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畜牧兽医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20xx年 区畜牧业总产值达 1.55 亿元,比20xx年增长(下同)6.6%。其中,生猪饲养量 12.5万 头,增长6.5%,上市量 9.1 万头,增长6.2%;家禽饲养量 20.7万 只,减少13.7%,上市量12万只,减少10.7%。20xx年全区共有规模生猪养殖场22个,年上市3.8万头,规模家禽养殖场13个,年上市量8.9万只。其中 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 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年上市生猪分别达2万和4.1万头,形成了从饲料加工、自繁自养、生猪屠宰、腊味加工和专卖店销售一条龙的畜牧产业链,并分别申报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
二、主要工作
(一)免疫工作。
以春防、秋防为重点,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20xx年,全区生猪饲养量为12.5万头,其中应免9.65万头,实免猪瘟疫苗 万头份,猪口蹄疫疫苗 万头份,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 万毫升,免疫率分别为100%、100%、85%;家禽饲养量为20.7万只,其中应免15.32万只,实免禽流感疫苗15.32万只,免疫率达100%;犬只饲养量为1670只,其中应免1590只,实免狂犬病1227只,免疫率达77.1%。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全部达到规定的目标任务。
(二)检疫工作。
一是坚持产地检疫日志制度,坚持到点检疫,进行临床观察,查阅养殖档案,核实免疫、用药等生产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瘦肉精”检测。二是严格落实检疫工作规范。今年,我区对所有检疫人员开展了三次检疫业务工作培训班,并制定检疫时间制度。工作中,检疫人员能严格生猪凭养殖档案及踏栏活体健康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牛屠宰场检疫人员能做到凭检疫证明、消毒证明进场屠宰,待宰牛只戴标率、产地检疫证明收缴率达到100%。三是切实做好检疫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实现生猪产地检疫9.1万头、家禽12万只、牛屠宰检疫0.47万头,产地检疫率保持在98以上%,屠宰检疫率达100%,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畜产品安全整治工作
坚持抓好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及兽药饲料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了活畜禽和屠宰畜禽的检疫监督;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饲料生产经营条件审查合格证》的年审工作。切实抓好兽药、饲料监察、种畜禽管理、农贸集贸市场管理、疫情监测等监督执法工作。积极开展抽检兽药样品、查处违章经营活动、查没假劣兽药、抽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工作。
1、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组织兽药经营单位集中学习1 次,集中开展兽药专项整治执法行动 5 次,出动执法人员 86 人(次),检查兽药经营企业 15 个、饲料经营单位 3 家。检查过程中,未发现涉嫌非法兽药产品行为,对两家不规范使用药物的单位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开展兽药残留监控。
今年以来,我区共抽检猪饲料 份,猪尿 份,开展“瘦肉精”快速检测 次,莱克多巴胺 次,检测中未发现有不合格样品。
3、强化兽药监督,大力推进兽药gsp工作。
一是监督、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用药记录制度,完善兽药使用规范,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全面建立健全兽药购进、用药记录;二是加大了对养殖场(户)兽药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了养殖场和农户识别假劣兽药的能力,做到科学合理用药;三是加大执法和检查力度,严厉查直接使用原料药、人用药以及来历不明、标签说明书内容不全的兽药,严查销售经营假伪劣兽药和违规销售生物制品等行为。20xx年,共检查养殖场(户)566个次,对其中9家养殖场的养殖档案、免疫记录、养殖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整改规范。四是加快推进兽药gsp工作,对全区 家兽药经营企业进行培训宣传,制定工作计划,选取江海区富农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江门市市gsp实施示范点。
(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集中开展消毒灭源。今年我区已经进行了 两次 全区性的大消毒,免费发放消毒药 6 吨,消毒养殖场和屠宰场 户次,累计消毒面积 m2,有效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明确防控责任。为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我区年初就制定了防疫人员工作责任,把防疫工作职责落到实处,以强化防疫人员工作责任心。同时,与各畜牧兽医站及防疫人员、各畜牧兽医站与主要规模养殖场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责任书,把重大队伍疫病防控的各项责任进行细化,确保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3、开展疫病监测。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区积极开展动物疫病检测抽检工作。今年以来,共抽样送检禽血清样品 份,猪血清 份,牛血清 份,犬血清 份。禽流感、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抗体检测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牛结核病和犬狂犬病病原检测均为阴性。
三、主要成绩
1、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以瘦肉型商品猪为重点,推广瘦肉型商品猪的养殖,推进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是转变养殖观念、推行健康养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区不断在探索适合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标准化道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培育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畜牧业龙头企业。以 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形成了从饲料加工、自繁自养、生猪屠宰、腊味加工和专卖店销售一条龙的畜牧产业链。由 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带头人,从广东省多个良种猪场分别引进皮杜公猪、新美系公猪、新丹系长白母猪及其二元杂母猪,经过一年多的养殖推广,新的父母代品系所产的商品猪在抗病力、适应性、瘦肉率、料肉比、繁殖性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政策激励、典型带动、服务促动、效益驱动,规模养殖发展迅速。20xx年,全区规模养殖场(户)达 个,比上年增,规模养殖畜禽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比例已超过。
2、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 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养殖户建立 养猪协会,全区合作组织实现了新的突破。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依托,严把质量关,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和大力推行优质优价措施,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养猪业效益。目前已吸纳社员120多户,带动致富非会员农民 户。合作社拥有大约克、新长白、杜洛克等良种二元、三元母猪 1800 余头,实现年利润 万元,年增收 万元,平均每户增收 元。今年11月,合作社实现了冷库阴凉库建设,投资 6 万元,购置了发电机、消毒机等,并建立了自己的养猪信息网络,实行电脑网上办公。
3、机关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过去的一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广泛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员先进性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全部为党员的良好局面。(加扩大内需的内容)
4、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江海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区领导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加强组织管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情况,主持召开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亲自部署工作计划和目标。层层落实畜牧业工作责任。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完善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督查指导工作。年中、年末进行督查考核,对动物防疫、检疫、卫生执法监督等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深入基层实抓畜牧业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宏观调控。坚持每月向上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送畜牧业进展情况,畜牧重点工作情况和进度报表,通过信息渠道,让新情况新进展得到及时反映,新举措新经验得到总结推广,新矛盾新问题得到充分重视。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促进领导准确判断形势,科学作出决策,提高行政效能。
(三)加强科技推广。一是加强品种改良。面向社会开展服务,积极引导养殖户开展瘦肉型优质生猪的引种和养殖,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强培训宣传工作,定期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讲授畜禽疾病防治技术、推广先进养殖方法、宣传畜牧业法律法规。三是稳定和加强饲料安全、动物防疫检疫和疫病监测机构建设,加大对牲畜养殖、运输、销售、屠宰等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对牲畜产地环境、饲养过程、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实行全程监控,做到临场检疫,凭证(卡)出售。四是支持畜禽养殖企业及龙头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会展、市场开发、绿色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等,大力培植畜禽养殖及肉类加工品牌。
(四)加强资金管理。高度重视畜牧业建设资金管理工作,为切实保障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规范化管理。各级财政、农业、审计三家紧密联合,确保畜牧业建设资金真正用在畜牧产业发展建设上。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示范、引导、推动作用,促进了全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确保了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20xx年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未来全区畜禽生产区域发展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资源和环境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专业化畜禽产业链为支撑,积极发展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养殖,健康养殖,进一步提高我区畜禽养殖水平,在满足本区需要的同时兼顾江门市区畜禽肉品市场供应需要。统筹兼顾,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健康畜禽养殖产业,综合利用畜禽生产废弃物,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1 概况
1.1 地质与地貌
阿坝州境内高山峡谷区主体部位从川西北高原东北部延伸至川西北高原的东麓再向西南倾斜, 从松潘县的镇江关向西南经黑水、马尔康至金川一线之东南的广大区域均有分布。整体地势东高西低, 山岳起伏, 峰峦重迭。河流深切于崇山峻岭之中, 谷间较开阔, 坡度略平缓, 生草层厚度增加, 山顶逐渐浑圆形成丘原地貌。
1.2 气候特征
高山峡谷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具有高原型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 降水量则随海拔高度的增高呈指数形式增加, 无霜期变化显著, 大渡河边海拔最低处无霜期308 d。沿山体垂直向上形成亚热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5个阶梯气候带。复杂的地形导致各地小气候效应显著, 构成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条件, 有利于牧草的正常生长发育。
1.3 水利资源
流经高山峡谷区的水系有岷江、白水河、大、小金川等。水利资源丰富, 河谷地带蓄水量大。在高山和亚高山地带, 由于地壳变迁, 形成许多高山湖泊和大小海子, 解决了当地牧民和牲畜夏季放牧的水源问题, 也是牧草得以良好生长的基础条件。
1.4 土壤
土壤是着生一切植物的立地条件, 高山峡谷区土壤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从上向下形成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暗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褐色土—冲击土。
亚高山草甸土:在高山峡谷区草地分布中占绝对优势。土体结构良好、湿润、土层厚、层次分化明显, 有腐殖层, 常与森林草甸棕壤犬牙交错分布在海拔3 600~4 000或4 200 m之间, 适宜于许多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 是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基地。
山地暗棕壤:分布在亚高山草甸以下的林间草地和森林草地, 土体发育良好。自然肥力高, 保水力强, 腐殖质积累丰富, 林下草本植物生长期长, 产草量高, 是牲畜越冬的重要基地。
1.5 植被特征
植物种类繁多, 耐寒植物、亚热带植物、湿生、中生、旱生植物均有分布。有131科, 573余属, 1 200余种。最常见的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蔷薇科、唇形科、茜草科、蓼科、杨柳科、豆科、玄参科、忍冬科、木栖科、杜鹃花科、葡萄科、茄科、景天科、报春花科、虎耳草科等。此外, 野生中药材和农经作物也十分丰富。植物分布的规律性与地带性:植物种类的垂直分布和水平纵横交错构成高山峡谷区的植被特征。其垂直带谱是:灌丛—森林—灌丛草甸草地—草甸草地—流石滩植被。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各种牧草植物生长茂盛, 覆盖度大, 农作物及一些经济作物均能表现高产优势。而干旱地区, 草本植物则短小稀疏, 覆盖度极差。
2 高山峡谷区发展畜牧业的可行性
2.1 生态环境提供了先决条件
气候条件适宜。高山峡谷区的河谷及半山地区日照长、光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对养分的积累, 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这些地区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空气干燥, 有利于牧草越冬。
土地资源丰富。在高山峡谷区除有15 044 032亩草地和832 531.4亩农耕地外, 还有数量众多的退耕还牧、还林地及成片的疏灌草丛适宜于许多豆科、禾本科等优势牧草的种植。这样, 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能增加植被覆盖度, 同时对绿化荒山、固存水土、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立地条件好。河谷两岸各种冲积滩, 发育良好的阶地、台地、千亩、万亩良田不泛其中, 加之水利资源丰富, 可灌面积大, 适宜于牧草的种植。
2.2 农民观念的转变为种草养畜奠定了基础
用果园, 农隙地种草养畜是经济翻番的基础, 是解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和使农民很快得到效益的先行产业。这就自然地把养殖业与种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好了果—草—畜与果—草—粮的关系, 客观地统一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3.1 加强依法治牧的力度, 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把发展畜牧业同草场建设、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农业结合起来, 走高效生态牧业之路。依据《草原法》、《水土保持法》、《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加强执法监督, 坚决禁止乱开荒、乱挖中药材等破坏草山植被的行为, 落实动物防疫、检疫双轨责任制, 严防疫病传播。防止盲目扩大畜禽数量, 加强草场管护, 依法核定载畜量, 采取草场围栏等办法防止过量载畜, 及时清理超载放牧, 尽量做到以草定畜, 减轻草场压力, 防止草原“三化”, 促进生态环境的休养生息和草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抓好牧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
一要强化草原建设和管理。以国家草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载体, 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和天然草原恢复力度。加快退牧还草、草种基地、草原防火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步伐, 加强督察和规范管理, 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二要加强草原监理力度。加强《草原法》的贯彻实施, 坚持依法治草。大力宣传法律法规, 做到家喻户晓;加大执法力度, 特别是要抓好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继续巩固和完善草原承包制度, 逐步推行草原基本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依法加强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生态监测, 认真做好草原防火工作。
三要继续推动“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工作。实践已经证明, “人草畜”三配套工程是一项既有利于草原保护又服务于牧区经济的德政工程, 应当坚定不移地推动升级深化。
3.3 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是畜牧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治,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措施, 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内容。本着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的原则, 保质保量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要周密部署, 充分准备。狠抓免疫预防基础工作, 以检疫促免疫、以免疫促防疫, 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可靠性。认真落实和解决防疫经费、人员和物资, 确保春防工作不走过场, 不留空白和死角。二要突出重点, 明确目标。对漏免的必须补免, 应该加强免疫的要及时复免。要注重和提高免疫质量, 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三要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要进一步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继续健全动物重大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在切实搞好全面监测动物重大疫情的同时, 做好动物疫情监测统计和分析。健全村级疫情报告观察员制度, 实施定点、定人、包片负责的疫情监测制度。
3.4 狠抓规模养殖, 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
饲养方式的转变, 是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最基本途径。狠抓传统的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转变。首先, 根据资源优势, 构筑新的区域布局, 建立主导产业基地。第二积极引导适度养殖, 转变农村散养方式。第三积极引导建立畜牧生态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 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 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以适度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为主要示范模式, 协调解决小区建设用地、用水、用电和环境治理等问题。采取“突出重点、以奖代补、量化考评”等方式鼓励发展现代化、标准化和生态型的畜禽养殖小区。通过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提高畜牧业规模化程度, 以养殖小区为载体, 加快实用技术推广, 缝合农村科技断层, 推进畜牧业方式转变。
4 发展畜牧业的措施
4.1 大力开展农田种草养畜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 农田种草养畜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可以保证养殖场饲草的全年均衡供应和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多年的试验推广应用, 阿坝州高山峡谷区农田种草养畜模式, 以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为当家草种比较适宜。在推广应用中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
4.1.1 利用冬闲田种草, 为草食动物提供冬春补饲饲草。
阿坝州高山峡谷区每年有832 531.4亩冬闲田, 从10月份玉米收后到翌年4月份玉米播种前长达6个月时间。在冬春季节, 霜冻只在1~2月, 不影响牧草的生长。根据多年的试验推广, 在玉米成熟后, 马上种一年生多花黑麦草或光叶紫花苕, 12月份可以供草, 经过1-2月份的霜冻期, 3月份开始, 牧草迅速生长, 只要水、肥充足, 每10 d刈割1次。亩产鲜草4 000 kg以上。一年生黑麦草适宜草食家畜的饲养, 而光叶紫花苕适宜生猪的养殖。一年生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应用范围广, 饲养效果好。翻耕后光叶紫花苕的根瘤菌+黑麦草的强大根系腐烂后, 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 促进了土壤改良, 受到普遍的欢迎。是高山峡谷区冬闲田种草的主要草种,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1.2 推广果草牧配套技术, 促进果牧业共同发展。
在幼龄果园中套种豆科牧草, 并把牧场搬上果园, 利用种植的牧草饲养牲畜, 畜粪尿直接用于果园, 既解决了果园有机肥的缺乏, 又解决了畜牧业场粪尿污染物的排放问题, 牧草的覆盖, 保水保肥, 防止水土流失, 有利于增加土壤的肥力。牧草可以作为牛、羊、兔的青饲料, 富余的牧草可以晒制优质青干草。
4.2 推广青贮、氨化等技术, 保证饲草的全年均衡供应
4.2.1 青贮:
把饲草、玉米秸秆等作物的茎叶切碎后, 装入青贮窖或特制的塑料袋内装实后隔绝空气, 经过微生物的发酵, 制成具有特殊气味、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饲料, 能延长青饲料的供应季节, 保证牲畜冬春季节饲料均衡供应。
4.2.2 秸秆氨化:
秸秆氨化可使秸秆纤维膨胀, 质地软化, 增强适口性, 一般可提高消化率20%左右, 蛋白质含量提高1~1.5倍。利用秸秆氨化处理, 是解决冬春牛羊青饲料短缺的主要方法之一。
4.2.3 晒制青干草:
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介绍
狠抓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
-----XX县动物防疫工作情况介绍
一直以来,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责任、依法防治、提高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实“五强制、两强化”
措施,使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切实为畜牧业生产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近年来,我县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动物防疫卡到户率均达到100,免疫标识佩带率达97以上,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不断提高,并且保持了全县境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良好局面。
一、温泉县基本概况
XX县地处新疆西北边陲,隶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北疆西北部的边境大县,边境线长276公里。北部和西部以阿拉套山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邻,南部以别珍套山和察汗乌逊山为界与霍城县相邻。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县域总面积5881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面积619万亩)。全县辖2镇、4乡、2个国营农牧场,91个行政村(队),驻有兵团农五师87团、88团两个团场。全县总人口7.2万人,由蒙、汉、哈、维、回等19个民族组成。温泉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作物以小麦、油料、甜菜为主,牲畜主要以牛、羊为主。
2006年,全县完成两次禽流感免疫165195羽,完成两次口蹄疫免疫牲畜72.61万头(只),免疫率均达到100%,同时,注射各类牲畜常规疫苗44.06万头(只)次,圆满完成了动物防疫工作任务。
二、动物防疫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县自上而下成立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或领导小组,由县、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负责人,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县、乡党政领导能够经常深入农牧区一线督促、检查动物防疫情况,为搞好服务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畜牧部门始终坚守在动物防疫工作一线,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自觉参与防疫的意识,从组织领导上确保了我县防疫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是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乡、村层层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并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进行重点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县、乡政府实行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和县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队)、驻村单位干部包户、兽医技术人员包畜群制度,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加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和协作配合,通过政府行为保证了动物防疫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到人。
三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县四套班子领导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场防疫工作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且采取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的方式,发现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促进了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动物防疫工作能力
一是加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依托和利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世行项目等项目资金,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软硬件建设和巩固完善工作。从2003年起,有步骤、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全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新建和设备更新,累计投入资金191万余元,其中乡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58万元(其中新建兽医站1座,改造维修兽医站6座),新建活畜交易市场5座投资55万元,新建定点屠宰场2座投资48万元,新建药浴池6座投资15万元,黄牛改良冷配器材设备投入15万元,另外,还完成了县畜牧兽医站化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采购。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设备的改善,为干部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有力促进了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15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保证了疫苗正常供应和应急物资贮备充足。
(三)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
近年来,我县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利用科普宣传活动日、集市日、牧业总结会、那达慕大会、剪毛点等节日或场所,通过电视广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办黑板报等方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在我县各地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据统计,2006年共开展动物防疫法大型宣传活动3次,挂横幅18条,张贴标语750条,出动宣传车40余次,播放录音64次,现场咨询80次,记者访谈6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0余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区、州、县举办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行政执法、畜牧科技、业务技能提高型培训班若干期,参加人数达300人次。全县累计投入畜牧业科技宣传
培训经费3万余元。通过科技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我县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确保了我县动物防疫顺利开展,同时,增强了养殖户自觉防疫的意识,为实现群防群控防疫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村委聘乡站管县局审查备案的制度,目前,我县招聘了3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并对这些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使其具备动物防疫操作技能,满足了动物防疫工作需要。今年,我县还将招聘一批村级动物防疫员,使全县牲畜相对集中的村队均配备有村级动物防疫员,进一步充实动物防疫力量。
(四)规范档案管理,实行限时完成防疫任务的制度
认真做好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从牲畜普查登记等基础性档案做起,对动物防疫、免疫标识佩带、动物防疫卡发放、疫情监测、检疫监督等各方面情况全程档案化管理,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微机化,为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实行限时完成防疫任务的制度,突击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定时间,明确任务,建立动物防疫工作制度,突击抓好重大疫病防治工作。在县领导的全面指挥、县畜牧兽医部门的组织协调、乡村领导的具体参与下,实行倒计时的办法,扎扎实实开展防疫工作。
(五)以监促检,以检促防
切实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工作。通过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动物防疫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对全县动物疫情实施了全面的常规监控,实行了较为规范的疫情报告制度,每个乡镇场都有人抓疫情监测,每个村队都有疫情观察报告员,确保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
切实加强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防止了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建立健全动物监督检疫机构,配强配齐“两员”(检疫员、监督员)队伍,在全县实行了产地检疫,杜绝无免疫耳标和防疫卡的牲畜上市交易,在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严格查证验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充分发挥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从外界传入。
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保质保量的全面完成动物防疫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县(市)在动物防疫工作方面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我县乃至全州的畜牧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府[2010]43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2010畜牧业系统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全系统上下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生
产工作原则,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整改活动,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和“畜产品安全专项整顿”行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四项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探索制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现将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安全安全监管
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对班子成员职责进行明确分工,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2010畜牧业系统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求各成员切实担负起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管理、督查、检查责任,为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责任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实施细则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科室、站所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工作网络格局,强化安全保障责任,营造和谐通行环境,防止责任性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措施保障。
二、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今年,区畜牧局主要从畜产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七个方面认真开展安全自查活动,积极补措施、堵漏洞,将事故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一)畜产品安全
1、规范屠宰检疫,切实把好屠宰检疫的“四关”。一是把好动物进场检查关。对进场的动物,检疫人员严格查验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核准证物,并实施必要的临床检查;二是把好待宰准宰关。检疫人员对待宰的动物认真实施宰前检疫并出具准宰单;三是把好宰后检疫关。检疫人员与屠宰过程同步实施检疫,严格按照检疫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对屠宰过程检出的动物疫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四是把好无害化处理关。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人员严格按规定出具无害化处理通知单,监督场方进行无害化处理。屠宰检疫率、出证率达100%。
2、加强流通环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共出动车辆260余台(次)、人员1300余人(次),对全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进行了日常的监督检查。经检查,农贸市场动物产品经营户所销售动物产品检疫率达100%,《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持有率98%以上;超市所经营动物产品均持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并按要求进行了公示,公示率在98.7%以上,分割品和包装品加贴有检疫标识;动物产品冷藏单位依法凭票藏储动物产品,并将检疫证明按要求进行了登记。
3、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组织 “两节、两会”、“五一”、“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车辆120余台(次),人员800余人(次),对全区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各超市、商场经营的动物产品均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各储藏加工单位按规定凭检疫证明储藏加工动物产品;上市的生猪肉、牛羊肉均来自定点屠宰场,经营者都持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胴体加盖有检疫合格验讫印章,检疫率达100%,在整治过程中未发现违法加工、经营行为。
二是开展鹿产品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自6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鹿及鹿产品市场清理整顿行动,坚决打击不法商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参杂使假的不法行为,维护鹿产品的质量安全。全年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3000余张,悬挂宣传条幅10幅,张贴通告28张。
三是开展了取缔露天烧烤和大排档专项整治活动。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7-9月份,区畜牧局参与了区政府组织的取缔露天烧烤和大排档专项整治活动,在专项整治活动中,我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发放肉品销售信誉卡3000余张,检查烧烤业户180余家次,责令整改15家,教育违法行为人5人,保障了消费者食用烧烤的肉品安全。
——万山区畜牧兽医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记
万山区畜牧兽医局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日常工作与活动有机结合,把规定动作做实,让自选动作有特色,深入基层、结对帮扶,做好服务养殖户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
动员部署,加强学习。该局积极组织召开本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深入领会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到为养殖户做好服务的必要性、重要性。为提高理论素养,该局采取贯彻传达、集中辅导、个人自学、撰写体会、讨论交流等形式组织学习,还观看影片《杨善洲》,学习党员干部模范先进事迹,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干部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保障全区动物食品安全的责任,树立了坚决杜绝“四风”和“慵懒慢浮贪”的观念,真正受到深刻教育。同时,该单位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读一本警示教育读本,看一套警示教育系列专题片,听一场廉政警示教育报告,写一篇读后感(观后感)。截至4月17日,集中学习累计达4天,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50余篇。
结对认亲,广交朋友。为深入了解养殖户所思所想所盼,解决他们的疾苦和困难,该局开展结对认亲,广
1交朋友活动。将猪常年存栏300头以上,牛常年存栏100头以上,羊常年存栏200只以上,禽类常年存栏50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列为省级月调度规模养殖场,由区畜牧兽医局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定人定点、划片包干落实技术指导任务。未列入省级月调度的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由各乡(镇、街道)畜牧兽医人员负责划片包干、到场到户,落实技术指导任务。全体技术干部主动深入养殖户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确保每名干部对自家“亲戚”家庭的人口、圈舍、草场、牲畜、收入等进行详细登记了解,对能够及时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困难,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对不能及时或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详细记录下来,带回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讨论,研究解决。
结合实际,听取意见。该局紧紧围绕 “重点、范围、方式”六字,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无记名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开通专线电话以及设立网上邮箱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一是突出听取意见的重点。紧扣作风建设,着重听取养殖户对单位、领导班子和其它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反映,听取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明确听取意见的范围。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养殖户的意见建议。主要领导重点听取班子成员、各科室(站所)负责人、下级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其它党员干部重点听取养殖户的意见建议。三是改
健全工作机构, 营造发展氛围
麦积区委、区政府每年将畜禽标准化养殖纳入全区50项重点项目工作,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全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一方面成立畜牧专家组, 专门负责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加大畜禽养殖培训力度, 深入宣传优惠政策,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创建的积极性, 营造了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优化产业布局, 夯实产业基础
按照“提升标准化养殖档次, 壮大草食畜养殖规模, 鼓励发展特种养殖”的发展思路,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生产布局, 有力地促进了优势资源向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集中。近几年, 以三新阳片区为主, 建成了以猪鸡养殖为重点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56个, 在中东路建成了以肉牛养殖为重点的标准化养殖区 (场) 15个, 在中滩镇建成了陇东南最大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1个, 在颖川河流域建成了集养殖、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特色渔业基地, 壮大了产业规模, 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资金扶持
制定了《麦积区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奖励扶持办法》等畜牧养殖的优惠政策, 积极整合衣综、交通、衣业等项目资金, 采取捆绑运作, 集中投放的形式, 将有限的资金向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倾斜, 实现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 2013年, 麦积区招商引资4023.1万元, 争取畜牧项目资金2148.99万元, 完成畜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800万元, 区级!!才政兑付奖励扶持资金551万元, 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畜牧业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 创建名优品牌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惠农政策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强化防疫、推广标准化生
产技术为手段,以政策支持、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提升我区养殖业综合水平,推进我区由养殖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迈进。
(二)、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0年,使我区猪、牛、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30万头、6万头、35万只和3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48万头、3.5万头、50万只和600万只;全年肉蛋总产达到6.8万吨,畜牧业产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2、技术目标:
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90以上,山羊改良率达85以上,黄牛改良率达100,家禽实现土洋结合,土种占20,引进品种占80。
禽疫病强制免疫率100,产地检疫率100,畜产品检验率100。
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申报4个以上无公害品牌。
3、目标:
XX区“十一五”畜牧业生产目标
表一单位:头、只、吨
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备注
猪
存栏
426
出栏
35.2
38.4
41.6
44.8
牛
存栏
44.555.5
6出栏
22.25
2.5
2.75
3羊
存栏
出栏
禽
存栏
200
230
260
280
300
出栏
200
460
520
560
600
兔
存栏
312
出栏
肉蛋总产
5.2
5.6
6.4
6.84、行业目标
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300户以上、5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300户以上,着力培育万头猪场和6万只养禽场等大型养殖场,力争得到国家产业资金的扶持,实现养殖场和市场直供连接。
建立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基地,按照《XX区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方案》的要求,到2007年基地建设要初具规模,2010年全面建成。
以畜牧局为牵头单位,成立养猪、养牛、养羊、养禽四大产业协会,到2007年初要实现协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全区养殖业同一步调发展,强化养殖业与市场的衔接,增加养殖效益。
建设2-3个畜禽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号召力,放开畜产品流通市场,特别是生猪交易市场,防止人为操作畜产品价格,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
到2007年底,基本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培养和使用一批素质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到2010年,畜牧兽医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全面完善并能高效运转。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落实中央一号、省委8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要加强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把发展畜牧业放在日常工作的主要日程中,甚至可以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特事来特办。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认真制定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认真实施。
2、切实执行“政企”、“技企”联系制度
“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是政府和业务部门与规模养殖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执行好本制度,可以使广大规模养殖户免除许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扩大生产。因此,要制定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以便政府对联系人员进行监督和评比表彰。
3、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广泛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减免畜产品生产、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服务。
4、狠抓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这是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应对全国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制度必须采取的措施,也是提高畜产品质
量,保障畜产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十五”期间的基地建设我们已经作了一些工作,制订了规划和标准,今后关键在落实、在建设上。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将养殖小区建设同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大对养殖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激发基地建设的活力;积极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制订扶持优惠政策,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点建设,启动养殖小区挂牌制度,推动全区标准化养殖小区上台阶、上水平。
5、产品质量的一项花钱少、效益高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振奋精神,提高素质,强化服务,加强管理,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大力推广牛羊猪三元杂交生产和增产增效综合配套技术,不断提高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以扶持培育种业龙头为重点,健全良种推广网络,多渠道筹资加大良种投入,积极推进畜禽良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三元化生产。一方面要发挥现有种畜禽场的作用,提高生产能力,缓解良种供应的压力;另一方面要争取财政支持,力争实现对养殖大户购种的补贴,再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畜牧产业龙头企业投资兴建高标准的种畜禽场,特别是种猪场和种禽场,加速我区基础母畜禽的更新换代。要加大对种畜禽管理的宣传力度,加强市场管理,推行良种良法。
6、大力推进产业化工程的建设。这是畜牧业的根本出路,是做大做强畜牧业的重要标志。畜牧产业化工作是我们畜牧工作的薄弱环节。我们以前的工作只重视畜牧生产技术服务,对畜牧业产前产后、产业化链条建设重视不够,今后必须加强。一要成立畜牧产业化工作组织,积极与计委、农委、财政等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支持;二要以政府的名义制定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决定;三要抓紧编制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帮助龙头企业搞好项目工作,建立畜牧产业化项目库;四要对本辖区内畜牧业产业化企业(组织)进行摸底登记,建立信息资料库,做好产业化企业有关报表的填报工作,及时掌握畜牧产业化企业生产动态,为指导决策畜牧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五要帮助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畜牧产业化企业(经济组织)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六要将养殖基地建设与订单畜牧业紧密结合,减少养殖风险,解决龙头企业的生产原料来源问题;七要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区畜牧局要成立畜牧行业协会,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地方成立畜牧经济合作组织,争取有关部门对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到2006年底,猪、牛、羊、禽四大养殖协会要全部成立并开展工作;到2007年底,全区所有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要全部加入到专业协会。
(一)突出抓好畜牧业优势产业带(区)建设。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将在今后五年内逐步形成我省优势畜禽生产板块,即两带两区(长江流域优质三元猪产业带,宜黄沿线优质奶牛产业带,江汉平原优质禽产业区,汉江流域、清江流域、大别山地区肉羊产业区)。今年上半年,要进一步完善优质产业带(区)的规划。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昌桂负责,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草地站站长陶克艳具体落实。
1、长江流域优质三元猪产业带,包括黄陂、天门、仙桃、潜江、京山、钟祥、夷陵区、当阳、枝江、松滋、公安、监利、新洲、江夏、鄂州、浠水、通城、阳新、蕲春、黄梅等20个市、区、县。这一带在生猪生产、饲料工业和产品加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xx年,区域内的生猪存栏712.19万头,出栏1048.36万头,分别占全省生猪总存栏和出栏量的33.2%、和36.2%。区域内有正大、天发等大型饲料企业和宜昌双汇等生猪加工龙头企业,还有湖北省原种猪场和湖北省畜牧良种场等种猪生产优势。
2、江汉平原优质禽产业区,包括江夏、黄陂、新洲、襄阳、枣阳、沙洋、孝南、安陆、云梦、应城、汉川、曾都、仙桃、天门、潜江等15个市、区、县。这一区域在家禽生产、禽产品加工方面优势明显。20xx年,区域内家禽出笼16256.68万只、禽蛋产量55.22万吨,分别占全省48.49%、49.26%。区域内有枣阳大江、汉川温氏、安陆神丹等加工龙头企业,还有省种禽场及汉江鸡等良种生产优势。
3、汉江流域、清江流域、大别山地区肉羊产业区。这一区域包括丹江口、郧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谷城、曾都、广水、宜都、长阳、恩施、建始、巴东、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20个市、区、县。这一区域在山羊生产、羊产品加工等方面优势明显。20xx年,区域内山羊存栏177.53万只、出栏188.57万只,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92%和66.62%。区域内有长阳清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郧西肉羊加工厂等加工龙头企业,还有省波尔山羊种羊场、房县努比羊种羊场等良种优势。
4、宜黄沿线优质奶牛产业带。这一区域奶类生产加工优势非常明显。区域内奶牛存栏3万头,产奶量8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0%和80%以上。有光明、香满楼、惠尔康扬子江和宜昌喜旺、均瑶等乳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突出抓好畜产品加工与流通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将组织力量,集中精力,彻底摸清全省畜产品加工的发展现状,初步定于今年5月份召开一次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座谈会,共商畜产品加工发展大计。省局将成立专班,专门加强与加工企业的联系,确定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为省局联系和扶持对象,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湖北的畜产品能够占领省内外市场,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号召各级畜牧部门认真学习赤壁、郧西、长阳等县畜牧部门兴办加工实体的经验,推动各级畜牧部门积极参与畜产品加工与流通。
搞活畜产品流通,建立、完善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研究畜产品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化规律,及时向生产者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大力发展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和协会,省局计划组建湖北省畜牧产业协会,要求各市、县也要组建相应机构,组织畜牧部门参与畜牧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鼓励扶持他们争当产业化龙头,努力扩大湖北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昌桂负责,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计财处处长向远清具体落实。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六个加大六个确保”:
第一,加大动物防疫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
20xx年,全省畜禽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牲畜五号病和禽流感仍呈散发状态,且波及范围较广,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疫情反弹的危险。为确保年不出现大问题,我们将坚持扎实打好畜禽防疫总体战,突出抓好四个到位。一是把畜禽免疫注射工作全面抓到位,促进平衡开展,提高免疫效果,确保全省畜禽免疫密度和畜禽发病死亡率达到省颁控制标准。二是把推行免疫标识制度的工作抓到位,按照农业部提出的要求,20xx年底前,全省出栏和出售的牲畜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三是把检疫工作抓到位,切实做好动物产地、运输、屠宰检疫,力争全省产地检疫率达到80%,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出证率达到100%;强化监督管理,整顿提高检疫队伍素质,依法理顺动物检疫职能,提高检疫率和检疫“五证”的使用率。四是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抓到位,结合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动物疫病诊断、兽医卫生监督和兽药监察体系,提高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控制能力。此项工作由副处长李克斌负责,兽医处处长周勇、兽防站负责人施秋艳、动检站负责人华安龙具体落实。
第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确保畜牧业持续发展
一是要当好参谋,促使各级领导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见效快、效益高的畜禽养殖业。二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把猪调优,把家禽调多,把牛羊调强,把奶业调大。猪、禽的发展,要在保持总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优化品种结构,通过加工增值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抓住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草食型畜牧业和奶牛,努力提高牛、羊等草食型动物的比重。突破性地发展畜牧加工业,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名、特、优产品,创立具有市场影响的湖北名牌。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昌桂负责,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草地站站长陶克艳具体落实。
第三,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大力推广畜禽良种繁育技术,重点搞好波尔山羊、奴比羊、安格斯牛、矮脚牛等良种扩繁,提高杂交改良牛羊的比重;继续开展清平猪、通城猪、麻城黑山羊、江汉鸡等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工作,逐步建立相应的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区;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依法加强种畜禽质量管理,努力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档次。二是加大以“1321”和“1261”为代表的高效畜禽生产模式的推广力度,同时不断探索、培植新的高效畜禽养殖模式,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三是严格执行畜牧业生产标准,出版《无公害畜禽产品技术标准》,推广无公害畜禽饲养技术。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昌桂负责,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草地站站长陶克艳具体落实
第四,加大畜牧业服务体系改革力度,确保农民饲养畜禽增产增效
近两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省政府[]1号文件精神,在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服务体系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改革方案,精心指导,使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真正建立一支能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的畜牧业科技队伍,保证全省基层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改革到今年底前能够全部到位。用优质的服务帮助农民降低成本,增加养畜养禽效益。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克斌负责,兽医处处长周勇具体落实。
第五,加大畜牧业执法力度,确保实行依法治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将于今年3月份起正式实施,我们年内要制定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湖北省实施草原法办法》;争取省政府出台《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办法》,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力度,完成畜产品药物残留、饲料兽药检测任务,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违禁兽药的违法行为,继续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强化动物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依法加强种畜禽质量管理。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克斌负责,兽医处处长周勇、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草地站站长陶克艳、药检所所长李光明具体落实。
第六、加大双文明建设力度,确保畜牧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区畜牧兽医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乡镇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10-21
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思想总结12-05
畜牧兽医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10-12
畜牧兽医站某年工作总结11-24
畜牧兽医创新10-25
乡畜牧兽医站上半年工作总结10-10
畜牧兽医名词解释06-29
畜牧兽医个人简历07-01
畜牧兽医调查报告09-07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10-13