和目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畜禽清洁生产
1、科学合理编制畜禽养殖区划。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09】99号文),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编制畜禽养殖区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布局。根据养殖场的所处区域、生产规模和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全面完成标注工作,突出重点,分步治理。
2、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重点对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2010年要全面完成200
7、2008年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项
2 目,全面启动2009年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选择一批生产条件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3、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认真开展畜禽养殖场登记备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环境评价。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制度。
4、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对养殖场的粪污治理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对改造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一批需达标排放企业的督促和指导力度,及时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顿,确保2010年6月底前第一任务目标完成。
(二)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
5、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畜禽原种场、资源场和
一、二级良种场建设,积极引导畜禽良种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支持种猪联合育种,督促指导原种猪场和一级种猪场开展本场性能测定,继续组织我市种猪场积极参与省里统一集中测定。根据我省出台种畜禽场分级与现场验收技术规范及种畜禽场考核办法,制定和完善二级种畜禽场考评制度。鼓励育种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开发利用地方优质品种,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生猪主产区建设一批相对独立、运行规范的生猪人工授精站。
6、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帮助和引导农民养殖创业,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先进
3 适用养殖技术。重点加强畜禽清洁生产、种猪选育、重点疫病净化、肉(蛋)鸭旱养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大牧草良种推广力度,扩大冬闲田种草面积,发展种草养畜。
7、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要求,强化对畜牧龙头企业的跟踪服务。加大畜牧业对外开放力度,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多角度、深层次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完善机制,规范运作行为,健全组织形式。畜禽养殖大县要积极组建专业性担保公司,切实解决畜禽养殖融资难问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托养”、“寄养”等产业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三)加快饲料兽药工业发展
8、做大做强饲料、兽药工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采取兼并、联合等方式,加快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我市饲料工业。重点扶持一批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企业文化和综合效益等各方面都处于优先地位、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探索饲料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养殖基地产销合作途径,扩大饲料连锁经营的覆盖范围,提高商品饲料使用率。支持饲料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兽药工业实施新产品开发和名牌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强强联合,扩大兽药企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能力。
(四)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9、继续做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实施好春、秋两季集中防疫行动,扎实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积极做好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点疫病的免疫。全面推行免疫申请验收、每月补免周、分类免疫管理、“飞行检查”制度,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10、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重点加强对畜禽主产区、种畜禽场、抚河和洪门水库、廖坊水库区,活禽市场和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疫病监测,全市监测总量要求完成2.5万头(羽)份以上。强化盲样比对测试工作,提高动物疫病诊断监测能力。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频率,提高监测的覆盖面。认真开展病原学监测。将疫病监测工作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建立疫情举报核查机制,完善举报疫情核查档案制度。
11、做好重点疫病净化工作。认真执行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方案。2010年起在所有原种猪场、一级种猪场和生猪人工授精站开展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对病原阳性猪进行扑杀或淘汰。继续在奶牛重点县东乡开展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工作,对病原阳性牛全部进行扑杀。研究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12、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全面落实产地检疫,以建立报检制度为重点,规模饲养场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90%。全面实施屠宰检疫,在完善提高生猪屠宰检疫的同时,规范和抓好牛、羊、
5 禽的屠宰检疫。加强证章标志管理,规范检疫证明使用。规范跨省引进种畜禽的检疫监管,落实报检隔离等措施。
13、开展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活动,各级兽医实验室要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规范实验室布局、仪器设备配置、专业人员配备等,一半以上的县(区)兽医实验室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并取得《兽医实验室考核合格证》。
14、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饲养环节的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对猪、牛、羊进行强制免疫,必须加挂二维码耳标。流通环节的二维码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以奶牛和种畜信息上传及追溯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猪、牛、羊免疫和检疫信息上传工作。做好规模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定期报送工作。
15、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体系和机制,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经费、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应急预备队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一旦发生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做到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处置得当。
(五)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6、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严格饲料生产企业资格审查,规范许可审批程序。扩大“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检测面和检测频率,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确保“瘦 6 肉精”等违禁药物检出率明显降低。配合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加大对饲料中铜、铁、锌等微量元素超标监管力度。
17、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和奶站监管。加强对所有奶牛养殖场(户)和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管,严格执行生鲜乳收购、检测和销售记录制度和生鲜乳交接单制度,做好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各环节的监控,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18、抓好兽药残留监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养殖环节监管,打击滥用违规使用兽药行为,着手开展兽药残留安全危害因素摸底调查。继续抓好肉、蛋制品、奶类和蜂产品的兽药残留监控工作。
(六)加大畜牧业执法力度
19、推进畜牧业综合执法。依法建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基础,以县级为重点,集中整合畜牧兽医饲料方面的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职能,协调好与农业综合执法和行政内设机构的职能关系,探索畜牧业综合执法模式。重点抓好独立设置畜牧兽医行政机构的县级畜牧业综合执法工作,其他县(区),特别是尚未有效建立农业综合执法的地方,也要积极开展畜牧业综合执法,切实抓好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
20、加大执法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种畜禽生产经营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销售“三无”(无检疫证明、无种畜禽合格证明和无系谱证明)种畜禽的违法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兽药经营环节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兽药质量抽检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推进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实
7 施。加强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经营等环节中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规定,严防病死畜禽进入流通环节。规范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管理,推进道路阳光执法,坚决防止公路“三乱”。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开展执法案件评析,规范办案行为,提高办案水平。
(七)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21、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抓住新一轮市、县机构改革的时机,进一步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改革过程中要切实依法解决原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后顾之忧。正确处理乡镇畜牧兽医站与综合建站的关系,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必须予以保留。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作为县级或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派出机构,要纳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统一管理,统筹考虑解决编制、经费等问题。
22、加强畜牧兽医队伍能力建设。全面开展畜牧兽医队伍的行政管理、执法能力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市级在积极配合省级对市、县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的同时,与县级一道重点培训基层畜牧兽医管理和技术人员,加快畜牧兽医人员知识更新。加强畜牧兽医饲料执法队伍建设,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选拔、公示等办法,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作风纪律锻炼、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 8 治和法律素质。通过执法案卷评查,开展执法经验交流,提高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案卷制作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
23、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和乡村兽医登记工作。认真组织我市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确保我市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顺利进行。按照《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完成乡村兽医登记工作。组织开展乡村动物诊疗活动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八)抓好项目建设和政策落实
24、强化项目管理和督查。切实抓好畜禽良种繁育、动物防疫体系、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等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快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进度,完成所有已下达的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和督查,重点对全市各个项目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及时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确保项目投资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25、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认真落实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及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扑杀补贴等政策。按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有关文件规定,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将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九)加强统计监测和信息引导工作
9
26、加强统计及分析预警工作。严格执行赣统字【2009】115号文件精神,配强县级专职统计人员,充分发挥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作用,共同做好畜牧业统计分析工作。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建立定期协商、联合调研、共同分析制度,统一生产数据的统计和上报。严格执行农业部畜牧统计监测管理办法,及时、准确采集和上报生产、价格、效益等监测数据,形成月度、季度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生猪等畜产品生产供应分析预警工作。江西省畜牧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启动后,按照省里要求,配合做好完善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强化信息服务。
(十)加强畜牧业宣传工作
27、建立宣传工作制度。建立领导重视、综合部门负责、业务部门配合的畜牧业宣传工作机制和定期工作通报制度。建立与主流媒体的联系机制。重点加强对政策、产业发展及行业内部典型人物、养殖创业典型的宣传,增强养殖场(户)长期发展信心。特别要加强我省快速应对畜产品安全和动物卫生安全事件的正面宣传,防止媒体炒作,促进畜产品消费和畜牧业稳定发展。大力宣传畜牧业发展的成就,提高畜牧业地位,争取各方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荐阅读:
畜牧业工作要点10-18
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要点07-20
畜牧工作站自查报告06-27
畜牧站年度工作计划09-20
区畜牧兽医工作总结06-04
畜牧局食品安全工作方案07-08
乡镇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10-21
畜牧局办公室工作职责07-25
畜牧兽医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10-12
市畜牧局工会年终工作总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