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工作要点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畜牧业工作要点(精选6篇)

畜牧业工作要点 篇1

1. 稳定生猪等主要畜禽产品生产

(1) 落实生猪等扶持政策

落实中央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落实。专题开展肉牛、羊等草食动物生产调研, 提出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

(2) 继续抓好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监测和预警

启动生鲜乳收购站和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 选择部分奶业主产区开展生鲜乳生产收购监测试点工作。跟踪监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生产情况。强化监测点数据采集, 完善数据质量考评制度, 定期汇集监测县数据报送情况, 开展监测点数据质量省际交叉核查, 通报考核结果。

(3) 加强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

6月份和11月份, 将分别召开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 定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发布, 试行定期开展畜牧业经济运行分析并发布有关报告。

(4) 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

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灾情调度系统, 协调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害救助工作。

2. 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1) 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 新创建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完善示范场验收评估标准;下发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 并组织开展督查;建立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基础数据库;举办示范创建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召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会。

(2) 总结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

遴选一批标准化程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典型示范场, 总结推广先进适用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加大示范创建宣传力度, 将示范创建活动建成品牌, 进一步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

(3)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继续会同环保部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 结合典型示范场遴选工作, 总结提炼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3.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 研究促进畜禽种业

发展措施开展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调研, 组织召开全国畜禽种业工作会议, 研究“十二五”时期畜禽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2) 加快推进畜禽品种改良

组织召开畜牧良种补贴工作会议, 落实生猪、奶牛、肉牛和羊的良种补贴政策, 加强指导和监督, 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3) 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

实施“十二五”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 提高畜禽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继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指导核心种猪场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 积极推进种猪联合育种。组织起草蛋鸡、肉牛等畜禽品种改良计划;做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 继续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扩大测定规模, 抓好测定数据在生产上的应用。

(4)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

制定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方案。实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项目, 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完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编写工作。

(5) 强化种畜禽质量监管

贯彻落实《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 加强种公牛站管理。继续做好种畜禽资源进出口的审批管理。加强种畜禽场动态监管, 建立健全种畜禽管理数据库。实施种畜禽质量监测计划, 强化种畜禽市场监管。

4. 促进奶业振兴与发展

(1) 加快奶业生产发展

全面实施《全国奶业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部产区、南方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等5大奶业产区,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起草全国奶水牛、奶山羊发展规划。结合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示范创建, 提高机械化挤奶率, 加快转变奶业生产方式。

(2) 强化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监管

严格审核生鲜乳收购站资质条件, 严查“两证一单”, 强化许可管理。深入实施《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 推进标准化管理。启动生鲜乳收购站信息化监管平台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 逐步开展试点。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抽查, 联合质检、工商和公安等部门,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严厉打击生鲜乳收购“黑窝点”和长途贩运、拼车运奶中的违规行为, 规范生鲜乳收购运输秩序。

(3) 严格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与执法

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以奶站和运输车为重点, 采取专项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手段, 对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进行严密监测和坚决打击。制定发布监督抽检、异地抽检、生鲜乳生产收购进货查验、生鲜乳收购站信用档案及“黑名单”通报、从重处罚等5项制度, 推动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建立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4) 做好奶业行业发展指导与服务工作

在主产区推行生鲜乳收购政府指导价, 逐步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密切跟踪乳制品进口形势, 加强研判分析, 防止对奶业发展造成冲击。开展奶农和奶站培训与技术服务, 扶持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 提高奶牛养殖水平。督促指导地方和乳制品加工企业及时调整奶源布局, 维护奶农利益。

5. 加强饲料质量安全和养殖环节监管

(1) 加强饲料行业法制建设

推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修订案) 》尽快颁布实施。修订颁布《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并公布《饲料原料目录》。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工作会议, 开展《条例》及配套法规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

(2) 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

制定《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在10个重点省30家企业试点实施。完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审核工作机制, 加强现场复核。继续组织开展100家蛋白质原料获证生产企业、100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获证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推动各地严格执行饲料企业年度备案制度。

(3) 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安全评价

继续组织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把苯乙醇胺A、可乐定、赛庚啶等新型违禁添加物纳入监测范围。组织开展重点省生猪养殖场户和肉牛养殖场户“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拉网监测。组织起草生猪“瘦肉精”监督管理办法。继续开展餐厨剩余物、二恶英、防霉剂等安全评价, 突出重点开展饲料安全隐患排查及配套检测方法研究。

6.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1)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组织8省区监测牧区草原载畜量和生态变化情况, 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创造条件;会同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组织各省区搜集整理本底资料, 编制草畜平衡管理实施方案并批准实施;组织开展补贴政策管理软件开发, 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实现动态管理。加强督查指导和监测评估, 将政策落到实处。

(2) 推动“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 争取在提高草原生产力和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草原防灾减灾能力、草原监督管理技术推广支撑等基础建设方面出台新的政策, 强化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提升草原保护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

(3) 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 编制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十二五”规划及退牧还草等专项工程规划和重点退化草原区域治理规划。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南方易灾地区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和牧区易灾县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工程, 切实加强草原防火工作, 加快推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4) 继续推进落实草原承包经营等制度

依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 (联户) 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基本草原划定, 将实施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的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 推进《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立法进程。

(5) 强化草原监督管理

督促各地加快制定草原植被恢复费收费标准及收费管理办法, 尽快全面建立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制度, 完善工作机制, 确保专款专用, 恢复草原植被。协助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出台追究草原违法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的司法解释, 加大对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6) 加强草原技术推广与示范

推进草原技术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 继续开展10个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 加快草原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 普及舍饲圈养和快速育肥技术, 加强生产的服务指导, 依托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和畜牧行业专项及相关项目, 建立种草养畜、鼠虫害防治等草原保护建设和科学利用典型示范点, 促进草原生态治理和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7. 做好规划编制和科技标准等基础性工作

(1) 做好规划编制实施工作

组织做好《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二五”规划》、《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秸秆养畜项目“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2) 加强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做好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 组织召开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监督评估委员会开展体系综合试验站调研, 推动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推广对接, 切实发挥体系服务产业的作用。

(3) 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项目

完成“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4个重点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遴选推荐“十二五”畜牧业科技支撑计划和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争取获得立项支持。组织实施8个科技项目, 加强项目执行过程的跟踪指导, 做好年度执行情况总结。

(4) 继续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

组织举办标准编制培训班, 组织召开畜牧、饲料、草原相关标准审定会, 审定报批国家和行业标准60项, 编辑出版畜牧业标准汇编。

8.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1) 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着力宣传党和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重点围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等方面, 充分报道畜牧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亮点, 努力营造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及时报送有价值的信息。

(2) 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 开展好司理论中心组和全司学习活动, 组织全体干部学好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水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开展调查研究, 了解新情况, 发现新苗头, 解决新问题, 推动畜牧业科学发展。

(3) 加强作风建设

科学编制绩效考核指标, 全面推行绩效管理, 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坚决落实好党风廉政各项规定, 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 推进畜牧行业政风行风建设。

(4) 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切实履行畜牧饲料生鲜乳管理的法定职责, 全面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能力建设, 扎实推进执法工作。继续实施畜牧法省间交叉执法检查, 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强化饲料违法违规案件和监测不合格企业的查处力度, 坚决打击添加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

(5) 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

畜牧业工作要点 篇2

关键词 动物卫生检疫工作;检疫防疫;畜牧業

中图分类号:S851.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但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爆发的“口蹄疫”等动物疾病,不但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于动物产品的消费信心,还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此背景下,对动物卫生检疫工作进行强化,是保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后盾。

1 动物卫生检疫工作现状

我国的动物卫生检疫工作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动物疫情之后,有关部门对动物卫生检疫的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优化,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动物卫生检疫工作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1]。对此,有关的部门应当积极做出反应,提升动物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保障社会食品的安全。

当前,我国动物卫生检疫队伍建设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的动物检疫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检疫团队中专业型人才较少,工作队伍中的检疫专业人才的素质不高;队伍中缺少法律方面的相关人才,执法工作缺少相关的法律基础;检疫队伍中的成员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导致检疫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2 动物卫生检疫对确保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义

动物的卫生检疫工作是保证人们食品安全的关键。对于养殖户来说,动物的卫生检疫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其生产的动物产品是否安全合乎标准,而动物产品的安全将直接影响动物产品的市场。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食品的安全问题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最为巨大,如果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没有做好把关,不仅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还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的冲击,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由此可见,动物的卫生检疫工作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的卫生检疫工作的良好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我国丰富的畜牧资源,提升我国畜牧产品安全性,增强我国畜牧产品的竞争力,更好地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2]。

3 强化动物卫生检疫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监管力度

现阶段,我国在动物卫生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虽然政府修订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后,动物卫生检疫工作有了较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在一些细节方面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做出明文的规定,这给当前的动物卫生检疫工作带来的一定的难度。例如,在疫情发生时,有关部门会采取应急方案来控制疫情,而这种应急方案大多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持。此外,大部分应急方案也存在很多漏洞,难以对已经发生的疫情进行有效控制。

动物卫生检疫之中的监管力度问题,一方面是监管力度的不足,使动物防治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漏洞百出;另一方面,检疫部门在团队建设方面存在漏洞,团队缺少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导致动物卫生检疫与防疫工作的工作效率十分的低下。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监管的机制,并不断加强检疫与防疫团队的建设。

监管机制完善的重点是建立内部监督机制,通过从内而外的改革加强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使产地卫生检疫落到实处。将产地卫生检疫与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相结合,凡进入屠宰场的动物,必须查验并收回产地卫生检疫证明后,方可入场屠宰。运出县境的动物,凭产地卫生检疫证明换取运输证明。此外,在团队的建设方面应当招收知识水平较高,有责任感的检疫人员,招收有专长的人才,不断优化检疫队伍的结构,使团队人员各司其职,整个队伍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行。同时,要加强卫生检疫队伍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意识会使畜牧的农户更加积极的配合相关部门的防疫检疫工作,帮助卫生检疫团队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提升防疫检疫工作的质量。

3.2 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人是整个畜牧市场的主体,市场上不仅有动物产品的生产者还有消费者,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畜牧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因此,应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从动物产品的消费结点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首先,在宣传方面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响应起来,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及各种宣传材料进行宣传,通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其次,除了要向广大的民众宣传外,还要做好养殖户的宣传工作,引导他们主动遵守动物防疫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 做到在源头上消灭有畜牧业的食品安全隐患,使整个畜牧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更加健康。

3.3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首先,在合作机制的建立方面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加强配合,推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配合好商务局,做好生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严格按照动物卫生审核条件执行审核,形成执法合力。其次,要建立区域化动物卫生监管体制,加强地区的动物卫生检疫机制的灵活性,并在实践中逐步推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产区销区联动的管理模式。要加强动物卫生检疫风险评估系统的建立,清楚地掌握每一片区域的动物卫生检疫情况。再次,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对有疫情和动物产品安全出现问题的区域做出快速的反应,将动物产品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应当建立案件移送机制,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需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必须移交。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使畜牧业更加的透明公开,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4 加强相关卫生检疫和防疫技术的推广

在进行相关卫生检疫技术的推广时不仅要在有关部门进行推广,还要对养殖户进行相关技术的推广,引导养殖户进行防疫技术的升级,让整个卫生检疫机制更加的灵敏。同时,可以使有关部门与动物产品的生产方进行无缝对接,提升卫生检疫的效率。卫生检疫团队和养殖户要遵守技术规范,加强相关卫生检疫技术和防疫的技术规范性。在卫生检疫与防疫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并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防疫,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此外,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推广先进的动物卫生检疫与防疫技术,引导养殖户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断的对卫生检疫与防疫技术进行升级,保证动物产品的安全。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扩大的动物市场也慢慢的暴露出更多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应当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长效机制的建立及卫生检疫防疫技术的升级和推广,不断地提升动物产品的质量,保证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灿福.强化动物卫生检疫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J].畜禽业,2012(8).

[2]徐勤燕.加强动物防疫检疫,构筑食品安全屏障[J].山东畜牧兽医,2012(12).

2012畜牧工作要点 篇3

一、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 1.稳定生猪生产。1.稳定生猪生产。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调控预案,推动标准化规模养 稳定生猪生产 殖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养殖场户搞好饲 养管理。扶持牛羊肉生产。2.扶持牛羊肉生产。深入研究牛羊肉生产的限制因素,加大协调力度,争取牛羊生产的扶持 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牧区和南方草地的优势,着力保护基础生产能力,推进规模养殖和加强 技术服务,促进牛羊生产加快恢复发展。3.提升奶业生产水平。3.提升奶业生产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奶牛品种改良,鼓励企业建设稳定可控的 提升奶业生产水平奶源基地,转变奶业生产方式;加快青年公牛后裔测定步伐,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水平;扶 持奶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支持建 设 50 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加大苜蓿生产加工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力度,落实苜蓿良种补贴 政策,推进草畜配套,提升奶业整体素质。4.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继续强化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适时提出启动生 4.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 猪调控响应机制建议,稳定生产,防止价格出现大的波动;在 100 个养羊大县开展生产监测,密切跟踪生产发展动态,指导生产加快恢复。5.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分别召开半年和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召开全国 5.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 饲料行业形势分析会,定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发布,试行定期开展畜牧业经济运行

—1—

分析并发布有关报告。6.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6.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灾情调度 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 系统,协调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害救助工作。

二、推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7.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

殖。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组织好集中培训和现场 7.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指导,继续遴选 1000 个国家级示范场;强化已挂牌示范场监管,完善示范场生产信息数据库,落实地方责任,淘汰不合格示范场;加强标准化示范场的宣传,总结推广各地推进适度规模养 殖的有效模式,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组织召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 组织实施“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8.大力推进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8.大力推进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支持适宜地区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推广根瘤菌拌种技术,继 大力推进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 续开展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印发《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科学饲养技术手 册》,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组织编制并推动实施内蒙古及其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 提质增效示范工程、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青藏高原牧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工 程及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规划。

三、建立现代畜禽种业 9.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继续实施生猪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指导核心育种场规范开展生产 9.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 性能测定工作,推进遗传物质交流;抓紧制定并实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制订蛋 鸡遗传改良计划,组织起草肉羊遗传改良计划。10.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10.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召开项目启动会,部署项目实施工作;开展生猪、肉牛良种补贴 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制作羊和牦牛良补项目工作管理光盘,组织开展项目督导检查。11.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11.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种畜禽场监管,完善种畜禽管理平台,开展种畜禽质 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 量安全监督检验。加大畜禽资源保护力度,完善国家级场区库保种机制。

四、加快建设现代饲料生产体系 12.做好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施工作。12.做好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施工作。修订并公布实施新饲料和新饲料 做好新修订的

—2—

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等配套规章,推进与新 条例同步实施;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工作会议,部署《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各项制度的 组织实施工作。13.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13.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按新的准入条件严把饲料生产准入关。组织开展获证饲料 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 生产企业大

检查行动,做好现有持证企业集中换证工作;扩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试点 范围,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饲料经营门店大检查,重点清查拆包分装 行为,督促建立完善购销台账制度;加强秸秆养畜项目管理,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五、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4.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14.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继续组织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开展饲料中未知风 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 险物质排查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制定公布《饲料原料目录》,修订《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打击饲料生产中滥用非饲用物质的行为;组织各地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使法律 观念深入每一个企业和养殖场户。15.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15.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巩固奶业整顿和振兴成果,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 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大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实施生鲜乳违禁物质专 项整治,严厉打击违禁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监管,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 设与管理;对分布偏远、设施落后、管理松散、水平较低的生鲜乳收购站,重点加强日常监管; 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16.坚决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行为。16.坚决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行为。继续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组织实施养殖环 坚决打击违法添加 节“瘦肉精”监测计划,做好“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缴工作; 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饲料环节重点加强对销售网点的监督检查,养殖环节重点督促完善养殖档案、推行质量安全承 诺制度和活畜出栏抽检制度,收购贩运环节重点推行证明材料查验制度和收购贩运信息记录制 度,探索建立经纪人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完善跨省案件协查机制、涉嫌犯罪 移送机制和信息通报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3—

17.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17.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 认真总结 2011 年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 经验,指导地方制定补奖机制实施方案,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规范动态管理;积极协 调,争取将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草原补奖机制实施范围。18.加大推进草原承包工作力度。18.加大推进草原承包工作力度。按照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的要求,进一步规 加大推进草原

承包工作力度 范草原承包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起草进一步推进草原承包的指导性意见,分区、分 类深化草原承包工作,争取将牧区半牧区县可利用草原全部承包到户。19.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19.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和游牧民定居工程,推动启动草原自 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然保护区建设和南方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加强草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动启动牧区草原防灾 减灾工程,加强草原火灾防控和草原鼠虫害、毒害草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20.加大草原管护力度。20.加大草原管护力度。加强农牧民和基层草原管护员培训,强化草原监理机构执法条件和能 加大草原管护力度 力建设,依法严厉查处非法征占用、乱开滥挖等破坏草原、损害牧民合法利益的行为,加大对 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的监督检查力度。

七、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21.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21.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召开现代畜牧业产 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 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做好 11 个首席科学家的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体系综合 试验站调研,推动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推广对接; 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培训,为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奠定基础。22.推进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22.推进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组织实施好 24 个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和 2 个科 推进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 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强项目指导管理,组织开展“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科技”等项目调研,促 进项目顺利实施;结合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畜牧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依 托畜牧业科技推广机构,强化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重点示范推广应用畜禽标准化生产、母畜 繁殖障碍诊断和调控、畜禽养殖粪污发酵处理综合利用等技术,着力破解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 的技术难题。23.加强畜牧业标准制定推广。23.加强畜牧业标准制定推广。组织召开标准审定会,审定报批国家和行业标准 50 项;组织开 加强畜牧业标准制定推广

—4—

展标准制定培训班,提高标准制定水平;组织编制畜牧业标准汇编,加快标准应用推广。

八、加强畜牧业基础性工作 24.开展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24.开展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组织开展畜牧业融资担保调研,推动解决规模养殖发展贷款 开展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 难问题;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积极争取扶持政策;组织开展饲

料资源开发 利用及散装饲料与规模养殖场对接调研,推动缓解饲料资源不足,节本增效,保证饲料质量安 全;组织开展牛羊等草食畜产品供给形势和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情况等战略研究。25.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25.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组织举办主要省份畜牧兽医系统计划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开 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 展项目和资金管理相关内容培训;组织开展基本建设和财政资金项目督查,以畜禽良种工程和 “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为重点,强化过程监管,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促进项目顺利 实施和资金安全使用;组织开展中央投资项目进度季报工作,加快中央投资项目执行进度;做 好畜牧业财政项目年终总结工作,促进财政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全面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 26.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切实履行畜牧饲料生鲜乳管理的法定职责,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合执法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执法工作;继续实施畜牧法省间交叉执法检查,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和做 法;强化饲料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添加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

畜牧业工作要点 篇4

为推进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各项工作进位赶超,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2010年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思路

围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条主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业各项工作,用现代畜牧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以“促增长、保安全、强基础”为总要求,以“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环境改善”为总目标,以畜禽清洁生产为总抓手,加快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禽健康养殖;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进产业化经营,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畜牧兽医饲料各项工作进位赶超。

二、目标任务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增长6%、5%、8%。其中生猪出栏增长6%,存栏增长5%,能繁母猪增长5%;畜牧业产值增长8%,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饲料产量增长10%;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增加60元。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疫制度进一步健全,防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两个力争、两个确保”的目标。即:力争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力争少发生或不发生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一旦发生确保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生鲜乳合格率达到100%,饲料产品合格率达到99%,兽药产品合格率达到87%,“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检出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不发生大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原种猪场、一级种猪扩繁场、出栏万头以上商品猪场以及我市“三河二江二库”源头的年出栏5000头以上商品猪场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全年工作思路和目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畜禽清洁生产

1、科学合理编制畜禽养殖区划。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09】99号文),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编制畜禽养殖区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布局。根据养殖场的所处区域、生产规模和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全面完成标注工作,突出重点,分步治理。

2、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重点对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2010年要全面完成2007、2008年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项 目,全面启动2009年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选择一批生产条件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3、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认真开展畜禽养殖场登记备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环境评价。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制度。

4、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对养殖场的粪污治理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对改造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一批需达标排放企业的督促和指导力度,及时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顿,确保2010年6月底前第一任务目标完成。

(二)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

5、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畜禽原种场、资源场和一、二级良种场建设,积极引导畜禽良种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支持种猪联合育种,督促指导原种猪场和一级种猪场开展本场性能测定,继续组织我市种猪场积极参与省里统一集中测定。根据我省出台种畜禽场分级与现场验收技术规范及种畜禽场考核办法,制定和完善二级种畜禽场考评制度。鼓励育种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开发利用地方优质品种,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生猪主产区建设一批相对独立、运行规范的生猪人工授精站。

6、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帮助和引导农民养殖创业,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先进 适用养殖技术。重点加强畜禽清洁生产、种猪选育、重点疫病净化、肉(蛋)鸭旱养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大牧草良种推广力度,扩大冬闲田种草面积,发展种草养畜。

7、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要求,强化对畜牧龙头企业的跟踪服务。加大畜牧业对外开放力度,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多角度、深层次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完善机制,规范运作行为,健全组织形式。畜禽养殖大县要积极组建专业性担保公司,切实解决畜禽养殖融资难问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托养”、“寄养”等产业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三)加快饲料兽药工业发展

8、做大做强饲料、兽药工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采取兼并、联合等方式,加快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我市饲料工业。重点扶持一批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企业文化和综合效益等各方面都处于优先地位、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探索饲料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养殖基地产销合作途径,扩大饲料连锁经营的覆盖范围,提高商品饲料使用率。支持饲料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兽药工业实施新产品开发和名牌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强强联合,扩大兽药企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能力。

(四)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9、继续做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实施好春、秋两季集中防疫行动,扎实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积极做好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点疫病的免疫。全面推行免疫申请验收、每月补免周、分类免疫管理、“飞行检查”制度,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10、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重点加强对畜禽主产区、种畜禽场、抚河和洪门水库、廖坊水库区,活禽市场和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疫病监测,全市监测总量要求完成2.5万头(羽)份以上。强化盲样比对测试工作,提高动物疫病诊断监测能力。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频率,提高监测的覆盖面。认真开展病原学监测。将疫病监测工作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建立疫情举报核查机制,完善举报疫情核查档案制度。

11、做好重点疫病净化工作。认真执行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方案。2010年起在所有原种猪场、一级种猪场和生猪人工授精站开展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对病原阳性猪进行扑杀或淘汰。继续在奶牛重点县东乡开展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工作,对病原阳性牛全部进行扑杀。研究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12、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全面落实产地检疫,以建立报检制度为重点,规模饲养场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90%。全面实施屠宰检疫,在完善提高生猪屠宰检疫的同时,规范和抓好牛、羊、禽的屠宰检疫。加强证章标志管理,规范检疫证明使用。规范跨省引进种畜禽的检疫监管,落实报检隔离等措施。

13、开展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活动,各级兽医实验室要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规范实验室布局、仪器设备配置、专业人员配备等,一半以上的县(区)兽医实验室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并取得《兽医实验室考核合格证》。

14、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饲养环节的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对猪、牛、羊进行强制免疫,必须加挂二维码耳标。流通环节的二维码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以奶牛和种畜信息上传及追溯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猪、牛、羊免疫和检疫信息上传工作。做好规模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定期报送工作。

15、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体系和机制,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经费、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应急预备队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一旦发生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做到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处置得当。

(五)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6、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严格饲料生产企业资格审查,规范许可审批程序。扩大“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检测面和检测频率,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确保“瘦 6 肉精”等违禁药物检出率明显降低。配合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加大对饲料中铜、铁、锌等微量元素超标监管力度。

17、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和奶站监管。加强对所有奶牛养殖场(户)和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管,严格执行生鲜乳收购、检测和销售记录制度和生鲜乳交接单制度,做好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各环节的监控,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18、抓好兽药残留监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养殖环节监管,打击滥用违规使用兽药行为,着手开展兽药残留安全危害因素摸底调查。继续抓好肉、蛋制品、奶类和蜂产品的兽药残留监控工作。

(六)加大畜牧业执法力度

19、推进畜牧业综合执法。依法建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基础,以县级为重点,集中整合畜牧兽医饲料方面的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职能,协调好与农业综合执法和行政内设机构的职能关系,探索畜牧业综合执法模式。重点抓好独立设置畜牧兽医行政机构的县级畜牧业综合执法工作,其他县(区),特别是尚未有效建立农业综合执法的地方,也要积极开展畜牧业综合执法,切实抓好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

20、加大执法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种畜禽生产经营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销售“三无”(无检疫证明、无种畜禽合格证明和无系谱证明)种畜禽的违法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兽药经营环节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兽药质量抽检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推进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实 施。加强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经营等环节中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规定,严防病死畜禽进入流通环节。规范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管理,推进道路阳光执法,坚决防止公路“三乱”。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开展执法案件评析,规范办案行为,提高办案水平。

(七)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21、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抓住新一轮市、县机构改革的时机,进一步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改革过程中要切实依法解决原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后顾之忧。正确处理乡镇畜牧兽医站与综合建站的关系,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必须予以保留。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作为县级或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派出机构,要纳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统一管理,统筹考虑解决编制、经费等问题。

22、加强畜牧兽医队伍能力建设。全面开展畜牧兽医队伍的行政管理、执法能力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市级在积极配合省级对市、县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的同时,与县级一道重点培训基层畜牧兽医管理和技术人员,加快畜牧兽医人员知识更新。加强畜牧兽医饲料执法队伍建设,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选拔、公示等办法,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作风纪律锻炼、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 8 治和法律素质。通过执法案卷评查,开展执法经验交流,提高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案卷制作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

23、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和乡村兽医登记工作。认真组织我市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确保我市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顺利进行。按照《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完成乡村兽医登记工作。组织开展乡村动物诊疗活动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八)抓好项目建设和政策落实

24、强化项目管理和督查。切实抓好畜禽良种繁育、动物防疫体系、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等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快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进度,完成所有已下达的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和督查,重点对全市各个项目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及时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确保项目投资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25、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认真落实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及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扑杀补贴等政策。按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有关文件规定,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将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九)加强统计监测和信息引导工作

26、加强统计及分析预警工作。严格执行赣统字【2009】115号文件精神,配强县级专职统计人员,充分发挥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作用,共同做好畜牧业统计分析工作。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建立定期协商、联合调研、共同分析制度,统一生产数据的统计和上报。严格执行农业部畜牧统计监测管理办法,及时、准确采集和上报生产、价格、效益等监测数据,形成月度、季度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生猪等畜产品生产供应分析预警工作。江西省畜牧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启动后,按照省里要求,配合做好完善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强化信息服务。

(十)加强畜牧业宣传工作

畜牧业工作要点 篇5

2006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畜牧食品局的领导下,全市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加快我市畜牧产业化、优质畜禽基地建设及畜牧业结构调整进程,突出抓全市动物防疫及畜牧行政执法工作,克服周边及外省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疫情给我市畜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压力,全市畜牧生产继续呈现了全面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现将2006年的畜牧业生产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生产发展势头仍然强劲

生猪生产稳定增长。1-11月全市生猪出栏452.81万头,同比增长2.6%。预计全年全市生猪出栏484.2万头,同比增长2.69%;生猪存栏293.85万头,同比增长0.99%;能繁母猪27.19万头,同比增长2.18%,为生猪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猪源保障。

草食牲畜发展步伐加快。1-11月全市肉牛出栏10.46万头,同比增长8.73%。预计全年肉牛出栏11.87万头,同比增长8.15%,羊出栏16.28万只,同比增长6.36%,兔出栏1200万只,同比增长10%,奶牛存栏3300头,同比增长13.79%;奶产量11211吨,同比增长5.19%。

小家禽发展稳健。由于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措施得力,我市小家禽生产仍然呈现稳步发展,增幅较去年大。1-11月全市小家禽出栏8302.6万只,同比增长13.74%。预计全年出栏9350万只,同比增长12.53%;小家禽存栏3728万只,同比增长4.8%;禽蛋产量11.63万吨,同比增长6.12%。

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肉类总产量达47.77万吨,同比增长5.65%。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达51.19万吨,同比增长3.99%。肉、蛋、奶总产量为63.94万吨,同比增长5.1%。

畜牧业产值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增势强劲,农民牧业增收显著。预计全市畜牧业产值达72.19亿元(预计),同比增长6.7%,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50%;农民牧业人均纯收入增加50元以上。

二、畜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一)、畜禽品质提高快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全市出现一批新建外二杂规模母猪场,建设起点规模均以每个场达存栏母猪100头以上。广汉丽佳食品有限公司种猪场存栏外二杂母猪达6000头,年提供外三杂仔猪10万头;全市新建年出栏5000以上外三杂商品猪规模10个。今年全市生猪外三元杂交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二)、畜产品外销量增大

今年以来,我市的禽苗、仔猪、猪肉外销形势好,外销禽苗1.8亿只、仔猪60万头、猪肉 50000 吨,其数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我市骨干肉类加工企业加工肉类 40000 吨、销售3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55%、70.10%、13.85 %。

(三)、畜禽适度规模养殖不断增加

今年以来,全市畜禽规模饲养发展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市新增畜禽规模饲养户500户,新增出栏畜禽500万头只。由于当前养殖行情好,广大农户和社会其它渠道继续向养殖业投入资金,发展、扩大规模养殖,以取得更大的养殖效益。

(四)、畜禽及畜产品价格形势好

今年畜禽市场价格总体比去年呈上升趋势,畜产品价格大部份一直持续在高价位,禽蛋3.16元/斤,增长4.66%。我市禽苗、仔猪价格也出现多年春季未有的好形势,黄杂鸡苗1.1元/对、肉鸭苗2.73元/只、鹅苗5.37元/只、仔猪价4.44元/头,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6.62%、48.91%、26.37%、2.05%。

(五)、动物防疫工作质量高

由于今年我市动物防疫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抓得落实,春秋两季全市防疫工作全面完成。在春、秋的预防性免疫工作中,我局组织六个督查组分别对六县(市、区)进行动物防疫检查,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均达100%,其它动物疫病防疫在98%以上。在周边地区出现口蹄疫、猪链球菌病和禽流感的严重形势下,我市做到了畜禽清静无疫。

三、主要抓的工作

(一)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1、防疫工作做到早重视,早部署,早落实。开年之初,为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实现全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的目标任务,我市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放在了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提出了防制工作的具体要求,部署了工作,全面落实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按照“两强化、五强制”的防制措施,切实做好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特别是对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实行了强制免疫,保证了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建立了可靠的免疫保护屏障,实施了强制检疫,强化农村圈舍、市场交易场所及运载工具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了对防制工作的督查指导。

2、全力以赴,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战役。今年以来,畜牧业的发展历经几次磨难,先后打了三场防控动物重大疫情的硬仗。一是四至五月的防控口蹄疫,二是七至八月的防控猪链球菌病,三是近段时间的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今年的三次战役中,针对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力、有序、有效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防控措施上,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全面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第一积极堵源,严格执行畜禽引种规定。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中,对规模养禽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防止疫情传入。第二强化免疫。各县(市、区)在开展免疫工作中,都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严峻形势,我局要求对全市规模养禽场和种禽场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家禽(包括鸽子和鹌鹑)免疫密度要达到100%。与此,还对全市的种禽场开展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及时进行补免,确保种禽安全。第三强化检疫,严格检疫程序,加强引种申报管理工作,严把进出检疫检验关,防止疫情传入;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责任,严格执行凭检疫合格证明入市,确保上市畜禽及其产品安全。第四强化消毒。坚持对养殖场(户)、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加工场(点)、运载禽类及其产品的工具彻底进行消毒,确保消毒面和消毒效果。第五强化监测。要求密切监视疫情,落实疫情监测责任,实行兽医人员包片(场)责任制。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到早发现、快处理、严控制、防扩散。同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第六做好宣传工作。要求各县(市、区)重申8个不准,增强群众防控意识。即不准到疫区购买畜禽及其产品;不准拒绝执行强制免疫措施;不准经营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产品;不准经营(含贩运)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家禽及其产品;不准屠宰加工患病畜禽、病死畜禽、死因不明畜禽、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不准隐瞒疫情;不准违反畜禽检疫有关规定;不准食用、出售、抛弃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同时将有关防控资料及“8个不准”印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第七严格疫情报告。在每次的防控工作中,都启动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日报制度,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对外公开了值班电话。要求防控专家组一旦接到畜禽发病死亡的报告,要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和病理剖检,规范诊断报告。对怀疑病例的要立即采样送检。第八加强督查。市及各县(市、区)组织力量组成若干督查组,分片进行督促、指导、检查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对畜禽的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点)、肉品市场、免疫情况等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第九防控成果明显,截此目前为此,我市尚无一例口蹄疫、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确保了我市清净无疫。我局的口蹄疫防控工作得到市政府分得充分肯定,受到了表彰。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得到省政府的表彰;这次的禽流感防控工作也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市的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认为我市的防控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面,其经验将在全省推广。

(二)极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强化项目管理。

加强畜牧项目管理工作,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畜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组织2006年度省级畜牧专项资金和市级畜牧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今年争取省级以上的畜禽品改、畜牧服务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畜牧新技术推广等项目8个,到位资金172.8万元。二是加大引资力度。今年争取温氏集团到中江投资3000万元建立种鸭祖代场;引进国内著名企业广西大发禽业公司到我市投资200万元建立禽业公司,圆满超额完成了2006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三)加大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全市畜牧干部以科技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实施了科技助农增收计划工作。一是狠抓了我市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及优质畜禽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禽品质。今年,我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我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编制畜牧项目,争取到政府支持品种改良项目资金100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建二杂母猪制种场23个,二杂及配套系母猪存栏达15.12万头,同比增加11350头,存栏优质母猪率达58.8%;建立肉牛、肉羊示范基地6个,肉牛改良配种35000头,存栏优质肉牛达9.2万头,牛羊品种改良达51%;全市小家禽优质率达78%。二是扩大无公害畜禽基地建设覆盖面,抓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新发展一批无公害畜禽生产示范场、示范基地,抓紧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及畜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目前,我市已获省畜牧食品局认定的无公害畜禽基地19个,获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畜产品15个,认定的基地数量在全省排在第 8位,认证的畜产品数量在全省排在第 11位。其中,今年新认定无公害蛋鸡基地1个。同时,组织全市6个无公害畜禽基地(业主)的10个无公害畜产品参加了2006年西部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申报优质农产品评奖。三是实施科技人员联系户,今年1000名畜牧科技人员联系农户11000户,较上年增加3900户,增长37%。四是结合我局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我市农村养殖户对专业技术知识渴求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经费,组织专家编撰《畜牧养殖实用技术丛书》。目前该《丛书》已印送到农民养殖户手中。同时,在今后的农民养殖技术培训中,该《丛书》将作为科普培训资料,此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对工作的充分肯定。

(四)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化发展。

今年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重点在培育畜牧业新的增长点。一是抓大户的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今年我局领导带领科技人员积极调研龙头企业发展情况,重点联系了广东温氏集团,广汉丽佳养殖有限公司,帮助规划发展,并以龙头为带动,重点培植养殖大户。XX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带动农户已达800户,今年出栏肉鸡1000万只,比去年增加300户,出栏肉鸡增加300万只,分别增长60%、67%;3个肉类加工骨干企业全年预计加工肉类外销7万吨,比去年增加28%;XX丽佳食品有限公司已具备6万头外二杂母猪生产能力,今年带动农户360户;以广汉禽苗定点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禽苗外销将达到2.7亿只,比去年增长10%;绵竹、什邡仔猪外销将达60万头,比去年增长20%。预计全市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牧业专合组织(市场)带动农户50万户,实现农民人均牧业增收200元。二是抓养殖园区的建设。各县(市、区)根据各自的发展优势进行园区建设,如绵竹突出以母猪为主的生猪园区建设,中江、罗江、什邡突出牛、羊为主的养殖园区建设,广汉、旌阳突出以家禽为主的养殖园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协会的桥梁及枢纽作用,搞好了市场引导,促进产业化发展。三是抓好种草养畜典型示范,扩大示范基地,以加快种草养畜调结构步伐。着力在推广一年生优质牧草的栽培技术,扩大黑麦草——饲用青贮玉米农业种植系统,建立了推广示范基地,传授种植、青贮和使用技术,受到农户的欢迎,同时抓好典型示范户的服务。目前,全市推广优质牧草种子100吨,种植优质牧草12.6万亩,其中高产示范片3950亩,建高产示范基地6个,通过种草养畜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畜禽养殖生产。

(五)加强畜牧新技术推广,发挥科技综合效应。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要突破50%的总体目标和为农民增收要求,我局专家组多次到什邡进行牧业生产情况调查研究,在什邡市采取新举措,大力推广稻鸭共作新技术,促进牧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年在什邡市把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作为了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通过稻鸭共作田块,每亩农田可为农民增收200元,其中生态鸭利润150元,同时节约农药、肥料的费用开支50元。此项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不仅使农民增收,而且还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对环境保护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培训,更新农户养殖观念。二是加强了政策引导和扶持,快速推广稻鸭共作技术。三是加强了技术服务,确保稻鸭共作技术顺利实施。由于服务到位,保证了稻鸭共作新技术顺利实施,得到了农户的好评。目前稻鸭共作田块已达5000亩,其中形成了在双盛、南泉两个300亩以上的示范片,幅射全镇面积达1000亩以上,田内鸭苗和水稻长势喜人,在什邡稻鸭共作就能为农户增收100万元。与此,通过稻鸭共作技术引进了生态种养新观念,对安全食品生产、环境保护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其带来的综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目前,农户对这项技术的需求认识越来越高,明年将在什邡把稻鸭共作与优质稻生产结合起来,扩大推广面积,使更多的农户增收得益。

(六)加大畜牧执法力度,维护畜牧业正常发展。

一是加强有关畜牧业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依法治牧的意识。积极组织开展了《行政许可法》、《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贯彻。采取深入场镇、生产、经营企业宣传畜牧法律法规,聘请知名教授对生产、经营、销售及规模养殖户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二是切实加强了畜产品安全整治工作,制发了实施方案。加强了动物源性饲料的规范整顿,组织全局执法人员联合县上执法人员在全市开展了拉网式的大检查。同时,开展市场督查和市场产品质量监测。出动车辆4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800余次,并通过整治受到了好的效果。三是加强了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制发了进一步加强肉食品安全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切实规范了生猪屠宰管理,打击私屠乱宰及逃、抗检及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上市肉品安全卫生;四是加强了饲料和兽药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了加强兽药、饲料市场的管理,杜绝假冒伪劣饲料、兽药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危害畜禽产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认真组织开展了饲料、兽药经营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了经营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和业务水平;继续对进入我市的饲料厂家实行审查、备案、公布制度,避免违法产品进入我市市场;在坚持搞好兽药、饲料市场经常性检查的同时对全市饲料兽药经营市场进行了多次集中拉网式检查。今年1—11月,全市共开展畜牧行政执法检查996余人次;开展专项督查500余人次;查处违法案件475起。五是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及业务技能的培训,市局人员到各县(市、区)进行执法知识巡回培训,强化了畜牧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七)加强畜牧业信息工作,扩大对外宣传。

一是抓好信息制度建设,将信息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分解了目标任务。二是抓信息的时效性,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及时编发。同时积极采编畜牧生产上出现的亮点、难点、热点信息,及时报送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全年上报信息66条,其中市委党务信息采用13条,完成党务信息目标任务的130%;市政府政务信息采用数23条,上报省政府7条,完成政务信息目标任务的140%。三是利用媒体宣传报道畜牧也发展新情况。利用党政网、报刊等多种形式宣传。在省畜牧食品局的网络信息中,我局报送的信息被采用了30余条;XX日报上多次畜牧信息,参与XX广播电台直播节目积极宣传。

四、2007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及促进畜牧业经济全面发展,加快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招商引资扶龙头,促进产业化快速发展,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建设畜禽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发展壮大外向型畜牧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初步目标)

1、生猪出栏490万头,增加6万头,增长1.2%;

2、牛出栏13.15万头,增加1.28万头,增长10.7%;

3、羊出栏37万只,增加2.6万只,增长7.76%;

4、禽兔出栏11740万只,增加1190万只,增长11.28%;

5、肉类总产量达52.73万吨,增加1.54万吨,增长3.0%;

6、禽蛋产量达12.1万吨,增加0.47万吨,增长4.0%;

7、奶产量达1.25万吨,增加0.13万吨,增长11.6%;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继续稳定发展我市畜牧业生产,要求各县(市、区)局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根据市场行情做好养殖规划,同时做好引导农民积极补栏饲养工作。

2、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畜牧业专合组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专合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继续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发展,进一步增强带动力;二是培育和发现新的畜牧龙头企业,挖掘畜牧业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三是继续抓好畜牧协会的发展和运行。

3、进一步抓好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力争规模养殖户的数量和规模养殖出栏的数量有新的突破。

4、切实抓好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继续搞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及我市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

5、全力以赴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作,重点抓好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的免疫、检疫、消毒及疫情监测工作,力争我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6、继续抓好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列为整个畜牧工作的重点,切实落实工作措施。主要做好动物预防性免疫工作,严格执行引种申报批制度,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动物屠宰管理、兽约饲料管理,实行动物疫病及畜产品安全有奖举报,坚持推行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行政告知,加强动物疫病防制和畜产品安全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的督查。同时积极争取经费,确保动物疫病防制和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7、加大畜牧执法力度。一是加强牧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二是加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加强饲料和兽药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及业务技能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8、继续实施科技助农增收计划,把科技助农作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继续实施科技助农增收计划项目,加快畜牧科技园区建设,抓住科技园区生产特点优势,引导园区农户发展畜禽养殖。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9、继续以项目为载体,狠抓畜牧业项目的争取及建设。继续抓好出口猪良繁体系建设、优质小禽兔基地建设和牛、羊良繁体系项目的建设,以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努力提高全市畜禽品种改良面。

畜牧业工作要点 篇6

会议提出2013年甘肃省畜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365”行动计划总体要求, 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 以突出发展草食畜牧业为核心, 以重大项目建设和提升畜牧龙头企业为突破, 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 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不断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系支撑, 积极构建现代畜牧产业, 着力建设大产业、大龙头、大体系、大品牌, 努力为打造草食畜牧业大省作出积极的贡献。

武文斌指出, 从整体上看, 畜牧业已经进入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型的新阶段, 要认清形势, 统一认识。一是充分认识甘肃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大形势, 把农民的收入翻一番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紧抓全省发展畜牧业的行政资源和大好机遇。二是甘肃已经具备畜牧业大发展的条件, 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有效推进, 为畜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 甘肃旱作农业的快速发展, 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 甘肃大力发展畜牧业已经拥有清晰的思路, 走出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路子, 要把思路变成典型, 把典型变成经验, 把经验变成模式, 把模式整合变成项目要素。在猪禽生产上, 甘肃总结推广了以标准化圈舍建设、优良品种引进、全价配方饲料、规模饲养等为经营理念的“正大模式”;在肉牛生产上, 总结推广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和生产加工一体化发展的“康美模式”;在肉羊生产上, 总结推广了加强人才引进和经营团队建设, 扩大辐射带动作用的陇原“中天模式”。

上一篇:读《哈佛的证明》有感下一篇: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